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近6年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近6年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本卷整理:【粤】子姗(徐瑞东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

(2012年山东) 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II-2与II-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图谱,正确的推断是

A. 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 I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 III-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来源。zs。https://www.doczj.com/doc/4e11617602.html,]

D. III-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e11617602.html,]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双显性的个体正常,II-2和II-3患病,但子代不患病,说明双隐,A错误,根据Ⅰ-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正常,Ⅱ-2却患病,可知,必须有A、B两种显性基因个体才不会患病,因为Ⅱ-2一定有B基因,如果也有A基因的话表现型就与其父亲相同,而实际上不相同,所以Ⅱ-2一定无A 基因,因此Ⅱ-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_;根据Ⅱ-2和Ⅱ-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会患病来分析,则Ⅱ-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Ⅱ-3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

C错误,Ⅲ-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

D错误,III-2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假如aabb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否则概率为6/16,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利用遗传系谱图做背景知识考查自由组合规律和遗传图谱,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2012年山东)27.(14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来源中教网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__条。

(2)白眼雌果蝇(X r X r Y)最多能产生X r、X r X r、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 r X 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 R 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I.若,则是环境改变;

II.若,则是基因突变;

III.若,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答案】(1)2;8

(2)X r Y ;Y (注:两空顺序可以颠倒);X R X r、X R X r Y

(3)3︰1 ;1/18 来源中教网

(4)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I.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II.子代表现型全是白眼III.没有子代

【解析】(1)正常果蝇是二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已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仍为8条,故此时染色体组数为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移向两级,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变为8条。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e11617602.html,](2)基因型为XrXrY的个体最多能产生Xr、XrY、XrXr、Y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基因型为XRY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必具有亲本红眼雄果蝇(XRY)产生的含XR的配子,该配子与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四种配子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XRXrY、XRXrXr、XRY,其中,XRXr为雌性个体,XRY为雄性个体,根据题干所给图示可知,XRXrY为雌性个体,XRXrXr不育,因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

(3)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 XRXr、Aa XrY,子二代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4(A_)×1/2(XRXr、XRY)=3/8,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aa)×1/2(XrXr、XrY)=1/8,故两者比例为3:1。从子二代灰身红眼雌果蝇(A_ 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 XrY)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果蝇(aa)的概率为2/3(Aa)×2/3(Aa)=1/9aa;出现白眼的概率为1/2(XrXr、XrY),因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2=1/18.

(4)本题应从分析M果蝇出现的三种可能原因入手,推出每种可能下M果蝇的基因型,从而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分析题干可知,三种可能情况下,M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 R Y、X r Y 、X r O。因此,本实验可以用M果蝇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 r X 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第一种情况,X R Y与X r X r 杂交,若子代雌性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性果蝇全部为白眼,则为环境一起的表型改变;第二种情况,X R Y

与X r X r杂交,若子代全部是白眼,则为基因突变一起表型改变;第三种情况,,X R Y与X b X b杂交,若没有子代产生(X b O不育),则为减数分裂是X染色体没有分离。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及遗传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2012年四川) 31.(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I.(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 、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绳的基因型为,F1代雌果蝇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 ,无粉红眼出现。

① T、t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② F2代雄果蝇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含丫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答案】

⑴①aaX B X B 4

②2:1 5/6

⑵①常ttAAX b Y ②8 1/5 ③2 4

【解析】⑴①根据题意可知,A X B为红眼,aaX B为粉红眼,X b为白眼。亲代中纯合的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子代全为红眼,说明子代中不会有aa的基因型出现,这样,亲代中的白眼雄果蝇为AAX b Y。F1红眼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和AaX B Y。

所以,F1中雌果蝇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F1中雌雄果蝇杂交,产生F2中粉红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这样雌雄的比例为2:1。在F2中表现为红眼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 X B X—,在整个F2代中红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3/4X1/2=3/8。其中表现为纯合的只有AAX B X B一种基因型,在整个F2 B、b基因中所占有的比例为1/16。这样,在F2代中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3/8=1/6,所以,在F2代中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5/6。来源中教网

⑵①T、t基因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的基因型为X BT X BT和X B Y,杂交后产生的F1再随机交配,F2中雌雄的比例应为1:1,与题意不符,所以T、t基因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同时,子代中均没出现粉色的个体,所以亲本中均为AA。最后,F2中雌雄的比为3:5,那么F2中有出现性反转现象,这样,雌雄

亲本分别含有TT 和tt 。综合以上的说法,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 B X B 和ttAAX b Y 。

②按照以上的思路,F 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 B X b 和TtAAX B Y 。它们相互

交配后产生的F 2中,雄性的个体的基因型两种情况,一种是含有XY 染色体的,考虑与T 、t 基因的

自由组合,共有3X2=6种。另外一种是雌性性反转形成的,其基因型为ttAAX B X B 和ttAAX B X b ,2种。所以总共有8种。恰好也就是这两种不含有Y 染色体,在全部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2X1/16=1/8。所以在雄果蝇中不含有Y 染色体的占1/5。

③出现性反转现象的雄性个体不育,实际上是含有两条X 染色体,而正常可育的只含有一条X 染色

体。如果是在有丝分裂后期观察细胞的话,上述的数量又会相应加倍。B 、b 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题目中有带有荧光标志的B 、b 基因共有的特异性序列作探针,与F 2代中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 、b 基因杂交,目的就是通过荧光点的数目推出X 染色体的数目,从而判断出该果蝇是否可育。所以,可育的雄果蝇应该是有2个荧光点,不育的有4个荧光点。

【试题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比及遗传方式的判定和遗传概率的计算,需较强分

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大。

(2012年重庆)31.(16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

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 )对紫红秆(a )为显性,稀裂叶(B )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

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 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 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

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 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 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 )/(A+C )=2/3,则其互补链中(G+T )/(A+C )=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 酶,则改造后的cyp 基因编码区无 _______(填字母)。③若cyp 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 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答案】(1)9 AaBb×aaBb 、AaBb×Aabb

18 (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3)①32 ②K 和M ③L

【解析】(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 、Aa

和aa ,及BB 、Bb 和bb ),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

=9种。F 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38 ,即P(A_B_)=38 ,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38 可分解成12 ×34 或34

×12

,即亲本可能是AaBb×aaBb ,或AaBb×Aabb 。当亲本为AaBb×aaBb 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 )=12 ×14 =18 ;当亲本为AaBb×Aabb 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 )=14 ×12

=18 。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 1中此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18

。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细胞最终不发生分列,从而使染色

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

(3)①若该基因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G 1+T 1A 1+C 1 =23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G 2+T 2A 2+C 2 =C 1+A 1T 1+G 1

=32 。②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相比,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图示J 、L 、N 区段)和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图示K 、M 区段)间隔而构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中不存在内含子区段。为了使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原核生物)中表达,应当将内含子区段去掉。③cyp 基因中只有编码区的外显子区段能编码蛋白质,该基因控制合成的CYP 酶的第50位由外显子的第150、151、152对脱氧核苷酸(3×50=150,基因中的每3对连续脱氧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决定,因此该基因突变发生在L 区段内(81+78=159)。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遗传变异部分内容,计算内容均基础、简单,需要思维清楚,此题难度适中。

遗传中基础计算仍是教学重点。

(2012年大纲)34.(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果蝇中灰身(B )与黑身(b )、大翅脉(E )与小翅脉(e )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

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

因型为 。来源中教网z|s|tep]

【答案】(1)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2)BbEe Bbee

(3)4 1:1:1:1

(4)BBEe 和BbEe bbEe

【解析】(1)体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灰身=47+49=96,黑身=17+15=32,所以灰身:黑身=96:321=3:

1;翅脉是一对相对性状,大翅脉=47+17=64,小翅脉=49+15=64,所以大翅脉:小翅脉=64:64=1:1

(2)雌蝇为灰身大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 E ,雄果蝇为灰身小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 ee,而后代中出现黑身(bb),也出现小翅脉(ee),由此可知灰身大翅脉的雌蝇基因型为BbEe,灰身小翅脉的雄蝇基因型为Bbee。

(3)据题目两对性状独立,可知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知雌蝇(基因型为BbEe)产生卵的基因组成有BE、Be、bE、be共4种其比值为1:1:1:1。

(4)由于亲本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产生四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bE:be=1:1:1:1,而亲本中灰身小翅脉的雄蝇产生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1:1,所以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子代中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减数分裂;遗传规律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但每年考查的都有区别,在解遗传题时,要记住一些常用解题方法,减数分裂的图示,是高中生物的基本技能,会画,能理解,能够对遗传规律有个很高的认识,遗传实质都体现在其中。总体来说,该题难度适中,高考考查的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多加注意。

(2012年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

(1)1:1 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 的情况

(2)1:1 毛色正常

【解析】

(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Aa,正常雌鼠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1:1。

(2)若为亲本中隐形基因的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的(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

【试题评价】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

(2012年上海)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B型,I B I B。B.B型,I B i C.AB型,i A I B D.O型,

【答案】B

【解析】妻子是A型血,基因型可能为I A I A或I A i ,其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由于其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故丈夫和儿子的血清中含抗A抗体,红细胞表面不含A抗原,即丈夫和儿子都不能是A型、AB型血,可能是B型或O型,故C错;若丈夫为O型(基因型ii),而儿子的血型(O型或A 型)必然与丈夫或妻子的血型相同,D错;若丈夫为B型(基因型I B I B),则儿子可能为AB型、B型血,与前面分析矛盾,故A错;若丈夫为B型(基因型I B i),则儿子只能为O型(基因型ii)(还可能是A型、AB型血,但与前面分析矛盾),可以满足题干要求。

【试题点评】本题以ABO血型的决定机制为背景,复等位基因情况下血型决定的基因型及对应血型的推断,同时考查学生从特定情景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2012年上海)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 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 B.6/64 C.15/64 D.20/64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6显),颜色最浅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0显),此外,小麦粒色还存在5显、4显、3显、2显、1显等情况。AABBCC与aabbcc杂交得到F1(AaBbCc),F1自交后代中与Aabbcc(1显)表现相同的有Aabbcc(1/2×1/4×1/4)、aaBbcc(1/4×1/2×1/4)、

aabbCc(1/4×1/4×1/2),合计6/64。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涉及到三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情况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对应概率的计算,难度不大。

(2012年上海)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 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l%B.30%,42%C.70%,2l%D.70%,42%

【答案】D

【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自由交配,用哈温定律算,得到A基因频率70%,a基因频率30%,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选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自由交配条件下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和基因频率的计算,难度不大。

(2012年上海)30.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 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答案】C

【解析】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F1(AaBb),F1自交得到得到九种基因型,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没有A基因花色为白色,即(1aabb,1aaBB,2aaBb)为白色;同时有A和B基因并且无a 基因时花色为红色,即(1AABB,2AABb)为红色;有A基因无B基因或有a基因对B基因表达起抑制作用时花色为粉红色,即(1AAbb,2Aabb,2AaBB,4AaBb)为粉色。可知:白:粉:红=4:9:3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特定情景条件下遗传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2012年上海)(七)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图20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10同时患有甲病(A-a).口)和乙病(B-b)。

60.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仅考虑甲病,III一9的基因型是________,A和a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61.III-13的X染色体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号个体。

62. 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III-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下图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在III-10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多选)。

63.已知II-3和II-4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2.5%,则他们生出与III-8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60.X连锁显性遗传X A X A或X A X a 基因的分离

61.1

62.X Ab Y A、B、C、D

63.22.5%

【解析】

60. 7号和8号个体均没有患乙病,子代的12号个体患乙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题中说明“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说明甲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图中3号和4号个体患甲病,但子代中的8号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仅考虑甲病的情况下,系谱图中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X a和X A Y,子代9号个体患甲病,其基因型可能为X A X A或者X A X a,概率分别为1/2,A和a为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60.13号的X染色体来自母本6号,且该染色体上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6号的X染色体来自1号和2号,其中来自2号的X染色体携带乙病基因,则不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来自于1号

62. 若同时考虑到甲乙两病,10号个体同时患两种病,X染色体上同时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Y染色体上没有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X Ab Y;1在上面的图片中,A可以表示基因型为X Ab Y的精原细胞,B图示的两条染色体均为X Ab,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情况;C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前期,X与Y 进行联会;D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i两条Y的次级精母细胞;E含有4条X染色单体,F含有4条Y的染色单体,在产生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不可能出现,故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为ABCD。

63.根据系谱图可推断出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AB X ab和X Ab Y;III-10基因型为X Ab Y,3号和4号的子代和10号相同的概率为2.5%,父本产生含Y精细胞的概率为1/2;则母本产生含X Ab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20;则对应产生含X aB的配子概率也为1/20,互换率为10%未发生互换的概率为90%,则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分别为5%X aB,5%X Ab,45%X AB,45%X ab,父本产生的精细胞分别为50%X Ab、50%Y,III-8为女性患乙病不患甲病,则子代与III-8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只需要X ab的卵细胞和Y的精细胞结合即可,概率为45%×50%=22.5%。

【试题点评】本题以人类遗传病和伴性遗传为背景,涉及到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根据系谱图相关信息判断指定个体基因型、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及基因的情况、存在连锁互换情况下个体基因型及概率的推导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2012年广东)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CD

【解析】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I-3的基因型为BbX A X a,II-4的基因型为BBX a 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 A X a,1/4X a X a,1/4X A Y,1/4X a Y;由于两种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所以C和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特殊,Bb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稍难,有挑战性。

(2012年广东)28.(16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 Y蛋白和SGR 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和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 Y蛋白和SGR 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

Ⅱ.植株乙: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________维持“常绿”;植株乙:________。

(三)推测结论:________。

【答案】(1)A (2)替换增加③

(3)(一)突变植株y2 用含有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突变植株y2 (二)能不能维持“常绿” (三)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0,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 代表野生型豌豆,A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11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 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 Y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从图11中可以看出SGR 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

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 y和SGR 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 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由③处变异引起的。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培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培育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变化。为了排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的变异、遗传定律的综合应用、遗传学的探究实验等内容和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2012江苏)11.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基因之间有互作现象,A错;当完全显性时,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性状相同,B错;测交既可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检测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C错;如果没有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雌雄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就无法得到比例相同的四种结合方式,也就得不到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涉及对一些基本遗传概念和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的理解。属于遗传学中比较基础的部分。

(2012江苏)30.(9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II-5的基因型为。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④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

为。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

(2)①HhX T X t HHX T Y或HhX T Y ② 1/36 ③1/60000 ④3/5

【解析】(1)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Ⅱ-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Ⅱ-9,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中的4个乙病患者都为男性,没有女患者,从发病率上看男性大于女性,所以乙病最有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2)①Ⅱ-2患甲病,所以可以推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Ⅰ-3无乙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确定为伴X隐性遗传。根据交叉遗传的特点,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其母Ⅰ-2遗传的,所以Ⅰ-2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X t。综合以上内容,Ⅰ-2的基因型为HhX T X t。关于Ⅱ-5的基因型,根据系谱可以看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这样,Ⅱ-5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或Hh。而Ⅱ-5不患乙病,所以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Y。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HHX T Y或HhX T Y。

②Ⅱ-6的基因型为H X T X-,Ⅱ-5的基因型为H X T Y。如果Ⅱ-5和Ⅱ-6结婚,后代患甲病,则Ⅱ-5和Ⅱ-6的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2/3Hh和2/3Hh,这样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如果后代患乙病,则Ⅱ-5和Ⅱ-6的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X T Y和1/2X T X t,所生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综合以上内容,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

③Ⅱ-7的基因型可能为1/3HH或2/3Hh。根据题意在正常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10-4,此值就是Ⅱ-8基因型为Hh的概率。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0-4×1/4=1/60000。

④Ⅱ-5的基因型为1/3HH或2/3Hh(只涉及甲病),与之婚配的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两者的后代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2/3×1/4=5/6。而出现携带者Hh的概率为1/3×1/2+2/3×1/2=1/2。这样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1/2)/(5/6)=3/5。

【试题点评】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影材料,考察有关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尤其侧重概率计算。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此类型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几乎年年均有出现。希望引起备考的学生重视,应注意熟练掌握遗传病的发病规律、基因型的推导、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2012年福建)27.(12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

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

×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 的个体

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答案】(1)杂合子(2)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不变

【解析】(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

(2)只用图1中这一次杂交实验,是无法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根据图1的实验结果也可以认为该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为裂翅的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 A X a,表现为非裂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Y,这样的组合,子代表现出来的结果将和图1中的一致。具体图解过程见答案。

(3)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位基因于常染体还是X染色体,对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常选用的方案是:雌性选隐性性状,雄性选显性性状。即:雌性非裂翅X雄性裂翅。如果子代表现是:雌性全为裂翅,雄性全为非裂翅,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个体裂翅与非裂翅的比例都接近1:1(根据材料中可知,裂翅个体为杂合子),则说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另外的一种方案如下:由于实验材料可利用实验中的果蝇,且根据题(2)可知F l的裂翅为杂合子,故也可选F l中雌雄裂翅为亲本。若子代雌性全为裂翅,雄性既有裂翅又有非裂翅;说明基因位于X 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若子代雌雄个体均有裂翅又有非裂翅且比例接近3:l,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 X Aa)。

(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2所示的个体只产生两种配子:AD和ad,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胚胎致死;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也会胚胎致死;能存活的个体只能是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因此无论自由交配多少代,种群中都只有AaDd的个体存活,A的基因频率不变。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以果蝇为背景材料考查遗传学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实验设计方面,主要是以遗传图解的形式来判定基因的位置。本题的难度较以往的遗传题难度有下降,但仍然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

(2012年安徽)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https://www.doczj.com/doc/4e11617602.html,]

A、1/9

B、1/16

C、4/81

D、1/8

【答案】B

【解析】因感病植株rr在开花前死亡,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所以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1/2,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则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1/4×1/4=1/16。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难度不大,生物遗传是安徽高考的重点,尤其是遗传规律和基因频率的结合。

(2012年安徽)31.(24分)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III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图1

(1)根据图1,(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VIII(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IV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III、IV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I,推断III3的基因型是。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IV2非血友病XXY 的形成原因。

(3)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III3 。

图2

(4)补给

F8可治疗甲型

血友病。采用凝

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

(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

入 ,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答案】(1)不能 0

(2)X H X h ,遗传图解如下:

在III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 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形

成X H X H 卵细胞,X H X H 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 H X H Y 受精卵。

(3)终止妊娠。

(4)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 大

(5)启动子 内含子

(6)去核的卵母细胞

【解析】

(1)因为Ⅳ2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 H X H ,也可能是X H X h Y ,所以不能确定,Ⅲ4的基因型为X H Y ,所以后代女性中没有患病个体。 (2)由图可知第一条带是显性,第二条带是隐性,所以Ⅲ3基因型为

X H X h ,图解如下:

在III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 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形

成X H X H 卵细胞,X H X H 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 H X H Y 受精卵。

(3)由题可知,IV3是血友病患者,所以建议III3终止妊娠。

(4)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

说明: Ⅲ2产生异常的

X h Y 精子和Ⅲ3产生正常的卵细

胞X H 结合而成X H X h Y

其目的是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较大。

(5)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内含子。

(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去核卵细胞,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减数分裂,血红蛋白的提取,基因工程,胚胎工程;遗传规律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但每年考查的都有区别,在解遗传题时,要记住一些常用解题方法,减数分裂的图示是高中生物的基本技能,会画,能理解,能够对遗传规律有个很高的认识,遗传实质都体现在其中。至于选修部分,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而血红蛋白的提取,是今年生物考试说明中有,意味着我们要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总体来说,该题是本试卷中的难题,原因是,遗传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难,加之选修部分题目较偏僻,从该题可以看出,安徽高考对于选修的考查,与必修部分建立了联系,进行了学科内的综合,希望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加注意。

(2012北京)30.(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III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

c.由AGA变为UGA d.由CGA变为UGA

(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 的原因。

【答案】(16分)

(1)常

(2)一对等位孟德尔分离

(3)环境因素

(4)自发/自然突变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

(5)d

(6)提前终止代谢速率产仔率低

【解析】

(1)脱毛、有毛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因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Ⅲ中产生性状分离,且比例接近1∶3,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离定律

(3)Ⅳ组中脱毛纯合个体雌雄交配,后代都为脱毛小鼠,若是由于环境,后代应该会出现有毛小鼠。

(4)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题中已经提示“小种群”,只有基因突变频率足够高,该小种群中才能同时出现几只表现突变性状的个体。

(5)模版链G变为A,在mRNA相应的密码子中应该是C变为U。

(6)题干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翻译提前中断了。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甲状腺激素失去作用,导致小鼠细胞新陈代谢下降,从而使得皮毛脱落;小鼠代谢率降低,会导致其健康状况不太正常,产仔率低。

【试题点评】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变异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2012海南)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012海南)2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

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 Aa×♀aa)

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

【答案】A

【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当遇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对性状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不大。

(2011重庆)31. (16分)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

)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

n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

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

n

比t多编码个氨基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T

n

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2)图中①应为。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

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则说明油菜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T

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

n

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型为;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例最小的个体表现型为;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株,其性状通常

(填“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答案:本题以一个陌生的基因工程材料考查相关知识,包括基因的功能、遗传规律、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以及生物进化的物种鉴定。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理解以及对陌生材料的快速适应将是考生的最大障碍。(1)Ta基因的mRNA末端序列为“-AGCGCGACCAGACUCUAA”,它是t 基因的mRNA的UGA变成了AGA,所以t基因的mRNA的末端序列应为“-AGCGCGACCUGA”。所以Ta基因比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就多AGA和CUC对应的2个氨基酸。(2)目的基因与运

载体(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质粒上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都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拟南芥T基因控制其种皮深褐色。(3)转基因拟南芥体细胞基因型为Tat,减数分裂细胞联会是已完成DNA复制,所以此时细胞中相应基因组成为TaTatt;假设控制拟南芥叶片形状的基因为B、b,则Tatbb×TtBb→3/8深褐色正常、3/8深褐色卷曲、1/8黄色正常、1/8黄色卷曲;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技术,其特点是保持亲本的一切性状。(4)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

(2011新课标)32.(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32.【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

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

4对①本实验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

2

代中显性个体的81/(81+175)=81/256=(3/4)4,依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

2

比例是(3/4)n,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⑴由各组杂交组合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看出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即遵循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⑵题干中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先行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百花。本实验中

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

2

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

81/(81+175)=81/256=(3/4)4,依据自由组合的计算规律,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

时,F

2

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3/4)n,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4对等位基因,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各对组合的结果,确定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蛾对等位基因相同。

(2011江苏)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一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一、W一w、ww一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2)以基因型为Ww一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基因型为Ww一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一wYy(♂),反交:W一wYy(♀)×WwYy (♂),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

1,F

1

自交产生F

2

。选取F

2

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

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2.(8分)

(1) ww(♀)×W—w(♂);W—w(♀)×ww(♂)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2011福建)27.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