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

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

中华汉语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499090885.html, 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99090885.html,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一)

一、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中国文学演进历程和规律的描述与揭示,文学传统的继承、借鉴和发展与开拓。

二、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1)“文”之内涵的演变

“纯文学史”还是“杂文学史”?

(2)中国本土的汉语言文学与域外汉文学

汉籍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传播

A、高丽、朝鲜时期汉籍的流传和影响

汉籍流传的渠道、数量

对汉籍的选择与接受

《文选》

《古文真宝》

《剪灯新话》

理学的兴盛与理学家诗文的流行

李滉《朱子书节要》十四卷

郑经世《朱文酌海》十六卷

正祖《朱书百选》六卷等

文学思潮的流变与文学选本

《十抄诗》

安平大君李瑢:

《八家诗选》十卷

《宛陵梅先生诗选》二卷

《半山精华》六卷

《山谷精粹》

柳希龄:《祖宗诗律》十四卷、《宋诗正韵》

赵仁奎《俪文编类》二十卷

李植《俪文程选》十卷

金锡胄《俪文抄》二卷

柳近《俪文注释》十卷

金镇圭《俪文集成》十八卷)

士人的文学交往

《燕行录》、《皇华集》等

B、汉籍传入日本的概况

五山时期宋集的注本

太岳周崇《翰苑遗芳》二十五卷

笑云清三《四河入海》(瑞溪周凤《坡诗脞说》、太岳周崇《翰苑遗芳》、

桃源瑞仙《蕉雨馀滴》、万里集九《天下白》)

万里集九《帐中香》二十卷

C、越南汉籍的概况

D、域外的其它文学史料

(3)汉语言文学与其他民族语言文学

三、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材料

一切可用来说明文学现象的材料都是文学史料。

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

(1)以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例

?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悦而後行,待习而後定。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於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於情,情生於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纳之。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势也。?(《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篇简一至简四,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又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孔子曰:诗毋离志,乐毋离情,文毋离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凡见之者谓物,快於己者之谓悦,物之设者之谓势,有为也者之谓故。??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於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後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後复以教。教所以生德於中者也。礼作於情,或兴之也。当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後之序则宜道也。又序为之节,则文也。致容貌所以文,节也。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郭店楚墓竹简》)

(2)以名物研究为例

《豳风〃七月》二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郑风〃清人》:?清人在彭(消、轴),驷介旁旁(麃麃、陶陶)。二矛重英(重乔、左旋右抽),河上乎翱翔(逍遥、中军作好)。?(参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四、中国文学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从作品出发、从文学史实出发的研究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的文学

文献学方法和文艺学方法的完美结合

五、中国文学史的撰写问题:文学史学史

文学史研究与文学史

[俄]王西里《中国文学史纲要》(1880)

[日]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1897)

[英]翟理斯(H.A.Giles)《中国文学史》(1901)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1910)等。

1910-1949年的文学史的研究

1949年以来的文学史的研究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二)

王国维先生的文史研究

A、王国维先生思想学术的主要倾向和贡献:

陈寅恪先生《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於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於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於《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义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迦牟尼外来之教者矣,然佛教流传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历世遗留纲纪之说,曾不因之以动摇者,其说所依托之社会经济制度未尝根本变迁,故犹能藉之以为寄命之地也。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於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於不可救疗之局。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後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诗集》,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先生《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於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然详绎遗书,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於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玁狁考》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於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於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此三类之著作,其学术性质固有异同,所用方法亦不尽符会,要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金明馆丛稿二编》)

B、王国维对新材料之利用:

王国维《古史新证》第一章《总论》:“吾辈生於今日,幸於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

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以《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为例。

如考“王亥”。

殷墟卜辞中多记祭王亥事。《殷虚书契前编》:“贞,于王亥。”《後编》:“贞于王亥,求年。”《龟甲兽骨文字》:“贞,于王亥,五牛。”等等。

《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殷商先祖中无王亥,惟云:“冥卒,子

振立,振卒,子微立。”司马贞《索隐》:“振,《系本》作核。”《汉书·古

今人表》作“垓”。《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句姓而食。有人

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

取仆牛。”郭璞注引《竹书》:“殷王子亥宾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

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於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杀其君绵臣也。”

《吕氏春秋·勿躬》:“王冰作服牛。”《楚辞·天问》:“该秉季德,厥父

是臧,胡终弊於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

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

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

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後嗣而逢长?”

又如《宋元戏曲考》中考元杂剧之渊源,大量运用笔记小说史料。

歌舞之兴始於古之巫觋。汉以後俳优偶以歌舞演故事,至北朝、唐代尤

盛。唐代以言语为主的滑稽戏。宋代的滑稽戏、杂戏小说、乐曲。

C、王国维对西方学术观念之借鉴:

叔本华与尼采

以悲剧观论《红楼梦》

(人生与艺术之概观,《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之美学价值,《红楼梦》之伦理价值)

以境界说论词

以一代有一代之胜说论宋元戏曲及其意义

参考书目:

《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周勋初撰:《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巩本栋编:《程千帆沈祖棻学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附:推论《九歌》乃屈原观宗庙祠堂壁画而作

王逸《天问章句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战国楚帛画《龙凤人物图》、《御龙图》(长沙出土)

战国乐舞及神怪漆画(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孔子家语》记孔子见周明堂壁间画“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且“各有善恶之状”。又,“有周盛时,褒赏功德(略)独周公有大勋,劳於天下,乃绘像於明堂之墉。”

《吕氏春秋·谕大》引《商书》:“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掦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会,君欣欣兮樂康。

《雲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蹇將憺兮夀宫,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翺逰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逺舉兮雲中。覽冀州兮有餘,横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脩,沛吾乗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拍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横大江兮掦靈。掦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隠思君兮陫側。桂櫂兮蘭枻,斵冰兮積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絶。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鼂騁騖兮江臯,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灃浦。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旹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與。

《大司命》:

廣開兮天門,紛吾乗兮玄雲。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夀夭兮在予。髙飛兮安翔,乗清氣兮御隂陽。吾與君兮齋速,道帝之兮九阬。靈衣兮披披,玉佩兮陸離。壹隂兮壹陽,衆莫知兮余所為。折疏麻兮瑶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濅近兮踰疏。乗龍兮轔轔,髙駝兮冲天。結桂枝兮延竚,羌踰思兮愁人,愁人兮柰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陵予陣兮躐予行,左驂殪兮右刄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徃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逺。帶長劍兮挟秦弓,首雖離兮心不懲。誠旣勇兮又以武,終剛强兮不可陵。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三)

陈寅恪先生的文史研究

A、陈先生的思想:“中国文化本位论”。

陈先生对王国维的评价。

吴宓的记载。1961年7月,吴宓先生自渝至穗,专访陈先生,其8月30日日记曰:?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张毫未改变,即仍遵守昔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中国文化本位论)。而认为当前已遭遇甚大之困难,中国应走第三条路线,独立自主,自体其民族之道德、精神文化,而不应一边倒,为人附庸。……在我辈个人如寅恪者,则仍确信中国孔子儒道之正大,有裨於全世界,而佛教亦纯正。我辈本此信仰,故虽危行言逊,但屹立不动,决不从时俗为转移。?(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卷下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坚持以耻事二姓说评陶渊明。

从文化维系的高度论王导、韩愈。

?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独立,文化因得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二曰直指人伦,扫除章句之繁琐;三曰排斥佛老,匡救政俗之弊害;四曰诃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五曰改进文体,广收宣传之效用;六曰奖掖後进,期望学说之流传。?(《论韩愈》)对柳如是和陈端生的表彰。

?披寻钱柳之篇什於残阙毁禁之馀,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於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後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柳如是别传》)

“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於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B、文史研究的结合:以史证诗

(以《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为例)。

陶渊明研究的历程。

问题的提出:从家世姻族联系及宗教信仰入手(陈氏家世)。

晋大司马陶侃乃渊明之曾祖(《宋书?隐逸传》等)。

陶侃家世出於溪族,溪族信天师道(参《〈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陶渊明家世出於信奉天师道之溪族。

魏晋玄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是自然而非名教,以名教自然为相同,佛学的兴盛与玄学清谈的衰微。

陶渊明的新自然说及其在思想史上之地位。

陶渊明《形影神诗并序》。《序》云:?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其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

此讵不劣。?

《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史学之实证与文学之想象。

陶氏《咏荆轲》、《读山海经》、《桃花源记》之理解。

C、文史研究的结合:以诗证史

(以《连昌宫词》的笺证为例)

陈先生对《连昌宫词》创作时间、地点和原因的考证

(白居易、陈鸿的影响

韩愈《和李司勋过连昌宫》诗的启发

韩诗:?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葉孙。?)

《连昌宫词》末两句(?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谟休用兵?)与当日政治现实的关系。

《连昌宫词》笺证的启发意义

元稹的人品与文品?

作家之间的联系

对元稹的重新评价

D、参考书目:

《陈寅恪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四)

黄季刚先生的文学研究

A、清代学术发展的成就、特点与精神

王国维先生曰:?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略)国初之学创於亭林,乾嘉之学创於东原、竹汀,道咸以降之学,乃二派之合而稍偏至者;其开创者仍当於二派中求之焉。?(《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见《观堂集林》卷二十三,《王国维遗书》第2册,第58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B、革命家、思想家而兼学问家的章太炎先生

王国维:?其忧世之深,有过於龚(自珍)、魏(源);而择术之慎,不後於戴(震)、钱(大昕)。学者得其片言,具其一体,犹足以名一家,立一说。其所以继承前哲者以此,其所以开创来学者亦以此。使後之学术变而不失其正鹄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C、黄季刚先生学术的渊源:

师承章太炎及其与刘师培的关系。

D、黄季刚先生其人:革命者与学者

E、黄季刚先生的学术:既专且博

“一切文章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

F、《文心雕龙札记》的写作及其背景

G、自然为文说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H、以《文心雕龙·章句》篇札记为例

(1)释章句之名(由声到文。初谓小有停顿谓句读,後则词意完具为句,连结数句为章)

(2)辨汉师章句之体(章句之始,期於明析经理)

(3)论句读有系於音节与系於文义之异(诗文分句,但取声气可稽,不问义完与否。《书〃皋陶谟》:?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

(4)陈辨句简捷之术(凡集字成文,若意有所诠,虽文有阙省,亦复成辞,而字虽多而意不显,不能谓之成辞)

(5)约论古书文句异例(倒文、省文、复文、变文、足句)

(6)论安章之总术(句必比叙,义必关联)

(7)论句中之字数(无韵之文,句中字数盖无一定)

(8)论句末用韵(因宜适变,随时迁移,使口吻调利,声调均停)

(9)词言通释

I、以《文心雕龙·风骨》篇札记(节)为例:

(风骨)二者皆假於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於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抒写中怀,显明条贯,譬之於物,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後不蹈空虚之弊。或者舍辞意而别求风骨,言之愈高,即之愈渺,彦和本意不如此也。紬绎斯篇之辞,其曰?怊怅述情,必始於风,沈吟铺辞,莫先於骨?者,明风缘情显,辞缘骨立也。其曰?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者,明体恃骸以立,形恃气以生;辞之於文,必如骨之於身,不然则不成为辞也;意之於文,必若气之於形,不然则不成为意也。其曰?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者,明言外无骨,结言之端直者,即文骨也;意外无风,意气之骏爽者,即文风也。其曰?丰藻克赡,风骨不飞?者,即徒有华辞,不关实意者也。其曰?缀虑裁篇,务盈守气?者,即谓文以命意为主也。其曰?练於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者,即谓辞精则文骨成,情显则文风生也。其云?瘠义肥辞,无骨之徵,思不环周,无气之徵?者,明治文气以运思为要,植文骨以修辞为要也。其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者,明气不能自显,情显则气具其中,骨不能独章,辞章则在其中也。综览刘氏之论,风骨与意辞,初非有二。

J、关於风骨内涵的探讨

以准确畅达、简约雅正的语言,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家的才情和个性。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又评?王粲长於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巵》、《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於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

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萧统:《文选》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刘劭《人物志〃九徵》:?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刘昞注:骨劲筋柔,皆禀精於金木)。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略)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矣。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注:温而不直则懦,扰而不毅则剉)。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注:简而不畅则滞,明而不砭则翳)。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略)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徵,则声变是也。(略)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是故中庸之质,异於此类。(略)性之所尽,九质之徵也。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勇怯之势在於筋,强弱之植在於骨,躁静之决在於气,惨怿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仪,态度之动在於容,缓急之状在於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徵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徵有违,则偏杂之材也。?

《人物志〃八观》:?(八观者,三曰观其至质)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注:二至,质气之谓也。质直气清,则善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注:骨气相应,名是以美);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注:气既清矣,力劲则烈)。(略)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竣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於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勗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略)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

制詔:使持節丞相領冀州牧武平侯:朕以不徳,少遭愍凶,越在西土,遷於唐衛。當此之時,若綴旒然,宗廟乏祀,社稷無位,羣凶覬覦,連城帶邑,一人尺土,朕無獲焉。即我髙祖之命,將墜于地,朕用夙興夜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廼誘天衷,誕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濟於艱難,朕實賴之。今將授君典禮,其敬聽朕命。昔者董卓初興國難,羣后釋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首啓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後廼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於平民,君又討之,翦除其跡,以寧東夏。此又君之功也。韓暹楊奉,

專用威命,又賴君勛,剋黜其難,遂遷許都,造我京畿,設官兆祀,不失舊物,天地鬼神,於是獲乂。此又君之功也。袁術僭逆,肆於淮南,懾憚君靈,用丕顯謀,蘄陽之役,橋蕤授首,稜威南邁,術以殞潰。此又君之功也。廻戈東指,呂布就戮,乗轅將返,張揚殂斃,眭固伏罪,張繡稽伏。此又君之功也。袁紹逆亂天常,謀危社稷,憑恃其衆,稱兵内侮,當此之時,王師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執大節,精貫白日,奮其武怒,運諸神策,致届官渡,大殱醜類,俾我國家,拯於危墜。此又君之功也。濟師洪河,拓定四州,袁譚高幹,咸梟其首,海盜奔迸,黑山順軌。此又君之功也。烏柦三種,崇亂二世,袁尚因之,逼據塞北,束馬懸車,一征而滅。此又君之功也。劉表背誕,不供貢職,王師首路,威風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馬超成宜,同惡相濟,濵據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獻馘萬計,遂定邊城,撫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鮮卑丁令,重譯而至,單于白屋,請吏率職。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徳,班敘海内,宣美風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獄,吏無苛政,民無懐慝,敦崇帝族,援繼絶世,舊徳前功,罔不咸秩,雖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朕聞先王並建明徳,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寵章,備其禮物,所以蕃衞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成周,管蔡不靜,懲難念功,廼使召康公錫齊太公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世祚太師,以表東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職,又命晉文,登為侯伯,錫以二輅,虎賁鈇鉞,秬鬯弓矢,大啓南陽,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壞,繫二國之是賴。今君稱丕顯徳,明保朕躬,奉荅天命,導揚弘烈,綏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髙乎伊周,而賞卑于齊晉,朕甚恧焉。朕以眇眇之身,託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艱,若涉淵冰,非君攸濟,朕無任焉。今以冀州之河東、河内、魏郡、趙國、中山、鉅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為魏公,使使持節御史大夫慮,授君印綬册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錫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昔在周室,畢公毛公,入為卿佐;周邵師保,出為二伯,内外之任,君實宜之。其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今更下傳璽,肅將朕命,以允華夏,其上故傳武平侯印綬,今又加君九錫,其敬聽朕命。以君經緯禮律,為民軌儀,使安職業,無或遷志,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君勸分務本,嗇民昬作,粟帛滯積,大業惟興,是用錫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敦尚謙讓,俾民興行,少長有禮,上下咸和,是用錫君軒懸之樂,六佾之舞。君翼宣風化,爰發四方,逺人革面,華夏充實,是用錫君朱户以居。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難,官才任賢,羣善必舉,是用錫君納陛以登。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纎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虎賁之士三百人。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不誅殛,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龍驤虎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徳,明允篤誠,感于朕思,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魏國置丞相以下羣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君往欽哉!敬服朕命。恤爾衆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徳,對揚我髙祖之休命。(《文选》卷三十五)

司马相如《大人赋》:

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宅彌萬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廹隘兮,朅輕舉而逺游。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建格澤之長竿兮,總光耀之采旄。垂旬始以為幓兮,抴彗星而為髾。掉指橋以偃蹇兮,又旖旎以招揺。攬攙搶以為旌兮,靡屈虹而為綢。紅杳渺以眩湣兮,焱風涌而雲浮。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虯之蟉蜿蜒。低卬夭蟜据以驕驁兮,詘折隆窮蠼以連卷。沛艾﨣

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顔。跮踱輵轄容以委麗兮,綢繆偃蹇怵以梁倚,紏蓼呌奡蹋以艐路兮,蔑蒙踊躍騰而狂趡。莅颯卉翕熛至電過兮,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絶少陽而登大隂兮,與真人乎相求。互折窈窕以右轉兮,横厲飛泉以正東。悉徴靈圉而選之兮,部乗衆神於瑶光。使五帝先導兮,反太一而後陵陽。左玄冥而右含靁兮,前陸離而後潏湟。厮征北僑而役羡門兮,屬岐伯使尚方。祝融警而蹕御兮,清氛氣而後行。屯余車其萬乗兮,綷雲盖而樹華旗。使勾芒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嬉。歴唐堯於崇山兮,過虞舜於九疑。紛湛湛其差錯兮,雜遝膠葛以方馳。騷擾冲蓯其相紛挐兮,滂濞泱軋灑以林離。鑚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衍蔓流爛壇以陸離。徑入靁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崫礨嵬。徧覽八紘而觀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經營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絶浮渚而渉流沙。奄息總極氾濫水嬉兮,使靈媧鼓瑟而舞馮夷。時若薆薆將混濁兮,召屏翳誅風伯而刑雨師。西望崑崙之軋沕洸忽兮,直徑馳乎三危。排閶闔而入帝宫兮,載玉女而與之歸。舒閬風而揺集兮,亢烏騰而一止。低囘隂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雖濟萬世不足以喜。囘車朅來兮,絶道不周,会食幽都。呼吸沆瀣兮飱朝霞,噍咀芝英兮嘰瓊華。嬐侵潯而髙縱兮,紛鴻涌而上厲。貫列缺之倒景兮,渉豐隆之滂沛。馳游道而脩降兮,騖遺霧而逺逝。廹區中之隘陕兮,舒莭出乎北垠。遺屯騎於玄闕兮,軼先驅於寒門。下峥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眩眠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乗虚無而上假兮,超無友而獨存。(《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参考书目:

《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季刚先生遗书》,(台)石门图书公司,1980。

《量守庐学记》,程千帆、唐文编,北京:三联书店,1985。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五)

程千帆先生的文学史研究

A、作家作品的穷通显晦与文坛风尚的变迁(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为例)

由唐到明初,《春江花月夜》被冷落了数百年。

转折点:明嘉靖年间李攀龙的《古今诗删》收入此诗。

理解的起点:《春江花月夜》与初唐四杰的关系:它属於四杰体,与初唐四杰同沉浮。

当陈子昂的价值为人所认识後,四杰的地位开始下降。

重新对四杰进行评价的是明人何景明(《何大复先生集》卷十四《明月篇序》),而何氏的观点影响了後人。

理解的深化:王闿运、梁启超、闻一多、李泽厚等人的论述。

误解:将《春江花月夜》归入宫体。

梁陈文风影响初唐,但隋代文风同样对初唐有影响。

隋炀帝是宫体诗的继承者,然又是改造者(其《春江花月夜》二首:“暮江

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辉,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张若虚所接受的,是隋炀帝而非陈後主的创作传统。

程先生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

B、题材与主题的因袭与创新(以《相同的题材与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为例)

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的创作与主题。

陶渊明《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迳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藏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

以桃源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而提出新主题的,以王维的《桃源行》为代表。

王维《桃源行》(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村,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右丞集笺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韩愈《桃源图》:王维《桃源行》主题的异化。

韩愈《桃源图》:?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烝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茫烟水暮。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王安石《桃源行》:陶诗主题的复归与深化。

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行,花间相见惊相问。世上哪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四首桃源诗中形象的比较。

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幽美恬适的仙境,虚中摹拟的图画,从驾空而行的议论中所表现的诗人形象。

四首桃源诗的风格。省净简妙,绮丽缥渺、雄奇壮丽与精悍简劲。

C、“古代的文学理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

(1)“古代的文学理论”研究(以《〈复堂词序〉试释》为例)

(清)谭献《复堂词序》:?周美成云:‘流潦妨车毂。’又曰:‘衣润费炉烟。’辛幼安云:‘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填词者试於此消息之。不佞悦学卅年,稍习文笔,大惭小惭,细及倚声。乡人项生以为:‘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其言危苦,然而知二五而未知十也。?(徐珂编《复堂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周邦彦【大酺】《春雨》:?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华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周邦彦清真集笺》上编,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鳶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依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透过一层之法与推尊词体之论。

申论:北宋党争与清真词的创作。

周邦彦的家世(周原的影响)与思想性格(儒与道,疏隽不羁与能自树立)。

对往事的不断的追忆。

【宴清都】:?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忆旧游】:?记愁横远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蛩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茧照晚,两地魂消。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花犯]:?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兰陵王]《柳》:?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假梦里,泪暗滴。?(宋)王灼《碧鸡漫志》:“世间有《离骚》,惟……周美成时时得之。”从北

宋新旧党争之能在清真词中得到如此深婉曲折的反映来看,是并未夸张的。

(2)“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以《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为例)。

描写:

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时间与空间。

结构:

布局、用韵、声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杜甫《北征》)?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

一与多的多种形态在作品中的出现,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本来就存在於自然与社会中的这一现象,也是为打破已经形成的平衡、对称、整齐之美,在平衡与不平衡、对称与不对称、整齐与不整齐之间达成一种更巧妙的新的结合,多而更好地反映生活。

在一与多之中,“一”往往为主要的矛盾方面,以此表达其所要突出表现的事物。

D、理论与方法:文艺学与文献学的完美结合

程千帆先生(1913-2000),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别号闲堂,千帆乃先生所用诸笔名之一,後通用此名。湖南宁乡人。

程先生思想学术的背景和渊源,可以追溯到湖湘学派(涵养躬行兼重)。

程子大(颂万、十发居士)、穆庵(康)与曾国藩,王闿运。

程家的诗学传统。

曾祖雨苍(霖寿,有《湖天晓角词》)、伯祖伯翰(颂藩,有《伯翰先生遗集》)、叔祖子大(有《十发居士全集》)、父穆庵(《顾庐诗钞》)、伯父君硕(士经,有《曼殊沙馆初集》)。“土星笔会”,《诗帆》,《闲堂诗存》。

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及师从黄季刚、胡小石等学术大师。

与刘永济和朱自清的关系。

对学术的不断的追求和理论、方法的自觉。

将批评建立在考据的基础上:四十年代初的探索(《古典诗歌论丛》)。

把版本校勘、、文字训诂、名物考订等一般属於考据学的方法与批评(理解作品、感受心灵)结合起来

(《陶诗?结庐在人境?篇异文释》、《陶诗?少无适俗韵?的?韵?字说》等)。

把对作者生平思想的探索、对作品写作时间地点等背景事实与材料的考察与批评结合起来

(《王摩诘<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跋》、《左太冲<咏史>诗三论》等)。

把其它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与批评结合起来

(《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与徐哲东先生论昌黎<南山>诗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法的学习与文学史的研究:五十年代的发展与七十年代後期的境界。

理论与方法的丰富与完善:

?拿搞文学的人来说,我们最注重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材料,称作文献学;另一个是对作品本身的艺术思考,叫作文艺学。真正好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将文献学与文艺学两方面相互结合、渗透、协调在一起所取得的。在材料上要考证清楚,尽量使他没有问题,靠得住;在艺术分析上,要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世界,将它发掘出来,成为一般读者可以感觉到的东西。这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当然很困难,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贵在创新:关於学术论文写作的问答》,载《程千帆沈祖棻学记》)

文学史研究的成就(论文与文学史著作)。

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

程先生学术成就取得之深层原因的讨论。

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始终不渝的眷恋和热爱与为之发扬光大而始终追求不懈的坚强性格与毅力。

早年志向的确立。

思想性格的文化心理背景。

程先生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参考书目:

《程千帆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讲义(五)补

“臣命薄数奇,旋遭时变,不能俛仰取容,自触罢废,漂零不偶,积年於兹。臣孤愤莫伸,大恩未报,每抱旧稿,涕泗横流,不图於今,得望天表,亲奉圣训,命录旧文。退省荒芜,恨其少作,忧惧惶恐,不知所为。”(周邦彦《重进汴都赋表》)

“先帝天馬玊花騘,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迴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杜甫《丹青引》)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嵗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裏。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脚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其一)

“荆軻飲燕市,酒酣氣益震。哀歌和漸離,謂若傍無人。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髙盻邈四海,豪右何足陳。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左思《咏史》八首其六)

“萬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異花開絶域,滋蔓匝清池。漢使徒空到,神農竟不知。露翻兼雨打,開坼漸離披。”(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三)“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几在還思歸。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共説總戎雲鳥陣,不妨遊子芰荷衣。”(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补:诗歌表现手法的继承与革新(以《火与雪:从体物到禁体物——论白战体及

杜、韩对它的先导作用》)

杜甫《火》:“楚山經月火,大旱則斯舉。舊俗燒蛟龍,驚惶致雷雨。爆嵌魑魅泣,崩凍嵐隂昈。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青林一灰燼,雲氣無處所。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風吹巨焰作,河棹騰煙柱。勢欲焚崑崙,光彌焮洲渚。腥至焦長蛇,聲吼纏猛虎。神物已髙飛,不見石與土。爾寜要謗讟,慿此近熒侮。薄闗長吏憂,甚昧至精主。逺遷誰撲滅,將恐及環堵。流汗卧江亭,更深氣如縷。”

韩愈《喜雪獻裴尚書》:“宿雲寒不巻,春雪墜如簁。騁巧先投隙,潜光亂入池。喜深將策試,驚宻仰簷窺。自下何曽汚,増高未見危。比心明可燭,拂靣愛還吹。妬舞時飄袖,欺梅併壓枝。地空迷界限,砌滿接高卑。浩蕩乾坤合,霏微物象移。為祥矜大熟,布澤荷平施。已分年華晩,猶憐曙色隨。氣嚴當酒暖,洒急聴窓知。照耀臨初日,玲瓏滳晩澌。聚庭看岳聳,掃地見雲披。陣勢魚麗逺,書文鳥篆竒。縱歡羅艶黠,列賀擁熊螭。履敝行偏冷,門扃卧更羸。悲嘶聞病馬,浪走信嬌兒。竈静愁煙絶,絲繁念鬢衰。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捧贈同燕石,多慙失所宜。”

欧阳修《雪》(時在潁州作。玉月棃梅練絮白舞鵞鶴銀等事皆請勿用):“新陽力微初破萼,客隂用壯猶相薄。朝寒稜稜風(疑)莫犯,暮雪緌緌止還作。驅馳風雲初慘淡,炫晃山川漸開廓。光芒可愛初日照,潤澤終為和氣爍。美人髙堂晨起驚,幽士虚牕靜聞落。酒壚成徑集缾罌,獵騎尋蹤得狐貉。龍虵掃處斷復續,猊虎團成呀且攫。共貪終嵗飽麰麥,豈恤空林飢鳥雀。沙墀朝賀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芒屩。乃知一雪萬人喜,顧我不飲胡為樂。坐看天地絶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脱遺前言笑塵雜,搜索萬衆窺冥漠。潁雖陋邦文士衆,巨筆人人把矛槊。自非我為發其端,凍口何由開一噱。”

苏轼《聚星堂雪并序》“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会飲聚星堂。忽憶歐陽文忠公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於艱難中特出竒麗。爾來四十餘年,莫有繼者。僕以老門生繼公後,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賔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云。”:窓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暎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絶。衆賔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点横斜,祇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未嫌長夜作衣稜,却怕初陽生眼纈。欲浮大白追餘賞,幸有回颷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歴亂瓦溝裁一瞥。汝南先賢有故事,醉翁詩話誰續説。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讲义(六)

综合研究、触类旁通:

周勋初先生的文学史研究

A、周先生的生活经历与师承

B、学术道路与成就

C、学术思想与方法

D、研究个案分析:

(1)周先生的李白研究

关於李白的文化背景问题。

家世

婚姻

侠士风概

异端思想等

(2)周先生的其它研究

《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

曹操的妻妾

曹氏兄弟与甄氏

曹睿与毛后

曹氏家风与建安风骨

《从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看文学观念的演变》

严羽的李杜优劣论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以气象论诗

严羽以盛唐为法的真正用意与後人对他的背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