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膜与胎盘

胎膜与胎盘

胎膜和胎盘

胎膜和胎盘

总称衣胞

(afterbirth ) 胎膜(fetal membrane )

●胚泡衍生的附属结构,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

●不参与胚胎的构成,但有多方面作用。

胎盘(placenta )

胎儿和母体共同形成的盘状结构。 ●有物质交换、内分泌、屏障功能。

细胞滋养层

胚泡 胚外中胚层

合体滋养层

滋养层

子宫内膜

●干绒毛的发育过程:

●初级干绒毛:第二周出现,以细胞滋养层为主干

●次级干绒毛:第三周形成,有胚外中胚层进入

● ●

固定绒毛

游离绒毛 细胞滋养层壳

细胞滋养层细胞柱

绒毛干

绒毛间隙

绒毛膜de演变

平滑绒毛膜(朝向包蜕膜)

丛密绒毛膜

(朝向基蜕膜)六周后

绒毛膜异常:

葡萄胎

滋养层过度增生,间质变性水

肿,血管消失,绒毛呈水泡状

或葡萄状,胎儿死亡,整个胎

块犹如串串葡萄。

Picture 绒癌

滋养层细胞癌变,可侵犯周围

组织。

葡萄胎

葡萄胎

葡萄胎

绒癌

绒癌

绒癌

(二)卵黄囊(yolk sac ) ?转归:

顶端 → 原始消化管

下方 → 卵黄蒂 →闭锁 → 退化消失

?意义:

①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形成

造血干细胞和原始血管;

②囊壁的内胚层细胞生成

原始生殖细胞。 血岛

形成 血岛

(三)羊膜(amniotic membrane)

形成与演变

二胚层时期出现羊膜腔,随胚体的形成而逐渐扩大,最后将整个胚体包入羊膜腔内。

结构

半透明薄膜,内衬一层扁平的羊膜细胞,具有分泌羊水的功能。

羊水(amniotic fluid)

来源:羊膜分泌,妊娠后期胎儿排尿。

去向:胎盘、脐带、胎儿体表吸收;

妊娠后期胎儿吞咽。

成分:大部分为水,其它有蛋白质、无机盐、胎儿脱落细胞、胎儿代谢产物等。

性状:早期清澈,后期混浊。

量:逐渐增多,足月时约500-1000ml;

过多:>2000ml;过少:<500ml

羊水(amniotic fluid)

意义

①有利于胚胎发育:对称性生长,防止粘连;

②有利于发育环境稳定:缓冲作用,保温作用;

③有利于分娩:扩张宫颈,冲洗产道。

(四)尿囊(allantois)

形成

卵黄囊尾侧伸向体蒂的盲囊,随原始消化管的形成而开口于原始消化管尾端的腹侧。

意义

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形成尿囊动脉和尿囊静脉各一对。

转归

根部与膀胱相通,演化为膀胱的一部分,其余部分闭锁并退化为脐正中韧带。

(五)脐带(umbilical cord)

形成

以体蒂为原基,随胚盘的卷褶,羊膜将卵黄囊和尿囊一并包入而成。

结构

外包羊膜、内为粘液性结缔组织的索状结构。内有脐血管(脐动脉2条,脐静脉1条,由尿囊血管演化而成)出生时:40~60cm,直径为1~2cm。

作用输送管道

胎盘胎膜和脐带基本知识

胎膜、脐带和胎盘 胎膜和胎盘: 对胚体起保护、营养、呼吸和排泄作用的附属结构,即胎膜和胎盘。丛密绒毛膜与子宫基蜕膜相结合构成胎盘。胎膜、胎盘与子宫蜕膜总称衣胞,在胎儿娩出后,衣胞也随即排出。 一、胎膜(fetal membrane):包括羊膜、绒毛膜、卵黄囊、尿囊

和脐带。其中卵黄囊和尿囊属退化器官。 (一)卵黄囊(yolk sac): 1.位置:卵黄囊是连于原始消化管腹侧的一个囊状结构。 2.组成:胚外内胚层与胚外中胚层. 3.演化: 人卵黄囊不发达,内没有卵黄。卵黄囊被包入脐带后,与原始消化管相连部称卵黄蒂,卵黄蒂第6周闭锁,卵黄囊逐渐退化。 4.存在意义: ●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形成的血岛。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尾侧的胚外内胚层,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到生殖嵴,分化为生殖细胞,并诱导生殖腺形成。

(二)尿囊(allantois) 1.形成: 胚胎发育第3周,从卵黄囊尾侧向体蒂内伸出的一个指状盲囊为尿囊。 2.演化: 人胚尿囊很不发达,仅存4周即退化.尿囊闭锁后形成膀胱至脐的脐正中韧带。 ┌─两条尿囊动脉形成→两条脐动脉 3.存在意义┤ └─两条尿囊动静脉形成→一条脐静脉

第三周胚体在演化中 (三)羊膜(amnion): 1.特点:是一层半透膜的薄膜,坚韧,无血管。 ┌─羊膜上皮:单层扁平上皮 2.组成┤ └─胚外中胚层 3.意义: (1)参与形成原始脐带:由于胚体长大、羊膜腔扩大和胚体凸入羊膜腔内,羊膜在胚体的腹侧包裹卵黄囊、体蒂及尿囊而形成.

┌─外包:羊膜 原始脐带组成┤┌─卵黄囊 └─内:┤体蒂 └─尿囊 羊膜特点

双叶胎盘

双叶胎盘 胎盘分为两叶,且两叶完全分离,血管也直至临近进入脐带处始会合,故应该称之为复胎盘 分叶胎盘是单胎妊娠而胎盘分为二个或数个者。当孕卵着床后,底蜕膜血管供给障碍,呈局灶状分布,以后在血管丰富的底蜕膜部位才有叶状绒毛膜分布,故形成的胎盘呈多叶状。最常见的是分为两叶。若胎盘分离不完全,且胎儿血管在未会合形成脐带血管前由一叶伸展到另一叶者,称为双叶胎盘(Palcenta Bipartite;Bilobed Placenta)。此种发育异常胎盘之发生率差异很大,有报告约为1/350分娩。若两叶完全分离,且血管也直至临近进入脐带处始会合者,称为复胎盘(Palcenta Duplex)。有时这两种情况可同时存在,偶尔胎盘可由界限分明之三叶所组成,称三叶胎盘(Placenta Triplex;Tripartite Placenta),但少见。Earn 1951年曾报告1例由7叶所形成的胎盘。 胎盘形状异常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带状胎盘、膜状胎盘或弥漫性胎盘、有缘胎盘及轮廓胎盘、多叶胎盘、多部胎盘、多个胎盘、副胎盘和假叶胎盘等。胎盘形状异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与受精卵和子宫环境两方面的因素有关。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炎症,囊胚附着处营养条件或血供不良,促使胎盘另找一较好的蜕膜部位,导致胎盘迁徙,与多个胎盘的形成有关。 复胎盘的临床意义在于这类胎盘在剥离娩出时易造成胎盘残留而引起产后出血及感染;也有因胎盘面积较大造成胎盘低置到妊娠后期引起少量回血。两个胎盘的血管在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迂回屈曲,如胎膜内血管分布于子宫颈口附近或恰好横跨子宫颈内口,而位于胎先露前方形成前置血管,在破膜时可被撕断而引起出血,易造成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解说常见胎盘异常

解说常见胎盘异常 *导读:胎盘是胎儿吸收营养、代谢废物的交通枢纽,如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将会威胁到胎儿生存和健康。…… 胎盘是胎儿吸收营养、代谢废物的交通枢纽,如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将会威胁到胎儿生存和健康。 胎盘附着在子宫壁上,通过脐带和胎儿相连,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能量库。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妈妈那里得到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和氧气,并且通过胎盘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 下面是妊娠中与胎盘有关的异常情况,遇到相同的问题,准妈妈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发现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宝宝和你都会安然无恙。 前置胎盘 名词解释: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胎盘应附着在子宫的前、后及侧壁上。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胎盘像小帽子那样附着在子宫颈内口的上方,恰好戴在胎儿的头上或臀部,这种情况称为前置胎盘。 根据前置胎盘的位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子宫颈内口全部被胎盘组织所遮盖,称为完全性(或中央性)前置胎盘;若子宫颈内口仅一部分被胎盘遮盖,称为部分性前置胎盘;若胎盘下缘恰恰在子宫颈内口边缘处,称为边缘性(或低位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危险信号 妊娠7个月以后,阴道发生无痛性反复出血,或在分娩时毫不预警地出血,并无任何先兆和疼痛感觉。 造成前置胎盘的原因 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子宫内膜有病变。如炎症、斑痕,或因为产褥感染、多产、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或损伤,使子宫蜕膜血管生长不全,当受精卵植入时,血液供应不足,只好伸展到子宫下段,造成胎盘前置。二是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或有副胎盘延伸到子宫下段而发生胎盘前置。三是孕卵滋养叶发育迟缓。孕卵进入子宫腔后,不能很快植入子宫内膜,向下滑移而植入在子宫口附近,在此处生长发育而形成胎盘前置。如何预防和发现前置胎盘 如果妊娠期间有流血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用B型超声波诊断是最有效的确诊手段,它可将胎盘的位置、性质、胎儿的状况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荧光屏上,协助医生及时诊断和处理。所以孕妇要防止前置胎盘地发生,就应着重注意两点:一是定期产前检查,通过B超判断胎盘位置;二是尽可能少做刮宫术,减 少子宫内膜创伤,尽量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一般来说,前置胎盘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也不一定会直接威胁胎儿的生命,如果出血程度轻微,只要出血止住了,可以继续妊娠,也可以平安从阴道分娩。如果出血很多,就不得不及时终止妊娠,可以一边输血,一边做剖宫产,使母子化险为夷。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 关键词:副胎盘膜状胎盘轮状胎盘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 本文资料来源于多位专家的专著、讲座,部分图片来自多个超声论坛战友的帖子,一并表示感谢!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分为胎盘子面和胎盘母体面。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蜕膜变,蜕膜分为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植入底蜕膜处的妊娠囊滋养层不断增生,形成致密绒毛膜,与底蜕膜共同形成胎盘。12周超声可见清晰的胎盘轮廓。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盘也在发生变化,妊娠各期胎盘有不同的超声表现。从受精卵着床到分娩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胎盘会发生各种胎盘异常变化。 胎盘异常的种类很多,它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及预后。本文将就网友经常提到的几种少见的胎盘异常做一总结。 本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胎盘分叶或个数增加:双叶胎盘、三叶胎盘、副胎盘 二、脐带附着于胎盘子面的位置异常: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

三、胎盘形态异常:轮状胎盘、膜状胎盘、带状胎盘、有孔胎盘 四、胎盘母体面与宫壁血管异常:胎盘植入 一、胎盘分叶或个数增加 (一)双叶胎盘 胎盘两叶完全分开,血管不相连,直到进入脐带时才合并

二)三叶胎盘 胎盘完全分为三叶 三)副胎盘(0.7--6.6%) 一个或几个与主胎盘有一定距离(至少2cm)的胎盘叶,借胎膜、血管与主胎盘相连 子宫內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內膜炎症----囊胚附着处营养条件或血供不良----胎盘另找一较好蜕膜部位 易发生 ? 前置血管---胎儿宭迫、胎死宫内 (连接主副胎盘的血管可能位于子宫内口) ? 副胎盘位于下段易为前置胎盘 ? 残留和出血、感染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修订稿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 关键词:副胎盘膜状胎盘轮状胎盘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 本文资料来源于多位专家的专着、讲座,部分图片来自多个超声论坛战友的帖子,一并表示感谢!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分为胎盘子面和胎盘母体面。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蜕膜变,蜕膜分为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植入底蜕膜处的妊娠囊滋养层不断增生,形成致密绒毛膜,与底蜕膜共同形成胎盘。12周超声可见清晰的胎盘轮廓。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盘也在发生变化,妊娠各期胎盘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从受精卵着床到分娩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胎盘会发生各种胎盘异常变化。 胎盘异常的种类很多,它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及预后。本文将就网友经常提到的几种少见的胎盘异常做一总结。 本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胎盘分叶或个数增加:双叶胎盘、三叶胎盘、副胎盘 二、脐带附着于胎盘子面的位置异常: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

三、胎盘形态异常:轮状胎盘、膜状胎盘、带状胎盘、有孔胎盘 四、胎盘母体面与宫壁血管异常:胎盘植入 一、胎盘分叶或个数增加 (一)双叶胎盘 胎盘两叶完全分开,血管不相连,直到进入脐带时才合并

二)三叶胎盘 胎盘完全分为三叶 三)副胎盘() 一个或几个与主胎盘有一定距离(至少2cm)的胎盘叶,借胎膜、血管与主胎盘相连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炎症----囊胚附着处营养条件或血供不良----胎盘另找一较好蜕膜部位 易发生 前置血管---胎儿宭迫、胎死宫内 (连接主副胎盘的血管可能位于子宫内口) 副胎盘位于下段易为前置胎盘 残留和出血、感染

第九章 胎膜和胎盘

第九章胎膜和胎盘 一、选择题: ()1.在鸟类的胎膜中,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结合在一起,产生出。 A.羊膜; B.浆膜; C.尿囊; D.羊膜和浆膜。 ()2.鸟类胚胎的后肠产生的盲状突起将分化成为。 A.羊膜; B.浆膜; C.尿囊; D.卵黄囊。 ()3.人的胎盘由母体的底蜕膜和胎儿的构成。 A.子宫内膜; B.绒毛膜; C.平滑绒毛膜; D.丛密绒毛膜。 ()4.羊膜和浆膜同时产生。两者的内层 A.同为外胚层; B.同为内胚层; C.不一样,羊膜的是外胚层,浆膜的是中胚层; D.不一样,羊膜的是中胚层,浆膜的是外胚层。 ()5.鸟类的卵黄囊由 A.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 B.体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 C.脏壁中胚层和体壁中胚层组成; D.体壁中胚层和外胚层组成。 ()6.鸟类的卵黄囊由 A.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 B.体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 C.脏壁中胚层和体壁中胚层组成; D.体壁中胚层和外胚层组成。 ()7.尿囊绒毛膜是由融合后形成。 A.尿囊的脏壁中胚层和浆膜的体壁中胚层; B.尿囊的体壁中胚层和浆膜的脏壁中胚层; C.尿囊的内胚层和浆膜的体壁中胚层; D.尿囊的脏壁中胚层和浆膜的外胚层。 ()8.人胚的羊膜的底壁和卵黄囊的顶壁构成了 A.胎盘; B.胚盘; C.上胚层;

D.下胚层。 ()9.以下哪一结构不是胚外中胚层参与组成的? A.体柄; B.卵黄囊; C.羊膜; D.小肠。 ()10.三级绒毛的胚层组分不包括 A.细胞滋养层; B.合胞体滋养层; C.胚外中胚层; D.内胚层。 ()11.脐带中的血管包括 A.2条动脉,2条静脉; B.1条动脉,2条静脉; C.2条动脉,1条静脉; D.1条动脉,1条静脉。 ()12.脐带中的组织结构不包括 A.卵黄囊; B.尿囊; C.胚外中胚层; D.羊膜。 ()13.胎盘屏障不包括 A.绒毛的上皮; B.绒毛的结缔组织; C.绒毛中毛细血管的内皮; D.子宫内膜上皮。 ()14.胎盘的功能不包括 A.产生雌激素; B.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产生生长激素; D.产生孕激素。 ()15.在人的妊娠晚期,绒毛膜中仅有的腔是 A.羊膜腔; B.卵黄囊腔; C.胚外体腔; D.子宫腔。 二、判断题: ()1.在鸟类的胎膜中,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结合在一起,产生浆膜和羊膜。()2.在鸟类胚胎的后肠产生的盲状突起将分化成为卵黄囊。 ()3.鸟类胚胎的尿囊绒毛膜由浆膜和尿囊组成。 ()4.人胚绒毛膜上绒毛的发育经过初级绒毛、次级绒毛和三级绒毛的阶段。()5.平滑绒毛膜位于底蜕膜。 ()6.丛密绒毛膜位于壁蜕膜。

胎盘脐带超声异常的超声诊断

胎盘脐带超声异常的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18-07-17T14:42:18.3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7期作者:王玉萍 [导读] 胎盘是维持胎儿在子宫内正常发育的重要器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兰州市榆中县中医院彩超室甘肃兰州 730100) 【摘要】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盘及脐带异常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80例孕妇,对其胎盘、脐带及相关部位进行三维容积成像检查,对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类型进行判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产后的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80例产妇中有43例为胎盘形态异常、22例为脐带异常,与产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在产前给予产妇三维容积成像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胎盘及脐带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 治疗,具有很好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胎盘;脐带;超声异常;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074-01 胎盘是维持胎儿在子宫内正常发育的重要器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若胎盘的形态出现异常、胎盘功能受损下降,降低物质与气体的交换功能,使得孕妇对胎儿的营养、氧气供应变差、排泄物及二氧化碳的排泄受阻,导致胎儿的影响发育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会胎死宫内。而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提供营养的主要导管,多扭曲存在于子宫内,常规的超声检测难以看出长度,但可以观察到胎盘及胎儿腹壁的脐带根部[1]。在胎儿的发育中,胎盘或脐带出现异常均会导致不顺利生长,阻碍其影响发育,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此,在产前给予孕妇优质的超声检查,对病变及时排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提高胎儿的发育质量及出生后的成长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将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80例孕妇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三维超声在产前胎盘及脐带异常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80例孕妇。孕妇的最大年龄为23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为(28.7±1.2)岁。最大孕周为34周,最小孕周为25周,平均孕周为(28.9±0.7)周。所有孕妇均经过二维超神检查怀疑为胎盘形态异常或脐带异常。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肝肾肺功能异常、脑血管疾病、全身性器质性疾病、因胎盘肿瘤导致胎盘形态异常、腹中胎儿已经死亡、精神意识严重障碍的孕妇予以排除。所有孕妇的各项条件均符合研究进行的要求。 1.2 方法 所有孕妇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三维容积成像检查。选用GE Voluson 730 Expert与GE Voluson 730 Pro超声诊断仪,选用容积探头,将探头的频率设定为RAB4~8MHz及RAB2~5MHz。使用产科检查程序进行检查,首先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及附属物异常予以筛除,选择胎儿的心脏程度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盘及脐带异常的此80例产妇予以三维容积成像、三维彩色多普勒容积成像及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容积成像检查。采集到成像的数据后,将超声诊断仪选用Surface texture模式,选择适当的读方向,基础平面为A平面,对冠状面、矢状面、横切面予以矢量重建。然后在重建平面的基础上向前或向后摸动轨迹球,速度稍缓。对胎盘、子宫内壁、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带的关系进行立体观察,对是否存在胎盘形态异常进行判断。使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脐带部位,观察脐带包膜、血管壁及管腔的回声情况[2]。 2.结果 80例产妇中有43例为胎盘形态异常,22例为脐带异常。43例胎盘形态异常中有12例为副胎盘(27.91%)、7例为二叶胎盘(16.28%)、4例为球状胎盘(9.30%)、6例为球拍状胎盘(13.95%)、6例为宫腔粘连带胎盘附着其两侧(13.95%)、8例为不全纵隔子宫纵隔两侧胎盘附着(18.60%)。12例脐带异常中有3例为脐带缠绕(25%)、2例为脐带血肿(16.67%)、3例为脐带囊肿(25%)、4例为脐带血管减少(33.33%)。三维容积成像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的符合率为100%。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内外部环境等均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种脱离原生态的改变趋势使得人的身体机能出现变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孕妇中胎盘及脐带异常就是其中之一。胎盘及脐带是维持子宫内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器官及输送营养物质的导管,其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胎儿的是否处于正常的良好发育状态。若胎盘或脐带出现异常,则导致母体对胎儿的营养物质输送不及时甚至出现阻碍、胎儿的排泄物受阻,使得胎儿得不到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带来疾病甚至导致胎死宫内[3]。因此,对胎盘及脐带出现的各种异常进行及早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超声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影像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的诊断确诊率不高,在对二维超神诊断怀疑病变的孕妇再进行三维容积成像诊断,可以通过立体、全方位的图像对胎盘及脐带的形态、回声、成熟级别、子宫胎盘附着情况等给予精准观察成像,进行立体构型,可以对胎盘及脐带的病变进行精准诊断[4]。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三维容积成像对80例二维超声检查胎盘及脐带异常的孕妇进行检查,有65例异常病变,其中43例为胎盘形态异常,22例为脐带异常,与产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高达100%,可见其极高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产前给予产妇三维容积成像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胎盘及脐带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很好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丽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产前脐带入口异常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1615-1617. [2]王铭,栗河舟,刘云,等.超声中孕期筛查胎盘脐带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96-98. [3]王颖琦,雷静,何小萍,等.脐带、胎盘超声产前诊断在产科急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751-475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