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科学教育进行的反思,就强调今后的科学教育应该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过程有更广泛的理解,这种理解要扩展到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认识;要比过去更强调要打破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截然区别、相互对立的传统,代之以科学的人文主义.这就涉及:“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程度’,才能适应社会,求得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素养和人文的内涵.

一、何谓“科学素养”

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韦氏大词典》对“素养”(1iteracy)一词的解释是:an abili.ty to read a short simple passage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it(阅读-小段简单文字并能就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能力)(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etionary,1976).可见,“素养”的原意指人们参与读写交流所应具备的读写技能的最低水平.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要求人不仅要能够读、写简单的书信文字,而且要能够读懂诸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列车时刻表、合同协议书之类的东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普通公民理解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素养”概念很自然被扩展为“人必须具备的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最低水平”.由于其中赋予了“对科学与技术的最起码的理解”这样的内涵,于是就有了“科学素养”的说法.又因为,当传统的文化习俗对人们施加影响时,这种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原有的文化习俗,进而共同创造更新、更有力量的文化形式.所以“科学素养”概念包括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

1.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教育长官詹姆斯·卢瑟福提出2061计划,旨在为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科学教育改革规划一个长期的、规模宏大的前景.其核心著作——《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从以下维度来理解科学素养:

熟悉自然界并认识到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意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某些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反映人类力量和弱点的事业;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和思考方法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

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又推出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定义了一般科学素养:作为探究活动的结果,学生应该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力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能力.其中的内容标准还提出了科学与技术之间重要的联系,个人和社会的观点以及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本质.

至此,国际科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科学(和技术)素养最好被界定为对自然界和被改造了的世界从名义上的到有用的、概念的和程序的以及多元的理解的连续统一体.

(2)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

(3)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

2.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他们对公众进行科学素养调查的报告(1996)中写道“目前对于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估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客观标准.对过去的评估标准,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在这个领域内长期从事研究的各国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对科学已经达到一种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的程度.因此,我们认为,我们过去曾经使用过的、国际普遍承认的标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按照这个指标体系的设定,公众应当做到:①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②对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③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48]可以说,这代表了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在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探讨十分活跃.有人把科学素养分为:①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②科学能力;③科学观;④科学品质四个方

面来阐述.也有人把科学素养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著名学者梁英豪先生论述科学素养的构成就归类为十个方面:①科学知识;②技能;

③科学方法和思维;④价值观;⑤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⑥创新精神;⑦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精神;⑨科学态度;⑩科学伦理和情感.就科学素养应努力使学生达到[49]:①知道什么是科学知识;②能够运用科学概念进行探讨;③能够根据客观事实分析、处理问题;④能够运用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进行科学探究;⑤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⑥知道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为人类社会造福;⑦坚持真理,勇于批判和质疑;⑧乐于与人合作交流;⑨热爱生活,勇于奉献;⑩敢于创新,勇于探索;⑩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不断追求真理为生活的目的,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综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专家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阐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包括物理课程在内的“新课标”要提出,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以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为课程的分目标.

二、关于“人文”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易经·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为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简言之,天文泛指客观上的、严肃的科学;人文泛指人主观上的、文明的教化.

我们对“人文”有如下的理解:

1.“人文”是一种思想、精神

“人文”即人的思想、精神,亦即人对自然和社会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去,中国的礼仪、中庸、仁爱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和当代倡导的尊重个性、珍惜生命、关注人生、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的主张均是人文思想的体现.一句话,主张一切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的思想,即人文思想.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分析和归纳中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时说,一是爱国,二是骨气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他的人格是高尚的,这种评价

就体现了人文精神.

2.“人文”与“科学”相通相融

从追求目标上讲,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是求真.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越科学.但是,科学活动本身不能保证其应用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人文要回答“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做”,是求善.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越人文.但是,人文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能否建筑在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是否真正有利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显然,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两者相融,才能构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即求真务善,同时实现的完美.科学求真,敢于面对现实,承认客观,尊重规律;人文求善,勇挑重担,高度负责.尊重客观规律会有高度负责相伴;高度负责也会有尊重客观规律相随,这就体现出科学与人文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科学承认与尊重客观,人文关心他人与外界;一个能面对现实,一个能终极关怀,两者结合,势必是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客观,对待自然.这种相通相融,共同构成“我·人·物·自然”的正确关系.科学与人文相通相融还体现在共同形成正确的创造性的整体思维上.逻辑思维是这一整体思维的正确性的基础,形象思维是这一整体思维的创造性的主要源泉.严密的逻辑思维,它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致及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它保证思维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创新性.一切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莫不是两种思维兼备.3.对“人文科学”的认识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意指人性、教养.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泛指那些研究同“神学学科”相对立的、以人或自然为对象的“世俗学问”.后又发生演变,“人文学科”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学艺术的研究.到了近代,人们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民族学等一类专门研究并阐明各种社会现象及规律的学问统称社会科学,而把文学、艺术类的学问排除在外.后来,“人文科学”一词多用于表示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研究.

我们认为,社会科学认识的是社会.而社会是由人构成,因此说到底,认识社会也就是认识人.另一方面,文学艺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人性的展示.二者都以“人”为中心;都肯定人的价值、人的能力和人的精神力量,都理性地认

识由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从广义上讲,“人文”涵盖社会科学是合理的. 4.关于“文化”

从中国的《易经·贲》中“关乎人文以化天下”,人们引申出“文化”概念,可见人们对“文化”的最早期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文明的教化.在西方,“文化”源自拉丁语,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泰勒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50]到了近代,学术界达成的共识,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围绕“文化”界定,进行过一次大讨论.当时的《中国青年报》曾经有如下概括:“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对于环境的变迁所采取的应变态度,这些应变态度可供选择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这些可供选择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的丰富性、系统层次的复杂性,称文化.”[51]我们比较赞同的是解世雄老师后来对文化的界定:“文化是一种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知识积累;一种物质设备,包括生活、生产用的产品和为探索物质世界奥秘而制成的设备仪器;一种观念形态,包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中创造和形成的思想、方法、精神和价值标准;一种知识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及对语言文字符号赋予的特殊意义.”[52]

5.关于“人文素养”

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人文学科(指语文、历史、美术等)的老师们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常用在本学科学习上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界定本学科的素养.华中师大雷实教授围绕这一界定归纳“语文素养”的新认识:[53]

(1)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人文素养要求.如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关心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提高文化品位.

(2)突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要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认识.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指出“阅读教

学应该是学生、作品、编者、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注重写作的个性化表达和内容的实用价值;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的高度重视.

(3)力求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

(4)大力提倡发展性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业的发展.

从上边的阐释,我们不难理解,基本的“语文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界定的.

对“人文素养”,我们认为可以如下理解:

(1)对人文知识与能力的基本理解.比如,对世界各民族在环境变迁中所采取的应变态度、所总结的知识积累、创造的物质设备、形成的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等多元文化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尊重和宽容;对人类优秀文化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兼收并蓄.

(2)对人文学科方面的应用、审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比如,对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等.

(3)对人、自然、社会的基本理解.比如,对“人类只能选择与自然和谐,以及努力推进社会和谐的建设,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而人文素养高者,一定是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

三、中学物理教师的思考

从上边对科学素养、人文内涵与外延的阐述,值得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很多.

1.怎样从物理教育角度审视科学素养,

对物理课程的价值和功能,“新课程标准”有所描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索,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54]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55]

上述内容中,我们有意在一些动词下加着重号,希望读者注意.初、高中的《物理课程标准》都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学习结果可以理解成课程目标;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正是人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的体现。再联系前边我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都和科学素养紧密联系.因此,无论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物理教育,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体现出“新课改”一个崭新的着眼点.

知道了物理课程目标围绕科学素养而定,我们自然会进一步思考: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物理学科所涵盖的内容来展开的,我们期待学生提高的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内容.本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其科学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的侧重点,其分类也可以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思考:如何界定“物理素养”?如何设计“物理素养”水平测试题?如何通过侧重于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改进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

2.如何渗透人文思想、倡导人文精神于物理教育教学实践

总体上说,物理学科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在前面我们提到,物理学知识是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时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现代科技上的每一项工程、每一个设备、每一个工艺,无一不运用到物理知识.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

破,往往能促进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重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叫物理学进展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改革解决实际问题,二者结合使社会受益……如果我们仅停留在上述认识,以此来说明物理学科的价值,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站得更高一些,从文化的角度、教育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的进步与物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先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物理学,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一种文化.在古代,从石器到弓箭,从竹筏到木船,从刀斧到犁锄以及种田而观天,确定节气和气象等无一不是一种文化,而里边就蕴含有不少生活经验总结起来的物理知识.近代经典物理学的创立、成熟和普及,一直使物理学在文化领域中保持为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在它与其他科学包括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方面,更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类的文化包括物质设备.在现存的物资设备中,既有大量以物理原理为依据的生活、生产用的东西,又有为探索物质世界奥秘而制成的物理专门设备,还有以传播物理知识为目的的各种仪器.人类的文化也包括观念形态.物理学家们在认识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价值标准,这些构成了物理文化的观念形态.作为一种崭新的观念,物理文化所表现出的探索、创新、务实、批判的气质,对人们的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人类的文化还包括知识体系.从牛顿力学创立到现在的300多年里,物理学家们创造了庞大的知识体系,无论是经典物理学还是近、现代物理学,都是由若干分支学科组成,各个分支学科也都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人类的文化包括语言符号.作为人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学,除了可以应用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符号定性地表达物理思想外,还应用赋予特殊意义的数学符号、模型定量地反映物理知识.概言之,由从事物理学科学习与研究的人、依物理学知识创造出来的物,以及二者相互作用营造的文化氛围构成了物理文化的基本内容.[56]

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一个科学与技术部门不应用物理学的成果.物理学的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随之带来的是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更加丰富多彩.而物理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促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科学意识的更新和进步,促进人的行为包括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方面的改变,

从而达到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再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到现代生活中需要较多的物理知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不少人会自发乃至自觉地去钻研并运用物理学知识.物理学的内容本身就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的多样性、运动规律的可知性与运用规律改造自然的能动性.物理学的概念、规律、体系、结构、方法,处处体现着物质运动在存在方式与变化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体现着随时可以从中引出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物理学的内容能激发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物理学发展史能启迪人敢于质疑,培养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品质;物理学在我国古代的成就和现代的发展能激起人的爱国主义热忱;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不怕失败、追求真理的毅力和爱护仪器、善于同别人合作等良好品质.总之,物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发展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材料,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此外,物理学揭示了在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中,在大量繁杂、无序的表面现象背后,有着简单、和谐、对称的本质.反映这些本质的规律,能通过技术途径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福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展示物理学的这些特点,能诱发学生感受到科学美.物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以美启真,求美至真的实践成果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进而学习创造美、鉴赏美,这一切给物理教育落实美育提供了可能性.再有,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要求学习者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调试各种仪器仪表、排除各种故障、防止与处理各种异常现象等等.这对提高人的肢体反应上的灵敏、准确、和谐,锻炼人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培养人具有某些技能技巧,帮助人在实际劳动中全面考虑和具体处理问题等,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一切,给物理教育落实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重要的还有,物理学的科学结论来源于它特有的科学方法,形成了特有的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物理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物理观察与物理实验的教学,培养着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培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知识的应用则主要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渗透在这一切知识教学内容中的物理方法教学,主要丰富着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实际状况,提供了物理教育发展思维素质的可能性.[57]总之,使人在德、智、体、美、

劳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物理学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

鉴于物理学在认识自然界、认识宇宙、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丰富的成果在培养人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品质等方面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我们说,物理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密不可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物理学蕴含多么丰富的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思想,倡导人文精神.比如,我们可以思考:怎样通过物理学史讲述或别的途径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把追求真理放在第一位,把由此而带来的荣辱遭遇放在第二位的无私品格;他们为追求“物理美”而倾注热情;为报效祖国而拒绝利诱;为造福社会而呼吁和平;为倡导社会公正而主张知识信息共享……只要我们认真收集整理上述素材,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来充实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让我们同学生们一起感动,从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关于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问题,我国不少学者在近期都有一些真知灼见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朱铉雄教授在他撰写的《物理教育展望》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中就指出,在物理教育中可以通过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发展个性来使之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所谓回归自然,即是在物理教育中,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空间,从自然的消极和积极的反馈中了解自然界对人类及其活动的承受限度,从小培养学生树立人类善待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态度,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物理学乃至其他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所谓回归社会,即是通过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体验人际间应有的合作、理解、关心、同情、责任感,学会与人和谐共处、相互合作,以融入社会成为其中一员;所谓发展个性,即营造一个合适的物理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发挥自己所有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以使他们不仅从“求真”角度掌握科学知识,而且从“求善”、“求美’’的角度来体验科学知识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进入自主、自由的学习境界,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挥.

读者只要关注相关的论述,是可以从学者们的论述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的.

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教育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宗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人们要想很好地驾驭科学技术,使其为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而且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中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素质的要求,并使公民能理性地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为此,学校科学教育就必须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服务,并把它作为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素养呢?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直译成中文是“科学读写能力”的意思。在英文科学素养中的literacy一词指读写能力,它来自英文词汇literate,而literate则来源于拉丁语literatus,指有文化、有学问的意思。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语境中,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实际上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受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 化的冲突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自然辩证法》作业——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我国着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

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着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_赵磊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 赵 磊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人文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831(2003)02 0156 03 Conno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Humane Accomplish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ZHAO Lei (College o f Educational Science,South west China Normal Uni versity,Chon 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hu mane includes humane knowledge,humane inspirit and humane behavior.The actuality of the present age college,students'humane accomplishment is not very wel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 tate and its reas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hu mane accomplishmen t,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humane accomplishment;connotation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培养 专才 的 专业教育 使命,又要承担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的 人文教育 使命,以使人成为 现代人 。新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竞争,更是人才素质竞争。21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 伟大复兴 ,不但需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同时也需要文化的深厚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造就国家高素质人才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人文素养内涵探析 最近一个时期,谈 人文 几乎成了时尚。 人文主义 、 人文精神 、 人文素质 、 人文素养 等与 人文 相关的词不仅只是知识分子的专利,也纳入了大众话语体系。仔细分析,才发觉国人所谓 人文 仍未超出西方文化传统中变幻不定的 人文主义 之涵义。其实 人文 这一概念,中国古已有之。 易 贲 中将 人文 与 天文 对举: 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人文者,人之文也,如同天文意为天之文一样,是古老的天人感应说较早的表述形式。而西方的 人文 一词源于拉丁文Hu mani tas,意思是人性、教养。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 人文 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的学科和事业,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道德素质的学问。 素养 一词在 高级汉语大词典 里的解释为: 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可见, 素养 与 素质 、 精神 不同,它更强调能力,即 素质 和 精神 的外显、行为。但这种能力必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 那么 人文素养 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讲,应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一)人文素养的基础 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2]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 全面发展的人 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 大家 或 大师 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中,人们会思考 人的本质是什么? 、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么样化痛苦为幸福;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乃 15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卷第2期 JO URNAL OF CHONG 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 tion)Vol 9No 22003 收稿日期:2002-12-25 作者简介:赵磊(1979-),男,山东巨野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研究。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浅谈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定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创设情景和利用各种条件,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并从中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的科学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品质。 2.3特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考、反思能力 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愈能提出问题,愈能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发问,引导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幼儿生活的需要。 3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 3.1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质疑的科学态度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关键科学精神和态度是培养幼凡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幼儿特有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特征,即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3.2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认识 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引导幼儿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掌握关于科学的初步概念,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比如,幼儿常常对地球的常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她们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惊疑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利用已有知识回答幼儿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爱发问的天性,激励幼儿的求知欲望,帮助幼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信息,不断地积累知识。 3.3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必须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笔者曾经观摩过刘占兰老师的教学活动,刘占兰老师通过介绍法国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展现了法国幼儿教师较好的科学教育设计与组织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也我们国内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很欠缺,这一点值得国内幼儿教师学习。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幼儿科学教育。【关键词】知识结构教师素养科学素养【摘要】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奠定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及其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民族未来科技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笔者基于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及目前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的分析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1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现实意义 11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是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要让孩子的科技素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的科技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科技素质结构是发展和完善教师能力的核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直接影响整个幼儿科技素质教育的质量。 12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对新时期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幼儿时期独特的心理特点及其特有的文化精神特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杨叔子先生说:“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他从求真、求善的两方面分别论述科学和人文的特点,指出两者密不可分。他认为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很巧妙地说出了二者的关系,并且提出科技离不开人文的观点。 首先,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都尊重客观事实,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相同点,他们有统一的基础。其次,他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为科学技术提供了某种终极意义和目标方面的支持,使得科学技术从技术面进入精神、价值层面。人文精神对于善美的追求,为科学技术注入了灵魂。人文精神进步,思想的解放,也有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人文精神也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人文精神的基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促使人文精神的继续发展。因此,他们二者不能割裂开来,而要统一起来。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呢我认为一要树观念,二要保平衡,三要有突破。 要树立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观念。现在许多人有一种观点,学文的就没必要学理,学理的也不必学文,否则都是浪费时间,没什么用。这就是完全将文理分开,本质上是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割裂开的错误观点。类似的,我们从学生时代就应当有文理不分家的观念。例如,作为一个文科生,要积极努力的学习数理化,至少简单了解基础的科学技术知识,感兴趣的方面可以自主学习研究,扩展视野,增强思维的活跃度,帮助我们在潜意识里摆正态度。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更好的投入实践。 既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又要提高人文精神素养。科学技术重理性现实,人文精神重感性理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正确把握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平衡。过于理性,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_0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1人文素养心得体会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

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一,何为人;二,怎样做人;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不仅是只有中国几大家的思想及体系,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

化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内涵

化学组有关化学素养的讨论 周三下午教研,我们化学组九位教师就化学素养一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教学组长王老师开题,他说:“首先我们先来共同认识一下今天所说的‘素养’一词与以往所说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素质一词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是事物本来的性质,而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教师素养一词是在新课标里提出,有别于以往的界定。我想,教师的素养应该有一定的划分,比如: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老教师以及优秀的中学教师所具备的素养应该是不一样的。请两位备课组长先谈谈你们的看法。 梁老师首先代表高一备课组发表他们对素养的见解: 1、首先是对专业知识的拥有,对专业的感悟与体验,将这些内化后再向外表 达。就是说教师能够讲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的意识,即将教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2、首先掌握化学学科较高的理论,将化学知识直观的、深入浅出的转达给学 生,所以学生应该有较高的基本化学功底。 3、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化学思想,如对一些反应的理解,以化学符号的书写和 化学术语的正规表达等,即有一定的思维模型,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 4、最后一个化学教师应该热爱化学。要了解一定的化学史,从优秀的化学家 那里得到精神上的自我鼓励,且要用来鼓励学生。 梁老师的精彩发言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然后杜老师代表高二备课组发言: 我们认为较高素养的应该是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合格教师一定应该拥有的东西。

包括: 1、了解化学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能力。 2、化学课堂上的操纵能力。 3、优秀教师注重课堂授课效果,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化学。所以本人就要爱化 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爱学化学,能够创造美,使学生体验美。 4、善于积累,留心学生的发展。 杜贝蕾老师: 作为一年轻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应使学生觉得你的渊博,让他们从内心佩服老师。另外老师在备课上一定是认真的,让学生感觉你是认真的、充分的做了准备。 陈军红老师: 从老师这个层面讲,师必自律,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应有的素养。知识方面应该与时俱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提高学生实际的化学涵养。让学生体味到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次,利用化学的特点在与学生交流时注意化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试验来证明一些不好理解的事实,可以起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是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的好处。 再一个,作为一位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现在的教改来说本身就是对老师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 最后就是一个老师要注意尽量多的和学生交流,注意学生的动向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教学的时效性。 王老师:

现代科技与人文

现代科技与人文 摘要:自有科技以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为科技再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是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物质和解放,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危机: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人口爆炸问题,和平问题......信息技术的挑战,基因工程的挑战等。现代科技又一次受到了人文的诘责,但是人类发展又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把握处理好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科技人文危机关系 一、关于现代科技 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如下特点: (1)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 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代的发展,性能提

高了100万倍。目前研制的光学计算机,其信息处理速度又将提高上万倍。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一比率更大,超过了50%。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即知识的半衰期为5年。科技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有人估测,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杂志,1865年增加到1000种,而到1965年已经突破了10万种。 研究表明,不仅是现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发展,而且任何一项计量指标(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科学家人数、科技论文数量等)的计算,都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从进入20世纪后的60年以来,世界各国用于科研经费的总和,增加了约400倍。到21世纪末,全世界科学家的人数,预计占总人口的20%左右。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 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自然辩证法》作业——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空缺而迅速涌入。进口的文化产品带来的是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造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两者的后果就是国人道德观念的沦丧与一系列有悖社会公德的违法活动的出现。如食品生产中“毒豆芽”、“地沟油”、“激素奶”等有毒食品的层出不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建造“豆腐渣”工程、在景区乱写乱画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 面对如此多棘手的社会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一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谈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这一思想被证实是正确的,说明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但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评价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回答了这一问题,1988年9月,他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又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了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体系的确定,其发明成果迅速运用于生产,甚至可以不要任何设备就得到可观的效益,这比起从事机器操作速度要快多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直接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在十五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充分估量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

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合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在美国农业发展中,1939—1972年用于科研、试验设计和工艺工作消耗支出的回收率为1∶4。美国在1929—1969年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新的科学技术因素所占比重的递增情况为:1929—1941年为,1941—1948年为,1948—1953年为,1953—1964年为,1964—1969年为,其中教育和知识进展的贡献分别为37和。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科学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缩短。19世纪以前的蒸汽机从发明到生产用了100年,电动机用了57年,无线电用了35年,汽车27年,进入20世纪后,电视机用了12年,晶体管用了5年,激光器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电脑软件技术,新能源技术几乎每天都进步一大截。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能产200万吨的标准带钢热轨厂,用人工传统技术控制生产,每周仅产500吨,而采用新技术后,每周产量高达5万吨,整整提高了100倍。生产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二者相互渗透,每一项新的发明都能够为改进生产方式提供基础,生产的发展都与科学相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技术一般属于物质文化。科学器物、工具等也属物质文化之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知识成果,才属于精神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构成一个有机体。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不能不把它和其他文化区分开来,这便要找出它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自然界,并通过自然界实现自我的外化,这便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自然,或现在一般说的“人工自然”、“第二自然”。这是人创造的,属于人的,属于人类的自然,这就是科学技术文化及其成果。 二、科学技术文化的自然性。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不断地作用于自然,也就是人的价值目标外化,通过自然界这个载体,实现人的目的性和人的存在价值。然而,自然界并非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而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不断地作用于人。在这种自然和人的相互作用之中,铸造了人类文化,其主体是科学技术文化。自然科学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的质料和运动,科学技术文化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载体,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们从这种文化的内容上说,它具有自然性。 三、科学技术文化的客观实在性。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创造了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营造成为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一个可直观的外在世界,成为人面临的客观世界的一个实在的部分,并成为人再次对象化的对象世界。 四、科学技术文化具有理性。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也就是人的理性的批判能力。无论是经验理性,还是近现代的实验理性,都是科学技术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科学理论、科学思辨纯粹是在理性世界中游弋,即使科学技术物质成果,也是人类的心智的结晶。情感的东西,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已被生产实践所清洗,部分地被分化到宗教中去了,正是在这里,科学和宗教发生分野。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及其成果。 五、科学技术文化的人类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所反映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分民族、不分地域的统一的大自然。因此,虽然这种文化从个体上,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创造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一经产生,便是全球文化、国际文化,是没有民族性、国家性和阶级性的。从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的鉴定标准,到提倡的科学精神乃至所要求遵守的道德规范,全球都是一致的。科学的价值观念,虽然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取向,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从全球利益来思考,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逐步成为科学技术文化的一致追求。 六、科学技术文化的整体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然而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关于科学素养,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本文拟采用因素分析法揭示12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科学素养定义中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一个科学素养的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定义 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素养的12种定义,在这些定义中,有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及研究者给出的,有经过梳理分析得来的,也有通过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得来的,还有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和用于测试调查的。 佩拉等的理解早在1960年代,佩拉(M.O.Pella)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了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索了各种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并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肖瓦尔特的描述性定义肖瓦尔特(V.M.Showalter)在总结1950年代末到1 970年代初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原则一致;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能源,材料,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是动力基础,材料是动力目标,科技是动力手段。具体可分为: 1.光电子信息产业 在本世纪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21世纪将把光、电、声、磁等物理特性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包括光电子器件、激光配置、光纤系统、全息图像、光是集成电路、光计算机等基本内涵为新一代光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新产业将全面更新现有的各类信息手段,以适应人们对信息的最广泛的需要。 2.软件产业 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将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成长将加快步伐;大量的、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基本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等软件产业,并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3.智能机械产业 在21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人工智能机械产业。这个产业提供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智能工具(智能汽车、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智能生产线、智能化工厂等等,不仅在体力上,同时也在脑力上部分替代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从而人类可以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4.生物工程产业 以现代生命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微生物、酶、细胞、基因)为基础,到21世纪将逐步形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内涵的生物工程产业。这个产业将改造和创建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5.生物医学产业 在疾病诊断、医疗手术、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21世纪人类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心、肺、肾、脾等)、骨骼、血管、知觉(视、听、嗅、味、触)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达到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医学产业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6.超导体产业 下个世纪,超导体产业将崛起。超导材料的某些独特性能将改变传统的若干概念和理论。超导电机、超导输电系统、超导储能装置、超导磁浮列车、超导计算机、超导电子器件等一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