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1)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姓名:林星

学号:1240210205

系别:人文科学系

专业:初等教育(数学与科学方向)

年级:2012级

指导教师:黄键

2015年1月8日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礼记·学记》一书曾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由此可知提问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策略,提出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文章针对怎样使课堂提问更有效提出了建议及实施的策略,并证明了有效的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其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教学有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简单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基本方法。准确和适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些老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反应,造成冰冷的课堂教学。一些问题缺乏精心设计和组织,导致问题不能传送给学生或者不适合学生回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问太多,学生一直处于应付状态,也没有时间思考。提问不善于创造情境,使学生缺乏怀疑和认知冲突,用简单的思维活动取代学生的集体反应,形成学生错误的思维,削弱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效率低下、无效等问题,甚至出现不良的、错误的提问等。所以,老师的问题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探究。针对以上现状,本文通过几个教师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并就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二、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小学数学教师组织上好一节课都要经历导入、展开、总结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效果。例如,导入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导入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创造知识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知识重组,形成知识结构,增强思维方法。因此,老师在提问时要明确提问的目的,这样

才能使提问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在有的课堂提问中,会出现随意性大,目的不明,开放性大的情况。例如,在教“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这个课的时候,教师先出示信息:“六(一)班共60人,女生占六分之四”。这时候教师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什么?学生1回答:女生多少人?学生2回答:男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3回答:男生多少人?此时,教师需要的问题都已经出来了,而教师却不断的追问:还有吗?还有吗?于是学生又提出“男生是女生几分之几?”、“本地学生有多少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偏离了最初提问的目的,模糊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造成教学的失败。回顾最开始三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中前两个刚好是本节新授部分内容的基础,教师如能顺势先让学生解决前两个问题,为新授部分的教学作好铺垫,进而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探究第三个问题,即本节的新内容,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因此,提问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的回答,想达到怎样的目的,这样才使提问更具针对性,效果才更好。

2、提问的问题要适度

问题的适度是指问题难度的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效果。因此,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提问。

(1)、问题开放要适度

问题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太小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开放,也不利于学生的参与。但是开放性太大,也让学生无从下手,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降低了课堂效率。例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展示了三个图片:蜻蜓飞行,一片叶子,一只美丽的蝴蝶,然后问:同学们,请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样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都是相同的,这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但是,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太大,问的方向太广,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有些人说发现蝴蝶很漂亮,蜻蜓在飞,有些人说找到一片树叶。老师进一步问: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甲说:他们都是昆虫。学生乙说:他们都有翅膀。说了几分钟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教师只好准备图片对折,然后告诉学生图片两边的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无论教师提出了什么材料,在这些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发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开放性太大,导致提问效果变得很差。

然而,教师如果是这样问:“同学们看到它们的形状了吗?他们左右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方向性强,效率高。或者,直接从形状大小出发,指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探索,使学生自己找出对称轴的概念,这样更有利于教学。

当然,问题的开放度也不能太小,否则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连乘问题”,在导入部分教师先出示学生做操的三个方阵,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了“三个班一共多少人?”的问题。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要知道每个班多少学生,必须先知道什么?2、每班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学生?3、求3个班一共多少学生?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位教师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学生只会随着教师的思路走,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如果教师能换个问题,如:出示做操方正后马上提问“三个班一共多少人?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顺势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学会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对观察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自己研究实例加以总结,这样就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像这样实用、操作性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能让教师轻松地应用到课堂中来,还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

简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调整问题的开放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提问难易要适度

教师的提问难度要适宜,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无法解决,也不太容易,学生不要考虑就能回答,失去了探索的价值。当学生探索困难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具体政策是:一是提供背景的研究,给出学习方法和指导。二是简单的转换方法,把有困难的问题分解成小的问题。

(3)、问题题量要适当

课堂上的提问尽量“少而精”,并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引起学生的思考。只有“少而精”,才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引出三角形面积的求解公式和验证方法,最后展示三个材料:①一个普

通三角形。②3个三角形,其中2个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个材料去操作验证,并在操作时思考以下问题:①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②三角形与已学过的几何图形有什么联系?接着各小组开展探究验证。有的通过剪一剪,有的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最后各组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且都说得很有理。纵观这节课,教师的第一个引导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第二个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第三个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像这样问题少而精,给了学生较大思考时间,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创造问题情境,就是要抓住教材中的数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引起思考的问题情境。创建方法有各种,例如故事的情境、生活实际情境、活动情境等等,但必须是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强调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只讲兴趣,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花费大量宝贵时间的情境不仅是无效情境,而且是有害的情境[2]。例如:在四年级的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一课,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数学情境,以一位李阿姨在小明家做客的例子为导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设计出最优方案去泡茶、煮饭,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做到又快又好。此例子联系了实际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要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并及时的评价

课堂提问的效果和问题的时机要恰当,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基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问的时间应符合教学的需要,如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思维提升处等等。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生新旧知识冲突处、思维受阻处、知识模糊处[3]等。例如:在四年级《数字编码》的教学中,学生问到:为什么老师的身份证号码前两位和我的一样,后面的就不一样?这时任课教师应当抓住时机趁势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地址码。所以,教师在提问后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好的要给予肯定赏识;对于不完整的,要引导

补充。总之,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评价过程中都要创设一种宽松、积极氛围,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争着回答问题,全面参与到互动交流之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它既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基本环节。一个精心设计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会在字符间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教师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问题的设计和实施技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致谢语

在某种程度上,这篇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完成的过程中,老师给了很多指导,在这里感谢老师的帮助。学期三年即将结束,在这短暂的美好的时光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好每一件事。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同时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祝愿学校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文学荣.《做智慧的老师》[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詹明道.《名师经典细节》(小学数学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