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站仪高程及后方交会法要点

全站仪高程及后方交会法要点

“待测点高度仪器读数0.5m”不知是不是指待测点与设站点之间的高差。
假设设站点A,待测点B,则HA+h=HB+i(棱镜高)-d高差
即实际高度是:HA+h-i+d高差=1.43+0.5-1.2=0.73M
其中HA+h是指视线高,即你所说的仪器高度1.43m。
不过我还是对你的描述有些不解!


A是全站仪的点 B是棱镜的点 HB=HA+1.43+所测斜距*COS天顶距-1.2 如果你正常设站测坐标的话 直接测出来的读书就是B点高程


输入建站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出建站点到全站仪的垂直高度,输入到仪器高里面,再输入棱镜高。后视完,就可以测量了,一般全站仪上有个三角型按钮代表测量距离(平距HD,斜距SD)和高程(高程Z高差VD)。根据楼层高程和测量的高程差,就可以算出实际差了。

方法一:
架设C为已知高程点Hc,B为未知高程点,高程记为Hb
将全站仪架设在C点精确对中整平,用钢卷尺量取仪器高度记为i,在B点架设棱镜精确对中整平,量取棱镜高度记为v,用全站仪望远镜精确照准棱镜中心,按下测距按键,得出AB水平距离D,读出竖盘读数A,则可得到B点高程:Hb=Hc+DTanA+i-v
方法二: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程序功能
将全站仪架设在已知高程点C,将棱镜架设在另一已知高程点B
在全站仪的功能里面找到:三维坐标测量 或者是 直角坐标测量 然后进入
1.建站,按照仪器提示,输入仪器架设的点C的所有已知数据(如果仅已知高程,那就把其他需要输入的项全部架设,仪器高必须用卷尺量取,并真实输入)
2.定向,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另一已知高程点B,输入B点所有已知数据后,按确认键完成。
(如果仅已知高程,那就把其他需要输入的项全部架设,棱镜高必须用卷尺量取,并真实输入)
3.照准其他任何你想要测量高程的点按测量键,仪器就会显示该待测点的坐标和高程(如果前面建站和定向都用的假设坐标,此处得到的坐标当然也是假定的,但是高程是完全正确的)

先输入测站点的高程,再量取仪器高,并输入全站仪中,最后再输入待测点处棱镜杆的高度,然后用全站仪瞄准棱镜中心,点击测量即可。

答:全站仪器的产品很多,使用界面各异,但一些步骤都是必要的:
1.设站:
对中,整平,确定本测站坐标(直接输入坐标或选择一个存于机内的坐标点),
量仪器高并输入,
2.定向:
瞄准后视控制点,直接输入后视点坐标或选择一个存于机内的坐标点





你在建站的时候输入站点高程和后视点高程,测量时再输入棱镜高,则测量时就直接是高程了,但全站仪测出来的高程精度不高 ,不建议采用!


拓普康




3.数据采集:
瞄准目

标并测量之,输入毡标高(有的叫凌镜高)。

经过这些步骤待测点的坐标和高程就测回来了。具体操作要按仪器提示进行(每一步可能是一个菜单选项,注意要按“确定“或“OK”)
要注意仪器高和毡标高要正确,否则测的高程错误。
观测时设站和定向只做一次,数据采集可根据实地点数目任意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