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p4 1、技术作为技术贸易的对象具有以下特点(简答)

☆技术是无形的知识。☆技术是整套的系统知识。☆技术具有商品属性。

2、与国际商品贸易相比,国际技术贸易有以下几个特点(论述)

☆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知识☆一般只限于技术使用权的转让☆价格确定复杂

☆当事人双方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贸易涉及的问题多、难度大、时间长

P6 3、许可贸易(名词解释)

☆许可贸易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签订许可协议来实现技术转让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讲,许可贸易是指技术许可方(供方)允许被许可方(受方)取得其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以及制造、销售该技术项下产品的权利,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报酬。

4、许可贸易的基本类型(填空)

☆专利许可、商标许可、专有技术许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许可

P9 5、特许专营(名词解释)

☆是指由一家已经取得商业成功的企业(特许方),将其商标、商品名称,专利、专有技术、服务标志和经营模式等授予另一家企业(被特许方)使用。

6、BOT (名词解释)

☆BOT是指政府吸引非官方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直投资和融资方式。其运营特征是政府与非官方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权经营协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后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交给非官方资本组建的投资机构,由该机构自行筹资进行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在特许期内,投资方收回成本,并取得合理利润,经营期满后将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P10 7、BOT的主要特点(简答)

☆BOT方式的一方是政府部门(项目方),另一方是外国私营部门;

☆对于采用BOT方式的政府部门一方来说,该项目具有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相结合的特点

☆国际BOT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合资、独资等方式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还体现在经营管理主体、转让的对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成交的方式

P24 8、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填空)

☆自由市场、劳动分工、新机器形式的技术进步

P26 9、熊彼特“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五种情况(填)☆引进产品、引进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和新的供货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P33 10、制成品的生命周期(填)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衰亡期

P39 11、要素密集度逆转(名词解释)

☆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发生要素密集度颠倒,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便不在成立。

P46 12、专利(名词解释)

☆专利通常指专利权,是指政府主管当局根据发明人的申请,经审核认定其发明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的一种法定权益,即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专利所有人对其发明依法享有的制造、使用和销售的权利。

P47 13、专利的种类(填空)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14、专利权的特征(简答)

☆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实施性

P50 15、商标的种类(填空)

☆制造商标、销售商标、服务商标

P51 16、商标的注册及商标权的确立原则(简答)

☆先使用原则☆先注册原则☆无异议原则

P52 17、商标权的特征

☆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10-15年,中国为10年,可续展)

P53 18、专有技术的特征

☆保密性☆经济性☆可传授性☆历史性

P54 19、专有技术与专利的区别

☆法律地位不同

☆技术内容的范围不同专利的申请者一般就比较容易模仿的部分申请专利,而把核心的部分进行自我保密,专有技术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种能授予专利权的生产和服务等行业的技术,而且还包括不能授予专利权的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技术

☆存在的时间不同专利受保护的时间有限,最长为20年,不能续展;专有没有时间约束和失效,只会新技术被淘汰或逐步公开自然淘汰,此外,可长期有效。

☆保密性不同专利公开专有技术设法保密

P55 20、专有技术的保护途径

☆通过合同法加以保护通过雇佣合同和专有技术转让合同规定的保守条款方式

☆通过民事中侵权行为的规则加以保护各国民法都规定,凡因过失、故意或以不法行为侵害他人权利,使他人遭受损害的就构成侵权行为,侵犯他人的秘密技术就构成侵权行为,法院将依法做出裁决,使得专有技术得到保护。

☆通过发布不正当竞争法加以保护凡是出于竞争或自私自利的目的,而通过各种手段损害专有技术所有者权益的行为,专有技术所有人有权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害者提出指控,一旦指控成立,侵犯者除了要赔偿经济损失外,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通过刑法加以保护有些国家对侵害专有技术的习惯行为作了惩罚性规定,成为一种保护手段。专有技术在竞争中日益重要,它的泄露不仅使企业遭受损失,甚至使国家处于不利的境地。通过刑法对损害专有技术的行为予以制裁,加强了对专有技术的保护。

P67 21、技术许可合同的类型

☆普通许可合同(自用、再转第三方)☆排他许可合同(自用,不再转)

☆独占许可合同(自不用,不再转)☆分许可合同(引进方分转)

☆交叉许可合同(双方交换技术的使用权和产品的销售权,可独占也可非独占)

P82 22、技术贸易谈判的内容(填)

☆商务谈判☆技术谈判

P88 23、谈判的策略与技巧(B卷)

☆平等待人策略留有余地策略体会策略利用竞争策略折衷妥协策略

P105 24、技术贸易价格的组成(填空)

☆转让成本(直接转让成本、间接转让成本)研发成本的分摊利润补偿

P112 25、沉没成本(名词解释)

☆沉没成本或开发成本又称历史成本,是指所转让技术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完整记录;不是单独开发的;不以转让为目的)

P118 26、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填空)

☆总付、提成支付、入门费与提成支付相结合

P119 27、总付方式的特点(简答)

☆被许可方支付使用费的时间早☆总付金额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变

☆使用技术的风险由被许可方承担☆许可方提供技术协助不积极

P121 28、提成支付的特点(简答)

☆支付使用费的时间晚(生效后不支付或少量入门费,取得经济效果算各期提成)

☆使用费总额与利用技术的效果直接相关

☆许可方主动积极地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协助

29、提成基础的种类(填)

☆产品产量、产品销售价、利润

P136 30、国际技术贸易合同适用法律的选择有三种(填)

☆明示选择、暗示选择、适用国际公约

P137 31、国际技术贸易合同中争端的解决(填)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P146 32、服务的基本要素

☆资本(是服务生产的重要因素,服务生产必须有生产资料,生产者培训要资本)

☆劳动力(劳动力作为服务提供的载体,不可缺少,自动化也需人提供管理)

☆知识与技术(即人力资本)劳动者学习,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

P147 33、服务的基本特征

☆无形性(无形性和不可感知性是服务最主要特征,无形的,难被察觉,享用后)

☆不可分离性(生产、流通到消费有时间隔却具不可分离性,生产消费同时进行)

☆异质性(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存在差异,统一标准只能规定一般要求)

☆不可储藏性(基于一二特征,服务只能当期消费,不能储藏,机会丧失和折旧)

P148 34、服务业的分类

☆12类: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

P149 35、国际服务贸易有以下四个分类,四种方式

☆过境交付(提供者向另一国消费者)☆境外消费(消费者跨国消费)

☆商业存在(提供者到另一国设立机构)☆自然人流动(提供者以自然人进入)

36、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贸易标的的无形性(服务进出口是肉眼看不到的)

☆交易过程与生产消费过程的同时性(实物贸易,而服务贸易两个过程同存在)

☆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卖方物质要素加入消费过程,买方劳动要素参与生产)

☆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垄断性(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服务市场开发程度不同)

☆贸易保护方式具有刚性和隐蔽性(立法、行业性保护和限入,限入非关税壁垒)

☆营销管理高难度和复杂性(既是对物也是对人的管理,宏观调控与预期背离)

P200 37、《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普通义务

☆最惠国待遇(适应对象不仅包括服务本身,还包括服务提供者)

☆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国及时公布影响《服务贸易总协定》实施的有关措施)

☆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放宽准入条件、增强服务业竞争力、提出更多限制要求)

P203 38、世贸组织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一般责任与纪律(论述)☆最惠国待遇(首要和基本原则,无条件地以不低于的待遇给其他任何参与相同服务和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贸易两个例外“邻边境、免除”;无条件,但也规定了若干例外)☆透明度原则(立即公布有关措施、向理事会报告新的或更改措施、设立咨询点)

☆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提高其国内服务能力及其效率和竞争力、改进其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对有出口利益的各部门和供给方式给予市场准入自由化)

☆促进经济一体化原则(总协定第5条规定允许成员方参加双边或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有两个条件:适用众多服务部门,且不得规定排除某一提供方式;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实质性地消除所有歧视,包括现行任何歧视措施,禁止采用新的歧视措施)☆国内规章(为维护本国服务秩序,根据国情和政策制定各种管理其境内服务贸易的法律和规章,确保总协定的目标得以实现,总协定第6条为制定规章规定了一般纪律)☆对限制竞争行为的约束(服务贸易市场往往存在高垄断,某些服务部门专营性和限制性商业惯例的使用,都会产生限制竞争的作用,总协定第8条“垄断及专营服务提供者”和第9条“商业惯例”对这些限制性的行为作出了约束)

国际市场营销学整理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缘起 ?知识点一:国际市场营销。对商品和服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进 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获取利润的活动。 ?知识点二:整合营销传播。即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 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 ?知识点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五大变化:对外贸易理念的变化。对外贸易地位的 变化。外贸经营主体的变化。对外贸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的变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变化。 ?知识点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三个发展阶段:国际化经营的尝试性阶段(1979- 1983 年)。国际化经营管理框架形成并强化的阶段(1984-2000年)。国际化经营迅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知识点五:全球市场给国际公司和跨国公司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企业 如何布局全球市场而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应对先于自己在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其他企业的挑战。 ?知识点六:4Pa策略和7Ps策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 渠道(Place)+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实体环境(Physical evidence) ①产品策略主要研究的是新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价格策略、 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的基础;②价格策略又称定价策略,主要研究的是产品的定价、调价等市场营销工具;③促销策略研究的是如何将组织与产品讯息传递给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有计划性的活动。通过促销,消费者可以知道产品能够提供何种利益、价格多少、可以到什么地方购买及如何购买等。④渠道策略研究的是为了达到产品分销目的而配置的销售通路。 ?知识点七:国际市场营销和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与联系:营销的基本观念、思路、 程序、要点等相同,市场环境不同。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经济与贸易环境 ?知识点一:关税壁垒。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 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 ?知识点二:贸易保护主义。指通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 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知识点三: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一体化; 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生产与经营 ?知识点四:中国加入WTO 后面临哪些重大考验:农业、汽车业、石化业、信息技 术产业、纺织业、金融业、电信业等七大产业面临着重大考验。 ?知识点五:经济全球化对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现代企业提出了如下 要求:1、企业要转变经营哲学,树立全球竞争意识,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战略,从只重视国内营销转为重视国际营销乃至全球营销。2、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先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学会根据国际目标市场特点来制定国际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国际市场营销培育企业持续的全球竞争优势。3、经济全球化要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组建大企业集团,发展跨国企业及跨国银行,造就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航空母舰”,以便加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三章:国际市场营销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按照商业条件签定技术协议或合同而进行的有偿技术转让,是以技术为交易标的的国际贸易行为。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世界里,国际技术贸易得到飞速发展。这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由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及其在国际商业竞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科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反过来带动国际技术转让的日益频繁。 一、我国的技术贸易的特点 1、我国的技术进口贸易 我过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50至1978年),中国以许可贸易、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技术共845项,合同总金额119.72亿美元。这个阶段,中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以进口成套设备、新建大型企业为主,这些约占技术引进项目与合同总金额的90%以上;(2)主要是使用中央外汇和政府间的记账贸易,基本上没有利用外资。 第二阶段(1979年至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进口开始走上了正轨,90年代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共引进技术3万多项,合同总金额达到1500多亿美元。技术引进大大加快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填补了中国一些行业的技术空白,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中国技术引进工作具有如下特点:(1)技术引进的方式灵活多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已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成套设备进口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生产、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关键设备等方式进口技术;(2)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广泛,中国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来源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个国家扩大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3)技术进口的资金来源不断拓宽,政府贷款、专项外汇、商业贷款、企业自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合作生产、租赁、补偿贸易、中外合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渠道和合作方式已在技术引进中广为采用;(4)技术进口的法规日趋完善。 2、我国的技术出口贸易 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很长时期,中国的对外技术贸易是只进口不出口的单向流动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开始技术出口,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技术出口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从1991年的1.78%升至1997年的3.02%。2000~2002年,中国共向5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技术和成套设备,签订技术出口合同2233项,合同总金额1514亿美元。 20多年来,中国技术出口发展的特点:(1)技术出口的国别和地区范围逐渐扩大。1980年,我国的技术仅出口到联邦德国、美国、和巴基斯坦3个国家,1998年已出口到120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以前,引进中国技术的主要是发达国家,1989年以后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占我国技术出口总额的70%以上),同时,对发达国家技术出口的绝对额继续保持增长。(2)技术出口的行业和范围不断拓宽。1980年,我国技术出口仅限于冶金、农机和化工3个行业,到21世纪初,已扩大到机械、电力、建材、轻工、船舶、航空、电子、能源、纺织、交通通信、卫星发射、工程设计、生物医疗、计算机信息服务等近20个行业。(3)技术出口方式灵活多样,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合作生产、高技术产品、关键设备、成套设备、大型设备等多种技术出口方式。(4)技术出口带动了国产成套设备的出口。从1989年到2002年,带有成套设备出口的技术出口合同额占技术出口总额的90%以上。 中国的技术出口规模虽然逐步扩大,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技术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 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 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 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 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 (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 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 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 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 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 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 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 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八五”计划——(1991-1995)机电产品在各类商品贸易中增长最快,成为贸易额最大的一类商品。 “九五”计划——(1996-2000)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这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 “十五”计划——(2001-2005)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 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内容: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由以数量增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 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内容: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必考知识点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1.谈判:是指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旨在协调其相互关系,维护各自利益的行为过程。 2.商务谈判:商务谈判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指参与各方为了协调、改善彼此的经济关系.满足贸易的需求,围绕标的物的交易条件,彼此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达到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 内容包括:商品买卖、投资、劳务输入输出、技术贸易、经济合作等领域 3国际商务谈判: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买卖双方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 4.(1)具有一般贸易谈判的共性: ①以经济利益为谈判的目的 ②以经济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 ③以价格作为谈判的核心 (2)国际商务谈判的特殊性: ④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①应按国际惯例办事 ②谈判内容广泛 ③影响谈判的因素复杂多样。 5.国际商务谈判的种类: (1)按参加的人数规模来划分(分为个体谈判和集体谈判) (2)按参加的谈判的利益主体的数量来划分(双方谈判和多方谈判) (3)按双方接触的方式来划分(口头谈判和书面谈判) (4)按进行的地点来划分(主场谈判、客场谈判和中立地谈判2016.10) (5)按谈判中双方所采取的态度与方针来划分(让步型谈判、立场型谈判和原则型谈判) (6)按谈判的内容来划分(投资谈判、租凭及三来一补谈判、货物买卖谈判(最多的一种谈判)、劳务买卖谈判、技术贸易谈判、损害及违约赔偿谈判) 6.让步型谈判2015.4,2016.4(软式谈判):避免冲突,随时准备为了达成协议而让步,希望通过谈判签订一个皆大欢喜的协议。 立场型谈判2014.10,2017.4(硬式谈判2017.10):把任何情况都看做是一场意志力的竞争和搏斗,认为在这样的竞赛中,立场越强者,最后的收获也就越多。(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7.原则型谈判(价值型谈判)(2015.10):要求谈判双方首先将对方作为与自己并肩合作的同事对待,而不是作为敌人来对待。 8. 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2017.4): (1)平等互利原则(“重合同,守信用”) (2)灵活机动原则 (3)友好协商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4)依法办事原则 9.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2016.10) (1)准备阶段(①对环境因素的分析2信息的搜集②目标和对象的选择③谈判方案的制定④模拟谈判) (2)开局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点

1.市场营销:(P1)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一切与市场有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 2.文化适应:(P41)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的文化特点。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禁忌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 3.自我参照准则:(P41)企业经营人员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4.市场细分:(P153) 是指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市场上的顾客划分成若干个顾客群,每一个顾客群构成一个子市场,不同的子市场之间,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5.目标营销:(P171) 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 6.整体产品:(P235)是指购买者需要得到的各种有形的利益和无形的满足感。三部分构成: 1)核心部分---顾客需求的中心内容(顾客得到的根本利益) 2)有形部分---产品的实体外观、包装、牌号、款式、规格、质量等(商标、品牌、设计、样式) 3)附加部分---顾客希望得到的附加利益,如送货、安装、保证等服务(备用零件、培训、维修保养、其他服务) 7.促销:(P330) 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是指企业将本企业及产品的心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8.人员推销:(P364) 是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托,雇佣当地或它国的推销人员向顾客和潜在顾客面对面地介绍和宣传产品,以期促进产品的销售。 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P2) 国际营销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跨国界转移(进出口),只要营销决策具有“跨国”性质,其营销活动也就属于国际营销的范畴。 2.国际营销与全球营销的关系:(P4) 国际营销概念比全球营销更广,它不只是全球营销之前的一个初级阶段;而全球营销却是国际营销的最高阶段。 3.国际营销观念的类型:(P5) 市场延伸观念(本国市场策略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多国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同等重要)、全球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是没有区别的)5.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方式:(P14)出口、许可贸易、国外销售办事处或营销子公司、国外生产和营销 6.文化环境的构成:语言与教育、宗教与社会组织、美学观念与价值观念 7.文化变迁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P44)文化变迁迫使企业改变营销,使决策适应新的文化特点; 文化变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因为文化的变迁标志着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8.国际营销经济环境的构成:(51) 1)世界经济:或称国际经济,主要指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2)国别经济:在研究某一国的经济环境时,主要研究其市场规模和经济特性两大类因素。 9.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52)人口、消费模式、收入 明确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营销调研计划、执行调研计划、分析解释调研结果并撰写调研报告。 14.国际营销决策的类型:(P111) 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市场选择决策、进入方式决策、营销组合决策、资源配置决策 16.国际市场细分的整体概念:(P153)宏观细分: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企业究竟进入哪个(或哪些)市场最有利?这就需要根据某种标准(如经济、文化、地理等)把整个市场分成若干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企业可以选择某一组或某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这种含义的国际市场细分称为宏观细分。 微观细分:企业进入某一国外市场后,将发现该国的顾客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企业不可能满足该国所有顾客的需求,而只能将其细分为若干子市场,满足一个或几个子市场的需求,这种含义上的国际细分叫做微观细分,也叫一国之内的细分。 17.市场细分的作用:(P156) 有利于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针对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获得竞争优势。 18.企业进入目标国家时可采用的战略:(P164)(要懂得区分) 逐个进入策略与同时进入策略、集中策略与多元化策略、先发制人战略、正面进攻战略、迂回战略 19.子市场有效的条件:(P170)可衡量性、可接近性、足量性、可实施性 20.目标营销的三种策略:无差异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集中化营销策略 21.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2020年整理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doc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1、国际商务的概念: 广义:超越了国界产生的围绕企业经营的事务性活动。 狭义:就是指围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产生的具体企业行为,即将通常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落实到企业层面的具体企业活动。 2、国际商务的类型: 3、 即进出口 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 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 程承包或其她形式 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 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4、“政治全球化”主体的一元化与多元化p13 5、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重改全球贸易供求链结构 2)重建全球交流标准化平台 3)重回全球商务价值化服务 4)重组全球资源矩阵 5)重构全球产业共享式发展 6)重造全球服务“超地线”组合 7)重叠全球流通“全息式”互动 8)重认全球老牌“旧经济”实力 9)重开全球买卖中间商“黑箱” 10)重换全球东西方主角 6、政治防线的类型: 1)没收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外国企业的投资无偿地强行收归己有。 征用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在征用情况下,企业就是非自愿的,而且补偿金额往往就是投资总额的一部分。 国有化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将企业的资产收归国有,由政府接管。 2)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就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授权有关金融机构,对境内外汇资金的收付、买卖、借贷与转移,以及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所实行的干预与控制措施。3)进口限制 进口限制就是指东道国政府采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进口限制的手段分为关税与非关税两种,即所谓的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4)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就是指国家在国内市场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限制,目的就是维护公众利益,保持市场稳定,但这种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定价决策。 7、经济发展阶段: 五阶段论

国际营销学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第一章 营销的概念: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现代营销系统的主要要素:企业自身、经营环境、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和中间商。 营销学的基本内容: 1、认识市场营销 2、分析营销机会 3、制定营销战略 4、制定营销策略 5、营销活动的组织和控制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 1、需要、欲望、需求 2、产品或市场提供物 3、顾客满意、顾客价值、顾客让渡价值、价值链 4、交换、交易、和关系 5、市场 顾客让渡价值: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之差。顾客让渡价值越高,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刺激作用越大。 营销观念 (1)含义:营销观念就是指导和影响营销活动的经营哲学,这是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2)作用:它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起着方向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活动。 (3)营销观念演进 1、生产观念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4、市场导向营销观念 5、社会营销观念 #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确认目标市场的需要,然后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这种需要。 #市场导向营销观念建立在目标市场、顾客需要、整合营销和盈利能力上。 #社会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企业经营者在进行营销决策时,不但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和企业目标,更要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期利益,要在自身利益、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达成平衡和协调。 第二章 国际营销含义特点:企业根据国外顾客的需求,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供给国外顾客,并最终获利的贸易活动。 国际营销的实质:企业通过为国外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获得合法利润的贸易活动。

国际营销学的形成 1、1912年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出现 2、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真正的现代营销学 3、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国际营销学 四、国际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1、绝对成本论:一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输出本国在生产费用上占绝对优势的商品,以换取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费用较高的商品。 2、比较成本论:各国应按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进行国际分工,各国应专门生产成本上相对有利的商品,而成本相对不利的其他商品,即使生产该商品的绝对费用低于其他国家,亦仍然从国外进口为有利。 3、相互需求理论:在比较成本论基础上,国际交换条件必须在上下界限内变动,而这个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界限是由两国的这种商品在国内交换比率或比较优势所决定。 4、生产禀赋论: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禀赋的产品,同时进口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5、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6、垄断优势理论 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8、创新扩散理论(其五个阶段:知晓、感兴趣、评估、试用和采用) 9、需要阶梯理论 第三章 全球经济概述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2)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 (3)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与日俱增 (4)信息产业加速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 3、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 经济体制分类 1、市场配置体制 2、指令配置或中央计划配置体制 3、混合配制体制 市场发展阶段 1、低收入国家 2、中低收入国家 3、中高收入国家 4、高收入国家 5、经济瘫痪国家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001 引力模型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002 机会成本 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004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005 课后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2=600 边界如下所示: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复习过程

国际商务基础 第一部分全球化 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 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 ?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 第二章文化环境 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 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4、文化要素: 具体要素抽象要素 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审美观 基础设施宗教信仰 教育价值观和态度 社会制度风俗习惯 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 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 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 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 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 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 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 和农业带来了机遇。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 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 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6、进口限制:自愿限制协议;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 7、自愿限制协议:不违反现存的国际贸易规则, 8、关税:根据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征收的税收 9、配额:对允许进口的国外商品数量的限制。 10、非关税贸易壁垒:购买国货运动,与外国投标者相比给予国内投标者更优惠的待遇;与国际标准不同的国内标准;强调产品的设计而不是性能。 11、进口限制的影响: ?要求国内消费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进口限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供应来源,而当地生产者从中受益。(欧盟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1企业为何要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威胁交换; 国外市场可能比国内有更多的利润机会; 获取更广泛的顾客基础以实现规模经济; 追随客户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 2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3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差异 市场环境复杂 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障碍增多 营销风险增大 4国际营销的主要文化障碍 国际营销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最重要的文化障碍主要有二: 自我参照标准,即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民族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文化和公司最清楚应该如何做事。 自我参照标准和民族中心主义可能使国际企业意识不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其重要性,影响公司对在国内设计的国外市场营销组合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5 建立跨文化分析框架 第一步:按照本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通过向目标市场国人士咨询,按照该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但不进行价值判断; 第三步:分离自我参照标准的影响,仔细分析自我参照标准是如何使问题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自我参照标准影响的情况下,重新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谋求最佳经营目标。 6国际市场营销演进的五个阶段 间接性对外营销阶段 偶然性对外营销阶段 有规律的对外营销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阶段 全球市场营销阶段 7国际市场的含义及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是指本国市场以外的各个国家市场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的复杂的市场整体。 既有全球化的特点,又有集团化的趋势; 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很强的垄断; 既有较大的动荡性,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 国际市场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发展。 8霍夫斯泰德的国别文化差异评价理论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 权力距离指数 不确定性回避指数 男性/女性化指数

国际技术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技术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由于具有促进技术进步,节约技术研究的开发费用和研制时间,迅速增强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技术国家的差距等重大意义,因而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技术贸易发展速度迅猛,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目前世界技术贸易市场上,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让和输出的主要承担者,是现代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据统计,美国的技术贸易收入有80%来自本国跨国公司向其在海外子公司的转让;英国本国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转让技术大约占其技术出口总额的85%;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技术贸易的90%。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世界贸易将进入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为重点的新时代,而跨国公司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国际技术贸易运营方式体系化,并出现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交叉渗透的趋势。伴随着技术贸易的发展,世界技术交易市场不断增多。从机能上看,既有专门信息服务性技术市场,也有洽谈性技术市场;从市场范围看,既有各国国内设立的技术市场,也有国与国之间为促进战略性技术合作而设立的两国以至多国技术市场。专门性技术市场的日益扩大,使国际技术贸易运营方式进一步体系化和多样化,为世界技术交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随着国际交往形式增多,技术转让与其他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多种形式融合渗透,部分技术拥有者放弃单纯的技术买卖,开始从事产业贸易,或将技术作为投资入股或合资办厂的投入要素,以参予技术产业效益的分享作为技术补偿,这样,纯粹的技术交易关系就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三)国际技术贸易由一极化走向多极化,并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据统计,发达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只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所占比重还不足10%。发达国家为了建立和加强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集团和势力范围,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转让实行“保持差距政策”,严格限制提供高技术,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而且提供技术的附加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这种技术保护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不平衡性。 二、我国发展技术贸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这场以科技竞争为至高点的国际竞争之中。就我国而言,积极参予和发展科技贸易,既具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其可行性。 (一)我国发展技术贸易主要具有以下必要性 第一,发展技术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科技、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历程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居上,就必须切实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并通过参予技术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今后,为了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技术贸易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第二,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加速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需要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该看到,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技术贸易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可以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国际贸易起因和益处P7 “专业化”定义、优点P9 规模经济定义、六种类型P9-P10 外部规模经济定义、优势P10-P12 辅助产业作用P11 重点:绝对优势、相对优势 1、定义 2、看图表辨析各自具有的绝对优势产品是什么 3、看图表辨析各自具有的比较优势产品是什么 4、会画开展国贸后的生产示意图(P14) 5、专业化分工后各自生产什么?产量多少? 6、机会成本运用(比值) 诀窍:如果两种产品,比绝对优势,直接比大小,大的那个有绝对优势。然后两种产品之比(即机会成本比较),比值小的那个具有比较优势。然后计算。 如果多种产品,先比绝对优势(用数字直接比大小),然后再用绝对优势大的那两个进行比值,比值小的那个具有相对优势) 国际贸易制约因素:战略性因素、政治性因素 第二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定义P27 经常项目定义P29 经常=有形贸易收支+无形贸易收支 有形=出口-进口 无形=出口服务-进口服务 资本项目=资本进口-资本出口 国际收支=经常+资本 出口>进口出超贸易盈余顺差 进口>出口入超贸易赤字逆差 贸易差额=出口-进口P30 贸易条件指数公式P31 贸易条件变化影响P31 贸易条件指数>100 有利 贸易条件指数<100 不利 贸易价格指数朝着有利方向变化的意义及产生问题P32 无形贸易三大类P33 资本项目定义P35 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P36 政府干预以调整国际收支措施P41-P44 国际收支平衡出现问题原因P40-P41 政府干预带来的问题(积极消极)P44-P46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因素 汇率定义P52 金本位制运作机制备考P5 固定汇率体系的优势劣势P55 固定汇率体系定义优缺点P57-P59 硬软通货定义P59 固定汇率体系下汇率下跌及上涨的影响P60-P61 决定汇率成功转变的因素(出口进口弹性大于1)P62-P63 浮动汇率体系定义、运作机制P64-P65 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问题,该国政府如何通过汇率干预措施改善?备考P6 汇率变化对企业影响P65-P67 计算:当本币升值贬值情况下,购买相对应产品数量多少?《单元综合测试一第5页(四)》

国际技术贸易(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国际技术贸易》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考试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论述题(分值约为10%;10%;20%;30%;30%)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技术市场是()A.有时间、有地点的实体市场B.集多种功能、按行业分割的市场结构C.超级市场D.临时建立的市场 2.硬件技术是指()A.机器、设备、仪器B.与软件技术一起引进的有形物 C.高技术产品D.作为软件技术实施手段的有形物 3.国际技术贸易合同名称的写法应该是()A.合同B.关于ⅹⅹ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 C.许可协议D.协议 4.技术咨询的成果的实施由负责()A.委托方B.双方 C.受托方D.第三方 5.商务谈判的核心问题是()A.技术条件B.技术使用费 C.产品的种类D.保证与索赔 6.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形式应该是 A.任何形式B.一般书面形式 C.口头形式D.正式书面形式 7.工业产权技术是指()A.受工业产权法保护的技术B.受民法保护的技术 C.受版权法保护的技术D.没有专门法律保护的技术 8.商标权的保护期可以续展次()A.1次B.3次 C.5次D.无数次 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当事人一般称呼是()A.买方卖方B.委托方受托方 C.许可方被许可方D.出让方受让方 10.专利申请许可合同签订的时间是()A.专利申请之前B.专利申请日确定之后 C.专利被批准之后D.专利申请之后

11.合同附件和合同正文的地位和效力是()A.地位相同,效力不同B.地位不同,效力相同 C.地位相同,效力相同D.地位不同,效力不同 1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标记应是()A.可区别性标记B.可视性标记 C.可听性标记D.可感知性标记 13.为科学实验目的,未经权利人允许实施专利技术,法律是否视为侵权行为()A.视为侵权行为B.不视为侵权行为 C.视情况而定D.视给专利权人造成的后果 14.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使用的知识是()A.专利技术知识B.保密技术知识 C.普通技术知识D.技术理论知识 15.技术文件交付多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邮政运输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16.在知识体系中,与技术知识关系最密切的知识是()A.文学知识B.科学知识 C.理论知识D.艺术知识 17.当前国际技术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是()A.经济组织B.公司 C.自然人D.跨国公司 18.合同“序文”说明的关键内容是()A.许可方拟转让的技术 B.被许可方希望获得技术的愿望 C.双方为实现合同目标所持的态度 D.许可方权利的真实性、有权许可并能获得出口许可 1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许可方应是()A.技术发明人B.技术发明人所在单位 C.专利权人D.专利申请人 20.最能反映技术转让效果的指标是()A.技术资料的质量B.技术服务、技术指导的质量 C.合同产品的质量D.保密措施的严密程度 21、技术使用费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A.被许可方B.许可方 C.中介公司D.代理公司 22、对在被许可方国家未设机构的许可方征税的方式是() A..由支付技术使用费的被许可方交纳 B..由许可方直接交纳 C.由税务机构向许可方收取 D.由支付使用费的被许可方代税务机构扣缴23.国际技术贸易合同适用法律首先是()A.国内法B.国际法 C.国际公约D.国际惯例 24.当事人提交仲裁必须有()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经济中的一个特殊领域,自二战以后发展十分迅速,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一般商品贸易。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形势的变化,国际技术贸易开始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了解和分析这些新趋势,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技术及设备引进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文章首先分析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再从趋势入手介绍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贸易,趋势,对策 一、国际技术贸易概况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它由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这两方面组成。简言之,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国际间的以纯技术的使用权为主要交易标的物的商业行为。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有:各种工业产权,如专利、商标;各种专有技术或技术诀窍;提供工程设计,工厂的设备安装、操作和使用;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机器、设备和原料的交易的等。总之,技术贸易即包括技术知识的买卖、也包括与技术转让密切相关的机器设备等货物的买卖。 二、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科技全球化高速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猛,而且呈现出新的格局和新的发展趋势。国际技术贸易是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国际间转移,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提高,加快了国际技术贸易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缩短了有关国家经济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在近一二十年来,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国际技术贸易获得了持续迅速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是发展速度迅猛、规模日益增大,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85年全球国际技术贸易总额为500亿美元,1990年1200亿美元,1995年2600亿美元,2000年则激增至5000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近万亿美元,平均每5年翻一番,其速度不仅大大快于货物贸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