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H3081-1997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3081-1997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3081-1997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3081-1997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小于4Ω(或按外表制造厂要求确定)。

5.0.3 一样情形下,外表回路和系统,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当使用变压器耦合型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型隔离器时,在隔离器两侧也可分不设置信号回路接地点。

5.0.4 传送信号用导线的屏蔽层,应在外表盘(柜)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0.5 本质安全外表系统的齐纳型安全栅接地系统,宜独立设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本质安全外表系统的接地极宜保持独立,且与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或其他外表系统接地网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5.0.6 操纵室侧的外表系统防雷(电涌爱护器)接地,如现有外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时,可与外表的爱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极;否则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使外表系统防雷(电涌爱护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5.0.7 现场变送器的防雷(电涌爱护器)接地,可采纳将外表本体连接到已接地的金属电缆穿线管等方法实现。

6 接地体的设置

6.0.1 当电气系统接地网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外表系统不应单独设置接地体。

6.0.2 下列情形,应单独设置外表系统接地体:

6.0.2.1 需要单独设置的本质安全外表系统;

6.0.2.2 需要单独设置的DCS或运算机系统;

6.0.2.3 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外表系统接地要求时;

6.0.2.4 外表系统对噪声敏锐,抗干扰要求高时;

6.0.2.5 单独设置接地体较为经济、合理时。

7 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 外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采纳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7.0.2 外表系统的接地连接,应按照不同要求分不接至下列设施:

7.0.2.1 单独设置的外表系统接地体;

7.0.2.2 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7.0.2.3 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7.0.3 个不现场外表、电缆接线盒等的爱护接地连接,可就近接至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应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且应满足外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7.0.4 接地连线的截面,可按照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及连接外表的数量和接地连线的长度按表7.0.4选用。

表7.0.4 接地连线的截面(mm2)

石油化工外表接地设计规范条文讲明

1 总则

1.0.1 防静电接地设计是大型操作操纵室、DCS机房、运算机机房设计中的一个必要内容。自控专业应按照操纵室、机房的建筑设计以及操纵室、机房中自控设备的要求,考虑防静电接地的必要性,然后向电气专业提出相应的条件。

2 爱护接地

2.0.2 关于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并不完全相同。我国适应采纳36V和12V,国外有的规定为50V和25V,日本有的公司规定60V以下的用电外表能够不作爱护接地。本规范中规定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外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专门要求时可不作爱护接地。

3 工作接地

3.0.4 在外表系统中,传输各类信号时,为了减少噪声的干扰,大量使用屏蔽电缆。当信号源没有接地时,屏蔽电缆应在操纵室侧接地;当信号源本身接地时,如接地热电偶、氧化还原电极、PH值电极等,屏蔽电缆应在现场信号源侧接地。

3.0.5 在本质安全外表系统中需要本安接地的是本安关联设备,如分流二级管的负极、安全爱护器的接地端子等,如需要独立设置本安外表接地体时,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外表制造厂的要求。

4 外表系统防雷接地

4.0.1 为了增强外表操纵系统的防雷成效,爱护现场外表、DCS及PLC的I/O卡件在遭受雷击时免遭损坏,可在现场变送器上和操纵室现场电缆引入处加装浪涌爱护器。浪涌爱护器能将雷击时几十微秒内产生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压引入大地,以免损坏敏锐的电子部件。

5 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要求

5.0.1 PLC、DCS的良好接地是保证它们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PLC要紧用于开关量的检测操纵,它的输入、输出模块大多具有光电隔离功能,因而接地要求相对比较低,用于模拟量检测操纵的DCS系统,它的接地要求相对比较高。但各家DCS系统制造厂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现按照收集到的资料,把几种要紧的DCS系统的接地要求用表5表示。

5.0.2 当信号回路多点接地时,由于地电位的不同,会在信号传输中引起误差。但也有一些信号回路不接地的“浮动工作地”系统。

5.0.3 本质安全外表系统的接地有的制造厂要求爱护独立,以防止其它系统偶然发生的过高接地电压阻碍本安系统的地电位。

第5 某些DCS系统的接地要求

6 接地体的设置

6.0.1 当外表系统单独设置接地体时,能够参照图6-1来实施;也可如图6-2用接地网干线把多个接地体连接成网,以降低接地电阻值。图6-3表示了一个装置外表系统接地的示意。

图6-1典型的接地体安装

图6-2典型的多接地体接地网

7 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 本条按照近年来的实践体会,规定外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使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不承诺再使用裸导体或钢材,这对保证接地系统的质量,提升接地连接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较大的好处。

7.0.2 本条中外表系统的接地连线,除可引向单独设置的外表系统接地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以外,还可按照近期引进装置的体会,引向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向电气专业提出条件,由电气专业负责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设置接地分配器后,施工方便,并能提升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7.0.3 外表系统的接地电流通常较小,因此接地连线不需要进行载流量的运算,仅需考虑机械强度和电阻值。在本条中对接地支线、接地分干线、接地总干线的截面,按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给出了一定的选用范畴。

图6-3 装置外表系统接地参考图

公布单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7-5-3

提出单位:

起草单位:

批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7-5-3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自2000-10-1 起执行 、八—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 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 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 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 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 号 邮编:100101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目次 1 总则 2 名词术语 3 一般规定 3.1 静电接地的范围 3.2 静电接地方式 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3.4 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 3.5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 3.6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7 静电接地的连接 4 具体规定 4.1 固定设备 4.2 储罐 4.3 管道系统 4.4 铁路栈台与罐车 4.5 汽车站台与罐车 4.6 码头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 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化工现场通用仪表接地规范知识

接地的自控设备如: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DCS/PLC/EDS的机柜和操作站、仪表供电设备、电缆桥架、穿线管、接线盒及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以及控制室内的防静电地板。 一般来讲,使用DC24V为电源的现场仪表、变送器等无特殊要求的可不作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方法 现场仪表桥架、穿线管应每隔30m用接地线与已接地的金属构件相连。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场接地绝不能利用储存、输送可燃性介质的金属设备、管道以及与之相连的金属构件进行接地。 控制室的仪表自控设备、机柜、仪表盘等应单独设置保护接地汇流排。其接地体可与电力系统的接地体共用。 仪表保护接地连接线标识颜色为绿色。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接地。 1、信号回路接地 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中,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即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使用非隔离的信号系统设计中一般的首选方法。在运行时,系统受到干扰的情况极其少见。 在隔离的信号系统中,隔离信号可不接地。这里指的隔离是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与其他输入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做到电源独立、

相互隔离、参考点浮空。在回路较多的系统,不要轻易使用这种方法。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2、屏蔽接地 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应作屏蔽接地。 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不带屏蔽的普通多芯电缆,备用芯应屏蔽接地。主要是为了避免雷电在信号线路感应出高电压。 现场接线箱内,端子两侧的电缆屏蔽线应在箱内进行跨接。 同一信号回路,同一屏蔽层应该单点接地。 一般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一侧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黄/绿线。 3、本质安全接地 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排必须与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连(主要是保证当电源故障时能够对危险场所进行保护)。其汇流排或导轨作本安接地。 在控制内应设置本安接地汇流排。 接地线颜色标识为兰/绿线。 工作接地的方法 信号及屏蔽接地汇流排、本安接地汇流排通过各自的接地线接至工作接地汇流排。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的固定设备规定

编号:SM-ZD-94116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的固定 设备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的固定设备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积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 3、有振动性能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严禁使用单股线。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 4、转动物体的接地,可采用导电润滑脂或专用接地设施(如在无爆炸、无火灾危险环境内可采用滑环和电刷等)进行接地,但类似于阀杆、轴承转动部分可不必进行上述连接。容易积聚、电荷的皮带或传送带,宜采用导电橡胶制品。 5、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 6、可燃粉尘的袋式集尘设备,织入袋体的金属丝的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 1 总则 1.0.1 为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构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改建、扩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已建基站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发行亦可参照执行。设在综合通信楼内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按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与本规范一并执行。 对于利用商品房(居民住、高用办公楼等)作机房的通信基站,亦应参照本规范执行,其地网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的呆能进行布设,但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防雷接应共用一个地网。 1.0.3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本着综合治理、全方位系统防护的原则,统筹设计、统筹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切实做到安全可靠。 1.0.4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中采用有理论依据、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并经部级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 2 术语 2.0.1 环形接地装置 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房四周,接规定浓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接地体(含垂直接地体)。 2.0.2 接地体 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 2.0.3 接地汇集线 引出机房、电力室等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 2.0.4 接地引入线 接地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2.0.5 接地线 通信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接。 2.0.6 接地系统 接地线、接地汇集线、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3 移动通信基站的离雷与接地 3.1 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3.1.1 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互线制供电方式。 3.1.2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钢管埋地引入移动通信基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 3.1.3 当电力变压器高在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100Ω·m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500m。电力线应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作一次接地。 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 若已建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和四杆增设一组高大保险丝。 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3.1.4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大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缆两端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 3.1.5 移动通信箕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运载,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所有电力线均应在出口处加装避雷器。 3.1.6 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50m(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电力电缆长度不限)。电力电缆在时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 3.1.7 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3.1.8 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一般为35~95㎜2,材料为我股铜线。 3.1.9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中关于耐雷电冲击指标的规定,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护装置。 3.1.10 电源避雷器和天馈线避雷器的耐雷电冲击指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2 铁塔的防雷与接地 3.2.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

接地电阻,法兰跨接,防雷接地体,静电连接线,可燃液体流速、静置等标准出处及要求

接地电阻,法兰跨接,防雷接地体,静电连接线,可燃液体流速、静置等标准出处及要求 一、《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2008对于可燃液体进储罐管道位置、防雷要求: 6.2.24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宜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 9.2.2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9.2.5防雷接地装置的电阻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接地电阻要求; 14.2.1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14.2.2钢储罐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4.3.16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Ω。 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2011接地电阻要求: 6.1.2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高压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本规范公式(4.2.1-)的要求,且不应大于4Ω。 四、《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接地电阻、跨接要求:

4.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8.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3000Ωm以下的地区,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4.2.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应符合下列规定: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 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5.2.2接闪杆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时,其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杆长1m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12mm,钢管不应小于20mm; 2.杆长lm~2m时,圆钢不应小于16mm,钢管不应小于25mm; 3.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mm,钢管不应小于40mm 。 5.2.3接闪杆上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宜为4. 8mm,最大宜为12.7mm。 五、《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静电接地要求: 7.13.1设计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当每对法兰或其他接头间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仪表接地分类、接地方法、接地系统、接地连接方法、接地系统接线、接地电阻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的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种类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以下简称:本安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及扩建项目的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仪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安全仪表系统(SIS)、火灾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FGS)、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PCCS)等的接地系统设计。改造设计可参照执行。 2接地分类 2.1保护接地 2.1.1 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外露导电部

分,正常时不带电,在故障、损坏或非正常情况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对这样的设备,均应实施保护接地。 2.1.2 低于36V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2.1.3 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2.2 工作接地 2.2.1 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本规定中的工作接地,均指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 2.2.2 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2.2.3 非隔离信号通常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以此为参考点。 2.2.4 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批准2000-10―01实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 邮编:100101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 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 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 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 1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2 表面电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

接地阻值国家标准

接地电阻的国家标准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

第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14章:电气装置;第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力和信息线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详]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 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

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仪表接地分类、接地方法、接地系统、接地连接方法、接地系统接线、接地电阻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的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种类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以下简称:本安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及扩建项目的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仪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安全仪表系统(SIS)、火灾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FGS)、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PCCS)等的接地系统设计。改造设计可参照执行。 2接地分类 2.1保护接地 2.1.1 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在故障、损坏或非正常情况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对这样的设备,均应实施保护接地。 2.1.2 低于36V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2.1.3 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2.2 工作接地 2.2.1 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本规定中的工作接地,均指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 2.2.2 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2.2.3 非隔离信号通常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以此为参考点。 2.2.4 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2.3本安系统接地 2.3.1 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 2.3.2 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 2.3.3 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2.4防静电接地 2.4.1 安装DCS、PLC、SIS等设备的控制室、机柜室、过程控制计算机的机房,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2.4.2 已经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要另做防静电接地。 2.5防雷接地 2.5.1 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 2.5.2 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the design of static electricity grounding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 自2000-10-1起执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 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 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 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 邮编:100101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 目次 1总则 2名词术语 3 一般规定 3. 1静电接地的范围 3. 2静电接地方式 3. 3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3. 4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 3. 5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 3. 6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 7静电接地的连接 4具体规定 4. 1固定设备 4. 2储罐 4. 3管道系统 4. 4铁路栈台与罐车 4. 5汽车站台与罐车 4. 6码头

接地设计规范和指南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地”的定义 (3) 1.2 “接地”的分类及目的 (4) 1.2.1 接“系统基准地” (4) 1.2.2 接“静电防护与屏蔽地” (4) 1.2.3 接“大地” (4) 1.3 接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4) 1.4 各种地相连的六种情况 (5) 1.5 静电防护与屏蔽地 (5) 1.5.1功能单板静电防护与屏蔽地的设计 (5) 1.5.2后背板静电防护与屏蔽地的设计 (6) 第二章设备的接地设计 (7) 2.1 立式大机架设备的接地设计 (7) 2.1.1 多层机框的接地 (7) 2.1.2 设备接大地 (7) 2.2 台式设备的接地设计 (8) 2.3 射频设备的接地设计 (10) 2.3.1 接地要求 (10) 2.3.2 射频设备的接地设计 (10) 2.3.3 射频设备天馈系统的接地设计 (10) 2.4 监控设备的接地设计 (10) 2.4.1 监控设备的特殊性及其接地要求 (10) 2.4.2 模拟量输入电路 (11) 2.4.3 开关量输入电路 (12) 2.4.4 开关量输出电路 (12) 2.4.5 视(音)频模拟电路 (13) 2.4.6 监控设备接大地 (13) 2.5 浮地设备的接地设计 (13) 2.5.1 浮地的基本概念 (13) 2.5.2 浮地设备的特殊问题 (14) 2.5.3 浮地设备的接地设计 (14) 2.5.4设计案例 (15) 2.5.4.1 问题描述和原因分析 (15) 2.5.4.2 设计改进和实验结果 (15) 第三章PCB的接地设计 (16) 3.1 共模干扰、信号串扰和辐射 (16) 3.1.1 共模干扰 (16) 3.1.2 串扰 (16) 3.1.3 辐射与干扰 (17) 3.2 PCB接地设计原则 (17) 3.2.1 确定高di/dt电路 (17) 3.2.2 确定敏感电路 (17) 3.2.3 最小化地电感和信号回路 (18)

SHT_3081-2003_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T_3081-2003_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本文由美蓝度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0.01ICSs042P27 3820备案号:J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口千)-`-巨rj韦A"rJ ST8-20H/31030 代替H197S38-190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Dsndfrtungonigeiceisrmetudngoonr iptceaidsrclutynrhmineo 20-31发布040-0 20-70实施0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ST8-20H/31030 目 次 前言?…”?????? ????????价???? ????????? ??????? …m ? ??????? ???????? ???? ???? ???????????… ????? ????????? ?,?? ??????????? ? 1范围???????? ???????????????????????????““““…1 ?? ????????????????????? ????????”“““ ? ?? ?? ????????????????????“ ???????? 2接地分类?????? ??????????????????????????????“…1 ???? ??????????????????????? ????????? ? ?? ?? ??? ??? ??? ???????? ? ?? ????????? 21保护接 ??????????? ?? ??????????????????? ?? .地?????????????? ????????????? ??? ? ? ? ? 1 ?? ???? ??? ?? ??????????? ? ???? ? ? 一 ? ? ? ? ??? 22工作.接地????????????????????,?????????”““? ……1??????????????”“??????????? ? ? ? ? ?? ?? ?? ?? ? ? ???????? ” ? “ ?“? ? 23本安系统接地??? ??????????????????????????????……1. ? ??????????????????????? ???“?? ?? ? ??????? ???????????? ? ??? ?? ”24防静电接地???? ??????????????????????????????? .?? ??????????????????????? ?????????一?? ????????????????????? ?? ????????? 25防雷接地????? ??????????????? ???????????????? . ??? ???????“????????????????????????一??? ????? ? ????????????? ?? ????????? 3接地方法?????? ??????,????。??? ?? ?????????????? ?????? ????,??????????????????????”??一?? ?? ???????????????????????? ????? ? 31保护接地 ??????? ???????????????? ????????????? . ?????? ????“?????? ???????????????? ? 一 ???? ?????? ????????????????? ????? ? 2222 32工作接地?? ??????? ???? ???????????? ?????????……

静电接地

李主任,您好! 关于乙炔、氢气管道静电接地问题,我个人意见如下: 1、《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中: 3.3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3.1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6Ω。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对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4.3管道系统:4.3.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2、管道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当要考虑管道法兰、阀门、流量计等的静电接地,并与防雷接地网接通、构成电气通路。我司的防雷接地电阻均小于1Ω,不会超过100Ω。管道、阀门静电接地连接方式,详见附件。 3、请公司确定氢气、乙炔管道的静电接地适用哪个规范。 妥否?请联系。 蒋作权 ========您在2014-01-03 09:15:57的来信中写道:======== 第9.0.5条乙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厂区管道可在管道分岔处、无分支管道每80~100mm处以及进出车间建筑物处应设接地装置;直接埋地管道,可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车间内部管道,可与本车间的静电干线相连接。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0.3条的规定。 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Ω时,应有跨接导线。 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不应作接地。 4.4.11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氢气管道和汇流排及其连接的法兰间宜互相跨接和接地。氢气设备 与管道上的法兰间的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4.4.12与氢气相关的所有电气设备应有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此次安全检查对氢气和乙炔的防静电提出整改要求,有利于公司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请各专业对规范进行熟悉,并在此次检修中加入改进计划,提高装置的本质化安全水平。包括送精工光学新增的管道、仪表等,有问题请加强沟通。谢谢!

仪表防爆及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仪表防爆及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在现代工业生产装置中,许多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工艺介质出现在生产流程中,防爆施工对装置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各种工艺参数的检测、显示和控制都实现了自动化、集中化、智能化,特别是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广泛应用,对仪表接地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确完成仪表接地系统,对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保证装置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为了高速优质地完成装置防爆及接地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设计施工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2.2现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现行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现行《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5厂商提供的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6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子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 3.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特点、范围、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实物工程量、工期要求及投资等。 4.防爆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使用的电气、仪表设备的防爆形式及配线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使用区域的防爆等级规定。 4.1.2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的仪表、电气设备和材料,必须具有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防爆质量技术鉴定文件和防爆产品出厂合格证书。设备、材料的外观应无损伤和裂纹。 4.1.3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使用的防爆电气、仪表设备,应有铭牌和防爆标志,并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部门所发给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4.1.4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安装的正压通风的仪表盘(箱)、接线箱及电气、仪表设备、除本质安全型外,应有“电源未切断不得打开”的标志。 4.1.5仪表电气线路采用的电缆沟、汇线槽、保护管和仪表连接管路在穿越不同防爆等级的爆炸和火灾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外,必须做充填密封。 4.2设备安装 4.2.1采用正压通风防爆的防爆仪表盘(箱),接线箱,安装后应保证箱内压力维持在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压力值,当有低压力其联锁或报井装置时,其动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规定与规范 金属管道法兰跨接防静电探讨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专家或执法人员经常要求输送可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法兰要用导线跨接,防止发生静电事故。那么,金属管道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跨接?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下探讨。一、工业管道金属法兰跨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5月8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文件《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对工业管道有下列定义: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2)、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 的; (3)、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 日常检查中碰见的压力管道大部分属于上述工业管道之列。《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第八十条对法兰跨接防静电有如下规定: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应当测量各连接接头间的电阻值和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当值超过《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或者设计文件的规定时,应当设置跨接导线(在法兰或者螺纹接头间)和接地引线。从该条可以看出,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导线,需要测量法兰之间电阻值,当阻值超过规定时,需要跨接。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 部分制作与安装》(GB/T20801.4-2006)第10.12.1条规定: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应导电良好。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 另外,《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第7.13.1条规定:设计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当每对法兰或其他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欧时,应设导线跨接。由此可以看出,工业管道金属法兰是否跨接,需要测量法兰间电阻值。当法兰间电阻值超过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二、燃气管道法兰跨接 企业使用燃气较为普遍,燃气管道法兰跨接又有什么规定呢?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对法兰跨接无明文规定,只是在第10.8.5 条第3款规定:燃气管道及设备的防静电接地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程》(HGJ28-90)的规定。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程》(HGJ28-90)目前编号变更为HG/T20675-1990。该规程第2.7.5条规定: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相紧固时,一般情况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在腐蚀条件下,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的接触面,在安装前去锈和除油污,以及在安装时加防松螺帽等。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对第2.7.5条的解释如下:从不少单位的实践经验来看,用金属螺栓相连的金属法兰之间,单是螺栓相连,已具有足够的静电导通性。在有腐蚀条件下的安装要求,为的是确保导通性。 由此可以看出,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相紧固时,燃气管道法兰是不需要跨接的。由于燃气管道大部分属于工业管道,因此如燃气管道法兰发生严重腐蚀,电阻值超过0.03Ω时,可以依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要求,跨接导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