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附件九: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白酒制造业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白酒制造业》编制组

二0一0年元月

目次

1项目背景 (1)

1.1项目来源 (1)

1.2编制过程 (1)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1)

2.1白酒制造业行业概况 (1)

2.2白酒企业污染的产生 (1)

2.3白酒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4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2)

2.5相关法律法规 (2)

3适用范围 (2)

4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3)

4.1制订标准依据 (3)

4.2主要参考资料 (3)

5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5.1编制方法 (3)

5.2技术路线 (4)

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及说明 (4)

6.1前言 (4)

6.2适用范围 (4)

6.3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步骤 (4)

6.4指南的实施 (7)

6.5附录 (7)

7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实施方案建议 (8)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白酒制造业》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项目来源

(1)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件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52;

(2)承担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2编制过程

2008年7月15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订了环境保护项目任务合同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联合成立了标准编制组,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编制组于2009年4月底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按照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的编制原则和框架要求,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2.1白酒制造业行业概况

我国白酒行业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当前白酒行业企业加强了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行业盈利模式已经完成了由总量增长模式向结构优化模式转变的过程。现阶段,在白酒行业总量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中高档白酒的销量增长较快,低档白酒销量逐步减少,行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行业收入的增长速度。白酒行业景气持续向上,3~5年内行业高景气仍然可以维持。2008~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运行。2008年以来白酒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加上酿酒主要原料以及包装材料的价格上涨推动成本的上升,吨酒成本增加较快。

表1 2003-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产量(万吨) 331 312 349 411 494 570

表2 2003-2008年白酒行业规模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销售收入(亿元)546.42 516.35 719.67 944.42 1260.90 1460

利润总额(亿元)44.08 48.33 74.29 103.84 163.52

资产总额(亿元)990.80 895.18 1001.90 1155.61 1313.20

企业数量(个) 1001 960 957 1055 1159

2.2白酒企业污染的产生

白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次是废气、废渣、粉尘及其他物理污染物,各种污染物均可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周围的动植物(包括人类)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表3 白酒企业中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项目 污染物 主要来源

蒸馏锅底水、冷却水 酿酒车间

废水

洗瓶水 包装车间

冲洗水 酿酒、制瓶、制曲等车间

粉尘 破碎、制曲等车间 废气

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苯并(a)芘 燃煤锅炉

废渣 酒糟、炉渣 酿酒车间、燃煤锅炉

物理性污染 噪声、气味等 各车间

2.3白酒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白酒行业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竞争格局较为混乱,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仍需引导,随着啤酒、葡萄酒和果酒类产品的发展,白酒消费空间缩小,白酒生产能力远大于消费者需求,出现产大于销的局面,企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小规模白酒企业数量占全行业比例较高,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进步缓慢,环境污染严重,“三废”治理仍需加强。

2.4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白酒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酒类市场将更加规范,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在产品方面,中高档酒类市场竞争激烈,白酒高档化趋势明显,特色产品发展迅速,企业更加注重塑造品牌,提升自身企业形象,白酒的竞争也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质量+品牌”成为白酒行业一个明显的发展方向;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白酒将趋向群体联合,生产和经营将实现集团化;白酒行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实现整个白酒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5相关法律法规

2.5.1国外相关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借鉴,因此在制订时严格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结合我国白酒制造业的生产实际,通过系统的数据统计,指导企业有效地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节能降耗,促使现有企业增强环境意识,引导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规范日常管理,实现从源头到产品的清洁生产。

2.5.2国内相关标准

白酒制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满足《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16号)、《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5]1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8]60号)、《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的要求。目前,在清洁生产方面,执行《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HJ/T402-2007)。

3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酒制造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一般要求。本标准重点描述白酒制造业清洁生

产方案,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并给出各程序的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酒制造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报告的编写。

4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4.1制订标准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

[2]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3] 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R].北京: 国家环保总局, 2006:1-2.

[4]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5]151号).

[5]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08]60号).

4.2主要参考资料

[1] 《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南》.史捍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HJ 469—2009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订技术导则[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 沈怡方.白酒生产技术全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 顾国贤.酿造工艺学(第二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

[6]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中国酿酒行业研究报告[M].2008.

[7] 张欣.我国白酒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酿酒, 2008, 35(6) : 12-15.

[8] 周江,杨瑞.白酒黄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J]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3) : 95-97.

[9] 王肇颖,肖敏. 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J].酿酒科技,2004(3):65-67.

5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5.1编制方法

(1)企业调研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编制组先后到产业比较集中地区和有代表性的白酒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技术、生产人员沟通,内容包括了生产工艺、设备装备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排污环节等,明晰企业生产能耗、物耗等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情况,从编制本标准的需求出发,全面、系统地了解白酒制造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2)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

收集国内外有关清洁生产的信息,尤其是国内权威部门颁布的有关清洁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通过查新、检索国内白酒行业生产状况,包括行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实测数据、公开报道、刊登的论文、资料等。

(3)专家咨询

为掌握更多白酒制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一手资料,多次向有清洁生产审核资质的咨询机构和技术专家、审核师了解审核过程,查阅了多家白酒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和污染整治

规划报告,同时向业内专家、大专院校以及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咨询。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的要求,考虑白酒行业生产特性和产品特点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的严肃性、时效性,编制了标准的初稿和编制说明。

5.2技术路线

任务下达,成立编制组

行业政策、法规研究行业发展状况资料收集

开题报告论证

企业调研发放调查表调查

整理分析数据

确定技术指标

标准值的确定和论证

制定标准

环境效益预测

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及说明

本标准的制订遵循《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在满足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让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最大限度的分析和评估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自主开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活动。

6.1前言

本标准的前言说明了标准制订的目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与时俱进,适时修订。

6.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范围的确定与《清洁生产标准白酒制造业》(HJ/T402-2007)的适用范围原则上保持一致,明确了白酒生产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时均可以按照或参照本标准执行。

6.3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步骤

6.3.1总体要求

说明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在满足本标准附录E的“基本内容”要求基础上自主编制,同时指出在持续性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时,对本标准的任何不适用的内容可以考虑简化或删减,让企业在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效。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的审核程序,其通用要求包括7个阶段,本标准对每一个阶段的目的和要求、工作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和描述。表3给出了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及产出。

表3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序号阶段活动产出

1 审核准备1、取得领导的支持

2、组建审核组

3、制定工作计划

4、开展宣传教育

1、领导的参与

2、审核小组

3、审核工作计划

4、障碍的克服

2 预审核1、组织现状调研

2、进行现场考察

3、评价产排污状况

4、确定审核重点

5、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6、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1、现状调查结论

2、审核重点

3、清洁生产目标

4、现状考察产生的无(低)费方案

3 审核1、准备审核重点资料

2、实测输入、输出物流、能流

3、建立物料平衡

4、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5、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1、物料、能耗、污染因子平衡

2、物料、能耗的损失和废物产生原因

3、审核重点无(低)费方案的实施

4 实施方案的产生

和筛选

1、产生方案

2、分类汇总方案

3、筛选方案

4、研制方案

5、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

6、核定并汇总无(低)费方案

7、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1、各类清洁生产方案汇总

2、推荐的供可行性分析的方案

3、中期评估前无(低)费方案实施效

果的核定与汇总

5、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5 实施方案的确定1、进行市场调查

2、进行技术评估

3、进行环境评估

4、进行经济评估

5、推荐可实施方案

1、方案的可性行分析结果

2、推荐的可实施方案

6 方案的实施1、组织方案实施

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

3、验证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的成果

4、分析总结已实施方案对组织的影响

1、推荐方案的实施

2、已实施方案的成果分析与结论

7 持续清洁生产1、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

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3、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4、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清洁生产组织结构

2、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3、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4、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6.3.2 审核准备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在白酒企业中启动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因此,获得企业领导者的支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审核小组是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经济、环境效益的保障。“双超”类型企业必须依法强制性限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工作内容中详细说明了取得领导的支持、组建审核小组、制定审核工作计划、开展宣传教育四个方面。

6.3.3 预审核

预审核阶段的目的是对白酒企业的全貌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清洁生产潜力和机会,从而确定本轮审核的重点,并针对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预审核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对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和考察,对“双超”类型企业,摸清污染现状和产污重点并通过定性比较或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审核重点。

6.3.4 审核

审核是白酒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第三阶段。目的是通过审核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发现物料流失的环节,找出废物产生的原因,查找物料储运、生产运行、管理以及废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依据。进行物料实测是企业开展审核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企业领导需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展这项工作。

工作内容如下:

(1)收集汇总审核重点的资料,编制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流程图、各单元操作流程图及功能说明表。

(2)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包括所有进入审核重点的物流(原料、辅料、水、气、中间产品、循环利用物等)及所有输出物流(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循环利用物、废物等)。

(3)建立物料平衡,编制白酒企业水平衡图,标明各组份的数量(例如热水、冷水、蒸气)、状态(例如温度)和去向;

(4)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针对物料流失和废物产生部位,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即原辅料及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特征、管理和员工,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6.3.5 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本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方案的确定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根据审核阶段的结果,制定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在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包括已产生的非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主要是无/低费方案],经过筛选确定出两个以上中/高费方案供下一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核定与汇总;最后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就是将筛选出的各类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和不可行方案汇总及分类,对于可行的无/低费方案评估后,边审核边实施边评价,对可行的中/高费方案进行筛选和排序,并对所筛选的备选方案进行详细的方案说明。对确定为不可行的方案暂时搁置。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优化最佳可行的技术路线,为下一阶段的分析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按照不同区域的要求,编制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6.3.6 实施方案的确定

本阶段的目的是对筛选出来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评估、环境评估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主要评估方案的先进

性和可实施性,环境评估主要是比较方案实施后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而经济评估则评价方案实施后的获利能力,包括方案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6.3.7 方案的实施

通过推荐方案的实施,使白酒企业提高生产及管理水平、实现技术进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评估已实施方案的成果,激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程序与一般项目的实施程序相同。总结方案实施效果时,应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预期和实际取得的效果。

本标准描述了7项内容,企业在实施中可参照《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附录C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自主完善,如有国家或地方政府其他有关规定,可补充纳入。

6.3.8 持续清洁生产

目的是使清洁生产工作在企业内长期、持续地推行下去。

工作内容中建议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完成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时为下一轮清洁生产工作确定资源和组织保障,把清洁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与实施计划、职工的清洁生产培训计划等纳入到日常管理制度中去,以巩固成效、持续改进。

6.3.9审核工作表和检查清单

本标准在分析总结了国内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符合本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表和检查清单(分别见指南附录C和附录D),以供审核工作人员选用。

6.3.10“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 说明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标准的统一要求,本标准确定了白酒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

6.4指南的实施

本标准明确了白酒制造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接受外部监督、验收和考评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6.5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简单描述了我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行业存在的问题。介绍白酒行业主导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说明及主要技术装备等,列举了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能量平衡图供企业参考分析,归纳说明了白酒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环节及主要污染控制技术。

本标准的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通过分析说明白酒生产过程中资源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方案。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员工等八个方面选择列举了部分国内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引导企业发现影响清洁生产的隐患,寻求科学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根据已颁布的白酒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我国白酒行业产排污数据,分析了行业清洁生产发展的机会、潜力和趋势。

本标准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时所编制的表单多少、详略程度和表

现形式不限,由企业自行编制,但应满足《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和本标准附录C的“基本内容”信息。

本标准的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列举了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检查清单示例,检查清单可以功过提供思考路线提示审核人员发现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标准的附录E(规范性附录)给出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

7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实施方案建议

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各级组织和考评机构在重点检查企业的“双超双有”现象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的同时,应着重评价节能减排量的变化,工艺、技术、装备是否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

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应在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本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动向,与时俱进,编制本行业清洁生产所需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清洁生产支撑技术和必要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从技术上给予指导。

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时一定要立足于自身挖潜,聘用外部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和行业专家、技术专家、节能专家、环境专家等,作为辅助,不可依赖于外部机构和人员。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附件三: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乳制品制造业 (液体乳及全脂乳粉)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乳品制造业(液体乳及全脂乳粉)》 编 制 组 二OO九年六月

目 次 1 项目来源 (1) 1.1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1) 2.1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2) 2.2乳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2) 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2) 3 适用范围 (3) 4 编制依据及参考文献 (4) 5 编制方法 (5) 6 内容确定说明 (5) 6.1总体说明 (5) 6.2“适用范围”说明 (5) 6.3“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 (6) 6.4“术语和定义”说明 (6) 6.5“行业描述”说明 (6) 6.6“行业清洁生产方案”说明 (6) 6.7“清洁生产审核”说明 (6) 6.8“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说明 (6)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6) 8 标准实施的建议 (7)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乳品制造业(液体乳及全脂乳粉)》 编 制 说 明 1 项目来源 1.1任务来源 (1)根据国家环保部办公厅文件 《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项目统一编号:737。 (2)标准制订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1.2工作过程 本指南严格遵循清洁生产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广泛收集国内外与乳制品行业清洁生产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标准等文献,选择典型企业开展系统深入地实地调研,结合我国乳制品行业清洁生产的现状,针对我国乳制品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审核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撰写。指南给出了乳制品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用概念和术语,紧密围绕着清洁生产审核的八个环节七个步骤以及乳制品行业特点,给出了乳制品行业审核指南的内容框架、审核程序、重点、工作内容、基本要求以及行业清洁生产参考方案。具体编制过程如下: (1)2008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签订项目合同,负责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指南乳制品制造业(液态奶及全脂乳粉)》。 (2)2008年5月经过前期准备成立标准编制组、专家指导组,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合作开展行业清洁生产现状调研与文献收集工作。准编制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签头。 (3)2008年6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持召开了乳制品行业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广泛征集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宣传在乳制品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重要性。 (4)2008年7月~11月汇总信息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审核指南初稿的编制。 (5)2008年12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支持召开了开题论证会,通过了开题报告,征求了与会专家对乳制品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初稿的意见。 (6)2009年1月~5月实地调查我国各主要乳制品生产区域典型乳品企业的原料与资源消耗情况、污染物产生与治理现状以及清洁生产工作经验,并征集一线工作人员对本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指南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的修改、完善。 (7)2009年6月提交指南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全面开展,促进乳制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乳制品制造业(液态奶及全脂乳粉)》(以下简称指南)。 目前在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仅限于少数地区的个别企业。本指南的首次编制,可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流程图

清洁生产审核的主要程序: 3个层次/ 8条途径/ 7个阶段 3个层次(即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学): ——废物在哪里产生 Where ? ——为什么会产生废物 Why ? ——如何消除这些废物 How ? 8条途径 废物原因分析示意图(类别示例) 员工操作 原材料及能源的选择与品控 过程控制 管理状况 废物产生原因 设备状况 废物价值 工艺技术的水平 生产效率 产品特性清洁生产常用手段示意图(类别示例) 员工培训教育 输入物料替代与调整 改善过程控制 改善管理 预防废物解决方案 产品变更 设备改进改造 工艺改进改造 废物循环利用 人员 管理 过程控制 工艺技术 设备 输入产出—服务与产品

方案要体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包括节水、节电、节煤、节蒸汽、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包括COD、悬浮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或其他污染物),方案要求至少能体现其中一个方面。方案尽可能写详细,能够读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1 原辅料和能源 (1)原辅料不纯或(和)未净化;(2)原辅料储存、发放、运输的流失;(3)原辅料的投入量或(和)配比的不合理;(4)原辅料及能源的超定额消耗;(5)有毒、有害原辅料的使用;(6)未利用清洁能源和二次资源。 2 技术工艺 (1 )技术工艺落后,原料转化率低;(2 )设备布置不合理、无效传输线路过长;(3 )反应及转化步骤过长;(4 )连续生产能力差;(5 )工艺条件要求过严;(6 )生产稳定性差;(7 )使用对环境有害的物料。 3 设备 (1 )设备破旧、漏损;(2 )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低;(3 )有关设备之间配置不合理;(4 )主体设备和公用设施不匹配;(5 )设备缺乏有效维护和保养;(6 )设备的功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4 过程控制 (1)计量检测分析仪表不齐全或监测精度达不到要求;(2)某些工艺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未能得到有效控制;(3)过程控制水平不能满足技术工艺要求。 5 管理 (1)有利于清洁生产管理的条例、岗位操作规程等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2)现行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清洁生产的需要,岗位操作规程不够严格,生产记录(包括原料,产品和废弃物)不完整,信息交换不畅,缺乏有效的奖惩方法。 6 员工 (1)员工素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缺乏优秀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熟练操作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意见.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意见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意见 各乡镇环保所、局相关科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省环境保护厅、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既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的前置条件,又是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指标。为了进一步推进辖区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保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考核验收得满分,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性 清洁生产审核是降低污染物总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应当把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引导、督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切入点,作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来抓。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有力手段,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为此,XX年国家环保部将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的前置条件,同时全国文明城市考核也将其列为考核指标。 各乡镇环保所、局相关科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推动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两高一低”的传统 第 2 页共 5 页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事故隐患,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环保所、局相关科室应严格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环保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抓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将审核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统筹推进,确保辖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明确任务,扎实工作 我局负责统筹辖区内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负责文件的送达、日常的检查。市环保局、市经委组织专家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验收。 加强环境管理 各乡镇环保所、局相关科室要将清洁生产审核纳入日常环境监察范畴。对于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除责令其限期治理外,在限期治理期间,还应要求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审核过程、评估过程发现的环保问题,如环保“三同时”、环境安全隐患等,应及时查处。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的企业,其审批结果应用为核准排污许可证的依据。 长效管理,加强监督 各乡镇环保所、局相关科室要督促省、市下达审核任务的企业,切实按照省环保厅和省经贸委《关于公布XX年度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 第 3 页共 5 页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河北省)

关于发布河北省地方标准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由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起草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DB13/T1579-2012)。该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2012年8月15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DB13/T1579-2012)

DB13/T 1579—2012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清洁生产分会、河北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孙彦敏、白进杰、魏志刚、杜静、于海、李志勇、周奇、韩建山、崔朝晖、程飞、谭金生、王婷、柳领君、冯建斌、杜鹏芳、于树梅、耿媛媛。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的原则、内容、工作程序及要求、方法与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和验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469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Assess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审核报告的真实性,以及清洁生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技术审查。 3.2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Acceptance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是指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并落实了中/高费方案后,对其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验证并给出结论性意见。 3.3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Compulsory Audit of Cleaner Production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企业进行的清洁生产审核。 3.4 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Voluntary Audit of Cleaner Production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企业进行的清洁生产审核。 3.5 无/低费方案 Non/low Cost Option 是指无需投资或投资较少、容易在短期(如审核期间)内见效的清洁生产方案。 3.6 中/高费方案 Medium/high Cost Option 是指需要较大或很大投资、技术性较强的清洁生产方案。 3.7 合规性分析 Compliance Analyze 是指与法律、法规、规章或标准符合程度的分析。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和内容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2.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3.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 4.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未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污染事故。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1.企业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报告。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后的环境监测报告。 4.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过程 1.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2.召开评估会议,企业主管领导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清洁生产审核初步成果、无/低费方案实施情况、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及计划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主要人员介绍清洁生产审核过程、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书主要内容等。 3.资料查询及现场考察,主要内容为无/低费和已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现场问询,查看工艺流程、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记录、环境监测报告、清洁生产培训记录等。

4.专家质询,针对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现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询。 5.根据现场考察结果以及报告书质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评定,并形成评估意见。 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标准和内容: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全员参与,进行了系统的清洁生产培训。 2.根据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原则进行了规范、完整的清洁生产审核,审核过程规范、真实、有效,方法合理。 3.审核重点的选择反映了企业的主要问题,不存在审核重点设置错误,清洁生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具有时限性、前瞻性。 4.提交了完整、详实、质量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如实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企业能源资源消耗,产排污现状,各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末端治理和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不存在物料平衡、水平衡、能源平衡、污染因子平衡和数据等方面的错误。 5.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要求,及时落实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6.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科学、合理、有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能使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试行)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重点企业有效开展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确保取得清洁生产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审核报告的真实性,以及清洁生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是指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后,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验证,并做出结论性意见。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也适用于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根据污染减排工作需要确定的重点企业。第四条环境保护部负责监督管理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开展辖区内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环境保护部组织有关技术支持单位和专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部门开展的辖区内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对各省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机构的评估、验收能力进行考核。 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第五条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2.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3.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 4.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未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污染事故。第六条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1.企业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报告。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后的环境监测报告。 4.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第七条申请评估企业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评估申请(企业需在上交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后一个月内提交评估申请);当地环保部门对申请企业的条件、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将材料逐级上报。省级环保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初审合格的企业进行材料审查、现场评估,并形成书面意见,定期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第八条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过程1.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发改委、环保部第38号令)2016年5月16日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节能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

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第六条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七条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 (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其中有毒有害原料或物质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危险废物。 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 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 危险特性的废物。 第二类,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清洁生产报告

永固水泥有限公司66分公司首轮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审核单位:永固水泥有限公司66分公司咨询单位:中心 二〇一四年元月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人员名单审核单位:永固水泥有限公司66分公司 咨询单位:中心法人代表:

目录 前言 (3) 0.1 企业基本信息 (6) 0.2 企业背景情况 (6) 0.3 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6) 0.4 清洁生产成果摘要 (7) 第一章筹划和组织 (8) 1.1 取得领导的支持 (8) 1.2 组建清洁生产审核小组 (8) 1.3 制定审核工作计划 (9) 1.4 开展宣传教育与发动 (10) 1.5 克服障碍 (10) 第二章预评估 (11) 2.1 企业概况 (11) 2.2 企业环境状况 (18) 2.3 确定审核重点 (20) 2.4 确定清洁生产目标 (20) 第三章评估 (21) 3.1 审核重点概况 (21) 3.2 物料平衡 (24) 3.3 物料损失原因分析 (26) 3.4 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 (26) 第四章方案产生和筛选 (27) 4.1 方案的产生 (27) 4.2 方案汇总 (27) 4.3 汇总筛选结果 (34)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 (35) 5.11#、2#磨机系统改造 (35) 5.2新建新的生产线 (37) 第六章方案的实施 (38) 6.1已实施无/低费方案汇总 (38) 6.2 未实施无/低费方案 (43) 6.3 高费方案实施计划 (45) 6.4 方案实施前后对比 (45) 第七章持续清洁生产 (45) 7.1 持续清洁生产的背景 (45) 7.2 持续清洁生产的组织落实 (45) 7.3 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 (46) 7.4 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47) 第八章结束语 (48) 8.1 清洁生产的结果及潜力 (48) 8.2 推荐的其它手段 (48) 附件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模板】

附件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规范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保障清洁生产审核质量,指导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指企业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在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后和中/高费方案实施前的时间节点,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规范性、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真实性、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审查的过程。 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企业实施完成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后,对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绩效、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情况及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综合性评定,并做出 结论性意见的过程。 —3—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国家考核的规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需要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企业”和“申请各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财政资金的企业”以及从事清洁生产管理活动的部门,其他需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的企业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第四条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应坚持科学、公正、规范、客观的原则。 第五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组织清洁生产专家或委托相关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第六条地市级(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范围提出年度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及工作进度安排,逐级上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确认后书面通知企业。 第七条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应向本地具有管辖权—4—

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步骤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规定,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如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分为七个阶段35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阶段1:筹划与组织:主要是进行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分为4个步骤:1.取得领导支持 2.组建审核小组 3.开展工作计划 4.开展宣传教育 阶段2:预评估:主要是选择审核重点和设置清洁生产目标。分为6个步骤: 1.进行现状调研 2.进行现场考察 3.评价产污状况 4.确定审核重点 5.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6.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阶段3:评估:主要是建立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并进行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分为5个步骤: 1.准备审核重点资料 2.实测输入输出物流 3.建立物料平衡 4.分析废弃物产生原因 5.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阶段4:方案产生和筛选:主要是针对废弃物产生原因、产生相应的方案并进行筛选,编制企业中期生产审核报告。分为7个步骤:1.产生方案 2.分类汇总方案 3.筛选方案 4.研制方案 5.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 6.核定并汇总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 7.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阶段5:可行性分析:主要是针对阶段4筛选出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确定出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分为5个步 骤: 1.进行市场调研 2.进行技术评估 3.进行环境评估 4.进行经济评估 5.推荐可实施方案 阶段6:方案实施:实施方案并分析、跟踪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分为4个步骤: 1.组织方案实施 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 3.验证已实施的无低费的成果 4.分析总结已实施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阶段7:持续清洁生产:制定计划、措施在企业中持续进行清洁生产,最后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分为4个步骤: 1.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 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3.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4.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题目:四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姓名:汪洋洋、王宏、王寅、杨明灿 班级:环境科学161

引言 开展清洁生产的背景: (1)建材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 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2)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 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在发展较快的同时,建材行业又是一个资 源能源消耗较大的部门,建材行业量大面广、品种繁多,且大 多数是以窑炉生产为主,资源和能源依赖度比较高。与发达国 家相比,存在整体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配套能力差,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等问题。那么坚持科学发展观,节约 资源和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建材行业发展必须解决 的突出问题。 (3)建材行业从原料开采(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粉尘、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及固体废物等,尤其是以工业废气、烟尘、粉 尘和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最大。 (4)水泥工业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粉尘。水泥工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水泥企业,特别是中小水泥 厂缺乏有效的污染控制设施。 (5)我国水泥行业对于NOx 及SO2的排放及控制仍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NOx的削减还没开发出运行成本较低的脱销技术。(6)水泥生产是建材行业里的污染大户,其原材料及产品的特点使得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出大量的粉尘,不仅严重破坏大气 环境质量,还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企业承受着 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产生的废气也对环境造成严 重危害。 清洁生产要求从源头控制,追求资源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因此,水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是很必要的。 开展清洁生产的依据: (1)2004年8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并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5年12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印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指南

附件1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规范推进清洁生产,保障清洁生产审核质量,指导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指在企业完成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后,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规范性、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真实性、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审查的过程。 本指南所称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企业实施完成清洁生产方案后,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绩效、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情况及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综合性评定,并做出结论性意见的过程。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企业,其他需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的企业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第四条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应坚持科学、公正、规范、客观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及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组织清洁生产专家或委托相关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工作。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第六条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全部实施,完成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工作,并列出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清单; (二)属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在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已在当地主要媒体、企业官方网站或采取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能源使用情况和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或排放情况。以上应选取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前12个月内的数据。 (三)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要求,无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和工艺设备,或者虽有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生产工艺或设备,但已列明并提出调整改造计划; (四)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 第七条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向本地具有管辖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节能主管部门提交的材料: (一)《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 (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三)清洁生产审核前企业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或者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技术规范

重庆市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 (试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工业各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畜禽养殖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可参照本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HJ 469—2009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环发[2005] 15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08] 60号)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 54 号)

《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环发[ 2011] 148号)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国家环境保护局编)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简本)》(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府发[ 2011] 102 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 (试行)的通知》(渝环发[ 2006] 45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渝环发[ 2008] 3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清洁生产审核 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和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3.2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 3.2.1 实测法

DB11!T-1346-2016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技术导则

DB11/T 1346—2016 ICS 13.020.01 Z04 备案号: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aterial balance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目次 前言..................................................................................................................................................................... I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原则 (2) 5程序步骤 (3) 6制定物料平衡实测计划 (3) 7实测与衡算 (5) 8判断、确认物料平衡关系 (5) 9计算并评估物质利用效率 (6) 10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7) 11延伸应用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工艺过程输入输出物料图 (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质量平衡方程及其表达形式 (1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对象物质选取及实测计划框架(示例) (1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物料成分利用效率的表达形式与分类 (14)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工商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丹、李汉平、李旭、汪苹、于承迎、董黎明、张艳萍、刘曼。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

附件1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清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修订),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清洁生产综合协调的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第六条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七条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与当地县级以上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签订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协议。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 (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其中有毒有害原料或物质包括以下几类: (一)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三)含有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的物质。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

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范本

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范本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目录 一、前言 二、审核准备 三、预审核 四、审核 五、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六、方案的确定 七、方案的实施 八、持续清洁生产 九、结论十、报告编制格式要求十一、报告附件要求 十二、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换证提交材料要求 1 前言包括企业简要概况、清洁生产审核的背景和目的、企业存在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 审核准备 2.1审核小组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数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一般由生产管理、技术、设备、环境保

护、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 2.2审核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时间进度、职责分工等。 2.3宣传和教育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动员、宣传、培训的情况。明确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资金筹措方式及保障措施。清洁生产审核障碍表现及解决方法。 2.4建立激励机制 本章要求有如下图表: 审核领导小组成员表; 审核工作小组成员表; 审核工作计划表。 3 预审核 3.1 企业概况 3.1.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发展简史、企业地址、所属行业、企业类型、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产值、利税、组织机构、人员状况、工作制度、发展规划等基本情况;企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

3.1.2企业生产现状 近三年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主要分厂、车间和公用设施情况;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等。3.1.3企业原辅材料、水、能源消耗 近三年企业主要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情况,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和替代情况分析;水的计量及消耗情况;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及消耗情况。 3.1.4主要设备 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水平、维护及保养情况、是否属于 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等。 3.2企业环境保护状况 3.2.1环境管理状况 企业的环境管理现状,包括环境管理机构人员设置,相关环境管理制度设置和执行情况,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状况,环保法规与要求等。 3.2.2产污排污状况主要污染源及其产生情况,包括状态、数量、毒性 等。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情况,包括处理方法、效果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浓度、总量控制、 排放去向等。 三废循环或综合利用情况。

重庆市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试行)

XX市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X (试行) 1 适用X围 XX市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X(以下简称技术规X)规定了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的通用术语和定义、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和方法以及结构和格式要求。 本技术规X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和评估。 2 规X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X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469-2009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国家环境保护局编)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2005]15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 《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X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渝环发[2008]3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X。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审核 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和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3.3 审核工作表 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应给出的主要信息表。 3.4 重点企业 3.4.1“双超”类型企业 指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 3.4.2“双有”类型企业 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3.4.3 其它类型企业 指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根据污染减排工作需要确定的重点企业。 3.5 有毒有害物质 指被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核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以及《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2005]151号)的附件2《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的附件1《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二批)》中的物质。 4 总体要求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应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

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根据国家《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省境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 第三条省经贸委会同省环保局负责全省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市、县(区)经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清洁生产审核具体工作。 第四条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第五条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本省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以下简称“一类企业”); (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以下简称“二类企业”)。 有毒有害原料或者物质主要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核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 二类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 第七条除第六条规定情况外的企业(以下简称“自愿企业”)均可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各级经贸、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节能减排、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整治、企业上市环保核查、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积极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八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的确定: (一)一类企业名单的确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结合本地区污染减排工作,提出初选名单,并附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企业注册地址和生产车间所在地址、主要排放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去向、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超标、超总量等情况,报送设区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各设区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初选名单及其简况进行核实后,上报省环保局核定后确定。(二)二类企业名单的确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第二批)》,结合当地环保工作需要,提出初选名单,并附企业名称、规模、法人代表、企业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燃料)清单及使用量、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及总量、排放方式及去向等情况,报送设区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各设区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初选名单及其简况进行核实后,报送省环保局会同省经贸委核定后确定。 第九条自愿企业名单的确定:按照管理权限,由企业向县级以上经贸行政主管部门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企业名称、规模、法人代表、企业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