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秘青藏高原的形成

揭秘青藏高原的形成

揭秘青藏高原的形成
揭秘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形成 3

惊天大揭秘,今天,如果有人说青藏高原形成于5000年左右,你可能认为他是不可理喻疯子,毕竟大陆漂移理论充斥着整个地理文化市场,这里提出了与大陆漂移完全相反的理论,向漫长的地壳运动提出了挑战。本文奔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探索论证,以事实的证据为依据,揭秘青藏高原形成于约5000年以前。当然,这是一种大胆的推测,实情有待进一步考证,同时,期待更多的读者参与,早日还原一个真实的地质历史真相。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是以一系列东西横向的高大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其南部地区山坡林立,高耸入云。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耸立在这里,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大量的数据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那么究竟年轻到什么程度?它是怎么形成的?下面就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对它的形成解释主要是大陆漂移理论;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挤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运动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使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 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逐渐升高, 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了6000多万年,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以上这些借用了现代理论有关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以上这些年代数据资料似乎缺乏有力的证据,这些数据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根据是什么?比如;南极洲冰雪覆盖了多少年,一开始一些科学家认为不少于一百万年,但是,经过现代科学考察南极洲冰雪覆盖大约在六千至一万年左右,前后误差一百多倍,青藏高原的形成推测与实际很可能有很大的误差。

这套理论源于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他于1912年相对完整地提出了这套假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大陆漂移设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与海洋的形成》问世,才引起地质界的震动。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板块理论被公认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五大成就之一,它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地质学革命。但是板块理论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版块分裂运动的强大动力来源问题。80年代末,以美国科学家为首提出的大陆动力学计划旨在解决“板块”没有解决的大陆地质难题,如何发展板块理论,使这一学科陷入僵持中。

大陆漂移的致命错误就是力源问题,然而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在现代强大的科学侦测技术,面对一个强大的、漫长的持续了数亿年的力都找不到,至今未形成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依据。

大陆漂移与地球地壳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从青藏高原地形结构来分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相对零海拔存在每平方米一万吨以上的力量。高原对低洼地带有一个由高向低的能量趋势,这个趋势压力超过了100Mpa,这种力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时间里,青藏高原的高度应该呈下降趋势。高原的地壳厚度为70-80千米,是普通地壳厚度的2.5倍,高原是地球上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其边缘地区地壳厚度均在40千米以下,很难想象,薄地壳推动厚地壳做加厚运动,实在是很难形成

的理论。因此,这里大胆断定,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应该成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岁月里它的高度将有所降低。

在自然界,万物变化有始有终,有终有始,一种变化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种状态的开始。青藏高原的形成也不例外,它也遵循自然规律。地球是圆的,它为什么是圆的?是因为地球引力平衡的缘故,水往低处流,使地球拥有一个圆滑标准的海平面。世界上所有的高原陆地都违背了地球这个规律,陆地是固体,不具备流动性,才有了地球上高低不平的高山大川。但是,高山或高原始终对低洼地带存在一个向下运动的能量趋势。一块石头从高山上滚落下来,伴随着的是石头滚落能量释放,这块石头再也不会回到山上,滑坡、泥石流也是如此,它们都是从高处滑向低处,这种现象不会逆转,除非有其它能量支持。

要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首先了解地球的形成史。科学的推测地球诞生于46亿年,它不可能一诞生就是现在这般大小,它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从物质不灭定律角度考虑,地球上的物质不会凭空增长,也就是说地球不会像万物生长那样自己慢慢长大,万物生长对于地球来说物质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那么地球的成长是靠什么呢?是无数的天体物质被吸收到地球上来,这个过程就是无数的小天体或陨石与它结合,这个过程增加了地球的体积与质量。当这个过程出现时,伴随着另一个过程-----天体撞击。今天我们所看到地球上的一切地形地貌,都是遭到天体撞击后经过风吹雨水冲刷形成的结果。地球现在有如此大的质量,正是因为吸收了大量的太空物质。

在扎达盆地、吉隆盆地等发现了趾马动物群化石,进而确定其时代为2-7 百万年,这个发现意味着这个时期该地区水草茂盛,生存过大批动植物。而高原地区众多湖泊是已咸水为主,说明该地区是由海相变为陆相,咸水尚未退却。这说明青藏地区经过了陆海-海陆的沧海变化,而且确定2百万年以前该地区为陆地状态,2百万年以后是海洋状态,在以后又变成陆地状态。这些大陆漂移理论无法解释。

以下是从网络得到几张古代地图,这几张古代地图与现代地形图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不是现代人搞的恶作剧,可以断定这是史前文明的作品,在告诉我们史前的地理形状,请大家仔细观察,也许可以解开地球近代史所发生的重大秘密。

现代地形图恒河上游断流部分

古代地图是遥远的古人类遗留下来的作品,与现在版的地图出入巨大,在中国大陆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它的真伪自然受到怀疑。为了探明真伪,笔者仔细研究了这几张古代地图,虽然这几张地图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标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河,即恒河的延伸部分,这是在现在地理环境下绝不可能的。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4500米以上,而这条河的上游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下,严重违反了自然规律。因此,证明这几张古代地图的真伪关键所在是这条古河道是否存在。

于是,笔者利用现代卫星技术,在青藏高原到塔里木盆地地带,反复寻找着南北流向的河流痕迹,经过几天的搜索,毫无所获。直到有一天,笔者将搜索目标转移到塔里木盆地西侧偏远山区时,才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个山区处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交汇处,中国境内的阿克塞钦西南,即帕米尔高原地区,此处山岭重叠,存在大量的雪原冰山,在这群山峻岭当中,终于找到了无名河存在的痕迹。这段古河道可以辨别的全长约700公里,有500公里是通过依稀分辨古河道遗址形式辨认的,包括堰塞湖班公错,班公错其实就是古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由于巨大的地质变化,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由于地质变化大,下游河道很难在通过卫星观测分辨出来。可以清楚分辨出来的有200公里,位于印度的克什米尔东北,它的上游有两条较大的分支,分别是50公里和130公里。

这条古河道痕迹保存的非常良好,轮廓清晰可见,从轮廓上分析河流的原始流向正是由北向南,符合古代地图标出的无名河的特性。

下面是河道测量数据;

河道南端,即A点,河床海拔3610米,宽1600米。

B点,河道交汇处,河床海拔3120米,由于这里是交汇处,宽6000米。

C点,古河道上游,河床海拔5200米,冰河宽度2000米。

D点,古河道分支末梢,河床海拔2980米,河床宽度200米一下。

根据自然常识,河道形成河床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河水要有一定的宽度及坡度缓和,水流速度迟缓,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泥沙沉积,否则形不成河床。因此可以判断,A点所处的位置曾经处于河道的下游低洼地带,才形成了河床。

就现在的地形结构,A点比B点高将近500米,比D点高600多米,就现在这种地理形状情况下,A点无论如何是形不成河床的,相反,河床要被这种地质结构形成的流水侵蚀、破坏。

按照古地图所画,这条古河道,原来地质结构北高南低,是南北流向恒河的一部分。由于地质大规模变动,恒河上游被切断,只留下上游今天看到得部分,下游则地质结构大逆转,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理形式,恒河上游断流,流向逆转,现在已成了印度河的发源地。

这条古河道的发现,圆满解决了古地图的真伪问题,它描绘了史前地理情况,这个时期没有喜马拉雅山脉,没有青藏高原,没有长江与黄河……

这几张古代地图是古代史前文明的产物,描绘的是史前地理情况确凿无疑。要知道,我们本次文明史绘制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也不过是最近五六百年的事情。

古地图真伪得到了证实,下一步就是确定古代地图的年限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地图是描绘的是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地球上的地理情况,这些说法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测,理由大约只是呼应青藏高原的形成史,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历史保持严格的一至,青藏高原是漫长大陆漂移的产物,古地图描绘的是史前地理形状,自然也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年前的事情。但是,这种假说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问题,这些古代地图在这几十万年中是如何保存下来的?首先确定,它不会保存在民间,民间对地图来说毫无意义,人们不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用不了三年五载就会遗失掉。它只能保存在皇权贵族手里,这东西对他们来说有现实意义。地图是文明的产物,只有拥有一定的社会文明地图才有意义。问题又出现了,这几十万年的其它人类文明活动痕迹为何成为真空状态?只有这几张地图得以侥幸保存?无法解释。试问,在我国二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以视为珍宝,上万年的地图得以保存,它的成功保存率几乎断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几个版本同时得以保存,简直不可思议。如果按几率来分析,超过十万年前的概率微乎其微,一万年前的概率小于10﹪,只有5-6千年的概率大于90﹪,因为在这个时期伴随着许多世界文明遗迹,况且,一连出现几个相似版本,简直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它是史前文明的产物,这个可以确凿无疑。埃及的金字塔,玛雅文明曾经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那个时代的文明技术就现代发达社会都自叹不如,因此这几张古代地图应该是这一个时代的产物,即五千年以前,六千年以后。当然,这只是推测而已。

古地图的出现,在告诉我们一个惊愕的事实,我国的地形结构形成于5-6千年左右,青藏高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个结果连本人也不敢相信,毕竟形成时间离现在太近了,而现在社会上又没有这方面的任何信息。于是,笔者奔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仔细甄别探索关于中国地形形成的蛛丝马迹,结合近五千年左右地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变化,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世界上,我国是唯一历史记载最长连续不间断的国家,最长时间也不过五千年。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这个时期已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养家畜的特性。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址都深埋在土层中,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深埋地层?

成为史前文化。

华北平原的形成,它是古代洪积的产物,面积30万平方千米。在它下面3-10米的位置有一条生物层(沿海地区约3米,中部地区5米以上),也就是说有植物生存过的痕迹,简单计算冲积平原吞土量超过1500立方千米。准确的说,这1500立方千米黄土是突发事件冲刷到华北平原上来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在这个生物层以上找不到任何植物生存过的痕迹。简单的说;华北平原上一个植物生存界面,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泥沙所覆盖,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这种洪水泥沙冲积一直持续着,中间未形成陆生植物生存所具备的条件。

3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突然一下被洪水泥沙吞没,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古地图与现代地行图,古地图描绘的是史前地理情况,与现代地理情况差距巨大,最具现代地理标志的长江、黄河及喜马拉雅山脉等统统没有,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世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面对古地图与现代地图,仔细分辨着地图上的地质变化,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存在着世界文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里黄沙漫漫,面积50多万平方千米,比华北平原还要大三分之二,也是我国主要地理标志之一,这么大的地理标志,古地图里仍然没有它的踪迹。这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古代地图描绘的是史前时期的地理形状,这个时期没有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及塔里木盆地等,这些东西是新历史时期地质变化的产物。

首先确定一点,塔里木盆地在地质历史变化中,未经过海陆变迁,否则这里是一个很好的水源储存地,或者储存着丰富的盐类。柴达木盆地则不同,它经过了海陆变迁,海水逐渐蒸发变成了现在的盐湖。

因此,这里大胆提出假设,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否与塔里木盆地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理由当然是这几张古代地图,这几张地图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现代地图存在巨大的差异,代表现代重要地形特点的地理标志一概没有,如;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及塔里木盆地等。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笔者百度寻找塔里木盆地形成时间及原因,得到众多学者答复是塔里木盆地是由小天体撞击形成,验证了笔者心中的猜测。不过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形成时间是6500万年,这与古地图出入巨大,古地图没有它的位置,表明这个时期没有塔里木盆地,古地图诞生使用时间被锁定在5—6千年时间段,因此,天体撞击形成塔里木盆地只能是5千年以前6千年后。为了验证这个信息,笔者仔细探索着中国地形特点的各种信息。

从卫星地图观察整个中国地形,塔里木盆地就像一个巨大的伤疤。它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四周高山海拔4000~5000米,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

塔里木盆地是整体的、刚性的大面积地质断裂拗陷,周围高原环抱。根据能量巨变、形状巨变的规律,产生塔里木盆地只有一种可能,能量来自巨陨石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撞击所致。巨大的撞击力量造成该地区大面积地质凹陷,并造成了中国地形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的是全球性强烈地震,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物质以及强烈撞击掀起的粉尘,这种粉尘在地表上广大范围内降落覆盖。

撞击力量击碎地壳增加了地壳厚度,及小天体本身沉入地球内部形成上浮力量(小天体密度小于地球密度)将我国西部地区托起,这两种作用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西部高原的形成,并伴随整体板块在较短时期的剧烈抬升和在较长时期的缓慢抬升。

人类对于陨石的坠落不仅早已有所认识,而且拥有相当的物证——陨石及陨石坑。关于巨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一些科学家或者天文学家和爱好者对其有大量的研究及推测。对

于小行星的入侵事件,仍然是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与研究阶段,而且还不能把这类小行星的体积估计得或者是想象得太大(直径上百公里)。所以,体积超过上千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令许多学者难以接受。

可是,众多学者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自从地球诞生以来,众多的陨石小天体曾经频繁不断地坠落于地球,地球本身就是依靠这种小天体撞击组合成长变大的。只是这种事件发生之际,整个地球必将遭受灭顶之灾。比如,地球上曾经有过繁荣的恐龙时代和恐龙最终灭绝的历史。

根据塔里木盆地的轮廓简单分析,这个小天体长900公里、宽400公里,高取长和宽的平均数600公里,这样算起来小天体的体积超过2亿立方公里,保守一点,高取500公里,其体积也超过了1.5亿立方公里,是地球体积的七八千分之一。

根据天体运动规律,小天体撞击地球时的速度不会低于10千米每秒,这样算起来撞击能量之大很难算出准确数字。大气层的上限为50千米,当它的前方接触到地球表面时,其尾部还远远甩在大气层以外,当它接触到地球表面时,与地球大气层摩擦产生火光和相应的大爆炸,其能量之大是个很难计算的天文数字。不过,这个因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爆炸能量与小天体撞击地球总体能量相比,小的还是可以忽略不计。撞击能量是向下的,它的大部分能量最终损耗在地球内部,这将导致了地球地壳的大规模变化,伴随着的是全球性强烈地震及超级海啸等。

让我们把目标转向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区,高原湖泊总面积约36900平方公里,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52%。高原上绝大多数湖泊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地球上最高的湖区。高原湖泊除东部地区的鄂陵湖、扎陵湖等为外流淡水湖外,其余多为内陆咸水湖和盐湖。

从成因上讲,青藏高原是经过复杂的地壳运动演变而来,近年来由于对古生物和古地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在扎达盆地、吉隆盆地等发现了趾马动物群化石,进而确定其时代为上新世,另外对扎达、吉隆等古湖泊沉积进行了古地磁年代测定,它们的年代依次为7 百万年-1.6 百万年、6.54百万年-1.67 百万年。这里面存在一个矛盾,趾马化石的出现说明该地区在几百万年前是一个水草丰盛的世界,现在高原地区大小湖泊是以咸水状态出现,这两种状态是不能同时出现的,现在的咸水湖绝不可能孕育水草丰盛的世界,反过来说水草丰盛的世界是靠淡水孕育出来的。

从湖泊地貌等分析发现,无论在高原西北、东北还是其腹地,普遍存在着高湖面,其年代大致相近,色林错-纳木错地处羌塘高原东南部,其中最高湖岸线海拔4630米-4635米,高出现代湖面约100米,戳错龙高出现代湖面90米,佩枯湖71米,拿日雍错30米,羊卓雍错仅10米,这些湖泊历史上都曾是外流湖,所以高湖面代表外流时的稳定湖面,由于它们封闭的时代不同,高湖面年代亦有差异。羊卓雍错10米阶段地碳14年代测定,推测为3千年,由于它们发育的历史,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以及补给来源的差异,致使各湖泊都具有本身的特点和演变史。总的趋势是湖泊普遍退缩,一些外流湖变为内流湖,湖水含盐量不断增加,甚至发展到盐湖阶段,扎仓茶卡湖水进一步浓缩,沉积了芒硝和石膏。

关于塔里木盆地遭天体撞击形成青藏高原及我国新的地理解构的证据;

一;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古地图的出现,它就像一个目击者人,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世界,了解了史前地理解构。虽然这几张古地图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古

人类测绘条件所致,形成一定的误差,可以理解。没有古地图,我国地形结构形成也许是永远解不开的迷。如果按照大陆漂移理论定理,缺少的是过渡地图,而且距离现在这么近,无论怎么解释都行不通。

二;华北平原的形成;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是由洪积形成的,这是事实,在它下面5到10米深的地方有一个古植物层,也就是说这个界面曾经裸露在阳光之下并且生长过茂密的水草,是什么原因使整个华北平原一下覆盖了这么多的黄土,覆盖整个华北平原土层体积在1500立方公里以上,相当于撞击塔里木盆地小天体体积的十万分之一,而且在中间部分未有植物生存过的痕迹。它的形成时间基本在5000年左右,与中国历史保持一至。关键是这些黄土覆盖华北平原时间的测定。

三;中国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历史记载最长连续不间断的国家,最长时间是五千年,即炎帝神农氏公元前3000多年。史前文明指的是现代历史以前的文明痕迹,中国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称为史前文化,埃及的金字塔及玛雅文明遗址等都属于史前文明遗址。世界历史记载时间最长、最连贯不间断的国家就是中国,西方国家文明史又出现了断层,如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它们在空前发达的技术文明面前为什么出现断层,而我国的历史为什么是五千年,而不是更长一些时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据有关资料推测,我们本次人类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出现现在的高度文明不超过一万年时间。有些文明古迹不属于我们本次人类所创造,实际上,许多文明古迹我们现在人类技术都无法建造。根据这些确凿的证据,一些学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学说,是指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人类文明。

人类是极其特殊的动物,在这个动物王国中,人脑虽然很发达,但繁殖速度是最慢的,没有天敌,是这个世界真正的霸主。人的繁殖速度每百年大约4-6代人,而且是单胎动物,人口数量在历史上也可以反映出来。从世界历史人口数量调查中可以看出来,五千年以前世界人口数量非常稀少,这也间接证明这个时期曾经遭受特大灾难,这次灾难,人类是险些被灭绝的动物之一。

公元前全世界人口大约500万左右,公元1世纪,综合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资料分析,全世界的人口约有3亿。1500年后,人口增长至5亿,现在是60亿。

人类在五千年以前曾发生过大灾难,这次灾案使人类劫后重生,一步步繁衍生息,究竟是什么样的灾案,使全人类处于一种濒临灭绝的状态?

在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大约出现在公元前,从那时开始才有人居住在青藏高原。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成为现在的藏族。假如青藏高原是大陆漂移的产物,几十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低海拔位置时就应该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为什么在漫长的岁月里高原地区没有人居住?而是在公元前左右人类才进入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中的各个绿洲如和田、阿克苏等地区,他们的历史与中国历史保持了严格的一至,问题是东部地区伴随有史前文明或植物生存界面,它们是史前产物。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区是否存在史前时期地理状况的各种信息(指植物生存界面或人类活动痕迹),如果塔里木盆地这种地理解构万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应该保存相应的植被信息或人类活动痕迹(至少现在没发现)。从地理解构来看,该地区不可能出现史前文明信息。

四;塔里木盆地周边出现大量灰色灰粉尘;这种粉尘成灰色,是天体撞击四处挥发的产物,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特别是东北部地区,轮廓非常清晰。从整体上看东北部地区自形成后并未有大规模雨水出现,否则冲积扇形平原将遭到破坏,形成河流冲积痕迹,同时这种灰色粉尘也会出现冲刷痕迹,有的地方就因为河流冲积形成了不同的颜色。塔里

木盆地西侧帕米尔高原雪山中,由于年代久远生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顺着山谷形成了一条条冰河,冰雪夹杂着从山上裹下来灰尘,形成清晰的轮廓线。在冰河尽头,冰雪融化的地方,堆积起厚厚的灰尘杂物,厚度一般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简单推测这些灰尘是伴随塔里木盆地形成而形成,准确形成时间虽然不能确定,但能确定它不是及其遥远的事情,否则冰河上在也不会有清晰的轮廓线。

五;塔里木盆地周边冲积扇形洪积物的形成;这是重要的地理标志,按照正常的雨水冲积常识,形成的冲积痕迹是上游多细小分支,下游集中却流水痕迹重的特点。扇形冲积物完全违反了这种特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上游水量大集中,下游分散,这样才能形成冲积扇形平原,比如,河道决堤。这表明冲积扇形洪积物形成时伴有大量的洪水出现,而且洪水过后在没有大的雨水,否则会有新的河流冲积痕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地质突变。

六;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变化;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整个华北平原超过一半土地盐碱度非常严重,可以说是寸草不生。每到春季,白茫茫一片,产生厚厚的一层盐碱白沫。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挖沟排涝等,以及机械的应用,地下水下澈及耕地保墒的作用,厚厚的盐碱没有了踪影,应该说这是人类直接参与治理的结果。关于这些盐碱地是怎么形成的,传统的说法是由于海侵造成的,某种特殊的原因海水涌入了华北平原,形成了盐碱地。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这些盐碱是伴随着西部地区产生的洪流一起过来的,即西部地区曾经存在咸水湖,特殊的原因导致湖水倾泻华北平原,并携带大量泥沙。不管出于那种情况,总之华北平原曾经存在过非常严重的盐碱地情况,并在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自华北平原形成之日起,不说年代多少,历史上曾经爆发无数次的洪水,洪水是要将盐碱冲入大海的。这里要说的是如果华北平原形成时间足够长,就会有足够的淡水将平原上的盐碱冲入大海,就不会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白茫茫的盐碱地景象了。

七;高原地区含水量变化;在中国高原地区,不论是喜马拉雅山的雪峰,还是青藏高原中的众多湖泊,还是塔里木盆地周边的雪山,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水系在不断萎缩,含水量在逐年减少。这是定数,是个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在以后的时间里这种现象将继续。

它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太阳光照射地面形成高温,在与平原海拔相同高度属于高温区。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低温区。当平原空气中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冷热气流交换在4000米左右高度就形成了降雨。低海拔中的空气运动到高原地区时温度成上升趋势,再也不能形成雨水。相反,高原地区中的湖水雪水蒸发一但来到低海拔位置便形成了雨水。这和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是一样的,此过程不可逆转。以上这种现象在证明一件事,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空气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才有了原始大面积覆盖的雪山,在以后的岁月中,雪山融化形成的雪水成区域性循环状态,但蒸发的雪水不可避免的外流,造成了今天雪山湖泊水系成萎缩状态。

年期间冰河运动了2200多米。

消失的雪山痕迹

塔里木盆地西侧帕米尔高原冰川消失运动中的痕迹,其末端融化带积聚了厚厚的灰尘。

塔里木盆地西侧帕米尔高原冰川消失运动中的痕迹,其末端融化带积聚了厚厚的灰尘。

塔里木盆地西侧帕米尔高原冰川消失运动中的痕迹,其末端融化带积聚了厚厚的灰尘。

朗钦藏布也被称为“象泉河”,在它的中末端出现数段被高山阻断痕迹,左边河道被抛向80米的半山坡,右边河道被抛向200米以上的山坡。(还不能确定,是否卫星数据传输错误)

朗钦藏布凹陷地带,河道被巨大的凹陷坑阻断,河床到坑底落差300多米。(还不能确定,是否卫星数据传输错误)

八;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自有历史记录以来,西部地区一直向干旱沙漠化发展,而人们一直将这种干旱沙漠化的成因归结于人类开发活动的结果,这是错误的,造成这种结果是由于黄河水不断东流造成的。

据史料记载,汉唐时期敦煌森林茂密,林草资源丰富,曾是藏豹卧虎之地,东、西、北湖及南北一带都有数百千米的胡杨林、红柳林和芦苇,祁连山雪水丰富,大小河流纵横,湖泊遍布。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一个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上世纪6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现在却成了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的、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大荒漠。如今,这里已没有一滴水,昔日的碧波荡漾已荡然无存。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随着时间的流失,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

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敦煌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

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上注定的因素,这个因素与五六千年前的历史事件遥相呼应。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水不断东流,使西部地区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渐渐变得干旱少雨,大地逐渐沙漠化。河水流失,是地区含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地区干旱的主因。中国西部地区是这样,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也是这样,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因为有一条流向印度的河流朗钦藏布,从而导致该地区含水量大幅度下降,形成了今天干旱的景象。

假如,黄河没有延伸到西部地区,而是被层层大山阻断,这就形成了无数的淡水湖,湖水蒸发将孕育周边的自然环境。青海湖就是最直接的证据,假如青海湖存在一条外流河道,湖水消失,伴随着的是周边绿色的消失。

九;西藏地区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地形结构;这个地区的特点是;空气稀薄,干旱少雨,寸草不生,一排荒凉的景象。从卫星地图上观察,这里虽然处在高海拔位置,但在某个历史时期曾经被大量的洪水淹没,由于这里几乎没有风沙、雨水,原始地貌保存的非常良好,被洪水淹没冲积的痕迹轮廓清晰可见,也就是说这里曾经被大水淹没过。这里要说的是这里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洪水?而且是咸水,这说明这个地区是由海洋状态直接过渡到陆地状态的,而且保留了海洋痕迹,这种洪水淹没轮廓痕迹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假如用大陆漂移理论解释,这种高原形成时必定经历过一个低海拔时期,假如低海拔时期只维持几千年或几百年,低海拔时期必定存在一个雨水湿晕的气候阶段,湿晕的气候必定孕育一个植被良好,河流交错,存在大量动植物生存过的痕迹。在回头看看这一地区,一派荒凉的景象,找不到任何动植物生存过的痕迹,更没有一条像样的外流河道。造成这种现象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地区是突然变化到现在这种地理环境的。

在西部靠近印度地区,残存着一条古代河流遗迹,即朗钦藏布也被称为“象泉河”。由于这个地区雨水风沙非常稀少,河流痕迹保存非常良好。从卫星地图观察,每条河道轮廓清晰可见,甚至还保存着河道原始的冰雪。由于地质大规模变动,河道往往被突然隆起的高山阻断,但河道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从整体轮廓结构分析,从青藏高原形成之日起,从未经过暴雨的袭击,否则原始的古河道遗迹将遭到破坏,更不可能保存原始的冰雪。

在北纬31.52.20度,东经79.19.20度,出现了罕见的一大奇观,由于地质变化,河道被悬在了山坡半空,与低谷落差70-80米,而且原始的冰雪依然存在。

再次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这里虽然是世界最高地,却有大小湖泊数百个,除东部少数几个外流胡是淡水外,其余全部属于咸水湖。咸水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该地区是由海相变为陆相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

造成这种局面可以判断,青藏高原形成是分两步形成的;第一步,这个地区原属于海相,被一种突发力量抬升变为陆相,原始的海水停留在上面,形成无数的咸水湖。在北纬31-33度,东经79-81度,这片广大地区却是异常的干旱荒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这里有一条流向印度的河道朗钦藏布,河道吸干了这里的水分,使这里变得更加干旱少雨,留下了这荒凉的景象,并保存了河道痕迹。第二步,又是一种神秘力量,这次的力量将古河道层层拦腰截断,河流痕迹被抛到了山顶,表明了这次地壳变动力量之大,也是青藏高原形成的最后力量。

十;青藏高原众多湖泊原生态变化;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南距孟加拉湾约1000公里,西距印度海约2000公里,东距中国的东海3000公里,北是干旱无比的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在这高原之上存在着大小湖泊数百个,由于这个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根本形不成强降雨。周围海洋湿晕气候难以渗透该地区,在它的南部及西部虽然距离海洋近,但是,从海洋过来的湿晕气候均被周围的高山阻挡在高原以外。东部虽然坡度较缓,但终

因距离海洋远及高原地势高湿晕气候仍然不能渗入。北部干旱的气候自然更不必说,不能为它补充丝毫的水分。因此,这些湖泊里的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仅靠附近有限的雪水弥补。这些湖水受风吹日晒,水分随大气外流,湖水总体呈下降趋势,湖泊在不断地萎缩。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所至,这种地理环境是稳定的,因此湖泊的萎缩过程也是稳定的。这个过程持续了多少年,是个未知数。但可以简单计算出来,如;某一湖泊每年湖面水位下降多少,形成一个数据,连续观察数年,就可以计算出最高湖面存在的时间。

十一;世界植被分配情况;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一棵名叫麦修彻拉的刺球果松,树龄高达6400岁;另外一棵是非洲西部加那利亚岛的龙血树,已经活了8000多岁,在1868年毁于一场风灾。最高的树木是澳洲的杏仁桉,普遍高达百余米,最高达156米,相当于50层的高楼。最粗的树木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生长着一棵栗树,树身周长为56米。以上这些世界之最与青藏高原周边原始森林无关。

在青藏高原南侧及西侧都存在热带雨林气候或亚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适宜雨水丰富,孕育了大批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存在时间是漫长的,假如数万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即便是没有长寿树,也应该大量存在上万年腐木存在的痕迹,至少现在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以上十一项相辅相成,指向了中国5000年发生的地质历史变化,这个事件直接指向了塔里木盆地的形成过程---天体撞击。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特定给我们安排了一把钥匙,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地质历史事件,需要对下面一些物证进行精确时间测定;

1、追诉古代地图的根源,求证地图原件诞生时间,毕竟是从网络传过来的,需要对

原件复制年代进行鉴定,主要是辨别不是近代的推测品。

2、华北平原5-10米处古植物层年代精确测定。

3、中国境内出现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年代的精确测定。

4、玛雅文化、埃及文明的形成时间精确测定。

5、恒河的延伸部分,即现在的无名河河床残留物年代测定,及阻断无名河山峰勘察

测定。

6、塔里木盆地周围山脉的地表中拥有撞击尘土覆盖下的古植物层和古地表层年代测

定。

7、在青藏高原南侧及西侧原始森林寻找最古老的植物生存痕迹,并对其进行年代测

定。

8、青藏高原地形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高原中的湖泊呈萎缩状态,这个湖泊失

水的过程是稳定的,测定湖泊每年湖面下降多少,计算出最高湖面存在的时间,

计算的结果应该同以上高度一致。

以上各项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测定(异地分散处理易产生误差),测定的结果将是开启青藏高原形成这扇大门的最后钥匙,8项形成时间应该高度一致或相似,否则开启这扇大门的推理不能成立。

最后的叙述;大约在200-700万年,青藏高原地区还处于陆地状态,这个时期水草茂盛,孕育了一批陆生动植物,包括已灭绝的趾马。大约100万年前,现在还不能确定的原因,青藏高原这个地区沉入海底,由陆相变为海相。

大约一万二千年左右,一颗直径约达1000千米以上,体积超过5亿立方千米的小天体,在经过地球附近时,不幸与地球相撞,最终坠入地球,成为地球的一部分。撞击地点;南寒带与南温带交界处,向北滑动4000多公里,于孟加拉湾地区沉入地壳。撞击的直接结果使太平洋板块插入亚欧板块,使珠穆朗玛地区迅速隆起,地壳整体向北滑转3000多千米,使地处温带地区的西伯利亚在短短的数小时内迅速进入寒带地区。同时,中国的地理位置也由南寒带地区移动到北温带地区,并携带大量冰原、冰川。

高原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就在这一刻迅速升高,成为一片新生陆地,这个地区由海相变为陆相,海陆再次大变迁,由于事发时间短,西藏地区至今仍然保存海洋特性,残存大量盐类,未被以后形成的淡水冲入海洋。珠穆朗玛峰也在这一瞬间诞生,海拔约4-5千米。

大约5-6000年左右,一颗长900公里,宽400公里体积超过1.5亿立方公里的小天体再次光临地球,这次的撞击地点是塔里木盆地。小天体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地球,这种高速撞击几乎在撞击表面没形成飞溅。撞击力量是垂直向下的,小天体撞击的总能量最终消耗在地球内部。这种能量消耗释放最终表现在地球地壳出现大规模变动,伴随着的是超级地震及海啸。撞击力量及撞击形成的高温,使大量石质结构的物质成为粉末性结构,这就是塔里木盆地众多荒漠的来源。青藏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就是这一事件的产物。

天体的密度小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因此,坠入地球内部小行星一直处于上浮状态,我国西南部地区被这种浮力迅速托起,海拔再次上升2000多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关于这件事,为什么没有历史记载或传说?只有一种解释;由于灾难面积大,剩余人口过少,看到过程的人不会存在生还者,甚至死去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而活着的人又不知道这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是大地震大洪水的幸存者。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青藏高原

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一、季风环流 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大陆性季风显著 ?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 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 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环流格局 中国1月气压平均流场 1.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大致35?N以北为西风带;25?N~35?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25?N 以南为东北信风带 2.在东西风带交界处(25?N~35?N),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则受东风带支配 中国7月气压平均流场

中国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的东部连线为界,其东南部为季风区,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气候湿热。 冬夏盛行风向 中国1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冬季中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中国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图 夏季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偏南季风。大陆热低压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伴随的极锋或赤道辐合带是夏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二、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3 000m临界高度) 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空间特征 面积大:东西3 000 km,南北1 500 km,占中国陆地面积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 高度大:平均4 500 m,占对流层高度1/3 中低纬度:25?N~40?N,处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过渡区 (一)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 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 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 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 (二)青藏高原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9.1青藏地区的板块-地体演化史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中间为陆壳块体,有称为地体,有的亲冈瓦那,有的亲扬子,后来由于板块分裂、漂移碰撞一起。 青藏地区原来大的板块都分裂成为小块,现在一般成为地体 地体原来就是某个板块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从母体板块中裂离出来,开启独立演化史——独立 拼贴:两个地体的暂时连结(联合地体),总体仍处独立状态。 终极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称为板块(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但不再有独立演化史 泊位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成为板块(或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再次分离成独立的地体。 构造有争论:羌塘地区是整体还是要区分 西(南)羌塘地体: 冰筏 东(北)羌塘地体:(亲扬子板块) C1 日湾茶卡组:富含珊瑚、腕足(大长身贝等) C2 含蜓碳酸盐岩 P3 热觉茶卡组:双湖地区上部夹煤层,含华夏植物群(大羽羊齿、单网羊齿等) T1 康鲁组:飞仙关型红色地层(干旱气候带)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不同学科学者不同观点 高原隆升争论焦点:青藏高原什么时间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最大高度 构造学者的主张: M.Coleman和K.Hodges(1955):青藏高原在晚中新世以前就达到了最大高度。在过去某一段时间达到了最大高度,然后开始坍塌;14Ma是青藏高原保持其最大高度的最小年龄 T.M.Harrison etal.(1992):青藏高原于8Ma达到最大高度 南北向裂谷 “高原隆升”反方观点 从珠峰升高看青藏高原隆升,18mm/年,南面22mm/年 实测5.8mm/年 垮塌的是中间区域 没有百年历史高程的记录,无从谈隆升还是下降 岩石学家、构造地质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最高的时段已经过去,现在处在降低,垮塌的时期古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者认为:青藏高原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 证明5Ma来强烈上升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中国地理之青藏地区 一、考纲透析 1.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在图上画出经纬线,确定其位置)。 2.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农牧业生产特点。描述该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影响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4.能源和矿产资源。了解青藏地区能源的开发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分析该地区太阳能和地热丰富的原因。 5.分析青藏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青藏铁路修建的区位及意义。 6.主要城市。分析青藏地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7.了解青藏地区要的环境问题及措施。 二、体验高考 (2012 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 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1-2 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3~5题。 3.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4.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5.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三、自建基础 1.填注 (1)重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巴颜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其隆升机理和过程以及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涉及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变化及多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牵涉到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凝炼着地球科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其中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过程就是众多问题的基础。 青藏高原抬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结果。印度洋海底扩张研究揭示,大约于70Ma的白垩纪末,印度板块开始快速北进,最高速度达17cm/a。早期,印度大陆板块前端的大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简称“海-陆碰撞”),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俯冲于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图7-15左);晚期,大约在43Ma的中始新世,印度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使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接触和碰撞(简称“陆-陆碰撞”(图7-15右),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很难俯冲。有学者把“海-陆碰撞”称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陆-陆碰撞”称为“硬碰撞”(hard collision)。从“软碰撞”到“硬碰撞”,印度板块北进阻力加大,速度明显降低(下降至5cm/a),但传递的力量更大,影响更深远,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大规模隆升。 图7-15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例如:①青藏高原从40Ma前后的始新世开始隆升,至14Ma的中中新世左右达到5000m多的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到现在的高度(Coleman等,1980)。②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已经接近现今的高度,此后高原抬升缓慢(Harrison等,1992)。③青藏高原从40Ma开始缓慢抬升,至4Ma前后加速上升(徐仁等,1973)。④青藏高原在40Ma、20Ma分别有过1000m多的隆升,后又经准平原化作用使地面降低,最后于4Ma以后才急剧隆升到4000m的海拔高度(李吉均等,1979,1998)。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也有多种不同的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青藏地区(导学案)(含答案)

青藏地区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分析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对能源与地质构造的影响。 2.理解高寒气候的形成,分析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学会描述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3.理解高原农牧业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4.形成以“高”为中心的知识结构图 【学习重点】 1.青藏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2.高寒环境对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能源,资源等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山以西,山以北,山 和阿尔金山、山以南, 2、范围(行政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西部、甘肃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 二、地形:主要位于我国地势________阶梯,地形以_______为主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的高原,连绵、广布,平均海拔超过 米。有“”之称。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 2、大峡谷为世界之最。 3、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三、气候: 1、由于高,形成独特的气候。 2、主要气候特征: ①结合青藏地区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分该地区的气温特点 ②结合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描述青藏高原区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四、水文特征 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 资源丰富。尤其是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这里是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的_________、、都发 源在这里。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湖为我国第一大湖,湖为海拔最 高的湖泊。

五、植被和土壤青藏地区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六、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1、青藏地区气温低,但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地热能丰富的原因:,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能电站 3、“聚宝盆”盆地有察尔汗的(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鱼卡的煤、锡铁山的。 【课堂检测】 一、基础自测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 1. A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2.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A.水能、生物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石油、天然气 D.核能、生物能 3.A地形区比B、C两地形区人口密度小得多,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较晚 B.自然条件恶劣 C.经济落后 D.交通落后 4.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5.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

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

青藏高原海拔

篇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庆奎 200621059 气象学2班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 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PDF.pdf

试阐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 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 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 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SW季风和高空反气旋。但此时的SW季风只在中国沿海可

青藏高原的形成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山峦起伏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个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青藏高原形成多少年?它是怎么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谜。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它的形成解释主要是大陆漂移理论。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挤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运动碰撞之后, 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 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逐渐升高, 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了6000多万年,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这套理论源于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他于1912年相对完整地提出了这套假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大陆漂移设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与海洋的形成》问世,才引起地质界的震动。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板块理论被公认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五大成就之一,它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地质学革命。但是板块理论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版块分裂运动的强大动力来源问题。80年代末,以美国科学家为首提出的大陆动力学计划旨在解决“板块”没有解决的大陆地质难题,如何发展板块理论,使这一学科陷入僵持中。 大陆漂移学说纯属巧合与联想,如果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能像拼图一样吻合在一起,能证明它们曾经连在一起的话,那么世界上诸多大江大河看上去更像是刚刚分裂的大陆板块。当然,我们知道那是由于水流冲刷的结果,是和大陆漂移没有任何关系。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也许它们原本就是连在一起,但不一定是漫长的大陆漂移,也可能是瞬间形成的,比如,天体撞击事件。 大陆漂移违背了以下几个自然规律, 第一;大陆漂移理论是以水为漂移载体,在理论上违背了自然常识。水的密度比岩石小,它是地壳上的物质,大陆漂移理论是以水为参照物,是在水的轮廓基础上提出了漂移理论,这一理论违背了自然常识。 第二;大陆漂移缺乏源动力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发展至今,还没有找到强大的动力源,没有动力源凭什么运动。再者说,在物理学上一个物体受力不一定运动,只有这个力达到或超过物体的静态摩擦力或承载力,这个物体才发生变化。如;墙上有一铁钉,上面挂上十几公斤重的物体,它不会有变化,可以挂上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挂上二三十公斤的物体,超过了钉子的承载能力,物体便会很快滑落到地。大陆漂移正是缺乏这样的力学原理。 在如,一个人推动一个木头箱子,木头箱子静态摩擦力是50千克,而这个人的推力只有49千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个人推多长时间,箱子是不会移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读书报告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学生姓名:张海龙 学号:200801010122 指导老师:王刚老师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摘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直至现今它依然处于隆升之中,新生代早期,伴随着特提斯洋的消亡,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完全拼接在一起,同时开始了青藏高原的缓慢隆起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第四纪,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基本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与构造情况。 关键字:高原隆升;历史约束;青藏高原 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意见。一类意见认为, 印度2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晚于55Ma ,甚至可以晚到早中新 世【1-5】 ;另一类意见认为其早于55 Ma ,最早可以到晚白垩世 【6-11】 。越来越多的证据 支持这样的认识:印度2亚洲大陆起始碰撞的时间不晚于65 Ma。大致可以将青藏高原的构造岩浆事件划分为三大阶段:碰撞前(早于65 Ma) ,同碰撞(65~45/ 40a) ,后碰撞(晚于45/ 40 Ma) 。 青藏高原的显著隆升,主要发生在后碰撞阶段,多数人比较接受幕式隆升模型,认为现今青藏高原的高度主要是由18 Ma 左右、8 Ma 左右、3.6 Ma 左右三次大隆升造成的。李吉均(1999) 根据青藏高原的夷平面将3. 6Ma 以来青藏高原的构造运动划分为青藏运动(A 幕: 3. 6Ma ,B 幕: 2. 6Ma ,C 幕: 1. 7Ma) 、昆仑黄河运动(1. 2Ma ,0. 8Ma 和0. 6Ma) 以及共和运动(0. 15Ma)。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有很多的研究证据可作为其约束,限制具体的隆升时间、事件、地点以及具体隆升高度。下面为一些约束证据: 1从青藏高原南北两个磨拉石剖面的对比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 从高原南北两侧磨拉石建造的对比来看,近一千万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的性质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旋回来分析,反映在地貌与沉积上,则存在三种情况: (1)抬升速率小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下降,高原地貌出现以海平面为基准的绝 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序列; (2)在抬升速率等于或近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趋于稳定,高原地貌出现以区域 基准面为准的相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为相对均匀大小的粒度组合; (3)在抬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上升,高原地貌表现为发育山地地貌,磨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形成机理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形成机理 详细的解释: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当然,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9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我国及世界气候环境的变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青藏高原西风带路径的影响 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 (3~4公里)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而形成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背,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冷空气由于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向我国东部地区倾泻到更南的纬度。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地处高原西风带的背风位置,风速较小,天气、气候别具一格。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于近地面气流的屏障作用。东西方向上,它阻滞了随西风气流东移的天气系统,南北方向上它直接阻挡着我国西部对流层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流。冬季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南侧的印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温度高,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同时西风带气压系统受高原阻挡在其西侧停留、减弱、消亡,而东侧的四川盆地一带则又相对平静,气流扰动较少,风力较弱。高原北侧又不易受南来暖湿气流影响。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进一步加强蒙古高压的势力,进而产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强寒流影响。而高原阻挡海洋湿润气流进入我国西北盆地,形成少雨的燥热天气,使我国新疆极端干旱,成为少有的少雨区和无流区。 2、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形成的影响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 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第29卷第3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No .3Vol .292007年9月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Sept.2007  收稿日期:20062102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34021);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重点科技项目(200431881212)  作者简介:马润勇(19612),男,陕西子洲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教学与研究。E 2mail :dcdgx31@31@https://www.doczj.com/doc/476040488.html,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马润勇,彭建兵,袁志东,邸海燕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大陆强季风气候的耦合效应、黄土高原的阶段性抬升、构造变形及其构造侵蚀效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多种黄土地质灾害。黄土高原的构造抬升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变形使黄土产生构造裂隙、节理,增大了黄土的侵蚀速率,促进了黄土的坍塌和滑坡等侵蚀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形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及地震活动带等稳定性条件差的黄土分布区,是黄土侵蚀性地质灾害最剧烈的地区。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构造侵蚀 中图分类号:P542;P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561(2007)0320289205 G eological H azard E ffect in Loess Plateau due to Q 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MA Run 2yong ,PEN G Jian 2bing ,YUAN Zhi 2dong ,DI Hai 2yan (S chool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S urveying ,Chang πan Universit y ,X i πan 710054,S haanx i ,China ) Abstract :The coupling among the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and strong monsoon effect in East Asia ,structure deformation and staggered uplift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its tectonic erosion is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have arose multi 2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 uplift of loess plateau have induced gravitative ,trace to the source and water 2flow erosion.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has resulted in structural crevices and joints in loess ,increased the erosional rate of the loess ,and accelerated the collapse and landslide of the loess.Soil erosion is the most intense in large tectonic deformation zones ,active fault zones and seismic zones. K ey w ords :Qinghai 2Tibet plateau ;uplift ;loess plateau ;geological hazard ;tectonic erosion 0 引言 青藏高原的隆升强烈影响到亚洲大陆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122],其中,22Ma B P 改变了东亚地面行星风系并出现季风效应;815Ma B P 东亚季风效应增强,干旱化程度加剧,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开始;316Ma B P 起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与放大作用增强;112Ma B P 以来,亚洲现代冬夏季风气候效应逐级增强。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高原内部及其周缘区的活动构造发育、地震活动强烈,滑坡 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324];隆升还导致其北 部区域干冷的冬季风气候盛行与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及戈壁沙漠扩展[5];鄂尔多斯地块因其与青藏高原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块体间构造变形格局关系,在亚洲大陆强季风气候效应的耦合下,导致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后期的构造变形与各类灾害效应的产生。笔者以构造侵蚀为例,对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问题作简要探讨,以利于加深对现代黄土高原地质环境的认识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