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

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

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 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 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 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 P32 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

面,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 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 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2、阅读P34“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 3】结合活动 1、2 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一)迁都洛阳

【活动 1】阅读 P36“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

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活动 2】490 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阅读 P37—39,了解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政治: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北方柔然的威胁;

(4)地理位置: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2、过程:(1)时间:495 年 (2)策略:以南伐为名

(3)作用: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3、从孝文帝设巧计迁都洛阳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 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 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1、重点与目的: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措施:(1)易服装。

(2)讲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4)通婚姻。

(5)改籍贯。

3、作用 (1)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2) 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3)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四、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合作探究 高考链接

1.(15 分)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 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 (二)移风易俗

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 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 分)

2.(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

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 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

关系的认识。(9 分)

3.(20 分)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

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8 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6 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6 分)

答案:1、(1)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

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2)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2、(1)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

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

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

进步的重要保证。

3、(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

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北魏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前提) 2. 北魏早期汉化改革的奠基作用(有利条件) 3.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改革迫在眉睫(必要性) 4.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受影响(推动力) 二、孝文帝改革措施 1、推行均田制 A.前提: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B.内容: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C.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D.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⑴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 ⑵措施: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发放,不许自筹;惩治贪污 ⑶影响:①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②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迁都洛阳 ⑴原因:平成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受到柔然的骚扰和威胁;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洛阳曾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根本原因: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⑶影响: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规划影响大;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4、革除旧俗 ⑴措施:①仿汉制②穿汉服③说汉话④用汉姓⑤通汉婚⑥重汉臣 ⑵影响: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孝文帝改革历史性质与作用 1、性质: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2作用: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试讲教案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班级2008级3班 姓名冯小丽 学号07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从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来看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了解,认识北魏前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民族融合的必然性。 在此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认识民族平等团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所带来的繁盛局面,使同学们认识民族融合交流给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⒈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⒉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课型和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2018_2019高考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人教版选修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知识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前期改革的特点: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准官吏自筹。 ②影响:吏治有所好转,成为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 (2)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②内容: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三长制 ①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知识点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

改革遇到阻力。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北边柔然相毗邻,不安全。 (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 (5)文化:洛阳为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经过: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知识点三移风易俗 1.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内容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官员上朝时必须讲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姓氏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加强民族联系,巩固统治。 (5)改籍贯: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概念阐释】 1.均田制: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2.三长制:北魏实行的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的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图解历史】南北朝至隋朝政权更替 【易错提醒】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缴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正确认识孝文帝汉化政策的目的:加快鲜卑族融入汉族群体的速度,促进北魏政权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鲜卑统治阶层的统治。 【思维点拨】 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案例(薛琨论文)详解

编号:昌一文章题目:以学生为本,体验历史,勇于质疑——《北魏孝文帝改革》案例分析内容提要:教师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时效性,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既富有变化又能激发新奇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主题词:教材整合正文一、引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提高教学时效性。 二、问题的提出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既富有变化又能激发新奇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是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问题。三、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本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融合”中的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之前是中国的秦汉时期,历史特征是大一统。之后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历史特征也是大一统。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位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正是在大分裂时期黄河流域暂时统一的情况下,北方少数民族向汉人学习的一种尝试, 结果是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使汉族先进文化成为当时各族民众的广泛心理认同,为日后隋唐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孝文帝改革,对于我们了解认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应是本课重点。我利用地图及表格对比,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利用师生互动活动“早朝议事”,学生参与历史、体验历史,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质疑、辩论等学习方法,在所创设的历史情景中质疑、释疑,得到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分析能力欠佳。我校学生热爱历史学习,思维活跃、表现欲强。针对这一特点,本课的教学我采用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本课活化,细化。经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 1.鲜卑是一个怎样的民族?现在怎么没有鲜卑族了?这一问题最感兴趣。 2.孝文帝为什么非要施行汉化政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吗?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我力求在课堂实施中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了解历史,增添乐趣,提高教学时效性。根据以上学情现状分析,我将“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孝文帝改革的价值,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大趋势”设定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在观察图片和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胡汉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具体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最全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 案最全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课标要求】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①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②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③吏治混乱,官员贪污现象严重,赋税制度混乱,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农民负担加重,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尖锐;④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2、改革目的: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后期:孝文帝主持 ,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均田制 1)主观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3)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影响:①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③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

(完整word版)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P32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 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2、阅读P34 “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 )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4、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讨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2、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深化改革意识; 3、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重点难点】 一、重点:“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具(媒体)】《千古帝王》视频,《敕勒歌》视频,鲜卑族的发展过程,鲜卑族、汉族生产生活的图片,“朕为天子……”史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放《敕乐歌》的音乐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创设情境)。上课,同学们好!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一首关于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歌——《敕勒歌》,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特点,关于民族差异,有人作了如下精辟的描述,大家请看视频(放《两个孩子的故事》的视频)。同学们想想,这视频里讲的长城内的“孩子”是指哪个民族,而长城外的呢? 生: 汉族、北方少数民族,(点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PPT)长城内的指的是汉族,外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那他们各自的分布地域有什么特点呢? 生: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汉族居于中原,少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我们学过中原的汉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一直处于对立斗争的状态。但公元5世纪的时候,中原的汉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携手了,让两者携手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点击上课标题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 岳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目标导航] 1.从农业、封建化、汉化的角度,综合分析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重点)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难点) 一、背景 1.前提: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状况: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3.趋势: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4.矛盾:鲜卑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5.主观:冯太后和拓跋宏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二、内容 1.经济方面:均田制 (1)前提: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 (2)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3)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2.政治方面 (1)三长制 ①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 ②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③作用: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整顿吏治 ①原因:吏治混乱,各级官员贪污严重;孝文帝重视对官吏的治理问题。 ②措施:制定俸禄制度,按政绩的好坏考核地方官吏。 ③意义:吏治得到一定的改善,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迁都洛阳 ①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②过程:493年,由平城迁至洛阳;秉公执法,打击以拓跋恂为首的保守派。 ③意义: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文明。 (4)改行汉制 ①废除鲜卑族旧制。 ②官制一律改行汉制。 3.社会习俗 (1)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内容 ①改穿汉服,改说汉语。 ②改用汉姓,定门第等级。 ③提倡与汉族通婚。 [思维点拨] 1.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但鲜卑族落后的政治制度却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使整个北魏的统治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孝文帝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 2.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 3.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作用 1.经济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民族关系: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方面:有利于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概念阐释]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消除的过程,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史论要旨] 1.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初中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1 川教版(1)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东汉末起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各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学习,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多媒体对相关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统一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历经千年沧桑的多民族在家庭中,民族团结、平等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和谐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2.难点:如何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大融合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3.学生讨论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及其改革的作用并评价孝文帝。 【板书设计】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东汉末年的内迁各族 3.鲜卑的兴起 4.北魏的建立与发展 黄河流域的统一439年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迁都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孝文帝的改革内容 ①语言:说汉话。②姓氏:改汉姓。③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2.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问: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歌?听出来了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各族儿女都为她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学们对一个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流血牺牲的事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你们可曾知道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还有那些以牺牲本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壮

《北魏孝文帝改革》说课稿

《北魏孝文帝改革》说课稿 ---新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一、与新课标的关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历史课程程改革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标准》“前言”指出,“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指出,“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提出一种“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含导师)成为历史“预言家”和“当事人”的“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探究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观念上的“开天辟地”------真正将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记忆既定结论型教学扭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探究预定(未定)结果型教学,重视创新探究的学习过程,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煅练和培养师生的思维及实践能力。学生乐学愿学。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和传播机,而是导师、伯乐,是点燃学生创造潜力的火把,乐教愿教。 “人文(人道与民主)、科学、智慧、技能、创造”是历史教学的责任! 二、本课地位

上承汉后国家分裂、民族融合的大时代,冯太后-孝方帝改革抛弃民族观念,顺应历史潮流。从而稳定北魏统治。为隋的统一和唐的世界最繁荣打下基础。而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大大创新的时代,古今结合正好。 三、教学目的 1、民族观念 2、改革 3、开放 4、创新 5、进步 2 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 3 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放弃”达到“发扬”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 难点:1、民族观念2、改革3、开放 4、创新 5、进步 6、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放弃”达到“发扬” 五、教学步骤措施和教法: 本堂课中,我力求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式、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彻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立体思维。 每讲一个值得探究的重点时,大都作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教学时,学生关上书,最好叫学生不受“预习”的影响,使学生“远离历史教本”;老师据教本中的情景创设类似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有时可以避免历史人名、地名、而以与历史课堂“毫无关系”的面目出现更佳,因为这能使学生摆脱“预习”的牵制)提出链锁的问题,有时还敦促学生们在不受教本和教师牵制下,自由、轻松地思考。如用学生易想到的形态大的鹅蛋与小石头比硬引入。假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课标点击】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脑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8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导学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18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18 Reform of Emperor Xiaowen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18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深化改革意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预习导学】 1.从东汉末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以的影响最大。 2.孝文帝借鉴汉族的____,实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3.迁移都城。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迁至____。 4.大力推行学习____的政策。孝文帝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他带头将自己的姓名有拓跋宏改为_____。他提倡和鼓励鲜卑人改穿_____、与汉族____、____,规定30岁以下的贵族官吏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话。 5.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______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6.那时,在中原大地上,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改变了_____,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定居下来,成为____。汉族则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不少_____的经验和____加工制作技术。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案(含答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含答 案) 第第2课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目标导航 1.了解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 2.认识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难点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前期改革的特点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影响吏治有所好转,成为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 2推行均田制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内容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概念阐释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3设立三长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设立邻长.里长和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影响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 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 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内容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 定数量的租调。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 府的收入。 思维点拨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前 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缴纳赋税和服徭役, 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创新制度密切配合.相互作用,推动北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 遇到阻力。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北边柔然相毗邻,很不安全。 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 5文化洛阳为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最全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课程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 本课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引言分析: 1、鲜卑族贵族守旧势力反对汉化改革,发动叛乱 2、孝文帝严厉镇压守旧势力的叛乱(大义灭亲、坚持改革) 3、从贵族守旧势力发动叛乱的原因思考中引出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讨重要概念: 1、均田制 是北魏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2、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的基层行政组织,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党长,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探究的主要问题: 1、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讲授新课: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 (1)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 (2)重点与目的: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4 年·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影响: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2)推行均田制:485 年颁布均田令——土地制度 ·原因:前提: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产生,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作用: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3)设立三长制:李冲建议——基层行政体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邻长——里长——党长 ·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影响: 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4)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内容: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含义:租是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是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 ·作用: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3、小结(注意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 (1)措施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490 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1、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政治: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北方柔然的威胁; (4)地理位置: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2、过程 (1)时间:495 年;地点:洛阳 (2)策略:以南伐为名 (3)作用: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3、认识 (1)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关于“学思之窗”和“洛阳城平面图”思考:结合图和学思之窗,对比平城和洛阳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及北魏统一中原的政治需要,探究迁都洛阳的原因。 提示: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偏居塞上,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是汉族政权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可以取得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等等。 三、移风易俗 1、特点 (1)孝文帝亲自主持 (2)重点与目的: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措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质课教案_1

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组讨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让学生理解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勇于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魏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北魏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师: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北魏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 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魏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课件,课件里面出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原因?一个是改革的主观原因?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探究,之后选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好,讨论开始,时间为10分钟。 师:时间到。首先先由二组同学总结一下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原因。 ·二组学生:客观原因可以精炼为两点,第一点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第二点是:统治危机加剧。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补充为主)。 师:二组同学代表总结得非常好,很具有概括性。请坐。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一些知识进行补充性讲解。首先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北魏的崛起涉及到了北魏建立者的族源问题。同学们,北魏的建立者是谁?他属于什么民族?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3.1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教案)

专题三第一课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先进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内容的学习,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中,巩固和形成对历史学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基本技能。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处理、整合信息以及与人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北魏改革的背景,认识民族大融合趋势是前提,认识杰出人物在改革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2)认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的精神,以及勇于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和有利条件。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2、难点: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迁都洛阳在改革中的地位。 【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准备:认真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案,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思考课本的探究问题。 【教学线索】 导入---身临其境深入考察(孝文帝改革背景)---探寻问题找到对策(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史为鉴深入思考 【评价办法】 问题探究法;材料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本节课我是通过一段视频导入,视频概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大背景。设计导语: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一百多年分裂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精品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③从事农业生产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6、北方民族大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突出事例不包括() A、胡人汉服 B、汉人胡食 C、实行均田制 D、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7、493年,孝文帝借举国南征而迁都() A、平城 B、洛阳 C、长安 D、许昌 8、冯太后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三长制 B、俸禄制 C、均田制 D、改官制 9、西晋到隋统一前的时段,北方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民族交往 B、民族冲突 C、社会改革 D、民族大融合 10、五世纪末,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是() A、曹操 B、诸葛亮 C、孝文帝 D、刘备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巩固统治 B、加速经济发展 C、促进民族融合 D、推动文化发展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A、安定的政治局面 B、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仰慕 C、北魏孝文帝的政策 D、各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往来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14、材料解析: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首位)也,应改姓元氏。” 请回答: (1)魏主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3)这次改革被称为什么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5、简答题: 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文化措施,谈谈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对今天的改革有什么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