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图像设计教案

图形图像设计教案

图形图像设计教案
图形图像设计教案

《中文PhotoshopCS3循序渐进教程》课时教案

加法模式减法模式

Photoshop的应用领域 1.2 图像处理基本概念

图像的颜色模式 1.4 图像的文件格式

1、教学课件(PPT)

2、参考文献:

(1)、《美术教案设计》作者:王大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2)、《课件制作理论和制作技术》作者:李康梁斌济南大学出版 2009年(3)、《中文PhotoshopCS3循序渐进教程》科学出版社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8年(4)、《教师备课指南有效的教学设计》作者:[美]Janice SKowron 翻译陈超郄海霞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9年

(5)、《教学学案设计》作者:赵加琛张成菊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9年

3、学习评价表:项目训练评价表

4、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160分钟、2 节课、40分钟/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160分钟、4个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教师活动:检查学具、检查人数、稳定情绪、安定秩序。

学生活动:做好课前准备

二、课题引入(时间分配:5分钟)

(一)设问导入新课题

(1)、设问有同学知道Photoshop是什么软件?(举手回答)(1-2人)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

(2)、有那位同学用过该软件?(举手表示用过的人数)(数人数评价)

有:称赞!没有:鼓励!

教师讲解及PPT演示:

Adobe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软件公司之一。中文译名:奥多比、总部:美国加州圣何塞、创建时间: 1982 员工人数:在全世界 26 个分支机构有 6,068多名员工 (截至2007年1月)。

Adobe System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公司由乔恩·沃诺克和查理斯·格什克创建于1982年12月,他们先前都曾任职于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离开后组建了Adobe系统公司,使得PostScript 页描述语言得到商业化应用。1985年,Adobe公司在由苹果公司LaserWriter 打印机带领下的PostScript桌面出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就角色,公司名称“Adobe”来自于奥多比溪:这条河在公司原位于加州山景城的办公室不远处。2005年4月18日,Adobe系统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原先最大的竞争对手Macromedia公司,这一收购极大丰富了Adobe的产品线,提高了其在多媒体和网络出版业的能力,这宗交易在2005年12月完成。2006年12月,Adobe 宣布全线产品采用新图示,以彩色的背景配搭该程序的简写,例如:蓝色配搭Ps是Photoshop,感觉像是元素符号,引起社会极大回响。2008年,Adobe公司在Adobe cs3基础上推出Adobe CS4套装,将有更多新功能加入。

(3)、有同学能举出它在现实生活用于哪些方面?(2—3人)

学生自愿回答1—2方面的问题。

三、认定目标:1分钟

四、教学内容:33分钟

PPT演示:

1.1 Photoshop的应用领域

1、在平面设计领域:

可以设计出商标、包装、海报、样本、招贴、壁纸和网页等平面作品。

2、在绘画领域:

Photoshop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利用它们可以绘制出逼真的卡通形象、人物、动植物、产品效果,以及生活中看到的所有事物等。

3、在数码照片处理领域:

Photoshop拥有强大的图像修复与调整功能,利用它们可以进行照片合成、修复与上色等操作。

通过PPT让学生观察两副图像放大的变化,学生观察讨论发现问题。

1.2 图像处理基本概念(难点、重点部分)

1.2.1 位图和矢量图

图像的分类:位图和矢量图

1.位图(点阵式图像)

位图是由许多色块组成的,每一个色块就是一个像素。像素只显示一种颜色,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放大位图后可看到这些色块,即我们所说的马赛克效果。(突出图像变模糊,像素是正方形)

2.矢量图(向量图形)

矢量图主要由设计软件(如Illustrator和CorelDRAW等)通过数学公式表达的线条和曲线构成。它与分辨率无关,也无法通过扫描获得。矢量图被放大后,其图像质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矢量式图像处理软件有Freehand、Illustrator、CorelDraw和AutoCAD等。

学生讨论:

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

位图优缺点:

优点:色彩和色调变化丰富,可以较逼真地反映自然界的景物,同时也容易在不同软件之间交换文件。

缺点:在放大缩小或者旋转处理后会产生失真,同时文件数据量巨大,对内存要求容量也较高。

矢量图优缺点:

矢量图优点:(1)文件小;

(2)图像元素对象可编辑;

(3)图像放大或缩小不影响图像的分辨率;

(4)图像的分辨率不依赖于输出设备;

缺点:(1)重画图像困难;

(2)逼真度低,要画出自然度高的图像需要很多的技巧。

从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引出概念

1.2.2 图像大小与分辨率

像素: “像素”(Pixel)是由 Picture(图像) 和 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这种最小的图形的单元能在屏幕上显示通常是单个的染色点。越高位的像素,其拥有的色板也就越丰富,越能表达颜色的真实感。一个像素通常被视为图像的最小的完整采样。

像素大小:像素大小就是指位图图像在高度和宽度上的像素数量。

图像大小:是指图像的高度和宽度。

图像分辨率:是指显示或打印图像时,在每个单位上显示或打印的像素数,通常以“像素/英寸”(pixel/inch,ppi)来衡量。

1.3 图像的颜色模式

通过光的折射引出颜色的概念

人眼所能接受的可见光都会以颜色的形式被人感知,所以,人能识别任何颜色!

人不能识别的电磁波都不能用颜色表述。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

色素的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

颜色模式:是指图像在显示或打印输出时定义颜色的不同方式。

颜色色彩模式

常见的颜色模式包括HSB模式、RGB模式、CMYK模式、Lab模式以及一些为特别颜色输出的模式,比如索引颜色和双色调模式。不同的颜色模式定义的颜色范围也不同。颜色模式除确定图像中能显示的颜色数之外,还影响图像的通道数和文件大小。

RGB颜色模式

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该模式图像是用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色彩叠加形成的其他色彩,可叠加多达1670万种颜色,是编辑图像的最佳颜色模式

其中每个像素的 RGB分量分配一个 0(黑色)— 255(白色)范围的强度值。R、G、B值相等时,像素颜色为灰色,R、G、B值都为“0”时,像素颜色为黑色。R、G、B值都为“255”时,像素颜色为白色。

CMYK模式

是一种印刷模式,它由分色印刷的4种颜色组成,100%的青(Cyan)、100%的洋红(Magenta)、100%的黄色(Yellow)和黑色黑色(Black)。在CMYK模式下的图像是4通道图像,每一个像素由32位的数据表示。

在处理图像时,一般不采用CMYK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文件大,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和内存。通常都是在需要印刷时才转换成这种模式。

Lab颜色模式

是Photoshop在不同颜色模式之间转换时使用的内部颜色模式。它能毫无偏差地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进行转换。L代表光亮度分量,范围为0-100;a分量表示从绿到红的光谱变化,b表示从蓝到黄的光谱变化,两者范围都是+120 -120。

HSB模式

是一种基于人的直觉的颜色模式。HSB模式描述颜色有3个特征;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ness)。H表示色相,色相是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S表示饱和度,有时也称色彩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B表示亮度,亮度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

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也是用黑白两色来进行显示的模式。但灰度模式中的每个像素是由8位数据来记录的,因此能够表现出256种色调。灰度模式的图像可以直接转换成黑白模式的图像和RGB模式的彩色图像,同样,黑白模式图像和彩色模式图像也可以直接转换成灰度模式图像。

1.4图像文件格式

引入:在不同领域、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因为用途不同所使用的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也不一样。例如,Word中的图形图像格式一般为BMP或TIF格式的文件;在网页中使用的图像格式则是PNG、JPEG和G1F格式的图形文件;印刷输出的图像格式一般为EPS或TIF的格式.以下是图形图像常用文件格式。

PSD(.PSD)格式

PSD格式是Adobe Photoshop软件生成的图像格式,这种格式支持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层、通道、参考线、注释和颜色模式功能。在保存图像时,若图像中包含有图层,则一般都用PSD格式保存。若要将具有图层的PSD格式图像保存成其他格式的图像,则应在保存前合并图层,这样保存后的图像将不再具有任何图层。由于PSD格式所包含图像数据信息较多(如图层、通道、剪辑路径、参考线等),因此比其他格式的图像文件要大得多。

TIFF(.Tp)格式

TIFF的英文全名是TaggedlmageFileFormat(标记图像文件格式)。这种格式是为了便于在应用程序之间和计算机平台之间进行图像数据交换而产生的。因此,TIFF 格式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许多图像软件和平台之间转换,是一种灵活的位图图像格式.它支持RGB、 CMYK、Lab、索引、位图模式和灰度的颜色模式,并且在RGB、CMYK和灰度3种颜色模式中还支持使用通道、图层和路径的功能。

JPEG(.JPE、.JPG)格式

JPEG格式的图像通常用于图像预览和一些超文本文档中(HTML文档)。这种格式的量大特色就是文件比较小,经过高倍率的压缩,是目前所有格式中压缩率最高的格式。但是它在压缩保存的过程中会丢失一些数据,因而保存后的图像没有原图像的质量好,不适宜做印刷品的图像格式.JPEG格式支持CMYK、RGB和灰度的颜色模式,但不支持Alpha通道。

GIF(.GIF)格式

GIF格式是CompuServe提供的一种图形格式,能够在通信传输时较为节省,它可使用LZW压缩方式将文件压缩而不会太占磁盘空间,因此它也是一种经过压缩过的格式。GIF格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因特网HTML网页文档中,但它只能支持8位的图像文件。该格式主要适用于位图、灰度和索引颜色模式,且不含Alpha通道的图像。

BMP(.BHP、.RLE)格式

BMP(Bitmap)图像文件最早应用于微软公司推出的Microsoft Windows系统,是一种基于Windows标准的位图式图形文件格式,它支持RGB、索引、灰度和位图颜色模式,但不支持Alpha通道。该文件格式还可以支持24位的格式。

五、教师演示:5分钟

教师制作RGB加法模式和CMYK减法模式

六、项目训练:20分钟

学生分组制作RGB加法模式和CMYK减法模式,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七、学生自评、互评:5分钟

学生每组自评、然后选一名同学对其他小组评价,说制作过程的问题与成功经验。

八、教师评价:5分钟

对普遍现象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九、教学小结:2分钟

本次课讲解了photoshop的应用领域,图像处理的概念,图像的颜色模式,图像的文件格式,进行了加法模式和减法模式的制作,重点需要同学们理解图像处理

的概念、颜色模式,熟悉图像的文件格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发现生活的神奇与乐趣,提高鉴赏能力。

十、布置作业及要求:3分钟

P6 思考与练习 2问答题:(1)、(2)

作业要求:

1、认真分析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区分图像的各种格式。

2、认真理解图像的分辨率的概念

十一、拓展学习

学生上网欣赏用Photoshop制作的广告、商标、包装、海报、样本、招贴、壁纸、网页等平面作品及照片的处,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和学习兴趣。

项目训练评价表:

注:加法模式、减法模式:统计是否完成

学生评价:好、中、一般

教师评价:好、中、一般

教学过程设计(160分钟、4 节课、40分钟/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

2.学会在学习中领悟制作过程和方法

3.品格教育、肖像权教育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对他们来说,这部分知识几乎是全新的。

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photoshop工具、积累图像处理方法和提高图像处理技能上。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套索工具、图章工具、模糊工具的使用

●图像处理方法

2.难点

●图像处理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明确任务

换脸技术。把右图的男孩脸换成女孩的脸。

2.方法分析

(1)素材分析

这两张图象的颜色是否相同并不重要,但光线角度最好一致,因为调整颜色相对来说比较好调,而调整光线就不是很容易了。

(2)步骤分析

3.工具介绍

图章工具

【仿制图章工具】具有克隆图像的功能。配合Alt键选取图像源;松开Alt键,拖动

鼠标在图像的任意位置开始复制。

【图案图章工具】使用时首先要定义图案(用“编辑|定义图案”定义图案),或选

用已有的图案,使用方法同仿制图章工具。

●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可以用鼠标在图像中徒手描绘,制作出轮廓随意的选区。通常用它来

勾勒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图像边缘。

【磁性套索工具】是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图像边缘功能的套索工具。当鼠标移动回起

点时,光标的右下脚会出现一个小圆圈,表示选择区域已经封闭,

最后在这里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操作。

●模糊工具

一种通过笔刷绘制,使图像局部变得模糊的工具。

4.学生练习

1)学生从教师机上获取练习素材

2)学生根据所给指示进行练习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学生提交练习作品

5.课堂小结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习方法小结

换脸技术

逐步说明:

1、看见预览图了吗,就是把右图的男孩脸换成女孩的脸。现在我们来具体制作这个效果。

2、单击菜单“文件>打开”打开两张张图象,一张是只需要脸部的图象和一张被换的图象,如下图。(注意一点:这两张图象的颜色是否相同并不重要,但光线角度最好一致,因为调整颜色相对来说比较好调,而调整光线就不是很容易了)

3、,我们得先把女孩的脸给抠下来。点击工具箱中的套索工具,沿着女孩脸部的轮廓拖动鼠标进行选取,如果你的图片太小,可采用放大镜工具将图片放大进行选取,完成后有虚线显示如下图

5.按下CTRL+C复制选中的区域,然后粘贴到另一个图象中。如下图

6、此时你可以看到女孩头像的大小以及角度都不太匹配,必须调整一下,否则安上去就变成大脑袋歪脖子了。点击菜单“编辑-自由变换”或者按快捷键Ctrl+T键,在头部会出现一个调整框,按住Shift键用鼠标拖拉调整框的端点进行调整头像的大小,然后把鼠标放在调整框的四个顶角的外面,当鼠标变成拐弯的箭头时,就可以调整图象的角度了,调整满意后直接按回车即可,并用移动工具移到适当的位子,如图。

7、此时你可以看到图象基本就移过来来了,但是你发现没有图象有很多都不太合理,如图象的边缘太锐利,以及图象的额头部分及颜色都不太自然,给人一种带了假面具的感觉?

8、可用橡皮工具删除额头多余的部分

9、选取底图为工作图层,点击工具箱中的图章工具,按住Alt键,当鼠标变成图章时选取脸部边缘的地方,放开Alt键,选取女孩头像的图层为工作层,用鼠标点击女孩图象的边缘,此时你就可以发现脸部边缘就和底图融合了,(图章的作用就是复制所选的区域和点)一点一点的如此反复,使脸部的边缘颜色和底图相近。

10、选取工具箱中模糊工具,涂擦图象边缘,使之模糊一点一边和底图更加融合。看看所做的图象,大功告成。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 工具等。 (3)" (4)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5)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6)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7)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图形的相似教案(教学设计)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形状相同的图形,初步认识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归纳、类比、反思、交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 2.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流程】 ~ 一、情境引入 问题1: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形 追问: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放大镜缩小,它们还全等吗 引出课题:这节课来探究这类问题。 二、探究归纳

(一)相似图形 @ 出示一组图形。 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2: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如:放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是相似图形;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3: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吗四颗小五角星呢 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即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 、 问题4:观察这四组相似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怎样变换得到 每对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思考:一个女孩儿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 平面镜中看到的图像,和自己是一样的,它们相似; 哈哈镜中看到的图像,有的被“压扁”了,有的被“拉长”了,它们不相似。 (二)相似多边形 ~ A B C D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问题5: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 1111 (1)它们相似吗

大连版(2015)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3课图像文件探秘--图像文件概述 教案

第三课图像文件探秘—图像文件概述 一、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1.图形文件概述的课程内容基本以理论知识为主,相对实践课来说学生往往会失去兴趣。因此应设计课程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先导,可采用演示讲授和小组探究等形式组合开展教学。 2.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式和图像处理软件部分看似为理论课程,实则很适合做成活动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学习。例如可引导学生尝试下载和安装教材中或者实际应用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截图软件、美图秀秀等,这些简单文件较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或者分小组合作探究教材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进行汇报讲授,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助和点评,把课堂交给学生。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上,可以采用演示教学为主,也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同的图像格式有什么区别。可上网查找资料进行总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计算机获取图像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有哪些 (2)了解常见的图像格式和分类 (3)了解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本课内容的实际需求开展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情感意识 (3)激发学生对图像文件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和分类 难点: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演示讲授、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尝试挖掘和尝试教材提及的知识。强调学生自学后的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 五、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数码相机、具有照相功能的照相机都不陌生,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使用过。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过画图软件并上网下载过图像文件,所以,学生对计算机获取图像文件的工作过程及图像文件具有不同的格式在理解上不会太困难。而本课的难点就是图像文件的文类。因此,这部分知识在课堂讲解中花费的时间比重应当大一些。在讲解中,此处以采用举例、对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清楚“矢量图”和“位图”这两个概念。 六、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一个具有照相和照片传输功能的手机 2、准备3张不同类型的图像文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的技能及了解图像文件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活动】教师演示3张图像文件,提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可获取类似于当前三张类型的图片,学生运用第二课中掌握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进行思考后回答可通过手机拍照获得第二张和第三张类型的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当前计算机屏幕上所显示的画面 (2)【教师活动】第二、第三张图片确实可通过拍照的形式获取,第一张图片可通过截取当前屏幕显示内容的方式,具体方式为使用键盘上的“Print Screen”按键截取当前屏幕显示的内容,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画图软件或第二单元中要学习的Photoshop软件复制保存后获取(此处可简单介绍图像处理软件“教材22页第二部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介绍”),也可通过其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表达信息的特点。 2.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1.初步掌握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2.感受图形、图像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中基本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讲授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任务体验知识、任务驱动法、提问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采取利用课件、引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入新课: 导语:前不久学校组织了学生电脑图像作品设计比赛, xx级xx班同学们的图像作品获得了好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这些图形、图像作品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让我们印象深刻。生活中到处可见通过图形、图像表达的信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那么请思考:为什么图形图像有这么大的魅力? 1.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 a 承载信息量; b 生动直观; c 视觉刺激强。 说明: 展示作品素材位置:教学素材\ 实践一、实践二、实践三、实践四。 1.课前按照教师要求组织分组,推选个组组长。 2.欣赏作品。 3.思考并填写学习报告中的问题 二、新授课 展示课件中学习实践一的内容,同时讲授下面导语深入各组组织讨论,得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不同特点。 导语:刚才所欣赏到的是经过电脑加工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是数字化的,而我们生活中的照片、海报、书刊中的插图是一些模拟图像。我们接下来通过几个实践来探讨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先进行实践一。 实践一: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与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各有什么特点? 特点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传输性相对困难较易 再现性差强 可处理性较快较差 1.观察对比作品素材中的数字图像与模拟图像。 2.讨论总结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特点,填写学习报告。 巡视指导各组进行实践操作,找一组人员进行归纳总结。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4.3图形图像的加工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四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 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分钟,课下调研学生情况、访谈,搜集资料大约用 6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像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 (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是在讲授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 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应用不当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 (2)难点: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多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很多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象制作工具,具备了一定的图象编辑能力,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图形图像的加工”的学习中已

图形图像的加工 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四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 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分钟,课下调研学生情况、访谈,搜集资料大约用 6 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像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 (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是在讲授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应用不当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案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 《校园文化艺术节——象棋活动广告》教案 课题:校园文化艺术节——象棋活动广告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快速运用文字工具并设置属性 2.让学生学会利用编辑菜单中的描边命令 3.让学生了解PHOTOSHOP投影的效果。 4.理解什么投影,如何制作PHOTOSHOP投影不同效果。 5.让学生学会利用PHOTOSHOP的滤镜菜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象棋广告任务、实践演练,培养学生 分析图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描边命令的使用 教学难点:投影的制作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解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校正在开展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在如果我们要接象棋比赛的宣传广告的活,学生敢接活吗? 三、讲授新课 1.展示象棋活动广告

2.分析任务 (1)让学生回顾可能用到以前的哪些知识点? 魔棒工具、文字工具、移动工具等 (2)会遇到哪些困难? ①外边框文字 ②投影的效果 3.学生分组操作(讨论问题、解决困难) 4.小组评出最佳作品,教师评价作品 四、实例操作 主要步骤: 1.新建象棋广告文件 2.背景图 用魔棒工具、移动工具拖动背景图、象棋图、号角图。 3.根据审美观适当的改变图片的大小。 4.给象棋图两种投影效果 (1)投影 图层——图层样式——投影 (2)投影(提高) 新建图层,设置羽化值,画椭圆并填充前景色; (填充前景色快捷键:ALT+DEL) 编辑——变换,修改投影位置。 5.广告文字 利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根据图片效果设置字体属性(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水平缩放、垂直缩放等),每一行文字建立一个图层。6.给第一行、第二行文字分别描边(栅格化图层,选中文字选区,编辑——描边) 7. 插入学校图标,利用文字工具输入校名并描边。 五、完善作品 六、教师指导与总结 七、课后练习(车辆出行证)

图形图像概述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概述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图形图像概述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图形图像概述》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它承接前一章《各种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又为后续的《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这一章节的教学安排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以往“图像”这一概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计算机图形图像文件的原理和相关概念。 2、学情分析 (1)相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来说,高一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信息技术是比较特殊的学科,许多内容新颖、富有时代特征,实践活动多,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本门课程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但是目前学校计算机教室里的电脑只有41台电脑,而部分班级的学生人数接近48人,这导致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没有电脑用,而且学校电脑设备比较落后,机器运行速度慢,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另外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

(2)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图片并不陌生,但在理解图片在计算机中的表达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采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重点讲解“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这两个概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的区别。 教学难点:色彩模型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的特征及对应的文件格式。 2.认识色彩模式及其主要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对比的方式来理解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区别。具备甄别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和保持对图形图像知识的探索欲望; 2.通过网络搜索,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2.新授 我这里有两张老师的同底证件照,一张是1寸

(完整版)图形图像处理案例教程photoshopcs5教案

PS 教学简案建议学时:64学时

项目一认识Photoshop CS5 本项目参考节数:6课时

教学实施 (总课时:6学时) 【课题导入】(5分钟) 项目任务介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阐述。 【教授新课】(总学时:4课时) 任务1认识Photoshop CS5 的工作界面(1课时) 任务分析:认识Photoshop CS5的工作界面以及各个菜单、工具 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20分钟) 1.认识工作区,进行屏幕切换操作 2.认识工具箱,选择工具进行操作 3.认识工具与属性栏、面板,对不同工具的属性栏进行操作 任务实施:(20分钟) 教师操作演练,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操作指导。 检查学生操作效果,检查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 任务2文件的管理(1课时) 任务分析:文件管理,包括新建文件、打开文件,把文件以不同的格式存储到指定的位置等,及图层基本操作。 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15分钟) 1.文件的管理 2.图层 3.文件格式 任务实施:(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训练、教师指导)(30分钟) 教师操作演练,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操作指导。 检查学生操作效果,检查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 任务3制作一张简单的广告(约2课时) 任务分析:制作一张简单的广告。 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20分钟)

1.新建图层 2.图层的复制 3.调整图层顺序 任务实施:(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训练、教师指导)(45分钟)教师操作演练,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操作指导。 学生进行多次操作训练。 检查学生操作效果,检查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 【教学检测】 (约2课时) 1.完成项目实训 2.项目实训完成情况检查,评价总结 【教学总结】 (10分钟) 教学内容 教学完成情况 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图形图像设计基础AI》课程参考教案

《图形图像设计基础AI》 课程教案 第一讲:Illustrator CS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第一讲的学习,应了解平面设计、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设计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Illustrator设计实例的鉴赏和分析,了解Illustrator 设计基本概念,图形与界面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式。 3.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基本了解Illustrator软件的大体的功能以及性能。 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讲内容是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第一部分--数字媒体商业设计基本理论。 2.单元及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是基础理念内容,也是第一部分。首先,讲解商业平面设计、图形与界面设计、illustrator设计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再次,但要Illustrator商业设计实例的鉴赏和分析,了解Illustrator设计基本概念,图形与界面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式。最后,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基本了解Illustrator软件的大体的功能以及性能。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和掌握图形与界面设计的概念;教学难点是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教学关键是借助各个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了解Illustrator软件的大体的功能以及性能。 四、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Photoshop、InDesign等软件的应用,能够利用这些工具创作一般的数字媒体作品。但对矢量设计软件没有接触过。

五、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Illustrator设计案例 学生准备:复习已经学过的数字媒体设计软件2.教学过程说明

Photoshop图形图像管理案例解析教育教案课程教案

教师:付彩霞

模块1 photoshop 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photoshop历史;掌握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建立平面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图形图像基础知识、平面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图形图像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1.1图形图像基础知识 1.像素 像素是位图图像的基本单位,像素尺寸是指位图图像的高度和宽度所包含像素的数量,也就是说,一个位图的大小由组成它的像素的多少决定。 同一幅图像的像素大小是固定的,像素越多,图像就越细腻、自然,图像也就越大。 2.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输出分辨率、位分辨率 3.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1.2平面设计理念 1.2.1相关技术术语 1、设计 2、平面设计 3、CIS 1.2.2色彩的运用 1、三原色 2、色彩的搭配 案例:认识Photoshop cs5 1、了解Photoshop CS5 的应用领域 Photoshop CS5是一款优秀的平面设计软件,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广告设计中。 随着Photoshop功能的不断强化,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在平面设计方面利用Photoshop可以设计商标、产品包装、海报、样本、招贴、广告、软件界 面、网页素材和网页效果图等平面作品,还可以为三维动画制作材质,以及对 三维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等。 2、2.Photoshop CS5 的启动与退出 3、熟悉Photoshop CS5 的工作界面 图像编 工具 状态面板

模块2 选区 教学目的:理解和掌握选区的概念,运用的范围,熟练掌握选区的操作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内容:选区的概念、选区的创建、选区的填充与描边、选区的编辑。 教学重点:选区的概念,选区的基本操作和编辑。 教学过程: 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图像的某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进行编辑,这就需要将某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从图像中选取出来。从图像中选取出来的区域称为选区。从图像上看,选区是用浮动的虚线围起来的区域,虚线以内是可编辑区域,虚线以外是不可编辑区域,因此选区也有保护图像的某些区域不被编辑和修改的作用。 2.1创建选区 2.1.1使用选框工具组创建选区 1、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2、课堂实战:制作“椭圆中的小熊”。 3、“单行选框工具”和“单列选框工具” 2.1.2使用套索工具组创建选区 1、套索工具 2、多边形套索工具 3、磁性套索工具 2.1.3使用魔棒工具组创建选区 2.1.4使用快速蒙版模式创建选区 2.2 选区的填充和描边 课堂实战:实现“卡通少年换衣服”。 2.3 选区的编辑 2.3.1移动选区 1、移动选区位置但不移动选区内容 2、移动选区内容 2.3.2羽化选区 2.3.3修改选区 1、“边界”命令 2、“平滑”命令 3、“扩展”命令和“收缩”命令 课堂实战:制作“霓虹效果”。 2.3.4变换选区 1、存储选区 2、载入选区 案例1——绘制铅笔 案例2——图片合成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 作者:雷竹林单位: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中学点击:257评论:14举报:0网评分:2018评 分人次:21终评分:444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 兴庆区掌政中学雷竹林 【教学时间】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第6节课(公开课) 【教材分析】《图像处理——ACDSee》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初中《信息技术》9年级(上)第3节的内容,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学会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像;(2)学会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像的格式;(3)学会用ACDSEE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前两个学习目标上节课已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完成第三个目标——用ACDSEE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 【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乐于探索,因此比较适合探究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兴趣、环境等因素,他们在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关注个别,兼顾全局,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问题:其一,这一教学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学生只是基于兴趣地乱改,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意识。其二,一小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有事可做,因此可在完成基础任务后,布置进阶任务给这批学生。 【教学内容】第3节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1、裁剪和缩放图像。 2、调整图像质量。 3、对图像进行效果修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ACDSEE对一张图片进行裁剪和缩放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EE获取图片某一部分或改变图片大小的方法与技能。 2、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 EE改变图像色彩、亮度、层次的方法与技能。 3、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滤镜操作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ACDSEE 把图像处理成各种各样的效果(如油画、浮雕、铅笔画等)的方法与技能。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6、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色彩、调节图片亮度。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对图片进行正确的美化等处理。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图形、图像 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内容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上册书多媒体知识的一个拓展延深。《图形图像》是教科版高二信息技术内容。从全书结构体系看,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图形图像是人类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普遍载体,而且在很多软件中都有应用。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也为以后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一节无论从知识点还是对学生信息培养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我们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节是关于图形图像理论知识,教师以学生的QQ空间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图形、图像在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信息表达中对图形图像的需求,明确运用图形、图像是实现有效表达、交流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及其压缩存储的基本方法,掌握图形、图像文件压缩工具的用法。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第一节理论知识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采取预设问题,学生先各自独立学习,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差异互补,提出同学们共同的重难点问题再集中解决,并由老师制作相关课件结合同学们身边

的实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较为合适,为第二节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从实例体现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有了解,完成学案导学中的前置内容,通过上课具体实践来充分掌握每一个教学内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体验图形图像获取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本章的教学主线是能够合理的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让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教案-1-2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授课教师XXXXX 学校XXXX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11计算机 授课课时2H 授课形式讲授(幻灯) 授课章节 名称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使用教具幻灯 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位图 2.认识什么是矢量图 3.Photoshop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3. Photoshop应用领域教学难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任务二案例赏析 任务三如何学好Photoshop 任务四熟悉Photoshop CS3的界面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 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基础知识。 了解Photoshop的用途及能进行哪些 工作。 掌握Photoshop工作界面的各组成部 分及功能。 掌握学好Photoshop的有效方法。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就像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画 过程中的作用一样,Photoshop也是 一种将自己想要绘制的图像表现出来 的工具。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从修 复照片到制作精美的相册打印输出或 上传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从简 单图案绘制到专业平面设计或网页设 计等,Photoshop无所不能,且可以 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该软件生成的图像为位图图像。这类图像也叫做 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色块(像素)组成的。当对某 一幅位图图像进行放大且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我们 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的色块,如图所示。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100%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放大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七年级下_信息技术《图像及其简单处理》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课图像及其简单处理教学设计学习章节第一单元第一课图像及其简单处理 教学目标1、了解位图和矢量图两种图像格式的区别及常见的位图和矢量图文件类型; 2、了解什么是像素,了解图像模式的概念和常见的图像模式; 3、知道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对已有图像进行恰当的裁剪和大小的调整。 教学任务 1、Photoshop图像处理基本概念与菜单命令的认识; 2、图像的裁剪和大小调整。 教学方法实例演示、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 难点1、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 2、对已有图像进行恰当的裁剪和大小的调整; 3、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 给学生展示一些利用photoshop处理过的漂亮图片,如:从网上搜集到一些合成的比较有意思的图片等,引出图像处理软件功能的强大。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PhotoImpact等。在本单元我们将学习用Photoshop处理图像。 一、图像基础知识 (一)位图与矢量图 1、位图:能够真实地描述图像,但它的缺点是容量大、放大后会失真。 常见的位图格式图像文件:bmp文件、jpeg(或jpg)文件、gif文件、tif文件等。 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2、矢量图:由线条、曲线等组成,图形本身包含色彩和位置信息。矢量图所占

的空间小,放大与缩小时不会失真。如Office2000中的剪贴画(扩展名为wmf)和自选图形,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中绘制的图形。 两种格式图片放大后的效果图: 3、像素:位图由一格一格的小点来描述图像,即使用小点的位置和色彩值来描述图像,由像素引伸到显示器的分辨率。 4、图形与图像:图形是亲手绘制的,而图像是用工具获得的。 二、图像的裁剪及大小调整 1、Photoshop6.0界面布局简介 2、演示裁剪图像实例:“扶正”比萨斜塔 操作步骤: Step1:单击菜单【文件】->【打开】,打开图像原文件“比萨斜塔.jpg”。 Step2:利用裁切工具,画裁剪区域。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图形图象的加工教学设计 南华一中杨明金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 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用Photoshop图形图象加工软件对图形、图像文件进行效果处理、合成,掌握图形图象加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感受图形图象加工的乐趣。 过程和方法: 多媒体界面设计制作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在学习中领悟制作过程和方法。(2)培养审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 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用photoshop对图形、图像文件进行处理、合成,掌握图形图象加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难点 1、根据设计的意念,综合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实现。 2、制作中,对图形图像加工的创意设计。 学法 指导 演示法、任务驱动、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目标达成 情景创设【老师】 展示海报,提问:看完上面的海报你什么感受和想法? ? a.侵权,滥用合成技术 ? b.觉得很好笑 ? c.我也想试试 【学生】 欣赏作品,思考问题 从案例中获取图形图像加 工的经验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一、构图的设计 1、确定图像素材 2、确定主题和界面风格。 【老师】 结合多媒体作品《呵护》的界面设计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 际。 二、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 1、素材的选取 2、图片的合成 3、合成后的加工处理 4、图层的合并 【老师】 注意对难度大的内容集中讲解和演示,同时还要对相应的软 件的功能进行提示和说明 课堂演示,解释疑难 课堂任务结合书本,根据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作品《呵 护》的合成加工。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评价总结1、小组为单位,展示创作的作品,交流讨论;老师从中引 导 2、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汇总 3、对整体的制作流程进行一个总结 总结提高 课后 学习 打开“保护绿色”或“珍珠莲蓬”中的素材,根据自己的创意对素材进行加工。 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值得注意的是对理念和技术的融合。让学生掌握图形图象加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也要学生明白每一个环节为什么为这样设计。 这节课实践性非常强,涉及的操作步骤内容很多,出现问题也不少,这就需要对课堂进行很好的掌控,同时课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教师演示操作的地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作多样化。

图形图像设计教案

《中文PhotoshopCS3循序渐进教程》课时教案

加法模式减法模式 Photoshop的应用领域 1.2 图像处理基本概念 图像的颜色模式 1.4 图像的文件格式 1、教学课件(PPT) 2、参考文献: (1)、《美术教案设计》作者:王大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2)、《课件制作理论和制作技术》作者:李康梁斌济南大学出版 2009年(3)、《中文PhotoshopCS3循序渐进教程》科学出版社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8年(4)、《教师备课指南有效的教学设计》作者:[美]Janice SKowron 翻译陈超郄海霞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9年 (5)、《教学学案设计》作者:赵加琛张成菊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9年 3、学习评价表:项目训练评价表 4、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160分钟、2 节课、40分钟/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160分钟、4个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教师活动:检查学具、检查人数、稳定情绪、安定秩序。 学生活动:做好课前准备 二、课题引入(时间分配:5分钟) (一)设问导入新课题 (1)、设问有同学知道Photoshop是什么软件?(举手回答)(1-2人)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 (2)、有那位同学用过该软件?(举手表示用过的人数)(数人数评价) 有:称赞!没有:鼓励! 教师讲解及PPT演示: Adobe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软件公司之一。中文译名:奥多比、总部:美国加州圣何塞、创建时间: 1982 员工人数:在全世界 26 个分支机构有 6,068多名员工 (截至2007年1月)。 Adobe System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公司由乔恩·沃诺克和查理斯·格什克创建于1982年12月,他们先前都曾任职于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离开后组建了Adobe系统公司,使得PostScript 页描述语言得到商业化应用。1985年,Adobe公司在由苹果公司LaserWriter 打印机带领下的PostScript桌面出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就角色,公司名称“Adobe”来自于奥多比溪:这条河在公司原位于加州山景城的办公室不远处。2005年4月18日,Adobe系统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原先最大的竞争对手Macromedia公司,这一收购极大丰富了Adobe的产品线,提高了其在多媒体和网络出版业的能力,这宗交易在2005年12月完成。2006年12月,Adobe 宣布全线产品采用新图示,以彩色的背景配搭该程序的简写,例如:蓝色配搭Ps是Photoshop,感觉像是元素符号,引起社会极大回响。2008年,Adobe公司在Adobe cs3基础上推出Adobe CS4套装,将有更多新功能加入。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一、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字图像获取 一、目的 1掌握使用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以及计算机获取数字图像的方法; 2修改图像的存储格式。 二、原理 用扫描仪获取图像也是图像的数字化过程的方法之一。 扫描仪按种类可以分为手持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鼓形扫描仪)。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x、y方向的分辨率、色彩分辨率(色彩位数)、扫描幅面和接口方式等。各类扫描仪都标明了它的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分辨率的单位是dpi,dpi是英文Dot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点数。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图1.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步骤是:首先将欲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或者图纸照片;然后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开始扫描原稿。为了均匀照亮稿件,扫描仪光源为长条形,并沿y方向扫过整个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此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号。至此,反映原稿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制数字电子信号,最后通过串行或者并行等接口送至计算机。扫描仪每扫一行就得到原稿x方向一行的图像信息,随着沿y方向的移动,在计算机内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图。 在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中,有两个元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是CCD,它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另一个是A/D变换器,它将模拟电信号变为数字电信号。CCD是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称为电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的表面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功能。CCD 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CCD芯片上有许多光敏单元,它们可以将不同的光线转换成不同的电荷,从而形成对应原稿光图像的电荷图像。如果我们想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必须增加CCD上的光敏单元数量。实际上,CCD的性能决定了扫描仪的x方向的光学分辨率。A/D变换器是将模拟量(Analog)转变为数字量(Digital)的半导体元件。从CCD获取的电信号是对应于图像明暗的模拟信号,就是说图像由暗到亮的变化可以用从低到高的不同电平来表示,它们是连续变化的,即所谓模拟量。A/D变换器的工作是将模拟量数字化,例如将0至1V的线性电压变化表示为0至9的10个等级的方法是:0至小于0.1V 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0、0.1至小于0.2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1……0.9至小于1.0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9。实际上,A/D变换器能够表示的范围远远大于10,通常是2^8=256、2^10=1024或者2^12=4096。如果扫描仪说明书上标明的灰度等级是10bit,则说明这个扫描仪能够将图像分成1024个灰度等级,如果标明色彩深度为30bit,则说明红、绿、蓝各个通道都有1024个等级。显然,该等级数越高,表现的彩色越丰富。 步骤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平台) 项目化教程 总体教学设计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平台) 项目化教程总体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平台)项目化教程总体教学设计部分内容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第1次课上讲解,也可以作为综合说课。时间安排上作为说课的时间为10-15分钟,课堂上对该门课作为学前教育时间约为45分钟。 2. 教学过程中需调用学院学习平台以及利用FTP来传送资料,配合PPT进行讲解。 3.本次课利用PPT作综合性讲解(见:B01-《静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平台)项目化教程),虽然无具体案例操作演示,但相关引申资料较多。 一、课程背景(也是指开课背景,针对PPT链接文件及相关补充资料进行 讲解文件,计1-5分钟) 二、教材及课件:(展示教材封面及教参封面,简要介绍,计1-5分钟) 1、使用教材及其特点: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项目化教程内容选自由张宏彬、韩世芬等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这本书从平面设计基础理念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将PS 与平面设计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本书内容理论知识讲解的较为详尽,实践性也比较强。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项目化教程的教学包括8个章节,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基础应用部分,主要介绍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及介绍PS各模块的功能与操作,每个章节都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技能演练。二是高级应用部分,主要介绍制作特殊效果的一些使用工具及方法,以及典型实例的制作过程。 2、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该课程既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也是数字媒体、图形图像、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前序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它的后序课程是网页设计、CorelDRAW、Flash、After Effects等。所以学好这门课是学好后序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