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机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12
磁的三条原理及应用知识点1. 磁的三条原理磁的三条原理是指磁石所具有的三个基本性质,分别为磁的吸引、磁的排斥和磁的矫直。
1.1 磁的吸引磁的吸引是指磁石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当两个磁石的北极和南极相对时,它们会互相吸引,产生吸引力。
这是因为磁性物质中的磁性粒子会受到磁场的作用,使得它们排列有序并产生吸引力。
1.2 磁的排斥磁的排斥是指磁石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当两个磁石的北极或南极相对时,它们会互相排斥,产生排斥力。
这是因为同样极性的磁性粒子会互相排斥,使得它们保持一定距离不会靠在一起。
1.3 磁的矫直磁的矫直是指磁石具有矫正其他磁性物体的能力。
当一个磁石接触到其他磁性物体时,它可以改变该物体中磁场的排列,使得其磁场沿着磁石的磁场方向排列,从而使得该物体具有类似于磁石的性质。
2. 磁的应用知识点磁的三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磁的应用知识点。
2.1 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机械运动的装置。
电动机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旋转部件(一般是转子)和一个定子。
通过在定子上施加电流,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和转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推动转子转动。
这种原理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如电风扇、洗衣机、电动汽车等。
2.2 磁存储磁存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被广泛应用在硬盘、磁带等设备中。
这种存储方式基于磁性材料的特性,通过改变磁性材料中磁场的排列,从而表示不同的数据。
读写磁存储设备时,会利用磁头来感应磁场的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2.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对人体或其他物体产生强磁场,并利用梯度磁场和射频脉冲产生的磁场来感应不同组织中的磁共振信号,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影像。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和异常。
2.4 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变化来感应和检测物体位置和运动的传感器。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基本录音/多轨录音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轨”;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录音基础/多轨录音;,从-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一般连接端子输入端子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意到有一些不同的连接类型,如:RCA型在家用的立体声设备上也可以找到,XLR一般用于话筒和1/4inch一般用于乐器;主输出这些输入一般连接到录音棚的监听上或者是它们的功放上,如果监听不带放大系统的话,或者是接到卡带或者是DA T机的输入上;监听输出监听输出和主输出一般的功能类似,但是有些时候是作为从调音台发送不同混音输出的作用;通常的情况是,主输出连接到盒式卡座或数码录音机,用于录制混音;监听音箱直接与功放音箱或者是音频监听音箱连接;都有一种固有的阻力,就好象跑步时感受到风的阻力一样;低阻抗音频信号比高阻抗信号跟强,因为它所受到阻力小;在实际应用中各种器材的阻抗都应该相符;如果连接一个输出时,是从高阻抗输入到低阻抗输入,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传送的电流过大;举个例子,一个低阻抗话筒应该输入到低阻抗调音台的输入端子;如果需要连接两个不同阻抗的设备,应该使用匹配的变压器,改变其中的一个设备的阻抗,使两者相符;阻抗类型高阻抗:阻抗率为1,000欧姆以上的电路低阻抗:阻抗率为600欧姆以下的电路平衡与不平衡概括的说,音频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或是平衡,或是不平衡;平衡电缆用辅助线作屏蔽阻止由于线长所造成电阻中的噪音;一般的大二芯电缆和莲花型电缆是不平衡型的;卡侬或立体声大三芯电缆是平衡型有三个连接脚,不是两个;每件器材都有平衡或不平衡输入输出口;如果您将平衡输出连接到平衡输入端,应该用平衡电缆;-不平衡输入输出连接到不平衡输入输出,可以使用不平衡电缆;如果使用平衡电缆不会造成什么损害,只是不能使用辅加线,也不会有任何收益;-不平衡输入/输出连接至平衡输入输出,同上,而;;转接到调音台的话筒输入口;信号送入调音台的第二种方法是将话筒直接与调音台的话筒输入端连接;话筒的主要用途是录入人声、所有传统乐器声音,如传统钢琴或吉他,也常录入吉他音箱和贝司音箱的声音;录入不同乐器应使用什么类型的话筒,也许是录音工程师面临的最严峻的难点;不同的话筒发声有所不同;怎么样匹配,怎样放置,放置的角度以及离乐器的距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关于话筒技术问题,如果向十个工程师咨询,会得到十个不同的回答;虽然教授话筒技术不是在本文的技术范围,但是搞清楚话筒之间的基本区别还是很有必要的;使您在实践之前了解一些知识,录音师们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话筒技术的;话筒类型话筒就象扬声器一样,就是传送器;传送器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的装置;话筒能将声波能量转换为电磁能;转换的方式取决于话筒的类型;最常见的话筒的类型是动态也有叫动圈话筒;动圈话筒是用线圈缠绕在磁铁上,当声音冲击附在磁铁上的薄膜时,线圈振动,结果导致类似于音频波形的电压波形进入话筒;这样,你所使用的录音机就能录制这些电压;动圈话筒一般都很结实,相对比较便宜,而且能够处理高电平声音;因此,这种话筒在录音室中作为“大功率话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用于鼓演奏、背景人声、吉他和贝司音箱等几乎所有场合;然而,动圈话筒往往不带频率响应,而在主音人声、吊镲;其它话筒,叫非定向性话筒;这类话筒拾取各方向的声音,最适于拾取房间的环境效果;如鼓上方话筒拾取,录制整个弦乐声部或合唱;另一种花筒叫作双向性话筒;这种话筒拾取两测的声音;而不是前方或者后方的声音;典型的用途是放在两个乐器之间,以供两种声音录在一起,又保留了两者的独立性;话筒前置放大和幻象电源前置放大器是许多调音台的输入部分所带的一种放大器类型,也是一种独立性处置器材;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将话筒电平信号增益到线性电平信号;大多数调音台使用这种信号;前置放大有助于控制信号电平,还能对可能引起信号路径噪音的外界干扰起一定的隔离作用;前置放大器通常有一个输出口或前置放大微调钮,用于调整输出电平;如果前置放大器输出过高,可以加入失真、噪音,还可以为声音润色;当录音链中的所有设备都设置为最恰当的电平,而信号电平仍然过低时,应该使用前置放大器;而且,多数电容话筒都内置前置放大器,需要电源进行正常运作;这种电源叫作幻象电源;通常由内部电池或调音台供电;调音台通过音频线传送电压通常为+48伏直流进行供电;在多数话筒前置放大器中和调音台输入部分都有个ON/OFF开关,用于确定是否传送幻象电源,并供给电容话筒所需要的电压,以提供足够强的信号;,,;个整体录音,不需要单个话筒就能达到全面自然音色的平衡;远距离录音还可以录入房间环境的声音,最好在音响效果好的房间如录音室或教堂;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找到最佳的话筒位置;一般来说,用一个话筒时,就要将其放在中间;如放在一组歌手的前边约1.5米的位置;用两个话筒时,将话筒放在距离中央相等的位置,相隔约1.2米,然而,在远距离拾音时,要一边放置一边试听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点;这样做尤为重要;重点拾音重点拾音与远距离拾音结合使用;对于一组乐器的特殊部分进行附加拾音;例如,您可能要在管弦乐中的独奏者前面放置一个话筒;然而,您一定要将话筒放在能拾取独奏声音的足够近的地方,又不能过近;当独奏演员停止演奏时,不会影响乐队的声音平衡,通常,重点拾音的话筒放置稍远一些;当然,还是要通过实际操作最后确定放置距离;重点拾音也可以在单个乐器拾音中使用;例如,将一个话筒放在音孔的底部,另一个话筒放在音品板上,您可能得到最佳的传统吉他的声音效果;也可以考虑在拨弦处前面直接放置第三个话筒,用以混入一点点拨弦噪声,增加录音的真实效果,尤其在只录音一种吉他乐器的时候效果更好;环境拾音环境拾音的主要功能是保存自然混响和特殊录音环境的室内音响;除此之外,它与远距离拾音类似;在现场录音中用环境拾音尤为重要;因为这几个话筒拾取的环境效果可使您的听众体;;推子前和推子后推子前和推子后的概念是由推子控制得来的;顾名思义,推子前是指到达推子前前的音频信号;推子后是指到达推子后的音频信号;当音频不受推子控制的时候,常用推子前;不必用推子改变电平就可以听到音频信号的原电平;这种设置对录音总监听输入电平十分重要;当传送独立耳机混音而不改变调音台设置时,最好使用推子前设置;在这里使用推子前可以调高耳机中各种乐器的音量,而不影响主调音;还能用推子前降低主音人声的推子电平,同时保留了主音人声的混响;请看下图:获得正确输入电平优质的录音工作的关键,首先是正确的输入电平;电平过高或过低,会毁坏一个本来很优秀的演奏;如果输入的电平过低,在缩混中提高电平时,很可能会造成混音中夹杂不必要的噪音;另一方面,如果输入电平过高,常常导致音轨失真;动态范围当录音时,可能注意到由于演奏和音乐风格的不同,电平的变化很大;例如,在一首民谣中,鼓手在某一节中演奏小军鼓击边音,在合唱中又改为重击小军鼓;这种电平的变化叫做动态范围;动态范围与音量不同;音量是指在任意时间的振幅,动态范围是振幅的变化量;请看下图解释;;这音机不存在模拟录音机上常带的噪音床的问题;能够录制较低电平而不会加入噪音;如果没有把握,就以较低电平录音;但录入过低电平的音轨往往就固定不变了,要从录音中去除噪音是不可能的;前置电平与后置电平为保证能以适当的电平录音,重要一点就是弄懂调音台上的表的运行原理;在多数调音台的表上可以看到两个设置中的其中一个:前置电平和后置电平;推子前电平的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之前被送往调音台的信号电平;这是信号电平输入调音台时最准确的显示;录音时,建议将推子改置在0dB,将表设为前置电平,并使用输入微调,设置最好的录音电平;推子后电平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以后的信号电平;这是为观察录音轨电平而最常做的设置;信号通过推子后,常常到达混音总线或主输出端;因此后置电平改置成为最适合于观察缩混的设置;监听效果效果处理是改变、加大或修改音频信号的过程;当音频信号加入效果时,被称为湿音;当一个音频信号未使用效果时,被称为干音;,可当以插入形式编辑效果时,就是将效果处理器用在了您要传送的源信号中;这意味着当用此方法编辑效果时,不能将效果处理器用于其它输入端或轨上;当在循环或返回中使用效果时,要将信号目标与效果处理器之间的源信号分开;这样,就有了独立的干音信号原始源信号和湿音信号效果处理器的返回;您可以控制干音信号和效果信号的混音;使用“loop”这个术语是因为源信号通常由调音台的输入部分传送到效果处理器,再送回输入部分,从而形成一个源信号的“loop”;常用于循环方式的效果有:混响、延时、合唱和镶边;多数调音台为您提供两种选择:信号到达推子之前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前还是通过推子以后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后;用推子前,可以在不改变效果传送电平的情况下,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例如,制作一种声音环绕的幻觉,好象声音由悬崖坠下,可以使用推子前传送至混响效果;这样,就能用推子降低干音音量,而混响电平保持不变;在保持混响电平的同时,降低干音信号,所产生的效果犹如声音来自远处;另一方面,用推子后可以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以及从同一个推子送出的效果;在大部分效果应用中可能会用到推子后路径;请看下图所示:;,释放时间释放时间用于控制输入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后,压缩器使信号保持在门限电平的时间;换言之,即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压缩器保持的时间量;输出增益输出增益用于调整已压缩信号的输出电平;用输出增益,可以为压缩器的所有输出电平做最佳设置;均衡器基本知识EQ简称“均衡”,是调整某个频率幅度的过程;汽车立体声的音量控制是最早的EQ控制;通常可以用一个EQ增加或截断一组以上的频率或频段;有高、中、低频控制的EQ叫做三段均衡;EQ的用途最常见的有:修正EQ,多用于补偿声音品质低或录音质量不好的乐器或人声;例如,在缩混中,如果认为吊镲声音沉闷,可以用EQ在吊镲中加入一些高音,使声音发出哧哧响声;另一个例子,比如您正在录一个人声,这时发现经过话筒的声音有点鼻音;用截断一些高中频率的方法,就可获得歌,;还EQ加的控制钮:Q值调整钮,改钮用于确定频段的宽窄;当EQ增加或截断一个已选的频率时,实际上会影响选定频率周围的一组频率频段,搞明白这点是很有意义的;Q值调整钮确定频段宽度;半参数和全参数均衡通常用于对特定频率的调整,不会影响总声音;倾斜均衡调音台中的另一种典型的均衡叫做倾斜均衡;这种均衡只有一个增益/截断钮用于控制高或低频段;增加/截断高频段或低频段,就是在增加或截断某个固定频率一般高频段为10kHz或12kHz,低频段为80Hz或100Hz或所有高于或低于该频段的频率;倾斜均衡用于增加某个音轨的亮度或“底部结束点”;并轨将前次录制的数据混到一个单轨或一对立体声轨上;这是常需要做的工作;这个过程叫做并轨;关键要明白,并轨是一个录音过程;不是将现场乐器或人声录制在一个或多轨上,而是将前次录制的音轨内容录制在其它轨上;工程师做并轨的原因:将几个单轨上的音频组合为较少的轨;用均衡设置录制已录过的音轨内容;将效果与源轨一起复制在一个轨上;并轨有很多好处;例如,如果您将8个独立的鼓音轨并到一对立体声轨上,最后得到一对立体声鼓的混音,声音与原8个轨一样,但仅仅用了两个轨;您可以使用原来那8个轨录制其它乐器;另外,有时可能需要在歌曲中加入比您的音频设备中的效果还要多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一轨或多轨并到已使用效果的其它轨上;源轨,相同;每轨都有一个选择的虚拟轨;可以听录在该轨上的内容或在该轨上录制新的乐段;在一个虚拟轨上录音不会抹掉在其它虚拟轨上的内容;您可以选择任何虚拟轨来进行播放;实际上,甚至可以将多个虚拟轨缩混为一个单轨;最适合制作音响较丰富的弦乐声部或加厚人声音轨;虚拟轨最适用于新的灵感的尝试;下面是在录音过程中,虚拟轨的几种用法:用虚拟轨录制吉他独奏录制吉他独奏时,试着在吉他轨中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独奏的不同乐段;不必删除上一个乐段,也不必删除其它轨,只是改变虚拟轨以录制每个乐段;这种过程有助于保留录制中的创作意识流;其后,您可以决定选用哪个独奏或独奏声部;用虚拟轨录制背景人声在一个播放轨之内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背景人声的几个乐段;录音后,将这些虚拟轨暂时指定到不同的播放轨;使您能同时听到所有轨;将一轨开至录音状态,然后按需要调整其它各轨的电平,再将其并到准备录音的轨上;由此,在一个音轨上为您提供了所有背景人声乐段的“混合版”;现在,您可以调出用新背景人声轨播放的源虚拟轨的内容;如果您需要调整原始乐段,不用担心,它仍安全地保存在虚拟轨上;用虚拟轨同时录制干声和处理后的吉他声吉,128;;而且,一些数码录音机便于您录制新轨而不会删除前一次录入的音轨内容;此概念一般称为“虚拟轨”;它可为您提供丰富的并轨,而不会失去对独立轨的控制;如果你使用模拟录音系统,就要明白,每次并轨都损失一定的音频质量;一般来说,对某一个轨做二、三次并轨后会造成噪音过大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叠加音轨另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在某个特定轨上录入一种以上的乐器,称为“叠加音轨”;例如,在您的曲子前奏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在淡出时有一段吉他独奏;您可以将上述两种独奏录在一个轨上;因为两者不会覆盖;叠加音轨时,记住要使用不怎么需要效果处理的乐器;或顶多使用处理类型相似的乐器,以便在缩混时您不必担心变化太大;如果您在一个音轨中需要多一些效果处理,就要考虑随音轨一起录入效果处理,而不必在缩混时加入处理;另外,要选择在曲子中尽可能隔得远的乐器,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在各乐器之间做需要的变化;音轨表至此,我们就会明白,这些复杂的音轨管理手段是应该提前想到的;多数工程师都使用音轨表;在这一张表格上,每轨各对应一个格,可以列出设定在该轨的乐器以及其它轨的注释;您可以利用音轨表,事先订出使用各轨计划;如果您没有音轨表,就要在做设定之前画一张表;在整个工作开始之前投入这一点时间,会使您在录音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并避免许多麻烦;非线性编辑在模拟录音编辑中,编辑磁带上的音频的唯一方法只有用刀切断磁带;这确实不是最有效率的编辑方法;万一记错了磁带的位置,或接合不妥,这小小的失误会使您多少小时的工作毁于一旦;数码硬盘录音技术的使用,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硬盘录音机使用硬盘存入录音内容,不使用磁带;当您在硬盘上编辑音频时,实际上您是在暂存缓冲器中进行编辑,并没有改变原始录音内容;这种编辑叫做无损编辑;这好比您在电脑的文字处理程序中做了一个备忘录,几天后您对备忘录做了些改动;改动内容不会长期保留,除非您指示文字处理器将改动内容存入文件;无损编辑工作的方式与其相似,您可以做自己的编辑,听其效果,然后决定保留编辑的版本还是恢复原版本;有些硬盘录音机有多级还原功能UNDO;即使您保留了新版本,也能保留原如果您有一个主要参照点例如,一个小节的Downbeat,一个声音效果等不在您要编辑内容的开头;您可以根据需要的时间用出发点与参照点连接;假如,您想将领唱人声从第一个合唱复制到第二个合唱中,但领唱比合唱实际开始的时间提前了一点;下面的例子说明怎样有效地使用出发点From和目的点To,以获得恰当的编辑;人声音轨拾取出发点目的点编辑之前起始点结束点人声音轨拾取出发点目的点编辑之后还原现在许多硬盘录音机都有一个叫做还原UNDO的功能,此功能可使您取消前一次的操作一般仅局限于音轨的录音或音轨编辑功能并使您的曲子回到原状态;有些硬盘录音机带有多级还原功能,可以使您录音工作“及时返回”;当一个轨被意外覆;。
VCD随身听基础知识随身听家族产品:walkman:也就是播放磁带的随身听,现在很多还带有复读功能,优点是价格比较低,另外磁带价格也便宜,并且来源比较丰富,目前还占据学生市场的很大比例,可以用来学外语,听歌。
缺点:主要是价格低的walkman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并且磁头容易磨损,音质比较差,用来学外语还行,但欣赏音乐就显得声音比较闷,失真也比较严重。
Discman:也就是CD随身听,可以播放CD碟,部分机型可以播放MP3和WMA碟,价格相对walkman要高,但音质远远超越walkman,所以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Mp3:体积可以做得较小,很容易携带,价格相对较高,音质比CD稍差一些。
致命弱点是mp3需要从电脑上下载音乐,非常的麻烦Md:体积比较小,方便携带,音质和cd相当,价格是最贵的。
播放专门的MD磁碟,带刻录功能的MD可进行数字录音。
VCD随身听:功能比较齐全,可播放mp3碟、cd、vcd等音乐碟片。
价格适中,比CD随身听稍贵,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随身听产品。
缺点是电池使用时间短。
随身听家族的成员:walkman:爱华、索尼是行业老大,平均售价在200-400元左右。
国内步步高品牌的复读机是行业龙头Discman:国外品牌索尼、松下为主,平均售价1000元左右,一些新品现在价格也降到600元左右,国产牌子一般在350元左右。
Mp3:三星是行业老大,国外品牌平均售价在1000左右,联想、方正等国内牌子也在600-800左右。
Md:索尼占据行业老大的位置,售价一般在1500左右。
便携VCD:国外品牌主要是索尼、松下,集中在高端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
国内牌子价格一般在400元左右。
随身听家族的历史:1963 年,PHILIPS 录音带发行1979 年,SONY 第一代 Walkman诞生1982 年,SONY 和 PHILIPS 联手推出 CD 音频格式(16 bit 44.1 KHz采样)1983 年,SONY 推出世界第一台磁带大小的 Walkman WM-201984 年,SONY 推出世界第一台便携 CD 唱机1991 年,MP3 格式诞生1992 年,索尼推出世界第一台数码方式录音 MD1998 年,韩国世韩(seahan)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款 MP3 随身播放器?年, VCD随身听出现VCD随身听的组成:1、电源适配器2、耳机3、电池4、主机主机方框图:VCD随身听兼容的碟片:1、VCD:它具有音频和和视频内容,它是经过以MPEG-Ⅰ方式压缩编码后刻录到光碟上的。
存储技术基础知识2023/9/7CONTENTS目录04半导体存储03光学存储02磁性存储01存储基本概念05数据存力存储基本概念01存储的作用·存储系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实现“记忆”的功能·存储系统负责对信息数据进行保存,可以支持写入和读取存储的类型(按类别)· 存储分为多种类型,内存(Memory) 和硬盘(Hard Disk)是最常见的两种· 内存有时候也叫运行内存(运存)。
它是CPU和硬盘之间的桥梁,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存储的类型(按类别)· 关机或断电后,内存上的数据就没有了,属于易失性(VM)存储器· 硬盘比内存的容量更大,存放了大量的数据文件。
只要执行了保存(写入)操作,即便关机或断电,硬盘上的数据仍会继续存在,属于非易失性(NVM)存储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根据性能和成本的权衡,应用于不同的位置。
· 性能越强的存储器,价格就越贵,会越离计算芯片 (CPU/GPU等)越近· 性能弱的存储器,可以承担一些对存储时延要求低,写入速度不敏感的需求,降低成本。
数据的类型存储技术分类(按介质)· 现代存储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 磁性存储、光学存储以及半导体存储.磁性存储02磁存储时代磁带机存储器· 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的一种辅助存储器· 磁带机由磁带传动机构和磁头等组成,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
· 低成本的存储方式,经常用于冷数据的离线存储硬盘(HDD)的基本知识硬盘(磁性)的组成· 主流的硬盘,扇区密度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越靠外侧,扇区数越多。
每个扇区的大小是4K字节,用一个逻辑块编号寻址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 以扇区为基础,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扇区组成一个块,叫做物理块。
计算机原理第七章第一节—四节“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相关知识。
主题:第七章第一节—四节“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相关知识。
学习时间:2016年12月5日--12月11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七章一节—四节“外围设备概述”、“磁盘存储设备”、“磁带存储设备”的相关知识。
希望通过这四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同学们掌握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要求1.了解外围设备概述知识;2.掌握磁盘存储设备的相关知识;3.了解磁带存储设备相关内容。
二、主要内容(一)外围设备概述1.概念:计算机系统中除主机外的其他设备,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外存储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外围处理机等,是计算机与外界进行通信的工具,例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或键盘。
其主要功能是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将外界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取出计算机要输出的信息,存储需要保存的信息和编辑整理外界信息以便输入计算机。
2.基本组成:---存储介质,它具有保存信息的物理特征;---驱动装置,它用于移动存储介质;---控制电路,它向存储介质发送数据或从存储介质接受数据;---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过程控制设备几大类。
3.常见外围设备简介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主要完成输入程序、数据和操作命令等功能,也是进行人机对话的主要部件。
(1)键盘键盘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输入设备,与CRT显示器组成终端设备。
键盘是由一组排列成阵列形式的按键开关组成的,每按下一个键,产生一个相应的字符代码(每个按键的位置码),然后将它转换成ASCII码或其他码,送主机。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用于信息交换的美国标准代码。
ASCII是128个字符组成的字符集。
(2)光笔、图形板和画笔(或游动标)输入光笔(light pen)的外形与钢笔相似,头部装有一个透镜系统,能把进入的光会聚为一个光点。
磁带的修复技巧磁带修复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磁带修复的技巧:1. 清洁磁带表面:磁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灰尘、油污等污染,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磁带的读取效果。
因此,在修复之前,首先需要使用专用的磁带清洁剂清理磁带表面。
清洁时要注意使用柔软的清洁布轻柔地擦拭,不要使磁带表面产生划伤。
2. 复位磁带:当磁带使用时间较长或存放条件不良时,磁带可能会出现松弛、扭曲等情况。
这会导致磁带轨道不正常,影响磁头的读取。
为了修复此类问题,可以借助专用的磁带复位机进行修复。
通过复位机的辅助,可以使磁带回复原本的平整状态,保证磁头的正常读取。
3. 磁带磁头修复:磁头是磁带读写的核心组件,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变得磨损或污染,导致读取和写入数据不稳定。
因此,对磁带磁头的修复至关重要。
方法一是使用磁带头清洁剂清洁磁头表面。
可以将清洁剂倒在柔软的清洁布上,然后轻轻擦拭磁头表面,去除污垢。
方法二是使用磁带磨损液修复磁头磨损。
磨损液中添加了微细磨粒,通过涂抹在磁头表面来修复磨损,提高读写效果。
修复完毕后应再次清洁磁头,以去除残留的磨粒和清洁液。
4. 磁带拼接:当磁带断裂时,需要进行拼接修复。
首先,找到磁带的两段断裂处,并将两端修剪得平整。
然后,将两段磁带使用专用的胶带或胶水连接起来,注意连接处不能有明显的凸起或尖锐的边缘。
连接完成后,使用专用设备测试连接处的稳定性和读写效果。
5. 数据恢复:当磁带存储的数据无法正常读取时,可以尝试进行数据恢复。
首先,确定磁带是物理性损坏还是数据损坏。
如果是物理性损坏,可以尝试使用专业的数据恢复设备或服务进行修复。
如果是数据损坏,可以试图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修复。
在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好原始数据,避免进一步损坏。
6. 存放和保护:磁带在修复完成后,需要注意正确的存放和保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首先,要将磁带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远离直接阳光和强磁场。
其次,要定期翻转磁带,以防止磁带长时间只在一个侧面受压。
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收藏此页] [打印]作者:网络 2008-09-26内容导航: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第1页: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文本Tag: 备份磁带机/库【IT168 资讯】首先必须确定在备份过程中操作哪些文件。
在商业环境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决定,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果备份了太多数据,会导致备份系统的成本过于庞大,会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
如果没有备份足够的数据,那么重要的数据就可能会丢失。
备份整个系统非常简单(请确保不要备份NFS挂载的一些目录和诸如/proc/之类的特殊文件系统),但是通常这样备份的内容都太多了。
如果整个系统盘上的数据都丢失了,那么在恢复任何数据之前,很可能不得不重新安装基本的操作系统。
将这些系统文件保存在备份磁带上不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为了减少备份系统的成本(包括硬件、网络、系统负载和备份时间),通常应该只备份重要的文件。
共享程序:可以在多个系统中使用的公共程序。
/usr/local或/opt目录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这些目录包含没有随操作系统提供的其他操作系统。
用户数据:包含所有用户数据和私人文件的用户主目录。
应用程序数据: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应用程序的数据通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
例如,Web服务器群集通常需要共享相同的内容。
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账户信息(用户、组和密码)、邮件别名、主机列表等。
只有您才知道自己的数据保存在什么地方,在建立自己的备份系统之前,至少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重要的系统数据:不要忘记重要的系统数据,如/etc/目录中的文件,有时是/var/目录中的文件。
如果这些文件都是自动生成的,那么可能只需要在主系统上备份这些文件。
后来添加的软件:包括系统中安装的任何非原操作系统所提供的软件。
您可能已经将这些软件安装到/opt/或/usr/local/目录中了,这样可以简化这些软件的备份过程。
或者,您也可能将所有这些程序都安装到一个集中的文件服务器上,这样会使备份过程更加简单。
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收藏此页] [打印]作者:网络 2008-09-26内容导航: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第1页:专家教你如何做好Linux磁带机备份文本Tag: 备份磁带机/库【IT168 资讯】首先必须确定在备份过程中操作哪些文件。
在商业环境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决定,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果备份了太多数据,会导致备份系统的成本过于庞大,会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
如果没有备份足够的数据,那么重要的数据就可能会丢失。
备份整个系统非常简单(请确保不要备份NFS挂载的一些目录和诸如/proc/之类的特殊文件系统),但是通常这样备份的内容都太多了。
如果整个系统盘上的数据都丢失了,那么在恢复任何数据之前,很可能不得不重新安装基本的操作系统。
将这些系统文件保存在备份磁带上不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为了减少备份系统的成本(包括硬件、网络、系统负载和备份时间),通常应该只备份重要的文件。
共享程序:可以在多个系统中使用的公共程序。
/usr/local或/opt目录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这些目录包含没有随操作系统提供的其他操作系统。
用户数据:包含所有用户数据和私人文件的用户主目录。
应用程序数据: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应用程序的数据通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
例如,Web服务器群集通常需要共享相同的内容。
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账户信息(用户、组和密码)、邮件别名、主机列表等。
只有您才知道自己的数据保存在什么地方,在建立自己的备份系统之前,至少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重要的系统数据:不要忘记重要的系统数据,如/etc/目录中的文件,有时是/var/目录中的文件。
如果这些文件都是自动生成的,那么可能只需要在主系统上备份这些文件。
后来添加的软件:包括系统中安装的任何非原操作系统所提供的软件。
您可能已经将这些软件安装到/opt/或/usr/local/目录中了,这样可以简化这些软件的备份过程。
或者,您也可能将所有这些程序都安装到一个集中的文件服务器上,这样会使备份过程更加简单。
如果系统中安装了一些软件包,要确保保存这些已经安装好的包,并在备份过程中包含这些软件包。
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和数据:要考虑每个系统上正在运行哪些服务。
如果一个系统正在运行DNS服务,则确保备份时包括区文件。
如果系统正在运行Web 服务,就要备份Web内容,有时候甚至要备份访问日志(这些日志可能很重要,也可能不重要)。
开发资源:如果有CVS仓库、bug数据库、知识库以及其他保存重要数据的开发工具,则应确保在备份中包括这些文件。
管理工具:不要忘记在备份过程中包括所有的系统自动化脚本和工具。
数据库:如果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中保存了一些数据,显然要在备份过程中包含这些数据,但是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对数据正确地进行备份。
在很多情况中,为了正确地备份数据库的内容,可能需要关闭数据库或将数据进行转储。
尽管有些数据库软件可以将数据导出并备份为适当的格式,但是有些备份软件可以在数据库运行时就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用户数据:最后,系统中的用户通常都会非常感激您在备份时包括了他们私人的文件。
如果有一个大型的文件服务器,那么这台机器就很适合执行备份,根据需要从其他系统中复制数据。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备份过程对时间的要求是什么等级。
如果使用磁带备份系统,而且只有一个磁带,那么不得不每天替换磁带上的数据。
如果有人几天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误删了一个文件,那他们实在是太不幸了。
多个磁带即可。
但是如果有大量的数据,那么情况就复杂多了。
1.tar命令tar命令是用来建立,还原备份文件的工具程序,如果您想根据一定的基本原则使用磁带而不是使用硬盘对数据进行备份,那么有几种选择。
最常用的程序是tar,大部分UNIX类也都包含这个程序。
下面介绍如何使用GNU tar进行一些简单的备份。
如果只是希望在磁带上备份一个系统,这正是它功能强大的地方。
也可以使用rsync从几个系统中先复制文件,然后使用tar将数据打包到磁带上。
使用tar进行基本的备份要使用tar在磁带上创建一个完全备份,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tar cvpf/dev/st0home选项c的意思是应该创建一个新的档案;选项v的意思是应该在将文件加入档案的同时显示这些文件;选项p的意思是所有的权限都应该保留;选项f的意思是档案应该被写入一个文件中(/dev/st0,它实际上表示您的磁带驱动器)。
使用tar创建增量备份要创建一个简单的增量备份,可以使用GNU tar所提供的-N选项,它可以让您指定一个日期,并规定只有在该日期之后被创建或修改过的文件才会被包含在档案中。
假设每天进行一次备份,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增量备份:#tar cpf/dev/st0-N"$(date-d''1dayago'')"home下面这个脚本可以为您执行所有的备份:#!/bin/bash# Where to place backup log filesLOG_DIR="/usr/local/var/backup_logs"# Which directories to include in backupDIRS="home"# Which output file or tape device to useDEV="/dev/st0"today=$(date +%a)cd /case $today inMon)# Full backuptar cvpf $DEV $DIRSmt -f $DEV rewindmt -f $DEV offline;;Tue Wed Thu Fri)# Partial backuptar cvpf $DEV -N "$(date -d ''1 day ago'')" $DIRSmt -f $DEV rewindmt -f $DEV offline;;*)# Weekend, do nothing;;假设备份脚本在每天早晨执行,就可以每天在脚本运行完成之后更换磁带。
这样,您总可以今天换上明天用于备份的磁带。
磁带的备份到现在为止,对于tar的讨论实际上是与备份介质完全无关的;tar将磁带当成与磁盘类似的设备来使用(不同之处在于当您使用磁盘时,要指定输出文件名,而不是磁带设备)。
要将数据备份到实际的磁带上还可能出现其他挑战。
首先,备份数据可能需要跨多个磁带。
这可以使用--multi-volume(-M)开关实现:#tarcpf/dev/st0-Mhome如果备份数据要涉及多个磁带,就不能使用--gzip(-z)开关。
如果在到达磁带末尾时tar检测到一个错误,就可以使用--tape-length(-L)开关指定磁带的大小(单位是KB):#tar cpf/dev/st0-M-L4000000home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指定使用一个4GB的磁带。
从tar包中恢复数据从磁带上使用tar创建的备份包中恢复数据的速度都非常慢。
在恢复数据时,不管是否使用增量备份,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以前的数据在什么时候是完好无损的。
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时间点选择适当的磁带,并从这个磁带上提取出文件。
如果需要查看在tar包中包含了哪些文件,可以使用t开关。
注意这需要读取整个tar包,如果这个tar包保存在磁带上,其速度就会非常慢。
#tar tvf/dev/st0可以将整个包在当前目录中展开:#tarxvpf/dev/st0也可以只展开特定的文件或目录。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只展开一个用户的整个主目录:#tarxvpf/dev/st0home/user1或者,我们也可以只展开一个文件:#tarxvpf/dev/st0home/user1/file1注意,即使只展开一个文件,也可能需要处理整个包。
同理在磁带驱动器上,这样做的速度也会非常慢。
2.cpio命令Cpio命令用于复制需要多个磁带卷的文件、特殊文件或文件系统。
Cpio的命令参数太多,这里只介相关参数。
将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磁带。
步骤如下:1. 转到包含要复制的文件的目录。
2. 将可写磁带插入磁带机中。
3. 将文件复制到磁带。
使用命令:$ ls cpio -oc > /dev/st0参数说明:ls 为cpio 命令提供文件名列表;cpio -oc 指定cpio 命令应该在复制出模式(-o) 下操作,并以ASCII 字符格式(-c) 写入头信息。
这些选项确保可移植到其他供应商的系统。
> /dev/stn :指定输出文件。
系统会将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指定磁带机中的磁带,同时会覆写该磁带中的任何现有文件。
屏幕将显示复制的总块数。
应用实例:将/export/home/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磁带:$ cd /export/home/kryten$ ls cpio -oc > /dev/st016 blocks$ cpio -civt < /dev/st0-rw-r--r-- 1 root other 0 Jul 28 14:59 2008, filea-rw-r--r-- 1 root other 0 Jul 28 14:59 2008, fileb-rw-r--r-- 1 root other 0 Jul 28 14:59 2008, filecdrwxr-xr-x 2 root other 0 Jul 28 14:59 2008, letters16 blocks从磁带中恢复所有文件 (cpio)如果已使用相对路径名创建了归档文件,则恢复文件时会在当前目录中以目录形式生成输入文件。
但是,如果已使用绝对路径名创建了归档文件,则将使用相同的绝对路径在系统中重新创建该文件。
步骤如下:1. 转到要放置文件的目录。
2. 将磁带插入磁带机。
3. 从磁带中提取所有文件。
命令如下:$ cpio -icvd < /dev/st03. tar 和cpio命令对比1. mt命令mt命令用来控制磁带机。
可以使用mt 命令的status 选项来获取有关磁带机的状态信息。
mt 命令可报告配置文件/kernel/drv/st.conf 中介绍的所有磁带机的信息。
mt命令格式:mt [ -f device ] command [ count ] ,mt -f /dev/st0 status 检视磁带机的硬件信息。
mt -f /dev/st0 erase 将磁带机中的磁带进行数据删除动作。
mt -f /dev/st0 rewind 将磁带进行回带动作。
mt -f /dev/st0 offline 将磁带进行回带并由磁带机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