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三、试验步骤

1.计算理论配合比

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

选择单位用水量m

w,

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泥m

c

及粉

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用量

选择合理砂率β

s

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m

s 、m

g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调整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注意事项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去除皮重即归零;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看砂率是否适中;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取重量精确至50g,容重精确至10Kg/m3;注意容重的修正,当实测值与实际重量值相差超过±2%时,需进行修正,各种材料量需乘以修正系数,反之则不必要修正;

7.若所检测拌合物塌落度偏离所需值,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即重新设计调整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小)或保持砂率不变调整砂石量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大)或同时调整水胶比和砂率(整体

工作性较差);

8.清理试验现场,仪器设备归位并关掉电源,清扫现场卫生;

9.整理内业资料,配合比各材料的书写顺序

m c :m

f

:m

s

:m

g

:m

w

:外加剂

或者m

w :m

c

:m

f

:m

s

:m

g

:外加剂

完毕

试模注意事项及方法

模具的好坏,直接关系了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这一点我想大家不会有异议。而模具的好坏需要通过试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试模工序对于注塑企业来讲非常重要。关于试模方面的要求与资料,大家都比较容易查询得到。那么,国外试模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的文章就是介绍外国人是如何试模的,对于文章所介绍的内容,我绝大部分是持肯定态度的。说实话,有些地方我没有看懂,有的地方则存在异议。这里我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来个彻底的“拿来主义”,原汁原味地把它介绍给大家的好,大家可以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异议的地方再探讨、交流。 (一)模具空运行测试——验证模具的动作A.模具低压下的开合模状况检查:1.模具分快、中、慢各3次开合,在开合过程中有无异常声响,有无阻滞现象;2.模具开合动作顺畅,有无干涉发生。B、模具顶出系统的检查(低压下)1.顶出动作分快、中、慢各顶出3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2.平面处的顶针(司筒)顶出后,是否会发生松脱或卡死;3.斜面顶针或司筒装置,是否加定位销(防止松动或转动);4.顶出系统(顶针或顶块)顶出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以及振颤C.模具复位的检查1.模具分快、中、慢速度各复位3次,观看是否能回到位(复位);2.复位后,斜顶针端面不高于模芯0.1mm或与模芯平齐;3.复位用限位咭掣接触是否良好;4.顶针顶出时是否与行位的动作发生干涉(滑块是否回到位);5.模具是否装有顶针复位装置(机械式)。D.行位(滑块)动作的检查1.模具按快、中、慢各3次开合模,观察行位动作是否顺畅;2.行位回位是否正常,与顶针是否发生干涉;3.行位定位是否牢靠;4.液压抽芯装置动作顺序先后情况;5.行位在空运行中有无拉伤、“卡死”现象。 (二)型腔进胶平衡性的测试1.连续依次打5模,称量其重量;2.记录各模中每个产品的单件重量;3.减少注塑量,依次充满20%、50%、90%的样品各3模;4.称量并记录上述每个产品的重量;5.如果产品最大的重量与最小的重量差异小于2%的重量则可接受——若重量波动误差在2%以内,则表明型腔进胶平衡,否则进胶就不平衡;6.如果是单型腔模,也要做进胶平衡性测试(观察实际走胶情况) (三)保压时间(浇口冻结)时间的测试1.保压时间先设定为1秒时,每次成型3模产品; 2.如表格所示,依次增加保压时间,减少冷却时间,使整个循环周期不变(一直到浇口冷冻封胶,产品重量不增加为止); 3.如下图所示设定多个不同的保压时间,每次成型3模产品,称量指定型腔的产品重量,把数据依次记录在表格里; 4.根据图表确定最佳保压时间。(四)最佳锁模力的确定1.当保压切换位置/保压压力设为最佳时,锁模力设为最大锁模力的90%以内,成型3模,记录每模产品的重量;2.锁模力依次减少5Ton,每次成型3模,记录每模产品重量,直到产品重量突然变大,重量增加5%左右产品周边开始产生飞边时为止。(五)最佳冷却时间的确定方法1.在注塑工艺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产品打饱后),估算冷却时间(初选一较长的冷却时间,使产品完全冷却),打3模产品,测量其尺寸;2.在下表中记录产品尺寸,观察胶件变形情况;3.产品冷却时间逐一减少1秒,打3模;4.减少冷却时间,直到产品开始出现变形,尺寸开始减小时为止; 5.每个冷却时间所注塑出的产品,应在胶件充分冷却后(约15分钟时间),才能测量其尺寸; 6.确定最佳冷却时间的依据——考虑产品尺寸稳定性。一般冷却时间的估算公式:1.经验冷却时间≥t(1+3t)……模温60℃以下;2.经验冷却时间≥1.5t(1+3t)……模温60℃以上;(t表示成型品的最大肉厚)。3.理论冷却时间的估算公式:s=最短的冷却时间(s)t=塑件厚度(mm)α=材料的热扩散系数(c ㎡/每秒)Tk=塑件的脱模温度Tm=模具温度(℃)Tc=料筒温度(℃) (六)冷却水流动状况的测试1.使用压力表与流量表进行测量,把测量出的数据填入表中; 2.测量并记录冷却水管直径; 3.根据冷却水温度,查出运动粘度; 4.按如下公式计算出其雷诺数;雷诺数(Re)=3160×冷却水流量/冷却水直径×运动粘度 5.冷却水的流动在紊流状态下,才有较好的冷却效果(Re <2000为层流状态;Re >4000为紊流(湍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分析报告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最新17.3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2 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3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4 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 5 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6 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7 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8 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9 三、试验步骤 10 1.计算理论配合比 11 1.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1.645σ 12 1.2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13 1.3选择单位用水量m w,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14 1.4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15 泥m c 及粉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 16 用量 17 1.5选择合理砂率β s 18 1.6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19 m s 、m g 20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21

22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23 4.施工配合比调整 24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25 明) 26 四、注意事项 27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28 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29 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30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31 去除皮重即归零; 32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33 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34 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35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36 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37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38 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39 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40 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41 看砂率是否适中; 42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 43 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3)确定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的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按要求将沥青和矿料拌制成沥青混合料,并按上节表8-7(现行规范要求)或表8-9(新规范要求)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操作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2)测定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 首先,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并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在测试沥青混合料密度时,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密实程度选择测试方法。在工程中,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较密实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表干法测定;吸水

试模操作流程标准规范

试模操作流程 试模主要分四部分: (1)试模前模具的检查 (2)试模前的准备工作和调试 (3)试模时的注意事项 (4)试模后模具的检收 一、试模前模具的检查 模具做好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试模前的检查,以发现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其具体步骤如下: (1)注塑模的外观检查 1.成型零件、浇注系统等与熔料接触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塌坑、伤痕等缺陷。 2.模具的闭合行程,安装于机器的各配合部位尺寸、脱模方式、开模距离、模具工件要求 等应符合设备的相关条件。 3.模具上应有生产号和合模标志,各种接头、阀门、附件、备件应齐全。 4.各滑动零件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要求,起止位置定位正确,镶件紧固应紧固牢靠。 5.对于注塑腐蚀性较强的注塑模,其模具型腔的表面应镀铬和防腐处理。 6.模具的外观部分不应当有锐角,大、中型模具应有起吊用的吊孔、吊环。 7.互相接触的承压零件,应有合理的承压面积和承压方式,避免直接承受挤压。 8.模具的稳定性良好,有足够强度,工作时应受力匀衡,行动平稳。 (2)模具的空运转检查 模具安装好后,必须经过空运转检查,经便进一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1.将模具缓缓合拢,合模后各结合面均应接触紧密,不得出现间隙。 2.开模时顶出脱模机构应保证顺利脱模,以便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废料。 3.活动型芯,顶出及导向部分等运动时应滑动平稳、灵活、动作协调可靠。

4.检查各锁紧机构、应能可靠、稳妥地锁紧,各紧固件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5.各气动、液动控制系统动作正确,不泄漏、不产生过大振动,各阀门工作正常。 6.冷却系统的水路应畅通,不漏水,各种控制阀门控制正常。 二,试模前的准备工作及调试 试模是为了检查模具制作的质量好坏,能否生产出合格产品来。 1.试模前,应检查所用原料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或更换;欲试之原料先行干燥,PE、PP、POM不需干燥其余均要,利用新料试才标准。 2.模具挂上中心孔要对准锁模力以总顿数的1/3即可,如射出时分模面不是因射压太高之关系起毛边,可渐渐增加锁模顿数直到不起毛边为至如此做法可增长模具使用寿命。 3.根据选定的工艺参数将料筒和喷嘴加热至合适温度,判断温度是否合适的最好方法,是在喷嘴与模具主流道脱开时,用较低的注射压力,使熔料自喷嘴中缓慢流出,再观察料流流出情况。 4.如果料流中没有气泡、硬块、银丝、变色等情况,料流光滑明亮,即说明料简和喷嘴温度合适,可以试模。 5.清洗料管利用PP或亚克力清洗,PP是利用其粘度,亚克力是利用其磨擦性,料温在240℃~250℃之间,计量短行程,加点背压快速射出清洗,不易洗净可加洗管剂清洗,依比例调配。 6.开锁模速度压力位置调整妥当,低压保护更是要调好,乃因是新模成品尚不了解,有滑块(SLIDE)之模具开关模速度不可快,有抽芯及绞牙之模具要先行手动试验功能正常否?模具良好否?不然一失误模具就会损坏。 7.条件设定、射出料量、压力速度、时间、计量、位置等,射压、射速、计量由低而高依成品状况而设定。冷却时间、射出时间由长至短依成品成形况而减少。如此可防止粘模及充填过饱。 8.试模时,先选择低压、低温各较长时间下成形,然后按压力、时间、温度先后顺序变化,以求得到较好的工艺参数。 9.若注射压力小,型腔难充满,可加大注射压力,当增压效果不明显时,再改变温度和时间,当延长时间仍然不能充满时,再提高温度,但不能升温太快,以免塑料发生过热分解。 10.在生产壁薄面积大的塑件时,一般采用高速注射,对于壁厚而面积小的塑件,则采用低速注射。 11.若高速和低速都能充满型腔时,除了玻纤增强塑料外,均可采用低速注射。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 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 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降低外加剂掺量,或提高砂率,使用细度模数较小的砂。 (五)混凝土流动性差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水性均可以满足要求,就是混凝土拌合物看起来像用水拌合的,动感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混凝土中起分散作用的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可以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必要时需要降低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又不至于泌水。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所规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一)配合比调整的原因 (1)砂、石含水率、颗粒级配、粒径、含泥量等发生变化 砂、石含水率会因砂、石所处的不同区域及进料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发生变化。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 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三、试验步骤 1.计算理论配合比 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σ 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 选择单位用水量m w, 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泥m c 及粉 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用量 选择合理砂率β s 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m s 、m g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调整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注意事项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去除皮重即归零;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看砂率是否适中;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取重量精确至50g,容重精确至10Kg/m3;注意容重的修正,当实测值与实际重量值相差超过±2%时,需进行修正,各种材料量需乘以修正系数,反之则不必要修正; 7.若所检测拌合物塌落度偏离所需值,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即重新设计调整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小)或保持砂率不变调整砂石量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大)或同时调整水胶比和砂率(整体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 cu,k=25Mpa f cu,o= f cu,k+1.645* o=25+1.645*5=33.2Mpa (2) 初步确定水灰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指标选取) W/C= a a*f ce/(f cu,0 + a a*a b*f ce) =(0.53*36.5) / (33.2+0.53*0.20*36.5) =0.52 (3) 选取单位体积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 由水灰比为0.5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175kg/m 3。(4) 计算1m3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 由W/C=0.52,m w0=185 (kg/m3),得m co=m wo/(W/C)=337(kg/m3) 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 3,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 泥用量m co=337 ( kg/m 3) (5) 选取合理砂率,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0.52,查表 取混凝土砂率B s =35%o (6) 计算一组(3块试件)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3水用量175kg/ m '水泥用量337kg/m 砂用量680 kg/m 碎石用量1263 kg/m

(7) 配合比确定: 个人认为,单位用水量可取180(kg/m3)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取0.5,单 位水泥用量360(kg/m3) ,根据密度法计算配合比,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 (kg/m3 ),单位粗集料用量与单位细集料用量为未知量,可设方程求解 M c0+ M g0+ M s0+ M w0=2400 M s0/ (M s0+ M g0 )*100=35 解得M g0=1560(kg/m3) ,M s0=840 (kg/m3) 通过计算得到个人的配合比为: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细集料用量:单位粗集料用量=180:360: 840:1560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注塑机试模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塑机试模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注塑机试模方法及注意事项 新模具注塑成型之前或机台更换其他模具生产时,试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试模结果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厂的后续生产是否顺畅。因此在试模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的操作步骤和记录试模过程中有用的技术参数,以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 试模前的注意事项 1.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约得模具技师参加试模工作。 2.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 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之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 在挂模时发现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 (a)注塑机台的最大射出量是多少 (b)拉杆内距是否放的下模具 (c)活动模板最大的移动行程是否符合要求 (d)其他相关试模用工具及配件是否准备齐全 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之

前吊钓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以致模具掉落。模具装妥后应再仔细检查模具 各部份的机械动作,如滑板、顶针、退牙结构及限制开关等之动作是否确实。并注意射料嘴与进料口是否对准。下一步则是注意合模动作,此时应将关模压力调低,在手动及低速 的合模动作中注意看及听是否有任可不顺畅动作及异声等现象。吊装模具过程其实比较简单,需要仔细的地方主要是模具浇口与射嘴的校中心比较困难,通常可以采用试纸的方式 调校中心。 4.提高模具温度: 依据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选用适当的模温控制机将模具之温度提高至生产时所须的温度。等模温提高之后须再次检视各部份的动作,因为钢材因热膨胀之后可能会引 起卡模现象,因此须注意各部的滑动,以免有拉伤及颤动的产生。 5.若工厂内没有推行实验计划法则,我们建议在调整试模条件时一次只能调整一个条件,以便区分单一条件变动对成品之影响。 6.依原料不同,对所采用的原枓做适度的烘烤。 7.试模与将来量产尽可能采用同样的原料。 8.勿完全以次料试模,如有颜色需求,可一并安排试色。 9.内应力等问题经常影响二次加工,应于试模后待成品稳定后即加以二次加工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后,要调好关模压力,并动作几次,查看有无合模压力不均等现象,以免成品产生 毛边及模具变形。 以上步骤都检查过后再将关模速度及关模压力调低,且将安全扣杆及顶出行程定好,再调上正常关模及关模速度。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开关时,应把开模行程调整稍短,而在 此开模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开模动作。此乃因在装模期间整个开模行程之中,高速动作行程比低速者较长之故。在塑料机上机械式顶出杆也必须调在全速开模动作之后作用,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详细步骤教学文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配合比的确定 (1)计算配制强度 当具有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时,σ可计算获得。并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计算值<2.5 MPa 时,应取σ=2.5 MPa ;当强度等级≥ C30,计算值低于<3.0 MPa 时,应取用σ=3.0 MPa 。否则,按规定取值。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 a α、 b α回归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或根据规定选取: 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若无实测值,则 ce f ,g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c γ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若水灰比计算值大于表4 - 24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选取1 m3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 ①根据施工条件按表4-25选用适宜的坍落度。 σ6451.,,+=k cu t cu f f ce b a cu ce a f f f C W ααα+=0,g ce c ce f f ,γ=

②水灰比在0.40~0. 80时,根据坍落度值及骨料种类、粒径,按表4-26选定1 m3混凝土用水量。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以表4- 26中坍落度90 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 mm 用水量增加5 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 wa m 是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β外加剂的减水率。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 如水泥用量计算值小于表4- 24中规定量,则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5)选用合理的砂率值(βs) 坍落度为10~60 mm 的混凝土:如无使用经验,砂率可按骨料种类、粒径及水灰比,参照表4- 27选用 坍落度大于60 mm 的混凝土:在表4- 27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 mm ,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坍落度小于10 mm 的混凝土: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6)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mg0,ms0) A.重量法: 0c m 、0g m 、0s m 、0w m 为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细骨料用量和用水量。cp m 为1m3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取2350~2450 kg/m3。 ()β-=10w wa m m 0c m C W m m w c 0 0=cp w s g c m m m m m =+++0000%100000?+=g s s s m m m β

注塑模具注意事项

试模前的注意事项 1.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约得模具技师参加试模工作。 2.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 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之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模时发现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 (a)注塑机台的最大射出量是多少 (b)拉杆内距是否放的下模具 (c)活动模板最大的移动行程是否符合要求 (d)其他相关试模用工具及配件是否准备齐全

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之前吊钓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以致模具掉落。模具装妥后应再仔细检查模具各部份的机械动作,如滑板、顶针、退牙结构及限制开关等之动作是否确实。并注意射料嘴与进料口是否对准。下一步则是注意合模动作,此时应将关模压力调低,在手动及低速的合模动作中注意看及听是否有任可不顺畅动作及异声等现象。吊装模具过程其实比较简单,需要仔细的地方主要是模具浇口与射嘴的校中心比较困难,通常可以采用试纸的方式调校中心。 4.提高模具温度: 依据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选用适当的模温控制机将模具之温度提高至生产时所须的温度。等模温提高之后须再次检视各部份的动作,因为钢材因热膨胀之后可能会引起卡模现象,因此须注意各部的滑动,以免有拉伤及颤动的产生。 5.若工厂内没有推行实验计划法则,我们建议在调整试模条件时一次只能调整一个条件,以便区分单一条件变动对成品之影响。 6.依原料不同,对所采用的原枓做适度的烘烤。 7.试模与将来量产尽可能采用同样的原料。 8.勿完全以次料试模,如有颜色需求,可一并安排试色。 9.内应力等问题经常影响二次加工,应于试模后待成品稳定后即加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范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它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0.07) 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β为减水率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第1题 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90kg,采用减水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 kg A.425 B.340 C.380 D.4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普通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 _____ kg/m3 A.2200~2400 B.2300~2500 C.2400~2500 D.2350~245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 kg A.438 B.690 C.779 D.103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 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预设计 C30 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 MPa A.38.2 B.43.2 C.30 D.4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要从控制原材料的的质量上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用新出厂的水泥 B.选用含泥量少、级配良好的骨料 C.对水质没有要求 D.合理选择、使用减水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样本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 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 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表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参考表(自定, 待验证)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 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 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 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 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 计算过程中经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 s) 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经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试模注意事项

试模过程注意事项 一、前言 当我们接到一副新模具需打样试模时,我们总是渴望能早一些试出一个结果且祷求过程顺利以免浪费工时并造成困扰。 但在此我们必须提醒二点:第一、模具设计师及制造技师有时也会发生错误,在我们试模时若不提高警觉,可能会因小的错误而产生大的损害。第二、试模的结果是要保证以后生产的顺利。若在试模过程中没有遵循合理的步骤及做适当的记录,即无法保障量产时的顺利进行。我们更强调的是「模具运用顺利的话将迅速增加利润的回收,否则所造成的成本损失会更甚于模具本身的造价」。 二、试模前的注意事项 1. 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约得模具技师参加试模工作。 2. 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 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之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模时发现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 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 (a射出容量 ()导杆的宽度 (c)最大的开程 (d)配件 是否齐全等。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之前吊钓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以致模具掉落。 模具装妥后应再仔细检查模具各部份的机械动作,如滑板、顶针、退牙结构及限制开关等之动作是否确实。并注意射料嘴与进料口是否对准。下一步则是注意合模动作,此时应将关模压力调低,在手动及低速的合模动作中注意看及听是否有任可不顺畅动作及异声等现象。 4. 提高模具温度: 依据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选用适当的模温控制机将模具之温度提高至生产时所须的温度。 俟模温提高之后须再次检视各部份的动作,因为钢材因热膨胀之后可能会引起卡模现象,因此须注意各部的滑动,以免有拉伤及颤动的产生。 5.若工厂内没有推行实验计划法则,我们建议在调整试模条件时一次只能调整一个条件,以便区分单一条件变动对成品之影响。 6.依原料不同,对所采用的原枓做适度的烘烤。 7.试模与将来量产尽可能采用同样的原料。 8.勿完全以次料试模,如有颜色需求,可一并安排试色。 9.内应力等问题经常影响二次加工,应于试模后待成品稳定后即加以二次加工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后,要调好关模压力,并动作几次,查看有无合模压力不均等现象,以免成品产生毛边及模具变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