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案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案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案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案

教案

课题:零点存在定理 授课人:

一、内容及内容解析:

本章位于全书的第3章,零点主要是解决方程求解的问题,应用函数思想的方法,把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它在较难方程的求根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而零点存在定理能确定零点的存在范围,从而近似的确定零点的值,也即方程的近似根.

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方程的根?零点?零点存在定理

?

二分法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零点存在定理解决问题,准确确定根的范围,并且使用二分法找到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零点附近的值的关系,得到0)()(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点数学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并初步体会到函数思想的巧妙转化,感受到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并且得出另一种解方程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教学的巧妙之处和知识与知识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二分法的使用及对定理的理解.

[重点] 定理的使用及求解方程的近似根.

四、设计教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零点的定义,所以我们知道了如果画出了函数图像,我们就能知道函数是不是有零点,那么如果有些方程的相应函数我们不会画图像怎么办?我们还能知道函数有没有零点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不画图像直接知道函数是否有零点.

1、引入定理

通过之前的例题,我们知道函数的零点可能有若干个,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首先考虑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的情况.

请大家思考:若函数y=f(x)是连续不断的函数,且有一个零点,则函数零点两端的函数值有何特征?

因为函数只有一个零点,所以函数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函数图象与x 轴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不难想到(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为函数图象不穿

过x轴;另一种是函数图象穿过x轴。

(1)大家先看第一种情况,函数零点附近函数值有何特征呢?(同学回答)

这种情况下,零点附近函数值同号。那我在零点两端各选一个代表a,b,则它们对应的函数值f(a)、f(b)的乘积大于0;

(2)我们再看另一种情况,此时零点附近函数值有何特征呢?

(图像在PPT上显示动画过程,让学生观察出图像穿过x轴的过程,然后知道零点附近的值相反.)

无论怎么穿过,都有零点左右函数值异号,同样,我在零点两端各选一个代表a,b,则它们对应的函数值f(a)、f(b)的乘积就小于0.

【分析】

(1)如果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满足f(a)f(b)>0,那么函数在区间(a,b)内一定有零点吗?

①(不一定)那好,你能给大家举一个反例吗?

②(一定)好,你先请坐。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么?

如果函数有零点,说明函数图象一定与x轴有交点。条件告诉我们f(a)f(b)>0,那我不妨设f(a)、f(b)同时为正,大家请看,通过这两个点的函数图象一定能与x 轴有交点么?

显然是不一定的,比如我举的这个反例。

这就说明满足这样条件的函数,不能确定

函数一定有零点。

(2)如果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满足f(a)f(b)<0,那我就不妨设f(a)小于0,f(b)大于0,那么函数在区间(a,b)内一定有零点吗?大家可以在纸上画一画,试试看。

①(一定)好,那其他同学呢?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②(不一定)你能为大家说明一下你的理由么?

由于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并且端点函数值异号,所以无论怎么画,函数图象一定会与x轴有交点,从而说明函数怎么样?——一定有零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判断函数是否有零点的方法,即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2、零点存在定理

若函数y=f(x)的图象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实数c属于(a,b),使得f(c)=0,其中c为方程f(x)=0的根。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若函数满足在[a,b]上有f(a)f(b)<0,一定能推出(a,b)之间有零点吗?(思考)

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不能的话请同学们举个反例.

在这个反例中,f(a)<0, f(b)>0,f(0)=0.5

我们来看,这个定理是我们通过结合函数图象探究而得的,而至于它的严格证明,需要到大学阶段再去研究。

这样,我们通过引入函数的零点,将方程与函数建立起了联系,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程问题的途径。此前我们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公式解,但是对于高次方程、超越方程等其他形式的方程而言,通常没有求根公式。而通过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就可以去研究这样一般形式方程根的问题了。

【例】求函数6

x

=x

f的零点个数.

+

x

(-

ln

2

)

【解析】因为,0

f所以在)3,2(之间有零点,又因为函数f(x)在)

,0(+∞

,0

)3(

)2(>

上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这个函数只有一个零点.

根据零点存在定理,我们知道函数是否有零点,但是如果我们想知道零点的值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求根方法-----二分法.

3、二分法(求根的近似值)

我们就以上面的例子来研究,即如何求62ln )(-+=x x x f 的零点呢?

一个最直观的想法就是:如果我们把零点存在的范围)3,2(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的精确范围内,我们就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那我们如何缩小范围呢?显然最简单、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取中点”.接下来,我们解答上面的例子来看看二分法是如何运用的.

【解析】应用零点存在定理,我们知道了62ln )(-+=x x x f 在)3,2(之间有一个零点. 接下来我们要用“取中点”的方法缩小零点存在的范围.

取)3,2(的中点 2.5,用计算器计算0084.0)5.2(<-≈f ,而0)3(>f ,那么0)3()5.2(

再取区间)3,5.2(的中点 2.75,用计算器计算0512.0)75.2(>≈f ,而0)5.2(

我们可以看出零点存在的范围越来越小了,如果一直取下去,零点存在的范围会越来越小,这样,在一定的精确度下,我们就可以在有限次重复步骤之后,将所得的零点存在的区间内任意一点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

我们把上面例题缩小区间的过程画在表格中:

如果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2.532作为函数62ln )(-+=x x x f 的零点近似值,也即方程062ln =-+x x 的近似根.

通过这道例题,我们总结一下使用二分法求近似根(给定精确度ε)的步骤:

1、确定区间[a,b ],验证0)()(

2、求区间1),(x b a 的中点;

3、计算的值;)(1x f

(1)就是函数的零点;则若11,0)(x x f =

(2)),(,,0)()(1011x a x x b x f a f ∈=<此时零点则令若;

(3)).,(,,0)()(1011b x x x a b f x f ∈=<此时零点则令若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ε<-||b a ,则零点的近似值是a (或b );否 则重复2-4步.

【课堂练习】

1、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x x lg 3-=在区间(2,3)的近似解.(精确到0.01)

2、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函数x

x x f 2ln )(-

=在区间(2,3)内的零点.(精确到0.1)

【作业】 .43P1096431108P 、,和、、、,

高一数学函数的零点与二分法教案

一. 教学内容: 函数的零点与二分法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与性质,会求函数的零点。 2、理解零点的意义,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理解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原理,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初步体会事物间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体验探究的过程、发现的乐趣。 三. 知识要点 1、函数的零点 一般地,如果函数()y f x =在实数a 处的值等于零,即()0f a =,则a 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 归纳:函数的零点并不是“点”,它不是以坐标的形式出现的。 说明: (1)函数的零点是一个实数,即当函数的自变量取这一实数时函数值为零; (2)对于函数的零点问题我们只在实数范围内讨论; (3)方程的根、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以及函数的零点是同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2、函数零点的意义: 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的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归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3、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对于函数相对应的方程能求解的,可以直接求解方程的实数根,从而确定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相对应的方程不能直接求解的,又该怎样处理? 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 (f )a (f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但函数f(x)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 (3)若f(x)在[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是单调函数,f(a).f(b)<0,则fx)在(a,b)上有唯一的零点. ?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 =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特别提醒: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如方程x2-2x +1 =0在[0,2]上有两个等根,而函数f(x)=x2-2x +1在[0,2]上只有一个零点 ②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数轴上的点. (2)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例题1: 若函数f(x)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下列结论: (1)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 (2)函数f(x)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3)函数f(x)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4)函数f(x)在区间(0,16)上单调递增或递减.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高中数学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

第4讲与函数的零点相关的问题 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 1.函数f(x)=xcos 2x在区间[0,2π]上的零点的个数为( D ) (A)2 (B)3 (C)4 (D)5 解析:要使f(x)=xcos 2x=0,则x=0,或cos 2x=0,而在区间[0,2π]上,通过观察y=cos 2x 的函数图象,易得满足cos 2x=0的x的值有,,,,所以零点的个数为5个. 2.(2015南昌二模)已知函数f(x)=函数g(x)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当x∈[0,1]时,g(x)=2x-1,则函数y=f(x)-g(x)的零点个数是( B ) (A)5 (B)6 (C)7 (D)8 解析:函数y=f(x)-g(x)的零点个数就是函数y=f(x)与y=g(x)图象的交点个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由图可得这两个函数的交点为A,O,B,C,D,E,共6个点. 所以原函数共有6个零点.故选B. 3.(2015南昌市一模)已知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依题意,得a≠0,令f(x)=0,得lg x=0,即x=1,由f[f(x)]=0,得f(x)=1, 当x>0时,函数y=lg x的图象与直线y=1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当x≤0时,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1没有交点,若a>0,结论成立;若a<0,则函数y=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a<1,得-1

答案:(-1,0)∪(0,+∞) 4.(2015北京卷)设函数f(x)= ①若a=1,则f(x)的最小值为; ②若f(x)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①当a=1时,f(x)=其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x)的最小值为-1. ②当a≤0时,显然函数f(x)无零点; 当01,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1时,f(x)有2个零点,则要使f(x)恰有2个零点,则需要f(x)在(-∞,1)上无零点,则2-a≤0,即a≥2.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①-1 ②[,1)∪[2,+∞) 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 5.(2015四川成都市一诊)方程ln(x+1)-=0(x>0)的根存在的大致区间是( B ) (A)(0,1) (B)(1,2) (C)(2,e) (D)(3,4) 解析:设f(x)=ln(x+1)-, 则f(1)=ln 2-2<0,f(2)=ln 3-1>0, 得f(1)f(2)<0,函数f(x)在区间(1,2)有零点,故选B. 6.(2015河南郑州市一模)设函数f(x)=e x+2x-4,g(x)=ln x+2x2-5,若实数a,b分别是 f(x),g(x)的零点,则( A )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但函数f(x)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 (3)若f(x)在[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是单调函数,f(a).f(b)<0,则fx)在(a,b)上有唯一的零点. 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 =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特别提醒: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如方程x2-2x +1 =0在[0,2]上有两个等根,而函数f(x)=x2-2x +1在[0,2]上只有一个零点 ②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数轴上的点. (2)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例题1: 若函数f(x)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下列结论: (1)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 (2)函数f(x)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3)函数f(x)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4)函数f(x)在区间(0,16)上单调递增或递减. 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 由题意可确定f(x)唯一的一个零点在区间(0,2)内,故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3)正确, (1)不能确定, (2)中零点可能为1, (4)中单调性也不能确定.

张荣军判断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课题:判断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根的存在性定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理解并会用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发现、探究实践,理解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数行结合思想在探索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2.了解方程求解方法的简单发展史..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难点:探究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课题引入:在人类用智慧架设的无数从未知通向已知的金桥中,方程的求解是其中璀璨的一座,虽然今 天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中了解各式各样方程的解法,但这一切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 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比较系统地解决了部分方程的求解的问题。如约公元50年—100年编成的《九章算术》,就给出了求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根的具体方法… 问题·探究 (一)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x f ,我们把使0)(=x f 的实数x 叫做)(x f 的零点(zero point ). 2、等价关系: 方程0)(=x f 有实数根 ?函数)(x f y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 数)(x f y =有零点. 巩固练习:求下列方程的根. (1)0652 =+-x x (2) )1lg()(-=x x f (3)062ln =-+x x (二)提出问题,“星河探秘”。(零点存在性) 问题1:函数y =f(x)在某个区间上是否一定有零点?

怎样的条件下,函数y =f(x)一定有零点? (1)观察二次函数32)(2 --=x x x f 的图象,分析其图像在零点两侧如何分布? ○ 1 在区间]1,2[-上有零点______;=-)2(f _______,=)1(f _______, )2(-f ·)1(f _____0(<或>) . ○2 在区间]4,2[上有零点______;)2(f ·)4(f ____0(<或>). (2)观察下面函数)(x f y =的图象,分析其图像在零点两侧如何分布? ○1 在区间],[b a 上______(有/无)零点;)(a f ·)(b f _____0(<或>). ○2 在区间],[c b 上______(有/无)零点;)(b f ·)(c f _____0(<或>). ○3 在区间],[d c 上______(有/无)零点;)(c f ·)(d f _____0(<或>). (4)观察上面(3)的函数图象: 若函数在某区间内存在零点,则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图象是 ____ (间断/连续);含零点的某一较小区间中以零点左右两边的实数为自变量,它们各自所对应的函数值的符号是____(相同/互异) (三)讨论探索,发现“新大陆”。 根的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 ?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但函数f(x)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 (3)若f(x)在[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是单调函数,f(a).f(b)<0,则fx)在(a,b)上有唯一的零点. ?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 =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特别提醒: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如方程x2-2x +1 =0在[0,2]上有两个等根,而函数f(x)=x2-2x +1在[0,2]上只有一个零点 ②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数轴上的点. (2)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例题1: 若函数f(x)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下列结论: (1)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 (2)函数f(x)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3)函数f(x)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4)函数f(x)在区间(0,16)上单调递增或递减.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高中数学《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

2016年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交流课案 课 题: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 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属于概念定理课。“函数与方程”这个单元分为两节,第一节:“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二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知识,引出零点概念;二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函数()y f x =零点就是方程()0f x =的实数根,即函数 ()y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三是引导学生发现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 点的判定方法: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这些内容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基础。本节课的 教学主要是围绕如何用函数的思想解决方程的相关问题展开,从而使之函数与方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后续学习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以前学过的方程知识,启下为下节内容学习二分法打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掌握零点存在性定理,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 2.通过体验零点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零点存在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数”“形”两个层面理解“函数零点”这一概念,进而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1)初中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2)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 学生欠缺的知识与能力 (1)超越函数的相关计算及其图象性质. (2)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归纳概括发现的结论或规律,并将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

根的存在性证明(零点定理)

根的存在性定理:如果)(x f 在闭区间[a,b]上连续 0)(,,0)()(=∈<ξξf b a b f a f )使得(则存在。 证明 利用构造法的思想,将)(x f 的零点范围逐步缩小。先将[a,b]二等分为],2[],2, [b b a b a a ++,如果0)2 (=+b a f 。则定理获证。如果0)2(≠+b a f ,则f(a)和f(b)中必然有一个与)2 (b a f +异号,记这个小区间为[11,b a ],它满足2-0)()(1111a b a b b f a f -=<且区间的长度。又将[11,b a ]二等分,考虑中点的函数值,要么为零,要么不为零。如果中点的函数值为零,则定理获证。如果中点的函数值不为零,那么必然可以选出一个小区间,使得f(x)在这个区间的端点值异号,记这个小区间为 ],[22b a ,它满足[a,b]?[11,b a ]],[22b a ?,0)()(2222 22<-=-a f b f a b a b 且。采用这样的方法一直进行下去,或者到有限步时,某个区间的中点的函数值为零,这样定理的结论成立。或者所有区间的中点的函数值不为零,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无穷的区间序列{],[n n b a },它满足:① [a,b]?[11,b a ]?????],[22b a ;②n n n a b a b 2-=-;③0)()(δ,使得f(x)在],[),(b a ?+-δξδξ上与)(ξf 同号。根据所构造的区间的性质②,存在正整数N ,当n>N 时, ],[),(],[b a b a n n ?+-?δξδξ。根据区间的性质③,0)()(

2.4函数的零点的教学设计

2.4函数的零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入手,借助对图象的观察获得二次函数的零点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推广到了一般情形. 初学者大多不清楚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零点,因为在此之前他们都能用公式法直接求方程的根.所以,教学时可首先考虑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有许多方程都不能用公式法求解,为了研究更多方程的根,就有必要学习函数的零点.如果带着这样的疑问学习,必然会激发其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零点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关键不在于学生提出这个概念。而是理解提出零点概念的作用,沟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函数与方程的第一课时,通过对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分析,得到零点的概念及存在个数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描绘函数的图象,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探究,对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解决方程根的存在性问题,为下一节《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做准备.本节内容有函数零点概念、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探究函数零点存在性。 函数零点是研究当函数的值为零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

值,反映在函数图象上,也就是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横坐标。 由于函数的值为零亦即,其本身已是方程的形式,因而函数的零点必然与方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事实上,若方程 有解,则函数存在零点,且方程的根就是相应函数的零点,也是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横坐标.顺理成章的,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函数零点的问题。这是函数与方程关系认识的第一步。 零点存在性定理,是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函数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并且满足f(a)·f(b)<0,则函数在区间(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但零点的个数,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进行判断.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研究方法,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特殊的、具体的二次函数入手,建立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二次方程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的、抽象的函数与相应方程的情形;零点存在性的研究,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同时还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二次函数图象的描绘,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渗透由具体到抽象思想,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实数根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体会用函数系统

3.1.1第二课时。_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1 3.1.1第二课时。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1x ) 2.78 A.(-1,0) B .2、函数f(x)=lnx -2x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1,2) B .(2,3) C .(3,4) D .(e,3) 3、下列函数不存在零点的是( ) A .y =x -1x B .y =2x 2-x -1 C .y =??? x +1 x≤0x -1 x >0 D .y =??? x +1 x≥0x -1 x <0 4、函数y =log a (x +1)+x 2-2(0<a <1)的零点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无法确定 5、设函数y =x 3与y =(12 )x -2的图象的交点为(x 0,y 0),则x 0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6、函数f(x)=ax 2+2ax +c(a≠0)的一个零点为1,则它的另一个零点为________. 7、若函数f(x)=3ax -2a +1在区间[-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对于函数f(x)=x 2+mx +n ,若f(a)>0,f(b)>0,则函数f(x)在区间(a ,b)内一定没有零点. ②函数f(x)=2x -x 2有两个零点. ③若奇函数、偶函数有零点,其和为0. ④当a =1时,函数f(x)=|x 2-2x|-a 有三个零点. 9、 已知集合A = {x ∈R|x 2 – 4ax + 2a + 6 = 0},B = { x ∈R|x <0},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设集合A = {x | x 2 + 4x = 0,x ∈R},B = {x | x 2 + 2 (a + 1) x + a 2 – 1 = 0, x ∈R},若A ∪B = A ,求实数a 的值.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图文稿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f(a).f(b)0,但函数f(x)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 (3)若f(x)在[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是单调函数,f(a).f(b)<0,则fx)在(a,b)上有唯一的零点. 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 =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特别提醒: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如方程x2-2x +1 =0在[0,2]上有两个等根,而函数f(x)=x2-2x +1在[0,2]上只有一个零点 ②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数轴上的点. (2)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例题1:

若函数f(x)唯一的一个零点同时在区间(0,16)、(0,8)、(0,4)、(0,2)内,下列结论: (1)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 (2)函数f(x)在区间(0,1)或(1,2)内有零点; (3)函数f(x)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4)函数f(x)在区间(0,16)上单调递增或递减. 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 由题意可确定f(x)唯一的一个零点在区间(0,2)内,故在区间[2,16)内无零点. (3)正确, (1)不能确定, (2)中零点可能为1, (4)中单调性也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3) 例题2: 已知函数有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例题3: 例题4: 函数f(x)=3ax-2a+1在[-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 ≥ 1/5; B. a ≤ -1 ; C. -1 ≤ a ≤ 1/5 ; D. a ≥ 1/5 或 a ≤ -1答案:由题意可得f(-1)×f(1)≤0,解得 ∴(5a-1)(a+1)≥0 ∴a≥ 1/5 或a≤-1 故选D .

二分法求函数零点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二分法的概念 对于在区间[a, b]上连续不断且)(a f ·)(b f < 0的函数)(x f y =, 通过不断把函数 )(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 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 值的方法叫二分法。 2、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的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 (1)确定区间[a, b], 验证:)(a f ·)(b f < 0,确定精确度ε (2)求区间(a , b)的中点1x (3)计算)(1x f 若)(1x f =0, 则就1x 是函数的零点 若)(a f ·)(1x f <0,则令b =1x (此时零点x 0∈(a, 1x )) 若)(1x f ·)(b f <0,则令a =1x (此时零点x 0∈(1x , b))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 即若 | a – b | <ε, 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a (或b ),否则重复(2)~(4) 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条件: 若函数零点左右两侧函数值符号相反,则此零点为函数的变号零点,从图象来看,若图象穿过零点,则此零点为变号零点。否则为不变号零点。二分法只能求函数的变号零点。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函数图象与x 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图中函数零点的是( ) 解:应选B ,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必须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 例2、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x x -=31 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到0.1)。 解:设()31-+=x x x f ,则求方程x x -=31 的一个近似解,即求函数()x f 的一个近似零 点。∵()0212<-=f ,()03 1 3>=f ,∴取区间[]3,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

零点存在定理的教案

教案 课题:零点存在定理 授课人: 一、内容及内容解析: 本章位于全书的第3章,零点主要是解决方程求解的问题,应用函数思想的方法,把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它在较难方程的求根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而零点存在定理能确定零点的存在范围,从而近似的确定零点的值,也即方程的近似根. 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方程的根?零点?零点存在定理 ? 二分法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零点存在定理解决问题,准确确定根的范围,并且使用二分法找到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零点附近的值的关系,得到0)()(

函数零点教学设计

《函数零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函数零点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0”这一结论的实质,并运用其解决有关一元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3.通过函数零点内容的学习,分析解决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有关问题,转变学生对 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的培养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相对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尝试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实例引入 解方程:(1)2-x=4;(2)2-x=x. 意图:通过纯粹靠代数运算无法解决的方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探求的热情.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问题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意图:通过回顾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和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为一般函数及相应方程关系作准备. 3、一般函数的图象与方程根的关系. 问题3:其他的函数与方程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吗?请举例! 师生互动,在学生提议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改善,现场在几何画板下展示类似如下函数的图象:y=2x-4,y=2x-8,y=ln(x-2),y=(x-1)(x+2)(x-3).比较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和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从而得出一般的结论: 方程f(x)=0有几个根,y=f(x)的图象与x轴就有几个交点,且方程的根就是交点的横坐标. 意图:通过各种函数,将结论推广到一般函数,为零点概念做好铺垫 4、函数零点. 概念:对于函数y=f(x),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即兴练习:函数f(x)=x(x2-16)的零点为(D )A.(0,0),(4,0) B.0,4 C.(–4,0),(0,0),(4,0) D.–4,0,4 设计意图:及时矫正“零点是交点”这一误解. 说明:①函数零点不是一个点,而是具体的自变量的取值. ②求函数零点就是求方程f(x)=0的根. 5、归纳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4: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1)联系:①数值上相等:求函数的零点可以转化成求对应方程的根; ②存在性一致: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2)区别:零点对于函数而言,根对于方程而言. 以上关系说明:函数与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函数问题有时可转化为方程问题,同样,有些方程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来求解,这正是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基础. 6、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探索. 探究:(1)观察二次函数f(x)=x2-2x-3的图象: 在区间[-2,1]上有零点______; f(-2)=_______,f(1)=_______,f(-2)·f(1)_____0(“<”或“>”). 在区间(2,4)上有零点______;f(2)·f(4)____0(“<”或“>”). (2)观察函数的图象: ①在区间(a,b)上___(有/无)零点;f(a)·f(b) ___ 0(“<”或“>”). ②在区间(b,c)上___(有/无)零点;f(b)·f(c) ___ 0(“<”或“>”). ③在区间(c,d)上___(有/无)零点;f(c)·f(d) ___ 0(“<”或“>”). 意图:通过归纳得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7、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一条曲线, 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 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即兴练习:下列函数在相应区间内是否存在零点? ,2];(2)f(x)=e x-1+4x-4,x∈[0,1]. (1)f(x)=log2x,x∈[1 2

函数零点的教学设计

函数的零点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课题:函数的零点 (2)、教材版本: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4.1函数的零点 (3)、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函数零点的概念、函数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函数f(x)的零点,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函数值与自变量对应的角度看,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实数x;从方程的角度看,即为相应方程f(x)=0的实数根,从函数的图形表示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f(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2)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应当站在函数应用的高度,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的角度来引入较为适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结合二次函数)零点的概念。 (2)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例题的图象,发现函数在区间端点上的函数值之积的特点,找到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体会函数知识的核心作用.体验数学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函数零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是利用函数的零点作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运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 (一)、课前延伸 1、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求方程x2-2x-3=0的实数根,并画出函数y=x2-2x-3的图象。 通过学生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入手,观察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让学生建立数型结合的思想。(用投影仪展示函数图象) 【百度搜索】https://www.doczj.com/doc/496237686.html,/testdetail/26588/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第二章2.4.1《函数的零点》 教学设计

《函数的零点》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①,B 版第二单元《函数》中的《函数的零点》,新授课,第一课时。 1.知识背景 2.4节《函数与方程》作为新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其课程目标是想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同时达到“方法构建、技术运用、算法渗透”这一隐性的教学目标。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章的始终,而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是在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中均蕴涵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这也是本章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2.本节内容 《函数的零点》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分析,得到零点的概念,从而进一步 探索一般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图像进行全新的认识,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二次函数增图像的描绘,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体会我们在 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一般思维方法。 (2)通过对一般函数图像的描绘分析,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之间的 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函数图像,分析零点的存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再次领略“数形”的有机结合,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 理解动与静的辨证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零点的概念,判定二次函数零点的个数,会求函数的零点. 具体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画函数322--=x x y 的图像,并观察其图象与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322=--x x [师生互动] 师:引导学生通过配方,画函数图象,分析方程的根与图象和x 轴交点坐标的关系。

31【数学】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人教A版必修1)

课题:§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结合二次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要的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过程与方法零点存在性的判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 重点零点的概念及存在性的判定. 难点零点的确定.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创设情境组织探究尝试练习探索研究作业回馈课外活动结合二次函数引入课题. 二次函数的零点及零点存在性的. 零点存在性为练习重点. 进一步探索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 重点放在零点的存在性判断及零点的确定上. 研究二次函数在零点、零点之内及零点外的函数值符号,并尝试进行系统的总结.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环节 教学内容设置 师生双边互动 创 设 情 境 先来观察几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 ○ 1方程0322 =--x x 与函数322 --=x x y ○ 2方程0122=+-x x 与函数122 +-=x x y ○ 3方程0322=+-x x 与函数322 +-=x x y 师:引导学生解方程, 画函数图象,分析方程的根与图象和x 轴交点坐标的关系,引出零点的概念. 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观察、思考、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师:上述结论推广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又怎样? 组 织 探 究 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函数零点的意义: 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 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 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x f y =的零点: ○ 1 (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 ○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左边的这段文字,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 生:认真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并根据函数零点的意义探索其求法: ○ 1 代数法; ○ 2 几何法.

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

葛沽一中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导学案 高一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备课或教研组长审核签字 使用人签字 使用时间 第 11 周 第 5 课 课题: 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例题精析 应用迁移 拓展提升 1.函数f(x)=23x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2,-1) (B)(-1,0) (C)(0,1) (D)(1,2) 2.(2014·天津模拟)方程log 4x-=0的根所在区间为( ) A. B. C.(3,4) D.(4,5) 3.(2014·北京模拟)已知方程lgx=2-x 的解为x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1) ∈(1,2) ∈(2,3) ∈[0,1] 小结: 5.(2014·济南模拟)函数f(x)= 的零点个数为( ) 6.函数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提示:建议:注意:要求: 二.拓展练习 7.已知函数f(x)= 在下列区间中,包含f(x)零点的区间是( ) A.(0,1) B.(1,2) C.(2,4) D.(4,+∞) 8.函数f(x)=ln(x+1)-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0,1) B.(1,2) C.(2,e) D.(3,4) 9.设函数1 ()ln (0),3f x x x x =->则()y f x = A 在区间1 (,1),(1,)e e 内均有零点。 B 在区间1 (,1),(1,)e e 内均无零点。 C 在区间1 (,1)e 内有零点,在区间(1,)e 内无零点。 D 在区间1 (,1)e 内无零点,在区间(1,)e 内有零点。 10. 函数3()=2+2x f x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1. 函数f(x)=|x-2|-lnx 在定义域内零点的个数为( ) B.1 12.函数0.5()2|log |1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13.已知函数f(x)=x+2x ,g(x)=x+lnx 的零点分别为x 1,x 2,则x 1,x 2的大小关系是( ) x 2 =x 2 D.不能确定 ()ln 26f x x x =+-4.求函数的零点个数。 1x 2 1 x ()2 -26 log x x -, 2 x

函数零点问题(讲解)

函数零点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以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掌握用连续函数零点定理及函数图像判断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与方程的根所在的区间. 2. 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法. 3.能根据函数零点的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 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形成用 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函数零点所在区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方法】 发现、合作、讲解、演练相结合. 一、引例 (1).函数()e 2x f x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 A.()2,1-- B.()1,0- C.()0,1 D.() 1,2 解法一:代数解法 解:(1).因为()0 0e 0210f =+-=-<,()11e 12e 10f =+-=->, 所以函数()e 2x f x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0,1.故选 C. 二、 基础知识回顾

1.函数零点概念 对函数()y f x =,把使()0f x =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的零点. 2.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一条曲线,并且有()()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 有零点吗 引例除了用零点基本定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吗 · 解法二:几何解法 (1). ()e 2x f x x =+- 可化为2x e x =-+. 画出函数x y e =和 2y x =-+的图象,可观察得出C 正确. ) )0=有实数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