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四):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发展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四):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发展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四):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发展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四):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发展

开始拥有2辆以上的轿车,汽车的闲置时间也快速增加。北京市拥有300多万的私家车,但道路上行驶的私家车上座率仅为1.2人左右。

由于限行、限号等交通管制机制,以及高企的油价。出行领域的供需矛盾在出租车行业表现尤为

明显。出租车行业承接了除公共交通、私家车之外的所有出行需求,但出租车行业的牌照管制使得大城市出租车数量的增长与乘客需求的快速增长难以匹配。以北京为例,从2004年到2015年的11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从1,400余万增加至2,100万。而相应的出租车供给量,仅仅从6.5万辆增加至6.6万辆。出租车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通常乘客的出租车需求量是当时成交量的3倍以上。供需矛盾的持续加大,同时也导致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低下,挑客、宰客等问题时有发生。

在出租车行业难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情况下,出现了黑车、商务用车两种模式。黑车主要是指未获得运输管理部门批准的营运车辆。这些车辆或多或少存在安全、计价不合理等问题。而商务用车则较为小众,主要在大型酒店内,司机挂靠租车公司,通过租车公司分派获得客源。因此,出租车、黑车、商务用车所组成的部分,仍然难以满足乘客在公共交通、私家车以外的出行需求。

正是由于大量未满足需求的存在、以及共享经济核心的支撑点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不断完善。交通出行领域成为最早被共享经济改造的领域之一。在公共交通、私家车领域外,共享经济提供私家车预约(即“专车”“快车”业务)、出租车预约(即“打车”业务)、私家车顺路搭乘(即“顺风车”、“拼车”业务)以及P2P租车四种新兴模式。

从艾瑞所做的用户调研来看,2015年普通用户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出行类应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打车应用,占比达到84.3%,其次为专车类应用占比为45.5%,租车和拼车应用的使用率为43.7%、35.9%,代驾服务使用率26.5%。

打车应用:流量型应用

商业模式

从用户调研来看,出租车打车应用是中国用户使用最多,最基础的应用。

2009年,Uber在美国成立时,以专车业务起家,提供比普通出租车高1.5倍价格的专车,帮助用户在家中即可等待车辆的到来。直到2012年,Uber才在芝加哥首次推出Uber taxi服务,即通过Uber的软件获取出租车服务。

同年,类Uber的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相继在中国成立。与Uber直接切入专车领域不同,滴滴打车、快的打车首先发力的都是出租车领域。早期为发展出租车司机,滴滴、快的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地面推广活动,包括为当时智能手机普及率并不高提供安装服务、手机流量服务、与出租车公司进行合作推广软件。

打车应用的基本模式是,出租车司机和用户同时安装打车软件,用户在软件端发出用车路线的需求到平台,平台向出租车司机播报不同用户的路线需求,出租车司机进行“抢单”。用户在达到目的

地后,利用手机向司机进行支付。

从使用流程来看,过去乘客和司机存在三大痛点:

叫车:的叫车范围仅限于肉眼视线范围内,与出租车司机在空闲位置、需求等信息上存在较大的

信息不对称。

乘车:过程中,路线由司机决定,可能存在不熟悉路况、绕路等情况。

付款:存在找零、假币问题。

出租车叫车软件的出现,主要解决了这三大痛点。在叫车环节,路线请求由附近的用户发起,帮助司机发现周围的乘客,同时允许司机选择自己希望的路线,降低司机的空驶率;在乘车环节,为司机提供最优的路径规划,避免争议;在付款环节,以移动支付代替纸币,提高效率。对司机而言,降低空驶率和选择路线,对他们的吸引力巨大。帮助他们在单位时间内搭乘更多的乘客,以提高自身的收入。同时,叫车平台还提供了乘客加价功能,在高峰期利用价格来对供求进行调整。而乘客的加价则全部归司机所有。

在2014年开始,以滴滴、快的为主的两家打车应用软件出现大面积对乘客、司机的补贴。最高时,补贴甚至达到10元以上。也就是说,乘客每通过滴滴、快的平台完成一次出行,平台就需要支付20元补贴。通过补贴,滴滴、快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用户,完成用户教育与培育。让滴滴、快的公司从一家初创型的公司成长为估值近150亿美金的大型移动互联网企业。

到目前为止,随着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的合并,原有对乘客和司机的大幅补贴已经完成。滴滴打车仅在高峰时段对长时间未有响应的订单进行10元以内的补贴,保证用户能在平台上顺利的叫车。

对中国的出行领域而言,除了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最具有合法性、符合用户习惯的方式,仅出租车一种。即使滴滴打车为出租车司机提供了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载客率、完成更多订单。但无论是对具有垄断的出租车公司、还是出租车司机,滴滴打车平台本身并不可能直接向他们收取任何的费用。出租车呼叫功能之于滴滴打车是一个典型的流量应用。在培育用户阶段,出租车呼叫是最直接、最受欢迎的功能。滴滴和快的通过烧钱,为用户和司机提供高额补贴,从而使滴滴打车平台上聚集数千万活跃用户。在用户形成了通过移动互联网叫车的习惯后,滴滴开始向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个领域扩张。这些领域将为滴滴贡献了主要的收入。

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宣布更名为“滴滴出行”。

代表公司:

从滴滴打车到滴滴出行

滴滴打车于2012年9月在北京正式上线,在上线伊始只提供出租车预约服务。而快的打车于2012年8月在杭州正式上线,两家公司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双方互相通过提高对用户和司机的补贴金额以期

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在2012-2013年,市场出现了多个移动打车应用,如摇摇招车、打车小米、大黄蜂等。而滴滴和快的凭借出色的地推团队和执行能力,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分别获得腾讯和阿里的投资,得以快速成长。在获得巨头青睐后,滴滴和快的进行了疯狂的补贴大战。打车市场由滴滴和快的两家垄断。

2015年2月,在快的打车完成6亿美元D轮融资后的一个月,滴滴、快的两家公司宣布合并。由此,国内的打车软件市场形成了一家垄断的格局。

根据2014年4季度的数据,在国内打车软件市场份额中快的打车占比达到56.5%,滴滴打车占比达到43.3%,共同的占比达到99.8%。

在获得了垄断性的市场地位后,滴滴快的公司一方面对出租车司机端进行了持续的补贴。另一方面,利用滴滴出行上聚集的海量用户,开始向专车、顺风车、代驾、大巴等多个移动出行领域进军。

滴滴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在顺风车、专车、代驾等多个领域内进行布局,要做“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从出租车业务开始,滴滴打车每一轮融资都获得了巨额的资金。从资本对其的青睐可以看出,滴滴的故事并不仅仅止于出租车、黑车合法化(专车),而是通过滴滴平台,整合所有出行、交通领域。

应用场景1:

出行大数据:滴滴平台通过出租车、快车、专车的呼叫服务,实时呈现城市的交通状况、人流

分布。2014年底,滴滴打车曾推出《平安夜出行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当晚全国乘坐出租车出行的约有3,000万次。深圳市的出租车高峰出现在下午15点,北京则出现在16点。其中,北京市

有3.2%的用户打车去北京西站,2.6%的用户打车去首都机场。滴滴平台上每秒钟可发出数千个出行请求。这些请求对于城市管理者监控城市道路状况、人流分布和流向,个人了解道路出行情况都是极有帮助的。

2015年,滴滴上线智能出行平台苍穹。滴滴平台上所有的所有的专车和出租车数据都将汇聚到平台上,为用户和司机提供参考。

应用场景2:

从私人交通到公共交通:除了目前为个人服务的出租车、专车业务外,滴滴目前已经向更公共的交通领域拓展。目前,滴滴正在北京试运行滴滴巴士业务。滴滴巴士是一种“直达班车”业务,在北京通州、回龙观等小区集中的区域开设通勤巴士,开往中关村、亦庄等办公聚集地。这种为某一地区乘客定制巴士的服务,实际上在传统公交汽车公司也尝试过开展。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公交公司通常难以征集到足够多的乘客。而即便征集到足够多的乘客,乘客也需要负担固定的费用(整月、整年)以确保巴士的正常开行。而滴滴平台上足够多的用户,沿路的乘客共享该辆巴士,每个用户可以只为当天或第二天的座位付费,而不需要支付固定的费用。

滴滴巴士只是整合的一步,未来在定制公交、智能巴士、校车、员工班车等多个方面,都将可能出现滴滴的身影。

应用场景3:

不只是交通:当前滴滴的定位是个人的出行,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更好的帮助每个人更便捷、多样化的出行。未来,在打通城市交通的情况下,滴滴可以为货物“出行”、服务“出行”提供可能。这样的可能,Uber已经在美国多次尝试。例如,美国用户可一键呼叫冰淇淋车服务,一键呼叫烟花燃放服务;也可以通过Uber享受“当日达”的快递服务。当滴滴平台上的用户持续扩大,滴滴也就有可能从成为链接各种线下服务、线下货物的平台。

专车/快车

基本模式

专车或快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类似。乘客通过移动终端发出用车需求,附近司机进行响应。与出

租车服务不同的是,车辆的供给方并非出租车公司,而是私家车车主。利用私家车主的专车/快车服务虽然始终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该项服务在全球受欢迎的程度。

对供给方,私家车车主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经营专车服务,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填补了出行需求的缺口。各个专车平台根据私家车车型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大众化的家庭车型价格略低于出租车价格,而高端车型、商务车型的价格则大幅高于出租车价格。

需求方:一方面可以节省出行成本:一部分专车的价格略低于出租车价格,而且使用专车的成本将小于拥有汽车的成本。据统计,专车预约服务业务在上海平均每单车费为36元人民币,而上

海66,910元的年均汽车拥有成本可以在上海每天消费5次私家车预约服务,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乘客由需求时,他们可以付出更高的价格选择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型,并获得远超出租车的乘车体验。

付款方式:相比于出租车服务通常可以选择在线支付或线下直接支付。而专车服务,主要依靠移动支付平台进行划款,无需现金支付。这一方面为乘客和司机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由现金支付带来的风险。

正是专车/快车服务的出现,原有单一而标准的出租车服务,变为了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追求价格便宜可以选择快车/人民优步等低价的车型,追求高品质服务则可以选择高端、商务车型。过去高端车型的租车服务主要由小型的租车公司垄断,而大多数租车公司对带司机的豪华车用车服务的定价是1,500/天以上。由于没有如此庞大的信息整合能力,租车公司通常要求以天为单位进行出租,而难以做到按分钟为单位进行出租。

领先公司代表:

Uber(优步)

Uber(中文名优步)创立于2009年,创立伊始公司名为UberCab,主营业务是对旧金山地区的闲置出租车资源进行整合,向消费者提供出租车预约服务。2011年5月,Uber被美国运营部门以没有相关出租车公司执照为名处以20,000美元罚款,公司从此将名称由UberCab正式改为Uber,并专注于中高端私家车预约市场。如今Uber已进入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覆盖了全球超过300个城市,成为了全球最火爆的私家车预约软件。截至2015年7月,Uber在全球的业务已经扩张至58个国家的323个城市,预计在2015年底Uber在全球将开通500个城市。从订单额来看,预计2015年全球达到98亿美金,2015年达到200亿美金,2017年底达到500亿美金。

Uber基础的打车服务按照服务价格从低到高可以分五类:UberX、UberTaxi、UberBlack、UberSuv、UberLux。

Uber以提供高端私家车为基础服务,推出UberTaxi和UberX主要为了拓宽中低端市场。但UberX 和UberTaxi的平价打车模式更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目前国外的Lyft、Sidecar等及国内的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打车App也提供同样的平价打车服务。

截至目前,Uber已经进行了包括种子轮和天使轮在内的八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美元。

在2015年7月进行的F轮融资结束后,Uber公司的市场估值达到了51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达

到500亿美元用时最短的公司(5年零11个月),并超过小米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科技公司。

Uber的业务规模快速发展,公司的估值也快速飙升。

Uber为什么享受这么贵的估值?

根据14年12月的数据,在全球260个市场,Uber每天接送乘客100万人次,全年累计达到了1.4亿人次。公司年总订单额由2013年的6.88亿美元增长至29.11亿美元,增长率高达323%。2015年公司年总订单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达到98亿美元。

首先,Uber享受如此高的估值,因为它并非一款打车软件,也不只是一款交通类应用,未来,它可能是联通整个O2O线上线下物流和人流的应用。这样,Uber的“故事”和想象力变得极大。未来在同城物流、公共交通、甚至零售领域,Uber都将大有可为。这是它能享受高估值的原因之一。

第二,海外市场出租车费用较高,Uber定价低于出租车,但价格水平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Uber向司机收取的20%佣金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也就是说,与大多数先圈定大量用户再需找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不同,Uber在海外市场从一开始就拥有了稳定的营收来源。随着在全球的拓展,以及订单量的快速增长,Uber收入亦快速增加。

第三,Uber在技术、数据等层面不断的进行优化、整合,以达到对车辆资源最有效的配置。Uber的核心技术就是如何在一个城市里部署最少的车,最有效率地满足全城的需求。这个算法技术的核心就是Traveling-Salesman problem,即如何把无数个移动的点用最短的线连接起来。

第四,在算法支撑下的独立定价,Uber的路程价格完全由Uber自己决定,相比于出租车

价格,Uber的价格更为市场化。在不同的时间划定不同的价格,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和恶劣天气时间,乘客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这体现了天气与时间因素对乘客真实需求的影响,而Uber的灵活定价使得乘客与车主间的供求关系更加平衡。

从估值来看,以公司2015年的预期收入计算,公司当前P/S仅5.84倍,低于Facebook、腾讯和特斯拉。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00%以上,又遥遥领先目前中美的科技巨头。

相较而言,中国市场的出租车价格已经处于低位,滴滴快车、人民优步等产品价格较出租车更低。因此,在高峰或堵车时段,滴滴快车、人民优步等产品的司机需要依赖于平台的补贴,才可能覆盖其行驶成本。因此,无论是滴滴、Uber在中国仍然处于烧钱补贴阶段。

顺风车:提高车辆上座率,减少道路拥挤

搭乘顺风车的传统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早已有之。尤其是在国外盛行的自助游中,搭乘顺风车亦是一种游玩的途径。但欧美的顺风车搭乘以中长途距离、非固定时间、路边招手即上为主。就中国而言,由于信任等问题,搭顺风车对乘客和车主而言,都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对车主而言是搭载陌生人,对乘客而言则是搭乘陌生人的车辆。两方皆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中介平台保证其路程的安全和付费的便利。

顺风车的出行方式虽略晚于滴滴打车、Uber等专车模式出现。但顺风车的模式整合线下私家车的空置座位,解决大城市上班族的一部分通勤问题,并提供了构建共享社区的可能性。

运作模式

顺风车模模式下,有搭乘需求的乘客提前在顺风车APP中发布自己的乘车需求(时间、起始点),由附近的车主进行抢单。抢单成功后,乘客先进行付费,并与车主约定接送时间和地点。搭乘完成后,车主与乘客相互进行评价。

在价格方面,顺风车APP通常并不精确到公里和时间,而是根据车型、行驶公里范围给出计费的区间进行计费。通常而言,顺风车的费用约为相同里程出租车的50%-60%。顺风车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大城市的通勤人群。虽然乘客提供的费用并不能覆盖车主的全部行驶费用。但高企的油价和养车费用下,车主仍然愿意通过提供顺风车服务,将车内空置的座位资源暂时的“租”出去,获得一部分养车费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建,上班族的通勤时间不断增长。通过顺风车搭乘,也帮助车主和乘客在通勤途中进行沟通交流。

可以看到,国内的顺风车软件在运营机制上,与普通的专车和出租车进行了明显的区隔。例如,其他专车平台虽然也设置了车主与乘客的相互评价体系,但由于短途用车是高频、短时间的出行行为,因此专车平台并不做重点的运营评价体系。但顺风车车主通常并不以此为盈利的手段,他们通常更愿意搭乘举止文明的乘客。因此顺风车平台在搭建时,十分注意对车主与乘客之间的社区感进行营造。同时平台更偏向于保护车主的利益,以保证平台上有源源不断的车主加入,提供新的行驶线路。

一些典型的运营策略如下:

正是在这些运营策略下,顺风车的车主与乘客对平台有较高的粘性,但又不至于出现大规模“跳单”的情况。

随着顺风车产品的运营深入,平台上聚集了有固定线路的车主和乘客,他们通常都由大型小区向办公聚集区进行流动。顺风车产品在未来将不仅是一个拼车平台,而成为一个共享社区。通常,在同一办公区内工作的乘客为同一行业(例如,在中关村工作的IT从业者、在金融街工作的金融从

业者)。顺风车软件不仅为他们提供一个搭车的平台,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将为同一行业的从业者提供在路上的社交空间。

另一方面,部分顺风车软件放开对司机每日只能接两单的要求,开始向非固定线路的顺风车、甚至中长途顺风车市场进行拓展。

市场概况

现阶段的国内顺风车市场呈现了“3+1”的格局。成立最早的嘀嗒拼车,目前拥有的日活跃用户数最多。其次为51用车和天天用车等其他独立APP。整个市场原本由多家独立的APP组成,但2015年6月,滴滴打车宣布进入顺风车领域。在其打车界面新增顺风车入口,并对司机端进行最高每单35元的补贴政策。上线两个月后,滴滴顺风车的日订单量突破200万单。而独立拼车软件中目前最大的嘀嗒拼车日订单量峰值为120万单。

对于行业内的竞争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用户规模。只有当供给端和需求端都聚集了足够多的司机和乘车人,整个平台的活跃度提升,顺风车搭乘请求的成功率提高,平台才能获得最大的粘性。因此,滴滴打车凭借在打车、专车领域积攒的用户进入拼车领域,对于其他独立的拼车软件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案例:Uber Pool业务

在顺风车出行领域,最近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Uber即将在中国推出的多人拼车产品“Uber Pool”。这款产品于2014年4月5日在美国旧金山发布并开始内测,目前已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巴黎、奥斯丁等五个城市运营。Uber中国在今年10月或将此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Uber公司认为,不断增加运力、降低司机的空驶率,才能有效的帮助乘客达到可以立即乘车的需求,同时提高司机的收入。

Uber Pool将原有人民优步(国外为Uber X)中每一订单的“司机+乘客”固定模式,变为同一订单内司机搭乘2位以上不同乘客的模式,形成乘客的拼车合乘,共享重合的路程。

根据Uber pool的模型,在一般的拼车产品或者专车产品的情形下,司机在两段行程的空隙时间中无法获得收入,存在空窗期(Unpaid Travel Time)。

如果使用Uber Pool系统,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在不同的地点先后接上两名以上的乘客,再将两名顺路的乘客送达目的地。Uber pool将原有一位乘客独享的路程中加入了新的乘客。由此,Uber司机可以收到两份以上的车费,而乘客的费用则可以继续下调。据称,Uber pool在中国的定价将至少比人民优步便宜30%以上。而司机的相同的路程中,运力将增加两倍。

Uber pool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顺风车模式,是将原有的司机顺路搭乘一位乘客,变为了司机顺路搭乘多名不同地点的乘客。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Uber Pool需要精确的匹配合适地点、合适时间。确保乘客拥有和独自乘坐Uber一样的体验,不至于在顺路搭乘其他人的路程中耽误原有乘客的时间。

同时,Uber后台系统需要实时计算拼车的可能路线,完成可能的乘客的匹配。Uber pool跳出了原有的顺风车需要提前预约的规则,通过多人拼车,将车辆的运力发挥到最大。

P2P租车

(1)租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驾游增长推动市场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租车市场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根据罗兰贝格数据显示,中国租车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9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预计2018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增至650亿元。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截至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新增1,707万辆,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2014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突破3亿人,汽车驾驶人2.47亿人。汽车驾驶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汽车保有量,说明租车市场依旧存在较大空间。

此外,境内租车和自驾游火热,用户自驾游和租车消费习惯被培育形成。《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

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14亿2千人次选择自驾方式参与旅游,占全国全年旅游出行人数

的48%。2013年自驾车旅行总人数17.3亿人次,占年度出游人数的53%。2014年自驾车出游总人数约为22亿人次,较2013年增长8%,约占年度出游总人数的61%。其中,年度出游频次平均为5.4次,其中出游4-6次的占比46%,7-9次的占比30%。

(2)P2P租车服务运营模式

P2P有别于传统租车,是为私家车车主提供平台,帮助他们将自己有意出租的闲置车辆放上租车

平台,租车平台进行统一的定价。租客搜索到合适的附近车辆,双方约定租车时间等,完成租赁

交易。

2017年共享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共享经济分析可行性 研究报告 2016年12月

目录 一、共享经济:从共享到经济 1、共享经济:从Uber、Airbnb说起 二、共享经济的本质与优势 1、共享经济本质 (1)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 研究报告五年级 (2)共享经济的另一个核心特质是,所说的“共享”是指对个人闲置资源的共享2、共享经济的优势 (1)整合线下资源 (2)降低成本,提升配置效率 (3)提供非标产品 (4)树立个人品牌 三、共享经济核心机制 1、动态定价 2、自由时间 3、双向约束 四、共享经济的出现条件 1、移动互联网 2、支付 3、经济危机 4、信息共享习惯养成

五、共享经济史前史:互联网信息共享 1、以兴趣为导向的BBS社区:猫扑、天涯、百度贴吧 2、以知识为导向的点评、百科社区:维基百科、TripAdvisor、大众点评、百度百科 3、以个人展示为导向的社交网络:Facebook、QQ 空间、人人网、开心网 4、以内容导向的媒体平台:Twitter、Youtube、微博、土豆、博客 六、共享经济在移动交通出行领域的发展 1、打车应用:流量型应用 (1)商业模式 (2)代表公司:从滴滴打车到滴滴出行 ①应用场景1:出行大数据 ②应用场景2:从私人交通到公共交通 ③应用场景3:不只是交通 2、专车/快车 (1)基本模式 (2)领先公司代表:Uber(优步) 3、顺风车:提高车辆上座率,减少道路拥挤 (1)运作模式 (2)市场概况 (3)案例:Uber Pool 业务 4、P2P租车

(1)租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驾游增长推动市场快速发展(2)P2P租车服务运营模式 (3)领先公司代表:PP 租车 5、移动出行发展趋势 (1)行业龙头公司混业发展 (2)创新性业务模式层出不穷 ①代驾 ②货拉拉 七、共享经济与住宿 1、Airbnb 2、HomeAway (1)商业模式 (2)运营数据 ①付费展示房屋数量 ②年费模式房屋收益情况 ③客户粘性 (3)财务数据 3、WeWork 4、SOHO 3Q 5、优客工场 八、共享经济之创新服务类 1、生活服务类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目录报告摘要......................................................................................................1 上篇总报告 (5) 一、2019 发展概况 (5) (一)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大幅放缓 (6) (二)稳就业作用初步显现 (8) (三)共享经济成为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9) (四)直接融资较上年下降52% (11) (五)聚合模式等新模式备受关注 (13) (六)共享平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15) (七)平台经营理念和行为更加理性 (16) (八)智能化应用进程不断加速 (17) (九)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9) (十)规范发展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20)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的影响 (23) (一)短期影响:有“冲击”也有“刺激” (24) (二)长期影响:“危”中藏“机” (26) 三、存在的问题 (29) (一)疫情冲击下平台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29) (二)地方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较为突出 (30) (三)《电子商务法》落地实施尚缺乏细则支撑 (31) (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 (32) (五)可共享资源开放力度不足 (33) 四、发展趋势 (34) (一)共享经济将很快走出疫情冲击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34) (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35)

(三)未来几年平台企业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36) (四)资源开放和平台赋能成为共享制造的重要支撑 (37)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成为新热点 (38) (六)“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进一步加强 (38) 下篇典型案例 (40) 一、滴滴出行:迈向技术与安全双轮驱动新阶段 (40) 二、小猪短租:发力自营业务加快智能化应用 (42) 三、Airbnb 爱彼迎:持续提升品质服务与文化体验 (43) 四、途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发力品质化服务 (44) 五、美团:全力打造综合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 (45) 六、WiFi 万能钥匙:以技术自主创新保障连接安全 (47) 七、满帮集团:优化增值服务探索模式创新 (48) 八、好活平台:积极探索灵活用工新模式 (50) 致谢 (52)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共享经济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它打破了现有经济体制,其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促进供需匹配,激活闲置资源,实现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和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行业的不健全发展,也导致共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共享经济模式发展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以成都盼达共享汽车为例,通过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式,结合自身专业所学知识分析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得出共享经济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在反思中完善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等结论,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汽车;问题与策略 1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当前共享汽车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我国任何新生的事物想要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模式,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地方性管理制度,这也就使得共享汽车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指导,共享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自由化的特点,市场上准入门槛低、监督不严格等问题都使得共享经济的发展十分不规范,以共享汽车的发展为例,当前市场上许多使用者将共享汽车占为己有或者肆意破坏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另外由于监管制度的缺失也导致政府部门对于企业共享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缺乏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监管,行业内部也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政策方面的不足都影响了共享经济的规范性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给城市的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完善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管理制度,实现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营也是相关的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1.2企业投资风险高回收期较长 共享经济企业投资风险高、投资金额大,资金回收期较长也是目前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2017年OFO共

2016年共享经济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8月

目录 一、共享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二、零边际成本的革命,共享经济的理论基础 1、零边际成本向线下蔓延 2、“协同共有”模式挑战传统“市场经济交易”模式 3、如果我们能极速连接到某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占有呢 三、共享经济,未来已来 1、共享经济“大”势来袭,Uber和Airbnb为何高估值 2、泛互联时代,超级链接就差最后一步 3、全民认知已接近,广泛参与带来爆发性增长 四、X领域的Uber与Y领域的Airbnb 1、共享用车 2、共享住房 3、共享音乐视频流媒体 4、共享知识与技能互补 五、共享经济的特征和正的外部溢出效应

1、共享经济的三个特征 2、共享经济的正外部性溢出 (1)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 (2)转变过度消费观念,长期有益于环境保护 3、共享经济的发展沿革:遭遇冰火两重天 六、共享经济的下一个弄潮儿 1、停车位共享 (1)国内智能停车的轻重模式打法 (2)从“一车一位”到“一位N 车” (3)智能停车ParkMe 的停车信息数据库蓝图 2、共享物流 (1)第三方物流(3PL)市场增速强劲,IT 投入有待加强(2)国内B2B共享货运物流平台的市场格局已成熟 (3)共享经济“去中心化”下的2C快递正在被发掘 3、能源共享 (1)畅想能源共享的两种新模式

(2)实时监测基础HEM已爆发,能源互联网价值链凸显(3)国外相关公司的能源共享实践 ①Opower:数据挖掘,节能建议提供商 ②Emerson:能源互联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 七、共享经济相关企业 1、停车共享 (1)数字政通 (2)捷顺科技 (3)安居宝 2、物流共享 (1)千方科技 (2)皖通科技 (3)久其软件 3、用车共享 (1)千方科技 4、住房共享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罗宾.蔡斯(robin chase)女士的《共享经济:重构未 来商业新模式》,为我们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带来许多前沿 性的启发。蔡斯女士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是Zipcar 等共享公司的创始人,参与大量政策咨询,是《时代周 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享经济》是一本 介绍“人人共享模式”的书。蔡斯女士将自己创办共享经济企业的经历与自己多年来对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研究结合 在一起,写作了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 炼出人人共享模式的三大基础: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 人参与。各用一章介绍这三个方面,最后用一章概括了人 人共享模式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 相关的商业运作、政策规制和企业变革。第三部分,讨论 了人人共享模式的融资问题与环境问题。《共享经 济》在以下几个主题上的创新,对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具有 启发性:1、如何正确看待共享与公有、私有的关系:树立“使用而非拥有”的新理念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这 是所有共享经济主张中共有的内核。这里的共享特指转移 使用权(access),但不转移支配权(ownership),拥有者 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共同分享剩余。Ownership被多数人习 惯地称为所有权。实际上,当所有权是指产权(property

right)时,Ownership仅仅是指所有权中的支配权,与之相 对还有使用权。例如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就把所有权 区分为支配权与使用权。蔡斯女士将这种产权区分归结为 “拥有资产”与“租借资产”(租就是使用费)的区分。这里的共享,与公有私有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公有与私有, 指的都是ownership。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并不影响使用权 是否转移。例如,中国农村改革中,土地的支配权归国 家、集体,但使用权可以转移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就是“使 用而非拥有”。可见“使用而非拥有”非公非私,既可以公有私用,也可以私有公用。对互联网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平 台拥有,大众使用。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以互联网形式实行“使用而非拥有”,突出优势在于蔡斯女士说的“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具体到Zipcar案例上,“使8个1小时租赁和一个8小时租赁所需的成本相同”。共享 模式在互联网实践中往往指产品免费(不售卖),而服务收 费(即按“使用”收费)。针对生活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 消费;针对生产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经济(即蔡斯所 称Collaborative Economy)。协同经济不按拥有分成,而按 使用分成。互联网特殊在,可以进一步按使用效果分成。 例如,苹果商城模式实行三七分成,APP使用苹果的生产 资料免费,APP向最终用户收费;只有APP使用有效果 时,苹果才与APP们分成,从而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以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35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 共享经济是在网络时代下诞生的新型经济模式,引发了新一轮商 业革命,提高了各类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 享雨伞、共享汽车出现,带动了IT 软硬件、信息终端等产业发展, 缔造出全新的企业运营、消费和生产模式。根浴PwC 的预测显示,到 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将会达到3350亿美元,我国的共享经济 规模将会达到世界首位,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关于共享经济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在2016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共享经济”字眼,强调提升社会资源利 用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提供了 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经历了2017年共享经济的洗牌潮后,2018年, 共享经济继续迅速发展,涉及领域包括金融、交通、医疗、生活服务、 知识技能等产业,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 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从发 展现状来看,共享经济已经从开始的房屋住宿、交通出行渗透至了物 流、餐饮、金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细分市场,并朝着能 源、农业、城市建设等传统领域中扩展。共享经济的产业、市场规模 均逐步扩大,根据2010年的数据来看,共享经济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 市场规模也仅有千万余元,在2015年,这一数据直线上升,市场规 模突破了百亿,各个行业发展规模均得到显著扩大,尤其是交通出行 业,滴滴平台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通出行共享平台。同时,共 享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就业率,在共享经济支持下,就业方式变得更 加自主、灵活,每个人只要有资源、有时间,均可以参与,如在闲暇 时间通过滴滴平台成为专车司机,参与众包物流等,都能带来额外收 入。 二、共享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信用体系有待健全 在社会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下,社会失信问题得到了进 一步改善,但是相较而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违背诚信问 题依然存在。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中,“诚信”是一个关键,只够有完 善的信用保障体系,才能满足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个人诚信体系 上,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在美国,制定了包括品德、能 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在内的5C1S 标准体系,为Airbnb 与Uber 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支持。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社会信 用水平不高,以共享单车为例,少数用户将单车据为己有、恶意破坏、 涂改二维码在,更有甚者,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行为,严重影响共享 经济的发展。 (二)监管机制急需完善 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与之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政府的监 督力度不够,会给消费者造成隐患问题,这一新型经济模式的准入门 槛低,行业细则也不明确,导致事故频发。以共享单车为例,其发展摘要: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模式,以其新颖的商业模式,在其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共享经济也暴露出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共享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亚威 (身份证号:30105199005170912) 初衷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大量用户将单车随意停放,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城市秩序,加上监管不到位,也出现“儿童骑共享单车死亡”、“骑共享单车发生车祸致重伤”等事故。除此之外,网络监管不当也会造成问题,如APP 中存在的漏洞可能会导致用户财产遭到损失、信息泄露等。三、共享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一)完善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企业掌握着大量用户隐私,包括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等,企业需要履行自身责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做好事前预防工作,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更新现有技术,做好数据文件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严格规范信息使用权限,严禁侵害用户的权益。同时,完善现有的信用系统,对于失信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为个体建立信用方案,借鉴美国的措施,将品德、能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等纳入信用体系中,制定奖惩措施,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出诚信的风气。(二)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制度针对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管,打破立法思维,为共享企业提供生存空间,根据其发展中的问题和消费者的反馈进行科学指引,完善监管体系,制定法律制度。对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营,也要做到全程监管,加强对用户数据、网络安全监管,并做好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人们安全用网、文明上网,从法律、道德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成立共享经济行业协会通过共享经济行业协会,能够为共享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提供平台支持,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来做好产品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针对侵害用户权益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并规范企业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在退出运营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预先公示,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纠纷时,由行业协会介入,杜绝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负面影响,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四、结语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然而,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和谐的音符,对于共享经济,要用包容心态对待,并从法律、监管、信用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制约。参考文献:[1]张一弛.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法律规制[J]. 金融经济,2019年08期[2]郭希雅,马淑娇. 共享汽车的发展逻辑:现在与未来[J]. 改革与开放,2019年06期[3]苏妍羽. 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业故事,2018年17期

共享经济最深度的报告

共享经济最深度的报告 【摘要】 ■快速崛起的商业新生态,未来十年22倍增长。Uber成立5年估值超过500亿美元,是没有汽车的全球最大出租车公司;Airbnb成立7年估值达255亿美元,是没有房产的全球最大住宿服务提供商,分列全球估值第一和第三的创业公司。这类秉承“共享精神”的独角兽公司的快速崛起,标志着“共享经济”商业新生态正悄然来临。共享经济发轫于互联网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的精准匹配与联结,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共享经济的兴起与下述条件密不可分:经济背景-产能和供给过剩是经济周期的普遍性难题,构成共享经济发展的前提;商业困局-传统模式企业集团的低效协同以及产业链的层层加码,导致交易成本畸高;技术前提-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应用,让供需信息实时、精准的高效匹配和信任鉴权成为可能;消费理念-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消费观转变;社会背景-城市化进程下的高密度人口,促成更多交易撮合机会。 ■产业重构孕育巨大空间。2014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中五大主要行业(P2P借贷和众筹,在线雇佣,住宿,租车,音乐和影视流)的市场规模已达15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3350亿美元,2014A-2025的CAGR为32.6%。与传统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基于需求或供给即时形成动态的产业闭环,每一个个体或企业都可能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或需求方,市场外延扩张潜力显著。供给端基于交易抽成的模式清晰,降低固定成本并提高交易成功率,实现个性和定制化的服务;需求端赋予消费者主动权、透明度和参与度,重塑信任基础并实现共赢交易。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向全行业渗透。共享经济在2014年之后进入了快速扩张期,迅速渗透到许多领域和细分市场。我们系统梳理了并整理了国内外已出现的5大类13小类超过80家的共享型经济企业及模式,包括1)旅行住宿领域的房屋住宿和办公室共享;2)物流领域的众包物流;3)交通领域的租车&拼车、出租车、轮船共享、飞机租赁和自行车共享;4)服务&技能领域的零散体力劳动、知识技能等脑力协作服务;以及5)闲置用品领域的家庭用品和企业闲置物品交换。我们认为未来新领域的渗透需要具备可快速扩张的全球化市场;广泛的、有共同特征的需求;可供整合的产能或供应。 ■挑战与机遇:探索中不断迭代、优化和进步。类似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行业初期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初始资本投入大、体验要求高、交易诚信及安全的约束、政策监管的障碍、模式跨区域复制的难度和收益对价格的敏感性等。但我们相信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和行业的快速渗透,拥抱共享经济的企业会迎来更多的发展,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1 共享经济-伴随经济发展和消费理念变革崛起的商业新生态 1.1发展缘由:快速崛起的商业新生态

以“共享”理念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

以“共享”理念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 ——“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洪志生薛澜周源《光明日报》(2016年05月11日10版) 一、国内共享经济模式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状况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共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又称分享经济)这一全新的商业潮流已初露端倪,众多的共享网站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广泛渗入了从消费到生产的各类产业,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为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充分应用共享模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1.互联网+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是共享发育的基础 我国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将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高端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新兴软件等产业方向。“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网络技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持续保持突出地位。互联网+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其带来的特殊商业环境的变化。总体上来说,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立足“三个端口两个转换”——即两信息端口(人和物)、两信息转换平台(价值和信息)和一个分布式价值创造端口。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人们通过使用无线智能终端(手机、PDA、平板电脑、车载GPS、智能手表等),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需求,这是人的信息输入的重要端口。物联网是指通过智能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按约定的协议,将某一单位(区域内或行业内)的物品进行信息编码并输入全域互联网系统,从而实现各相关物品的信息链接和融通,是物的信息的重要输入端口,与云计算平台相互链接。3D打印是通过SAT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也称为增材制造。

共享阅读市场调研报告

共享阅读市场调研报告 当前,“共享经济”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在国内“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共享阅读等一系列共享模式刺激着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新型名词——“共享阅读”。本文以共享阅读市场为例,对xx市多个共享书店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当今共享阅读市场的发展,研究“共享经济”市场模式,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共享经济”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使它们以较低的价格为人们提供产品或服务。植根于当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共享经济”,其理念与实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共享时代下的“共享经济”包括共享单车、共享健身房、共享唱吧、共享阅读等各个范畴的“共享经济”形式,其中共享阅读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良多:降低阅读成本、提供更多书籍、满足更多市民需求的同时,也挖掘着人民的阅读感情。人民生活日渐美好,社会矛盾发生改变。社会矛盾已从旧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电子科技极速发展,网络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回归书本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此时,共享阅读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读书机会,在政府与商家的支持下共享阅读逐渐从表层向精神文明深度发展。xxxx作为一个阅读量极高的城市,早在2014年,亚马逊中国首次根据2014年上半年的纸质书及电子书销售数据,发布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

单时,xx就名列第二,且多家共享书店在xx经营,市民反响良好。随着共享书店的逐步兴起,对以共享阅读市场为例的“共享经济”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希望能从调查分析中得出为何要提倡“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给人民带来的利弊以及共享阅读为何会成为政府着力发展的对象等问题,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范围与内容。xx市市区市民阅读习惯调查、共享阅读模式了解度调查、市民对当地共享书店阅读体验满意度调查。 (二)调查方法。分为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问调查法。(1)问卷调查法分为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后收回的有效问卷数量为457份,有效率较高;(2)实地访问法即面对面访谈,对不同书店进行书店销售人员、书店消费者、借书者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包括普通书店和共享书店。 (三)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xx省xx市市区书店(三孝口新华书店、xx图书城新华书店、罍街共享书店、“纸的时代”书店)和书店工作人员与消费者。三、调研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本文采用目前最常用的Alpha信度系数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考虑量表的内在信度——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α=■[1-■]=■[1-■],其中N为题数,Si2为第i题的题内方差,St2为总分方差,t为题间相关系数总和。首先我们通过SPSS19.0对调查问卷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得到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KMO的度量值为0.570,此值大于0.5,且Bartlett球度检验表明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伴随概率为0.000,在置信水平为95%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说明问卷效度良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 告 报告人:张治鑫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 调查时间:2017.08.22-2017.08.26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 整理报告时间:2017.08.27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能力的提升,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均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尽管仍有人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质疑,但总体发展较好,是人类的进步。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类似于众筹,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需求,跟其他消费者一同订购旅馆、汽车、飞机、船舶等,以较低的价格成本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出租者可以利用闲置的产品赚取额外的费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实现直接交换、资源共享。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共享经济都表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有人却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充满了质疑,共享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吗? 2.共享经济内涵及其争议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

行的。据调查统计,当今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共享单车,大概有一半的人听说过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闲鱼等共享产品,只有26.92%听说过Uber。共享经济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二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共性经济的主要领域 共享经济的主要领域包括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共享金融、二手交易等。具体来看,出行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132 共享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朱 约 涂 庄 金思园 刘志铖 何西勇 作者简介:朱约(1997.11—),女,贵州六盘水人,汉族,本科在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涂庄(1982.01—),男,湖北武汉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刘志铖(1997.10—),男,江苏南通人,汉族,本科在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金思园(1997.09—),女,浙江金华人,汉族,本科在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何西勇(1997.07—),男,四川绵阳人,汉族,本科在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摘要:共享经济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经济消费模式,以其特有的便捷、环保、低成本、新型时尚等优势正在稳步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共享经济的现状、驱动因素、发展前景、优势、不足和发展措施等方面对共享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以望促进共享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大学生;绿色消费 1978美国两位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 )和琼·斯潘思(Joel.Spaeth )在发表的论文《社区结构与协同消费:一种日常活动方法》中出现的“Collaborative Economy ”一词,中文译为“协 同经济” ,即本文所述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需求方以支付酬劳为代价向供给方暂时“借用”物品的一种新兴经济模式,通常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其实质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二次整合线下的社会闲置资源,让需求者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物品的使用权或享受服务的权利。 一、共享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笔者以泰州大学城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1:3的男女比例采取随机取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共享经济发展特征: (一)发展规模日益扩张。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成交额达到2.942万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1.6%;互联网运营平台员工人数达到了598万,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7.5%;共享经济的市场参与人数约为7.6亿人次,其中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人数约为7500万人次,增幅达到7.1%。在2015-2018这三年里,出行服务业、住宿业、餐饮业等领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对行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每年1.6%、2.1%和1.6%。 (二)性别差异对共享经济发展影响明显。不同性别的消费主体对消费领域的差异性对待也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针对不同的消费主体进行有区别性的产品设计是共享经济发展趋势之一。经调查结果分析,70.6%的泰州女大学生中在消费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包装、商品实用性、使用利益以及售后服务等细节问题的占比达45.2%;相比较而言泰州男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对象时侧重于商品的性价比、安全问题等。 二、共享经济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绿色环保。在共享经济消费模式下,人们通过租赁或者借用一种商品或服务,而不是和以往一样通过购买所有权来享受商品或服务,从而使闲置资源的使用率得以提高。当下之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局限于实体商品租赁、转卖的经济模式,而将闲置资源配置共享扩大至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和交通运输等诸多服务领域,社会公众对这些闲置共享资源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减少重复购买,降低环境压力,绿色环保。 (二)促进企业降费提效,带动创业就业。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平台不需要建造厂房生产产品,通过为交易主体提供交易信息,撮合交易达成即可盈利,大大降低了商业成本。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看,共享经济正处于初创热经济时期,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蓬勃发展,适合中小型创业企业抢抓机遇,发展壮大,从而拉动就业,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三、共享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一)消费者信息安全问题突出。此次调查中,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比重高达调查数据的21%,直接反映出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性,而这必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阻碍,由此可见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得以重视,亟待解决。 (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有待提高。共享经济的结果是消费者与产品或服务的对接,从调查数据来看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保障的问题使消费者拒绝共享消费的占比高达12%,反映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的严重性,产品和服务作为消费者消费的源动力,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三)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凸显。共享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其背后的支付流程是一项技术管理工程,但目前国内在网络支付安全保障方面的技术尚未完善,对于第三方提供的网络支付系统安全性难以保证。由于是虚拟交易,相关部门的监管无法落实到位,使网络支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渐趋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结论及措施 (一)强化对第三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守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共享消费过程中,互联网运营商作为沟通消费者和服务提供方的第三方平台,掌握着大量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而第三方平台工作人员作为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对其业务能力应该严格把守。 (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共享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应该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潮流,面向对象革新发展,严格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加大客服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服务和业务水平,始终以消费者体验为服务核心,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让消费者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保障客户体验感。 (三)建立和完善网络支付体系,加强网络支付交易平台监管力度。由于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当一种新兴经济模式盛行时,立法便成为最大的问题。共享经济仍在不断创新当中,国内关于网络支付安全的法律法规较少,缺乏对于网络支付安全的必要法律制度保障,因此立法部门应该加强维护网络支付安全的相关立法,做好消费者支付安全的守护者;而监管部门则应该加大网络支付的监管力度,同时网络支付的提供方应该加强对于支付系统的实时监测,加大投入力度,减少系统漏洞。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023X )。参考文献: [1]张茜.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的趋势研究[J ]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91-192. [2]陈怡然.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初探[ J ],全国流通经济,2019(3):106-107.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

共享经济行业简报 今年5月9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此外,“共享经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市场规模将逐年增长。 共享雨伞遭资本冷落,是否伪需求还待市场验证 共享雨伞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企业在地铁或公交站、商业区等提供雨伞共享服务。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桩”模式,另一种为“有桩”模式,前者可以随用随取,后者则需要找到固定借伞机。 据艾瑞咨询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1家共享单车企业披露了融资消息,行业融资额已超60亿人民币。其中,ofo共享单车已完成D轮融资,摩拜单车已完成E轮融资。 共享充电宝也备受资本宠爱。据媒体报道,在两个月时间里,共享充电宝行业对外宣布的融资总额已超12亿元,入局者超22家。相比之下,共享雨伞却遭资本冷落。据统计,共享雨伞现有10余个玩家,只有5家获得过融资,且均为天使轮。 共享雨伞是否是刚需且高频的需求?关于此问题,唱衰者居多。有人认为,北方整体降雨少,而南方虽雨量多,但当地居民本身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雨具的习惯。下雨该自己带伞,这是一个孩子都该懂的道理,共享雨伞是否真的像创业者所说作为公共服务的补充还需打上一个问号,一切还是有待市场来验证。 共享+野蛮生长? 资本热捧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共享经济概念源于美国,Uber和Airbnb两大独角兽的崛起,让共享经济概念横扫全球。共享经济的出现,简单来讲,最大的价值是让“使用权”的门槛降低。而且传统的使用权和拥有权的捆绑,还限制了人类所有物的使用范围。比如说,为了保护所有财产的安全,大家的做法是

2020-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目录 报告摘要 (1) 上篇总报告 (5) 一、2019 发展概况 (5) (一)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大幅放缓 (6) (二)稳就业作用初步显现 (8) (三)共享经济成为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9) (四)直接融资较上年下降52% (11) (五)聚合模式等新模式备受关注 (13) (六)共享平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15) (七)平台经营理念和行为更加理性 (16) (八)智能化应用进程不断加速 (17) (九)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9) (十)规范发展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20)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的影响 (23) (一)短期影响:有“冲击”也有“刺激” (24) (二)长期影响:“危”中藏“机” (26) 三、存在的问题 (29) (一)疫情冲击下平台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29) (二)地方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较为突出 (30) (三)《电子商务法》落地实施尚缺乏细则支撑 (31) (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 (32) (五)可共享资源开放力度不足 (33) 四、发展趋势 (34) (一)共享经济将很快走出疫情冲击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34)

(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35)

(三)未来几年平台企业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36) (四)资源开放和平台赋能成为共享制造的重要支撑 (37)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成为新热点 (38) (六)“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进一步加强 (38) 下篇典型案例 (40) 一、滴滴出行:迈向技术与安全双轮驱动新阶段 (40) 二、小猪短租:发力自营业务加快智能化应用 (42) 三、Airbnb 爱彼迎:持续提升品质服务与文化体验 (43) 四、途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发力品质化服务 (44) 五、美团:全力打造综合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 (45) 六、WiFi 万能钥匙:以技术自主创新保障连接安全 (47) 七、满帮集团:优化增值服务探索模式创新 (48) 八、好活平台:积极探索灵活用工新模式 (50) 致谢 (52)

2021-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 目录 报告摘要 (1) 一、发展概况 (5) (一)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约2.9% (6) (二)共享经济新就业对稳就业保民生的作用凸显 (7) (三)共享型服务和消费成为提升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 (10) (四)直接融资大幅增长 (14) (五)企业服务市场成为竞争新战场 (16) (六)共享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 (19) (七)网络直播营销成为共享平台的新亮点 (21) (八)平台企业生态化扩张进一步加速 (23) (九)量身定制的监管制度持续完善 (24) 二、存在问题 (27) (一)大型平台涉嫌不正当竞争问题 (27) (二)共享平台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潜藏风险 (28) (三)流量恶意竞争问题 (30) (四)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30) (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 (31) 三、发展趋势 (32) (一)共享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32) (二)共享型消费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三)反垄断监管力度将持续加强 (35)

(四)企业国际化面临更大挑战 (36) 附:典型企业案例 (38) 一、途家:着力科技创新打造“信用民宿” (38) 二、爱彼迎:积极帮扶社区拥抱新常态下的新旅游 (40) 三、高灯自由薪:数字化人企商业协作助力灵活就业 (43) 四、好活:积极探索助力“新个体”灵活就业新模式 (46) 五、Wifi万能钥匙:夯实安全根基优化应用模式 (49)

图表目录 图1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结构情况 (6) 图2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各领域市场规模增速情况 (7) 图32017-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 (8) 图42016-2020年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客运量占比情况 (11) 图52016-2020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 (12) 图62016-2020年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 (13) 图72020年共享经济各领域直接融资额同比变化情况 (15) 表12017-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概况 (6) 表22020年主要生活领域共享型服务普及情况 (13) 表32019-2020年主要生活领域共享型服务支出占比 (14) 表42016-2020年共享经济主要领域直接融资规模 (14)

我国共享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共享经济产业发展态势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共享经济上属于基本起步阶段,部分细分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行业发展可以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中外共享经济发展对比来看,共享经济在国外发展起步比国内早,目前发展比国内相对更加成熟。从Uber、Airbnb 为代表国外共享经济近期的发展和增长速度来看,当前国外在租车、房屋共享等细分领域已进入高速成长期。然而,我国共享经济从发展形态、用户习惯、平台建设、供需双方认知等方面,目前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市场进一步培育,其中租车、停车、房屋短租等领域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图表中国共享经济行业生命周期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分享经济发展迅速,平台企业快速成长。根据速途研究院数据,2012年在线短租市场起步时市场规模仅有1.4亿元,2014年达到38亿元,2015年超过100亿元,环比增长163%。在医疗分享领域,名医主刀自2015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年10月上线后的几个多月内就开展了数千台手术,业务量月均增速40%以上。在网贷领域,行业发展还处在高速增长期,领先企业仍然保持100%以上的增长。搜易贷成立于2014年9月,在2015年实现营收65亿元。京东产品众筹于2014年7月上线,截至2015年12月,京东产品众筹总筹资额已突破13亿元,其中百万级项目超200个,千万级项目已有20个。分享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传统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分享经济各领域代表性企业的参与人数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底,接入滴滴出行平台的司机数已超过1400万人,注册用户数达2.5亿人。成立于2015年5月的京东众包,半年多时间内就发展注册快递员超过50万人,其中参与过快递业务的就有20万人。到2015年底,猪八戒网注册用户数达1300万人。2015年约有7200万人次参与过众筹活动,使用过O2O 类本地生活服务的用户数量超过3亿人。 图表 2010-2015年中国典型分享经济初创企业数量及新增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