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三江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 2015.6.16—2015.6.23 设计地点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第一章什么是物联网 (3)

第二章智慧医疗的概念 (3)

2.1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提升应用 (3)

2.1.1数字医院 (3)

2.1.2 提升应用 (3)

2.2 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平台,公共卫生系统 (4)

2.2.1区域卫生平台 (4)

2.2.2公共卫生系统 (4)

2.2.3家庭健康系统 (4)

第三章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运用 (4)

3.1 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4)

3.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5)

3.2.1医护人员、病人等人员和诊室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5)

3.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5)

3.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5)

3.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5)

3.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6)

3.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6)

3.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6)

3.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6)

3.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6)

3.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7)

3.3.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7)

第四章智慧医疗系统在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

4.1对于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引用应抱有严谨的态度 (7)

4.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7)

4.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8)

4.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8)

第五章各国发展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方面的措施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摘要

这篇报告从物联网技术的特性出发,研究了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智慧医疗,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的应用,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当今在当今的智能医疗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望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字

物联网;智慧医疗;问题;发展;措施

第一章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并不是一种通信网,而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糅合。它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手段,支持化学、生物及物理系统和过程的远程的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跟踪、监控、识别、定位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具有及时感知、智能处理、无限传输、方便存储等特点,从而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第二章智慧医疗的概念

智慧医疗简称WIT120,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打造的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来解决患者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信息化。

智慧医疗分为三个部分: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2.1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提升应用

2.1.1数字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系统和传输系统以及医生工作站四个部分。实现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

2.1.2 提升应用

远程图像传输、海量数据计算处理等技术在数字医院建设过程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2.2 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平台,公共卫生系统

2.2.1区域卫生平台

区域卫生平台包括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旨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尖端的科学,帮助医疗单位以及其它有关组织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制定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展和发生的电子健康档案。

2.2.2公共卫生系统

公共卫生系统由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和疫情发布控制系统组成。

2.2.3家庭健康系统

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软件基础平台及数据交换平台、综合运用及其服务体系、保障体系。

第三章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运用

经过长久的发展,监控系统入住了很多医院,购买和开发了许多信息系统,使得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可视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目前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监控的感知手段也比较少,智能化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各种信息系统还存在不能兼容问题。

物联网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还被计划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不仅可以有效管理整个医院的运营,对医院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人性化、智能化管理,而且还能够帮助医院实时监控病人的健康,如在病人体内植入芯片,随时监护病人各项指标,随时给出警示和建议。这不仅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而且也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

3.1 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为前提的现代医疗系统建设,他们的基本原理就是对医院内各种对象的定位、感知于控制,通过对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基础设施、医

疗器械、车辆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全方面的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医院内需要感知的对象加以标识,从而运用标签读写器→→智能终端设备→手持接收终端→无线感应器等信息识别设备对上面的表示进行识别,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信息反馈至信息处理中心,再在处理中心加工进行处理和融合,而后,传输到医疗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对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从而能够对事件进行及时处理,而医院管理部门掌握感知对象的形态。

3.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使得医院对象感知能力激增,处理疫情、病情、医院各环节调度的速度、精度和范围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技术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3.2.1病人、医护人员等人员和诊室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出入医院,这使有限的医院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为病人、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家属配备相应的管理卡,通过这种遍布医院的感应点和门禁系统,可以及时区分不同的人群并对需要重点监控的病人实行全自动实时定位、感知,对于进入重要区域的可疑人员,可以进行重点监控,从而保证了医院安全。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医疗管理平台随时了解本科室病人在病房、诊室等等地方的各种情况,加强医院对病人的管理和呵护。而且,将其他系统与管理卡合并,如购物、美容,跨科室诊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医疗的速度,提高管理人性化程度,节省医疗资源。

3.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对医院机密文件、重要资料等张贴二维码或嵌入射频卡,为病人病情设置查阅密码,可以随时感知他们的具体位置,并且对进出该保密地带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重要资料的流失。

3.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在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单个医院的信息不仅可以是封闭的,而且可以实现人为的开放的,也可以通过开放的医疗卫生感应系统,对疑难杂症等的治疗,实现专家远距离会诊,通过对病人病情信息的共享,使疑难病患不用再到各个地方求医,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的治疗。

3.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通过为进出医院的储运车、救护车等车辆和重要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安装嵌入传感器、卫星定位装置、电子标签等,实现对交通工具、医疗设备、重要器械进行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并通过嵌入的不同种类的智能传感器,监控其完好情况、工作状态等,以至于实现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3.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医疗器械、药品的储备充分是医院应对公共医疗事件的必要保障,为医院的物资、药品安装包含器械种类、医疗药品型号、品种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能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医疗器械、药品的储备情况,为医院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各种保障。

3.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在仓库、财务及医院的其他重点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重点区域24小时不停的安全检测,一旦发现有可疑分子或不法分子的不轨情况,可以让感应点自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从而对嫌疑人进行全方位视频拍摄和监控,并且向保安发出安全警示,以便及时侦查,确保区域的安全。

3.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刚刚处于建立试点的阶段,技术和标准体系的都不太完善。很多与之相配备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尚处于空白时期,因此,智能医疗系统的建立应着重处理以下的几个方面:

3.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当前是物联网技术的初始阶段,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阶层对物联网的热情都很高,对于智慧医疗这一概念也是十分的期待。但在具体执行上,我认为英爱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不顾手中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建设,浪费财力、人力、物力。我认为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在理解了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部分大型医院进行试点,重点推进,逐步取得经验,为全国推广智慧医院的工作做好技术上的铺垫。

3.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目前,在传感器领域,传感器生产厂家较多,感知手段不一而足,标准各异,各种传感器之间,并无统一的标准,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兼容问题一直不能够

实现,这就造成在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感知信息的数据格式不一而足,不能形成统一的集中调控,因此,在物联网的大范围推广前政府必须出面加强这方面的统一领导,制定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使用兼容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使得医院资源能够统一管理,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共享和合并处理,以提高管控水平。

3.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包括很多项目,不同的装置读感应资源的反映也有很大的区别,感知定位的要求也不是相同的,因此,要是对所有装置采用一样的感知技术的手段,不但使感知对象的精确掌握难以达到,还会造成许多多余的信息,增加成本。所以,要用不同手段来区别感知对象,比如一般的医疗器具、医疗设备等可以被二维码、红外线对他们进行记忆和感知;物资车、救护车、重大器具等可以采用卫星定位等技术进行定位追踪,主动式射频标签;而某些特别的区域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感知从而了解他们的安全状态。这样,不但有效节约了成本,而且做到了量体裁衣。

3.3.4与原有系统综合利用、有效整合的问题

由于目前很多大型私立和国营医院已经完成了智能视频监控,而且对其他信息系统运用了比较先进的处理系统,这样,物联网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与旧有系统进行兼容性设计,减少重复开发的成本,应充分利用旧有的系统。

第四章智慧医疗系统在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在医疗系统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的制度和管理法规处于真空阶段,所以,智慧医疗的建设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对于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引用应抱有严谨的态度

当前是物联网的起步阶段,每个人都对物联网有很高的热情,对这一建设的前景有着很高的期待。但具体操作上,我认为应该要科学,冷静,不能盲目展开,从而浪费人力,物力,应该要在充分理解智慧医疗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先在一些大医院进行试点,慢慢推进,积累足够的经验,为大范围的实施做好理论与实践上的铺垫。

4.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现阶段的传感器领域,生产厂家较多,感知的手段也各有差异,各种传感器

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厂家要控制市场,所以兼容问题一直不能实现,这就造成了物联网应用的推广中由于传感器的数据格式不同而不能集中调控,所以,在物联网推广前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使用兼容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让得医院能够统一管理现有资源,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合成和分享处理,以使管控水平得到提高。

4.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包括很多的项目,不同的感知对象对感应资源的反映也有很大的情况差别,同时感知的定位又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要是对每个感知对象采用一样的感知手段,不但造成大量信息多余,增加运营成本,而且会很那达到对感知对象的精确掌握。所以,要区别对待不同感知对象区别,如医疗设备、普通医疗器具等可以使用被动式射频标签、二维码对他们进行标识和感知;重大器械、救护车、物资车等可以采用卫星定位,主动式射频标签等技术进行追踪;并且某些重要区域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四周进行感知,从而了解他们的安全状况。这样以后,不仅有效节约了成本,而且做到了量体裁衣。

4.4与原有系统综合利用、有效整合的问题

因为当前很多大型私立和国营医院已经实现了智能视频监控,并且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处理系统处理其他信息系统,因此,在用物联网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来的系统,与原来的系统进行兼容性设计,从而降低开发的成本。

第五章各国发展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方面的措施

全球关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主要在发达国家,2014年2月,美国FDA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促进RFI的实施和推广,他们通过立法来加强RFD技术在药物在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与此同时,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提出了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从而解决日本社会目前面临的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等的问题,而后两年的韩国在2006年也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之后在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智慧医疗”的概念,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达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

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其认为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等方面物联网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物联网战略的政策,政策提出了让欧洲在物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于全世界的计划,他们在ICT研发上的投资计划有亿欧元,同时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还在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以及拿出3亿欧元来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 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银行与医疗行业等相关行业和部门的联合,推进“一卡通”产品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扩大IC卡医疗服务的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追溯与监督体系,推动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加速推动RFID电子标签与IC卡的应用试点和推广工作。2009年4月,国务院、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加大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尤其是RFI D技术的应用推广,从而保证医改的成功。2009年5月,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卫生材料、药品、血液等方面的RFI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RFID技术和IC卡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之中。卫生部提出要加强RFID技术和IC卡在医疗器械、血液、药品、卫生材料、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等方面的运用,要进一步促进个人大容量智能卡的应用,从而发展医疗领域。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结束语

在未来,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肯定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方便,高效,智能,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在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要完成它还需要很长的路来走,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去实现它。

参考文献

[1]移动通信网承载物联网业务的研究.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2010.3.

[2]周洪波.MZM网络新生活畅想曲[J].2007,3.

[3]闫云利.物联网和3G通信网在智能家电中的应用[J].通讯技术,2011,10.

[4]黄家柯物联网及其发展策略探讨.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2.

[5]张绍钧,叶志申,黄仁泰.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1,8,37(4).

致谢

感谢王欣老师布置了这个作业,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同时我也应该感谢百度上大神和同学们的指导让我能够完成这次作业。

医疗物联网应用分析

医疗物联网应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医院的应用彻底打破了医院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使医院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协调相关部门有序工作,有效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安装无线IP视频监控,可以对病房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在重症监护室(ICU病房),可以使医生或患者家属时刻掌握病人治疗情况。鉴于医疗场所以及工作业务的特殊性,医院需要对病人位置、药品以及医用垃圾进行跟踪。确定病人位置可保证病人在出现病情突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抢救治疗,药品跟踪可使药品使用和库存管理更加规范,防止缺货以及方便药品召回,定位医用垃圾的目的是明确医院和运输公司的责任,防止违法倾倒医疗垃圾,造成医院环境污染。物联网的应用将为这些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带有RFID(射频识别标识)腕带的病人,贴有RFID标签的药瓶和医用垃圾袋,均可通过无线网络的无线定位功能被随时跟踪其位置。 此外,无线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便利的上网服务,从而提高医院服务满意度。在医院部署无线网络,不仅方便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无线上网服务,还可以方便地为病人的家属、访客等提供上网服务。 在医疗领域里,RFID的应用空间很大,因为,条码很难满足医院对于个体追溯的需求,所以RFID应用在医疗领域势在必行。未来三年中,医疗行业RFID 应用的特征将会是:需求全面增加,各个医院在共同需求(比如住院病人腕带系统利用WLAN技术)提升的同时,将体现出多样性与兼容性并举的需求,同时,随着RFID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相比优势将更加突出。因此,RFID技术将会全方位替代现有条码技术,并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据市场调查公司Kalorama Information一份最新报告称,2007年美国RFID 医疗市场达到2亿9700万美元,并预计在接下来5年内增长突飞猛进,在2010年将达到10亿美元,2012年31亿美元。虽然RFID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还处在初期阶段,但当网络基础设备可升级,互用性和高昂实施费用问题得到解决后,RFID 的应用将快速展开。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三江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 2015.6.16—2015.6.23 设计地点电气自动化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第一章什么是物联网 (3) 第二章智慧医疗的概念 (3) 2.1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提升应用 (3) 2.1.1数字医院 (3) 2.1.2 提升应用 (3) 2.2 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平台,公共卫生系统 (4) 2.2.1区域卫生平台 (4) 2.2.2公共卫生系统 (4) 2.2.3家庭健康系统 (4) 第三章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运用 (4) 3.1 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4) 3.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5) 3.2.1医护人员、病人等人员和诊室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5) 3.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5) 3.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5) 3.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5) 3.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6) 3.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6) 3.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6) 3.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6) 3.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6) 3.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7) 3.3.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7) 第四章智慧医疗系统在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 4.1对于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引用应抱有严谨的态度 (7) 4.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7) 4.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8) 4.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8) 第五章各国发展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方面的措施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具体应用 我国的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 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国际电信联盟(ITU)把射频识别技术(RFI 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视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其中,RFI D是物联网的构建基础和核心。 关键技术包括:包括物体标识、体系架构、通信和网络、安全和隐私、服务发现和搜索、软硬件、能量获取和存储、设备微型小型化、标准。在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的主要应用技术在于物资管理可视化技术、医疗信息数字化技术、医疗过程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传统的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产管理和设备追踪的应用中,人们希望通过立法加强该技术在药品追踪与设备追踪方面的应用。

具体来说,物联网技术在物资管理领域的应用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RFID标签依附在产品上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可以起到查询信息和防伪打假的作用,将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查处措施。例如,把药品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核对,方便地识别假冒药品。 全程实时监控。药品从科研、生产、流通到使用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特别是出厂的时候,在产品自行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的读取器可以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施全线监控。通过药品运送及储存环境条件监控,可达成运送及环境条件监控。确保药品品质。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信息,实施全程追溯。 医疗垃圾信息管理。通过实现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 I 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运送到处理厂的全程跟踪,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目前,日本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其中,身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样品识别包括药品识别、医疗器械识别、化验品识别等,病案识别包括病况识别、体征识别等。 具体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病患信息管理。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种检查、治疗记录、药物过敏等电子健康档案,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医生和护士可以做到对病患生命体征、治疗化疗等

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及案例

物联网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1病人的识别—ID示踪 2药品配送使用,不良事件报告 3手术质量控制 4门禁系统 5医疗单元的识别 6固定资产管理 7遥感遥控遥测 8急救调度 9终端自助报告 10就诊资料收集与管理 11传染病管理 12医院感染管理 13消毒供应 14膳食资讯 15病人过敏史 16疾病预防控制 一、患者主体方面的应用 在医疗过程中,身份识别功能是重要的基础步骤。使用物联网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患者给予正确的处置,同时要将处置的环境进行准确的记录。 1.患者身份管理 IC卡和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与银行、社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医疗就诊卡的通用模式与标准研究;集个人ID信息、社保、医保、医疗、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一卡通”产品的应用;在医疗智能卡内记录诊疗信息,逐步取代传统的病历本;患者以身份证作为唯一的合法身份证明在特定的自动办卡机(读写器)上进行扫描,并存入一定数量的备用金,几秒钟自动办卡机就会生成一张“RFID 就诊卡”(也可使用专用的医保卡),完成挂号。患者持卡可直接到任何一个科室就诊,系统自动将该患者的信息传输到相应科室医生的工作站上,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开具的检査、用药、治疗信息都将传输到相应的部门,患者只要持“RFID就诊卡”在相关部门的读写器上扫描一下就可进行检査、取药、治疗了,不再需要因划价、交费而往返奔波。就诊结束后,可持卡到收费处打印发票和费用清单。 “RFID就诊卡”和“RFID腕带”中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挂号时间、就诊时间、诊疗时间、检査时间、费用情况等信息。患者身份信息的获取无须手工输入,而且数据可以加密,确保了患者身份信息的唯一来源,避免手工输入可能产生的错误,同时加密维护了数据的安全性。 2.患者定位管理 “RFID腕带”以不影响诊疗为前提,采用特殊固定方式佩戴在患者的手腕上使其不易脱落。由于“RFID腕带”还包括患者所在科室、床位的信息,并能够主动向外界发出信号,当信号被病房附近装设的读写器读到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信号传到护士站,从而达到实时监控全程跟踪及区域定位的目的。 3.患者诊疗管理 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诸如检验、摄片、手术、给药等工作,均可以通过“RFID 腕带”确认患者的信息。每位住院病人佩戴腕带,存储了相关的信息(过敏史、每天用药和打针情况),可帮助医生或护士对交流困难的病人进行身份的确认,只要拿着机器一刷,就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的应用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大作业 作业题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的应用专业:嵌入式开发方向

班级: 1410091 学号: 141009122 姓名:李鲁豫 任课教师:刘国梅 日期: 2017.4.18

目录CONTENT 摘要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2) 三.关键技术 (4) 四.系统实例 (5) 4.1病人身份匹配和监护管理系统 (5) 4.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血液管理系统 (7) 4.3医疗物联网和“简约的数字医疗” (9) 五.应用前景 (11) 参考文献 (15)

摘要 1999年,物联网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的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管理。而医学物联网,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照护等领域。 医学物联网中的“物”,就是各种与医学服务活动相关的事物,如健康人、亚健康人、病人、医生、护士、医疗器械、检查设备、药品等等。医学物联网中的“联”,即信息交互连接,把上述“事物”产生的相关信息交互、传输和共享。医学物联网中的“网”是通过把“物”有机地连成一张“网”,就可感知医学服务对象、各种数据的交换和无缝连接,达到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实时动态监控、连续跟踪管理和精准的医疗健康决策。 那么什么是“感”、“知”、“行”呢?“感”就是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得,比如,连续监测高血压患者的人体特征参数、周边环境信息、感知设备和人员情况等。“知”特指数据分析,如,高血压患者连续的血压值测到之后,计算机会自动分析出他的血压状况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会生成警报信号,通知医生知晓情况,调整用药,加以处理,这就是“行”。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作出未来展望。 正文: 一.什么是物联网 2010年 ,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说明: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 ,按照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大层次 ,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 感知层包括二维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终端、传感器网络,主要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管理中心。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类似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二.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前景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各种传感设备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

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物联网目前在医疗领域有以下几方面的运用: 1.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监护,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危急重病患的远程会诊和持续监护服务体系。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减少患者进医院和诊所的次数。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5年的报告,大约50%的美国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治疗费用占全美2万亿医疗支出的3/4以上。除了高额的高科技治疗和手术费用外,医生的例行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其他监护服务支出大约有几十亿美元。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进步,高精尖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在患者的体域网(body-area)范围内实现有效同信,远程医疗监护的重点也逐步从改善生活方式转变为及时提供救命信息、交流医疗方案。目前有关技术主要包括:专为生物医学信号分析而设计的超低功率DSP、低采样速率/高分辨率的ADC、低功耗/超宽带射频、MEMS能量收集器。 2.疾病控制 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并监控受灾地区的卫生环境指标,控制灾后各种流行疾病蔓延。也可以对SARS等急性传染病患者基于传感技术的医疗监测、跟踪定位、防脱逃。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通过互联网,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控制和处理。 3.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器械智能化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全程实时监控,医疗垃圾信息管理等。 4.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其中,身

物联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智能医疗在路上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将重点支持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智能医疗作为实用性强、贴近民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领域之一,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开始了爆发… 智能医疗带成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将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设备、加护病房、医院疗养和家庭护理中,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诊疗流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 通过电子医疗和RFID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大量的医疗监护的工作实施无线化,而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信息及时采集和高度共享,可缓解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医院资产、血液、医疗废弃物、医院消毒物品等的管理,在药品生产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生产流程、市场的流动以及病人用药的全方位的检测。

依靠物联网技术通信和应用平台,包括实时付费以及网上诊断,网上病理切片分析,设备的互通等;实行家庭安全监护,实时得到病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行灾难现场医疗数据的采集,包括互联互通的各种医疗设备,特别是由于次生灾害造成的灾害,通过物联网实现现场的统一资源的调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疗使看病变得简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患者到医院,只需在自助机上刷一下身份证,就能完成挂号;到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医生输入患者身份证号码,立即能看到之前所有的健康信息、检查数据;带个传感器在身上,医生就能随时掌握患者的心跳、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与之相连的智能医疗系统就会预警,提醒患者及时就医,还会传送救治办法等信息,以帮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智能医疗发展现状 智能医疗的发展分为七个层次:一是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费和药品管理系统;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三是临床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等;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五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六是临床支持决策系统;七是公共健康卫生系统。总体来说,中国处在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CPOE,主要是缺乏有效数据,数据标准不统一,加上供应商欠缺临床背景,在从标准转向实际应用方面也缺乏标准指引。中国要

第二章 物联网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第二章物联网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2.1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医疗水平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因此远程医疗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并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目前经过验收合格并正式投入运营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数十家医院网站,已经为各地数百例疑难急重症患者进行了远程、异地、实时、动态电视直播会诊,成功地进行了大型国际会议全程转播,并组织国内外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和手术观摩数十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提出了军队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三大工程”,并分别被列为国家“金卫工程”军字1、2、3号工程,其中军字2号工程即为建设全军医药卫生信息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尽管我国的远程医疗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距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技术、政策、法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远程医疗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与通信、信息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我国幅员广阔,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医疗水平较低,远程医疗更有发展的必要,但目前仍然受到技术、法律和认识的制约。 为了实现对重症病人的监护,早期大多数医院采取了电视监控的手段,这就是远程医疗的雏形。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为远程诊断、远程治疗和远程手术提供了技术平台。于是,现代意义上的远程医疗作为一项新的应用技术提了出来,并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2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构建 2.2.1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的定位 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在于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医疗行业的资源整合,优化社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具有个性服务、全面感知、智能监控等特点的智能远程医疗服务。其定位为:①政府:行业信息、市场监督、电子政务、公共政策;②家庭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在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产业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只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储存、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针对医疗领域的客观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有水平,研发了专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物品管理系统,通过具体应用,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国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 应用的政策环境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2004年2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 RFI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D技术在药物在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 (MIC)提出 2006~2010年间 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 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国际电信联盟 (ITU)把射频识别技术 (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视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其中,RFI D是物联网的构建基础和核心。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孙利民提出我国应该着重发展以下关键技术:包括物体标识体系架构、通信和网络、安全和隐私、服务发现和搜索、软硬件、能量获取和存储、设备微型小型化、标准。在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的主要应用技术在于物资管理可视化技术、医疗信息数字化技术、医疗过程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传统的 RFI 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产管理和设备追踪的应用中,人们希望通过立法加强该技术在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及其发展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及其发展应用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智慧医疗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医疗数据能够在诊 疗中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现如今,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平台的构建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本文首先综述了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 统的基本构架与核心技术,然后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应用情况。最后,对基于 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物联网;医疗数据;智慧医疗;智慧医院;移动医疗

目录 1.引言 (3) 2.智慧医疗概述 (3) 3.我国医疗信息化现状 (4) 4.智慧医疗系统 (5) 4.1. 智慧医疗系统 (5) 4.2. 系统架构 (5) 4.3. 智慧医疗系统的核心 (7) 5.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应用 (8) 5.1. 移动医疗系统 (8) 5.2. 医学装备管理系统 (9) 5.3. 智慧医院服务系统 (10) 6.总结与展望 (1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慢性病发病率与亚健康人群比例也在逐年增高。而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及时、看病不放心等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5 年3 月,国务院颁布《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 ~2020 年)》,明确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智慧医疗服务 [1]。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全 球定位系统等各种装置,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与互动 [2]。物联网为优化医疗就医体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 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新手段,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优质医疗服务资源逐级下沉,分级诊疗逐步实现,医疗数据更互联互通、更便捷移动、更高效共享,有助于建立有序就诊秩序,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2.智慧医疗概述 早在 2004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采取大量实际行动,拟通过规范物联网技术在药物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来推动智慧医疗的发展。随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i2010 计划”、日本提出的“U-Japan 战略”和韩国提出的“U-Korea 战略”都是通过 信息技术的发展 [4],促进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建设,让民众随时随地享受智慧医疗服务。2008 年,IBM 公司进一步提出了“智慧地球”理念,即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的信息互

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运用

物联网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1.医疗物资的监督管理 (1) 2.医疗信息数字化 (1) 3.远程医疗 (2) 4物联网智能医疗举例—:医讯通 (3) 4.1系统概述 (3) 4.2基本功能 (3) 5.物联网智能医疗举例二:医疗系统数据信息查询 (5) 6.物联网智能医疗举例二:医疗系统复杂事件处理 (5) 物联网涉及感知、识别、测量、定位、网络通信、微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众多技术。在医疗领域,物联网技术主要可以应用于医疗物资的监督管理、医疗信息数字化和远程医疗三个方面。 1.医疗物资的监督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 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在物资管理领域的应用方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RFID标签依附在产品上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可以起到查询信息和防伪打假的作用,将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查处措施。 ◆全程实时监控。药品从科研、生产、流通到使用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特别是出厂的时候,在产品自行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的读取器可以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施全线监控。通过药品运送及储存环境条件监控,可达成运送及环境条件监控,确保药品品质。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信息,实施全程追溯。 ◆医疗垃圾信息管理。通过实现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I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运送到处理厂的全程跟踪,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 2.医疗信息数字化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于: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其中,身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三江学院 本科生结课论文 题目物联网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 2015.6.16—2015.6.22 设计地点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摘要 物联网技术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在医疗管理,远程医疗和医疗急救上的应用。医疗上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可以更简单,更有效的管理物资,病人;可以更方便的诊断病人,得到病人的具体信息,从而安排方案;对突发状况可实现高效的救助,争取救援时间。 关键词:物联网;医疗

目录 第一章物联网在医疗管理上的应用 (4) 1.1 医疗物资的监督管理 (4) 1.1.1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 (4) 1.1.2实时全程监控 (4) 1.1.3医疗垃圾的管理 (4) 1.1.4医疗器械与药品追溯 (4) 1.2 医疗信息数字化 (5) 1.2.1 病人信息管理 (5) 1.2.2医疗急救管理 (5) 1.2.3药品存储 (5) 1.2.4血液信息管理 (5) 1.2.5药品制剂防误 (5) 1.2.6信息互联共享 (6) 1.2.7新生儿防盗系统 (6) 1.2.8报警系统 (6) 1.3消毒供应室追踪系统 (6) 第二章物联网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8) 2.1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8) 2.2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构建 (8) 2.2.1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的定位 (8) 2.2.2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 (9) 2.3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 (9) 2.3 .1远程医疗介绍 (9) 2.3.2智能远程采集 (9) 2.3.3远程会诊 (10) 2.3.4移动医疗 (10) 2.3.5远程智能健康管理 (10) 2.3.6智能远程监控 (10) 第三章物联网在医疗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11) 3.1新型应急救援系统介绍 (11) 3.2新型应急救援系统的具体应用 (11) 3.2.1伤员生理信息的采集 (11) 3.2.2伤员及医护资源的识别与实时定位 (11) 3.2.3 实时信息传输与交互 (12) 3.2.4 应急管理系统的信息整合与资源调度 (12) 结束语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目录 摘要 (2) 1引言 (2) 2 物联网 (3) 2.1物联网的标准定义 (3) 2.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3) 2.3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3) 3物联网在医疗卫生的应用前景 (4) 3.1远程医疗 (4) 3.2疾病控制 (5) 3.3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器械智能化管理 (5) 3.4数字化医院 (5) 4物联网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现状 (6) 5网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未来展望 (6) 参考文献 (7)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摘要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 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 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其它的定义: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

智慧医疗及医疗物联网概述

智慧医疗及医疗物联网概述 摘要 新型信息化技术及解决中国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手段,智慧医疗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对医疗对象的管理效率,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 关键词:智慧医疗,物联网,医疗大数据,智能感知,RFID 1 引言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总体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告诉的经济发展还带来了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长快、亚健康比例高等诸多问题,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度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正处于从临床业务信息化走向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阶段,并且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势态良好,60%-70%的县级以上医院应用了管理信息系统,10%-20%的城市医院探索建立临床信息系统[1]。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医疗对象(如医生、护士、病人、设备、物资、药物等)的智能化感知和处理,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实现医疗对象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流程闭环化、医疗决策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2 物联网技术概述 2.1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正式确定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输设备,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把任何物品与物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这里的“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有信息的接收器和感应器;(2)有数据传输的网络;(3)有数据存储功能;(4)由中央处理器;(5)有操作系统;(6)有相关的应用程序;(7)有信息发送器;(8)有相关的网络通信协议;(9)又可以被识别的统一编码。 当前,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复苏。而在物联网的应用得到普及之后,用于人体、各类动植物和其他物品的传感器、电子标签、中间件以及配套的网络装置和数量将大大超过当前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终端的数量。物联网之所以成为人们广泛看好的业务类型,是因为它实际上代表了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内涵的几个核心词——信息服务、一体化终端、聚合服务、信息感知、多媒体信息传递等都是未来网络发展乃至社会民生发展的关键词汇。 2.2 物联网的基本特点 2.2.1 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也就是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以及未来可能的其他类型传感器,能够随时即时采集物体动态。接入对象更为广泛,获取信息更加丰富。当前的信息化,接入对象虽然包括PC、手机、传感器、摄像头、仪器仪表、各种智能卡等,但主要还是需要人工操作的PC、手机、智能卡等,所接入的物理世界信息也较为有限。未来的物联网接入对象包含了更丰富的物理世界,传感器、仪器仪表、摄像头和其他扫描仪也会得到更普遍的应用。 2.2.2 安全传递 感知的信息是需要传递出去的,通过网络将感知的各种信息进行时时传送,现在无处不

物联网智能医疗

医疗物联网 医疗物联网分成三方面: 1、“物”就是对象,就是医生、病人、机械等。 2、“网”就是流程,医疗的物联网概念,并不是说看得见的物理的网络就有物理的网络不行,这个网络必须是基于标准的流程。物联网的概念必须提升到一个流程。 3、“联”就是信息交互,物联网标准的定义对象是可感知的,可互动的,可控制的。 根据国家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从卫生部来说我们也希望提供创新的科学的现代化服务,这也跟国家重大展性现代服务业有重大的关系,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传统的医疗模式的创新,实现传统的医疗信息化的创新,不是现有的分散的孤立的应用,我们希望以现有的工作基础高度地整合和优化医疗信息化的现状和快速提升创新的技术,从而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适应患者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最终实现实时的智能化的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特别要强调智能化。包括部里面自身的会上我都讲,信息化不是形式,我们特别需要通过信息化这样的手段来给群众提供智能化的、自动化的信息化服务。 城乡的医疗,城市的医疗环境越来越好,虽然是看病难、看病贵但是从医疗的手段来说还是越来越先进。但是农村的农民朋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来把我们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利用,使我们的城乡服务能够一体化,我也希望大家把这个作为关注重点,一方面希望通过我们对农村医疗,来给城市的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把城市好的医疗资源通过我们的物联网技术输送到农村去,使大家能够享受公平的医疗服务。 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构建成电子医疗体系,从而给医疗服务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要提高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不仅要提高对病人的高精尖的医疗人才的服务,同时还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服务能力。 智能医疗带成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将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设备、加护病房、医院疗养和家庭护理中,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诊疗流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 通过电子医疗和RFID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大量的医疗监护的工作实施无线化,而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信息及时采集和高度共享,可缓解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医院资产、血液、医疗废弃物、医院消毒物品等的管理,在药品生产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生产流程、市场的流动以及病人用药的全方位的检测。

物联网行业中的智能医疗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3930716.html, 物联网行业中的智能医疗应用 作者:李勃周鸣董立波等 来源:《移动通信》2011年第15期 【摘要】文章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医疗领域的融合趋势;结合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三大应用方向,具体介绍了相关技术和应用系统:最后以典型的“医讯通”系统为例,介绍了物联网智能医疗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实现。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医疗医讯通 1概述 物联网是利用传感器、执行器、RFID及各种智能装置对物理空间进行感知识别,依托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流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医疗领域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病案管理数据保存及调用、婴儿防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等管理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医疗应用有利于病人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健康服务。 本文将以由北京邮电大学、广东兆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共同合作的“智慧珠海暨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咨询”项目为支撑,深入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该项目,旨在对珠海市物联网在交通、医疗、农业、物流等应用领域做出整体的规划,形成完整的“感知珠海”的建设发展框架。 2物联网智能医疗的应用 物联网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感知控制子层和通信延伸子层,感知控制子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通信延伸子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依托医疗行业巨大的市场机遇,物联网有望成为远程医疗行业又一个重要前沿。物联网能够使医疗设备在移动性、连续性、实时性方面做到更好,以满足远程医疗门诊管理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及时监测相关诊断信息。通过无线网的普及,提高效率、节省医院人手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物联网;RFID;医疗 1.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指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中,通过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个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在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产业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储存、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针对医疗领域的客观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有水平,研发了专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物品管理系统,通过具体应用,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刻,旧的医疗体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国家的核心议题。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致使疾病和预防控制从原来的以传染病及其防治为主,转变到目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预防为主的模式。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3P”模式,发展到更加注重公民和社会参与的“4P”模式,即Predictive(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ersonalized(个性化)和Participatory (参与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化个人责任成为现代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特征,未来数字卫生工程技术的趋势将更加向基层社区和个人参与方向发展,更加贴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个人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融合在家庭和工作岗位,在重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一种实时的健康促进将成为可能。 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本世纪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超过10%的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但目前中国医疗产业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都在8%~10%之间。 2.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现状 2.1 国外应用的现状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2004年2月,美国FDA 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