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

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

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

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

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约用水之目的。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2,生产用地中的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为最大和主要的苗木生产培育区,主要为工程培育中长期绿化用苗,其中以乔木为主。

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主要针对性地服务于工程项目所常用大树,进行引进、驯化及培育,通过相对集约化的管理,较好地提高引进大树的成活率,更好地应用于园林工程,避免常规情况下,随时需求随时调运而出现较多大树死亡情况。

育苗繁殖区主要为苗圃自身繁育小苗用地。

新优苗木引进培育区域,主要针对苗木市场以及园林工程需求的一些新优品种进行试验性引进栽培、推广,或作为采穗圃进行引进,然后通过扦插、嫁接等其他方式进行繁育栽培。

四、品种选择规划

1,苗木品种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绿化工程市场用量较大,增值潜力较强的品种;

⑵工程使用频率较高,适应性较强,成活率较高的树种;

⑶优选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旺盛,以培育精品苗木为导向;

⑷规格选择低于工程常规用苗的规格;

⑸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优品种;

⑹以增值潜力较大的乔木为主,灌木、地被为辅的原则;

⑺通过人工整形修剪可以产生较大附加值的苗木。

2,拟引进苗木品种

通过对工程的调研以及市场的分析,拟选择引进以下品种:

落叶乔木:马褂木、千头椿、白蜡、青朴、法桐、五角枫、三角枫、北美枫香、七叶树、黄山栾、榉树、乌桕、鸡爪槭、红枫;

观花小乔木: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紫薇、樱花、紫叶矮樱、西府海棠;

常绿乔灌木:雪松、云杉、白皮松、油松、大叶女贞、桂花、红叶石楠;

新优品种:黄枫、北美巨紫荆、彩色复叶槭、金叶槐、金叶榆、金叶白蜡、红栌。

马褂木:又名“鹅掌楸”,木兰科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叶片和花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长较为迅速,干型通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近年较多用于道路行道树以及各类园林绿地。

千头椿:苦木科落叶乔木,其干型较为通直,树冠圆满,荫质较好,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也耐轻度盐碱,pH9以下均能生长。适应性极强。常用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

白蜡:木犀科落叶乔木,常用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可孤植、丛植、行植,宜作行道树、庭院树、公园等种植,其适应性较强,特别耐盐碱。

青朴:亦名“朴树”,榆科落叶乔木,南北方均有种植,适应性较广,寿命较长,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庭院树以及绿地片植、丛植等使用。

法桐:悬铃木科,所以又名“悬铃木”,落叶乔木,其适应性较强,滞

尘能力较强,并能吸收多种有害气体,是城市较好地除尘器,城市道路绿化,被广泛应用于行道树栽植。生长较快。

五角枫:槭树科,又名“平基槭”落叶乔木,较好的观叶树种,因其叶片秋季呈红色,故亦是较好的秋色叶观赏树种,叶形和叶色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适应性一般。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以及绿地栽植。

三角枫:槭树科,又名“三角槭”,落叶乔木,较好的观叶树种,因其叶片秋季呈红色,故亦是较好的秋色叶观赏树种,叶形和叶色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常用于园林绿地丛植、孤植或片植等。较为耐荫和耐水湿。

北美枫香:金缕梅科,适宜偏酸性的土壤,秋季叶色变为黄、红、紫等多种颜色,常作行道树或绿地丛植、孤植或片植等。

七叶树: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萌芽力较强,较为耐寒,寿命长。多用于行道树或园林绿地栽植。

黄山栾:适应性较强,耐寒性一般,其叶、花、果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

榉树:榆科落叶乔木,叶片秋季变为红色,因此亦常作秋色叶观赏树种,且树形较为优美,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亦可作行道树种植。移植成活率较高。

乌桕:乌桕干型略有弯曲,树形优美,秋季叶色变红、黄等颜色,是较好地彩色叶观赏树种,近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亦或有用于行道树种植,由于大多移植是山苗,故移植成活率较低,但是经苗圃培育栽植,其移植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鸡爪槭:落叶小乔木,树形飘逸、优美,且秋季叶色变红,常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红枫:红枫叶色为紫色或红色,一年四季都具有较好地观赏价值,树形飘逸、优美,常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具有较高

的观赏价值。

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玉兰科常用的几个栽培品种,其花色分别为白色、紫红色、黄色等,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其花朵较大且艳丽,因此具有较好地观赏价值。

紫薇:紫薇因其花色较为丰富而且花期较长著称,适应性较强,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片植、或丛植,亦或有与行道树配置。园林栽培亦可进行人工造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紫叶矮樱:叶色为紫红色,花为粉红色,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

云杉:耐寒性较强的常绿树种,规整的树形,与较强适应性等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片植。或作为背景树栽植。

白皮松:白皮松具有较强地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等特点,且移植成活率较高,因其树形规整、枝条丰满,具备较好地观赏价值,近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

油松:油松主要用于绿地造型孤植或片植,近年绿地栽植大多通过人工造型应用于绿地栽植。具备很好的观赏性。

黄枫:为红枫变异品种,其叶片在生长季节主要为黄色,秋季变为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北美巨紫荆:落叶乔木,叶及花都为紫红色,可用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丛植、片植。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广泛地适应性。

金叶白蜡:落叶乔木,是白蜡的变异品种,因其生长季叶色为黄色,所以观赏价值较高。其适应性同白蜡,所以金叶白蜡具有较好地推广使用价值。

红栌:耐干旱瘠薄以及盐碱,适应性较强,其叶色一年四季根据季节的变换从红色、紫色、绿色再到红色等变化,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很好的彩叶树种。

红火箭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乔木,美国大红紫薇新品种,紫薇

中花色最鲜红的品种之一,花鲜红如国旗,

花簇可达24英寸,花量大,花色艳丽。叶芽在开花前为深红色,开花时变成樱桃红。6月到10月,可连续开到霜降,花期进行修剪,可多次开花,花期较一般紫薇长一个多月。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于孤植、丛植,培植为花篱,可制作盆景和桩景。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耐旱和生长迅速等特点,观赏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常规红花紫薇是无法比拟的。

红叶紫薇:紫薇新品种,初生叶片为红色,其花色亦为鲜红色,花叶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应性较强。

拟计划苗木清单:

五、风险分析

苗圃生产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相对综合利润高等经营特点,品种的选择以及经营管理都具有很多风险因素存在,只有较好地规避风险,才能取得较好地经营管理以及产出效益。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风险因素:1,市场风险

由于城市园林建设大市场的疲软,绿化行业整体下滑,从而,会导致大幅度降低苗木产出价格,降低销售利润。该类风险为大市场风险,无法消除,但从国内城市建设及园林绿化现状和趋势,此类风险可能性极小,故此类风险可忽略。

规划选择的栽培品种,可能会因部分品种因市场的带动,资源量有较大的增长,出现供过于求,因此部分苗木产品会遭受市场冷落,造成此类品种市场价格下降。降低或减少消除此类风险的方法是,选择一定量的品种同时发展,另外,通过技术的加强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尽可能提高产出苗木的精品率,从而增强产出苗木的市场竞争力。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2,自然灾害风险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增加了苗木生长期间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主要有:涝灾、旱灾、冻害以及台风、龙卷风等影响。涝灾和旱灾可以通过圃地排灌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能有效降低和减少两类灾害风险。冻害的消除主要通过苗木肥水供应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苗木的质量,提高苗木抵御寒冷的能力,再就是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情况,做好防寒工作,从而尽

可能降低和减少冻害的风险危害。台风和龙卷风的危害纯属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风险无法降低或减少。

3,管理技术风险

由于技术以及管理不当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苗木生长缓慢、精品出圃率低或病虫害等严重影响成品苗木出圃率等情况,此类风险可通过流程化管理制度的强化及落实执行,加强员工和工人业务技术学习及操作能力的提高,确保技术规程执行,加强工作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等来降低或减少管理技术的风险,提倡贯彻以生产和培育精品苗木为主导理念。另外在管理上,根据苗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采取相对的分组分工,完善相关操作技术规程,进行相对集约化,精细化,流程化的控制管理,从而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苗木成活率以及精品苗木出圃率。

六、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园林市场的扩增,苗圃建立与苗木种植也在扩增,苗木种植只有在培育精品苗木、服务于园林工程并尽可能提高生产苗木的附加值,才有市场竞争力,也才真正具备建圃育苗的价值。

建圃经济效益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较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第二是培育精品苗木,供应于市场,直接创造效益。

1,建圃苗木规格一般选择大乔木胸径在5-8cm、小乔木胸径在3-5cm、常绿针叶树高度在100-200cm,这个规格段的苗木一般处在旺盛生长期,一般经过3年的培育,大乔木可长到10-15cm、小乔木可长到6-10cm、常绿针叶树可长到250-500cm高度,即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工程。精细化的管理,一般3年后,成品苗出圃率可达到70%以上。

2,通过苗圃培育,加强技术的应用,可直接培育出优质的精品苗木,应用于园林工程,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工程品牌效益。另外,

精品苗木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经苗圃培育的苗木直接应用于园林工程,苗木适应性较强,确保种植成活率;避免长途运输,减少运费开支;随时使用、随时起挖运输,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传统的大树种植大多都是直接购取原生苗或山苗,这样直接应用于工程,往往由于管理、技术措施以及相关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应用于工程的大树种植成活率较低,从而造成较大损失,提高工程成本。大树种植,经过相对集约化的驯化培育管理,提高引进苗木的成活率,大树应用于工程的再移植也进一步确保了种植成活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通过对一些苗木(如油松、黑松、小叶女贞、对接白蜡、紫薇等)进行人工整形及造型修剪,可大大增加生产的观赏价值及苗木市场附加值,一般相对于常规苗木其市场价要增加数倍乃至10倍以上。

6,应用新技术,加强新优品种的繁育,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快速繁育新优品种,可应用于园林工程也可以推向市场创造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 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 2.自然环境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9.5摄氏度,1月平均温5.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9.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4637.5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MJ.m,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0.5km。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亩。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 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要面向林业生态建设,以提供优质种苗为根本目标 主要育苗任务: 1.播种育苗区:培育猴樟苗2万株,香椿苗2万株。 2.扦插育苗区:培育杨树扦插苗2万株 3.容器育苗区:培育马尾松容器苗5万株 4.在原有苗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5.增加科技含量,开发利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水平。 6.体现规划科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产品良种化,质量标准化。 (7)能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三.苗圃地的区划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 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 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 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 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

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约用水之目的。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2,生产用地中的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为最大和主要的苗木生产培育区,主要为工程培育中长期绿化用苗,其中以乔木为主。 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主要针对性地服务于工程项目所常用大树,进行引进、驯化及培育,通过相对集约化的管理,较好地提高引进大树的成活率,更好地应用于园林工程,避免常规情况下,随时需求随时调运而出现较多大树死亡情况。 育苗繁殖区主要为苗圃自身繁育小苗用地。 新优苗木引进培育区域,主要针对苗木市场以及园林工程需求的一些新优品种进行试验性引进栽培、推广,或作为采穗圃进行引进,然后通过扦插、嫁接等其他方式进行繁育栽培。 四、品种选择规划 1,苗木品种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绿化工程市场用量较大,增值潜力较强的品种;

苗圃基地规划设计

附件3 ************公司 ***大树移栽苗圃基地 规划设计方案 ******** 二00九年七月

目录 1、总论 (4) 1.1大树移栽苗圃基地建设背景 (4) 1.2大树移栽苗圃基地规划范围、规模和规划建设目标 (4) 1.2.1 规划范围、规模 (4) 1.2.2 规划建设目标 (4) 1.3大树移栽苗圃基地设计原则和依据 (4) 1.3.1设计原则 (4) 1.3.2设计依据 (5) 2、大树移栽苗圃规划区基本情况 (6) 2.1苗圃基地的经营条件 (6) 2.1.1项目性质、特点 (6) 2.1.2苗圃位置及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 (6) 2.1.3交通条件 (6) 2.1.4电力条件 (7) 2.1.5劳动力条件 (7) 2.1.6周边环境条件 (7) 2.1.7销售条件 (7) 2.2苗圃基地的自然条件 (8) 2.2.1地理条件 (8) 2.2.2土壤条件 (8) 2.2.3水源及地下水位 (9) 2.2.4气侯条件 (9) 2.2.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 (9) 3、苗圃基地规划 (11) 3.1规划面积 (11) 3.2苗圃基地经营周期 (11) 3.2.1苗圃基地建设周期 (11)

3.2.2苗圃基地生产周期 (11) 3.3苗圃用地规划设计 (11) 3.3.1苗圃基地用地性质划分 (11) 3.3.2苗圃基地功能分区及建设内容规划 (11) 3.4苗圃基地管理及生产组织 (16) 4、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7) 4.1投资估算 (17) 4.1.1建设投资 (17) 4.1.2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及安装 (21) 4.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 4.1.4基本预备费估算 (22) 4.1.5项目建设资金总投入 (22) 4.1.6建设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 (22) 4.2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3) 4.2.1苗木生产管理费用初步估算 (23) 4.2.2苗木销售收入估算 (23) 4.2.3经济效益分析 (25) 4.2.4社会效益分析 (25) 5、大树移栽技术部分 (26) 5.1大树移植的意义 (26) 5.1.1景观意义 (26) 5.1.2生态意义 (26) 5.2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因素 (27) 5.2.1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实践可行性 (27) 5.2.2大树移植较常规园林苗木成活困难的原因 (28) 5.3大树移栽方案 (29) 5.3.1树木选择 (29) 5.3.2切根处理 (30)

苗圃规划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背景: 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时完成建设,我区将消耗大量资金到市内、外其它苗木生产基础地购买苗木,这对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极为不利,对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苗圃建设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条件 **苗圃位于贯通**市区和**区的必经之路——**大道北侧,南侧正对**公园,东侧与**区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景区1.5公里,西侧是**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苗圃地势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建成后可满足我区城市绿化建设苗木供应的要求,将为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苗圃处于城市区西部农村,地价较为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具有较强自行性。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21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50亩,花卉生产用地35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0亩。苗圃建成后将以发展特色乡土苗木,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花卉为主,保障城市绿化美化苗木供给的同时,还将进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区整体苗木生产水平。 苗圃建设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围墙、管理房仓库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温室、组培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将引进运输车2辆,园林机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实现苗木生产现代化,提高苗圃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苗圃还需引进苗木30万株,确保苗圃当年就可以实现苗木生产供应和销售,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一)项目投资估算 1、苗圃征用地费用按每亩2万元计算共计约210亩×2万元=420万元 2、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估算约为300万元。 3、苗圃苗木引进和新增园林机械按市场价估算为200万元。 三项合计,该项目投资估算为920万元。 (二)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投资 六、项目性质与特点 本项目为苗木产业化项目,绿化环保是其特点,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产后因其有大量的树木有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苗圃苗木生产主要是为城市绿化供应优质苗木有较强的公益性。另外苗圃还担负着苗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所以也是政府在育苗业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1、利润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育苗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就我区来说城市新区建设的双向带动,城市绿化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契机,保证苗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基本要求 一、目的 本园林苗圃基地是属于以公司为依托而建立的经营类型。其目的主要是满足本公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兼顾观光休闲之功能。为此,我们园林苗圃基地的建设,其规模、品种、规格、数量应以基本满足公司每年园林绿化工程需求量为依据。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部分品种,数量进行适时调整。 二、原则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圃地的土壤条件、坡度、坡向、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合理规划和布局。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经营类型和目的,对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特作如下基本要求,仅供参考: (一)耕作区的设置 1、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 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耕作区宽度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 2、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 考虑。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耕作区长边最

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二)生产用地的配置 1、播种区: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具体要求为:其地势较高而平坦,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利于防冻,尽量靠近管理区,便于管理。 2、营养繁殖区:其主要功能是为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其基本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其条件与播种区相似。 3、苗木移栽区: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而设置的生产区。其面积要求较大,土壤条件中等既可。 4、大苗培育区: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培育后在圃地不再进行移植。为方便苗木出圃,大苗培育区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大苗培育区,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5、采种母树区:采种母树区是指为获得优良种籽、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可选择零散的地块,以及防护林带,沟、渠、路的旁边栽植、或管理区域栽植。其土壤要求肥沃,地下水位较低。 6、引种驯化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是指培育、驯化从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产区。该区需要根据引入树种或品种对生态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园林xx的规划设计 一、目的 掌握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方法、熟练进行苗圃规划设计图的绘制及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撰写。 二、仪器工具 罗盘仪、皮尺、花杆、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三、步骤 (一)园林xx规划的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 1、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 2、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比例尺要求为0—0;等高距为20—50cm。 对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湖、井、道路、房屋、坟墓等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3、土壤调查根据圃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4、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每公顷挖样方土坑10个,每个面积 0.25m2 ,深10cm,统计害虫数目。并通过前作物和周围树木的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5、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二)园林xx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2、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 (1)道路系统设置 一级路(主干道): 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

苗圃规划方案.doc

1、短期苗木区得品种已选择大规格苗木,规格一般在15cm 以上,选择的品种缓苗期长,栽植后容易落叶的品种。初步暂定苗圃品种为国槐、元宝枫、法桐、白蜡、杜仲、玉兰、合欢、银杏、栾树、构树、柿树。 2、中期苗木区选择的苗木规格在15cm左右,选择品种为下期工程所需要的苗木,且已使用规格较大的苗木为主,适当的选择部分常绿苗木。初步品种暂定为白皮松、油松、龙柏、桧柏、元宝枫、银杏、法桐、国槐、白蜡、杜仲、合欢、栾树、柿树、构树、石榴、海棠、大叶黄杨球、碧桃、樱花、玉兰、黄栌、榆叶梅、紫叶李等品种。 3、长期苗木区选择的苗木规格在12cm左右,选择品种为工地现场常用的品种,且采购上有些落叶苗木可以选择截干裸根苗,适当地点调出20亩地作为小灌木及地被植物栽植区。大苗区选择的苗木品种为雪松、云杉、油松、白皮松、桧柏、元宝枫、银杏、法桐、金枝国槐、合欢、白蜡、杜仲、栾树、柿树、构树、千头椿、石榴、海棠、玉兰、黄栌、木槿、樱花、碧桃、紫荆、榆叶梅、紫薇、连翘、丁香、紫叶李、红瑞木、西府海棠等品种。调出的小苗区栽植的苗木为:萱草、鸢尾、八宝景天、美人蕉、月季、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玉簪、千屈菜、菖蒲、 五、规划的费用及所得利润 1、短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规格相对较大,栽植时土球及树冠较大,相对费用稍高一些,每亩栽植约4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大型苗木约在1650株,每株综合费用在2500元左右,总体费用为412万元。 2、中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规格适中,且栽植时苗木冠幅做适当修剪,相

对费用稍低,每亩栽植约6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3780株,每株苗木综合价格为1300元,总体费用为491万。 3、长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栽植相对较小,且栽植时苗木冠幅修剪很大,相对费用更低,每亩栽植约8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8000株,每株苗木综合费用为700元,总体的费用为560万。另外栽植的地被及小灌木区,每亩栽植约2万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占30%,栽植苗木约28万株,每株的综合费用为2元,总体费用约在56万元。 综合上述各区域苗木合计的费用为1500万左右,其中够现场施工苗木使用约在8年,平均每年费用约在200万,每年产生的乔木类约在1680株,产生的地被约在15万株。平均每株乔木产生的费用为1150元,每株地被约0.5元。比市场上同类圃苗(即移栽过一次的苗木)其费用约在3000元左右每株,其价格上便宜约1500元,同时还能够保证现场苗木所需要的供应,保证现场苗木的效果。

苗木种植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根据兰考县苗木采购公开招标文件(招标编号:兰财采字询2018(078)号)的要求,为保证苗木质量,提高栽植成活率,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 ①、本苗圃园一定严格按采购方所要求的苗木质量和供货时间供苗; ②、起苗时专人监督,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按采购方要求的规格严格起苗。保证苗木新鲜,根系完整,无死苗、病苗、弱苗,无检疫对象。起苗完毕后,水保林包装采用每500株1件,根部薄膜包装,经果林包装采用每50—100株1件,根部稻草包装。木芙蓉树按胸径的6-8倍带土球。并用草绳或稻草捆扎土球。以确保根部保湿,苗木水分不流失。所有苗木保证从挖苗到栽植的时间不超过 24小时; ③、起苗和包装完成后,我方组织具备专业运输苗木的运输队伍将货物按时按质按量运到采购方指定地点。费用由我方承担。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妥善的管理,做到保湿透气,防止重压,严禁风吹日晒,确保不发生烧苗,不枯萎,保持货物应有的鲜活度。如发生烧苗,采购方有权拒收。 ④、水保林经果林: a、栽植前,我苗圃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为栽植人员进行栽植及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 b、栽植时,我方派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到现场指导栽植。直到栽植完毕。 c、栽植结束后,我方派专业技术人员传授养护技术,做到每一个管护人员都能圆满地完成栽植后的管护任务。同时,不定期的安排人员对苗木管护进行指导。 ⑤、木芙蓉树运到施工地后按绿化要求施工、挖方、栽培、填方、保成活率。栽植后养护期一年 2、项目实施方案 (1)、配置专门班子 本项目设立兰考县苗木供应项目技术服务部,技术人员做到亲自到现场指导、监督苗木起挖、栽植。 (2)、合理组织人员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结合苗木的采购技术要求,组织长期从事苗木起挖和运输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 (3)、足额资金保证

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内容

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2、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1)道路系统设置 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2)灌溉系统的设置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依苗圃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 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 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3)排水系统的设置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 (4)防护林带的设置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应设置防护林带,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5)建筑管理区的设置该区包括房屋建筑和圃内场院等部分。前者主要指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种子贮藏室、工具房、宿舍、车棚等;后者包括劳动集散地、运动场以及晒场、肥场等。 四、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成果资料 (一)绘制苗圃规划设计图 1、绘制设计图前的准备在绘制设计图时首先要明确苗圃的具体位置、圃界、面积、育苗任务、苗木供应范围;要了解育苗的种类、培育的数量和出圃的规格;确定应有建圃任务书,各种有关的图面材料如地形图、平面图、土壤图、植被图等,搜集有关其自然条件、经营条件以及气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等。 2、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在各有关资料搜集完整后应对具体条件全面综合,确定大的区划设计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出主要路、渠、沟、林带、建筑区等位置。再依其自然条件和机械化条件,确定最适宜的耕作区的大小、长宽和方向,再根据各育苗的要求和占地面积,安排出适当的育苗场地,绘出苗圃设计草图,经多方征求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正式设计方案,即可绘制正式图。正式设计图的绘制,应依地形图的比例将道路沟渠、林带、耕作区、建筑区、育苗区等按比例绘制,排灌方向要用箭头表示,在图外应列有图例、比例尺、指北方向,同时各区应加以编号,以便说明各育苗区的位置等。 (二)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是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文字材料,它与设计图是苗圃设计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图纸上表达不出的内容,都必须在说明书中加以阐述。一般分为总论和设计两部分进行编写。 1、总论主要叙述该地区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 ①苗圃位置及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及劳动力情况;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苗圃基地建设方案

苗圃基地建设方案 苗圃基地建设方案 篇一: 苗木基地建设方案太平苗木基地建设方案目录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基本概况 2、项目简介 二、产业现状及发展 1、西南园林苗木产业现状 2、川、渝、滇苗木产业概况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1、指导思想 2、建设目标及任务 3、建设基本原则 4、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四、工程建设方案 1、总平面布臵 2、土地规划布局 3、项目工程设计构成 4、种植区区划 5、工程建设方案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六、技术经济指标七、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八、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九、项目产品年收入测算十、社会效益评价十 一、项目风险分析十 二、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十 三、综合评价及结论(附)太平镇地区方位图、地形图、卫星图、项目总平图第一章项目提要

一、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生态园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业主: 成都冠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 成都双流太平镇 二、项目简介 (1)地理位臵项目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背倚龙泉山西麓。距成都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15分钟车程,相邻华龙路与成简快速通道,接通南延线。全镇幅员4 2.52平方公里,人口 2.4万人,是双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镇。 (2)气候条件: 地处东经104°12′,北纬30°25′,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海拔高度525米,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东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 5.2-1 6.60C,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94 5.6毫米,年无霜期337天以上。 (3)地形土壤: 项目区内为丘陵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土层较厚,土质良好,有机值含量平均为0.81%。 (3)资源优势双流县太平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被专家誉为最佳生态旅游胜地,十分具有开发价值。双流县太平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产肉百强县、造林绿化百强县、农村电气化初级县、对外开放试点县。农业上,已形成优质晚熟大五星枇杷、樱桃等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丰富。双流县太平镇坐拥在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旁边有龙泉旅游地、简阳旅游区。地理位臵优越,旅游业十分具有开发潜力。

苗圃设计方案

苗圃设计方案

苗 圃 设 计 方 案 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11级园艺(1班) 小组成员:崔琴琴 苏茜 党旺

一、项目名称:生物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拟建苗圃设计方案 二、建设目的;把苗圃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保存资源、生产盈利为一体的苗圃基地,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便于科技咨询及机械化的实施,再有本学院内学生在苗圃实习,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三、建设条件:西咸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气候等条件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木建设的立地条件。 四、苗圃的规划设计和内容 (一)总体规划 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18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30亩,花卉用地20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他用地15亩,分三期进行投入建设。 通过一期投入和建设,能基本满足学院现阶段绿化苗木的供应,建成占地面积80-90亩,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好的树种。通过二期投入和建设,面积增加到150亩左右,并建盖温室、塑料大棚等生产设施以及扦插、播种小苗和生产时令花卉,基本上建成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苗圃,在经济上实现盈利。通过第三期投入和建设,建盖科研楼,组培室,引进温控、冷藏等设备,使苗圃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80亩,并让其成为科研、教学的实践基地。

1、生产区用地区划原则,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性状,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征,育苗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规划好管理方,温室,大棚,排水沟和灌溉系统的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质地、肥力、水分、管理要求高,接近水源,排灌方便,靠近管理区。(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的条件要求基本相同,可选用用较低洼的地方,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植区。 (3)移植区:是培育个种移植苗的作业区,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由于面积较大可设在土壤中等、地块整齐的地方,靠近管理区。 (4)大苗区:是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作业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出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育完全。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满足绿化建设需要,为了出圃时运输方便,设在靠近苗圃的主干道。 (5)引种驯化区: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目的是观察其生长、繁殖、栽培情况,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设在环境条件好的地区,靠近管理区便于观察研究记录。 (6)母树区:为获得优良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占地面积小,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对管理水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方案一: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一、目的 掌握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方法、熟练进行苗圃规划设计图的绘制及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撰写。 二、仪器工具 罗盘仪、皮尺、花杆、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三、步骤 (一)园林苗圃规划的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 1、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 2、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比例尺要求为1/500—1/200;等高距为20—50cm。对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湖、井、道路、房屋、坟墓等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3、土壤调查根据圃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4、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每公顷挖样方土坑10个,每个面积0.25m2,深10cm,统计害虫数目。并通过前作物和周围树木的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5、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二)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

苗木基地建设方案.doc

太平苗木基地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基本概况 2、项目简介 二、产业现状及发展 1、西南园林苗木产业现状 2、川、渝、滇苗木产业概况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1、指导思想 2、建设目标及任务 3、建设基本原则 4、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四、工程建设方案 1、总平面布置 2、土地规划布局 3、项目工程设计构成 4、种植区区划

5、工程建设方案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六、技术经济指标 七、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八、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九、项目产品年收入测算 十、社会效益评价 十一、项目风险分析 十二、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十三、综合评价及结论 (附)太平镇地区方位图、地形图、卫星图、项目总平图

第一章项目提要 一、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现代农业生态园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业主: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项目简介 (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背倚龙泉山西麓。距成都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15分钟车程,相邻华龙路与成简快速通道,接通南延线。全镇幅员42.52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是双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镇。 (2)气候条件: 地处东经104°12′,北纬30°25′,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 海拔高度525米,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东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2-16.60C,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年无霜期337天以上。 (3)地形土壤: 项目区内为丘陵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土层较厚,土质良好,有机值含量平均为0.81%。

苗圃规划方案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一、目的 本园林苗圃基地是属于以公司为依托而建立的经营类型。其目的主要是满足本公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兼顾观光休闲之功能。为此,我们园林苗圃基地的建设,其规模、品种、规格、数量应以基本满足公司每年园林绿化工程需求量为依据。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部分品种,数量进行适时调整。 二、原则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圃地的土壤条件、坡度、坡向、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合理规划和布局。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园林苗圃的选址 园林苗圃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应选择在有稳定的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之处,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劳动力充足。 四、园林苗圃的区划 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需要对园林苗圃进行区划。苗圃应包括耕作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三部分。 (一)耕作区的设置 1、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耕作区宽度

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 2、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考虑。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二)生产用地的配置 1、播种区: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具体要求为:其地势较高而平坦,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利于防冻,尽量靠近管理区,便于管理。 2、营养繁殖区:其主要功能是为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其基本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其条件与播种区相似。 3、苗木移栽区: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而设置的生产区。其面积要求较大,土壤条件中等既可。 4、大苗培育区: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培育后在圃地不再进行移植。为方便苗木出圃,大苗培育区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大苗培育区,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5、采种母树区:采种母树区是指为获得优良种籽、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可选择零散的地块,以及防护林带,沟、渠、路的旁边栽植、或管理区域栽植。

苗圃规划设计.

目录 前言 (2) 1、基本情况 (2) 2、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3) 3、苗圃的规划 (3) 4、基本建设方案与设备选型 (6) 5、苗圃的管理 (9) 6、投资概算与苗木成本核算 (11) 7、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14)

前言 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苗圃是园林绿化的基础,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常常不被重视。实际上,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先有苗木,然后才能谈到园林绿化,或者说,苗木的种(品种)类、数量和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的面貌。因此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苗圃,是新时代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苗圃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攸县林科所地处湖南省攸县东部山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省道S315旁。 1.2自然条件 攸县林科所属中低山地貌,海拔在250—500米之间,境内群山延绵起伏,地形复杂,坡度一般为15-30°。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为山地黄红壤,土层厚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境内年平气温17.2℃,最冷月平均为1-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数为1250-1500小时,无霜期292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生长期长,土壤深厚肥沃,立地条件良好,适合各类林木生长。 1.3资源情况 林科所现经营山林面积224.7公顷,林木蓄积 1.6 万立方米,分水牛湖、柒山、上塘、湖厂四个林班,其中杉木初级种子园 40 公顷,杉木1.5代种子园26.7 公顷,杉木二代种子园 28 公顷,采穗园 4 公顷,杉木子代测定林 68.4 公顷,马尾松 10 公顷,国外松 5 公顷,阔叶林 8 公顷,引种试验区 8 公顷,有南方红豆杉、闽楠、含笑、银杏等珍稀树种。 攸县林科所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是湖南省最大的杉木良种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之一,基地技术力量雄厚,种子园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办公条件一流,配套设施齐全。现建有杉木初级、1.5代、2代三个种子园,总面积94.7公顷,采穗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标签:标题] 篇一: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 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 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 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加盟康摹?/p>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2,生产用地中的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为最大和主要的苗木生产培育区,主要为工程培育中长期绿化用苗,其中以乔木为主。 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主要针对性地服务于工程项目所常用大树,进行引进、驯化及培育,通过相对集约化的管理,较好地提高引进大树的成活率,更好地应用于园林工程,避免常规情况下,随时需求随时调运而出现较多大树死亡情况。 育苗繁殖区主要为苗圃自身繁育小苗用地。 新优苗木引进培育区域,主要针对苗木市场以及园林工程需求的一些新优品种进行试验性引进栽培、推广,或作为采穗圃进行引进,然后通过扦插、嫁接等其他方式进行繁育栽培。 四、品种选择规划 1,苗木品种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 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 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 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 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苗圃项目计划书

xxxxxx苗圃建设 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xxxxxxx苗圃建设 二、项目背景和意义: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称号,xxxxxxx作为一所“立足云南,发展特色”的独立院校,利用云南所特有的植物资源和气候资源,为我校“资源”建设抢战先机奠定基础,结合新校区建设契机,创造条件建立自己的苗圃,发展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条件成为了云师大文理学院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第一,XXXXXXXX基地将建成占地1000余亩的营区面积,土地资源是苗圃建设的先决条件;第二,基地营区绿化美化是苗圃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把基地园林绿化美化体系创建的更完善;第三,把XXXXXXXX基地建设成为一个高品质、植物资源丰富的花园式单位,大量的营区绿化美化工程和苗木种植工程为苗圃未来几年苗木销量提供了保障,也为基地的建设节约了资金。 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和规模的问题,我们需要的做是把苗圃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保存资源、生产盈利为一体的苗圃基地,而不是一块种植假植地。 三、项目建设条件 该项目选址地势相对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有独立的机井),

周边交通便利,气候等条件适合黄河以北地区大部分常规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一)项目总体规划 本苗圃建设预计总占地预计415亩,其中乔灌木幼苗繁育生产用地45亩;花灌木及花卉生产用地45亩;乔灌木小苗移植区60亩;花灌木及宿根花卉定植区50;常绿苗木定植区50亩;大苗定植区150亩,结合基地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5亩,分三期进行投入建设。 通过一期投入和建设,能基本满足现阶段绿化苗木小规格苗木的供应,建成占地面积50~80亩,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好的小规格苗木。通过二期投入和建设,面积增加到180亩左右,并结合基地温室、塑料大棚等生产设施以便扦插、播种小苗和生产时令花卉,基本上建成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苗圃。通过第三期投入和建设与生态园系统、滑雪场融汇贯通,形成集观光游揽、休闲垂钓、生态采摘、果木认养、组培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苗圃,使苗圃面积进一步扩大到450亩。苗圃最终建成后将以提纯优育发展乡土苗木,同时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宿根花卉为主,保障基地自用苗木的同时满足对外绿化苗木供给。 (二)一期建设进度及投资估算 1、一期建设目标:建成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