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理化指标全

润滑油理化指标全

润滑油理化指标全
润滑油理化指标全

润滑油理化指标

1.常用理化指标化验指标

(1)密度

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 3 。kg/m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因为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变化,高温测的密度比低温下测的密度要小。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密度常用来规定温度的密度来表示。我国GB规定,在3。密度在生产贮运中有重要意义,g/cm

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在产品计量、炼油厂工艺设计都用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油品的概括质量,密度还用在换算数量、交货验收的计量。简单判断油品性质,根据密度大致估计原油类型,如含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常较含环烷烃及芳烃的原油密度低。含硫、氧、氮化合物越多及胶质和沥青越多原油密度就越高。另,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333。0.87-0.89g/cm;润滑油;航空煤油0.77-0.84g/cm 汽油P=0.7-0.76g/cm密度可以近似评定油品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某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少,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2)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对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确定用途有决定性意义,也是设计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常数。液体、半流体状态物质在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时分子间所呈现的内摩擦或内阻力。

22/s,二者关系/s,实际生产中常用mm我国和国际接轨,用运动粘度m262/s(原油)mm。为1m/s=10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为粘温性。一般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

粘度比指的是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运动粘度之比值。我国和国际ISO接轨,采用40℃和100℃。

粘度指数是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小,通过表可查出。

那么粘度对油品生产和使用有什么意义呢?

1 / 33

①在发动机粘度增大,会影响功率,粘度过低会造成起动困难,降低油膜支撑能力。

②大多数润滑油都是根据粘度划分的是选用润滑油一个依据。

③粘度大冷却作用差。因循环速度慢,通过滤清器次数少,洗涤作用差。

④粘度小的油,油膜易破裂。

⑤密封作用不好。

⑥加大润滑油消耗量。

(3)油性

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吸附减少摩擦的性能,改善油品性能,保障最小的磨损与最低的摩擦系数。这类添加剂一般都是极性分子,可以定向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牢固油膜,能承受高的强度,但不能起极压作用。极压润滑一般温度高,会降低极性分子吸附力。油性剂通常与其它添加剂如抗氧、防锈复合用于主轴油、液压油、导轨油等,所以一般低负荷下加入油性剂,保证足够润滑油性剂有效;高温、高负荷下油性剂几乎无什么效果。而抗磨极压剂在低温、低负荷下反而使

磨损增大。

(4)酸值

中和1g石油产品中酸性物资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称酸值,以mgkoH/g表示

(一般指未加添加剂的测定值)。油品酸值测定中所测得的酸度为有机酸、无机酸和其它酸性物质的总值,但主要是有机酸物质。

测定酸值的作用:

①酸值越高,说明油品中所含的酸性物资越多,腐蚀力越强。

②判断油品对金属的腐蚀性。油品有机酸含量少、无水分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当有水存在时,即使微量低分子有机酸也能与金属设备作用,使设备腐蚀。有机酸对金属铝或锌也有腐蚀作用,生成金属皂类,引起油加速氧化变质,同时皂类聚集油中形成沉积物。

③判断油变质程度。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品受热和氧的作用氧化变质,酸性物质增加,腐蚀设备。

④有的油加入添加剂后,由于添加剂本身是酸性,使酸值增加,如防锈汽轮机油,加剂前酸值在0.03mgkoH/g以内,加剂后酸值在0.3mgkoH/g以内。因此2 / 33

不能一律从酸值大小判断油的质量。

⑤运行中的油,测酸值主要看氧化多深,从而估计寿命多长。当然还要其它性能试验,如防锈,才能准确

(5)倾点、凝点

油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能够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油品在标准规定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的最高温度为凝点。目前世界各国都用倾点表示低温性能。

倾点和凝点是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在低温下使用的机械选用润滑剂一般选用比使用温度低10—20℃倾点的润滑油。在高温区没有必要使用低倾点润滑油,因油倾点越低脱腊越深成本越高。

影响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还有粘度,对含腊很少或不含腊的油品,润滑油降低到一定温度时,粘度大大增加,也会使润滑油失去流动性。因此选样低温用油时,除考虑倾点时,还应考虑低温粘度。这就粘温凝固。另外是构造凝固,当含腊油温度逐渐降低时,油中所含的腊在达到熔点时就逐渐结晶析出,再继续冷却,腊形成结晶网络,使整个油失去流动性,这就是构造凝固。那么测倾点,凝点意义呢?

①由于石油产品凝点不同,使用时失去流动性,温度不同,判断其低温流动性。

②凝点对含腊油来说,可作为估计石蜡含量的指标,因油中石腊含量越多,越易凝固。

(6)防锈

是指润滑油中加有一定数量的添加剂,使油品具有阻止金属锈蚀的性能。一般汽轮机油在工作条件下,常有水、汽的存在。大量水汽不仅会使油品乳化,而且严重的能锈蚀设备。在有水汽存在时,润滑油本身对金属的附着能力是容易被破坏的,要加入一定量极强性有机化合物,使其紧紧吸附在金属表面,使水与金属脱离接触,就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防锈性评定办法一般用液相锈蚀试验。据日本机械行业调查,锈蚀损失金额约占国民总产值2%,而用于防锈费用则为直接损失的0.06%。可见防锈意义重大。一般防锈多采用防锈油(脂)长久,永久性防锈蚀均采用涂料、电镀、涮镀。防锈3 / 33

油脂大多为石油润滑油为基础油,加入防锈剂制成这种防锈油脂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采用浸泡、噴雾和涂抹等法。涂敷在金属表面上,起防护作用,在保存一段时间,待使用时可洗掉,也有在润滑油系统里 (如内燃机,透平机和液压系统)使用封存和运转通用防锈润滑油,这种油在封存时起防锈作用。当启封开始,不另换新油,直接投入运转。另外也有在包装和封存材料中,含有长期慢性挥发气

2/s以下居多。—20mm 体防锈剂,一般成品防锈油其粘度多在40℃为15(7)水分

水在油中有三种存在状态

①悬浮水。水以细小液滴状悬浮在油中,使之成为乳化液,此种情况可采用真空干燥法去除。

②溶解水。水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烃类分子中,就叫溶解水。其溶解量取决油品化学组成和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量越多。因溶量不多,可以不计。

③游离水。析出的细小水粒,聚在大水滴,从油中沉降下来呈油水分离状态存在。通常油品分析中无水(0.03%以下为痕迹)是指没有游离水和悬浮水,溶解水是很难去掉的。那么油中有水有什么危害呢?

A油中有水冬季结冰,堵塞管道和过滤器。

B水存在增加润滑油腐蚀性和乳化性。

C降低油品介电性能,严重引起短路,烧毁设备。

D润滑油有水,易产生汽泡,降低油膜强度。

E水加速油品氧化。

F水能与杂质和油形成低温沉淀物,称油泥。

G润滑油水高温产生蒸汽,破坏油膜。

H对酯类油,还会水解添加剂使之沉淀,这种情况即使把水除掉,也不能恢复添加剂原来性能。

I实验证明,油中加入1滴水缩短轴承疲劳寿命48%。当水分超过0.1%时,管路可能产气蚀超过0.5%,导致严重磨损;超过3%会缩短寿命85%,一般控制0.10%以下。

一般润滑油中含水意味着轴承死亡。油中含0.2%水,轴承寿命就减了一半。3%水就只剩下15%。油一旦乳化,必须换新油。因此加油口必须旋紧,油桶放干4 / 33

燥地点。如露天存放,应卧式堆放,减少桶口积水,避免桶“呼吸”吸入水分。美国磁性密封发明者证实,这类密封可将设备内腔与外面大气彻底隔绝。但又出现问题,腔内任何湿气无法外泄,全部转为冷凝水。任何一种油也难免乳化,直到出现抗乳化极强紫油,问题才得以解决。

美国著名DANA的WARREN泵厂,紫油加入30%水后,仍有紫新油时的50%承载力,它的超抗水性极大增高设备运转的安全度。

(8)机械杂质

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悬浮式沉淀在润滑油中的不溶物质,要求低于0.10%以下。大部分是沙子、粘土、铁屑、铁锈,所造成的危害为:

①破坏油膜,增加磨损。

②堵塞管路和过滤器,造成润滑故障。

③润滑脂中的机杂比油危害大,因难去掉。

④变压器油中有机杂则降低绝缘性能。

(9)抗乳化

抗乳化又称破乳化时间,在规定条件下使润滑油与水混合形成乳化液,然后在一定温度下静止,润滑油与水完全分离所需时间,以分钟(min)表示。时间越短,抗乳化越好,破乳化性能测定法。试验温度为54℃+1℃,油品粘度40℃,2r/min,搅拌5min40ml,在额定温度下以150028.8_90mm/s。取试样和蒸馏水各后,开始记录乳化液与水分离的时间,如1h静置后,还不能分开,那就报告油、水和乳化液的毫升数量。

报告方法:

①搅拌1小时以内,乳化层等于或减少3mL,则纪录此时的各层毫升数,并提出报告结果。如20min完全分离应记为(40-40-0)20min。

②如20min未完全分离,乳化层已降到3ml,应记为(40-37-3)20min。

③经过1个小时,乳化层仍在3mL以上,如5mL,此时油层为39ml,水为36ml。乳化层为5ml应记为(39-36-5)。60min乳化变质是润滑油讨厌的事。乳化破坏油膜,产生泡沫,促成变质,降低润滑油性能;而且会生成可溶性油泥,会堵塞润滑系统;如油中混入杂质,则易乳化,又不好破乳。油品乳化,粘度增加,阻力大,会发生事故。但乳化对抗燃液压油、切削油和轧制油极为需要的,5 / 33 它们又需要良好乳化安定性。

油品的抗乳化是工业用油重要性能之一,如工业齿轮油要求极压抗磨、抗氧、防锈,还要良好抗乳化,因齿轮油遇水机遇多,如果抗乳化差,遇水乳化,就降低润滑和流动性,引起磨损。同理,抗磨液压油的抗乳化也是重要指标,特别是含锌液压油抗乳化差。汽轮机油不可避免与水蒸汽接触形成暂时乳化,要求汽轮机油有良好分水能力,如抗乳化差,油水分不开,将失去润滑作用,加速机件磨损。(10)抗泡

泡沫是汽体分散润滑油中出现的现象,泡沫有大有小。大的迅速破裂,小的维持时间较久。根据斯托克定律,泡沫的分离速度与汽泡直径平方成正比,与润滑油粘度成反比。另外泡沫的破坏速率与油的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又与油品加工深度有关。表面张力大的油品维持时间持久。

泡沫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加油时随空气进入,润滑油在搅拌时喷射,飞溅也和空气接触,油品从高压区进入低压区时,空气会释放出来。另外极压剂、腐蚀剂、清洁剂大大增加,油品起泡。油品产生泡沫后,会造成供油效率损失,使油供应间断和不足,加速油品氧化,润滑系统气阻,液压系统泡沫可被压缩,表现弹性,产生爬行,影响液压系统自动控制的精度。如航空喷气发动机,油系统容量小,如抗泡性差,油可能从通气口溢出,如果液面指示器出现假液面,不能及时发现缺油。抗泡剂的作用是降低泡沫张力和泡沫吸附膜的稳定性,缩短泡沫存在时间,但不能预防泡沫产生。常用抗泡剂二甲基硅油,由于其粘度大,(25℃

2/S)加入量又小,使用时先用热煤油进行稀释(在100-1000mm煤油和二甲基硅油100:1),倒入油中进行强烈搅拌,使硅油均匀分散在油中,硅油加入量为

50-10PPM,相当0.001%-0.0005%。硅油对油品抗泡性虽然有好效果,但同时又使空气释放性变差,也发现其消泡持续性差,影响消泡能力。因此现在人们采用聚酯非硅泡剂(T912)。

抗泡性测定是指油品通入空气时或搅拌时泡沫体积大小及消泡的快慢。方法是:将200ml油样放入1000ml量筒内,按(1)前24℃,(2)93℃,(3)后24℃三个程序产生测定。试样用一定流速(94Mi/mIh)下空气吹入5min后,产生大量泡沫,立即记下油面上的泡沫体积(ml)称泡沫倾向,后停止通气,静止10min后,记录6 / 33

残留的泡沫体积,称泡沫稳定性。作完93℃时,取出量筒冷却在43℃,再放入24℃恒温箱中,测定其在该温度下泡沫体积,整个过程在3h之内完成。

(11)空气释放性

空气释放性是指空气从试油的释放出来的性能,测定空气释放性的方法是将试样加热到25℃,50℃或75℃,通过对试样吹入过量的压液空气(通气7min),使试样剧烈搅动,空气在试样中形成小气泡(雾沫空气),停气后,记录试样中雾沫空气体积减到0.2%的时间(min)该时间为气泡分离的时间。空气释放性分离时间越短,表示空气释放性越好。泡性试验是测定油品发泡体积和泡沫稳定性,而空气释放性则测定油品里(直径<0.5mm)空气析出的快慢,通常油品粘度越大,空气释放性,抗泡性越差。一般抗磨液压油HM32.50℃,空气释放值不大于6min,46

号不大于10min,汽轮机油32号50℃不大于5min,46号不大于6min。

(12)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的气体同火接触时,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称闪点。所谓“闪火”是仅限于瞬间的燃烧,闪过立即熄灭。如果再加热,使出其蒸发的蒸汽足以维持燃烧起过5s时,这时的最低温度称燃点。润滑的燃点比闪点约高20℃-30℃。

测定闪点有二种方法,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通常蒸发大的轻质石油产品,多用闭口杯法,对于重质润滑油则用开口杯法。通常闭口闪点比开口闪点低20℃

-30℃。

测定闪点,对油品使用有何意义呢?

①闭口闪点通常作为油料的安全指标。闭口闪点低,表明油中轻质成分多,容易挥发起火,应在储存。使用中注意,一般使用温度比闪点低20℃-30℃。闭口闪点低的油品蒸发损失大,粘度增加,影响正常润滑。

②闪点高低,表明油中含轻质馏分多少以确定适宜的使用温度。

③使用中的油品闪点下降程度,可以定混入轻质油的含量。

④闪点是安全使用,运输的重要指标,使用贮运温度一般低于闪点20℃-30℃。

⑤汽轮机油,变压器油闪点下降(一般下降5-8℃)。表明油品氧化变质严重,应更换新油。

7 / 33

⑥油品着火危险性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一

般汽油类产品(包括溶剂油)闪点都在0℃以下。属绝对易燃易爆品。象飞机、汽车加注汽油、喷气燃料,离开加油点20m熄火。输油管线要接地,严防静电火花引爆,操作人员不许穿钉子鞋,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许用铁锤敲打管线,使用搬手应是铝合金和铜的以免产生火花。世界每年都因为静电引起石油系统火灾而80%发生爆炸。

(13)残炭

残炭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不通入空气)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状

残留物,以残留物占油的重量百分数表示。一般测定方法有二种,一是康式法,二是电炉法,常用电炉法。其方法是先将符合规定的瓷坩增放入800℃±20℃高温炉中煅烧1h冷却后准确称重,接通电源使残炭测定电炉温度恒定在520℃±5℃范围内。将上述已称过量的坩埚中放入试样盖上盖,当试样在炉中加热到从盖中毛细管逸出蒸气时,立即点燃,燃烧结束后继续维持在520℃±5℃。煅烧残留

物从试样加热到残留物煅烧结束共需30min,然后从电炉中取出坩埚,冷却40min 后称量,即为电炉法残炭值。

残炭是评价油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焦碳倾向的指标。那么测残炭的意义?

①根据残炭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油品中结炭倾向。结合其它指标可以判定润滑油精制深度,一般精制深的油品残炭小,润滑油中残炭多会增大机械设备摩擦,磨损。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等。

②残炭值主要是内燃机油及空压机油质量指标之一。这些机器工作时,部分油蒸发,燃烧,分解,氧化,形成胶膜与未燃油,其它杂质一起沉积形成积炭,影响设备散热,使火花塞点火不灵。沉积在阀门上不但会烧坏,而且会引起爆炸事故。残炭过高造成拉缸甚至抱缸。

(14)腐蚀

腐蚀试验是测定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对金属腐蚀所引起颜色变化。其具体作法是将磨光后溶剂清洗干净的金属片(铜),钢片或其它金属片,一般用铜片,悬挂在玻璃棒上,浸入润滑油中,在规定的温度(100℃)保持时间(3h)后,取出来用溶剂洗干净,观察金属片颜色的变化,据此来判断被腐蚀的痕迹。

8 / 33

腐蚀标准的方向

1淡橙色,几乎与新磨光的铜片一轻度变1

1深橙

2紫红

2淡紫

2淡紫兰色或二者都有并分别覆盖紫2

中等变色上多彩

2银

2黄铜色或金黄

3洋红色覆盖在黄铜色上的多彩

3

深度变3有红和绿色的多彩孔雀但不灰

4透明的黑色深灰色或仅带有孔雀绿棕 4

4石墨黑色或无光泽的黑

4c有光泽的黑色或黑发亮的黑色

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定性检查试油中是否有腐蚀,金属如活性硫化物或游离硫,铜片腐蚀对硫化氢和元素硫存在是很敏感的。这些少量活性硫化物和水溶性低分子有机酸,均由于油品精制不好造成的,那么腐蚀试验有什么意义呢?

①润滑油中低分中有机酸和无机酸对铜、铝、锡等金属及其合金有了强烈腐蚀性,增加磨损和油泥在设备中会损坏运动付。

②腐蚀性硫化物会使发动机油加速变质,产生大量油泥和积炭。

③油品中的活硫,游离硫和酸化合物对铜、铝、金属有强烈腐蚀性,但中性硫化物的极性分子能提高油品性能,加入后能形成较强反应膜。

④油品使用过程中,酸值增加到一定程度,对机件就会造成腐蚀,所以腐蚀试验也是鉴定油品变质程度,若不合格应立即更换。

0F)。测定中耐3小时即格,紫油则耐270ASTM-130美标铜蚀(200小时,超出60多倍。对恶劣环境有极大保护力。紫油的超群渗透力,抗锈防蚀使钢丝9 / 33 绳内部得以计好保护。经超声探测发现,紫油对钢缆的断裂保护,数倍于各大石油公司专用缆索油。有防止集装箱坠落。

(15)氧化安定性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温升,氧气,金属催化等因素下,会逐渐氧化变质。我们把润滑油在加热和金属催化作用下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称为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是润滑油抗老化的能力是润滑油耐用性指标,也是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特性。

油品氧化后:

①产生酸性物资。酸值升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降低油的绝缘性能。氧化后生成的胶质、沥青腐蚀设备。

②粘度增加。机械设备就要多消耗一些功率,粘度增加后,油品传热性差,冷却效果变坏。

③产生沉淀即油泥。从褐色到黑色粘膏状物,其组成大体是润滑油50-70%、水5-30%,胶质沥青5-20%及一些机械杂质,它们会堵塞管路,油孔过滤器等。

所有润滑油都依其化学组成和所处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自动氧化倾向。由于抗氧化安定性不同,换油期也不同。如氧化安定性良好汽轮机油,有的可以连续使用10年以上。而差的不到2-3年,甚至更短。润滑油在常温下,氧化很慢,到

50℃以上。如有催化作用氧化显著。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125℃以下慢慢氧化,生成酸沉淀。125-200℃,润滑油剧烈氧化,形成薄膜和结焦。200℃以上时更为剧烈,一部分燃烧、焦化,不能使用。另外润滑油氧化也受压力影响,每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氧量增加(氧分压)氧化也越大,特别纯氧情况下,即压力不高也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所以氧气压缩机或氧气瓶都禁止用润滑油,而用甘油或肥皂水,那么氧化安定性在使用中有什么意义呢?

①氧化后生成酸腐蚀设备,应予以特别重视。

②尽量减少油品与空气的接触,如减少储缸空间。

③尽量防止油品直接接触强催化性能的铜铝等,缩短油品在金属容器的储存时间。

④尽可能降低油品使用和保管的温度。

⑤残存油箱中氧化变质油,在换油时必须清除干净。因为只要有少量(5%-10%)10 / 33

的废油混入新油中,便会显著降低新油氧化安定性。

⑥既然氧化安定性可以决定油品使用寿命,那么精密机床、液压系统用油,以及用油量很大的设备,应选氧化安定性好的润滑油或在油中添加抗氧添加剂。

⑦压缩机油因为经常与热油接触,极易氧化分解。分解的油气与氧气混合一定浓度和温度时,可能自燃,引起爆炸,所以氧化安定性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16)抗磨性

抗磨性是指润滑油在外界润滑条件下,油膜抗磨损的性能。抗磨损包括两个概念,即油性和极压性。

油性剂是润滑油中含有极性分子,能够比较牢固地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增加了油膜强度。但油性剂一般只能在载荷和冲击不很大,温度不很高的条件下有效果。而当摩擦部件温度达到150℃,负荷接近25Mpa时会失去油性作用。此时应采用极压抗抹剂来解决问题。极压抗磨剂在高温、高速、高负荷或低速重载、冲击时能放出活性元素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高强度的反应膜,填平了金属表面的凹坑,增加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面的单位负荷,减少了磨损,化学反应膜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重的载荷,防止胶合烧结。

目前常用极压抗磨剂主要是硫、磷、氯等有机极压化合物,但是如果油性剂(摩擦改进剂)抗磨和极压剂不在相应条件下使用,就有不同效果。油性剂在低温、低负荷下对改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有明显效果。但在高温、高负荷下,油性剂几乎没什么效果。而抗磨剂、极压剂在低温,低负荷条件下反而使磨损增大。

环磨损不大于30mg

(17)锥入度(针入度)锥入度值润滑脂的锥入度是鉴定润滑脂稠度常用指标和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润滑脂划分牌号的基础。钟之内刺入润滑脂中的深度,锥入度的测定是将规定质量标准圆锥体在5S,简要过程30mm0.1mm为单位,如

锥入度为300刺入深入叫润滑脂锥入度。以)0.5℃(25是:将润滑脂试样调和均匀,仔细装入工作器内,在规定的温度℃±次,完后卸下盖,在无60范围内恒温后,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连续上下工作,随后0.1s±空穴状况下填满工作杯,呈平面后,松释锥体,使之自由下落5s值。锥入度越大,润滑脂越软,锥入度越夹住锥杆,从指示盘上读出下1/10mm11 / 33

小,润滑脂越硬。

那么测定锥入度对润滑脂性能有何影响?

①稠厚程度。当机械表面负荷很大时,应用锥入度小的润滑脂,不然因不能承受负荷而被挤出。如摩擦力很小时,应用锥入度较大的脂。否则不易形成油膜。通

常2号、3号,因软硬程度比较适合,用的比较广。

②强度。锥入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润滑脂塑性强度,从而可以初步了解润滑脂抗挤压和抗剪断能力。

③流动性。锥入度值可以反映出润滑脂受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锥入度越大、越软,越易流动。通常锥入度为220-340,如果锥入度超过400,即失去可塑性,变成半流体。此时就失去润滑脂维持固定形状的特点,需要补充新脂。我们常把脂的压送锥入度控制在290以内(即2号)。我国把润滑脂稠度分为9

个等级:

稠入度等级锥入度

000 445-475

00 400-430

0 355-386

1 310-340

2 265-295

3 200-250

4 175-205

5 130-160

6 85-115

④润滑脂机械安定性。机械安定性又称剪切安定性,取决于稠化剂纤维本身的强度。在高速\大型强烈振动下工作的轴承,必须选用机械安定性好的润滑脂。因机械安定性一定程度反应润滑脂寿命长短。机械安定性是以连续剪断前后锥入度的差来衡量,一种方法是把润滑脂放入电动捣脂器中,每分钟60次,5000次,1万次,十万次不等。测其剪断前后锥入度变化值。在实际中,锥入度测定中有二种方法

A全尺寸锥入度。其测定范围对于标准锥体可达620。全尺寸锥入度可用下12 / 33 列几种方法。

B工作锥入度,泛指锥入度即为工作锥入度,试样经工作器工作经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

C工作锥入度,试样少搅动就装入工作器内,不经工作直接测定。

D延长工作锥入度,指工作次数多于60次如1万次、10万次后测定,又称剪切安定性。

E块锥入度,切割成块,不用工作器以锥体直接测定。

F石油脂锥入度,试样经热熔冷却后在直径100mm深65mm圆筒容器内,以锥体直接测定。

G实际工作中,还有1/2锥入度和1/4锥入度。主要用于样品数量较少时。但只应用于全尺寸锥入度值175_385范围内。缺点是测定结果误差范围较大。1/4锥入度又叫微锥入度。

全尺寸锥入度=1/4锥入度X3.75+24

全尺寸锥入度=1/2锥入度X2+5

000号很软适用集中润滑

如流体

00号如流体适用集中润滑

0号如流体适用于集中润滑或涂抹

1号软适用脂杯脂枪或集中润滑

2号较软适用脂杯\脂枪

3号稠适用脂杯\脂枪

4号发硬适用脂杯\脂枪

5号硬如皂块适用脂杯填充

6号硬如皂块适用脂杯填充

(18)滴点

滴点是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时,从仪器脂杯中滴下一滴液体(或流出柱长25mm)时的温度。滴点是衡量润滑脂耐热程度一个指标。

滴点的测定是按GB/T4929_85法进行。测定时按规定将脂样装入杯内,并将脂杯和温度计一起拌入试管中,然后把试管放入油浴内,按规定的速度加热,脂13 / 33 样受热软化,逐渐从杯孔露出,当其滴出第一滴流体时的温度,即为该脂样的滴点。

测滴点有什么意义呢?

①可大致了解润滑脂类型,成份,使用温度上限。一般讲滴点越高,耐热性就越好。一般使用温度低于滴点30-50℃。可以从滴点大致判断出脂的类型。

几种常见脂滴点范围

钙基脂 70-100℃

钙基脂 170℃以上

复合钙 180℃以上

在短时间几秒钟之内,滴点温度作为使用界限。应当注意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唯一参数,还应看高温下的稠度,基础油稠化剂抗氧能力,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

②表示熔点,只能近似,但不能作为准确熔点。

③表示分油,在测定热氧化安定性不好的滴点时,往往皂油分离而滴油,此时也不代表熔点,而代表明显分油温度。

④表示软化,对某些脂,仅仅变软,没有熔化,软到一定程度(大约相当锥入度400以上)测成油柱而自然垂下,拉长条而不成滴。

(19)蒸发性

润滑脂的蒸发性,是按规定温度和其它试验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的蒸发量来表示0/0(重)。润滑脂的蒸发主要是基础油的蒸发,造成脂中皂浓度相应增大,一般润滑脂到200-300℃就开始蒸发,到350-450℃蒸发显著,最后导致脂的稠度改变,内摩擦增大。脂硬化,滴点改变,酸值增加,氧化分油缩短使用寿命。如果脂中基础油损失50%,就会造成润滑失效。因此,蒸发对高温,宽温度范围使用的脂寿命,影响很大。

蒸发量大的脂,不能入注密封轴承。电机轴承以及难于补充脂,而检修周期的轴承。日本新日铁公司,规定灌注润滑用的脂,按J1SK2565B法,通过98.5℃,热空气22h后,脂蒸发量不得超20%。我国GB7322-94规定极压锂,蒸发量小于2%。SH/T34-90极压复合锂,蒸发量小于1%。

蒸发性测定办法为:SH/T0337。将盛满1mm润滑脂试样的钢皿(内径21mm)14 / 33 置于专门恒器中。在规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测定其损失质量百分数。

润滑脂在真空使用时,由于蒸发往往引起特殊问题,如火箭、人造卫星及其它空间载运体,都暴露极低压力下。这样条件下,即使相当低的温度下,蒸发速度也会大大加快。使油量减少。油蒸汽对某些光学仪器镜面形成油膜,不能使用。卫星上控制用传感器,一旦附上油,它吸收红外光,损失传感器功能。

(20)胶体安定性

润滑脂在长期使用或长期储存中会有少量的析油。这种现象称为分油。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叫胶体安定性。

润滑脂是一个胶体体系。在稠化剂纤维之间依靠毛细管的作用吸附着一定量的基础油。当胶体体系受到重力和外力,温度升高时,都会使胶体结构变化而析出油。当胶体体系被破坏,就会发生纤维结构解体而析出更多的油。从而丧失润滑脂的能力。一个理想的润滑脂润滑电机轴承,要有适当的分油,因为这有力轴承的润滑。如分油速度在0.20%/h或2-10%/500h为好。如润滑脂的分油量损失达到原含油量50%左右,就会失去润滑作用。

润滑脂胶体安定性用分油量%表示,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常用钢网分油测定法(SH/T0324-92)具体做法是:用不锈钢丝制成的锥形网,网眼60,将10g脂装入锥形网中,把锥网吊在烧杯内,将此烧杯置于100℃烘箱中,经30h后,测定从锥网流下的油重,以百分数表示,一般汽车通用锂100℃,3h钢网分油不超过###不超过5%。,2 、24h5%,通用锂100℃,分油,13不超过10%还有一种压力分油测定法(GB/T392-77)。加压分油器是一活塞,涂在活塞内的脂为一圆饼形40mm,厚度2mm,下面垫有滤纸,用以吸取压力的油。活塞上部压力1kg重的锥体,在室温15-25℃进行。历经压30min,然后测定分油量,一般合成复合铝基脂压力分油1号不大于10%,2号不大于8%,3号不大于6%,4号不大于4%。

再一种是漏斗分油测定法。(SH/T0321-91)。是将一定量润滑脂试样装在放有一张滤纸的漏斗中。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规定时间,将分出的计数质量百分数。#航空脂75℃,24h不大于30-6%。如2(21)机械安定性(剪切安定性)

润滑脂受机械剪切后,产生稠度变化的性能称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在机械工15 / 33 作中,受到剪切作用有些部位剪切速度很高的,因某些部位补加润滑脂受到限制,只有等检修才能加脂这样轴承要求机械安定性更为严格。

目前采用两种方法评定机械安定性。

①10万次剪切后的锥入度变化。把脂样装入工作器,在自动剪切机连续运转

20.7h,运行结束后立即测锥入度,剪切前后锥入度的差,即机械安定性。一般剪切后变软,锥入度加大。我们要求差值越小安定性越好。灌注式润滑用脂差值不应大于30,差值小的,机械安定性均好。壳牌一种锂基脂10万次剪切后锥入度差值在25,我国锂基脂10万次剪切后,锥入度之差大于50。

②滚筒安定性锥入度试验(SY2725-765)装50g脂样在滚筒内,50℃以165r/min 速度运行4h,然后测脂样,微锥入度,滚动前后微锥入度之差就表示脂的安定性。滚筒试验法更接近模拟润滑脂在轴承上工作状况。

机械安定性通常用105次和60次工作锥入度差值来表示。这个差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一般说,差值大于30次为优,差值为30-60为良,差值60-100

尚可。

(22)润滑脂氧化安定性

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的能力称氧化安定性。润滑脂氧化作用的结果。

①游离碱含量降低或游离有机酸含量增大。

②滴点下降。

③外观颜色变深,出现异臭味。

④稠度,强度极限,相似粘度下降。

⑤生成腐蚀性产物,对金属有腐蚀现象,轴承磨损加大。

⑥生成破坏润滑脂结构的物质,造成皂油分离。

由于氧化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和使用寿命长短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润滑脂氧化安定性,除了使用抗氧化性能较好的基础油外,一般向润滑脂中加抗氧化添加剂。

氧化安定性按SH/T325氧弹法。将脂样称量后放在破玻璃杯内,然后放在不锈钢的氧弹中,在99℃,100h,0.77MP,使氧弹中脂样氧化

16 / 33

2.精、大、稀、关设备油液综合监测

(1)油液综合监测中的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有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两种方式,原子发射光谱用于分析油品中的金属元素浓度,而红外光谱主要用于分析油品的分子组成。油品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的来自油品添加剂(各种有机盐),有的来自设备摩擦副,还有的来自水和空气中的尘埃。原子发射光谱对于尺寸小于10um的金属颗粒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也是它被用于油品分析的主要原因。市场上流行的光谱仪可分析下列元素的含量,单位为ppm。

Fe: 来自于钢铁类摩擦副,如缸套,齿轮等,为磨损类金属元素,若其含量迅速增加,表示可能出现异常磨损,尤其是腐蚀磨损。

Cu:来自于含铜类摩擦副,如青铜轴承、铜止推环等。

Pb:来自于含铅类摩擦副,如铅锡合金轴承等。

Cr:来自于镀铬摩擦副,如活塞环。

Sn:来自于含锡类摩擦副,如铅锡合金轴承等。

Si:来自于空气中的尘埃和油中的消泡剂。

Mo:来自于油品中的含钼添加剂,如MoS2。

Al:来自于铝合金摩擦副,如铝活塞。

Ni:来自于含镍钢摩擦副,如主轴、齿轮等。

Na:来自于油品添加剂中的钠盐,或冷却水中处理剂。

Ag:来自于含银摩擦副,如银合金轴承等。

V:来自于重油(催化剂残留物)。

B: 来自于冷却水处理剂。

Ba:来自于油品添加剂。

Mg:来自于油品添加剂。

Ca:来自于油品添加剂。

Zn:来自于油品添加剂。

P:来自于油品添加剂。

从各种元素的来源及变化,可以大致估计油品性能变化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偶尔的光谱分析并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一定要连续地测试,从其中的变化趋17 / 33

势中,才可以得出结论。

发射光谱主要用于分析油品中所含的金属元素的种类及数量。一般而言,油品金属元素含量是一定的,当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被带入润滑系统中,油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就会增高。因此测试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趋势,可以有效的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设备工况监测中,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所选用的润滑油进行各种指标测试,包括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并应做好记录和存档保留,这对以后换油、油的质量检验及设备发生故障后原因的查找十分有用。目前发射光谱在国

内外应用都很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其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信息范围广,易于和计算机相联组成自动监测系统。

平朔电动轮滑油Fe含量统计图(353个样品)(<100正常)605040L/30gm201000%10%20%30%40%50%60%70%80%90%99%累计数量百分比

平朔电动轮滑油Pb含量统计图(<30正常)504030L/gm201000%10%20%30%40%50%60%70%80%90%99%累计数量百分比

18 / 33

平朔电动轮滑油Cu含量统计(<15正常)

18

151L6

309070803020010405060累计数量百分比

2()红外光谱技术某些波长的辐射将被样品选择吸收当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依次照射油样时,数目以及相对强形成红外吸收光谱。根据某些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位置、而减弱,度,可以推断出油样中存在的官能团,并确定其分子结构。通过比较新旧油的红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油样中有机化合物的基团结构,

可定性与定量检测基础油与添加剂组分是否是发生了化外吸收峰的峰位与峰高,利用红外光谱的油分析软件可定量测试在用油的学变化以及变化的类型与程度;。度等参数。通过氧化值、硫化值、硝化值、积碳、水分、乙二醇、燃油稀释对谱图的分析,结合各参数的数值,可获得油样品质变化方面的信息。它主要用于对有机化合物的基团结构)也称作振动光谱,(FT—IR红外光谱溶解态离子和金属颗粒都对原子质点、进行分析,但它只能反映分子结构信息,基础油主要有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加多种添加剂调制而成。不敏感。润滑油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构成它的各组分的添加剂的品种就更多了。油二大类,性能,油品的失效、更换取决于各组分的变化程度,这种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仅通过理化分析是无法准确判断的,是因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因此,此时利用红外光谱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迅速的一种方法。 3)铁谱技术及仪器(年代出现的一种油液分析方法。它是利用高梯度的强磁场将铁谱技术是7019 / 33

润滑油中所含的机械磨损颗粒和污染杂质有序地分离出来,在借助显微镜对分离出的微粒和杂质进行有关形貌、尺寸、密度、成分及分布的定性、定量观测,以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状况,预报零部件的失效。铁谱技术的优势:

①能分离出润滑油中所含较宽范围内的磨屑,应用范围广。

②通过对磨屑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可判断磨损发生的部位以及磨损程度,即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故障特征信息。

润滑油试题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力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8、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 18、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摘要】润滑油,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作用在各种形式机械上减少部件摩擦、对加工件和机械进行一定程度保护的油脂。他的主要功能除润滑外,还可以起到冷却、密封、缓冲和清洁防锈等作用,在本文中将对润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般理化性能;润滑作用;摩擦 0 前言 润滑油属于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其生产来源主要为石油润滑油、植物油和合成润滑油等三个主要类别。其中石油润滑油的使用最为普遍,约占95%以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润滑油也就是石油润滑油。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本文将重点对其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 每种油脂都有其一般理化性能,以说明此物质的内在质量。对于润滑油来说,它的一般理化性能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在表现 润滑油的外观表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精制度与稳定性能。通常来说,色度越浅说明其氧化物及硫化物的净化越好。但如果油源或所属原油不同,在精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透明度和色度也会有所不同。 2 粘度 表现润滑油流动性的特征为粘度指标,他同时也是润滑油最为常用的指标之一。粘度指数用来表示润滑油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指数越高受温度影响就越小,粘温性能越好。在生产实践中,滑润油的精度指标具有以下一些作用:(1)区分润滑油的牌号。(2)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如粘度过大,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加大燃料投入,如粘度过小则会降低油膜性能,造成润滑功能减弱而造成磨损。(3)是进行工艺计算的重要数值,如计算输送管线的流体压力损耗。(4)以粘度指标对润滑油的精制程度进行分析。 3 密度 密度指标是润滑油最简单的物理指标,其密度变化主要受到油品中氧、碳及硫的含量影响,因此在分子量及粘度相当的条件下,若胶质、沥青质多则油品密度最高,烷烃含量多则油品密度最小,环烷烃含量多时则油品密度中等。 4 闪点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

润滑油 lubricating oil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粘度(Viscosity)物质流动时的磨擦力的度量叫粘度,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这种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粘温性能。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值。 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 kg/l 表示。 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倾点和凝点(Pour point and Solidification point)倾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 / 4

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的温度,以℃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但是,倾点或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水分(Water content)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 油品中一般不允许含水。 康氏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康氏残炭是用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 残炭值的大小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 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硫酸盐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示。 此方法适应于测定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 残碳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碳,以百分数表示。 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判断润滑油的精制深度。 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叫做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的环烷酸盐类。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 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 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 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 表示)。

三、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六、倾点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七、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

第六章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

润滑油主要检验指标和意义 第一节粘度 一、基本概念:粘度是润滑油的一项基本指标。粘度是液体内磨擦,即液体在外力作 用下移动过程中,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为1cm2,和相距1 cm 的二层液体,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各为1cm2,和相距1cm的二层液体,当其中一层以1cm/秒的速度与邻近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即为该液体的动力粘度。如果阻力为1达因,则此液的粘度即为动力粘度单位,叫1泊。泊的因次:达因*秒/厘米或克/cm2 泊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泊 运动粘度(ν)是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它的密度之比,称作该温度下的运动粘度,是油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内摩擦力的量度,运动粘度是斯(St),斯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斯(cSt)。厘斯的因次为mm2/s。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一般多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通过毛细管时所耗的时间再以乘该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即得运动粘度,是标准液体在该毛细管中所流出的时间。 此次,尚有采用各种不同的粘度计所求得的以条件单位来表示的各种条件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例如恩氏粘度计测定的恩氏度(0E)。用赛氏粘度计测定的赛氏秒(s.u.s),用雷氏

粘度计(R1)测定的雷氏秒(S ec—R ed) V=KT K——品氏粘度计校正工作常数(用标准油校对得到) T——流经时间.秒 0E=0.132Vk R S U=4.62V K V K=7.580E R1=30.70E 1=4.05Vk Su=35.110E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工业润滑油以4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内燃机油以100℃运动粘度来划分。必须正确选用粘度,过大,启动困难,消耗动力,过小,降低油沫支撑能力,增加磨损。馏程增高粘度增加,精制加深粘度降低。 二、粘度指数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则急剧地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原油中所含的润滑油的成份不同,它们在各种温度下的变化程度也差别很大,有的润滑油当温度改变时粘度的变化很低,即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较平滑,也有的润滑油则温度改变时,油的变化很大,此时,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便很不平滑,对于机器的润滑来说,希望具有较平滑的粘度一温度曲线,这样,当温度升高时,仍其粘度不致增加很大,能保证机器顺利启动,而且对于润滑管道等系统输送润滑油时的阻力不致很大。 表示润滑油粘度和温度关系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国际上较常有的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一相对值,它是以二种润滑油作为标准,其一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NAS1683:每100ml内最大颗粒数单位:微米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 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润滑剂分析常用理化指标和意义

润滑剂分析常用理化指标和意义 默认分类2009-08-14 11:14:31 阅读2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 粘度 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粘度。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低。它是润滑油的主要技术指标,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依据,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等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常用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条件粘度来表示油品的粘度。测定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为GB/T 265、GB/T 11137,即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就是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通常实际使用单位是mm2/s。国外相应测定油品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主要有美国的ASTM D445、德国的DIN 51562和ISO 3105等。 某些油品,如液力传动液、车用齿轮油等低温粘度通常用布氏粘度计法来测定。我国的GB/T 11145、美国的ASTM D2983和德国的DIN 51398等标准方法。 粘度是评定润滑油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其40℃时中间点运动粘度的正数值来表示牌号的,粘度是各种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通常,低速高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以保证足够的油膜厚度和正常润滑;高速低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起动和运转力矩,运行中温升小。测定不同温度下粘度,可计算出该油品的粘度指数,了解该油品在温度变化下的粘度变化情况,另外,粘度还是工艺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一个表示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的参数。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做粘温性能。通过将润滑油试样与一种粘温性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及另一种粘温性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标准油进行比较,得出表示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程度的相对值。粘度指数(VI)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油的粘温性能好。反之亦然。 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在我国的GB/T 1995或美国的ASTM D2270、德国的DIN 51564、ISO2902、日本的JIS K2284等标准中有详细的说明。粘度指数还可以用查表法得到,我国的GB/T 2541。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锥入度 锥入度是评价润滑脂稠度的常用指标,它是在规定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标准锥体沉入润滑脂的深度,单位为0.1mm。锥入度愈大,表示润滑脂稠度愈小,反之则稠度愈大。 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是按锥入度来划分的,国内、外都采用美国润滑脂协会(NLGI>按工作锥入度划分的润滑脂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级号愈小,锥入度愈大,润滑脂愈软。 2、滴点 在试验条件下,润滑脂从杯中滴下第一滴或成柱状触及试管底部时的温度,称为润滑脂的滴点。滴点是衡量润滑脂耐温程度的参考指标,一般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要低于滴点20-30℃,这样才能使润滑脂长期工作而不至于流失。 润滑脂滴点的高低,主要撒于稠化剂的种类和数量。 3、保护性能 润滑脂的保护性能是指保护金属表面、防止生锈的作用,它包括三个方面:①本身不锈蚀金属;②抗水性好,即不吸水、不乳化、不易被水冲掉;③粘附性好、高温不滑落、低温不龟裂,能有效地粘附于金属表面而将空气和腐蚀性物质隔绝。 4、安定性 润滑脂的安定性包括胶体安定性、化学安定性和机械安定性。润滑脂

在贮存和使用中的抑制析油的能力,称为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差的润滑脂,析油严重,不宜长期贮存。发现润滑脂轻度析油时,可将其搅拌均匀后尽早使用。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叫做润滑脂的化学安定性。皂基脂比较容易氧化,严重氧化的皂基脂,颜色变深,有恶臭,对金属产生腐蚀,自身变软或结块。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稠度立即下降,当剪切作用停止后,其稠度又可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其使用寿命短。 5、流变性 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流动的性能,称为流变性,其参考指标有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从降低机械摩擦力和便于管道供脂出发,润滑脂的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不宜过大。 6、蒸发损失 润滑脂在使用中常常由于流失、蒸发和氧化变质而逐渐消耗,特别在高温工作时蒸发更易成为严重的问题。蒸发夺去了脂中的润滑液体成分,从而改变了润滑脂组织影响其使用性能。 润滑脂的蒸发性对既需要在高温同时也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零下低温工作的润滑脂,其基础油的粘度和凝点都要求很低,而大多数低粘度、低凝点的矿油都含有较轻的馏分,在不高温度(100℃)时就会大量蒸发。因此,宽温度范围使用的润滑脂常常只能用合成润滑油作基础油。 将蒸发损失和滴点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评价高温润滑脂的高温性

常用润滑油指标

常用润滑油指标:水分纯度粘度闪点破乳化时间等。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 (1)粘度Viscosity 润滑油的粘度可定性地定义为它的流动阻力,它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润滑油粘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摩擦副的运动阻力,而且对润滑油膜的形成及承载能力有决定性作用。这是流体润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动力粘度 长、宽、高各为lm的液体,上、下平面发生lm/s相对滑动速度需要的切向力为lN时,该液体的动力粘度为lN?s/ 或lPa?s(帕?秒)。Pa?s是国际单位制(SI)的粘度单位 2)运动粘度 工程中常用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液体密度ρ的比值表示粘度,称为运动粘度υ, 对于矿物油,密度ρ=850~900kg/ 。在C.G.S制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斯)。 原国标GB443一64曾规定润滑油是按或50℃或l0O℃时运动粘度中心值划分牌号。新国标GB443一84规定采用润滑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作为润滑油的新牌号。润滑油实际运动粘度应在中心粘度值的±10%偏差以内。常用全损耗系统用油(机械油)的新、旧牌号对照见下表。 全损耗系统用油的新、旧牌号及粘度系数范围对照表 名称牌号运动粘度范围( ) 新旧新旧40℃50℃ 全损耗系统用油机械油L-AN5 L-AN7 L-AN10 L-AN15 L-AN22 L-AN32 L-AN46 L-AN68 L-AN100 L-AN150 4号 6号 7号 10号 - 20号 30号 40号 60号 90号 4.14~5.06 6.12~ 7.48 9.00~11.0 13.5~16.5 19.8~24.2 28.8~35.2 41.4~50.6 61.2~74.8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润滑油检测项目有: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等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标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分析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检测的润滑油产品包括: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等。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 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C和100C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C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C以下的为易 燃品,闪点在45C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根据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压缩机中结炭的

关于煤矿机械常用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的调研报告

关于煤矿机械常用润滑油性能指标分析的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0年7月26日 调研单位:平禹煤电公司凤方山矿 调研课题:煤矿机械常用润滑油的作用及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的 背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内容: 一、润滑油作用 1、冷却作用 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2、洗涤作用

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3、密封作用 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4、防锈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消除冲击载荷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二、润滑油的基本性能 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外观(色度)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风机润滑油风电场风力发电 风电场要不断提高发电量,就需确保原有及新装的风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转,而风机润滑油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微点蚀保护 为最大限度减少塔身上部重量,变速箱一般采用紧凑型设计,其中包括齿轮的表面硬化设计。经过表面硬化处理(渗碳、氮化、感应和火焰淬火)的齿轮,在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运行负荷下极易受到微点蚀的影响。因此,选用的齿轮润滑油必须拥有防止此类磨损的功能。 微点蚀是一种表面磨损现象,主要发生在齿轮和滚动轴承上。当设备运转开始后几个小时内,微点蚀作用就能引起其表面开裂。这些细微的裂痕以与表面成浅斜角(通常小于30°)的状态不断扩大,继而形成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点。在这些微点的共同作用下,其表面的裂痕又会继续扩大。这些微点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它们能降低轮齿的吻合度,严重时可导致齿轮断裂故障。 为了尽量避免意外停机和更换齿轮所造成的损失,维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用来防止微点蚀的润滑油。齿轮润滑油对微点蚀保护功效的高低,一般通过FVA 54微点蚀测试来测量。 该测试包括两部分:6次递增负荷,每次运转16h;80h高负荷耐久实验。这两个测试都在1500转/min的转速下进行,并且使用专门用于微点蚀测试的C型齿轮。根据齿形的吻合程度、微点蚀区域所占的比例以及重量损耗情况,润滑油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用数字及高/中/低耐久性来表示。各大齿轮生产商都会建议维护人员使用至少是“=10高”等级的润滑油。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注油无法修复之前已经发生微点蚀的齿轮,但一旦更换齿轮后,注入的润滑油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并延长新齿轮的使用寿命。 2.抗磨损和轴承保护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1)黏度是指润滑油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表示油液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黏度越大、内摩擦阻力愈大、流动性愈差。黏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润滑油选用的主要依据。 常用润滑油的黏度主要有三种: ①动力黏度(绝对黏度)η。常用单位是Pa·s(帕·秒)。 ②运动黏度υ。工业上常用动力黏度η与同温下该流体密度ρ的比值称运动黏度υ,国际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m2/s,物理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斯(St)或厘斯(cSt)(1mm2/s称St),1m2/s=106mm2/S=104st(斯)=106cst(厘斯)。一般现行标准中润滑油的牌号是指该油在40℃时运动黏度以厘斯为单位的平均值。 ③相对黏度(条件黏度)除运动黏度以外还经常用比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中国用恩氏黏度,代表符号°E;美国常用塞氏通用秒,代表符号SUS。 (2)油性是指润滑油中极性分子湿润或吸附于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边界油膜的性能,是影响边界润滑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吸附能力愈强,油性愈好。 (3)极压性能。普通润滑油的极压性能都不好,需要依靠添加抗磨极压剂(含硫、氯、磷的有机极性化合物)来改善这种性能。 (4)闪点和燃点。润滑油在火焰下闪烁时的最低温度点为闪点。闪烁持续5s以上的最低温度称燃点,这是衡量润滑油易燃性的尺度。在较高温度和易燃环境中的润滑,应选用闪点高于工作温度20~30℃的润滑油。 (5)凝固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不能自由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低温润滑时应选用凝固点低的油。

(6)其它。包括反映腐蚀性能的酸值;反映氧化变质的氧化稳定性;反映与水混合的抗乳化性;反映激烈搅动而不起泡的抗泡性等。其中有许多性能需用添加剂加以改善,如抗氧化防腐剂、抗乳化剂、抗泡剂、降凝剂、增粘剂等。在实际生产中,在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润滑油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也可成倍的延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