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之---难题及应对技巧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之---难题及应对技巧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之---难题及应对技巧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之---难题及应对技巧

2009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之---难题及应对技巧

重庆市云阳中学谭太安(原创)

在每卷试题中,约有20%的试题具有较高区分度,难度系数较大,所谓难度系数是指该题得分除以参考人数的值,数值越大,难度系数越小,反之,数值越小,难度系数越大。难度系数是动态的,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同一题目的难度系数对不同考生不同。根据全国卷和重庆卷近几年的试题特点看,难题并非集中在一个主观试题上,也没集中在选择题中,而是分散在全卷中,对不同考生情形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命题者考察考生的思维深度

例一:(2008年重庆试题)材料六表3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

┏━━━┳━━━━━━━━━┳━━━━━━━━━━━━━━━━━━━━┓

┃┃┃各产业的产值(亿元) ┃

┃年份┃人均牛产总值(元) ┃┃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1978 ┃ 375 ┃ 3.37 ┃ 1.84 ┃ 1.44 ┃

┣━━━╋━━━━━━━━━╋━━━━━━╋━━━━━━╋━━━━━━┫

┃ 1992 ┃ 1 468 ┃ 16.59 ┃ 4.46 ┃ 12.Z4 ┃

┣━━━╋━━━━━━━━━╋━━━━━━╋━━━━━━╋━━━━━━┫

┃ 1999 ┃ 4 166 ┃ 34.19 ┃ 24.00 ┃ 47.42 ┃

┣━━━╋━━━━━━━━━╋━━━━━━╋━━━━━━╋━━━━━━┫

┃ 2007 ┃ 12 109 ┃ 55.33 ┃ 96.57 ┃ 190。29 ┃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

(7)根据材料四、六,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西藏经济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10分)

答:①变化状况;1978~2007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特别是第兰产业逐渐处于优势地位。②原因分析: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藏的投入。

解读:此题以西藏经济发展变化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就。题目设置上看,答案必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变化状况”,二是“变化原因”。“变化状况”较容易,“变化原因”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思路应该是考虑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西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外部原因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投入”。分析此题还可以从表中暗示,从“市场”与“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思考,要得高分,也必须回归到答案红色字体内容,要求考生要具备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指南:对核心理论必须讲透和练透。如构筑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的因素包括“劳动者,用A表示”、“劳动对象,用B 表示,劳动工具用C表示”,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因素中任何因素发生变革,用M表示,会带来无穷的社会财富,用P表示。可以表示为

+

+----------P(社会财富)

A M

)

(C

B

经济发展中的系列问题,思维的起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上述核心理论。……

例二:(全国卷)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向-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它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负担,提高农民福利;可以改善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意识。(红色字体内容考生很难回答)

二、命题者考察考生的思维广度

例三:(云阳中学月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灾害。蜀之殇!国之殇!天之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成立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任总指挥。国家许多部门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解

放军官兵千方百计奋战在第一线,抢救人民的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向灾区运送食品、引用水、药品、帐篷、防寒衣被。到2008年10月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经验。(12分)

此题考察考生的思维广度。答案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国家性质及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中发挥了人民解放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4分)

复习指南:载体中出现多主体,必须多角度思考问题。上题中“人民解放军”的作用考生很难得分。对热点专题复习不要过多纠缠热点本身,要以热点为载体,进行政治、经济、哲学多角度思考,训练考生思维广度。

例四(2009年重庆一诊)温家宝总理说:“有权必有责”。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央启动了“问责制”,严肃处理了责任人,国家质监局局长引咎辞职,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石家庄另有6名市级干部也被免职。试用所学政治常识道理说明我国为何要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12分)

答: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政干部必须是人民的公仆,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3分)渎职、失责行为,必须问责。(2分)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3分)党政干部有权在手,也必须有责在身。(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试题设问方式,提问的巧妙程度

例五:(云阳中学月考试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

问题:运用事物发展的原因说明怎样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之路?(10分)

答案: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2分)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之路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国家、企业提供研发资金保障,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2分)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2分)我国要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降低对外先进技术的依赖度,(2分)③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吸收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坚持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结合。(2分)

此题以“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背景,考察考生对事物发展原因哲学知识的运用,本来是一个很容易的题目,但注重了设问的方式和技巧,无形之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这样设置题目,即使是优秀考生同样会犯错误,从发展、发展的实质、主观能动性方面去组织答案,即使也能回答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这种限定性题目得分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在这个题上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如果题目是“运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说明怎样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之路?”平均分约提高2.5分左右,无论怎样的班级,去试试。

复习指南:针对性组织审题训练,大型月考试题中有所体现。

四、简单知识设置在特定考试环境中

例六:(2009年重庆一诊)近期,甘肃、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截至2008年9月12日,患者达6244例,死亡4例。经查,患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服用的“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氨。后对市场奶粉和液态奶进行普查,发现伊利、蒙牛等品牌有的批次也含有三聚氰氨。三聚氰氨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我国约有1600万头奶牛,80%为奶农散养。三鹿等品牌奶粉中含有三聚氰氨,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中的蛋白含量以获取不义之财而人为加入的。这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其危害巨大,有人甚至称之为中国的“9·11”。

问题:从吊白块到苏丹红,再到三聚氰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主要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益?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的消费权益?(8分)答案:①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2分)②首先,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受到侵害决不忍气吞声。(2分)其次,可采取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请求处理、提请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复习指南:消费者权益维护的问题是考生生活最贴近的,从经济理论上也容易掌握的,教材知识比较浅显,但在复习中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容易引起导师的忽视,在训练中是不容易拿出来考试的。上题考生失分真是哭笑不得。因此,高考场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试题中什么可能都可能出现,考纲要求的考点导师和考生不能主观猜想,只有扎实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五、考察考生的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七:(重庆南开中学1月月考)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现收集了广西

经济的一些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广西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给广西的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主要困难有一、经济下滑,近六成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停产企业增多,二、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仍形成压力。当前广西物价绝对水平仍然相对偏高,尤其是食品类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态势。三、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四、国际贸易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不断显现,月度进出口增长放慢,出口额出现下降,边境小额贸易增速下滑。

问题:(3)结合材料三,谈谈自治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4分) 怎样实现?(8分) 复习指南:谈谈自治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4分),这4分说容易太容易,考生掌握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直接作答,但题目设置到全新背景中,有在特定考试环境,考生就可能就事论事,还会失分,同等水平和条件下,别人得满分,你失1分,在一个地区可能失去300个左右的竞争位置。复习中必须用全新的信息、载体、背景训练考生的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根据教材知识、理论,结合全新载体党和国家政策“生产答案或生成答案”,这种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如果短期内弥补知识是可能的,但要训练这种能力现在只能集训。

例八:(上海试题)图一:近年来上海GDP与职工工资总额情况。(图中单位为亿元,采用1990年不变价格)

■工资总额

GDP

总额

1990年 2001年

图二:2001年上海职工平均年工资与周边地区对比情况(图中单位为元)

(1)请分析图一反映的国民财富(即图中的GDP)与工资总额之间的关系。

(2)图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分析这一现象对上海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3)请结合图一、图二,谈谈你对上海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看法。

答案:(1)第一,工资总额低于GDP总额,说明国民财富不能全部用于社会成员的生活消费。第二,GDP总额与工资总额都在增长,说明国民财富的增长是社会成员收入提高的前提。

(2)目前上海职工平均年工资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对上海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较高的工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较高的工资水平也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上海经济的竞争力。

(3)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资水平也在逐步升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实现上海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六、重难点知识考察

例九、(江苏试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2我国消费与投资单位:亿元

注: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累计发行了6 600亿元长期建

设国债。

表3我国经济增长

┏━━━━━━━━━━━━━┳━━━━━━━━━━━━━━━━━━━━━━━━┓

┃ G,DP增长率(%) ┃拉动2002年GDP增长率的因素

┣━━━━━━┳━━━━━━╋━━━━━━━┳━━━━━━━┳━━━━━━━━┫

┃ 2001年┃ 2002年┃投资贡献(%) ┃消费贡献(%) ┃净出口贡献(%) ┃

┣━━━━━━╋━━━━━━╋━━━━━━━╋━━━━━━━╋━━━━━━━━┫

┃ 7.7 ┃ 8 ┃ 4.3 ┃ 3.4 ┃ O.3 ┃

┗━━━━━━┻━━━━━━┻━━━━━━━┻━━━━━━━┻━━━━━━━━┛

(1)表1、表2和表3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综合上述各表,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

答案:(1)表l显示:从2001年~2002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都有较大增长,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较慢。

表2显示:从2001年~2002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有增长。我国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有力地拉动了投资的增长。但农村消费量不如城镇消费量,且增长也慢;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集体经济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远远落在后面。

表3显示:从2001年一200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从2002年看,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投资和消费构成内需,净出口即为外需。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内需贡献了7.7%,外需贡献了0.3%,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

(2)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实现投资和消费的双拉动。在近期,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可以增加对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要积极引导增加集体经济和居民个人的投资。提高居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这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

复习指南:复习训练的主线如果偏离重难点突破,复习是失败的,会给考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是从一个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上说的,后期复习必须清点教材中难点,清点考纲要求考察考生重点难点的价值取向。

七、答案“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

例十(重庆试题)材料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l 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①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的自我发展是内在根据,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条件,对其发展起推动作用。③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经营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

例十(全国试题)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完成下面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②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成新事物的成长。

复习指南:上述两例我认为是发展观运用中的经典试题。透视答案要求,既有“质”的规定性,即“运用知识准确表述”,特别是例十的说明部分,要与题意、知识原理吻合,不十分相符合的表述,阅卷时美其名曰酌情给分,如果12分题酌情扣掉3、4、5、6分,考生也便从大学的层次依次降下来。“量”的规定性体现在答案文字数量上,在准确的前提下,答案必须足量。全国卷多年来主观题的答案以准确、简洁、高度概括著称,但许多压轴题的文字量也在200到300字左右,实际操作中考生有胆量用简洁语言解答吗?细看例九的答案有多余的话吗?复习中必须指导学法,否则,考题中题题都可能成为考生的难题。

还有其他一些情形。选择题的难题特征下次交流。上述观点属个人观点,供参考。当然也是点真东西。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常识部分) 第一、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国家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2、国家的属性: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还有主权性,社会性。 3、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它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阶级消亡而消亡。 4、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1)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地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2)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它们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4)当代国家政体的类型 A、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无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包括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B、民主共和制:的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包括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的异同: 比较项目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不同点权力中心议会总统 政府产生办法同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由总统任命产生,对总统负责 政党上台关键取得议会中多数席位取得总统竞选胜利 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元首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元首地位虚位,没有实权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大权相同点(1)议会和元首都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2)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都维护资产阶级和利益(3)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4)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其服务 1、国家类型:按国家性质分,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判断国家性质的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2、国家职能 (1)国家职能的含义: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与功能。 (2)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全》的内容,具体内容: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发现政治学习规律的重要途径。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经济生活1、推动文化产... 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发现政治学习规律的重要途径。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经济生活 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 1、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 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

最新【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 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 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 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

2020年高三政治常识基础知识复习(简答题)

2020年高三政治常识基础知识复习简答题 前言:政治与政治方向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怎样的政治意义?) 第一课:国家政权与国家观念 3、国家政权有什么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和掠夺别国的手段有哪些? 5、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国家职能? 6、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7、现阶段我国政权的社会基础? 8、为什么我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 9、我国国家政权对内对外行使怎样的国家职能? 10、我国政权怎样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1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 13、简答国家主权的含义、特性、主要内容。 14、国家主权三方面内容的相互关系? 15、怎样理解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 16、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重要意义? 17、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第二课: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 18、简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议会共和制的主要区别。(议会共和制与议会君主制的相同点?)

1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民主实质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20、我国的政体是什么?主要内容和特征? 21、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2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24、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键及主要任务。 25、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方式及要求。 26、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27、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及中国特色。 29、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依德治国的涵义及意义 30、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辩证关系。 31、我国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怎样正确行使?第三课:政党制度与党的观念 32、政党产生的一般条件及现代意义上政党的特征。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与技巧

2013届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与技巧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高三政治知识重点最新归纳

高三政治知识重点最新归纳 高三政治知识重点最新归纳1 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当代民族精神的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 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开拓创新 精神等。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 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崇高历史使命,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国家: 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②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 (2)青少年(公民)要怎么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②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为民族精神文明增添新的内容; ③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内容: (1)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重要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 展的社会。 7、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 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8、怎样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 学发展观。 (2)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特征加以创新和发展。 (3)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利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世界优秀 文明成果。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 育等。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⑵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及其作用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完整)初中政治常见主观题答题方法技巧(简化版)

初中政治常见主观题答题方法技巧(简化版) 1、调查方式: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 活动方式(形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辩论赛、黑板报等通过什么途径:网络、电脑、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等 2、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①数据图表、数据材料:材料说明了...(提高、不断增长、高、低、差距大、不平衡、严重、取得巨大成就等) ②没有数据的材料:材料说明了...(找出材料关键词结合书本关键词句组织,可引用书本相关句子) ③有时两种方法可综合运用 ④党和国家领导人参与某种活动(包括参与救灾)或讲话:说明政府和国家高度重视……(参与救灾时加: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做法、提建议: 国家(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整治打击... 社会:大力宣传...知识,举办...(活动),提高(增强)市民(青少年)...意识(观念) 学校:宣传...知识,开展...(活动),教育...引导... 家庭:教育...监护...沟通 个人:①树立(增强)...意识或观念②具体行动(开展...积极参加...自觉...)③同...言行做斗争4、启示、警示 道理+做法 ①道理:材料说明(告诉)什么?同上面第二种方法,有时还要回答“为什么”,看看材料有没有体现“为什么”意思的句子,没有就不答 ②做法:侧重做法,书本有以书本为主,没有按照上面第3种方法多角度答。 5、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①是什么----即材料说明了什么? ②为什么---结合情况按照下面第6种组织语言 ③怎么做---书本有以书本为主,没有按照上面第3种方法多角度答。 6、区分:(灵活运用,不要太死板) ①为什么?原因+意义 原因: 也可是必要性,指现实依据(法律、国情等)、现状、地位等 意义:需考虑角度,即涉及到对国家、社会、个人意义,大多可以回归课本,如书中没有一般表述为“有利于....(3个有利于)或体现了...促进....只有....才等 ②重要性、作用:等同于上面的意义,包括现状(即危害、不足等) ③理由:等同于“为什么”,但更侧重于现实依据,有时可以把做法改变成原因 ④依据:即法律法规、国情等 7、结合××知识,谈材料如何贯彻、体现了...(特别是法律特征、犯罪特征、权利与义务等) ①先表述××知识,即含义、关系、表现等 ②再谈材料的哪个句子(写下来)贯彻(体现)了上面哪个知识点 8、意义、做法、危害等都要从国家(政府)或社会和个人角度谈 所谓多角度:①可以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②可以从道德、法律、纪律等③可以从国家、社会、学习、企业、个人等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 审题:回答简答题,关键在于审题。 审读材料全文:要认真阅读材料全文,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⑶理出段与段之间 的内在联系。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2)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 答题思路。 (3)作答:把该回答的问题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2、常见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页 1 第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二)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三)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高三政治--人教版[整理]2018年高考政治辨析题精选 最新

2018年高考政治辨析题精选(2018.5.25) 1.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2.商品降价意味着商品价值量变小。 3.商品价廉物美就能占领市场。 4.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利。 5.发展就是GDP的增长。 6.建立诚信社会,关键是国家要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 7.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8.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辨题:据此有人主张,必须大力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9.塑料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它造成的污染一直是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在2018年欧洲环保组织开展的环保产品评选活动中,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辨题: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利和弊的统一。 10.长期以来,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总是在扮演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致使企业缺乏应有的压力、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辨题: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只是“裁判员”,企业才是“运动员”。 1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就事论事。 12.随着学习、就业竞争等压力加剧,少数青少年出现了精神负担过重,甚至诱发了一些心理疾病。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所受挫折太少。 辨题: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越多越有利于青少年走向成功。 参考答案 1.(1)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而与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3)因此,题中的观点肯定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发展是对的,但认为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观点是错误的。 2.(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但不能绝对地说,价格只受价值的左右,比如有的药品降价,是为了解决暴利问题。(2)商品价格的变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价格上涨,通货紧缩价格下跌。③货币价值:商品价格一般来说与货币价值成反比。④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因素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另外,市场竞争,商家销售行为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商品的价格。(3)因此,题目的观点是不科学的。3.(1)商品价廉物美意味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了完美统一。这样的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的占有率也比较高。(2)另一方面,尽管商品价廉物美,可如果缺乏研发、品牌创立等方面的战略构想,在竞争中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失去市场份额。(3)所以,必须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国际竞争中,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避免进口国家对商品的反倾销。 4.(1)笼统地说“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利”是不科学的。(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太少,会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财政收人太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人,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将阻碍经济的发展。(3)财政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还要看财政资金是否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财政收入太少,收小于支,需要靠借债来维持财政平衡,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利。相反,财政节余太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不利。 5.(1)上述观点是片面的,要具体分析。(2)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情况的综合反映,其增长成为衡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但是一个国家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组成的,国家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发展等同于GDP的增长是片面的。(3)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GDP的增长归根到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4)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5)GDP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但是如果一味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不利于发展,最终也损害了GDP的增长。 6.(1)要建立诚信社会,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方面,要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实施依法治国的力度,做好普法工作,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依法处理、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2)另外,诚信社会的建立也离不开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支持。作为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观念;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注重产品质量,生产优质产品,为构建企业良好信誉奠定基础;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应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诚实守信。(3)诚信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素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要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言必信,行必果。(4)总之,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诚信社会。 7.(1)上述观点是片面的,要具体分析。(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3)上述观点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8.(1)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在我国,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而不是由选民直接行使这种管理权力,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借鉴。在基层,我们要健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

上海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及训练题 高一年级 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 一、基本学习内容 1.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 2.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要立足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现实条件, 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 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迅速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 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 中学生要学会从经济视角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也就是“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 ,学会看经济背景、学习算经济账、懂得经济法规。 二、基本学习要求

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江苏高考主观题总计54分(总分120分),小高考主观题总计30分(总分100分),从历届小高考和高考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观题的得分多少已成为高分学生拿A、中档学生拿B、后进同学合格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范,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 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 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 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 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 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 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 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 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 (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

“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 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和设问的关键词、中心意思;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悟:悟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悟——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准确完整地联想相应的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即如何组织答案);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鲁山学校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 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典型案例 第一、应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制度; 第三、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应增强 9、理解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10、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

高中政治必修三大题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必修三大题答题技巧 1.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作用”或“文化意义”知识进行论述时?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创新”等知识进行论述时? (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3.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传承”等知识进行论述时? (1)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凡是材料中要求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2)立足社会实践。 (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5.凡是材料中涉及“文化遗址的意义”时? 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6.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包容性”知识进行回答时?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3)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7.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知识进行回答时? (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8.凡是材料中涉及“民族精神”时? (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当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

高中政治十种主观题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十种主观题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