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B420200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原因:

1. 压路机质量偏小。

2. 压实遍数不合理。

3. 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4.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5. 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重点)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原因: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1B420202 掌握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l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9.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

二、边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土质路堑边坡的塌落

土质路堑边坡塌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于边坡土质属于易于失稳的土,而在设计或施工时采用了较小的边坡坡度。

2.较大规模的崩塌,一般多产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大多数介于55°~70°之间)的地形条件;

3.上缓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

4.暴雨、久雨或强震之后,雨水渗入土体,一方面会增加边坡土体的重量,另一方面能使裂隙中的填充物或岩体中的某些软弱夹层软化,产生静水压及动水压,使斜坡岩体的稳定性降低,或者由于流水冲掏下部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或者由于地震改变了坡体的稳定性及平衡状态而发生边坡塌落。

5.在多年冰冻地区,由于开挖路基,使含有大量冰体的多年冻土溶解,引起路堑边坡坍塌。

(二)石方路堑边坡的塌落

施工中的主要原因是:1.排水措施不当或施工不及时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

2.大爆破施工,施工时路堑开挖过深、过陡,或由于切坡使软弱结构面暴露,使边坡岩体推动支撑;由于坡顶不恰当的弃土,增加了坡体重量。

【案例1B420202】

1.背景

某山区一级公路,路堑岩质边坡高度多在15~40m,坡度多在70°以上,土质边坡坡度多在40°以上。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岩体十分破碎且风化严重,风化深度可达数十米。形成厚度大于20m的残积层。残积物颗粒为松散的砂泥质结构。沿线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700mm以上。

该公路施工时采用大爆破,施工后期坡顶残物、危岩和浮石未彻底清理。××年××月通车至今,该路发生大量路基边坡病害,高边坡路段出现密集的鸡爪状纵向水沟,中下部冲刷成直径1~5m,深5~7m的落水洞,上下落水洞相连,坡面支离破碎。部分路段右侧边坡顶部厚约10m的残积层在雨后顺坡向坍滑,越过下挡墙淤埋测沟,部分淤埋路面影响行

车安全。

2.问题

(1)以上所描述的现象属于路基边坡常见的哪两种病害?请从施工角度分析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

(2)针对上述病害提出可能的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1)边坡冲沟和边坡坍塌。施工时采用大爆破,使原本条件很差的边坡岩体松动开裂,抗冲刷能力下降加上残积层松动而发生冲沟;施工后期坡顶残留物、危岩和浮石未彻底清理造成坍塌。

(2)清理边坡后,植树、植草或采用砌石(混凝土)块防护等防护加固措施。

3.分析与答案

1B420203 掌握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

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现为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一、原因分析

1.排水系统不畅通,长期积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载力降低,导致沉降发生。

2.原地面处理不彻底。

3.压实不足。

4.在填挖交界处没有挖台阶,导致交界处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因为原地面与填料结构不同,两者密度、承载能力不同。

5.路基纵、横向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挖台阶,衔接不良而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6.填筑路基时,未全断面范围均匀分层填筑。

二、预防措施

1.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给高填方路堤留有足够的时间施工和沉降。

2.认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质。

3.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4.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类土填筑路基为宜。尽量选择集中取土,避免沿线取土。

5.路堤填筑方式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逐层向上填筑。当原地面纵坡大于l2%的地段,宜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施工,填筑至路基上部时,仍应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

6.合理确定路基填筑厚度,分层松铺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

8.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重型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效果比较好。

9.做好压实度的检测工作

10.认真做好台背、路桥过渡段及填挖结合部的压实工作。台背处大型设备不易工作而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填筑的分层厚度宜控制在20cm以内,同时应加大抽检频率保证压实。重点

11.对于填挖结合部,应彻底清除结合部的松散软弱土质,做好换土、排水和填前碾压工作,按设计要求从上到下挖出台阶,清除松方后逐层碾压,确保填挖结合部的整体施工质量。

1B420204 掌握路基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

4.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5.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二)预防措施

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

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筑层压实均匀度。

4.半填半挖路段,地面横坡大于l:5 及旧路利用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Om的台阶并压实。

5.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若遇有软弱层或古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亏坡现象。

(三)处理措施

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

二、路基横向裂缝

路基出现横向裂缝,将会反射至路面基层、面层。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3.填筑顺序不当,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

4.排水措施不力,造成积水。

(二)预防措施

1.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3.路基顶填筑层分段作业施工,两段交接处,应按要求处理。

4.严格控制路基每一填筑层的含水量、标高、平整度,确保路基顶填筑层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三、路基网裂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

(一)原因分析

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4.路基下层土过湿。

(二)预防及治理措施

1.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加石灰、水泥改性处理措施。

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控制填土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5.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处治。

(五)背景资料2010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公路B合同段K8+000~K9+800的路基、路面、1座3×20m的简支梁桥和8道涵洞施工,合同工期为200天。该段土质以松散砂土和黏土为主,路基主要工

程量见下表。

注:表中挖方为天然密实方,填方为压实方,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为:土方1.16,石方0.92,假设换算系数不因土石混填而改变,调运方在经济运距内。

施工单位进场后,积极组织施工,并将路面分成三个段落组织流水作业,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和网络计划,分别如下:

路基施工中,石方开挖采用爆破,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作业。经实测,挖掘机的台班平均生产率为560m3/台班,机械利用率为0.85。填筑施工采用土石混合倾填,并进行纵向分幅,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桥梁墩台基础施工完毕后,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挖开再次检查坑底承载力和基础混凝土质量,施工单位对此提出开挖费用索赔。

该路段投入使用一年后,在K9+200~K9+600段出现了路基的纵向裂缝。

问题

6.根据背景资料,指出产生路基纵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正确答案』6.可能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有:(1)土石混填且未分层碾压(2分);(2)纵向分幅填筑(2分)

1B420210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B420211 掌握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粉中性指数偏大。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二、预防措施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1.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2.掺加粗粒料。

3.保证拌合遍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4. 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缝。

5.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6.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三、治理措施

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4.一般情况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层时,根据其干缩特性,应重视初期养护,保证基层表面处于潮湿状态,防止干晒。

例题.下列措施中,可防止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是()。2010、2009

A.采用塑性指数较高的土

B.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C.采用快凝水泥

D.采用较高的水泥用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3

例题、产生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原因可能有()(07考点)

A、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少

B、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C、成型温度较低,强度形成较慢

D、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E、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3

IB420212 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面不均匀沉降。

2.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3.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

4.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平整度的影响。

5.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

6.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

二、预防措施

1.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

2.现场应设置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均匀连续作业,不在中途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

4.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重量,并确定出施工的初次碾压温度,合理选择碾压速度,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及快速起步,并选择合理的振频、振幅。

5.在摊铺机前设专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

6.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7.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

三、治理措施

1.在摊铺层表面有个别超尺寸颗粒,被熨平板带动而在层面划出不规则的小沟,或在摊铺层表面有少数超尺寸颗粒因被熨平板带动而在其后形成小坑洞。

处理方法:人工及时用适量的细骨料沥青混合料填补,并及时碾压整平。

2.摊铺机后局部一片或一条较宽的带内沥青混合料中的大碎石被压碎。

处理方法:采用人工及时把被压碎的碎石混合料铲除,选用合适的沥青混合料补齐和整平。

3.表面层混合料有离析现象(大料集中)。

处理方法:人工及时补撒适量的细骨料沥青混合料。

1B420213 掌握沥青混凝士路面接缝病害的防治

二、预防措施(重点)

(一)横向接缝

1.尽量采用平接缝。将已摊铺的路面尽头边缘在冷却但尚未结硬时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或趁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采用斜接缝时,注意搭接长度,一般为0.4—0.8m。

2.预热软化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3.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碾压,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从先铺路面上跨缝开始,逐渐移向新铺面层),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碾压速度不宜过快。

(二)纵向接缝

1.尽量采用热接槎施工,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当半幅路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槎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槎的方式。

2.将已摊铺混合料留10~20cm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压。纵缝如为热接缝时,应以1/2轮宽进行跨缝碾压;纵缝如为冷接缝时,应先在已压实路上行走,只压新铺层的10~15cm,随后将压实轮每次再向新铺面移动10~15cm。

3.碾压完成后,用3m直尺检查,用钢轮压路机处理棱角。

三、治理措施

施工时应边压边以3m直尺测量,并配以人工细料找平。对横向接缝,在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切缝挖除。

1B420214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一)横向裂缝

1.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

2.切缝深度过浅。

3.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

5.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大;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

6.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二)纵向裂缝

1.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

2.由于基础不稳定。

3.混凝土板厚度与基础强度不足产生的荷载型裂缝。

(三)龟裂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

2.混凝土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和砂率过大。

4.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或抹平,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二、预防措施

(一)横向裂缝

1.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缝时间。

2.当连续浇捣长度很长,切缝设备不足时,可在1/2长度处先锯,之后再分段锯;可间隔几十米设一条压缝,以减少收缩应力的积聚。

3.保证基础稳定、无沉陷。

5.选用干缩性较小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材料用量,保证计量准确,并及时养护。

6.混凝土施工时,振捣要适度、均匀。

(二)纵向裂缝

1.对于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碾压,保证均匀、密实。

2.对新旧路基界面处的施工应设置台阶或格栅处理。

3.河道地段,淤泥必须彻底清除;

4.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并适当增加基层厚度;

5.混凝土路面基层必须稳定。宜优先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类基层。

(三)龟裂

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在炎热季节,必要时应搭棚施工。

2.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粗骨料级配和砂率。

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4.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时,应防止过度振捣而使砂浆积聚表面。抹面时不必过度抹平。

三、治理措施

(一)横向裂缝

1.当板块裂缝较大,最小宽度不宜小于lm,标线应与中线垂直,然后沿缝锯齐,凿去标线间的混凝土,浇捣新混凝土。

2.整块板更换。

3.用聚合物灌浆法封缝或沿裂缝开槽嵌入弹性或刚性粘合修补材料,起封缝防水作用。

(二)纵向裂缝

1.如属于土基沉陷等原因引起的,则宜先从稳定土基着手或者等待自然稳定后,再着手修复。

2.裂缝的修复,如采用一般性的扩缝嵌填或浇筑专用修补剂有一定效果,但耐久性不易保证;采用扩缝加筋的办法进行修补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3.翻挖重铺是一个常用的有效措施,但基层必须稳定可靠,否则必须首先从加强、稳定基层方面入手。

(三)龟裂

1.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可采用镘刀反复压抹或重新振捣的方法来消除。

2.一般对结构强度无甚影响,可不予处理。

3.必要时应用注浆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封闭裂缝。

1B420215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1.混凝土板的切缝深度不够、不及时,以及压缝距离过大。

2.车辆过早通行。

3.原材料不合格。

4.由于基层材料的强度不足,水稳性不良,以致受力不均,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开裂断板。

5.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和不平整。

6.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7.施工工艺不当。

8.边界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做好压缝并及时切缝。

2.控制交通车辆。

3.合格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

4.强度、水稳性、基层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

5.施工工艺的控制。

6.边界影响的控制。

三、治理措施

(一)裂缝的修补

裂缝的修补方法有直接灌浆法、压注灌浆法、扩缝灌注法、条带罩面法、全深度补块法。

(二)局部修补

1.对轻微断裂,用快凝细石混凝土填补。

(三)整块板更换

对于严重断裂,裂缝处有严重剥落,板被分割成3块以上,有错台或裂块并且已经开始活动的断板,应采用整块板更换的措施。

例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措施有()。(06考点)

A.加铺沥青磨耗层

B.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C.路基要做好封层

D.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水灰比

E.严格掌握切缝时间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7-438

1B420220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IB420221 掌握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重点

一、原因分析

1.骨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2.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钻机基础不平稳、钻架摆幅过大、钻杆上端无导向设备、基底土质差甚至出现流沙层而导致扩孔或塌孔而引起的浇筑时间过长。

3.搅拌设备故障且无备用设备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

4.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管内压力过小。

6.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

二、防治措施

1.保证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2.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3.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

4.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5.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回淤泥渣中)之间,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l.O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

6.Om的范围内。

6.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

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例题.下列情形中,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的有()。(2010年)

A.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

B.导管埋深过大,管口混凝土已凝固

C.混凝土浇筑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

E.在钢筋笼制作时,采用对焊连接钢筋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9。

111420222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二、预防措施:同P113施工预拱度

确定预拱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支架拆除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

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三、治理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并按要求进行预压,确保模板的标高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2.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3.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并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5.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

长。

1B420223 掌握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二、防治措施

1.内模要坚固,刚度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2.将箱梁内模固定牢固,使其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

3.内模与外模在两侧腹板部位设置支撑。

4.浇筑腹板混凝土时,两侧应对称进行。

1B420224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一)材料原因

1.水泥质量不好

2.骨料含泥料过大时,随着混凝土干燥、收缩,出现不规则的花纹状裂缝。

(二)施工原因

1.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运输时间过长。

3.基础与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引起支架下沉。

5.养护问题

7.大体积混凝土未采用缓凝和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

二、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掺加缓凝剂;在工作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水灰比及较低坍落度的混凝土。

3.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后才使用。

4.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问题。

5.基础与支架应有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应采用预压措施;避免出现支架下沉,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和脱模过早。

6.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养护并加强养护工作。

7.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阳凉棚的降温措施、布置冷却水管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背景资料(06考点)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

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

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本小题共4分)

(1)避免出现支架下沉;(2)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3)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生工作。(每条2分,最多4分)

1B420225 掌握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挠度)控制2009

一、原因分析

二、防治措施

1.对挂篮进行加载试验,消除非弹性变形,并向监测人员提供非弹性变形值及挂篮荷载—弹性变形曲线;

2.在0号块箱梁顶面建立相对坐标系,以此相对坐标控制立模标高值;施工过程中及时采集观测断面标高值并提供给监控人员。

3.温度控制:

4.挠度观测:在一天中温度变化相对小的时间,在箱梁的顶底板布置测点,测立模时、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束张拉前、预应力束张拉后的标高。

5.应力观测:

6.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不平衡荷载的分布及大小。

例题.为控制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的施工挠度,应在()建立相对坐标系。(2009年)

A.0号桥台顶面

B.0号块箱梁顶面

C.1号块箱梁顶面

D.合龙段箱梁顶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42。

1B420226 掌握桥面铺装病害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桥面铺装病害形成原因:梁体预拱度过大,桥面铺装设计厚薄难以调整施工允许误差;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桥面铺装混凝土质量差;桥头跳车和伸缩缝破坏引起的连锁破坏;桥梁结构的大变形引起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破坏;水害引起沥青混凝土铺装的破坏;铺装防水层破损导致桥面铺装的破坏等。

二、防治措施

1.常规破坏同路面通病防治。

2.加强对主梁的施工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预拱度过大。

3.加强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钢筋网的安装。

4. 提高桥面防水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防水混凝土层破坏。

5. 桥梁应加强桥面排水的设计和必要的水量计算;优化桥面铺装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优质骨料,提高桥面铺装的施工和养护质量。

(四)2006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北方沿海地区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施工任务,该段有一座36×40m 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合同工期为十五个月;采用长度为40~50m、直径为Ф1.5m 的桩基础,桥位处地层土质为亚粘土;下部结构为圆柱式墩、直径为Ф1.3m,柱顶设置盖粱,墩柱高度为4~12m,桥台为重力式U 型桥台。项目部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部的预制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示意图如下:

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墩柱钢筋骨架现场整体制作、吊装就位;墩柱施工采用钢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再在顶部钢筋四周插入木楔,让钢筋骨架居中,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等几项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并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为节约成本,评标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项目部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

4.如果主梁张拉后的预拱度超过了规范要求,将可能导致桥面系中产生什么病害?并提出防治这种病害的三条措施。

『正确答案』

4.(本小题共5分)

可能导致产生桥面铺装病害。(2分)

措施:(1)控制主梁施工的预拱度(1分)

(2)保证桥面防水混凝土强度(1分)

(3)提高桥面铺装的施工质量(1分)

1B420227 掌握桥梁伸缩缝病害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二、防治措施

1.在设计方面,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伸缩装置。

2.提高对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的重视程度,严格按施工工序和工艺标准的要求施工。

3.提高锚固件焊接施工质量。

4.提高后浇混凝土或填缝料的施工质量,加强填缝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及时养护,无空隙、空洞。

5. 避免伸缩装置两侧的混凝土与桥面系的相邻部位结合不紧密。

1B420228 掌握桥头跳车的防治(重点)

一、原因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有:

1.台后地基强度与桥台地基强度不同、台后填料自然固结压缩。

2.桥头路堤及堆坡范围内地基填筑前处理不彻底。

3.台后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

4.路面水渗入路基,使路基土软化。

5.工后沉降大于设计容许值。

6. 台后填土材料不当,或填土含水量过大。

7.软基路段台前预压长度不足,软基路段桥头堆载预压卸载过早,软基路段桥头处软基处理深度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防治措施

1.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台后填土施工工艺。

2.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

3.有针对性地选择台后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如采用砂石料等固结性好、变形小的填筑材料处理桥头填土。

4. 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

5.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1B420230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B420231 掌握隧道水害的防治

二、防治措施

1. 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 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1B420232 掌握隧道衬砌病害的防治

一、隧道衬砌腐蚀病害

(一)原因分析

(二)预防措施

1.坚持以排为主,排堵截并用,综合治水。

2.用各种耐腐蚀材料敷设在混凝土衬砌的表面,作为防蚀层。

3.在各种腐蚀病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除采取排水降低水压外,同时采用抗侵蚀材料作衬砌,使防水、防蚀设施与结构合为一体。

4.在隧道的伸缩缝、变形缝和施工缝都设置止水带,从而达到防蚀的目的。

二、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二)预防措施

1.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3.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

5.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C;加强养护。

6.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

7.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1B420233 了解隧道超欠挖的防治(新增内容)

一、原因分析

(一)测量放样错误或误差较大

(二)钻孔操作台架就位不准确

(三)司钻工操作不熟练

(四)装药量及装药结构不合理

(五)爆破网路连接不规范

(六)其他原因,如围岩节理发育,层面倾角小,爆后拱顶呈方形塌落,而未能形成弧形,也会产生超挖。

二、预防措施

(一)提高对超欠挖问题的认识

(二)加强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

(三)重视钻爆设计

为减少隧道的超欠挖,应采取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缓冲爆破等技术,它能最大限度地使开挖面符合设计轮廓线,同时减轻对围岩的扰动。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应合理选择周边眼的眼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距。

2.应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药量,并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

3.适当增加开挖断面底部两隅处辅助眼的药量,消除爆破死角,减少角隅处的欠挖。

4.爆破次序与爆破网路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前炮应为后炮创造较好的临空面。

变更类签章文件分类:

为了“质量”——变更申请单

“组织”管理——变更报审表

变更费用申请单

“合同”文件——变更单价测算表

工程变更令

变更支付月报

工程变更一览表

索赔类文件除了“合同”之外,均在“组织管理”类内。

组织管理类:施工准备类、交工验收类、及各种申请、报审、报告类;

进度管理类:含“进度”二字的文件;

合同类:各种合同、清单核算、增补清单支付月报及变更类4文件;

质量类:设计交底记录、变更申请单、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事故报告单、竣工类文件;成本费用:项目财务报表和用款计划单。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措施方案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2013年7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7月16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道路工程设计起点K0+020,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设计终点K3+200,位于锦江桥附近。道路全长3200米,红线宽度40米,道路两侧各有一定宽度的规划绿地,道路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道路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 道路沿线共有六处交叉口(含起点与迎宾大道南延线线交叉口),第一处交叉口为起点处天保大道与迎宾大道平交口,天保大道顺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第二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三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元华路底层道路平交;第四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五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赛事中心连接线平交;第六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站华路平交。与元华路相交路口,元华路40米红线范围由元华路实施,元华路红线范围外由本道路实施;与站华路相交路口已由站华路实施。其余路口由本道路设施。 本项目位于双流县华阳区,处于天府新区的核心地带,作为与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同期开工的天府新区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以在区域交通中起到连通“三纵”的作用,同时可带动周边区域地块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本道路规划红线宽

40米,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宽,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宽。横断面布置要素及尺寸如下: 其中车行道路面具体划分为: 32米=0.25米路缘带+4.5米非机动车道+(3.75+3.75+3.5)米机动车道+0.5米中央双黄线+(3.5+3.75+3.75)米机动车道+4.5米非机动车道+0.25米路缘带。 车道横坡度为1.5%向外侧,人行道横坡度为2%向内侧,均采用单折线型式;人行道路缘石外露高度22cm。 路面设计标高线为道路中线。 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计算行车速度:60km/h;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整改措施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151号一期、153号二期、1号地块1-1号、1-2号、1-3号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及整改措施 编写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 五条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六年六月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151号一期、153号二期、1号地块1-1、1-2、1-3号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整改措施 一、土方工程 1、质量通病 (1)边坡塌方: 现象: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坡现象。 原因分析:采用机械整平,未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坡度过陡或将坡脚破坏,使边坡失稳,造成塌方或流坡。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开挖边坡,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内,使土的粘聚力下降,坡脚被冲蚀掏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失稳而引起塌方。 软土地段,在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放建筑材料,或行驶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 (2)橡皮土(弹簧土) 现象:填土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碾压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在人工夯土地基内,成片出现这种橡皮土(又称弹簧土),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 原因分析:土夹石填筑时,由于原状土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当施工时气温较高,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形成一层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不易消失。 (3)路基下沉 现象及原因分析:填筑过程中,由于填筑厚度、含水率及碾压不到位,产生下沉。 2、预防措施: (1)边坡塌方: 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要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坡体发生侧移。 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 (2)橡皮土(弹簧土): 夯(压)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灌砂法试验确定; 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目录 一、工程简介 (2)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2) 三、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 1、模板工程 (5) 2、钢筋工程 (8) 3、混凝土工程 (11) 4、砌筑工程 (19) 5、防水工程 (19) 6、楼板裂缝 (19) 7、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20) 8、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21) 9、门窗渗漏 (22) 10、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23) 11、屋面有排汽要求的隔热层不按规定留排水、排汽孔,使顶棚出现渗水 等现象。 (24) 12、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25) 13、尺寸偏差 (25)

一、工程简介 大沙东街保障性住房项目为政府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筑地点位于位于广州黄埔区中部,在广园快速路与大沙地路之间,西侧为乌涌,北临护林路,本标段位于本地块的东区南面,包括有编号为A1~A5栋保障性住房, G~9栋两层裙楼,塔楼层高为三十三层的联体建筑,两层地下室面积为15000㎡,地上122035㎡,总建筑面积共137035㎡。 每栋楼平面形状呈十字型,首层为菜市场、商铺、及物业管理中心,二层及以上均为住宅楼。一层层高为5.2m,二层层高为4.5m,其他楼层均为住宅层高2.9m,建筑总高度为99.6m。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副经理中间控制,专职质检员、各施工项目组长及兼职质检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项目质保体系及项目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层层监控,并配合公司、监理、业主等质量监督部门形成一个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全面质量管理网络。

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网络图 (2)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在员工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各种形式检查小组,就工程中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和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为目标开展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消除质量通病的发生。 (3)严格按规范、标准、设计要求施工,实行质量目标跟踪管理,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作为施工过程的“关键过程”,对有特殊要求的工

(完整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4) 五、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7、施工手册 1.8、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1、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外墙面渗水;外门窗周围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厨房间渗漏;管道接口渗漏;地面、顶棚空鼓;楼地面、墙面裂缝;下水道堵塞等。 3.2、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3.3、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唐新(项目经理) 副组长:黄礼辉(项目副经理)、张曼维(项目技术总工) 成员:王双(质检员)、各栋号施工员、劳务班组负责人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4.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4.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4.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4.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4.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4.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4.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措施

目录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1) 第三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第二章建筑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工程质量预控保证措施 (5) 第二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方案 (6) 施工质量验收单 (24)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是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是我们施工质量管理中应控制的重要方面。质量通病是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从孤立地看其形成的质量问题好象不严重,但实际上因其在施工全过程发生的面广(各专业施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频次高(不断地消除又不断地发生,有的是重复发生),可能发生在工程的任何部位,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降低了工程局部质量及影响了工程总体质量。消除已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时间,某部位或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后续工序的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因此影响了工期。 治理质量通病,使其发生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关键在于治理目标明确(即在分析各类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在分析自身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明确要重点防治和加强防范的是哪些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可行及落实,监督人员落实及职责落实,同时还必须奖罚落实,治理质量通病,重点抓

“预防、控制”和“奖罚”,工程施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各项目部及施工人员认真按要求去做了,则通病的防治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真正的有效运行,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 从当前公司的现场(项目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看,在管理上比前几年的确有了提高,全体项目部施工员和施工班组的认识也有了改变。 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地运行是工程质量和防治通病的基本保证。 (一)项目质量目标分解及落实质量责任 质量目标首先是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并层层分解到各分项工程和各最小作业单位,明确目标,确定每个单位,每个人的质量责任,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有目标无责任,有责任无目标,都会使质量失控,因此,这是预控措施的组成部分,也是质量通病防治的预控措施之一。操作人员有了质量责任,明确了工序质量要求,操作就会规范一些,精细一些,就能够减少质量通病及质量问题的发生,在上述质量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制定质量通病的治理目标及其分解。 (二)质量通病治理目标的确定及分解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最完整)

恩施州怡嘉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编制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A栋) 恩施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B栋) 恩施州宏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C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D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E栋) 编制组人员:

审核单位: 编制日期: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目录 一、施工概况··2 1.1.工程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2 1.2.工程概况及说明··2 二、质量通病防治保证管理体系·3 三、编制依据··4 四、防质量通病实施目标·5 五、工程质量通病各项防治措施方案·5 (一)外墙渗漏防治措施··5 (二)变形缝渗漏防治措施··13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开裂控制与防治措施··16 (四)墙体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26 (五)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32 (六)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7 (七)室内标高与几何尺寸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方案··41 (八)屋面渗漏防治措施··43 (九)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50 六、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54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恩施州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 建设单位:恩施州蓝盾城市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恩施州同欣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恩施州天工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 恩施州天工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参建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A栋) 恩施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B栋) 恩施州宏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C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D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E栋) 1.2.工程概况及说明 恩施怡嘉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位于恩施市学院二巷,地势平坦。整个小区包括有5幢建筑物,拟建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161.70㎡,其中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200.00㎡,总建筑面积约为59100.00㎡,地下面积约3500㎡。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全版)

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一、土建部分 (一)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产生原因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2.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产生原因: (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产生原因: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m。 5.基底产生扰动土 产生原因: (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土很容易被扰动。 (2)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 (2)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30cm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 (3)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4.2.9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房屋装修中,因其工序多且复杂,多为手工操作,会出现很多质量通病,如厨卫渗漏、瓷砖脱落、饰面板开裂、墙面开裂、漆面效果不佳等,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不但会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房屋结构带来质量隐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质量问题。现结合本地多个装饰装修公司装修施工管理经验,浅谈一下装修工程的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一、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渗漏 (一)原因分析 1、装修时,因施工处理不当,破坏了原有楼地面的防水层,装修后出现楼地面渗漏现象; 2、施工中选用的防水材料不恰当,不按规范要求选料,排水坡度处理不恰当; 3、在厕所、厨房内,随意改动上下水管道、电气线路,剔除原用水设备等,导致排水不畅、管道穿楼板处渗漏水的现象。

(二)处理措施 1、地面砖破损、空鼓和接缝处渗漏的,应先将损坏的面砖拆除,对基层进行防水处理后,再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将面砖满浆粘贴牢固并勾缝严密。 2、墙面防水层破损渗漏的,应采用涂布防水涂料或抹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处理;地面防水层破损渗漏的,应采用涂布防水涂料,且管根、地漏等部位应进行密封防水处理,修缮后,排水应顺畅;地面与墙面交接处防水层破损渗漏的,宜在缝隙处嵌填密封材料,并涂布防水涂料。 3、穿墙(地)管根渗漏的,宜嵌填密封材料,并涂布防水涂料。 二、抹灰层面出现空鼓、裂缝,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装饰灰线不牢固、开裂、变形 (一)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砖墙面浇水不透,抹灰砂

浆过快失水; 2、砂浆原材料及配比选用不当; 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 4、抹灰前没有事先按规矩找方、挂线、做灰饼和冲筋、冲筋用材强度较低或冲筋后过早进行抹面施工;冲筋离阴阳角距离较远,影响了阴阳角的方正。 (二)处理措施 1、须认真做好抹灰前的基层处理; 2、抹灰前墙面应先浇水,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两遍;加气混凝土表面应提前两天浇水;混凝土墙吸水率低,浇水可少些; 3、主体施工时宜建立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墙面的垂直和平整; 4、抹灰前应按规矩找方、横线找平,竖线吊直,弹出准线和墙裙(或踢脚板)线;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决定抹灰厚度。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目录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1) 第三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第二章建筑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工程质量预控保证措施 (5) 第二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方案 (6) 施工质量验收单 (24)

第一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防治步骤 第一节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是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是我们施工质量管理中应控制的重要方面。质量通病是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从孤立地看其形成的质量问题好象不严重,但实际上因其在施工全过程发生的面广(各专业施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频次高(不断地消除又不断地发生,有的是重复发生),可能发生在工程的任何部位,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降低了工程局部质量及影响了工程总体质量。消除已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时间,某部位或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后续工序的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因此影响了工期。 治理质量通病,使其发生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关键在于治理目标明确(即在分析各类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在分析自身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明确要重点防治和加强防范的是哪些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可行及落实,监督人员落实及职责落实,同时还必须奖罚落实,治理质量通病,重点抓“预防、控制”和“奖罚”,工程施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各项目部及施工人员认真按要求去做了,则通病的防治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节质量通病防治的步骤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真正的有效运行,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 从目前公司的现场(项目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看,在管理上比前几年的确有了提高,全体项目部施工员和施工班组的认识也有了改变。

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4、《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新市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河源市源城建筑工程总公司;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三、通病防治特点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项目的通病防治工作:1、钢筋砼现浇板裂缝防治;2、填充墙裂缝防治;3、楼地面工程渗漏防治;4、外墙渗漏防治、5、门窗渗漏防治;6、屋面渗漏防治工作。 四、主体工程中的通病防治措施 一)、钢筋砼现浇板裂缝防治措施 a、裂缝原因分析 1、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不规则的龟裂缝; ○2、砼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开裂; ○3、砼流动度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引起收缩开裂; ○4、由于板面负筋被人为踩踏后未复位,降低了受力筋的有效高度,影响板的强度和刚度,导致裂缝产生。 ○5、由于整个楼板干燥收缩不均匀,板角部位的变形受到相邻柱梁及墙体的约束,以及板面的板角构

造筋被人为踩踏变形,偏离设计规定位置。施工马虎,板角部位的板厚小于设计规定,以致板的刚度不足,发生板角斜向裂缝。 ○6、由于楼板砼浇筑后,在其强度未达到1.2MPa时就在板上进行施工活动,使砼结构受到扰动;拆模时间过早,使板尚不能承受载荷;跨中部位遗漏设置砼垫块,浇筑砼时又随意往上提钢筋网,造成此部位砼保护层超厚,板的承载能力降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板底跨中处容易产生裂缝。 ○7、梁板砼尚未达到脱模强度,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堆放材料,使梁板受到振动或超过比设计大的施工荷载作用而造成撞击裂缝; ○8、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不牢,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在松软土上;以及过早拆模,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的出现。 b、防治措施 1、加强商品砼供应的质量管理: (1)认真实行“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制度。预拌混凝土站应按子分部工程分混凝土品种和强度等级,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 (2)在施工前与砼厂家做好技术沟通工作,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签定砼技术协议,在开盘前一天应将水泥出厂合格证资料送到,报监理核对资料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 2、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1)应严格控制现浇砼板的厚度与标高。具体控制措施如下:①控制好楼层标高:每栋楼设置两个基准点作为楼层垂直传递与标高复合,并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合,标高精度误差控制在4mm以内。②模板标高控制:首先要控制好墙体模板的上口标高,在墙体模板垂直度与上口标高校正完后再铺设顶板模板,避免墙体标高不到位,出现局部板边不平,影响板面标高的控制,然后板面标高应通过竖向钢筋上提供的水平线来控制,钢管排架上口带通线,板底尽量采用通长木方垫平铺稳,变形木方需经压刨平直后方可使用,严重变形的不得使用。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铺钉时要确保与木方结合牢固平稳,不得有翘曲、晃动等现象。将板面标高偏差控制在4mm以内。③砼浇筑厚度控制:砼浇筑时预先准备好厚度标识杆,控制放料时的厚度,在刮平前通过标识与钢筋上的水平标志斜向通长带线,用标高标识杆控制砼板面标高,再用3m长刮杆将砼表面刮平,平整度要求不大于5mm。 (2)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内钢筋、管线的位置,管线布置好后应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必须保证管线之间有不小于25mm的缝隙,原则上板内管线管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如大于1/3板厚时需在管底沿管线方向垂直铺设ф6@150长度为500mm的加强筋,且对管线密集部位也应设置加强筋,管线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保护层均采用塑料垫块,板上部筋保护层采用塑料支架固定牢固,支架间距不大于800mm,平台砼浇筑前,预先铺设好脚手板,防止踩塌钢筋产生变形移位,造成板面保护过大,降低了板的有效高度,以及出现板面裂缝等现象,砼浇筑时派专人值班,保证板内钢筋、管线位置正确。 (3)、浇筑五层以上平台砼时采用地泵送料,布料机出料,必须避免泵管砼集中堆放在模板上,造成模板或支架变形,布料机基座部位下部支撑必须加固牢固,不得在泵送时振动模板支架,从而影响模板整体刚度。墙体砼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在墙体砼振捣密实后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浇筑顶板砼。 (4)、现浇板浇筑时,严禁在罐车内加水,砼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长刮杆刮平,赶走表面泌水。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避免砼产生收缩裂缝。

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砌筑工程 1.砌块排列不合理,组砌方法不对。 (1)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平面和墙体情况绘制砌块排列图,尽量采用主规格砌筑,上下皮砌块错缝搭砌,纵横墙交错搭砌,保证砌体强度、整体性。 (2)砌块上下皮错缝搭砌的长度控制在不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90mm,如个别排列不开,无法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应按规定在水平灰缝内放置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3)大于30mm的竖缝应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大于150mm的竖缝用整砖镶砌,镶砌部位不应集中,应均匀分散分布,墙角部位不得镶砖。 2.灰缝砂浆不饱满 (1)配制砂浆不用细砂或含泥量过高的砂,配合比计量应准确,一般稠度控制在5~7cm,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随拌随用,不准用隔夜砂浆。 (2)灰缝应均匀,灰缝控制在10~15mm 范围内,砌筑时随砌随用原浆勾缝,应密实。 (3)水平灰缝宜采用“坐浆法”,铺浆,一次铺浆长度不宜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好砌块,一次摆正找平;竖向灰缝应采用“端面铺浆法”,即将砌块侧端面朝上,满铺砂浆,四边抹成八字形,与前面已砌好的砌块挤紧。 第二节外墙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1.填充墙与剪力墙(柱)交接处渗漏水防治 (1)填充墙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2)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浇水湿润。 (3)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砌筑饱满,勾缝应密实。砌筑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不得有瞎缝、丢缝、开裂及勾嵌不实现象。 (4)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应待其下部沉降稳定后再行砌筑,严禁一次砌至顶。

(5)建议室外装饰时在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加钉20cm宽钢丝网,以防止因两者收缩率不同而拉裂。 (6)为防止屋面楼面梁板与顶层外墙砌体交界处开裂渗漏,在顶两层楼板外侧梁模板装订时梁底按图做滴水线,再进行砌体施工。 2.外墙窗及窗框边渗漏水防治 (1)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塞密实,固定窗框的木楔要及时取出(防止引水),并用砂浆填嵌。 (2)抹灰时内窗台应做成内高外低,高差为2cm。泛水应坡向正确,不得有咬框。 (3)窗外框外侧周边在抹灰时留设5×8凹槽,并用防水胶密封。填嵌防水胶时凹槽内应清洁干燥,防水胶封闭应连续饱满,不得有缝隙、砂眼、气孔等。 (4)外窗下框在安装时宜采用两侧固定法且在外抹灰施工时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窗下框被施工人员踩踏而造成填缝不严。 (5)外窗各节点应设计合理,加工安装规范。窗下框冒头处应设置排水孔。窗各拼装节点缝隙均应采用防水胶填嵌平滑密实。 第三节保温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1.“热桥”现象 “热桥”现象:房屋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的区域范围,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同时由于室内通风不畅时,产生水雾吸附于墙面,并继而出现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现象,大多出现在秋末冬初(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发生于柱子和梁处,砖混结构多发生于圈梁处)。 2.原因: (1)建筑结构因素 混凝土梁柱部位因外观造型需要无保温层,使局部“长毛”结露。 坡屋面设置老虎窗时,为了顾及建筑立面效果没有对裸露部位的混凝土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蜂窝(砼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①产生原因: a.砼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 砼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d.砼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f.钢筋较密,使石子料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g.基础、柱、墙根部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砼。 ②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砼搅拌均匀,坍落度适合;砼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砼,避免出现“烂脖子”。 (2)麻面(砼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①产生原因: a.模板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坏; 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水分被吸去,使砼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c.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d.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砼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e.砼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②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砼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3)孔洞(砼结构内部有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①产生原因: a.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砼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砼; b.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c.砼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雨污水等各类管线检查井设置应尽量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曲化段. 2、检查井室基础应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做出设计,检查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3、车行道检查井禁止使用砖砌筑,宜采用整体稳定性好,强度高、闭水性理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或采用其它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检查井。 4、井框盖宜采用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的多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5、井框与井壁调平层宜采用耐压、不变形材料,如小型铁件。 6、施工图设计应绘制检查井框安装大样图。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检查井标高应准确。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检查井周边填料与道路结构层同步填筑,并必须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小于结构层压实度要求。 3、采用反开槽处理检查井周边时,应以检查井为中心开挖一定环长和深度的基坑,宽度应满足小型机械压实的要求,填料应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压实或采用水泥混

凝土,高度应与路面基层平齐。 4、严格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三)监理要求 1、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2、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 3、井框周围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齐平。 4、做好检查井施工各道工序的验收记录。 二、关于桥台背后下沉、跳车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桥台背后为软土地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当沉降大于规范规定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2、软土地基处理应根据地基情况、施工条件和国家规范选用相应方法处理,宜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掺快速增强固化剂、聚苯乙烯泡沫(EPS)等。并在桥台边缘与路堤坡角处加密处理。 3、台后填土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同时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4、台后宜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搭板。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 2 - 二、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6 -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裂缝防治措施...................................................................................... - 8 - 四、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 13 - 五、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16 -

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1.现象: 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 (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了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预防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 (4)煤矸石砌块严禁浇水,砌块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并进行干砌。 (二)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 1.现象: 砌筑时不按规定规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2.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2)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