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2021届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学考学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班别姓名学号

[考点要求]

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3.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知识梳理]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2.创新与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的过程。

(4)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待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1)正确态度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

不同民族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的两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拒绝接受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推根本否定的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3)发扬中华民族,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2019年央视春晚将设立的三个分会场及主题分别是:江西井冈山——回首来时路、昂首新时代;吉林长春(一汽)——奋力推动东北振兴、展开时代新篇章;广东深圳——青春时尚、科技未来之城。晚会将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力争为观众打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共同描绘举国同庆新春佳节的图景。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②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

③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④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自然因素差异决定了文化特色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习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C.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应该

①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

②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

③将商业运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佳手段

④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中西医完全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今年7月,国产电影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该片取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并对该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架构,颠覆了原有的哪吒形象,打造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片,大量运用特效镜头,制作精美,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片成功说明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④文化创新是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近期在央视播出的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受到广泛好评。节目通过精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艺术手法,用新方式新创意新思路重现了新中国历史

上的艺术经典。这档节目广受好评是因为

①在守正创新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②植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创新,应该

A.立足实践、大胆革新B.坚守文化立场,创新传统文化

C.兼收并蓄、海纳百川D.克服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7.一排排在街道两旁架起走廊的骑楼,是广州独特的风景。骑楼在广州的大规模兴起要追溯到清末时,在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工匠们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骑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近代对外交往留下的痕迹。这说明

A.建筑物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B.文化多样性要求消除建筑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C.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强化文化的统一性D.与外来文化融合是建筑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8.近年来,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等项目在各地快速推进,一批村镇旧貌换新颜。但同时,“千村一面”“仿古村”“仿洋村”等现象凸显;乡村风貌城市化、趋同化、乡村建设缺少社会人文风貌支撑等问题突出。这些现象和问题导致了乡村风貌保护工作堪忧。为此,美丽乡村建设要

①尊重个性,保持乡村地域文化特色②与时俱进,逐步淘汰古老乡村建筑

③面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④立足实践,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A.守旧主义B.封闭主义C.民族沙文主义D.民族虚无主义

10.2019年,《都挺好》成了“现象级”的热播剧。该剧聚焦中国式的家庭矛盾,以多角度反映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关系,传递“都挺好”的普世观念。该剧的成功表明

A.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B.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C.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1.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从根本上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12.瓷器是中国特产。荷兰代尔夫特瓷器,在中国瓷器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加上自已的元素,尤其跟荷兰的文化结合起来,受到全世界的喜欢。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特点

③文化传承需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4.2019年11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汉语盘点2019”仪式。“汉语盘点”坚持用字词勾勒年度热点,浓缩时代精神,让人们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盘点”活动的现实意义在于

①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②体会文化创新,推进汉语传播

③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古老文化④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他笔下的群侠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他的作品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他的小说正版发行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材料表明

①文学作品的创作要面向世界,以我为主②优秀文化作品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应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功与他的生活阅历相关。他的作品立足于生活实践,植根于农村。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①③:2019年央视“春晚”设立三个分会场及三个不同主题,晚会将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力争为观众打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①③符合题意。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④:自然因素差异影响而不能决定文化特色,④错误。

2.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作用。A: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A正确且符合题意。BCD:材料不能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CD不符合题意。3.A【解析】①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①②符合题意。③:商业运营重在追求经济效益,必会出现自发性的弊端,不能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佳手段,③说法有误。④: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但不能实现中西医完全一致,④说法有误。

4.C【解析】②③:国产电影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取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并对该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架构,颠覆了原有的哪吒形象,打造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片,大量运用特效镜头,制作精美,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片成功说明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③符合题意。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①。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颠倒了二者关系,说法错误。

5.C【解析】①④:从材料可以看出,《故事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广受好评是因为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在守正创新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①④符合题意。②:该档节目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是植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也没有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材料主要强调该节目立足新中国70年来的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不体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与题意不符。

6.C【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立足实践、大胆革新,A不合题意。B:材料强调文化的交流、借鉴,不是坚守文化立场,创新传统文化,排除B。C: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这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C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克服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D不合题意。

7.A【解析】A:骑楼在广州的大规模兴起要追溯到清末时,在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工匠们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骑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近代对外交往留下的痕迹。这说明建筑物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A符合题意。B:文化多样性要求尊重建筑文化发展的差异性,B错误。C: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C错误。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建筑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D错误。

8.B【解析】①正确,乡村风貌城市化、趋同化、乡村建设缺少社会人文风貌支撑等问题突出,这说明美丽乡村建设要尊重个性,保持乡村地域文化特色;②错误,“逐步淘汰古老乡村建筑”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乡村风貌保护问题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关;④正确,“千村一面”“仿古村”“仿洋村”

等现象凸显,这说明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实践,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故选:B。

9.D【解析】A不合题意,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材料不体现;B

不合题意,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封闭主义”,但材料没有涉及;C不合题意,民族沙文主义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义也囊括其他领域,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与材料内容无关;D符合题意,

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材料中“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启示我们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0.A【解析】A:该剧聚焦中国式的家庭矛盾,以多角度反映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关系,传递“都挺好”的普世观念。该剧的成功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符合题意。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B错误。C:材料没有涉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不合题意。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主要途径,D错误。

11.B【解析】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不是超越生活改变社会,A错误。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时间实践的主体。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从根本上立足社会实践、扎根人民生活,B符合题意。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是基本途径,不是根本途径,C不合题意。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是基本途径,不是根本途径,D不合题意。

12.B【解析】①:荷兰代尔夫特瓷器,在中国瓷器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跟荷兰的文化结合,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正确。②:本题介绍的是荷兰吸收中国的文化,并非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②不符合题意。③:本题介绍的是文化的交流并非文化的传承,③不符合题意。④:荷兰吸收中国的瓷器文化的精华,并与荷兰的文化结合起来,受到全世界的喜欢,体现了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正确。

13.B【解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点,C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故本题选B。

14.A【解析】①②:“汉语盘点”活动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一直坚持用字词勾勒年度热点,浓缩时代精神,联结语言文化,让人们在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同时,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体会文化创新,推进汉语传播,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不能表明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古老文化,③不合题意。④:材料不涉及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创新,④不合题意。

15.C【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文学作品的创作要面向世界,以我为主;②③符合题意,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他笔下的群侠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他的作品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他的小说正版发行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材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应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说法错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途径。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

16.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莫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实践是其文学创作的源泉。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莫言从“民间叙事教育”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莫言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莫言既借鉴马尔克斯等西方文学巨匠的笔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了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2.2 文化塑造人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重点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那么,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呢?当然,我们这里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知识梳理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积极参加,不断丰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例如:文化赏析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了解文化的多元性(圣诞节调查)、参加兴趣小组(天文、文学社)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2.空前繁荣的,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增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和,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请回忆你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你是靠什么样的精神信念走过来的? 2.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予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回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是如何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 例如: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此刻,全中国的人们借力奥运,向全世界喊出响亮的口号,升腾起一个共同的声音:未来在我手中,我能,我拥有!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 举例分析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例如:人的素质提高-就业层次就高-贡献相对较大-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 (1)纵向理解(动态):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例如:终身学习的概念 (2)横向理解(静态):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 例如:培养综合性人才 3.优秀文化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文化氛围的感染作用、文化活动的促进作用 知识归纳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doc

张甸中学高二政治导学案(必修) 课题: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编制:孙威审核:鲍德喜 【学习要求】 【知识梳理】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区别 (1)含义不同 主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一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主要矛盾处于地位,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1次要矛盾处于地位,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抓住o B.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区别 (1)含义不同 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起着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一一处于地位,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地位,起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1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地位,不起作用。 2、联系 (1)二者相互依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又要分清。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

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的认识方法。重点是中 的重点,两点是有的两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和。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依据——O 2、含义一一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找出解决矛盾的 方法。 3、地位一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4、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o L知识归纳】 判断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1.从外延看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从内涵看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3.从作用看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经济为中心。(怎样做)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认识、态度) 4.方法论意义 主次矛盾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5.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实质”、“总体上” 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一框学案教案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淄川一中编制)《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政府,职能,作用)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1.下列对我国政府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国家权力机关④全体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十七大文件的通知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⑤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A.②③④⑥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严打斗争是在行使 A.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2008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③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④200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5.由于雪灾造成了铁路中断,百万旅客滞留广州。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2月2日早上7时起启动琶洲预案,将进入广州乘火车的旅客全部疏导安置到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各个分区,并为旅客提供吃饭、保暖、卫生、医疗等服务。这体现了市政府积极履行A.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 6.政府履行职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新生婴儿到派出所登记户口 ②政府办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导致工人下岗 ④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供人们日常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J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J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J的重点。第二,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三,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四,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五,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坚决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第六,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七,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七级政治(下)第五课第二框(学案)

课堂同步学案七年级思想品德编辑: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知识目标) 2、知道并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能力目标) 3、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4、预习提纲(1).怎样理解失败和挫折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 (2).挫折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人们经常使用什么方法战胜挫折?为什么使用这些方法有效的战胜挫折? (4).常用的自我疏导的方法有哪几种?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评明确答案. 三、知识结构图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接受挫折带给我们的馈赠 挫折面前也从容树立正确的认识目标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正确地认识挫折 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会自我疏导 四、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 2、如何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挫折与智慧的关系。(挫折送给我们的馈赠) 4、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5、自我疏导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合作探究·1 1、小丹面对挫折的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每人奉献一个通过战胜挫折获得的智慧,存入班级的智慧栏里,供大家分享、学习。 ·深化认识· 1、挫折是生活的大课堂,有志者能够在这个大课堂里受到教育,得到磨砺,成为生活的强者,使挫折变为动力,变失败为成功。所以说挫折对造就人有着() A、积极作用 B、积累作用 C、阻碍作用 D、消极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五课第一框 我们的情感世界 导学案(教师版)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一节我们的情感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情感的产生 2.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难点) 3.了解情感的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价值(重点) 4.认识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自主预习 1.情感与情绪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②区别: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2.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3.情感的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有哪些? ①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合作探究 诗词与情感:张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诗词与情感”开展了一场特殊的“研讨会”,请你参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感;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一种真挚纯洁的深厚友情; 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一种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一种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一种难言的离愁。 1.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其他的古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请以“爱国情感”为主题,搜寻相关古诗词。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第二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第五课第二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3.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 (1)含义: (2)我国的政体: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正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和最好体现. 2.我国政体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1)含义: (2)具体表现:①②③(见课本P59-60)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地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决定因素: 2.基本内容 3.意义: 4.优越性: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5名。其中,工人代表551名,知识分子代表631名,解放军代表268名。这三类代表共1450人,占代表总数的48.5%。 材料二近年来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涉及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些议案分别交由有关国家机关负责办理。 材料三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审议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和议案。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一)共3篇

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内容 贫乏和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教学目标 1.体会每个生命会有不同经历,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学会充盈自己的生命。 2.认识生命拒绝冷漠,做到关切别人,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体会生命的平凡和伟大,树立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正确观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正确认识伟人与普通人的生命价值,从平凡的生命中创造出伟大。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简单描述下你这几天的生活大致轨迹。你有没有想过,同样的年纪,有的同学和你过着不同的生活。 播放图片或视频:1.10岁女孩姚启凤路灯下练芭蕾。2.11岁女孩惠梦媛凌晨帮做环卫工人的奶奶扫大街。 【导入】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 【活动】教材第115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播放网瘾少年或吸毒人员的事例。 【提问】这些人物谁的生命空虚?谁的生命充实? 【小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提问】贫乏的生命有什么表现?教材第116页。充盈的生命有什么表现?教材第116页。如何让生命充盈?(教材第116页“探究与分享”) 【活动】教材第116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提问】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导入】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要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拒绝冷漠。教材第117页。 【提问】你知道器官捐献吗?你会参加这一活动吗?播放器官捐献者的感人事例。 【小结】我们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可以温暖他人、温暖世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教材第117页。 【活动】教材第118页保尔·柯察金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哪些伟人?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伟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伟人的故事。 【小结】某些伟人很大程度改变了世界,我们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比尔·盖茨密不可分,苹果手机和乔布斯紧密相连,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们的贡献是伟大的。教材第118页,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创造和贡献。 【活动】有的同学说:伟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作为普通人,很平凡,我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这种说法对吗?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一、二框学案

八年级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学案 【课前巩固】.对待网络交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 2.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学会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并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二、教学重点: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以礼待人。 四、学法指导:事例分析、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 五、课前预习: 1.礼貌的含义?礼貌有什么作用? 2.我们为什么要讲礼貌? 3.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这些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有何意义? 六、学习新课:(活动设计) 【故事导入】: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1.这个年轻人悟出了什么?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 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活动一: 各小组认真阅读P78材料,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情景剧《购书》。请三位同学来扮演一下。(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2、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 3、甲、乙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位学生两种行为的对比,说明礼貌和不礼貌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进一步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害我们与人交往。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样对别人,所以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文明礼貌,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在你尊重他人的同时,你也会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与赞赏。 活动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都能自觉地有礼貌地与家长、老师交往,但是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有礼貌呢?我想我们同学难免有时也会对人无礼的时候。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课 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 2.知道我们作为公民要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 3.培养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能力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学习难点:增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 学法指导: 首先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划重点句、关键词并标示知识点。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并在课本的相应处划线表示) 1.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⑴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____________,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_________ 、”的社会氛围。 ⑵维护国家的,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 ⑶主动为国,勇担,与国家。 ⑷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青少年肩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________________成为现实。 2.如何维护国家的利益? 3.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_____________、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自身的价值在中得以提升。 二、合作探究:B 1.阅读教材第22页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回答课后问题。

归纳总结:材料说明了什么? ⑶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三、展示交流: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总结归纳: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五、达标检测: 1.在当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被赋予新的内涵,他要求我们() A.只有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才要负起救国的责任 B.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合作 C.心中只有国家和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 D.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一节电池烂在地里,

高中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学案教案

高中经济生活第五课第 一框学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淄博实验中学09级政治学案⑨《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编辑人:谌红娟审核人:尹建平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课堂目标1.正确认识企业的含义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会作选择) 3.公司制的优点和公司的基本特征 4.影响公司成功的因素(必背) 5.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了解) (一)公司的类型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请判断,下面哪些是属于企业 A、淄博实验中学 B、淄博市委、委人民政府 C、新华制药厂 D、中国建设银行 E、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F、旅行社 G、校园文学社 H、银座购物商场 I、中国人民银行(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2)地位:企业是___________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___________的细胞。 思考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p38) (3)分类: ①按所有制来分:我国的企业有____________、集体企业、私营企业、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②按组织形式来分:企业分为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2、公司——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1)正确理解公司的含义: A.含义:公司是_______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 _________构成的,以_______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小贴士:教材上所说的公司是法律意义上的、规范意义上的公司,公司具备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特征,包括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有限责任、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所以不要以为生活中只要带“公司”字眼的就是教材中所说的公司,其实,在世界各国,有很多在企业名称中带有“公司”二字的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责任无限的个人独资公司或合伙制企业。)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C级)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思维比拼】 1、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3、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重、难点解析】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导学案教师用

高一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第三框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学案 一、学习目标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2)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 A、法律资格:。 B、含义:。 C、意义:。 ②政治自由 A、包栝:。 B、重要意义: 。 ③监督权: A、监督对象:。 B、监督方式:、、、、。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①。②。 ③。④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怎样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 ②具体表现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的,二者不可分离。 A、权利与义务在上是相对应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的主体,有是的主体。的实现需要的履行,的 履行需要的实现。 ②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A、。 B、。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关系:。 ②怎么办:A、国家 B、公民 4、我们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 (2)参与。 (3)参与。最根本的是坚持、

和的有机统一。 (4)关注。 三、知识拓展: 1、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解释: (1)选举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课本上的是狭义的选举权。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事业单位领导人、政府部门领导人以及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属于广义的选举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包括公民可依据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不是直接行使。人民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1)自由是相对的,它要受到法律的限制。(2)自由离不开法律,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指在法律的实施上的平等,特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2)平等不是同等、同样,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3)是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的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5、(1)权利享有和义务的履行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不能认为“要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或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2)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义务是不能放弃的。(3)并非公民所有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合法的权利才受法律的保护。 6、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于政治上的概念。 7、人民与公民的区别:人民是政治概念,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公民是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其范围比人民要大。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 四、自主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p8图片(图1公民投票选举、图2公民应征入伍、图3抗议示威游行、图四各种人民共植“团结树”、图五通过网上电子举报信箱进行举报、图六奥运健儿获金牌)回答,在这一组图片中,哪些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权利、什么义务? 图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图2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图3行使游行自由的权利图4履行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图5行使监督权图6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探究二:判断修改并说明原因: 1、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于下列情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这里的选举权是狭义的选举权,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并不是选举其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3、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4、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 这里的“平等”是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等方面的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立法主要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学案: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1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班级 姓名 编号:XA07 【学习目标】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唯物主义的信仰。 【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产生过程。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温馨提示:物质世界≠物质,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温馨提示:人脑≠大脑 思考:电脑能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2)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 温馨提示: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形成意识。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2021届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学考学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班别姓名学号 [考点要求] 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3.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知识梳理]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2.创新与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的过程。 (4)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待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1)正确态度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 不同民族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的两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拒绝接受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推根本否定的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3)发扬中华民族,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学案

第二课第1课时推动和平与发展 一、填空: 维护世界和平 1.为什么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2.当今世界,人们维护和平的表现有哪些?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成为时代的主题。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 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4.维护和平,我们应如何做? 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 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推动可持续发展 5.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⑴,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 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⑵世界经济发展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⑶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6.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成果有哪些? ⑴要求:各国应结合自身的,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⑵成果:面对问题,世界各国,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成果。 二、单选: 1.2018年7月14日,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开幕。约270名中外国际关系学者、业界嘉宾受邀出席论坛。与会前政要及智库领袖在本届论坛上针对当今世界持续面临的安全挑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应对方案,推动国际社会安全合作。这说明( ) A.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 B.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 C.人们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 D.人类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哲学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新授学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新授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时间:2012年12月3日 28号教学案 -------------------------------------------------------------------------------------------------------------------------- 【教学目标】 了解意识的含义 理解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案 预习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将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用红笔标注并进行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在自主质疑部分。小组长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 【基础知识自主探究】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阅读课本P35正文第一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物质的反应特性对人类意识的作用。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阅读课本P35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劳动和社会交往对人的意识的作用。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阅读课本P36正文第一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为什么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阅读课本P36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2.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教师寄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3.总结: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阅读课本P37正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并标记出: (1)从意识的起源看: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3)从意识的内容看: 【知识梳理】 【自主质疑】 第二部分课堂导学案2012年12月3日 28号教学案探究要求: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2、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1、课堂探究:P35上 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2、课堂探究:P35下 (1) 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2)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3、课堂探究:P36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第二框学案

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 内容:新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年级:八年级 202002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一、时政热点】 1.2020年2月9日,中国女篮在东京奥运会女篮资格赛B组第三轮比赛中击败韩国队,取得小组赛三战全胜,晋级2020年东京奥运会。 2.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 【二、典型案例】 小吴的爸爸在超市购买了一台电水壶,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厨房厨具受损。经鉴定,爆炸原因为热水壶的温控开关质量不合格,损失数额为3200元。小吴的爸爸与超市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超市赔偿。超市则认为其没有责任,拒不赔偿。 思考:小吴的爸爸与超市的纠纷还可以通过哪些正当程序解决?(3分) 【三、学法指导】 1.自主预习浏览基础知识,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跟着问题的引导能够明确权利边界,依法行使权利。在学、练、用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有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增强权利意识。 2.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自身生活经验,通过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各种途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辩证分析能力。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根据自身实际调整、改进、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知识、新环境。 【四、基础梳理】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公民怎样按照正常程序维护权利? (1)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3.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1)协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权益争议) (2)调解(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3)仲裁(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根据仲裁协议,自愿提交,受其约束) (4)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 4.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

高中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学案教案

高中政治生活第九课第 一框学案教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沂源二中) 《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思考:歌词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时代主题和平发展世界新秩序)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4月27日在尼日利亚国民一会发表题为《为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的重要讲话。他说,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情势

下,各国人民普遍希望携手互助、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C.人口与环境D.人口与资源 2.当前,影响和平的因素还在增加,主要有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②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③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人们的安宁生活 ④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⑤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及解决的根本途径是 A.南北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新秩序 B.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建立国际新秩序 C.世界贸易条件恶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南北发展不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5年9月23日,第六十联合国大会开幕,提交讨论的150多个议题围绕国际和平与安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三大主题而发展。据此回答4~5题: 4.此次联大克服了“重安全、轻发展”的倾向,首次将发展问题摆到了第一位。同时第一次明确强调,贫困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这一变化表明() A.当今世界真正的主题是发展问题而不是和平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