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形成。自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以来,自我意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和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西方,自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一般而言,大多数实证

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则一般为思辨性探讨。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

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自我意

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自我认知,即对

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举例来说,个体对自己身高、相貌、健康状况、

性格或是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自我认知;而对自己身高、相貌的满意与否产

生的愉悦和自卑情绪,对自己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自我情感;

根据自己外在条件而扬长避短地装扮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就属于自我意向的范畴。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可以把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才出现。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

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从自我中的精神自我部分产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又可以把

自我意识看作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自我意识一旦产生,便有了相

当大的独立性。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

我概念只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都涵盖于自我的范畴之内。由于长期以来,

西方和国内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研究都是在自我(self)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在下文的一些相关理

论阐述中,我们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所谓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

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自我意识内部各要素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对待自我意识包含哪些结构元素方面却不尽相同。

詹姆斯提出的是一个“扩大的自我”。这个“扩大的自我”包括所有能用“我的”来称呼的事物,如我的学习、我的身体等。这个自我还可以区分为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和纯粹的我四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组成部分。“物质我”的核心是对身体的自觉,衣服在其次;“社会我”是对他人印象中的自己的认识;“精神我”则是自己的意识状态、心理倾向和能力的认识。

奥尔波特(G.W.Allport)提出了一个叫做“统我”的概念,用来表示自我意识结构特征。他认为“统我”有七个特征;(1)躯体感觉;(2)自我认定或超越时限的连续性;(3)自我提高;(4)自我延伸;(5)理性的过程;(6)自我想象;(7)力求自我统一。奥尔波特这里的“自我延伸”相当于詹姆斯的“扩大的自我”。虽然奥尔波特对自我结构的组成元素的辨认不同于詹姆斯,但他对这些元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看法与詹姆斯相当一致。

弗洛伊德(S.Freud)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自我结构①。他把自我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关于其详细内容我们在人格理论中将做详细介绍)。此外,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如罗杰斯(C.R.Rogers)将自我区分为: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并且认为这三者之间应当保持一致,至少应该接近。如果这三者差距太大的话,个体的自我会因适应不良而面临分裂的危险。

西方对自我意识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还有很多,但以上述几种观点最为典型。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论证了自我意识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心理结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各构成元素的特点。

在我国,心理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上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持两分法的学者认为,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的高级形式,深刻地体现着人类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这样一个本质属性。所以,自我意识也必然包含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两个方面。亦即人的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评价等)和自我意向(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等)两个辩证统一的大方面。

持三分法的学者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的统一所构成的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知即指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概念等;情即指自我情感,包括自我感觉、自我体验等;意即指自我意向,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掌握等等。事实上,三分法是将二分法中自我认识中囊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体验分化出来,构成三分法中的自我情感部分。这种划分方法较二分法而言,要更加明晰。

持四分法的学者认为,自我意识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一方面逐渐扩大、分化和丰富,另一方面逐渐概括化、整体化和统一化。他们认为自我意识的构成形式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自我存在、自我地位、自我的双重性以及自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综上所述,对自我意识结构划分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划分。但目前的许多调查研究中,人们多以“三分法”来考察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即将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为: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个部分。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①[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新编》,5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其二是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有时候人们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质密切联系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财产等)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表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或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认可等。

3.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实际存在或是观念存在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状况和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①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应,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的反应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应,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或者是非理性认识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消极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如果用于指导现实生活或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迷惑和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四、自我意识的特点

① [美]霍妮著,《自我的挣扎》,108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自我意识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其特殊之处:

首先,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是社会意识内化于个体头脑之中的结果。从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生活于不同的社会意识环境中的人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和角色认知。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个体,其自我意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一定社会意识的烙印。如果一个人从小脱离社会,没有社会化的过程,他就不会产生自我意识。例如狼孩、熊孩等,他们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没有人类社会意识环境的熏陶,只能称之为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其次,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自我意识为人类所独有,使人类能够将自己与客观世界区分开来。人类一旦有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认识,就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适应外在的客观世界,并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同时,个体还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对自己的能力和其他有关方面做出正确的估计,从而支配自己投入到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去。

再次,自我意识还具有独特性。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而每个人在事物的认知水平、体验能力以及行为调控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使得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必然呈现一种独特性。

五、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影响

自我意识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个要素。其中自我认知、自我情感是自我意向的基础,而自我意向则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外显行为。个体的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会对个体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意识使个体的活动具有同一性(一致性)。个体的现实生活总是富于变化的,但是人们的反应却是按一贯的方式进行的,使得个体产生一种活动上、行为上的恒同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我意识把自己看成一个统一的连贯的实体,从而产生了维护这种一致的强烈动机。如果破坏了这种连贯性,个体就会产生不安的感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身材特点、性格和气质等特点来装扮自己,从而在穿着上表现出一定的风格。这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中的自我形象意识在支配着人们的装扮方式和购物行为。如果由于外在因素而突然改变了这种着装风格,人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自我意识会使个体自身活动保持一致性,但当与他人的活动相比较时,自我意识会支配自我寻求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强调自己的独特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个体活动被预期可能受奖励的时候。

自我意识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解者和发动者。自我意识能使个体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下,在进行什么活动以及活动的进展如何;并且还会根据这些认知来对该状态和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并随时根据对实际情况的最新估计来保持或调整自己行为的内容、方向和强度等。有时候,自我意识还是个体活动的发动者,因为人的活动并非都是由外部因素来决定,个体的内在需要和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也有重要的支配作用。一旦个体意识到了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意向,当外在的环境许可时,个体的行为就可能会发生。

自我意识还会制约个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事情与个体无关,而有的事情却与个体的利益、信仰、价值观密切相联。当个体意识到那些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事情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反应。否则,反应程度较小。个体在幼年时期,自我意识介入的事情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还很肤浅,自我认知的水平还很低。到了成年之后,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了,个体能够认识到很多事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自我意识介入的范围就会变得开阔。这些介入范围不仅包括财产、家庭、职业、

朋友、名誉、目标等,还包括国家、政党、民族、社会政策等。一旦这些领域发生变化,个体都会做出反应。

自我意识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个体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常常将自己作为参照。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大多都是相对于自身的状态而言的。比如个体认为某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其含义可能是说比自己强;个体认为某人道德品质不好,可能是说没有自己高尚。

自我意识不仅对个体的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在后文将详细论述。

第二节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

一、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理的发展,年龄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生理及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发生。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物—我知觉分化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刚刚出生的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的手指、触摸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此时,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到一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直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的(尤其是无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人—我知觉分化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对人微笑;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的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反映,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形象,10个月时出现想与镜中自我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照片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词语(名字)联系起来。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我”这个词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

国内外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除了生理的发展以外,个体的年龄也是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的因素。自我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20多年的时间。皮尔斯(V.Piers.Dale)和哈里斯(B.Harris.David) 在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韩进之等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这一总趋势还呈现了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第一个上升期

为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由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进入平稳期;第二个上升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此后进入初三平稳期;第三个上升期为初三到高一,此后至高三进入平稳期。其中自我评价随年级的增加几乎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自我体验的发展则是先快后慢,不能同步随理性认识的提高而上升。在自我控制方面,低年级学生行为控制偏向于外在权威;高年级学生行为控制的外在压力则逐年减弱,自主性增强。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是初中阶段。马斯(H.W.Marsh)和西瓦森(R.J.Shavelson)、海特

(E.Hater)假设,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是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生自我意识各个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①。杨善堂等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成人感、独立性、自尊心及自我评价能力均随年级增高而不断发展,其中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②。

有的学者还认为,个体间的性别差异也是影响个体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对此至今还无定论。国外心理学者皮尔斯和哈里斯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国外的一些学者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为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也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2.心理因素

自我过程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它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中,自我评价、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有较大的作用力。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自我评价作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我过程的一部分,其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就影响了自我意识的变化。自我评价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心理行为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使自我意识出现相应的波动。

自我修养就是个体培养正确对待自己,端正自我态度的过程。自我修养要求准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设立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学会进行自我批评,正确对待成绩和挫折。而这些自我修养的内容本身就是自我意识得以健康发展的因素。

(二)社会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意识的产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生理的成熟和发展是个体产生自我意识的关键,但这只是一个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有赖于个体在生理成熟和发展的同时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1.家庭环境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于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而言,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杜亚松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得分高者在评价家庭环境各方面都优于自我意识水平低者。③1967年,霍金斯(G.Hawkins)研究发现,城市中学生自我意识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农村学生,我国学者钱

①杨心德,《关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5-2。

②杨善堂著,《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研究》,6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③杜亚松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p148-150。-

秋玲等人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钱秋玲等人研究还发现,高社会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阶层的孩子。杨善堂的研究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

国外不少研究者发现,父母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是马斯等的研究则表明,父母分居、离异对儿童自我意识并不产生远期的负面影响,国内学者苏畅、钱秋玲等人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很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应。哈特(J.A.Hattie)研究表明,父母的满意度、教育、兴趣、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与孩子的自我概念显著相关,如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关注持积极的态度,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①。一些国外研究者还发现,父母教育兴趣、适度控制和接受性与子女的自我意识显著相关。港台学者卢钦铭、陈李绸、张春兴等发现,学生愈感觉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意识就愈高。国外研究表明,孩子自我意识中的多个因子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理解式教育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式教养方式呈负相关。国外学者德琼娜(T.Dejana)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令人惊讶的作用——自我意识低下者常缺乏与父母的交流②。劳(https://www.doczj.com/doc/474555561.html,u)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8-13岁)的评价,尤其是母亲的评价与儿童自我意识明显相关。父母评价的一致性与儿童自我意识明显相关。父母评价的一致性与儿童自我意识也有很强的联系。父母教育不一致的儿童的自我意识低于父母教育一致的儿童③。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好于非独生子女,两者在自我意识多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

2.学校环境

学校是个体家庭以外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作为学校权威的老师,以及个体在学校中的同辈群体都会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师生关系和学生学业成绩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减少学生行为问题的关键因素。个体有关自己的大多数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影响着学生对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中的诸多心理因素如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等影响深刻。国内学者林崇德等人的研究发现,属于冷漠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都低于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

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各国学者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哈特在1992年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因年龄、社会地位、文化、种族和测量量表的不同而不同④。马斯等人在2000年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好但学业自我意识却低;而在学业自我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学校地位也低,对自我意识有不良影响。但是他们在2002年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意识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但与非学业自我意识无相关或负相关。国外学者还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港台学者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意识与学业成绩、智力几乎没有相关或相关性很低。关于成绩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① H a ttie, J.A. Se lf-c onc e pt. L a w re nc e Er lba um A s s oc ia te s, I nc. 1992:p181-189.

② D e ja na T a s ic C r oa tia n Me dic a l J our na l, 1997,38(1): p23-25.

③Lau,S., & Pun, KL (1999). Parental evaluations and their agreem ent: Relationship w ith

children’s self-concept.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7, 639-650.

④ H a ttie, J.A. Se lf-c onc e p t. L a w re nc e Erlba um A s s oc ia te s, Inc. 1992:p181-189.

此外,个体在学校中的同学和朋友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学校是一个人际互动的重要场所,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会依据同伴的看法和反应反观自己,重新定义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也会在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来促成更高的自我意识发展,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环境。而且,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榜样”也可以说就是参照群体。一般而言,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定位。因此,个体在学校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对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变化至关重要。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3.社会文化环境

关于社会文化,我们已经在社会化的内容中做过论述。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力,必然也将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禁忌、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就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这在跨文化研究中有明显的例证。例如,美国的儿童更为积极、主动、进取,敢于向环境中的问题挑战;而墨西哥儿童更为被动、驯良、忠顺,忍受环境压力而不去改变它们。

二、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研究

自从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冯特(W.Wundt)、詹姆斯的理论就涉及到了自我。到了20世纪20年代,西方心理学中兴起了研究自我的高潮,其中库利(C .H. Colley )、米德

(G.H.Mead)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与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思潮的巨大影响,西方的心理学家纷纷从认知过程来深入研究自我问题。近年美国弗拉维尔(J·H·Flavell)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思维的自我意识,标志着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更加深入。下面我们对这些理论研究作简要地介绍。

(一)从詹姆斯到库利、米德的理论研究

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首先提出自我具有反省能力(reflexity)①,即自我能转回头来审视自己,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因此自我的研究就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把自我看成过程(知觉者、认识者)或把自我看成内容(被认识者、被知觉者)。这种自我反省能力是人类调节其行为的关键。

威廉·詹姆斯的这种“自我具有反省能力”的观点随即得到库利和米德的响应。库利在1902年提出了“镜中之我”(Looking-glass self)②理论。库利认为,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与其他人互动交往,从而了解到别人对他的态度,形成他的自我意识。“儿童想象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想象是来自于他如何出现在别人头脑中,而表现于别人对他态度的一种反映”。镜中之我的发展,可以从儿童在不同年龄时段的反映得到更深切的认识。儿童在周岁左右时,如给他拍照,他的反应是哭泣不从。到了4岁的时候,他就逐渐懂得了如何做才能为别人所接受或是应该如何做。所以在拍照时,他会笑着面对镜头,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是为别人所接受的方式之一。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便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把他人作为一面镜子,从中来反省自己,省查自己。正如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自我意识产生的过程就是“我看人看我”的过程。

① J a m e s ,W.(1890)Pr inc i ple s of ps y c hol og y N Y: H olt

② C olle y , C .H . (1902) H um a n N a tur e a nd the S oc ia l O r de r. N Y : Sc ri bc e r’s

米德在1934年提出了“主我”( I )和“客我”(me)①的区分,使知觉者(self as knower)和被知觉者(self as known)的区分更加明确具体。米德把自我的反省能力看成是社会性的,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所担当角色的认知,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我们就会想他人会如何对我们做出反应,他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这种观点逐渐化为米德关于“他人的残余”(residue of the generalized other )的概念②。当我们反省自己的时候,我们常常是从那个总体他人的方面来看自己的。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1)玩耍(模仿)阶段。这是个体或的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2)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对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的阶段。(3)博弈阶段。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米德认为,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米德的理论和库利的很相似,他们都强调人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强调人是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的。只是库利强调的是想象与认知能力的作用,而米德则更强调角色扮演的作用。

自我具有反省能力,这已经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但自我反省能力可以被看成是融合了社会模型,也可以被看成是独立于社会模型的。也就是说,自我是社会性的,同时也是独立自主的。

(二)从威克伦德、杜尔到凡尼斯汀等的理论研究

威克伦德(R.A.Wicklund)和杜尔(S.Dual)就自我反省能力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观点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发现,当被试被引导将注意力指向内部时,被试表现出对重要行为标准的顺从增加。威克伦德和杜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客观自我意识理论”(objective self –awareness theory)③。他们假定人的注意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或者直接指向自我,或者完全指向外部事件,即注意的状态是在自我和环境之间进行转移的。这种以自我集中注意(self-focus attention)来研究自我和自我意识的方法使自我意识成为可操作的变量。

凡尼斯汀(A. Fenigstein)、沙尔(M. F. Scheier)和巴斯(A. H. Buss)在威克伦德和杜尔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私我”(private self)——某些自我的方面是隐私的、躲避的,使他人不可获得的;“公我”(public self)——另一些自我的方面是社会的、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凡尼斯汀等强调两个自我方面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的,只是其程度大小不同而已。④

这种自我两个方面的划分使人们研究自我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变得具体化。研究者必须考虑自我的哪个方面显著、并成为个人注意的中心(focus of attention)。当注意集中在公我方面时,它以某种方式影响行为;当注意集中于私我方面时,它又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行为。可见,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和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我两个方面的注意不同。凡尼斯汀等人考虑到了自我两个方面的存在,并且这两个方面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总的认同。为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凡尼斯汀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者都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来证明和检验。

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凡尼斯汀发展了自我意识的人格测量技术,设计了评价个体倾向于把哪个部分作为自我意识的对象的问卷。在问卷中,私我意识倾向是通过诸如“我经常反省自己”、“我注意自己内在感情”等术语来测量的。如果被试者对这些陈述句表示赞同就表明其私我意识的倾向较高。公我意识

① Me a d , G. H. (1934) Mi nd, Se lf, a n d S oc ie ty, C hic a g o Pre s s .

②同上

③W ic k lund, R.A. & D ua l, S. (1971) O pin io n c ha ng e a nd pe r f or m a nc e fa c ilia tion a s a r e s ult of o bj e c tiv e s e lf-aw a r e ne s s. J ourna l of Ex pe r im e nta l Soc ia l Ps y c hol og y. 7:

p319-342.

④ Fe nig s te in , A. , Sc he ie r, M.F. & B us s, A. H.(1975)Pu blic a n d pr iv a te s e lf-c ons c io us ne s s: A s s e s sm e nt a nd the o r y. J our na l of C o ns ul ting a nd C linic a l

Ps y c holog y.43”p522-527.

通过诸如“我非常关心我表现自己的方法”、“我非常关心别人如何看我”等术语来测量。如果赞同这些陈述则表明其公我意识倾向较高。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两个因素是稳定的,相互独立的,两个因素之间仅有较低的正相关,这两种倾向性并不代表一个变量的两极,即自我意识中私我意识倾向高,并不代表公我意识倾向低。并且人们在对自己的私我、公我方面的敏感性的平衡上存在着差别。

后来,凡尼斯汀以及卡文(C. S. Carver) 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的社会压力敏感度低;其外在表现和私下承认的态度更加一致;私我意识强的人比较注意诸如信念、价值和情感等个人的内在的方面,他们关心的是个体的、自主的目标,而较少认识到和考虑到他人的意见和期望;他们面对社会要求和压力时是独立的、自主的。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尽量避免显得不合众,当他们期待社会交往时,他们会调整自己的意见;当有可能太突出时,他们会顺从不正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会通过某个不同态度将自己和反面的参照群体区分开来;他们更加关心其个人的表现并相信这种表现对促进社会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有可能招致的拒绝的影响;他们也能更准确地预见自己会给周围的人造成的印象。

自我有两个方面的存在,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论述和验证。可以说,凡尼斯廷等人的私我和公我意识的划分使自我意识理论更前进了一步,用自我意识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变得更加细致。凡尼斯廷的方法被众多的研究者所采用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从弗拉维尔到邓纳特、约翰逊·劳德的理论研究

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关注哲学中的问题。而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就是发端于孔德悖论(Comte Paradox)的不同回答,即对“思考者无法将自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推理思考而另一部分却在观察这种推理。一个有机体进行观察的同时觉察到这种观察事实的存在……这种观察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一问题的回答。1956年,哲学家塔斯基(A.Tarski)为回答孔德悖论,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元”。他将人类的意识过程区分为客体层次和元层次,将一单独过程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同时性过程。依据“元”概念,弗拉维尔在1979年正式提出了“元认知”这一术语。他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①,即对意识的意识就是元认知的代名词。从实质上讲,元认知概念是描述了人类自我意识在认知调节上的一种功能。

随着元认知概念的形成及发展,众多学者构想出了元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并以元认知模型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从各个角度对意识问题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本文仅介绍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元认知理论:

1.元认知监控理论

弗拉维尔除了提出“元认知”术语外,还对元认知结构作了权威性的论述。其理论被称为元认知监控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对元认知构成要素的合理划分以及对元认知整体调控作用的强调。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作为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对认知过程的自我监视(self monitoring)。而这种自我监视应包括四个必要成分:

(1)元认知知识。主要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关于哪些因素可能以什么方式来影响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知识。它至少涉及三种因素:个人、任务和策略等。元认知知识同一般知识只是内容和功能上有差别,在形式和性质上并没有区别,因此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记忆搜索来激活,也可无意识地、自动地被环境中的线索所激活。

① Fla v e ll, J. H. Me ta c og nit io n a n d c og nitiv e m on itor i ng: a ne w of c og nitiv e de v e lopm e nt i nq uir y, A m e ric a n Ps y c holog is t, 1979,34:906-911.

(2)元认知体验。它是任何伴随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既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元认知体验通常与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正在取得或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关。它最容易在需要仔细地进行有意识思考的情境中产生。

(3)元认知目标(或任务)。

(4)元认知策略。

弗拉维尔认为整个自我意识过程是依赖上述四个要素的参与及其交互作用来完成的。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都导致自我意识调控行为的失效。此外,他认为四种成分中最活跃的是元认知体验,它能够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目标、元认知策略发生强烈的影响。原因在于:个体在体验到失败或困难时可能修改甚至放弃原有目标;它会导致个体对元认知知识进行增加、删减和修改;元认知体验能够激活有关策略的使用,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作用是促进认知进步,而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调节认知策略的使用)。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非常强调元认知知识的作用和元认知体验在积累和激活有关元认知知识上的作用。

2.认知加工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邓纳特(Dennett)在1978年提出。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对人类自我意识过程的独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认知流程。邓纳特在其理论中区分了在人脑自我意识过程中存在的三种信息获取方式。第一种是内隐式信息获取。人的自我意识如同计算机运行一样,也是由一系列的子程序构成。其中一种子程序有能力实现另一子程序的结果,即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传输渠道。因而一种子程序的运算结果可提供给另外一个子程序做进一步的加工,但个体无法直接感触到具体的运算过程。第二种是外显式信息获取。这种方式有助于人脑对某些子程序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如此就可使大脑在处理某些信息的过程中,同时输出自身运算中介步骤的信息。第三种是自我反省式信息获取。它强调的重点在于个体自我意识信息获取的整体性,即自我意识状态的实现并非指向个体所获取信息的部分。这种信息获取机制才真正决定了个体意识状态的产生。内隐式信息获取同自我意识没有直接联系,而外显式信息获取则仅仅是这一机制加工结果的最终输出功能。

此外,邓纳特还根据自己对自我意识过程的理解,提出了一种个体自我意识的认知加工流程。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过程大致由输出成分、控制成分、记忆成分、知觉分析、问题解决成分和梦六种必要成分组成。

3.认知计算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逊·劳德(Johnson Laird)在1983年提出了元认知的认知计算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是把人脑的自我意识活动看成是类似于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运算过程。他用不同层次的并行加工的机制来阐述人类自我意识的运行。约翰逊·劳德设想人脑中有许许多多的信息处理器,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同一层次的处理器同时并行、且互不干预地独立进行运算,然后将最终结果传递给上一级或下一级处理器。并行加工可以使一种信息在同一级处理器之间加以分解,从而加速信息的处理,因而允许几个处理器完成同一个子任务,亦允许不同的处理器组合成一个专用于完成特定类型信息的加工系统。另外各层处理器之间具有这样的特性:只关注运算过程的完成而不注意结果的使用。总之,在并行序列加工中,不同层次的处理器组合各有自己的独特机能,这正是大脑能够连续不断地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高层次的处理器控制低层次处理器的所有运算目标;而后者又监督更低层次处理器;如此直到个体的感受器和运动器等同外界相互作用的最低层次的处理器。

该理论认为在个体头脑最高层次的加工装置中包含有一个操作系统。它是一组控制自我意识发生的程序。在个体从无意识状态转入意识状态的时刻,这组程序就完成了装载。它能随时由睡眠控制机制开启或关闭,然后根据此一级处理器提供的信息处理结果做出感知、理解、行动、记忆、思维等不同决定。因

为不同层次处理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样来自较低层次的优势信息可以中断较高层次的运算,故操作系统可以依据其它各级处理器的加工结果产生目的,并交给各级子处理器去具体执行。

约翰逊·劳德还认为个体具有在心理模型中进行多重镶嵌的能力。所谓“多重镶嵌”是指人脑特有的自动复制自身内容的能力,它可以设计出用以输出自身所描述内容的自动程序,但这种自动程序仅仅有助于复制自身的内部结构。这样也就必然得出人脑操作系统中含有自身部分模型嵌入程序的结论。大脑为产生一种能意识到的目的,操作系统就要对目的的可能状态产生表征,并决定采取能够达到那种状态的必要行动。这就要求对系统自身决策过程的准确觉知。系统必须能产生对目的状态进行表征和决定采取相应行动的程序。所以人脑系统能在较低层次上建构一个自身运算模型,并在决策中运用此模型;而且亦能在较高层次上建构自身运算模型……如此直到所需要的镶嵌程度。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等一直以来就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但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60年代中期,谢千秋、聂世茂等学者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对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后直到60年代末,因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导致研究中断。80年代伊始,随着我国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许多心理学家又开始了对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许多学者如李德显、童辉杰、金盛华、王垒、付凯等纷纷撰写文章,从理论上或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自我意识的问题。他们对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自我意识结构的分析、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中国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特点、中国人自我概念的演变,以及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自我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自我意识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等。

第三节自我意识与人格

一、自我与人格的关系

许多心理学家强调自我与人格关系密切。有人认为自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如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自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有人在使用自我一词时基本与人格等同,如奥尔波特、埃里克森等,他们的人格发展理论即自我的发展理论。但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组织、控制和推动作用。

狄尔泰流派的哲学心理学家罗特哈克(E.Rothacker)认为人格结构可以分为:自我、人层、深部人格三个层次。深部人格位于人格结构的底层,在发展上是人格的最早层次,它包含着各种保存个体或延续种族的植物性、动物性机能和本能、欲求、冲动、情绪等。人层为中间层,起着补充自我、协助自我、控制深部人格的作用。人格结构的最上层自我是整个人格心理活动的中枢。它唤起觉知、决定对象、紧张意志、督促思考、控制深部人格。奥尔波特把“包括人格中有利于人格统一的所有方面”称为统我。卡特尔的人格结构图式是自我位于中心,根源特质包围着自我,表面特质则在最外层。凯利(George Kelly)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构念系统,而“自我构念”是构念系统的核心与基础。人格主义创始人鲍恩(B.P.Bowen)则认为自我与人格基本同义。他认为:“我们有思想、情感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所有的经验中我们知道有个‘自我’和相对的‘自主’……这就是人格的意义。”

二、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受着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作用,但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人不是被动的。人是万物之灵,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意识,人不仅能够驾驭外界环境,而且还能驾驭自我本身,驾驭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人总是不断地在进行着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以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理想自我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在塑造着自己的人格,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此,自我意识作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调控系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主导的作用。

根据已有的研究,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的遗传因素只是人格发展的生理基础,要通过自我意识来参与人格的形成。无可否认,遗传素质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有重要影响力的。例如神经系统的遗传特征对气质类型的影响,感官特征与外貌体形特征也都影响着人格的发展。但是,人并非只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有自我意识,不但会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做出认识和评价,更重要的是人还能根据自己的认识评价来进行自我调节。同样是外貌的不足或体形的缺陷,但会因为自我认识评价的不同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人格:一个可能自卑,怨天尤人;另一个则可能发展其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得到内心的平和。

环境和教育因素属于外因条件,它们对人的影响具有被动性和均等性(许多人同受其影响),是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发生作用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一样,受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文化等的深刻影响。但是,米契尔(W.Mischel)指出:“我们的行为虽然受到外界条件的控制,但也受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计划的调节和支配。”①逆境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环境及其变化是否能够产生影响,取决于自我意识到的环境及其变化与自己的关系,以及自我对这种关系的评价和情感反应,同时还取决于自我对反应的调节和控制。

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生理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对人格的相互影响。当自我意识到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时作用于自己并发生矛盾时,自我意识则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例如,当一个人感到饥饿却又身无分文时,看着商店里的面包,他会做出各种分析,对自己可以采取的各种行为的后果进行利弊权衡,是偷?是抢?还是乞讨?或者忍饥挨饿?究竟选择哪一种则取决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可见,当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时作用于个体时,究竟是哪种因素起作用,则完全是自我意识选择、调控的结果。

(二)人的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的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自我意识据此对自我进行监督,不断地进行反馈调节,使自己朝着这个理想目标去行动。人们在采取行动的前后总是要思考、反省:“我该怎么做?”“我应该更坚强些”。“这么做不是我的风格”……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某些人格特征不好,不是理想的人格时,个体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和控制,如用座右铭警示自己等。不同的人,由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标准不同,理想人格的目标不同,以及自我监督控制、自我能力的不同,也导致了人格差异。

(三)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在社会化理论中,我们介绍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不仅是社会化理论的阐述,同时也是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阐述。从这些理论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人格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四)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① Mis c he l. W. .I ntro d uc tio n a nd Pe r s o na lity , N e w Y or k , H olt R ine ha rt a n d W ins t o n,1980.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中都有三个自我:实际的自我,他人眼中的自我和理想自我。理想自我的确立总是根据实际自我,参照他人眼中的自我和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来确立的。理想自我确立以后,个体便根据理想自我对实际自我提出的行动准则和要求,以实现理想自我。在此过程中,自我意识与个体行为实现了统一。如果这种同一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人格将会出现异常。

自我意识的障碍是导致人格异常,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精神病学告诉我们,人格分裂、精神病患者一般都表现为自我意识障碍。抑郁病人的自我评价常常过低;躁狂病人则又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的混乱冲突常常导致心理的异常和痛苦。心理治疗中关键的一点在于改变病人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差的人,人格也总是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正如以上所说,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小结

1.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自我意识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心理结构,通常人们将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为: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个部分;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或是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识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社会性、能动性、独特性。自我意识常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解者和发动者,它会制约个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使个体的活动具有同一性。

2.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首先,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理的发展,年龄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生理及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发生。个体自我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次,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社会文化都会影响到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很多学者都作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人物有:詹姆斯、库利、米德、威克伦德、杜尔、凡尼斯汀、弗拉维尔以及邓纳特、约翰逊·劳德等。

3.自我与人格关系密切,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人的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的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健康:“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 健康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主题班会教案 / 班会课专题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与健康有密切关系。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生活充实,思想开阔,从而降低减少忧愁烦恼、孤独寂寞、沮丧无聊等不良情绪,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健康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毛晓岚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

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 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使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保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尹博, 田万生, 2006)。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王明忠, 付聪, 周宗奎, 2015),其作为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还对其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就等持续产生影响。人格随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在毕生得以发展,相比人生其他阶段,儿童青少年期(包括童年期、青少年期)面临更密集的发展任务,该阶段的个体会以新的方式不断与父母、同伴、学校和社会互动,尤其是青少年还会经历生理、心理的巨大改变,这些必然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更深重影响(邹容, 周宗奎, 田媛, 张凤娟, 魏华, 2016)。本文将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三个角度探讨了学生阶段的人格发展。 1 家庭与人格发展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 张林, 2018)。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的远端因素(如家庭)会通过近端因素(如人格)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个体的人格特点会受到家庭这一微系统的影响(李蒙蒙, 甘雄, 金鑫, 2020)。Ahmadi, Alizadehgoradel, Rezadeh和Jabraeili (2014)的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The Big Five)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沟通、关怀等家庭功能存在显著相关。邹容等人(2016)的研究认为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会习惯接受、服从父母等权威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而会表现出顺从、待人友善的特点,此时宜人性较高。而从青春期早期开始,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追求自主、独立,此时他们开始质疑并反抗成人的准则,这增加了他们的冒险行为且更易与父母等权威者发生冲突,故宜人性逐渐下降。到青少年中晚期,他们逐渐内化社会规范,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宜人性又逐渐回升。 父母作为家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宜人性、开放性等积极人格水平更高;而消极冷漠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神经质等消极人格水平更高(Trentacosta et al., 2010)。家庭背景理论认为,消极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青春期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父母婚姻冲突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消极、不稳定的情绪,伴随着焦虑、担忧和高神经质水平(李蒙蒙等, 2020),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外倾性及神经质人格是成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外倾性及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使用频率更高(张斌等, 2017);高“神经质”和低“外向性”的

健全人格教育主题班会

健全人格教育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风雨后是彩虹 一、目的: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 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心理小测试题。(抽奖纸条 张)、小花5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花儿 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 花是美丽的 你同样是美丽的。人人都说生命如花 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放影像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老师(手指画面) 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二)心情变化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 好奇 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 紧张 的情绪,期待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 疑惑、紧张或害怕 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 高兴或害怕 的情绪,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失落与喜悦,羡慕与沮丧,成功与机遇) (三)战胜挫折与困难 同学们你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举手回答。 ( 、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 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自己喜爱的事 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可以多学点格言,名言。

最新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答案资料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整理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1【单选题】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具有把自己视为()看待的能力。 A、整体 B、主体 C、客体 D、个体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当一个人因为身体不好而感到焦虑时,这就是()。 ?A、自我概念 ?B、自我认知 ?C、自我意向 ?D、自我情感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自我意识有()种成分。 ?A、三 ?B、四 ?C、五 ?D、六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自我意识也可以叫自我。() 我的答案:√ 5【判断题】1790年,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的概念。()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二)1【单选题】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部分被称为()。 A、公我 B、私我 C、盲点 D、无意识的自我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根据贝克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的关键词?() ?A、无辜 ?B、没有价值 ?C、有罪过 ?D、被剥夺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罗杰斯认为自我可以分为现实自我和()。 ?A、虚拟自我 ?B、完美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在对社会化的研究中,父母养育孩子是无条件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包括生理(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精神)的自我。()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单选题】重要他人是指,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的人。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从属关系 D、利益关系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在()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视为一种社会客体。 ?A、萌芽 ?B、准备 ?C、游戏 ?D、竞赛 我的答案:C

“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erfect Self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Theme Clas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毛晓岚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

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 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使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乐观的情绪才能有助于我们顺利度过各种学习、考试难关。 因此,快乐不是在未来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某个时刻,而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人格

第四讲完善人格与意志锻炼 —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一)人格的涵义 常听人说,张三的人格卑鄙,李四的人格高尚,这是从伦理道德上给人以评价。在某种情境下有人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在这里的“人格”又是属于法律范畴,说明有人侵犯了他的尊严和人权。“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即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任务性格。京剧——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强。心理学沿用其含义。这里所说的人格,是—种心理现象,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 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 3、完整性。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 4、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却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和谐身心 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乃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的,我们如鲜花般绚烂,但同时我们也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地增加,迫使我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和家庭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们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但有多变的环境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我们经济上很难独立,掌握的只有无法转换成金钱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情感上大都很苍白,期待着一场完美的恋爱,却又总是受伤;我们学业上很无奈,周边的氛围总是轻易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剧烈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贫穷的困扰,于是,便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问题。如何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我们现今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简单举几个我们身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1)面对公众,人的思维几乎停滞,该怎么办?(2)失眠,该怎么办?(3)课堂神游.该怎么办?(4)某个朋友因为遇到了一些很郁闷的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也不想做,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本来很开朗、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了,该怎么帮助他呢?假设你身边的朋友遇见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去给他解决啊,让TA从系里阴影中走出来。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靠心理划分的。”所以,要想赢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回首大学逝去的岁月,你迷茫过吗?你孤独过吗?你颓废过吗?你放纵过吗?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学生,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湖边的路灯下站着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逃课旷课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他们过着同龄人向往的潇洒生活,这好像与大学生活格格不相入的。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我们需要拒绝这些诱惑,在别人眼里像苦行僧一样在大学里穿行……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手和一个大脑,就是要让我们去创造与思考。大学这段四年的时光是我们最佳的学习阶段,请放弃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为以后的腾飞积聚力量。 欲成才,必先成人。只有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如何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完善自我,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W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 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VIP专享】《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一般角度)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 (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 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内在价值定位)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 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 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心理自我 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以后 D.2岁左右 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A.自我矛盾型 B.自我扩张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萎缩型 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 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 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 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4.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 ),二是( )。 5.大学生的自我探究包括: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索、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6.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意味着( )、( )和( )的统一,也意味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7.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表现为政治方面的( )、( )、竞争意识;求知方面的成才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意识、( );行为方面的( )、社交意识等。

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罗杰斯还主张,心理咨询的本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来询者,不断强化其自我状态的协调,帮助来询者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 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比如说,平时,有的人太自卑,太敏感,非常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己作斗争,才能终有一天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 ■完善人格需要掌握十大重点 (一)培养自我挑战: 就是要意识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形成。自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以来,自我意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和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西方,自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一般而言,大多数实证 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则一般为思辨性探讨。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 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自我意 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自我认知,即对 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举例来说,个体对自己身高、相貌、健康状况、 性格或是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自我认知;而对自己身高、相貌的满意与否产 生的愉悦和自卑情绪,对自己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自我情感; 根据自己外在条件而扬长避短地装扮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就属于自我意向的范畴。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可以把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才出现。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 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从自我中的精神自我部分产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又可以把 自我意识看作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自我意识一旦产生,便有了相 当大的独立性。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 我概念只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都涵盖于自我的范畴之内。由于长期以来, 西方和国内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研究都是在自我(self)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在下文的一些相关理 论阐述中,我们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所谓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

“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

加强学习 提高修养 完善自我

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听李吉林老师案例的感悟 认真地倾听了李老师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多多。李老师将她的专业成长历程概括为四个字:学、思、行、著。其中,她就“学”这一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学习着力于四个字: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注意一个“宽”字,重在一个“用”字。李老师的讲座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启发,为了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终生学习, 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是的,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老师,必须保持终生学习的热情和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技能,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有助于教学,对于孩子来说,有助于成长。我要广泛地学习,并时刻铭记李老师的警句:“警惕自己的脆弱和碌碌无为!”我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力求做一名博识的教师。 二、勤于思考 李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丰富而开放的思想者。” 探索“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李老师的一步步走来,没有哪一天懈怠过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有提高。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践中去总结,在实践中去磨练。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在这个螺旋提升的过程中,一定能走得更远更宽。 三、执着追求 不难看出,李老师的成功,更离不开她对教育执着的爱。她说“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虽无暗礁,但曲折总是难免。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只是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执著地往前迅跑”。教师就要有激情,让自己为孩子幸福成长而追求完美,追求教学的完美,追求教育的完美。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也是成长的历程吗? 四、不断反思 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不断地在反思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去磨练,积极反思,积极总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探讨问题,在反思中去研究问题,再一次到工作中去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工作——反思——实践的过程,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在平时的教学结束时就应该及时的反思,总结优点,归纳缺点,只有经常的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完善自我。 总之,李老师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加强学 习、不断反思、提高修养、完善自我表现 不断学习,用心教学,助我成长 听完李吉林的成长案例后,我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第五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P78---79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正经历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的、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大学生逐渐从原来的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转向内部认识自己。逐渐从理想自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向现实自我(我现在是怎样的人)过渡。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无能为力。处于这种矛盾状况的大学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力求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实现这种统一,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标准,努力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 (二)一方面修正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二者相接近。 (三)放弃理想自我的标准,自暴自弃,以迁就现实的自我。 显然,前两种途径是积极的,而第三种途径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不论采取哪种途径,都会导致原有自我意识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这样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才能使自我意识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分化、矛盾、统一、转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特征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这一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再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他们将逐渐成熟起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调节 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较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积极追求理想的自我,深切关心自己的发展,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他们重视把自己和集体、国家结合起来;能主动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所确立的自我形象更为丰富、完整、概括和稳定;他们的自我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敏感而且易于波动;他们的成人感很强,独立意识趋于成熟和稳定。 当代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的训练和教育,随着个体心理和意识的不断发展,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逐步趋于成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发展的,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健全人格

人格心理学 ——对健全人格的理解 健全,即强健而完备、无缺陷。人格的定义有很多,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稳定心理特质的独特总和。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人格健全的主要标志是: 1.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3.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人格健全的主要表现有: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综合各学派的观点,找出共同的东西,得出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格健全进行衡量: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人格发展的不足,而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我觉得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个体发展产生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常见的分析法有两种,一种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另一种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其中的生理(物质)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这就好比说,男生会希望自己长高,生病的人会希望得到健康,以及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有对外表美的追求。就好比如说我自己就会在正式出门前打扮自己,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穿一身不搭配的衣服,再买衣服时也会很注重这一符合自己搭配否,或者我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很注重,有时候不会喜欢别人侵犯到自己的领域内,或者是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所有物。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是指个体对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收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我们会喜欢和我们处于同一层面的人一起,但是我们又希望经济水平或政治地位高的人对我们欣赏。 心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自卑或者是自信,或者是追求能力和追求理想。我自己就属于那种数学好,但是英语一塌糊涂的人,所以在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会在数学课上很活跃,面对老师提问时,说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自信;但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如果提问到我的时候,说出的答案会很模糊,有很多不确定感。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铸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动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会对人类自我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是在上面所讲的生理自我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因素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过这种自我评价我们相对应的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出现自信,自负或者是自卑的心理。而自我修养

第二讲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第二讲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1、怎样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 2、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限制,提出完善自我的打算。 3、请你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并制定人格完善的方案。 4、你习惯于写总结吗?或者已经厌倦了它?如果不把写总结视为例行公事而敷衍了事的话,这样的总结,从认识自我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现在,你不妨认真写一份个人的自述,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特点) 5、只有你处在一个群体中,比如课题、寝室或者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这个测试。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写下五各最能描述自己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找到你的好友或者父母或者老师,让他们写下最能描述你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比较你们的结果。 如果你的观察与别人的观察是一致的话,那么结果落入以下这个表格的A 区,说明你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位于B、C区,则说明你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还需要努力。位于D区意味着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观察完全不能吻合,说明你是个难得糊涂的人,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6、心理活动:制作,请你制作若干张卡片(入下图) 填写: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描述自己的身体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性格)、人际关系的形容词(越详细越好)。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老师和同学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父母或亲戚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比较:比较你自己与别人对你的评价,看看有什么异同。根据比较结果填写下表。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自己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根据什么来评价?再问问他人为什么这么评价,请他\她尽量举出你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7、心理活动:理想自我的选择 步骤①(1)以诚实的态度列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包括以下3个方面。物资自我(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社会自我(地位、经济条件、亲友关系),精神自我(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 优点: 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