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

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

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
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

第2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9题

解:现金流量图略(自己画)

(1)将第6年到10年等值500万折为第5年等,其他各年按现值公式折为现值,计算式为: NPV=-1000(P/F,12%,1)-1500(P/F,12%,2)+200(P/F,12%,3)+300(P/F,12%,4)

+(400+500(P/A,12%,5)) (P/F,12%,5)+450(P/F,12%,11)+400(P/F,12%,12)+350(P/F,

12%,13)+450(P/F,12%,14)

=-1000*(1+12%)^(-1)-1500*(1+12%)^(-2)

+200*(1+12%)^(-3)+300*(1+12%)^(-4)+(400+500*((1+12%)^5-1)/(12%*(1+12%)^5))*(1+12%) ^(-5)+450*(1+12%)^(-11)+400*(1+12%)^(-12)+350*(1+12%)^(-13)+450*(1+12%)^(-14)

=-101.618

(2)终值

F=-101.618(F/P,12%,14)

=-101.618*(1+12%)^14=-496.619

(3)第2年末等值

=-101.618(F/P,12%,2)

=-101.618*(1+12%)^2=-127.47

10题。

解:(1)(F/A,11.5%,11)=((1+11.5%)^(10)-1)/11.5%=17.13

(2) (A/P,10%,8.6) =(10%*(1+10%)^(8.6))/((1+10%)^(8.6)-1)=0.1788

(3) (P/A,8.8%,7.8) =((1+8.8%)^(7.8)-1)/(8.8%*(1+8.8%)^(7.8))=5.4777

(4) (A/F,9.5%,4.5)= ((1+9.5%)^(4.5)-1)/((9.5%*(1+9.5%)^(4.5))*(1+9.5%)^(4.5))=2.346

11题。

解:现金流量图为:

本题转化求使得将一系列支出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55万。

该一系列支现现金流量的现值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

故有等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55

10+14*(1+6%)^(-2)+(4*(P/A,6%,n-2)*(1+6%)^(-2)=55

有:4(P/A,6%,n-2)=(55-10)*(1+6%)^2-14

即:(P/A,6%,n-2)=36.562/4=9.14

利用内插值法,通过查表(也可通过公式(P/A,6%,n-2)就n值试算)

此处查表有(P/A,6%,13)=8.85 (P/A,6%,14)=9.30

由内插值公式有:

n-2=13+(9.12-8.85)/(9.3-8,85)*(14-13)=13.64

所以n/2=(13。64+2)/2=7.82

12题。

解:现金流量图为

612.5

(1)计算内存款按单利计算时,由每6个月等额存入的100元在第6月的等值为

=100*(1+10%/12*5)+ 100*(1+10%/12*4)+ 100*(1+10%/12*3)+ 100*(1+10%/12*2)+ 100*(1+10%/12*1)+100

=612.5

从而将原现金流量转化为每半年存入612.5元,共计存入10次等值现金流量,故第5年本利和为:

F=612.5(F/A,5%,10)=612.5*((1+5%)^10-1) / 5%

=7703.96

(2) 计算内存款按复利计算时,首先计算每6个月等额存入的100元在第6月的等值

先求每月利率i,使得半年的有效利率为10%/2=5%

即有:(1+i)^6-1=5% 则i=(1+5%)^(1/6)-1=0.8165%

则每月支付100元,在第6月的等值为

=100(F/A,0.8165%,6)=100*((1+0.8165%)^6-1)/0.8165%

=612.382

同理,将原现金流量转化为每半年存入612.382元,共计存入10次等值现金流量,故第5年本利和为:

F=612.382(F/A,6%,10)=612.382*((1+5%)^10-1) / 5%

=7702.475

第3章补充题:

某设备原值(包括购置、安装、调试和筹建期的借款利息)为25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5%,试分别用如下法计算其各年折旧额。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2)双倍余额递减法

(3)年数总和法

解:(1)年折旧额=2500*(1-5%)/10=237.5

(2)年折旧率=2/10=20%

第1年计提折旧=2500*20%=500余额=2500-500=2000

第2年计提折旧=2000*20%=400余额=2000-400=1600

第3年计提折旧=1600*20%=320余额=1600-320=1280

第4年计提折旧=1280*20%=256余额=1280-256=1024

第5年计提折旧=1024*20%=204.8余额=1024-204.8=9=819.2

第6年计提折旧=819.2*20%=163.84余额=819.2-163.84=655.36

第7年计提折旧=655.36*20%=131.07余额=655.36-131.07=524.29 第8年计提折旧=524.29*20%=104.86余额=524.29-104.86=419.43 第9年计提折旧=(419.43-2500*5%)/2=147.2152

第10年计提折旧=(419.43-2500*5%)/2=147.2152最后余额为残值125 (3)计算表如下:

年数,分母总加分子数字倒排各年折旧率各年折旧额

1 10 0.181818 431.81818

2 9 0.163636 388.63636

3 8 0.145455 345.45455

4 7 0.127273 302.27273

5 6 0.109091 259.09091

6 5 0.090909 215.90909

7 4 0.072727 172.72727

8 3 0.054545 129.54545

9 2 0.036364 86.363636

10 1 0.018182 43.181818

55

分母累加:15 ②③=②/15 (2500-125)*

第4章作业计算题参考答案4题。

解:利用表格计算

从上表可计算

(1)投资回收期=5-1+365.2/397.74=5.918(年) (2)投资现值=上表第2行各数之和=32.54(万元) (3)在折现率为i 时,项目净现值为 NPV(i)=

-2000+450*(1+i)^(-1) +550*(1+i)^(-2) +650*(1+i)^(-3) +700*(1+i)^(-4) +800*(1+i)^(-5) 经试算有 NPV(15%)=32.54 NPV(16%)=-19.41

用内插值公式有 内部收益率(使净现值为0

的折现率)为: IRR =15%+32.54/(32.54+19.41)*(16%-15%)=15.63%

5题。

解:该问题的现金流量图:

8000

(1)费用现值计算,将每相同等值现金流(5年)折为其前一年值,再将其折为现值,其他不等现金流量分别折为现值,各现值之和为所求费用现值,计算如下:

NPV=-60000-1500(P/A,8%,5)-50000(P/F,8%,5)-(2500(P/A,8%,5))(P/F,8%,5)-40000(P/F,8%,10)-(3500(P/A,8%,5))(P/F,8%,10)+8000(P/F,8%,15) =-60000-1500*((1+8%)^5-1) /(8%*(1+8%)^5) -50000*(1+8%)^(-5)-(2500*((1+8%)^5-1) /(8%*(1+8%)^5)) *(1+8%)^(-5)-40000*(1+8%)^(-10)-(3500*((1+8%)^5-1) /(8%*(1+8%)^5)) *(1+8%)^(-10)+8000*(1+8%)^(-15) =-129290.35

(2)费用年值计算 PW=NPV(A/P,8%,15)

=-129290.35*(8%*(1+8%)^15)/((1+8%)^15-1)=-15104.93 6题。

解:现金流量图为

此现金流量可等价视为1到6年流入50万,第6年注入10万,期初流出120万,其现值可用下式计算:

NPV(i)=-120+50(P/A,i,6)+10(P/F,i,6)

=-120+50*((1+i)^6-1)/(i*(1+i)^6)+10*(1+i)^(-6)

试算,

NPV(30%)=14.2

NPV(40%)=-10.27

根据内插公式计算IRR:

IRR=30%+14.2/(14.2+10.27)*(40%-30%)

=35.8%

7题。

解:(1)内部收益率为irr时,使用8年其净现值为0,

即NPV(i)=-8000+1360(P/A,irr,8)=0

即:(P/A,IRR,8)=8000/1360=5.8823

通过查表或试算,有:

(P/A,6%,8)=6.2098 (P/A,8%,8)=5.7466

利用内插值公式计算IRR

IRR=6%+(5.8823-6.2098)/( 5.7466-6.2098)*(8%-6%)

=7.41%

(也可以写与计算公式后试算得到7%,8%的(P/A,i,8),再用内插值法计算内部收益率) (2)要求达收益率10%的最小使用年数,可视为多少年,使内部收益率为10%

即求年数n,在折现率10%下,净现现值为0。净现值与年数关系为

NPV( n)=-8000+1360(P/A,10%,n)

=-8000+1360*((1+10%)^n-1)/(10%*(1+10%)^n)

查表法:-8000+1360(P/A,10%,n)=0

(P/A,10%,n)= 8000/1360=5.8823

查表有:(P/A,10%,9)=5.7590

(P/A,10%,10)=6.1446

用试算法计算年数:n=9+(5.8823-5.7590)/(6.1446-5.7590)*(10-9)=9.32(年)

试算法

NPV(9)=-167.73

NPV(10)=356.61

n=9+(0-(-167.73))/(356.61-(-167.73))*(10-9)

=9.32(年)

8题。

解:(1)用净现值法,三个方案寿命周期相同,可直接由净现值大小选择方案

NPV(A)=-3000+(1800-800)(P/A,15%,5)

=-3000+(1800-800)*((1+15%)^5-1)/(15%*(1+15%)^5)

NPV(A)=-3650+(2200-1000)(P/A,15%,5)

=-3650+(2200-1000)*((1+15%)^5-1)/(15%*(1+15%)^5)

=372.59

NPV(A)=-4500+(2600-1200)(P/A,15%,5)

=-4500+(2600-1200)*((1+15%)^5-1)/(15%*(1+15%)^5)

=193.02

故应选择方案B

(2)利用内部收益率法

利用试算法或EXCEL函数法计算三个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IRR(A)=24.29%

IRR(B)=23.70%

IRR(C)=21.39%

均大于基准收益率15%,方案均可行。按初期投资由大到小排序为C、B、A

首先由C与B方案构成增量投资,通过增量投资净现金流量计算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故应去掉投资大的项目,保留初期投资小的项目B

由B项目与A项目构造增量投资,其增量现金流量表如下

利用该增量投资现金流量计算增量内部收益率

?IRR(B-A)=20.93%>15%,故应选择初期投资大的方案B,所以用内部收益法评价结果为选择方案B投资。

9题。

解:由于二方案的计算期不同,故可用净年值法

两方案的净现金流量表为:

=(-120000+64000(P/A,10%,10)+20000(P/F,10%,10)) (A/P,10%,10)

=(-120000+64000*((1+10%)^10-1)/(10%*(1+10%)^10)+20000*(1+10%)^(-10))*((10%*(1+10% )^10)/ ((1+10%)^10-1))

=45725.46

或者将初期-120000与期末20000折为年值,与净收入年值64000代数和得到:

AW(A)=64000-120000(A/P,10%,10)+20000(A/F,10%,10)

=64000-120000*((10%*(1+10%)^10)/ ((1+10%)^10-1))+20000*(10%/ ((1+10%)^10-1)) =45725.46

同理有

AW(B)=NPV(B)(A/P,10%,8)

=(-90000+61500(P/A,10%,8)+10000(P/F,10%,8)) (A/P,10%,8)

=(-90000+61500*((1+10%)^8-1)/(10%*(1+10%)^8)+10000*(1+10%)^(-8))*((10%*(1+10%)^8)/ ((1+10%)^8-1))

=45504.48

或用如下计算法计算

AW(A)=61500-90000(A/P,10%,8)+10000(A/F,10%,8)

=61500-90000*((10%*(1+10%)^8)/ ((1+10%)^8-1))+10000*(10%/ ((1+10%)^8-1))

=45504.48

方案A净年值较大,应选择方案A

10题。

解:此为互斥方案比选。

方案使用年数可视为无穷,即永续使用。应计算各方案永续费用现值,取值小者。

计算各方案桥使用费用年值

PW(A)=2+5(A/F,10%,10)

=2+5*(10%/ ((1+10%)^10-1))

=2.314(万元)

所以方案A永使用投资与费用现值

NPV(A)=1200+2.314/10%

=1223.14

同理对于方案B有:

PW(B)=8+3(A/F,10%,3)+4(A/F,10%,10)

=8+3*(10%/ ((1+10%)^3-1))+4*(10%/ ((1+10%)^10-1))

=9.157

NPV(A)=1100+9.157/10% =1191.57

按投资与使用费用现值最小原则应选择方案A

11题。

解:此属于有投资限制的多独立多方案选择问题,可用净现值率排序法进行。

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各方案净现值

NPV(A)=-15+5(P/A,12%,8)=-15+5*((1+12%)^8-1)/(12%*(1+12%)^8)=9.84

按净现值率大小顺序选择项目,首先选择方案A,投资15万,方案D虽然净现值率大,但若加入,总投资将达15+17=32,超过30元资金限制,故不能选择方案D,选择方案B,总投资=15+14=29元,故应选择方案A与方案B。

12题。

解:各方案净现值及净现值率计算表见下表

故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为A1+B1+C2,总投资29万元,总净现值为20.6万元。

第5章作业参考答案

4题。

解:此为线性问题,产量最大时盈利最大

最大可能盈利=(50-28)*6000-66000=66000

盈亏平衡点BEP(Q) =66000/(50-28)=3000(件)

盈利50000时产量=(50000+66000)/(50-28)=5273(件)

5题。

解:先计算所购设备费用年值

=4500(A/P,10%,9)-150(A/F,10%,9)

=4500*(10%*(1+10%)^9)/((1+10%)^9-1)-150*(10%/((1+10%)^9-1))

=770.336

设年产量为Q,求使两加工方法年费用相等的产量公式

1.2Q+300=0.5Q+180+770.34

解得Q==(770.34+180-300)/(1.2-0.5)=929

决策分析(可作简图帮助分析),当Q<929时,选择人工方案,否则选择机械方案

6题。

解:根据题意有项目净现金流量表

利用内部收益率试算法或用EXCEL的IRR公式计算得内部收益率为:10.56%

同理,计算得出当收入增加10%、20%、-10%、-20%时内部收益率分别为:

可计算知内部收益率相比于收入的敏感系数

=(16.83%-10.56%)/10.56%/20%=2.97

8题。

解:选择求出各年净现金流量在各种情况时的项目的净现值:

NPV(5000)=-25000+5000(P/A,12%,5)

=-25000+5000*((1+12%)^5-1)/(12%*(1+12%)^5)=-6976.12

标准差:

=((-6976.12-7082.51)^2*0.3+(11047.76-7082.51)^2*0.5+(18257.31-7082.51)^2*0.2)^(1/2) =9598.46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6题。

解:首先计算各种计息情况下年实际利率,如一年计息4次

i1=(1+8%/4)^4-1=8.243%,同理计算得每年计息12次与2次时的年实际利润分别为

8.3%、8.16%。

计算各种情况下资金成本

第一种情况K1=(1-25%)*i1=(1-25%)*8.243%=6.18%

同理计算其他两种情况下资金成本

K2=(1-25%)*8.3%=6.23%

K3=(1-25%)*8.16%=6.12%

7题。

解:计算实际年利率ieff=(1+8%/4)^4-1=8.243%

计算债券资金年成本k=10000*ieff*(1-25%)/9500=10000*8.243%*(1-25%)/9500=6.51%

第7章

8题。

解:利用公式或EXCEL相关函数可求一元回归预测方程及相关系数,下面为当自变量数据放在:C11:U11,因变量(轻工产品销售量)放在单元格区域:C10:U10时,利用EXCEL求截距、斜率与Pearson(皮尔生)乘积矩相关系数r的函数及计算结果。

a=INTERCEPT(C10:U10,C11:U11)=-3.688

b=SLOPE(C10:U10,C11:U11)=0.0686

r=PEARSON(C10:U10,C11:U11)=0.804

预测方程为:y=-3.688+0.0686*x

若给出2000年竣工多层住宅面积,可代入求出2000年轻工产品销售量。本题没给此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求预测值。但可利用诸如移动平均值法等预测方法先预测2000年竣工多层住宅面积,再代入上述方程进行预测,此处略。

9题。

预测方程中系数计算

A20=2*77-71.7=82.3

B20=(77-71.7)*2/(3-1)=5.3

预测方程为y(20+T)=82.3+5.3*T

第八章作业参考答案。

4题。

解:根据该项目财务现金流量特点,财务净现值可由下列式子计算:

FNPV=-180*(1+10%)^(-1)+-250*(1+10%)^(-2)+150*(1+10%)^(-3)+84*(1+10%)^(-4)+(112+150 *((1+10%)^15-1)/(10%*(1+10%)^15))*(1+10%)^(-5)

=577.78(万元)

此项目是可行的。

下面为该项目前8年相关数据计算表

则动态投资回收期=7-1+45.96/76.97=6.6(年)

静态投资回收期=6-1+84/150=5.56(年)

关于内部收益率计算,可用试算法,当折现率为i时,项目净现值为

FNPV(I)=

-180*(1+i)^(-1)+-250*(1+i)^(-2)+150*(1+i)^(-3)+84*(1+i)^(-4)+(112+150*((1+i)^15-1)/(i*(1+i)^ 15))*(1+i)^(-5)

试算,当i=25%时,FNPV(25%)=33.60(万元)

当i=30%时,FNPV(30%)=-26.51(万元)

利用内插值公式计算内部收益率

Irr=25%+26.51/(33.60+26.51)*(30%-25%)=27.21%

5题。

解:对于表8-2表示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有如下错误

现金流入少了一项:在第8年末收回流动资金20万元。

现金流出项不能有折旧项

不能以增值税作为现金流出项,应为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如下:

以第3年为例:

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50*0.17-30*0.17 (注:由于无法从经营成本中将外购原材料与外购燃料、动力费分离出,故只好以所有经营成本作为计算进项税基数,或者不计算进项税,因为一可能没有外购原料与动力费,或者有也无法知道为多少)

=3.4

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

=3.4*(0.07+0.03)=0.34

修改后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如下:

注意:其中净现金流量2的计算是假设无增值税进项税额时的计算结果。

并且注意,此表为所得税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因没给定所得税税率,故只给出所得税税前现金流量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对于表8-3应是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有如下几处错误

(1)现金流入中不能有折旧项

(2)现金流入中少了第8期末收回流动资金20万元

(3)现金流出中不能有流动资金利息项

(4)现金流出中有关税收项应为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如上表。(也可分两种情况)

6题。

注:第4年末当年利息463.05万元当年还,故年末欠款累计仍为4631万元。

建设期利息共计=50+205+375.5=630.5

(2)贷款偿还计划及利息计算表

根据题目要求,对于在形成资本化的全部借款本金(本金+建设期利息)为4631万元,分10年等额还,每年还463.1万元,各年利息当年末支付,由年初欠款乘利率计算当年利息。

(3)利润与所得税计算表

折旧的计算

形成固定资产原值=4000+4631=8631

直接折旧法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额为

=8631*(1-5%)/15=546.63

流动资金年利息=2490*10%=249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建设投资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营业税金入附加

所得税=利润总额*0.33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计算表如下:

计算表中

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现金流出=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所得税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折旧、建设投资贷款利息前面已计算出

调整所得税为前表中所得税

累计净现

-2500 -6000 -10490 -8882 -6793 -4720 -2662 -619 1407 3419 金流量

静态投资回收期=9-1+619/2027=8.31年

利用IRR函数计算内部收益率为=14.01%>12%,项目可行。

净现值NPV(12%)=995,56(万元),方案可行。

第九章作业参考答案

5题。解:非技术性工种的劳动力的影子工资=945*0.8=756(元)

6题。

解:到岸价=(进口产品影子价格+国内运输入贸易费)/影子汇率

=(216*2.36+38)/6=91.293

7题。

解:项目M投资物到厂的影子价格=到岸价*影子汇率+国内运输杂费+贸易费用

=300*9+200*0.05+300*9*0.06

=2872元

第十章作业参考命案

1题。

解:50年可视为永久项目各项目投资现值可简化计算如下

高坝NPV=(25-4.5)/0.05-360=50

低坝NPV=(15-2.5)/0.05-150=100

故应选择低坝方案

2题。

解:设置安全措施效益现值计算如下:

NPV=(4*5%-18*0,03)(P/A,8%,20)-18

=(4*5%-18*0.03)*((1+8%)^20-1)/(8%*(1+8%)^20)-18

=-21.33(万元)<0

故不应设置该安全措施

4题。

解:本题可以对评价标准化,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加要得综合评价结果。也可以直接利用权重与各方案各指标得分之积之和得加权综合得分,以得分大小选择方案。计算表如下

故应选择方案B(计算表为各方案得分与该指标权值之积)。

第13章无计算题。

常见的计算题

1、已知年名义利率,每年计息期数,计算实际利率,计算利息。P27、P30、P17

2、已知年名义利率,每年计算期数,在年值A、现值P、将来值F三者中,已知一个求另外两个的值。如已知P求F。P30。已知A求F。P31。已知A求P。已知P或F求A。相应计算公式又可见P18——P22。

3、建设期利息计算。P38-39.

4、折旧费用的计算。各计算的特点。P42-43

5、经营成本的构成与计算。P45

6、已知初期投资,各年净现金流量,求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P54-55(用计算表)净现值的计算。P56净现值率的计算。P61-62

7、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试算法计算。P60

8、增量投资收益计算并方案选择。P70-71

9、互斥方案评价方法的相关计算。净现值法计算与评价,分计算期相同与不同(不同时,要求等同化)P73、P77、P79。净年值法,无论计算期相同或不同均可直接计算年值并评价。P76,P80。

10、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如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等。P86

11、互斥方案盈亏平衡分析相关计算。如成本相等盈亏平衡产量计算并利用其进行方案评选。P88-89

12、利用净现值概率分布(离散型)计算方案净现值期望值,标准差,进行风险分析计算。P102-103.

13、资金成本计算。包括长期贷款资金成本计算。P133.债券资金成本计算。P134.多种资金(根据占总筹资金的比例为权重加权)计算综合资金成本。P136.

14、求四分位数、四分位数区间。P148

15、移动平均值预测趋势模型系数公式计算。P150

16、直接回归预测置信区间计算。P151-152

17、生产规模指数法估算投资计算。P158

18、进口设备到岸价相关计算。P161-162

19、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及建设投资计算。P163

20、影子价格计算。P198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某房地产项目)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价 姓名:温晓 专业:建筑经济管理 学号:42 指导教师:金玮佳 2020年12月11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1 2.建小高层商品房住宅楼财务评价6 2.1项目概况6 2.2投资估算6 2.3资金筹措计划7 2.4项目经济效益评价9 2.5不确定性分析12 3.建高层商业写字楼财务评价13 3.1项目概况13 3.2投资估算13 3.3资金筹措计划14 3.4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6 3.5不确定性分析21 4.方案比选结论22

1.设计题目(自选其一) 1.1 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计划 1.2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财务评价) 1.3 工程项目多方案比选 1.4 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分析 1.5 工程项目设备更新方案的经济分析 1.6 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1.7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3.任务 3.1 任务要求: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项目,内容全面合理。每个同学根据相关设计资料及相关数据做适量调整,做到一人一题。 3.2设计资料及相应数据 本课程设计是考虑在某大中城市中的某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或工业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筑物地点:浙江省范围内; ※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是:商品房住宅楼、商业写字楼、商业综合楼、工业厂房等,规模可以是:多层、小高层或高层; 4.时间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安排在18周进行。 5.设计内容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晓君主编.

第2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9题 解:现金流量图略(自己画)-----------------p32(1) (1)将第6年到10年等值500万折为第5年等,其他各年按现值公式折为现值,计算式为: NPV=-1000(P/F,12%,1)-1500(P/F,12%,2)+200(P/F,12%,3)+300(P/F,12%,4) +(400+500(P/A,12%,5)) (P/F,12%,5)+450(P/F,12%,11)+400(P/F,12%,12)+350(P/F,12%,13)+450(P/F,12%,14) =-1000*(1+12%)^(-1)-1500*(1+12%)^(-2) +200*(1+12%)^(-3)+300*(1+12%)^(-4)+(400+500*((1+12%)^5-1)/(12%*(1+12%)^5))*(1+1 2%)^(-5)+450*(1+12%)^(-11)+400*(1+12%)^(-12)+350*(1+12%)^(-13)+450*(1+12%)^(-14 ) =-101.618 (2)终值 F=-101.618(F/P,12%,14) =-101.618*(1+12%)^14=-496.619 (3)第2年末等值 =-101.618(F/P,12%,2) =-101.618*(1+12%)^2=-127.47 10题。-----------------p32(2) 解:(1)(F/A,11.5%,11)=((1+11.5%)^(10)-1)/11.5%=17.13 (2) (A/P,10%,8.6) =(10%*(1+10%)^(8.6))/((1+10%)^(8.6)-1)=0.1788 (3) (P/A,8.8%,7.8) =((1+8.8%)^(7.8)-1)/(8.8%*(1+8.8%)^(7.8))=5.4777 (4) (A/F,9.5%, 4.5)= ((1+9.5%)^(4.5)-1)/((9.5%*(1+9.5%)^(4.5))*(1+9.5%)^(4.5))=2.346 11题。-----------------p32(3) 解:现金流量图为: 本题转化求使得将一系列支出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55万。 该一系列支现现金流量的现值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 故有等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55 10+14*(1+6%)^(-2)+(4*(P/A,6%,n-2)*(1+6%)^(-2)=55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 版)(吴添祖)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刘晓君技术经济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配套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无 二、单选题 1、D 2、C 3、A 4、A 5、C 6、B 7、D 8、D 三、简答题 1、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 (2)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1)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不研究技术本身的水平; (2)不笼统的研究经济效益,也不研究影响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而是针对所要采用的某技术方案拟将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 四、计算题 无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 一、填空题 1、161.06 2、2505 3、4.04% 4、10.52% 二、单选题 1、B 2、D 3、D 4、D 5、D 6、C 7、B 8、D 9、C 10、D 11、D 12、B 13、D 14、A 15、C 16、D 三、简答题 无 四、计算题 1、 (1)531元 (2)1806.35元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第一套) 一、填空题 1、12.29% 2、11% 二、单选题 1、A 2、B 3、D 4、C 5、D 6、C 7、B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D 15、D 16、A 17、A 18、B 19、C 20、B 21、D 22、A 23、C 24、B 三、简答题 1、简述统一比较方案计算期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年等值法 2、简述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的区别。 (1)净现值是绝对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是相对值指标; (2)净现值在同一基准收益率下具有可加性,内部收益率不具有可加性; (3)净现值计算必需基准收益率,内部收益率计算不需要; (4)净现值可用于方案比较,内部收益率一般不用于方案比较。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晓君主编.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晓君主编.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2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9题 解:现金流量图略(自己画)-----------------p32(1) (1)将第6年到10年等值500万折为第5年等,其他各年按现值公式折为现值,计算式为: NPV=-1000(P/F,12%,1)-1500(P/F,12%,2)+200(P/F,12%,3)+300(P/F,12%,4) +(400+500(P/A,12%,5)) (P/F,12%,5)+450(P/F,12%,11)+400(P/F,12%,12)+350(P/F,12%,13)+450(P/F,12%,14) =-1000*(1+12%)^(-1)-1500*(1+12%)^(-2) +200*(1+12%)^(-3)+300*(1+12%)^(- 4)+(400+500*((1+12%)^5-1)/(12%*(1+12%)^5))*(1+12%)^(-5)+450*(1+12%)^(-11)+400*(1+12%)^(-12)+350*(1+12%)^(-13)+450*(1+12%)^(-14) = (2)终值 F=(F/P,12%,14) =*(1+12%)^14= (3)第2年末等值 =(F/P,12%,2) =*(1+12%)^2= 10题。-----------------p32(2) 解:(1)(F/A,%,11)=((1+%)^(10)-1)/%= (2) (A/P,10%, =(10%*(1+10%)^)/((1+10%)^-1)= (3) (P/A,%, =((1+%)^-1)/%*(1+%)^)= (4) (A/F,%,= ((1+%)^-1)/(%*(1+%)^)*(1+%)^)= 11题。-----------------p32(3) 解:现金流量图为: 本题转化求使得将一系列支出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55万。 该一系列支现现金流量的现值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 故有等 10+14(P/F,12%/2,2)+(4(P/A,12%/2,n-2)+1)(P/F,12%/2,2)=55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答: 资金利润率、利率。 2、答: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答: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答: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类)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64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较全面的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清楚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 (二)基本要求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析方法及由这些理论组成的各种基本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 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教学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认知工程经济学 第二节: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原则 第四节:本课程的目标与学习方法 项目一经济评价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投资、成本、收入、折旧与利润的相关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与固定资产的分类; 2、掌握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固定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的含义及区别,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程项目的投资及构成 第二节:工程项目的成本 第三节:税金及收入 第四节:利润 第五节:固定资产 项目二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意义,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单利、复利的区别,以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2、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的计算,以及资金等值的应用。教学重点:资金等值的计算,资金等值的应用 教学难点: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流量 第二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三节:资金的等值计算 项目三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 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3、掌握比选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教学重点: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教学难点: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投资方案的关系与分类 第三节:投资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项目四项目风险与不确定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不确定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风险的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的原理。 教学重点:风险的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的原理 教学难点:风险的概率分析的原理 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1.设备原值价值为6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试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 ×100%=×100%=25%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 第一年折旧费=60000×25%=15000(元),其余值为45000(元)第二年折旧费=4500025%=11250(元),其余值为33750(元)第三年折旧费=33750×25%=8438(元),其余值为25312(元)第四年折旧费=25312×25%=6328(元),其余值为18984(元)第五年折旧费=18984×25%=4746(元),其余值为14238(元)第六年折旧费=14238×25%=3560(元),其余值为10678(元)第七、八年折旧费=(10678-2000)×=4339(元) 2.某种设备的原值为2.4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2万元,折旧年限确定为7年,试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解: 第一年折旧费=(2.4-0.2)××100%=0.55(万元)第二年折旧费=(2.4-0.2)××100%=0.47(万元)第三年折旧费=(2.4-0.2)××100%=0.39(万元)第四年折旧费=(2.4-0.2)××100%=0.31(万元)第五年折旧费=(2.4-0.2)××100%=0.24(万元)第六年折旧费=(2.4-0.2)××100%=0.16(万元)第七年折旧费=(2.4-0.2)××100%=0.08(万元)3.某公司以5000万元建造一栋商业大楼,其中90%形成固定

资产。假定这座建筑的折旧期为40年(残值为零)。试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计算第10年的折旧费及第10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年数总和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 解: (1)年数总和法: 第10年折旧费=5000×90%×=170.12(万元)第10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500-[4500×+4500×+4500×+4500× +4500×+4500×+4500× +4500×+4500×+4500× ]=4500-(220+214+209+203+198+192+187+181+176+170)4500-1950=2550(万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折旧费=4500××100%=225,其余值为4275(万元) 第二年折旧费=4275××100%=214,其余值为4061(万元) 第三年折旧费=4061××100%=203,其余值为3858(万元) 第四年折旧费=3858××100%=193,其余值为3665(万元)

工程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1. 设备原值价值为6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试用双倍余额递减 法 计 算 各 年 的 折 旧 额 。 解: 年折旧率= 2折旧年限 ×100%=2 8×100%=25% 第一年折旧费=60000×25%=15000(元),其余值为45000(元) 第二年折旧费=45000×25%=11250(元),其余值为33750(元) 第三年折旧费=33750×25%=8438(元),其余值为25312(元) 第四年折旧费=25312×25%=6328(元),其余值为18984(元) 第五年折旧费=18984×25%=4746(元),其余值为14238(元) 第六年折旧费=14238×25%=3560(元),其余值为10678(元) 第七、八年折旧费=(10678-2000)×1 2 =4339(元) 2.某种设备的原值为2.4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2万元,折旧年限确定为7年,试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

第一年折旧费=(2.4-0.2)×7?0 ×100%=0.55(万 7×(7+1)÷2 元) 第二年折旧费=(2.4-0.2)×7?1 ×100%=0.47(万 7×(7+1)÷2 元) 第三年折旧费=(2.4-0.2)×7?2 ×100%=0.39(万 7×(7+1)÷2 元) 第四年折旧费=(2.4-0.2)×7?3 ×100%=0.31(万 7×(7+1)÷2 元) ×100%=0.24(万第五年折旧费=(2.4-0.2)×7?4 7×(7+1)÷2 元) ×100%=0.16(万第六年折旧费=(2.4-0.2)×7?5 7×(7+1)÷2 元) ×100%=0.08(万第七年折旧费=(2.4-0.2)×7?6 7×(7+1)÷2 元) 3.某公司以5000万元建造一栋商业大楼,其中90%形成固定资产。假定这座建筑的折旧期为40年(残值为零)。试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计算第10年的折旧费及第10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年数总和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 解: (1)年数总和法: =170.12(万元)第10年折旧费=5000×90%×[40?(10?1)] 40×(40+1)÷2

刘晓君技术经济学综合练习题

《技术经济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无 二、单选题 1、关于“经济”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 社会再生产过程 B 社会经济制度 C 经济总量 D 经济效益 2、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是错误的。() A 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 B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C 研究影响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 D 不研究技术本身的水平 3、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是正确的。() A 研究应用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B 笼统的研究经济效益 C 研究应用技术的原理 D 研究影响技术应用的一切因素 4、下列哪项不属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A 技术方案的设计 B 经济发展战略的论证 C 工业发展规模的论证 D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论证 5、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跨越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两个领域B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C 以定性分析为主 D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6、下列哪项关于技术经济学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这里的“经济”具有节约的含义 B 主要研究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的后评估 C 具有比较性的特点 D 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7、下列哪项不属于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A 边缘性 B 预测性 C 比较性 D 时效性 8、下列哪项不属于技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A 调查研究 B 计算分析 C 综合评价与系统选有 D 实践验证 三、简答题 1、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四、计算题 无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 一、填空题 1、如果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是10%,那么一笔100万元的五年定期存款在到期后的本利和是万元。 2、某企业贷款投资10000元,贷款年利率是8%,如果生产经营期为五年,则每年最低盈利应该是万元,该项目才可行。 3、已知年名义利率是8%,如果每季度计算一次利息,则半年有效利率是。 4、已知e = 2.72,如果年名义利率是10%,采用连续复利计息法,则年有效利率是。 二、单选题 1、下列哪项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资金在时间推移中的增值能力 B 所有的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 C 利润和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形式 D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是社会折现率 2、下列哪项关于利息和利率的表述是正确的。() A 利息是利率的计算尺度 B 利息是资金对利率的支付 C 利息的大小与本金、计息期、利率成正比 D 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3、下列哪项资金不具有资金时间价值。() A 存入银行的资金 B 银行贷出的资金 C 投入股市的资金 D 埋于地下的藏款 4、下列哪项关于有效利率的表述是错误的。() A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产生区别的前提是复利计息法 B 单利计息法无所谓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问题 C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产生区别的条件是付息周期大于计息周期 D 有效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5、下列哪项关于有效利率的表述是错误的。() A 本金在单位时间内实际增加的百分比 B 计息周期内实际使用的利率 C 对于相同年名义利率,计息周期越小,年有效利率越大 D 年有效利率总是大于年名义利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