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02年10月 佳

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O ct .,2002

第20卷第5期 JOU RNAL O F SOC I A L SC IEN CE O F J I A MU S IUN I V ERS ITY V o l .20N o .5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林元龙

(莆田学院外语系,福建莆田351100)

[摘 要]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都无法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解答。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要探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给语言和思维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本文尝试为语言和思维重新定义,并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交际语言观;认知语言观

[中图分类号]B 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2)05-0004-03

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都无法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解答。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要探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给语言和思维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本文尝试为语言和思维重新定义,并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和思维的定义

给语言下定义,必须先对与语言有同构关系的“文化”作一界定。

1.文化指人类有意图的活动及其结果。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虽然动物界有诸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大象社会等与人类社会有相似之处的社会,但它们与人类社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动物社会组织形式是遗传决定的,具有非发展性,几千年前的蚂蚁社会和今天的蚂蚁社会就其组织形式而言是相同的;而人类社会却是不断发展的。(2)文化所指的人类活动是有意图的。首先,它不包括人类纯生理的反应:如眼睛碰到刺激会流泪,喝水多了要小便等;再如,幼儿吃东西时口里发出声音不是文化现象,但成年人吃饭嚼东西发出响声的大小或不出声却是受意图影响的,便属于文化现象。其次,文化也不包括非意图活动,如果一个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把地上的一团泥压成了一个非常有诗意、有艺术美的形状,那这个“泥塑”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文物”,即使几百年之后它被人挖了出来。但是,人类为了避寒而造的遮蔽物或是为了打猎而制造的工具,即使再粗糙或低效也是文化的物品。(3)文化包括人类有意图的活动及其结果。活动主要指自理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体力活动和象征活动。所谓结果,则包括了一切由人类意图活动所导致的一切以物质、精神、知识、行为或制度形式出现的后果,如学校、医院、图书、建筑、食品、信仰、民族仇恨、沙文主义、法律等。

2.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它是指人类某个群体所通用的有一定使用规则和意义的有声和 或有形符号。这个定义包括了多层含义:(1)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如东方人的黑头发)不能算作文化,但东方人认为黑头发是美丽的便属于文化的东西了。(2)语言之所以是文化的特殊部分是因为它不仅是人类有意图的活动结果而且同时必须是人类某个群体所通用的活动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人为了某种意图发出或画出某个他本人明白但其他人都不懂其义的声音或符号,我们则说这一声音或符号不是语言,只是一块文化碎片,可以有文化研究价值,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才,他们用别人看不懂的符号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些符号不是语言却是有待后人慢慢解读的文化符号。(3)所谓某个群体,可以指一个民族,也可以指一个村落的村民,也可以指一个职业圈子里的人。这层含义对我们讨论语言与思维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别重要,因为不仅不同语种之间在文化含义上存在很多差异,就是在同一语种中的不同方言(在本定义中算作语言)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文化含义差异甚大的问题。如同样是讲汉语,许多北方人将父亲的兄弟称作“大爹 爸爸”、“二爹 爸爸”等,而其他地区则一般使用“大伯”、“二叔”等称呼。这其中的文化差异就很大,叫“大爹 爸爸”或“二爹 爸爸”的侄儿 女和叫“大伯”或“二叔”的侄儿 女对父亲的兄弟的感情和期望值是大不一样的。

3.思维是大脑产生信息的活动,这些信息是动物做出行为选择的依据。该定义的关键词是行为选择。假如一个动物对某一刺激永远是同样一种反应(如狗被棍打发出惨叫声),那我们说该反应为无选择行为,我们因此不能说,“狗所以惨叫是因为它思考过了,因为它知道惨叫会使它达到某种目的。”但是,另一种情况则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当狗偷吃了主人储藏的猪肉时,主人打它,它便忍痛低声叫甚至不叫,这时我们可以说狗思考过了:或是“犯错挨打,叫也没用。”或是“如此罪过,哪有脸叫?”不得而知。再如,当婴儿第一次见到白衣护士时,都是不哭的,但挨了一针后再见到护士就会哭,以后干脆在进入注射室甚至医院之前就大哭起来,再大一点也许在父母的鼓励或表扬之下竟然一点都不哭了。这种经过选择后而作出的行为才能证明思维活动曾经发生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定义中的行为包括外部行为(即观察得到的行为)和内部行为(即观察不到的大脑活动,即思维)。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改变了其原先的思维方式,那一定是思维的结果。

二、从交际语言观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坚持交际语言观的学者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思想和思维活动之外的工具,其唯一的功能就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思想本身是独立于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的东西。

交际语言观在哲学上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的一篇题为“论诠释”的论文中,研

4—①[收稿日期]2002-03-22

[作者简介]林元龙(1965-),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讨了言语、文字与思想的关系,他说:“言语是心灵过程的符号和表征,而文字则是言语的符号和表征,正如所有的人并不是具有同一的文字记号一样,所有的人也并不是具有相同的说话声音,但这些言语和文字所直接意指的心灵过程则对一切人都是一样的。”(引自洪汉鼎,2001:8-9)在现代哲学家中, Grice(1957)、Fodo r(1983)、Searle(1983)等都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帮助人们交流思想,语言并非思维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当然,他们承认语言可以间接地参与思维,如语言可以使我们从别人那里学到新的概念、信仰等。但总的来说,语言的功能是在人与人的公开交际中发挥的,在大脑内部的思维过程中它却起不到直接的、关键性的作用。

交际语言观在哲学家当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他们认为语言是人类为了交际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有些思维形式,特别是那些只需要影象或形象参与的思维,是不需要语言的。于是,经过简单化的概括,便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思维都可以独立于语言而进行。并以此为据,得出“语言的唯一功能就是交流思想”的结论。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不堪一击的。其次,从语义方面讲,按传统的经验主义哲学观点看,要说甲(不管是语言、动作或是图画)表示乙,必须有充分的理据。如果甲是动作或图画,那理据就很直接了:甲看上去像乙;但如果甲是语言,那要说出甲为什么表示乙就没有明显的理据可寻了。这样一来,如果我们说语言的表义能力产生于思想(大脑意象)的表义能力,而语言的功能仅仅是以外部信号的形式将一个人的思想传送给另一个人而已,那我们便得到了满意的解释。

然而,交际语言观这一经典解释也经不起推敲,因为“思维意象说”解释不了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它在我们的命题式思维(p ropo siti onal though ts)面前无能为力。试问,诸如“因为”、“所以”、“以及”、“万一”、“一旦”之类的概念在大脑当中会有什么意象?“绿草”可以在大脑中以意象形式存在和再现,但“草是绿的”这一命题式句子在大脑中应是什么样的意象呢?但该观点的后来者(如Grice,1957;Searle,1983)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给予辩护:我们可以从思想的语义特性来解释语言的语义特性。如,我们可以这样说:要让一句话表示甲命题(如“他是坏蛋。”),讲话人必须有这样的意图:(1)该言语能使听话人相信甲命题;(2)听话人能听出讲话人想让他 她相信甲命题的意图。他们认为这才是人们应该寻找的解释,因为思想内容比语言符号意义更直接、更原始(Searle,1983)。

在心理学界,交际语言论以及与之有一定关联的“天生能力说”和“大脑模组结构说”,早在19世纪初就被能力心理学家(faculty p sycho logists)提出来了。到了19世纪后半叶,由于神经心理学家和神经外科专家发现了大脑专司讲话能力的布罗克区,人们开始相信人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肯定产生于大脑的不同部位,各部位之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20世纪初,研究人类智能测试的心理学家也注意到特殊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的问题。这一观点在现代多智能理论中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Gardner,1983)。特殊能力假说指的是:语言的发展至少部分地独立于其他的认知能力,语言并非参与所有的思维活动。然而,在心理学界,交际语言论的强硬观点与认知语言观的强硬观点一样得不到多少人的认同。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发展正常的儿童和成人在学习新知识、记忆新材料、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确实使用了语言,但在使用的细节上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那些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立能力且主要用于辅助交际的心理学家,也承认语言有反作用,可以辅助思维。甚至是一直坚信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化服务的皮亚杰(P iaget,1932),也承认语言有助于思想结构的形成和重组。(桂诗春,2000:585-622)这里有必要区分两种说法:(1)语言本身是某些思想的中介,即某些思想的构成要素(这实际是认知语言论的低调观点);(2)语言有助于或可以促进某些形式的思维活动(这实际是交际语言观而不是认知语言观的看法)。我们发现,一旦把这两者区分开来,要弄清那些所谓的交际语言观学派的心理学家到底倾向于哪一观点反而变的更困难了。

有趣的是,交际语言观最激进、最著名的鼓吹者,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哲学家,而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他(1957)研究转换语法的早期著作中,曾经提出表达思想必须先把思想转换为语言,而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又必须把语言转换成思维语言。虽然乔氏后来放弃了他的转换语法观点,但他始终坚持语言与思维相互独立的观点。除了提出他的语言独立说之外,乔氏还于50和60年代提出了语言先天说。他认为语言先天说是语言共性①(即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所共有的抽象的语法特征)的最佳解释。儿童能在语言刺激贫乏的环境中掌握语言,这只能说明掌握语言是儿童自然成长和成熟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乔氏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看法不仅符合而且还充实了大脑模组和先天论(the modularist and nativist view of the m ind)的观点。

三、从认知语言观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坚持认知语言观的学者认为语言本身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即人类是靠语言来进行思维的,词语是我们思想的运载体。但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并没有宣称语言只能专门用来思维,他们当然也承认语言还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

在讨论认知语言观时,有必要区分“条件说”(requirem ent -thesis)和“构成说”(constituti on-thesis)。前者是说“语言是思维或某些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后者则是说“那些思维活动不仅需要语言本身的参与而且其产生的思想也是由语言构成的。”(Carruthers&Boucher,1998:1)显而易见,“条件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是讲的通的。如,许多概念和观点,儿童显然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学到。从另一方面讲,一个不会语言的人要进行有关电子、基因、上帝、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思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些概念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最初就是通过语言才弄懂这些概念的。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这些概念的内容与它们的语言形式已经浑然一体,要想抛开它们的语言形式而进行与之有关的思维也是不可想象的。语言似乎的确成了思维的参与者和思想的构成要素。现在人们讨论认知语言观时,一般是指认知语言观的“构成说”。

认知语言观在哲学上的理据是:(1)人类思维就其范围和复杂度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其他动物都不能做到像人类一样思维;(2)人类自然语言也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没有一种动物具有与人类语言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将这两个断言机械地加在一起,就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人类的自然语言才使人类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思维能力。这一观点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观点本身支撑不住那种认为所有的思维都必须靠语言进行的认知语言观,它也没有支持那种认为“构成论”优于“条件论”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低调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人类所独有的思维活动才需要语言。这样一来,它又与交际语言观的低调说法殊途同归了。

许多哲学家认为,从概念的层面看,所有的思维都必须有语言的参与,典型的例子是:“想到自己在思维”这一大脑活动本身必须有语言的参与。从这一点讲,动物和婴儿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思维。但在人性学研究中有许多事实证明了动物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和推理活动。儿童发展研究也表明前语言儿童是能够进行思维的。

认知语言观在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忠实的捍卫者。如前苏联心理学家Soko lov(1972)就曾提出:人类的许多(虽不是全部的)思维活动都必须有内部言语(inner speech)的参与,并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获得了有力的证据。另一位前苏联心理学家L uria(1959)把内部言语描写成“第二信号系统”,解释了它在有意识的动作控制和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如他把儿童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儿童若不伸手就受到奖励,伸手则不受奖励,结果发现会说话的儿童能够控制住而不

5

伸手,但不会说话的儿童则控制不住。

除了前苏联心理学家之外,20世纪中叶其他国家的心理学家也比较认同认知语言观的一系列论点:(1)语言是人类利用通用认知能力(dom ain-general cognitive resources)而习得的,在这种通用认知能力当中,联想学习能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Sk inner,1957);(2)人的大脑并非生来就完全分好了工,它实际具有高度的弹性(L ash ley, 1950);(3)对成人来说,思维和语言所依赖的是相同的象征基础(sym bo lic basis)(Go ldstein,1948)。

然而,即使在那些忠实捍卫认知语言观的心理学家中,也没有人敢声称: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一个心理学家否认前语言儿童也是有概念、记忆和期望的。这些至少可以说属于思维的初级形式。维果斯基(V ygo tsky,1934)坚持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但他同时坚信语言和思维并非同源。他相信前语言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学会语言的儿童是不同的。(桂诗春,2000:580-587)这是认知语言观的谨慎派观点,与认知语言观的强硬派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如坚持认知语言观强硬观点的哲学家M c Dow ell(1994)曾宣称:没有语言的思维是绝对不存在的。

奇怪的是,认知语言观最激进、最有影响的鼓吹者,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哲学家,而是语言学家。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W ho rf,1956)提出的语言相对论假说是很有影响的。他认为人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包括人的思想结构本身,统统都是儿童通过向成人学习语言而获得的,它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融入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概念体系与思想结构会因自然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桂诗春,2000:555-622)这种认为思想由语言建构而又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观点,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仍占据统领的地位,其假设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类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结构也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并非遗传带来的,也就是说,甲文化血统的儿童若在乙文化中长大,那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必然符合乙文化的规范。如此说来,大脑最初有点像一张白纸,是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赋予了大脑以某种结构。

四、结语

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支持者都能找到有利于各自理论的证据,双方同时又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推翻对方理论的反证。我们也觉得双方都有道理,难以作出评价和判断。这里显然有一个如何对思维进行分类的问题。如果有一个科学、明晰的思维分类标准,上述两种观点就能各自确立自己的理论位置。我们不妨从一个实例开始。狼孩没有语言,可是他会思维?否则他无法对付野外复杂、充满危险的生活环境中的种种挑战和威胁,因为要成功地对付那些挑战和威胁狼孩必须采取选择性的行动,而选择性的行动是以思维为前提的。但是他的思维空间和内容是有限的。他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动觉器官所接受的信号明白他的伙伴(狼)的某种意思,如“某处有食物”、“别出声”、“快跑”、“我喜欢你”等,但狼能告诉他“我们收养了你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受到过你们人类的保护”?由于没有语言,狼孩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层意思的。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儿童在能够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的意思之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你前天看到了狮子,昨天看到了老虎,今天看到了大象。”

当然,人们早就提出思维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别,而每一种思维又可分为简单思维和复杂思维。但它们的界限又如何确定呢?如抽象的概念实际也是由以前的经验和更具体的意象衍生而来的。简单和复杂也是同一个连续体,从哪一点算起才算复杂?难以拿出客观、公认的标准。如果用含糊、笼统的方式来概括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话,我们可以说,人类没有语言是绝对可以进行思维的,但思维的形式和内容极其有限,而复杂、抽象的思维,若没有语言则是绝对无法进行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厦门大学英文系博士生纪玉华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谨致谢意。)

[注 释]

①尽管各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但人类语言却有着诸多的共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类身体和大脑的构成和活动规律(甚至包括几个基本情感状态的生理基础)基本是相同的;人类对地球引力的体验是相同的;人类拥有共同的地球、天空和太阳;对诸如火、水、基本颜色的感受是相同的;都有对人之外貌、人类意图和一般场景的识别能力,等等。L akoff (1987)和Johnson(1987)曾提醒人们要特别注意那些由人类相同的体验而产生的有关空间方位和事物本质的意象图式,它们往往是人类认识和掌握文化知识所需要的最一般的隐喻材料来源。人类语言具有共性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类都有象征、讲话和构建意象的能力。人类都能将自己的经验记录在大脑中并将其图式化,然后再将图式组织成复杂的范畴、链条和级别系统。人类都具有比喻(隐喻和转喻)的能力。人类总是用现成的认知模式和图式来认识、理解和处理新经验。相同的感觉经验和认知功能使各民族人民创造的语言和文化具有共性。

[参 考 文 献]

[1]Carruthers,P.&Boucher,J.(eds.).L anguage and though t:Interdisci p linary them es[M].Cam bridge:Cam2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8.

[2]Fodo r,J.T he modularity of m ind[M].Cam bridge, M A:M IT P ress,1983.

[3]Gardner,H.F ram es of m ind:the theo ry of m ulti p le intelligences[M].L ondon:H einem ann,1983.

[4]Go ldstein,K.L anguage and language disturbances [M].N ew Yo rk:Grune and Stratton,1948.

[5]Grice,H.P.M eaning[J].Ph ilo soph ical R eview, 1957,66,377-88.

[6]Johnson,M.T he body in the m ind:T he bodily basis of m eaning,i m aginati on,and reason[M].Ch icago:U niversi2 ty of Ch icago P ress,1987.

[7]L akoff,G.W om en,fire,and dangerous th ings: W hat catego ries reveal about the m ind[M].Ch icago:U niver2 sity of Ch icago P ress,1987.

[8]L ash ley,K.In search of the engram.In Sympo sia fo r the society fo r experi m ental B i o logy[M],no.4.Cam2 bridge: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50.

[9]L uria,A.T he directive functi on of speech in devel2 opm ent and disso luti on[J].W o rd,1959,15:341-52.

[10]M c Dow ell,J.M ind and w o rld[M].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4.

[11]Searle,J.Intenti onality[M].Cam bridge:Cam2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3.

[12]Sk inner,B.S.V erbal Behavi our[M].N ew Yo rk:

A pp leton-Century-C rofts,1957.

[13]Soko lov,A.Inner speech and though t[M].N ew Yo rk:P lenum P ress,1972.

[1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洪汉鼎.理解与解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如松]

6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海南中学高二一班:王徐生梁振彬 引言: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一.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由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及哲学与文化心理不同而导致的思维的根本差异。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

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2)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说过的一句话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 1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他相信拼搏而不是命运.诸多此类象美国人热衷于job-hopping(跳槽),美国人的梦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 再比如,从东方人与西方人做事的动因也可以发现: 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e before.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有人做过;美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从未有人做过。)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认为更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语言与认知考试重点

第一章 1.认知科学:研究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认识世界 的能力与智力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1956年则是最重要的一年。 两个基本假设 I.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计算能力 II. 计算是对符号化的信息的程序化操作,而符号是实体的表征

哲学知识(认识)论: 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天赋论 培根的观察归纳论,经验论 休谟对归纳的批判 波普尔的观察始于理论的论点 经验主义: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经历一次就有了经验,下次再经历就会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先验主义:康德(1787)的综合先验命题预设: 表达我们用来综合有秩世界和心灵的图式,它们不是从经验获得的。 洛克对笛卡尔先天知识的批判 Tabula rasa (blank tablet) 休谟(Hume)对经验归纳的批判:没有逻辑的根据,只有心理上的依据,期望。 笛卡尔之妖:笛卡尔提出笛卡尔之妖(Evil Demon)来反对经验主义。怎么知道不是一个妖怪在控制我的思想,使我感到桌子是硬的,今天很高兴……没有可靠的方法证明不是妖怪在作怪而是真实的感觉。建立在不可靠基础上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只有一点是可靠的,即我是存在的, 否则妖怪没有控制我的必要,因此“我在思想,我思故我在”这是绝对

的真理,百分之百确切的知识,没有任何矛盾的,“我思故我在”这是没法挑战的。从这点出发得到的知识一定是可靠的。笛卡尔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这也是认知科学的主要任务),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通常只能依靠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旨在用机器模拟人脑的部分活动(弱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人的智能(强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对两个人或者是计算机进行提问,测试前不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提问之后如果识别不出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就说明计算机具有与人一样的智力。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复杂有机体(高级动物)如何表示和处理信息的科学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皮亚杰 行为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人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的。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华生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 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 学习是一种模仿 给我一个正常儿童,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柏拉图问题: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问道,人怎么能在那么短的人生中知道那么多东西呢。后来乔姆斯基修正了这个问提出,被称为“新柏拉图问题”,即有限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学会那么多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得到那么多创造性知识。 第四章 人类学 走出非洲说:人类起源都来自非洲,20 万年之前,非洲的智人中的一支突然发生很多变化,智力爆发,具有很多优势,扩展的很快,很快离开欧洲大陆,扩散到各个大陆。非洲夏娃是现代人最早的祖先。 自然选择:在某种自然环境中,具备某种能力就会最强,被保留下来,不具备这种生存能力就会被淘汰,通过一代一代的选择,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自然选择。性选择 第六章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产生假说: 1人类智力扩展说 人为什么有语言是因为人聪明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幼儿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幼儿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当婴儿从母体中呱呱坠地之后,他们便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活动,不断接受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逐渐获得大量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知识,发展智力,习得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儿童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总之,语言的发展与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当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

心理层面。正如皮亚杰所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 1.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以词为标志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受概括水平的限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动作性和具体形象性,但也有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自身的动作、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来进行,并不主要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幼儿只能获得初级概念,维果茨基称之为自发概念。幼儿在运用自发概念(观念变动、观念联想、观念概括等)时,并未意识到这些概念、思维活动的本身,他们注意的是这些概念、思维活动所指的对象──经验的各种实物及其表象以及概念的替代物──语言。认知中的语义编码(概念)是语言与认知之间联系的桥梁。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形成、同化、巩固以及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婴幼儿在掌握语言之前,要认识一物的特征时,需要对该物的各部分、各个特征逐一进行感知,而且,这些特征都是直观的、外在的,无法概括其特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从特定的、形象的特征转向一般的、概括的特征,概括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语言的发展对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语言和意识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新解

语言和意识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新解 杨韶刚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广州,510420) 摘要 按照传统心理学的观点,只有人类才有思维和意识活动,因为思维是意识的核心,而意识必须以语言为中介。认知神经科学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意识和思维并不完全依赖于语言,语言缺失只对扩展的意识产生影响,而对核心意识未造成损害。 即使没有语言的参与,失语症患者仍然能够产生某种有表象的、非言语的意识活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向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提出挑战:意识活动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并非只有人类才有意识,意识并非仅以语言为基础,并非脑的所有活动都与意识有关,很多脑活动都是无意识的。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意识 认知神经科学分类号 B842 语言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 课题。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1] 。因为我们只承认人有意识。如果我们询问周围的人,人类是怎样产生意识的?绝大多数人会说:是语言使人产生了意识。正是因为人类有这种独特于其他生物的语言,才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语言,生物就只能是一些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意识是对持续发生的心理过程的言语解释。但是,随着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对失语症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学术界对语言与意识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见解。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语言与意识关系的某些脑机制,对语言和意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值得关注的挑战。 1 语言、思维和意识:对传统观点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 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 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2] 。换句话说,进行思想交流主要以语言为中介。语言是对代表实体、事件、关系和推理的非语言表象进行的一种翻译和转换。要顺利地实现这种转换,就必须首先假定,在语言之前有一个能够操纵语言转换的自我和意 识。人们习惯上认为,自我和意识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没有语言就没有自我和意识。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对这种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自我和意识一定要以语言为中介吗?如果语言对自我或对意识发挥作用的方式和对其他事物发挥作用的方式一样,就是说,把最初以非言语形式存在的东西用字词和句子来表示,那么,在任何语言中,就一定要有一个非言语的自我和一种非言语的认识活动。例如,我们平时经常使用诸如“我知道”这种短句来表述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在这个“我知道”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个无需言语参与的认识活动的表象,这种认识活动是以位于这个说出来的短句之前并且激发该短句出现的自我为中心的。从理论上讲,这个自我以及人们对这种“我知道“的意识活动的元认知,并不一定都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表征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我和意识是在人类的语言出现之后产生的,而且是对语言的直接建构。这种观点现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挑战。语言并不是从虚无中产生的,而是在和无数非言语事物的联系中产生的。人类生物演化的过程告诉我们,在语言出现之前,人类的生物始祖就能通过非语言的思维认识事物。经过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这些原始的思维便构成了人类“核心 3杨韶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道德教育心理学。E -mail :ysgrime @https://www.doczj.com/doc/473243887.html, 。 《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4期(总第82期) Chinese Journal of S pecial Education (M onthly ) N o.4,2007(Serial N o.82)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zj.com/doc/473243887.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02年10月 佳 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O ct .,2002 第20卷第5期 JOU RNAL O F SOC I A L SC IEN CE O F J I A MU S IUN I V ERS ITY V o l .20N o .5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① 林元龙 (莆田学院外语系,福建莆田351100) [摘 要]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都无法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解答。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要探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给语言和思维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本文尝试为语言和思维重新定义,并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交际语言观;认知语言观 [中图分类号]B 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2)05-0004-03 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都无法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解答。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要探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给语言和思维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本文尝试为语言和思维重新定义,并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和思维的定义 给语言下定义,必须先对与语言有同构关系的“文化”作一界定。 1.文化指人类有意图的活动及其结果。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虽然动物界有诸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大象社会等与人类社会有相似之处的社会,但它们与人类社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动物社会组织形式是遗传决定的,具有非发展性,几千年前的蚂蚁社会和今天的蚂蚁社会就其组织形式而言是相同的;而人类社会却是不断发展的。(2)文化所指的人类活动是有意图的。首先,它不包括人类纯生理的反应:如眼睛碰到刺激会流泪,喝水多了要小便等;再如,幼儿吃东西时口里发出声音不是文化现象,但成年人吃饭嚼东西发出响声的大小或不出声却是受意图影响的,便属于文化现象。其次,文化也不包括非意图活动,如果一个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把地上的一团泥压成了一个非常有诗意、有艺术美的形状,那这个“泥塑”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文物”,即使几百年之后它被人挖了出来。但是,人类为了避寒而造的遮蔽物或是为了打猎而制造的工具,即使再粗糙或低效也是文化的物品。(3)文化包括人类有意图的活动及其结果。活动主要指自理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体力活动和象征活动。所谓结果,则包括了一切由人类意图活动所导致的一切以物质、精神、知识、行为或制度形式出现的后果,如学校、医院、图书、建筑、食品、信仰、民族仇恨、沙文主义、法律等。 2.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它是指人类某个群体所通用的有一定使用规则和意义的有声和 或有形符号。这个定义包括了多层含义:(1)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如东方人的黑头发)不能算作文化,但东方人认为黑头发是美丽的便属于文化的东西了。(2)语言之所以是文化的特殊部分是因为它不仅是人类有意图的活动结果而且同时必须是人类某个群体所通用的活动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人为了某种意图发出或画出某个他本人明白但其他人都不懂其义的声音或符号,我们则说这一声音或符号不是语言,只是一块文化碎片,可以有文化研究价值,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才,他们用别人看不懂的符号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些符号不是语言却是有待后人慢慢解读的文化符号。(3)所谓某个群体,可以指一个民族,也可以指一个村落的村民,也可以指一个职业圈子里的人。这层含义对我们讨论语言与思维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别重要,因为不仅不同语种之间在文化含义上存在很多差异,就是在同一语种中的不同方言(在本定义中算作语言)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文化含义差异甚大的问题。如同样是讲汉语,许多北方人将父亲的兄弟称作“大爹 爸爸”、“二爹 爸爸”等,而其他地区则一般使用“大伯”、“二叔”等称呼。这其中的文化差异就很大,叫“大爹 爸爸”或“二爹 爸爸”的侄儿 女和叫“大伯”或“二叔”的侄儿 女对父亲的兄弟的感情和期望值是大不一样的。 3.思维是大脑产生信息的活动,这些信息是动物做出行为选择的依据。该定义的关键词是行为选择。假如一个动物对某一刺激永远是同样一种反应(如狗被棍打发出惨叫声),那我们说该反应为无选择行为,我们因此不能说,“狗所以惨叫是因为它思考过了,因为它知道惨叫会使它达到某种目的。”但是,另一种情况则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当狗偷吃了主人储藏的猪肉时,主人打它,它便忍痛低声叫甚至不叫,这时我们可以说狗思考过了:或是“犯错挨打,叫也没用。”或是“如此罪过,哪有脸叫?”不得而知。再如,当婴儿第一次见到白衣护士时,都是不哭的,但挨了一针后再见到护士就会哭,以后干脆在进入注射室甚至医院之前就大哭起来,再大一点也许在父母的鼓励或表扬之下竟然一点都不哭了。这种经过选择后而作出的行为才能证明思维活动曾经发生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定义中的行为包括外部行为(即观察得到的行为)和内部行为(即观察不到的大脑活动,即思维)。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改变了其原先的思维方式,那一定是思维的结果。 二、从交际语言观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坚持交际语言观的学者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思想和思维活动之外的工具,其唯一的功能就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思想本身是独立于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的东西。 交际语言观在哲学上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的一篇题为“论诠释”的论文中,研 — 4—①[收稿日期]2002-03-22 [作者简介]林元龙(1965-),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作者:胡吉成 来源:电大在线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间题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 定着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长欺以来,学术界不断地对这个论题进行探讨。如今学术界一般有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各自独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即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理性思维。还有一种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但不是同一的。这几种观点都各有其正确性。想要弄清这几种观点,首先要了解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 就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而言,从19世纪到现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根本区别,二者都可归结于言语习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称为外显习惯;思维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内隐方式,称为内隐习惯。另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操作条件作用的立场出发,对华生的言语和思维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受制于环境,并通过言语间接地作用于环境,最终由环境来表现出行为的结果。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著名的“语言获取装置”他认为人的大脑里先天就有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和“语言获取装置”,这个“装置”的“开关”在后天的环境作用下被“启动”后,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就朝着特定环境所需的“特定语法”规则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取母语的原因所在。 而什么是思维? 其本质是什么? 所谓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借助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手势语 )、表象或行为对客观的感知、联想所形成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这里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心理反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对通过各种感观器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符号的或非符号的)进行解码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加工与组织工作,在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把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其外部形式加以联系,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当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如讲故事、构思计划和策略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这类思维被称为“理性思维”、“直接思维”、“逻辑思维”或“命题思维”。这类思维涉及两种元素:一种是演绎法,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的就是演绎法;另一种是归纳法,我们在处理涉及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时,就使用归纳法。在这类思维上,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形式特性,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关系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Johan van der Auwera and Jan Nuyts University of Antwerp 0.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looks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Thefirst half of the chapter offers a ‘neu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eld of linguistic typology.Linguistic typology is defined as a cross-linguistic, descriptive as well as explanatory enterprisedevoted to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 with respect to linguistic form or the relationbetween linguistic form and meaning or function. The second half is devoted to an exploration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is argued that the twostrands are eminently compatible, that there is work that illustrates this, but also that mostcognitive linguists and typologists nevertheless work in different spheres. In a first section wediscuss the difficulty of applying typology’s sampling method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asecond one, we focus on the typologists’ prim e orientation on grammar and their hesitation torelate their strictly speaking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 to wider cognitive concerns. 1. What is linguistic typology? The term ‘linguistic typology’ is rather general. It could be taken to mean no more than the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types. Linguistic types appear when the linguist has classified linguistic entities in virtue of a similarity. In this sense, any linguistic discipline counts as typology. Inmorphology, for instance, prefixes and suffixes can be said to be entities of the same type, called‘affixes’; and affixes and roots or stems are also entities of the same type, called ‘morphemes’.In sociolinguistics, most Australian languages and most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are of thesame type: they are all threatened languages. Or in

语言和思维关系

在语言学语言与思维、人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为“沃尔夫假说”)已经成为了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命题,这一假说的著名,不仅仅来自它对语言,思维及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富有创造力的概括,也来自由其而引来的广泛争议。在理论上的争议与批评一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世界复杂性的投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不同学科间方法论差异造成的。本文将以语言学为主线,在回顾“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形成历史及对学术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试图的有关这一假设的诸多争论开辟更具结构性的视角,在社会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有可能在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解上获得新的 启迪。 事实上,对语言与思维研究这一课题,语言学界早有人有所关注,例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他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试图对一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多样性或相似性所引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他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却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来自不同语言的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结构的说话人,是否会以同一种眼光看待客观世界?” 【1】在后来以萨丕尔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中,这一问题才得到清晰的阐述。萨丕尔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同时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博厄斯重识在研究民族或部落文化时对其语言研习的意义,他认为:“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2】萨丕尔追随博厄斯的思路,在进行大量田野工作之后,亦承认语言对思维强有力的影响。“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领域之中……不是在经验中发现,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 【3】最后,对这种观念的论证由萨丕尔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一位在保险公司做工程师的业余语言学家进一步丰富。请注意,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沃尔夫的工作意义在于对论点的丰富,而不是完成,这与沃尔夫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同时,也会为我们理解假说的适用范畴及相关争议有所启发。沃尔夫的“结论”被概括为一个命题,所谓“沃尔夫假说”在一般理解上其实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4】我相信沃尔夫在著作中隐含了类似的观点。仅管我们常常强调沃尔夫的其一两篇最著名的文章,例如《科学与语学》、《语言、心理与现实》,然而,毕竟沃尔夫是在诸多文章中分散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如果单从一两篇文章为其观点作总结,不免会失之偏颇,加之沃尔夫没有著书,这些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沃尔夫本有写书的计划,但因其病逝而搁浅,约翰·B·卡罗尔将其生前十余篇重要论文整理成为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而这恰恰是沃尔夫为生前计划的那本书所设想的名字。我们应当感谢卡罗尔,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使后人可以读到更为完整的沃尔夫文章,并且,他还高度概括性地“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5】。卡罗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沃尔夫的思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问题可能也由此产生。柯日布斯基在他的普通语义学中强调了语言的抽象性;在后面的探讨中,我们也会发现沃尔夫在语言对经验世界如何进行抽象方面的关注。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像“语言决定论”或“沃尔夫假说”这样高度概括性的抽象名词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些争论。这些争议矛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化色彩,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分散在沃尔夫十余篇文章中的思想真是绝对化的吗?还是由于,包括卡罗尔工作在内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导致误解的负作用?“西方的社会和人文学科中,不少教师乐于在讲课时谈论沃尔夫,有些还津津乐道于…空汽油桶?引起火灾的趣闻(见《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这一趣闻广为流传,乃至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沃尔夫的思想不过是偶然地发生于一只空汽油桶,且仅仅存放于这只汽油桶内……沃尔夫的思想难免被极端化、简单化、刻板印象化,它像是一颗口香糖,被许多人惬意地 玩于舌尖,随之唾于身后。” 【6】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下文将通过沃尔夫的10篇文章来展现“沃尔夫假说”中被忽视的非绝对化观念。这10篇文章是:《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1936)、《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1935)、《语言与逻辑》(1941)、《语言、心理与现实》(1942)、《语法范畴》(193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