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传染病实验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实验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实验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实验课教案

实验一病料的取材和送检

目的1.学会被检病料的采取、保存、包装和记录方法

内容和方法

(一)注意事项:

1.剖检前的检查急性死亡,镜检末梢血中是否有炭疽菌存在;须排除炭疽;疑为炭疽禁止剖检。

2.器械的消毒,操作应注意无菌。

3.合理取材

(1)首先了解该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检查。

(2)针对性,采集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全面取材,即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相应地采取该病常侵害的脏器或内容物,如败血性—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等;肠毒血症—肠内容物;神经症状—脑;无法估计—全面采集。

(3)微生物学检查,

所采样本应未经抗菌素治疗者。

4.取材时间越早越好,一般<4~6h。

5.顺序接种培养→采样→剖检→病理。

6.作好个人防护与环境消毒。

(二)病料的采取

1.组织、脏器:供病理切片2×2cm

2.血液、血清:供血清学反应可加入5%石炭酸1~2滴;全血采集应加入抗凝剂。

3.脓汁、创伤感染样品

4.鼻咽分泌物

5.粪便

6.胃肠内容物

(三)病料的保存

1.细菌检验病料_30%甘油缓冲盐水;

2.病毒检验病料_50%甘油缓冲盐水;

3.病理组织学材料_10%福尔马林溶液,1:10;24h后换液一次。

(四)病料的运输

1.标号(样本、包装),记录,附病料送检单(一式两份):详见教材pag21。

2.包装容器密封、冷藏/不冷藏

试验二免疫接种

目的:

1. 掌握免疫接种的方法、步骤

2. 熟悉兽医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用前检查方法

内容及方法

(1)生物制品的用前检查

外包装:瓶签、密封性等;

生物制品的用前检查

(1)购买专业化知名疫苗生产厂具有正式批准文号的疫苗。

(2)购买时应检查外包装、制品名称、产地、生产厂名、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如有瓶子裂纹、胶塞松动、油乳剂破乳、色泽及其它物理性状与说明书不符者不得使用。

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运输、贮存和保管,特别是要求低温保存的冻干苗应更加注意原则:低温、干燥

灭活苗、免疫血清等应保存在2~15℃,防止冻结;

弱毒苗应置于0℃以下,冻结保存。

免疫前注意:

(1)根据实验室监测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决定免疫时间。

(2)免疫接种只针对健康畜群。

(3)接种前后应减少应激反应,弱毒菌苗前后各10天不得用抗生素和含抗生素类药物的饲料;免疫病毒活苗前后各7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物,但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等抗应激的物质。

(4)免疫当天禁止对畜禽舍消毒。

(5)搞好器械消毒。最好用高温、蒸煮等方法消毒,不要用化学消毒剂消毒针头、注射器及其它直接接触疫苗的容器。

(6)用前检查:

疫苗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检查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如有瓶子裂纹、胶塞松动、油乳剂破乳、色泽及其它物理性状与说明书不符者不得使用。

(7)使用专用稀释液或清洁、不含氯等任何消毒剂的生理盐水、蒸馏水、凉开水或深井水进行稀释,

(8)禁用金属容器,器皿应清洁,无洗涤剂和消毒剂残留

接种方法及步骤

方法:

1.饮水

2.滴眼滴鼻

3.肌肉或皮下注射

4.气雾免疫

5.翼膜刺种

6.擦肛

1、饮水免疫

关于饮水免疫的优缺点:

A 减少应激,节省人力;但疫苗损失较多。

B 雏鸡的强弱或密度会造成饮水不匀,免疫程度不齐。

饮水免疫注意:

(1)接种前24h饮水中不能加入消毒剂。禁用金属容器,器皿应清洁,无洗涤剂和消毒剂残留。(2)用清洁、不含氯等消毒剂和铁离子的凉开水、深井水;加1~2﹪脱脂奶或加入5克/L脱脂

奶粉以延缓疫苗效价的衰减时间。

(3)免疫前停水2~4h,以确保2/3的鸡同时饮水。

(4)确保疫苗在1~2h内用完。

(5)通常疫苗使用量比瓶签标注量应至少增加一倍。

2、滴眼、滴鼻免疫

雏鸡早期接种弱毒疫苗常用此法。该方法的优点体现在:局部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存。滴鼻时

为了使疫苗很好地吸入,可用手将对侧的鼻孔堵住,让鸡吸进去。滴眼时,握住鸡的头部,面朝上,将一滴疫苗滴入面朝上一侧的眼皮内,不能让其流掉。一只一只免疫,防止漏免。

3、肌肉或皮下注射

免疫效果准确,但有费力和产生应激等缺点。

(1)健康鸡群先注,弱鸡最后注射。

(2)肌肉注射以翅膀靠肩部、胸部肌肉为好。

(3)颈部皮下注射,远离头部。

4、气雾免疫

在短时间内,可使大量鸡吸入疫苗获得免疫。

多用于加强免疫,本法为刺激呼吸道粘膜,所以避免在初次免疫时使用。对于有鸡毒支原体感

染/患其他慢性呼吸道病的鸡场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应慎用。

气雾免疫注意

(1)用量按鸡舍设计和饲养量计算并适当增加(通常加倍),稀释液每1000只平养鸡用量为200~400毫升,用适当粒度(30~50μm)的喷雾器在鸡群上离鸡0.5m处喷雾。让鸡充分吸入空

气中带疫苗病毒的雾滴。

(2)免疫前应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喷雾结束后至少保持30分钟然后再通风,以取得良好的

免疫效果。

5、刺种免疫

接种针应在翼膜无血管处穿刺,病毒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增殖产生免疫。

对于各种方法的免疫后应注意

(1)剩余药液及疫苗瓶应进行消毒做无害化处理,不可乱扔,以免散毒污染环境。

(2)一般5—7天(油苗10—15天)才产生抗体,故应严格控制环境卫生,以免在产生免疫力

前感染强毒导致免疫失败。

(3)注意观察鸡群反应情况,出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

(4)做详细记录,登记疫苗批号、使用日期、使用量等,并保留同批样品两瓶,出现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查找原因。

实验三炭疽实验室诊断

目的:

1、掌握炭疽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步骤。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剪刀、镊子、瑞氏染液、普通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恒温培养箱、炭疽沉淀素、炭疽标准抗原、生理盐水、平皿、试管、乳头滴管、水浴锅/电炉

实验动物及样本:

送检病料/接种炭疽无毒芽孢弱毒疫苗的小白鼠

实验内容:

1. 形态学诊断:

(1) 取病畜濒死或刚死亡动物的血液/组织→涂片(触片)

(2) 用瑞氏染色法染色※

(3) 镜检

注:瑞氏(Wright)染色法

a涂/触片→自然干燥

b瑞氏染液染1min加等量pH6.4磷酸盐缓冲液→晃动玻片→混匀→静止5 min水洗→吸干→镜检

2. 培养检查

无菌取材→接种普通培养基→37℃,18~24h→观察菌落

3. Ascoli试验

a.取沉淀反应管3支→各加0.1ml炭疽沉淀素血清。

b.将待检抗原→沿管壁轻轻加入其中一支,使其重叠在炭疽沉淀素血清上,使上下两液间有一整齐界面。

c.另二支沉淀反应管,其中一支加炭疽标准抗原;另一支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方法同上。

d.将反应管直立静置,3-5min内判定结果。

实验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

目的:

1. 掌握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疫方法

2. 熟悉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诊断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观察、判定

原理:

颗粒性抗原(细菌等)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可分为玻片凝集与试管凝集。

(一)平板凝集反应

材料与试剂

1. 玻璃板、刻度吸管

2. 布氏杆菌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布氏杆菌标准阴性血清、待检血清、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 取一洁净玻片,用蜡笔划成方格,编号

2. 各方格分别加待检血清0.08、0.04、0.02、0.01 lm

3. 对照:阳性-阳性血清;阴性-阴性血清

4. 用牙签混匀,摊开直径1cm左右

6. 静置3-4分,再拿起玻板轻轻转动,按下列标准记录反应结果:

++++ 出现大的凝集块,液体完全清亮透明,即100%凝集

+++ 有明显凝集片和颗粒,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

++ 可以看见颗粒,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 仅仅可以看见颗粒,但液体混浊,即25%凝集

- 液体均匀混浊,无凝集现象

7. 结果判定:

(二)试管凝集反应

材料与试剂

1. 试管、试管架、刻度吸管、恒温箱

2. 布氏杆菌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布氏杆菌标准阴性血清、布氏杆菌待检血清、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每份血清用4支试管,别取对照管3支,共7支。

2.稀释血清和加入抗原的方法如下:

各管按下表所示加入0.5%石炭酸生理盐水,后加0.2ml被检血清至第1管中,混匀,吸出1.5ml弃去,再吸0.5ml至第2管,混匀,吸0.5ml至第3管,依次至第4管,混匀,吸弃0.5ml,第5管中不加待测血清,第6管中加1:25稀释的布氏杆菌阳性血清0.5ml,第7管中加1:25稀释的阴性血清0.5ml。

3.各管加入抗原后,七管同时混匀,37 ℃4~10h,取出后室温18~24h,观察并记录结果

4. 确定血清凝集价时,应该出现++以上凝集现象的最高稀释度为准。

24小时后观察结果

++++ 出现大的凝集块沉于管底,液体完全清亮透明,即100%凝集

+++ 有明显凝集片和颗粒沉于管底,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

++ 可以看见颗粒沉于管底,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 仅仅可以看见颗粒,液体混浊,即25%凝集

- 液体均匀混浊,无凝集现象

判定标准:

牛、马和骆驼凝集价1:100以上;猪、山羊、绵羊和狗1:50以为上阳性。

牛、马和骆驼1:50;猪、羊等1:25为可疑。

实验五鸡新城疫的免疫监测

目的:

1.掌握鸡新城疫血清学诊断和免疫监测的方法

2.了解鸡新城疫血清学诊断免疫监测的判定标准

血凝试验(AI)和血凝抑制试验(HI)

—β微量法

实验原理

HA

新城疫病毒纤突上含有血凝素,能不同程度地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

HI

新城疫病毒+红细胞→红细胞凝集

新城疫病毒+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红细胞→红细胞不凝集

材料与试剂

1. V型血凝板、加液枪、刻度吸管

2. 新城疫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待检血清、生理盐水、1%的红细胞。

HA

方法:

(一)血凝试验(HA):取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

1、第一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50ul,第二排1-12孔加生理盐水50ul为红细胞对照;

2、吸50ul病毒液于第一排第1孔,混匀后取50ul至第2孔,依次稀释至第12孔,弃去50ul,各孔经倍比稀释后稀释度依次为2-1~2-12。

3、第一排1-12孔及第二排1-12孔各加1%鸡红细胞50ul,微型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

4、室温静置10-30分,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红细胞对照组红细胞完全沉降,以试验排中能使等量红细胞发生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作为病毒的血凝价,即HI效价,用2n表示。

结果判定:

以出现完全凝集的抗原最大稀释度为该抗原的血凝滴度。

注意:

由于新城疫病毒含有神经氨酸酶,它能破坏红细胞表面的血凝素受体,使凝集的病毒从红细胞上解脱下来,所以要及时观察结果。

HI

方法

(二)血凝抑制试验(HI):取一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

1、4个单位抗原的制备:按HA试验测出的病毒血凝价乘4即为4个单位血凝素的稀释度。

2、待检血清的稀释:第一、二、三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50ul,于第一排第1孔中加入50ul 待检血清,反复吹吸3-5次混匀后,取50ul至第2孔混匀,吸取50ul至第3孔…,依次稀释至第12孔,弃去50ul,经倍比稀释,血清的稀释度为2-1~2-12。

3、第一、二排1-12孔各加4个单位血凝素50ul,微量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

4、室温静置20min;

5、第一、二、三排1-12孔各加1%鸡红细胞50ul,微量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混匀。

6、室温静置10-30分,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HI)滴度。

鸡群HI滴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免疫保护水平的高低。鸡群HI滴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免疫保护水平的高低。HI滴度在1:24的鸡群保护率约为50%;在1:24以下的非免疫鸡群约为10%,免疫鸡群约为40% ;HI滴度在1:26~10的鸡群保护率达90%以上。若鸡群出现1:211或以上的HI滴度,说明鸡群已发生新城疫野毒的感染。

实验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抗体检测

目的:

熟悉和掌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检测诊断方法。

原理: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的可以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当抗原、抗体相遇时发生特异性结合,在最适处发生沉淀,此沉淀物因颗粒较大而不扩散,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带。

材料与试剂

普通琼脂平板、打孔器、针头、加样枪、枪头、V型血凝板、玻璃板、生理盐水

鸡法氏囊阳性血清、法氏囊标准抗原、待检卵黄抗体/血清

方法

1.琼脂板的制备:

1g优质琼脂溶于含0.1%石炭酸的8%氯化钠溶液100ml。用时倒在平皿内或置于玻片上,琼脂厚度2.5~3mm。

2.打孔:

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孔,中央1个孔,周围6个孔,形成梅花形图案。

要求:孔径4mm,孔距3mm。

3.挑出孔内琼脂。

4. 封底:在火焰上缓缓加热,使孔底的琼脂略熔化封底,避免加样后液体从孔底渗漏。

5.卵黄液进行倍比稀释。

V型板先在第一排每孔加生理盐水50μl,再在第一孔加50μl的卵黄液, 反复吹吸3次后,吸50μl混和液加入第2孔,吹吸混匀,依次倍比稀释至第4孔……最后一孔吸50μl弃去,这样1至4孔的抗体稀释倍数依次为1:2、1:4、1:8和1:16……。

6.加样:

在中心孔加法氏囊标准抗原约50μl。第1孔加法氏囊标准阴性血清;第2孔加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3、4、5、6孔分别加原液、1:2、1:4、1:8、1:16……的待检卵黄液。每孔以加满为度。

7.加毕后,盖上平皿盖,将平皿翻过来,置湿盘中,在37℃下自由扩散24-48小时。

结果判定:

若待检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则表示阳性,若不出现沉淀线,为阴性。

若用于检测血清效价,则以出现沉淀线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表示(2n)。

用于两种抗原比较时,沉淀线有多种情形,应具体分析。

注意事项

1. 做好标记,防止顺序混乱。

2. 挑剔琼脂时注意不要挑破琼脂边缘。

3.加样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以加满为度。否则影响反应结果。

实验七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诊断

一、MD诊断依据

MD是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在商业鸡群中几乎是无所不在,但在感染鸡中仅有一小部分发生MD,此外,接种疫苗的鸡虽然能得到保护不发生MD,但仍能感染MD强毒,因此是否感染MDV不能作为诊断MD的标准。

主要依据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方法可用于鸡群感染情况的监测,但不能作为发生MD的诊断依据。

二、鸡群MDV感染情况的监测

一般采用琼脂扩散的血清学方法,检测鸡血清中的MD特异抗体或鸡羽髓中的MD抗原。

目的:

1 熟悉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

原理: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半固体琼脂中)后,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材料与试剂

8%NaCl琼脂平板、打孔器、针头、加样枪、枪头、生理盐水

马立克标准阳性血清、马立克标准琼扩抗原、待检羽髓

操作方法

(1) 打孔:用打孔器对琼脂平板打孔,中央打1个孔,周围再打6个孔(孔径4mm,孔距3mm),形成梅花形图案。

(2)用针头挑出孔内琼脂,注意不要挑破孔缘。

(3)封底:在火焰上缓缓加热,微微烫即可。使孔底边缘的琼脂少许熔化以封底,以免加样后液体从孔底渗漏。

(4)加样:在中央孔加MD阳性血清,向周边1、4孔加标准MD琼扩抗原,2、3、4 5孔加待检羽髓浸液(加数滴生理盐水在EP管内挤压,浸泡)。6孔加生理盐水每孔约加50μl,以加满为度。

(5)加完后,盖上平皿盖,置湿盘中,在37℃下自由扩散24小时。

结果判定

被检样品孔与中心孔之间形成清晰的沉淀线,并与周边已知抗原的沉淀线互相融合者,判为阳性;不出现沉淀线的判为阴性。

注意事项

1)在平皿上贴好标签,防止弄混。

2)挑琼脂时注意不要挑破琼脂边缘。

3)一定要封底。

4)加样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以加满为度,否则影响反应结果。

5)每加完不同的样后要更换枪头,以免造成污染。

实验八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

一、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

1、病料的采集和处理:避免杂菌污染、不同期不同标本、用抗菌素以前、标本必须新鲜、运送注意保存的问题。

1)有病灶:采集病变明显部位

2) 没有病灶:不同期不同标本;不同系统疾病不同侧重点,如:常侵害的脏器或内容物。2、病原菌的检查程序

1)直接涂片→镜检。[初步诊断]

2)细菌分离→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基(亮绿、伊红-美兰、血红素马丁)→纯培养。3)生化试验

4)血清学试验: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

5)动物试验

6)药敏试验

[明确诊断]

3、分子生物学技术

4、其他检测技术

二、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考虑V嗜器官性、含毒量

1、病毒分离、培养:鸡胚、细胞培养

2、血清学检查:AGP、HI ※(需阳性血清)

血清学检查:+/- ;滴度

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须知 一、注意个人预防、避免病原传播 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动物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动物群间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助动力。在此过程中,人畜共患性的疾病如炭疽、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鼻疽等还能造成人类感染、发病,甚至在人群中引起广泛流行。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大家公认的人畜共患病外,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达1415种,其中868种(61%)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感染和传播,皆为人畜共患病原体。在兽医传染病学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对象和材料大多与患病动物及其病原微生物有关,操作者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甚至感染自身、危及生命。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如下: 1.接近患病动物或实验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衣帽,必要时(接触或操作危险材料时),要佩戴口罩、穿戴胶靴、围裙、袖套、手套及眼镜。上述衣物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立即就地消毒清洗;必须携回处理时,要包扎严密,保证安全,防止病原菌污染。 2.实验操作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勿以手指或其他器物等接触口唇、眼、鼻及面部。操作时(尤其是危险的操作),务须严肃认真、聚精会神。手及面部有伤口时,应避免操作危险材料,必须操作时应涂碘酒,用胶布包扎,或戴橡皮手套。 3.危险材料及其污染的器物处理: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防止引起疾病流行或危及他人: (1)使用病理性材料,尤其是危险材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盛放器皿应轻拿轻放,确保液体不能流出。 (2)实验用过的动物尸体,内脏、血液等废弃病料,以及废弃的病原培养物、生物制品等须深埋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焚烧、煮沸、高压灭菌等)后丢弃到公共垃圾处理场,严禁将未经消毒的危险性材料直接丢弃。 (3)用过的棉球、纱布、吸水纸等污物须置于固定容器内统一消毒处理,不得任意抛弃。 (4)使用后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应定点存放,统一清洗、消毒,不得随处乱放。 4.意外事故的处理:万一危险性材料滴出或打翻,或出现其他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 (1)手指及皮肤被扎伤、污染,应立即用2%来苏儿(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药)洗涤,或2%碘酊棉球擦拭,然后75%酒精棉球再次涂擦。 (2)危险性材料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或5%硼酸溶液冲洗,必要时立即就医。 (3)危险性物品吸入口时,应用清水或10%硼酸溶液漱口,必要时立即就医。 (4)衣帽被污染,可用5%石炭酸、10%福尔马林等浸湿消毒,必要时须用碱水

2017年兽医传染病学考研复习资料——完整版

兽医传染病学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 1. 理解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的特征, 按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按病程长短等不同,对感染的理解;掌握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的含义。 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次体病和霉菌病2按动物种类分猪传染病,鸡,鸭,鹅,牛,羊,马,犬,猫,兔,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和组织分全身败血性传染病和以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或运动系统等位主要的传染病4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一类疾病和二类疾病6按疾病来源分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7其他 构成感染的三要素;病原体:致病力。动物机体:免疫力。环境:二者共同相处的环境。 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⒍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⒎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8.病毒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且最后昌邑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2. 掌握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的概念,各阶段的对诊断疾病的价值。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的特征症状刚一出现为止这段时间叫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是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表现出来这段时间叫明显期。 转归期:是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可以转入恢复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需要注意的是恢复的动物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免疫学特性(保护自身及其后代),并且在病后一定时间内存在带菌(毒)排菌(毒)现象。 3. 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意义。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畜群的易感性。 4. 理解传染源的概念,以及传染源的划分和它们在传染病中的作用。 传染源:指有某种病原体在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患病动物: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是指表面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 5.理解传播途径的概念,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掌握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正确运用它们对传染病进行防控和扑灭。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分为: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

动物传染病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检疫: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谓之动物检疫。 2.隔离隔离病畜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健畜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 3.免疫程序:就是依据多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途径、接种量、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等。 4.免疫监测:利用血清学方法,对疫苗接种动物在接种前后的抗体水平及其变化进行监测跟踪以确定免疫时间和效果。 5.药物预防; 为了预防某些疫病,在畜群的饲料饮水中加入某些安全的药物进行集体的化学预防,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动物不受疫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 6.微生态养猪 7.街毒(p85):在自然情况下分离到的狂犬病流行毒株。 8.固定毒:街毒经过一系列的家兔脑或脊髓内传代,对家兔的潜伏期变短,但对源宿主的毒力下降,这种具有固定特征的狂犬病病毒称为固定毒。 9.28 虎斑心:患口蹄疫的动物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10.SEW 11.外源性感染:病原体从外界侵入机体引起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属于这一类。12.内源性感染: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致病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出致病性,但当收到不良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引起机体发病,这种感染过程称之为内源性感染。13.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检疫的目的是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14.药物残留:又称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 15.禁用药物:指绝对禁止使用的兽用药品,如氯霉素、呋喃唑酮、林丹等。 16.限用药物:限制使用的兽用药品,如泰乐菌素、杆菌肽等。 17.紧急接种:在传染病发生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免疫接种。 18.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 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19.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20.禽畜的易感性: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抵抗力的大小,抵抗力大、易感性小。该地区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的严重程度 21.生物性传播: 某些病原体(如立克次体)在感染家畜前,必须先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经过繁殖、才能有效传播疫病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一.选择题 1、近20 多年来,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取得了显著进展,1996 年1月16 日,我国正式宣布消灭了下面哪个疫病(),这是继牛瘟之后我国第二个消灭的动物传染病。 A .猪瘟B.鸡新城疫C.禽流感D.牛肺疫 2、1956 年,在我国宣布消灭了第一个动物传染病是(),为我国近代兽医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A.猪瘟 B.鸡城疫 C.牛瘟 D.牛肺疫 3. 在猪病防制中,我国研制的()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想的猪病疫苗。 A猪蓝耳病B.猪瘟C. 猪流感D、猪伪狂犬病 4. 我国第一个获批准的兽用基因工程菌苗是防制下面哪个疾病的?() A .猪大肠杆菌B.猪沙门氏菌C.猪副伤寒D. 猪痢疾 5.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在防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效果不错。 A. 猪瘟 B.猪伪狂犬病 C.猪流感 D.猪蓝耳病 6.()是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家禽传染病。 A 小鹅瘟B.鸭瘟C.禽流感D. 新城疫 7. )是1984 年由我国首先发现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 8. 1997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已于1998 年1 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c A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9.生物安全包养殖生产中的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和()领域3 个方面。 A. 生物技术B 、基因芯片C、基因工程D.预防接种 一、单项选择题 1.发生可疑性炭疽后,应取()进行送检。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耳朵或天然孔渗出血 2.急性猪肺疫的特征性病变是()A A.纤维素性肺炎、 B.坏死性肠炎、 C.脾肿大,边缘梗死、 D.坏死性肝炎 3.生产上一般采用()进行布病的检疫B A.琼扩试验、 B.试管或平板血清凝集试验、 C.中和试验、 D.ELISA 4.猪丹毒主要发生于()B A.仔猪、 B.架子猪、 C.怀孕后期母猪、 D.香猪 5 猪喘气病是由()引起D A.猪喘气病病毒、 B.猪丹毒杆菌、 C.衣原体、 D.猪肺炎支原体 6.牛流行热又称()A A.三日热或辐射热、 B.五日热、 C.七日热、 D.无高热 7.破伤风是由()引起C A.魏氏梭菌、 B.溶血梭菌、 C.强直梭菌、 D. 巴氏杆菌 8.大肠杆菌有()血清型D A.1 个、 B.2 个、 C.3 个、 D.多个 9.猪伪狂犬病侵一个猪场后,往往难以彻底根除,其根本原因是()B A.病毒毒力太强、 B.动物健康带毒、 C.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太强、 D.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10.仔猪水肿病的特征病变为()D

动物传染病介绍

也称亚洲鸡瘟也称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类的传染病,,被OIE OIE列为列为列为A A 类病类病。。 我国民间所说的鸡瘟就是新城疫 真性鸡瘟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禽流感 新城疫

本病对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在历史上远超过AI AI,,目前仍广泛存在于亚洲目前仍广泛存在于亚洲、、非洲非洲、、美州美州、、欧洲等国家国家。。历史与现状 1926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newcastle city)city)------------故名新城疫 故名新城疫

我国最早见于我国最早见于193519351935年年,发病仍然比较普遍发病仍然比较普遍,,是影响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及禽产品出口的重要疫病

历史上新城疫的历史上新城疫的44次大流行 1、第一次第一次::开始于开始于202020世纪世纪世纪202020年代年代年代,,最初可能起源于东南亚源于东南亚,,历经历经303030年左右传遍世界大部分地年左右传遍世界大部分地区。

2、第二次第二次::于6060年代中年代中 期起源于中东期起源于中东((伊拉 克),),并于并于并于707070年代初年传年代初年传 播到欧洲 也怀疑起源于南 美,通过南美的笼 养鸟养鸟((如鹦鹉如鹦鹉))将 其传播到欧洲和美 国

3、第三次大流行第三次大流行::开始于开始于707070年代末年代末年代末,,赛鸽赛鸽(racing (racing pigeon) pigeon) 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到19811981年年,流行传播到欧洲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播到欧洲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

5动物传染病学

动物传染病学基础知识 一、相关概念 1、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 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称为传染。 感染:感染是传染的第一步,即病原微生物侵入易感动物。感染的类型:A、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动 物表现出该病特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某病的特征性症状的称为典型感染,反之称为非典型感染。机体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蔽经过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动物体内的病理变化,依病原体种类和机体状态而不同,有些被感染动物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而另一些隐性感染动物既无临床症状又无病理变化,一般只能通过微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开始症状较轻,特征性症状未出现就恢复的感染过程称为消散型感染(或称一过型)。开始症状较重,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康复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型感染。感染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称为温和型感染。B、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C、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D、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E、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继发感染和协同感染。F、良性感染和 恶性感染。G、持续性感染与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在入 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 衡时,感染动物可在一定时期内带毒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

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相关症状的一种感染状态。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性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等。疱疹病毒、披膜病毒、副粘病毒、反转录病毒和朊病毒等科属的成员常能导致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经过最终以死亡转归的感染过程。慢病毒感染时,被感染动物的病情发展缓慢,但不断恶化且最后以死亡而告终。朊病毒和慢病毒引起的感染多属此类。常见的慢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有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痒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和克雅病等。 2、传染病:凡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 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传染病、隐性传染和抗传染免疫虽然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并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传染和抗传染免疫是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斗争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了解传染和免疫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其转化的条件,对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3、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 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等。 二、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有五点: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一、两栖纲 蛙与蟾蜍与人类的关系疏远、个体小、易于饲养。有冬眠、体外受精繁殖。蛙在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的鳃转变成肺。蟾蜍的皮肤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别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离体心脏常为生理、药理研究心脏生理、药物作用的标本。腓肠肌坐骨神经标本可作神经肌肉试验。刺激蛙的皮肤可观察反射弧的作用。破坏蛙的脊髓可造成脊髓休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肠系膜血管反应,可见血栓形成,血流阻滞循环障碍等现象。 1.心血管生理,神经肌肉生理血栓形成。 2.乙酰胆硷含量测定试验(蛙腹直肌)。 3.观察血管的反应性实验(肠系膜血管,下肢血管灌注等)。 4.妊娠诊断试验,内分泌、生殖和胚胎学研究。 5.变态与遗传学研究。 二、爬行纲 蛇与人类关系疏远。可作再生,神经生理和毒物(抗凝)的研究。蛇毒可用以制备抗血清。蛇毒的分离和提取物用于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等。 1.再生,神经和毒物研究。 2.蛇毒制备抗血清,分离提取蛇毒可作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用。 三、鸟纲 鸡、鸽等与人类的关系远。鸡的体温较高(38℃),无汗腺、听觉敏

感。鸡胚是病毒学研究、制造牛痘苗、麻疹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原材料。鸡血易凝,可供凝血试验。鸡为杂食动物,有自发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作实验模型。去势的雄鸡可作性激素的研究。 鸽的听觉视觉非常发达、定向能力好、姿势平衡敏捷。破坏半规管后肌肉紧张失调。姿势失去平衡。不同品系的鸽子对高胆固醇膳食反应不同。Show Raeers和Racing Homers两个品系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一) 鸡 1.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2.性激素的研究。 3.鸡胚作病毒试验和疫苗制造原材料,还可进行肿瘤、内分泌、营养、药理、组织移植胚胎、毒理、畸胎等研究。 4.血凝试验。 5.生理学、维生素研究。代谢和遗传研究。 6.鸡红细胞还用免疫学试验。 (二) 鸽 1.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2.迷路与姿势关系实验,半规管破坏后姿势失调。 3.大脑半球和小脑切除试验。 四、哺乳纲 这一纲的动物,其基础生物学与人类比较接近,是实验动物的主要来源,有些动物已经实验动物化,个体比较均一,控制了微生物的感染,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主要内容: 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 基本要求: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统计学方法 重点: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发病率、病死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 难点: 统计学方法: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 教学学时: 1学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一、目的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是人们研究动物传染病流行规律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动物传染病在动物群中发生的特征,阐明其流行的原因和规律,以作出正确的流行病学判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二、调查种类 流行病学调查的种类,根据调查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个例调查、爆发调查、观察调查(也称流行情况调查或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其中个例调查与现况调查是发生疫情时最基本和常用的调查。 三、调查方法 1.询问调查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最简单而又基本的方法。 2.现场察看 3.实验室检查 4.统计学方法在流行病学分析中常用的频率指标有下列几种: 发病率:表示动物群中在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发病率=(某期间内某病新病例数/某期间内该动物群动物的平均数)×100%

感染率:指用临诊诊断法和各种检验法(微生物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检查出来的所有感染动物头数(包括隐性患者),占被检查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感染率=(感染某动物传染病的动物头数/检查总头数)×100% 患病率(流行率、病例率):是在某一指定时间,动物群中存在某病的病例数的比率。代表在指定时间动物群中动物传染病数量的一个侧面。 患病率=(在某一指定时间动物群中存在的病例数/在同一指定时间动物群中动物 总数)×100% 死亡率:指某病病死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死亡率=(因某病死亡头数/同时期某种动物总头数)×100% 病死率(致死率):指因某病死亡的动物头数占该病患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某病临诊上的严重程度,比死亡率更为具体、精确。 病死率= (因某病致死头数/患该病病动物总数)×100% 四、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分析 流行病学分析是在调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本质和有关因素。应认真对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得出流行过程的客观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工作中调查与分析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流行病学分析积累材料,而流行病学分析从调查材料中找出规律,同时又为下一次调查提出新的任务,如此循序渐进,指导防疫实践的不断完善。 小结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统计学调查的率 板书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一、目的意义 二、调查种类 三、调查方法 1.询问调查 2.现场察看 3.实验室检查

动物传染病B卷(7)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班(年)级课程动物传染病学 (B)卷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传染源 2、免疫程序 3、抗感染免疫 4、疫病预防 5、痒病 6、伪狂犬病 7、小鹅瘟 8、持续性感染 9、传播媒介 10、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计20分) 1、猪细小病毒感染,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乙型脑炎,在马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猪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而牛、羊多呈________________。 3、不同年龄的畜禽感染衣原体病后,其症状表现不一。其中, ________________多表现为关节炎、结膜炎;________________多表现为肺肠炎,怀孕牛、羊则多数发生流产。家禽中以 _______________发病较为严重,常归于死亡。 4、家畜的口蹄疫病毒目前已有7个血清型存在。1997~1998年台湾地区猪群中发生口蹄疫,其病原属于________型;2005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牛群中发生口蹄疫,其病原属于________型。 5、猪肺疫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猪气喘病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立克氏病病毒有三个血清型,1型为________________,2型为 ________________,3型为________________,常用作冻干苗的为血清型病毒。 7、当确诊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畜禽传染病时,兽医人员应立即报请当地政府机关、划定疫区范围,进行封锁,执行封锁时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三、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成年母猪发生伪狂犬病的主要临诊特点是________。

兽医传染病学

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 兽医硕士 《兽医传染病学》 I . 考查目标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是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方法,对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产品质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兽医传染病学的内容主要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一、兽医传染病学总论 通过学习掌握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的一般性措施,理解传染病从个体发生发展到群体发生发展(流行)的一般规律,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净化和根除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能够以这些理论方法为指导,制定特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消灭的对策或措施。 二、兽医传染病学各论 了解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重大动物疫病、外来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兽医传染病学总论30% 兽医传染病学各论7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理解 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简答题 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分析论述题 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填空题 30个空,每空0.5分,共计15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编动物传染病总论 感染的概念和类型 传染病概念及其特征 传染病病程经过及其意义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宿主易感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的防控意义 传染病群体度量的基本指标及其意义 掌握传染病三间分布类型及其防控意义 传染病综合性防控措施制订的基本原则 疾病预防、控制、净化和消灭的定义 传染病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和发病时应急处理措施 临床检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在传染病诊断中的优缺点 传染病诊断中的常用术语 临床检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的常用技术及其结果分析方法 患病动物隔离、疫区封锁和疾病净化的定义、操作程序和处理措施动物检疫的概念和类型 疫苗类型和选用原则 免疫程序定义、制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传染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传染病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评价的方法 第二编动物传染病学各论 一、重要的传染病:

动物传染病实验课教案

实验一病料的取材和送检 目的1.学会被检病料的采取、保存、包装和记录方法 内容和方法 (一)注意事项: 1.剖检前的检查急性死亡,镜检末梢血中是否有炭疽菌存在;须排除炭疽;疑为炭疽禁止剖检。 2.器械的消毒,操作应注意无菌。 3.合理取材 (1)首先了解该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检查。 (2)针对性,采集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全面取材,即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相应地采取该病常侵害的脏器或内容物,如败血性—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等;肠毒血症—肠内容物;神经症状—脑;无法估计—全面采集。 (3)微生物学检查, 所采样本应未经抗菌素治疗者。 4.取材时间越早越好,一般<4~6h。 5.顺序接种培养→采样→剖检→病理。 6.作好个人防护与环境消毒。 (二)病料的采取 1.组织、脏器:供病理切片2×2cm 2.血液、血清:供血清学反应可加入5%石炭酸1~2滴;全血采集应加入抗凝剂。 3.脓汁、创伤感染样品 4.鼻咽分泌物 5.粪便 6.胃肠内容物 (三)病料的保存 1.细菌检验病料_30%甘油缓冲盐水; 2.病毒检验病料_50%甘油缓冲盐水; 3.病理组织学材料_10%福尔马林溶液,1:10;24h后换液一次。 (四)病料的运输 1.标号(样本、包装),记录,附病料送检单(一式两份):详见教材pag21。 2.包装容器密封、冷藏/不冷藏

试验二免疫接种 目的: 1. 掌握免疫接种的方法、步骤 2. 熟悉兽医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用前检查方法 内容及方法 (1)生物制品的用前检查 外包装:瓶签、密封性等; 生物制品的用前检查 (1)购买专业化知名疫苗生产厂具有正式批准文号的疫苗。 (2)购买时应检查外包装、制品名称、产地、生产厂名、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如有瓶子裂纹、胶塞松动、油乳剂破乳、色泽及其它物理性状与说明书不符者不得使用。 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运输、贮存和保管,特别是要求低温保存的冻干苗应更加注意原则:低温、干燥 灭活苗、免疫血清等应保存在2~15℃,防止冻结; 弱毒苗应置于0℃以下,冻结保存。 免疫前注意: (1)根据实验室监测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决定免疫时间。 (2)免疫接种只针对健康畜群。 (3)接种前后应减少应激反应,弱毒菌苗前后各10天不得用抗生素和含抗生素类药物的饲料;免疫病毒活苗前后各7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物,但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等抗应激的物质。 (4)免疫当天禁止对畜禽舍消毒。 (5)搞好器械消毒。最好用高温、蒸煮等方法消毒,不要用化学消毒剂消毒针头、注射器及其它直接接触疫苗的容器。 (6)用前检查: 疫苗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检查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如有瓶子裂纹、胶塞松动、油乳剂破乳、色泽及其它物理性状与说明书不符者不得使用。 (7)使用专用稀释液或清洁、不含氯等任何消毒剂的生理盐水、蒸馏水、凉开水或深井水进行稀释, (8)禁用金属容器,器皿应清洁,无洗涤剂和消毒剂残留 接种方法及步骤 方法: 1.饮水 2.滴眼滴鼻 3.肌肉或皮下注射 4.气雾免疫 5.翼膜刺种 6.擦肛

(整理)兽医传染病试验.

实验二病料的采集、保存及送检 一、目的掌握被检病料的采取、保存、送检的方法。 二、材料实验动物(鸡)、瓷盘、剪子、镊子、酒精灯、酒精、接种环、载玻片、火柴棒等。 三、病料的采取 1.采取病料的基本原则 (1)采集最适病料理想的病料,应是无菌采取的含病原微生物量高的血液、器官组织或分泌物和排泄物。因此要根据疾病的病性采取合适的病料,如无法估计是何种疾病时,应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采集病料或全面采取病料。取材时应注意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疾病的类型(如呼吸道感染疾病、胃肠道感染疾病、皮肤和粘膜性疾病、败血性疾病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部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靶器官等。细菌检验病料应当是采自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患病动物,并且应多做几张涂片。 (2)适时采集采集病料的时间一般在疾病流行早期、典型病急性期,此时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高;后期由于体内免疫力的产生,病原微生物减少,检测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同时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增加判断的困难性。在采集供抗体测定用的血清时,可适时地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两份血清样品,一般两份血清的间隔时间为14~2ld。内脏病料的采取,须于动物死后立即进行;夏季最迟不超过4~6h,冬天不超过24h,否则时间过长,由肠内侵入其他细菌,致使尸体腐败,有碍于病原菌的检出。供做切片的样品采取后必须立即投入固定液,否则时间过长,会使细菌和组织细胞死亡、溶解,影响检验结果。有条件做现场培养时,剖开尸体后应进行接种培养,然后采样,最后剖检。 (3)无菌操作采集病料所用的器械及容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刀、剪、镊子等金属用具可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最好用酒精擦拭,并在火焰上烧一下;器皿(玻制、陶制及珐琅制等)在高压灭菌器或干烤箱内灭菌;软木塞和橡皮塞应高压灭菌;载玻片用2%~5%碳酸钠煮沸消毒5~10min,煮沸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拭干保存或浸泡于95%酒精中以备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即可,或用一次性注射器。病料采取过程都应该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或器械酒精擦拭火焰灭菌后再采取另一种病料;一种病料放入一种容器,不可混放。 (4)剖前检查若有突然死亡或病因不明的尸体,须先采取末梢血液制成涂片,镜检,观察是否有炭疽杆菌存在。若疑似炭疽时,不得进行解剖;如需要剖检并获取病料时,应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做好严格的防范工作,剖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 2.病料采集的方法 (1)液体材料一般用灭菌棉拭子采取破溃的脓汁、鼻液、阴道分泌物与排泄物。未破的脓肿、胸水、腹水在皮肤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 (2)血液无菌采取血液,供病原培养、抗体检测和血液检查之用。体型较大的单蹄和偶蹄类动物少量血样可以从耳背静脉采血;毛皮动物少量采血可通过耳壳外侧静脉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 作实验心得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2.5学时) 主要内容 1、传染病的概念及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特性; 2、感染的类型 3、传染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4、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5、疫源地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 6、流行的表现形式和及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自学内容 1、感染的分类 2、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来源及种类 基本要求 l、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染病的特性、发展阶段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重点 感染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的概念;疫点、疫区、疫源地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形式。 难点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关系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 (一)、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动物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作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都能引起感染过程,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动物机体对病原

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可以用血清学等方法检查出来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第二节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 (一)感染的类型 1、按感染的发生分: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按感染的部位分: 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 3、按病原的种类分: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4、按症状是否典型分: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5、按疾病的严重性分: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6、按病程长短分: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7、按临床症状分: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过型感染、顿挫型感染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蛙(或蟾蜍)的生物学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属于两栖变温动物,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外鳞。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心房与心室区分不明显,动静脉血液混合,有冬眠习性。生存环境比哺乳动物简单,在机能学实验中有多种实验选择该动物。如:①离体蛙心实验,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②蛙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于观察外周神经及其肌肉的功能,以及药物对周围神经、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③缝匠肌可用于记录终板电位。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肠系膜微循环等。在临床检验中,可用雄蛙作妊娠反应实验。 2.小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小白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它胃容量小,不耐饥渴,随时采食。在机能学实验中常选用该动物。故适用于大量的实验动物,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药效比较、毒性实验、妊娠期20天左右,常用于避孕药实验及抗癌药实验。 3.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4.豚鼠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饲养管理方便,可群养。豚鼠耳蜗管发达,听觉灵敏,存在可见的普赖厄反射(听觉耳动反射),乳突部骨质薄弱。豚鼠对组织胺、人型结核杆菌很敏感。能耐受腹腔手术,使用于肾上腺机能的研究。其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C,是研究实验性坏血症的唯一动物。 5.家兔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听觉、嗅觉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具夜行

兽医传染病学教材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兽医传染病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第一章、第二章 ?填空题 1. 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继 发感染) 2. 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瘟)(非 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小反刍兽疫)(裂谷热)(疙瘩皮肤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3. 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散发)(流行)(地方性流行)(大流行) 4. 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早)(快)(严)(小) ?名词解释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生物安全: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性 致病因子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 3、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 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4、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 病原体和抗体的检查。 5、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 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即为隔离。

6、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和动物的参与,也 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 转归的病毒感染。 8、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 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9、假定健康动物:在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疫区内除了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 物以外,其它易感动物都属于假定健康动物。 10、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 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简答题 1、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答: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的动物。 2、简述动物传染病不同的传播方式? 答: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制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一是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二是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水平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垂直传播又分为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3、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答:实施检疫的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蜜蜂、鱼苗、鱼种等;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