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此外,伍铁平先生(1986:5-11)也曾经从个体发生学(ontogeny)及系统发生学(phylogeny)等视角证明思维先于语言产生。他认为根据科学观察的结果,儿童总是先学会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然后才学会语言。经验告诉我们,幼儿通常在两岁左右才开始有语言,但其五个月时不仅能根据颜色、形状来区别物品,并对其进行归类,而且还能识别周围人的面孔,区分食物、玩具等。这表明这时的儿童已有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同时,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已将人类的历史推早至几百万到一千四百万年,而语言学家对语言历史的推断至多到几百万年。二者的时间无法等同。另外一条证据是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语言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后期,而旧石器时代的人没有舌骨。此外,伍先生还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先有生产活动然后才给事物命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一定要通过思维才能达到预想的劳动成果。他根据以上种种证据得出结论:思维先于语言。

3.语言决定思维

此种观点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为代表。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的这一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说是当今最具争议,但又对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包含两部分内容: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和态度等。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这是该假说的强式表述。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语言结构有无限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即语言反映思维、信念和态度等。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这是该假说的弱式表述(Bussmann, 2000)。无论是强式还是弱式表述,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语言对思维起决定作用。

4.思维决定语言

前苏联学者L.Vygotsky的观点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相左,他认为思维决定语言。Vygotsky通过对类人猿和人类婴幼儿的思维与有声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两者都存在“前语言阶段”和“前思维阶段”,即语言和思维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思维先于有声语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上, Vygotsky作出是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Vygotsky,1986)。此外,国内也有学者从新词构造及形象思维等角度来支持思维决定语言的观点。齐秀冲,周桂兰(2002:136-137)认为brunch,motel, informercial,edutainment和cafetorium 这类合成新词能够在主流英语中出现就说明思维影响语言。齐荣军(2005:55-56)发现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有时候纯粹是为了交流的需要人们才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比如说,当我们构思一幅画时,用的是形象思维,根本不需要语言,但当有人让我们解释一下构思过程时,我们不得不借助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二、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对于以上学术界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诸多见解,作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语言与思维之间很难确定孰先孰后或谁决定谁。语言与思维之间一直保持着同存共进关系。下面我们将从对语言功能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反思入手,来进一步阐述我们的新主张。

1.语言功能的反思

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审视可以首先从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入手。赵元任(1980)指出,人们每每论及语言,总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交际功能视为互通信息的手段。有关语言的功能,语言学界也有诸多其它论述。Malinowski (1923)曾经从人类学角度明确区分过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active)

功能、叙述(narative)功能和巫术(magical)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1985/1994)区分过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ideati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和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Roman Jakobson(1964: 350-377)则归纳出言语的六种功能:指称(referential)功能、诗学(poetic)功能、感情性(emotive)功能、意动(cona-tive)功能、寒暄(phatic)功能及元语(metalingual)功能。以上诸功能仅体现语言用于交际、传递信息的潜势。其实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言还有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桂诗春(2000)认为,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语言感官,使人脑产生对语言现象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在多种神经机能基础上形成的,在长时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言除具有上述所列的交际功能外,还有保存、传授、学习前人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的潜势。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更能充当人类智力活动的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有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这种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可使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复杂。也正是在思维日益成熟、复杂的过程中,语言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才得以形成和完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与思维正是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并发展成为发达的思维和完善的语言。

2.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

上文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再思考,阐述了语言与思维同存共进关系的合理性。我们接下来拟从语言起源假说入手进一步阐明这一主张。在论及语言与思维关系时,人们多以现代成熟语言和发达思维为对象,忽略了两者定型前所必经的前语言和前思维阶段。在这个漫长阶段里两者应保持相互交织、同存共进关系。我们认为现代语言形成前要经历一个漫长、延续的前语言时期。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祖先当年处在前语言阶段的情景:他们在协作狩猎、集体劳动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需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自然就需要借助某种信号来协调和统一大家的行动。劳作之余的情感交流、冲突平息等更需要借助某种信号。此时,劳动号子、自然声籁和肢体语言等都能被我们的先人派上交流的用场。在他们漫长的、由简入繁的原始交流过程中,上述诸手段逐步演变成现代语言的前语言,再由前语言发展成为今天成熟的语言。人类思维发展与语言的进化几乎踩着同一个鼓点,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演化而来的。

由于声音被公认为现代语言的第一属性,人们在探索语言起源时,多从语言的有声性入手,比如常见的“拟声说”、“劳动号子说”等语言起源假说多关注语言的声源问题。这有其合理性,但还不够完整。

人们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关注的也是思维与成熟的有声语言的关系,却忽略或轻视了无声的肢体语言在语言起源乃至反映和促进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下文对副语言的描述会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提起前语言的构成元素,我们对劳动号子和自然声籁等不存异议,甚至将其视为语言的起源,但对手势等副语言可能还会觉得有些牵强。其实,手势等副语言堪称人类原始交际手段的活化石。它存在于现代语言诞生以前,又伴随着现代语言渗透于现代言语交际的时时刻刻。广义的副语言指与话语同时使用或单独使用的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无声而有形的现象。这些现象伴随话语而发生又对话语产生影响,有某种意义,但这种意义又不为一般的词汇、语法或语音所承载。在系统的有声语言形成前,副语言起着和语言相类似的交际作用。人类早期的思维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经由手势等副语言反映的。人们借助手势等动作进行交流,表达意图,传递信息。眼神、手势、体形变化等身体动作还可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沟通,增强表达色彩。虽然语言产生的确切时间尚无法考证,但无论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无法否认,在最初的前语言时期手势等副语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是由于后来手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加之肢体语言无法克服交际中的时空障碍,手势等肢体语言的交际优势才逐渐被声音器官所取代。在语言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手势语等交际方式渐渐退化为次要的交流手段,成为辅助性的副语言。手语等副语言对于现代语言的形成是有一定作用的。就是在现代语言中,副语言也有其举足轻重的交际作用。现代戏剧

脚本就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一点。众所周知,作为剧本存在形式的语言只有两种,即人物语言和必须用括号括起来的舞台指示语。

本中,放在括号里的舞台指示语虽然也可以是描述性的,但它不能被看成是小说中的叙述人语言,因为它不承担故事的叙述,而只是戏剧演出时关于舞台场景或戏剧人物动作的一种提示和说明,且一般来说,它们也必须是展示性的,而不能成为一种讲述。剧本中这些不要求在演出时说出的文字说明部分不仅包括对剧情发生时间、地点的提示,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同时也有对人物形体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戏剧脚本对人物形体动作等所做的这种说明在舞台上就是通过演员的副语言展现的。透过剧本脚本中的指示语不难看出,副语言与语言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主张副语言就是语言的一部分。

有些学者把语言定义为有声的符号系统,不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纳入语言系统,更不考虑无声肢体语言在前语言时期对促进人类祖先的思维发展和满足他们的交际需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肢体语言对现代有声语言交际功能的补充和丰富,自然就会主张思维先于或决定语言。但透过上述分析,人们不难看出这种主张的局限性。语言是一个延续体,从系统发生学来看,肢体语言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前语言时期的原始语言算不算语言?如果不算,那么究竟从哪一天起本文所指的前语言才可算作与思维有关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交际工具究竟从哪一天起可以被看成语言的问题就如同要求生物学家界定胚胎何时可以称为胎儿一样,是从精子、卵子结合形成胚胎算起,还是从胎儿器官形成并开始有听觉、视觉算起?是从胎儿生出毛发、四肢运动灵活算起,还是从其脑细胞迅速发育接近成人脑重算起?这漫长的十月怀胎过程究竟从哪一天起胚胎算是真正成为了婴儿?以上问题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也很难界定。同理,我们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也不能按照现代语言学的结论入手,因为语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语言时期的语言也是语言,正如人类思维产生前的前思维也是思维一样。

以上从语言、副语言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体现形式,那么有声语言产生前的思维也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了,它是与语言的另一种形态———副语言共存的。关于语言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德国哲学家G. Herder及瑞士语言学家F. de Saussure也早有论述。Herder在其论文《论语言的起源》中也论述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内容和形式。语言与思维起源相同,发展一样,它们共同经历了不断成熟的阶段,二者相互依存(刘润清,1995:35)。Saussure(2001)则将语言与思维的不可分性描述为:语言像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不能切开正面的同时不切开反面,因而声音离不开思想,思想也离不开声音。否则,就只能陷入纯心理学或纯音位学范畴,而并非语言学范畴。

综上所述,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思维是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发展同样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George Yule(2000:4-5)在探询语言起源时所称:人类祖先由直立行走开始而改变其前肢的作用;声道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牙、唇、舌、喉出现的生理进化使得人类逐渐获取了发声的能力;人脑单侧化,左脑负责工具及语言的使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同伴合作,经过漫长的进化便出现了人类交际;人类

由此开始使用语言传授知识和技能。Y ule的上述观点同样可以证明语言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也相互制约。

三、结语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为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倍受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关注。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客观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不应该被人为地绝对化。科学研究的真谛是发现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描述其存在的客观形态。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把科学研究引入极端。正如索绪尔关于方法论的论述:对于所研究的事物,不能指望得到一种绝对的或权威的看法,而是要选择一种观察角度。同时,科学探讨过程的意义大于其结果本身(卡勒,1989: 3)。通过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再思考与讨论,可以不断加深我们对语言、思维及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科学认识,培养我们树立一种健康、客观的语言观和学术视角。本文作者不揣浅陋,抛此拙见,愿专家、长者多加批评指正。

试论语言与思维的几个有关问题

康伯春

摘要:关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语言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思维的产生,语言与思维是可以相互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同时作者承认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社会现象,研究语言要涉及思维,研究思维也要涉及语言。思维与语言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历来是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然而对诸如语言和思维谁先产生,语言与思维是否可分,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斯大林所说的:语言和思维同时产生,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同样离不开语言的观点。七十年代以后,有人陆续对此提出商榷,但大部分失之偏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只考虑内部言语的作用,认为语言和思维不能分离,就是只考虑外部言语的作用,认为语言和思维可以完全分离。所以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笔者不仅认为语言的产生要远远落后于思维的产生,语言与思维可以相互分离而单独存在。也同样承认语言和思维是相依为命不可分割的。然而这决不是折衷主义,中庸之道。在阐述愚见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思维和语言的定义。

减对于思维是什么这个问题,学者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朗曼(英语词典》把思维定义为:“利用头脑产生思想的行为。”杨百顺在《思维是世间是美丽的花朵)一文中把思维定义为:“是人类特有的,是人有意识的,熊控制的认识活动。’,(辞海)的定义是:“亦作‘思惟’。哲学上通常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我国,俄罗斯和东欧诸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思维是人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反映.是反映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以上这些定义的最大缺点是失之过窄。这些定义主要是以间接反映论为基础,它所遵循的世界观是物质与意识对立的二元论世界观,它所遵循的心理观是抽象地肯定能动而具体地否定能动的机械反映论,它所体现的思维方法是形式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定义的根本弱点是不能解释人为什么能主动自觉地进行思维,是什么原因规定了人有那么多丰富多样的思维,不能科学的说明反应性直觉思维这一思维形式。我们认为

思维是脑对所获信息的认识和加工过程。

语言的定义也是俯拾皆是。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语言是‘符号”’。萨王尔把语言定义为:“人类本能地通过自觉产生的象征性符号交流思想,情感和愿望的手段。”与萨王尔成鲜明对比,布劳什和特拉杰在《语言分析概要)中提出:“语言是社会集团赖以合作的任意声音符号系统。”霍尔则将语言定义为:“人类通过习惯使用的听说任意符号系统进行交流的东西。”乔姆斯基与他们都不相同,他另辟蹊径,提出:“语言是句子的集合(有限或无限),每个句子都是有限长且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语言的特点,但都失之过宽,尚不能满足我们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的讨论。笔者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可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所谓内部言语就是只有发音动作而不发出声来的言语。所谓外部言语就是说出来的话。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不是词语。也就是说,孤立的词语不能叫语言,语言还包括句法、

语气等。

明确了思维和语言的定义,我们来讨论一下语言和思维的起源。

l、思维的起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是没有思维的。我们知道,人类是类人猿发展进化而来的,类人猿是由低等动物逐渐进化而来的。所以研究思维的起源首先要研究动物是否有思维。下面我们把动物分为两类进行分析:一类是与人类祖先在进化水平上相差较远的低等动物。一类是与人类祖先进化水平切近的高等哺乳动物。

蜜蜂、蚂蚁、鸟类、蜘蛛可以算第一类动物。这些动物虽然有时具有令人吃惊的社会组织特点,但它们只是限制在生物范畴内。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纯粹的生物学性质,它没有创造性,蜘蛛织网的能力是因为它生来就有“配线神经系统”,它的“作品”尽管十分令人赞叹,但却不是蜘蛛智力活动的产物。鸟类的迁徒毅力和“记忆”是惊人的,它们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有时要飞越几干公里,但是它们凭借的主要是一种遗传本能,它们迁徒之前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预定方案。在这些动物行为里,主要是围绕肉体需要和种属繁衍展开的。因此,这些低等动物不具有思维能力。

鼠、狗、现代猿类可以属于第二类动物。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斯洛博奇科夫用了几年的时间听懂了一种草原犬鼠的叫声,它们能把信息与叫声结合在一起,形容每个敌人的情况。访友时遇到狗,你可以仔细观寮狗的行为。它首先吠叫,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同时直瞪双眼盯着来人,然后在汪汪地吠叫中瞬间掉头转睛,观察逃路。当你猛一弯腰时,它则立即掉头逃跑。狗的行为中贯穿着这样一种心理操作。陌生人作为一种危险的信号出现时诱发狗的逞威行为。逞威是进攻与防御的统一。狗一方面控制自身,同时观察作为对立面的人。当来人弯腰时,过去的人弯腰,取石,投掷和自己挨打的经验即被唤起。危险的信号和自我保护的心向相综合,使它作出逃跑的决策与反应。现代猿类是人类的近亲。它们的心理和行为是旁证人类动物祖先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依据。黑猩猩间的相互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如表示亲切的有相互抨毛,把手搭在其他个体背上,抓住其他个体的手,接吻,拥抱等。逗乐时则彼此搔痒,哈哈大笑。同时也有相互的攻击,逞威,殴打,撕咬,相互间的关系不平衡,不同的黑猩猩在群体有不同的等级。等级低的见到等级高的,要表现出驯顺的样云礴级高的则在进食等方面有优先权。鼠、狗、黑猩猩这些行为,都须凭借自己的直感来进行决策和反应。它贫翔脑已经能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了。由此可见,这一类动物已具有了思维能力,但不过是直觉思维。直觉思雄是高等哺乳动物,人类祖先和现代猿类共有的思维方式,也是现代人类具有的思维方式之一。直觉思维是人类智慧与动物智慧连续性的表现;它表明,

现代人类高度发展的智慧不是突兀而至的,而是从史前状态发展来的。明确了这一点对我们历史地理解人类思维也是大有必要的。

根据考古资料,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约有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恩格斯用“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概括了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前两个阶段以原上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为代表,它们的思维仍是直觉思维。“完全形成的人”是在三百万年前后出现的,它代表着人类历史的起点。在这一阶段,人已经能够制造石器。现在发现最早的石器是在北非哈达尔地区250万年前的地层中找到的。能够制造石器,标志着人类祖先的直觉思维质变为了人类意识。制造石器的活动所以能够进行,一个重要的内在条件就是有内隐的心理操作,有想象这种形象思维。石器不是人直接的生理需要物,人的直接生理需要物是猎物果实等食物。石器是获取果实、猎物的工具。以猎物而论,在打制石器时,并不直接针对猎物。但工具又是为获取猎物而打制的,如何打,打成什么样子等操作活动,都应和猎物及狩猎活动联系起来。打制石器的现场没有狩猎对象,也没有狩猎活动,但这种对象的表象却存在于人的观念中,人可以通过想象把自己打制的石器在观念中同猎物联系起来。因而,石器存在的事实就是开始想象或形象思维的一个确证。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类思维的开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思维是怎样一步一步产生的,开始没有思维,头脑浑沌一片。后来出现直觉思维,在这种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它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后来出现了人类思维。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美国当代脑科学家麦克林给我们提供了依据。他对大脑不同层次的结构进行了专门研究,把脑解剖方面的成果同大脑进化的历史结合起来,从而揭示了大脑及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麦克林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共分三个层次:由里向外分为爬行动物脑,缘脑和新皮层。这三个层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最外层的新皮层是尼人(尼安德特人)到智人阶段进化的产物,它的功能主要管辖着计算力,抽象力,智力等;新皮层下边是缘脑,这是由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它控制着情绪;缘脑里边是爬行动物脑,人的一些本能皆发源于此。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人脑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思维是人脑不断进化的产物,是从动物思维逐渐发展进化而来的。

2、语言的起源

人类何时开始说话,这是极重要的问题,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哲人EP卜c~(341一271BC),他认为语言和人的视觉一样,都是一种生物功能。两千多年来,很多专家就语言起源问题提出了种种假想,但多属思辨性的,故巴黎的语言学会只好于1866年明令拒绝接受关于语言起源的论文。但这是一个使人心情激荡的问题,现代科学日新月异,人类已能遨游太空,但对自己须臾不离的语言是怎样进化的却不得根底,岂不遗憾!近些年来,人们又根据考古发现和神经生理学的进展来讨论语言的起源和进化。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语言和人类同时产生。笔者对此提出商榷。

面已经说过,人类是在三百万年前后产生的。从三百万年前到二百万年前或一百五十万年前,这时期的人被学者们称为早期直立人,是最早的人类。从二百万年前到二三十万年前,这时期的人被学者们称为晚期直立人。

下面我们看早期直立人是否有语言。据《文物天地》1986年第4期报道:日本宫城县多贺东北历史资料馆,最近在位于该县古川市的多场坛A遗址,发掘出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炉灶的遗迹。这说明在300万年前人们已可以自觉用火。早期直立人通过想象把没有出现过的炉灶制造出来,想象是一个唤起特别是改造制作表象的心理操作过程,如何才能实现想象?表象的自然浮现或主动唤起,还仅仅是一个记忆现象。它是想象的必要前提,但想象的核心是改造制作表象,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操作。对于没有词汇的动物,可以唤起不同系

列的表象,但难以在头脑内操作,组合,改造制作表象,进行想象。想象是对直接的控制与反映信息的-再操作。要实现这种再操作,必须具有一个与表象有着对应性联系的心理工具,这就是词汇,也就是所谓的分节语,没有虚词,连词,没有句法,只有一些孤立表义的词。直立人看到一个新事物,就发出声音,这可能就是这个词的意义,显然,词的创造最初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且数量极少。但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人类心理和交往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这个推断是否正确呢?(人类学报)1984年第5期第184页载,在本世纪70年代早期,由理查德·利基领导的发掘队,在肯尼亚库彼福勒发现的KNN一ER1477号和18()5号人科骨化石,最近经波多黎各大学迪恩福尔克复原和研究其颅内膜后得出结论,认为1470号人的脑,已具有真人的性状和沟回,表明其可能已具有初步的语言能力,而1805号头骨则否。(沁明报道)而ER1470号直立人的年代大约是290万年前,是早期直立人阶段。所以直立人创造一些词汇是可信的。晚期直立人比早期直立人的材料丰富得多。这时期的人大部分以狩猎为生,使用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但制造粗糙,用途多未分化。这一时期是词汇的创造期,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创造过程,经过一两百万年的创造

积累,人类词汇逐渐丰富起来。综上所述,在整个直立人阶段,主要创造了一些指称对象的实词;思维的发展也是初步的,其抽象思维主要在于为对象命名,其形象思维主要在于想象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关系等。

维。创造复合工具,首先要有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供选择的物料的知识,其次有一种或数种劳动对象的知识,有关自己劳动能力的知识,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通过积累词汇的唤起与操作,把数种对象的表象进行一定程序的加工,在观念中组合成为一个更加合用的工具的新形象,同时设想出制造的程序。观念内这些复杂的操作也表明,人有了连贯的成句的语言。也就是已能用完整的句子来操作,组合表象,创造新形象,描述新形象。到这时为止人类的语言才被创造出来,不但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且也有句法。这样,人类创造语言的思维逐渐由直立人的命名思维发展到智人的组句思维;从而创造了各种实际运用着的句法规范。伴随着句法的出现,口头语言便逐渐趋于成熟。

由上可知人类产生语言的大约时问最早是二三十万年前,思维的产生要比语言的产生早得多,语言的产生是随思维的发展产生的。

3、思维能否离开语言

斯大林曾经对语言与思维、思想的关系作过这样的说明:“不论人的头脑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的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斯大林认为思维是凭借语言材料进行,是不能脱离语言单独存在的。现在学术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还颇多。吕叔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只要看几个月的婴儿,不会说话,可是“懂事儿”。也就是说,外界的某些事物在他的脑子里是有意义的。”可见吕叔湘主张思维有时可以离开语言。刘奎林、杨春鼎的《思维科学导论》中认为思维可以离开语言单独存在,甚至认为抽象思维也可以离开语言。\

思维可以离开语言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思维要比语言产生的早。然而语言产生以后,它们的关系越来越紧箱盯,这个问题也就变的复杂了。主张思维离不开语言的人,是过分地注重了内部言语的作用,忽视了思维和语言产生的差距。认为人不用外部言语,就一定用内部言语沉思默想。过分地强调就容易走向极端,导致无法解释清象婴儿不会说话但懂事儿,聋哑人不会说话,但有思维这些现象。聋哑人这一现象是有例可证的:亚当斯是一个又聋又哑的病孩儿,7岁左右,他学会了手势语,可以与别人进行有效地交流。非常有趣的是,他可以把学习手势语之前的经历编到故事里。显然,这些经历必然以非语言的形式表示在记忆中,后来被译为新学会的手势语。这充分说明思维可以与语言分开。

主张思维能够离开语言的人只重视了外部言语的作用,认为只有说话才是运用语言,忽视了语言的内部作用。其实人们在沉思默想时,运用语言的速度比说话时要快得多。张奎林,杨春鼎在证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时有这样一个例子:“《三国演义》第79回写了荆州失陷后,被关羽囚禁的魏将于禁逃回曹营。曹王令于禁董治陵事。禁奉到彼,只见陵屋中的粉壁上,图画关云长水淹七军获于禁之事:关云长俨然上座,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拜伏于地,哀求乞命之状……当下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疾,不久而死。”他们认为这里于禁没说一言一词,而却碎死,这是思维可以离开语言的例子。殊不知于禁不是看画而死,而是睹画思事,内部言语快速运转,最后气死。所以这个例子不能证明其论题。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敢于承认思维可以脱离语言,同时也应看到二者的密不可分,看到它们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性。语言一产生,就成为发展思维的工具,后来逐渐成为思维的工具,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二者是有机的,是不可分的。,

4、语言是否可以离开思维

语言是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一般人认为语言不能脱离思维而存在。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语言离开思维后多是消极方面东西。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承认语言是可以离开思维的。老师讲古文前,让学生先背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学生在老师讲之前,根本不懂文章的意思,机械地背下去。背熟之后,学生再诵这篇古文时,其实只是重复某种节奏,没有什么思维发生。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自己童年能背诵(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其实他背时一点也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只是机械地背诵。现在小孩子不愿念书,家长强迫念时,抓起课本,放声朗读,只是照着念下去,脑子里一片空白,读过后什么意思都说不上来。对这些人来说,那只是空洞的声音而已。有人晚上睡觉有说梦话的习惯,然而说梦话时一点意识也没有。还有一些昏迷中的病人和酒后的醉言以及其它胡言乱语都缺少思维。除此之外,象失语症患者,虽然语言流畅,却不知所云。”由这些现象可知,语言是可以离开思维单独存在的。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一旦离开思维,已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新解

齐荣军

摘要:本文就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思维和语言是可以分离的,思维决定语言,并且可以相互促进。这对于我们真正揭示思维规律,从而揭示学习规律,特别是语言学习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促进语言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

2.思维和语言是可以分离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然而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已经受到了质疑和否定。《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1993:7)一书中指出:思维的范围很广,大致分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些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比方,在商店里挑选合身的外衣、回忆过去一位同学的音容笑貌、设想从办公室骑车回家的一条近道,等等,这些都属于形象思维的范围,没有语言参与。艺术创作也不一定用语言思维:作曲家说,他们“听见”要写的曲子;画家根据见到的景色勾出轮廓,着上颜色。

另外,《当代思维学》(赵文林、谢淑君,1988:70)一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没有语言参与的形象思维的例子:(一)横穿公路时,人们望着左右两个方向来的车辆,估计来车与自己的距离、来车的速度,自己的通过速度然后做出“通过”或“等一下再通过”的决定。这种

思维过程可以纯粹是非语言的。

(二)小孩掷弹游戏,掷垒球、以及急战时的手枪射击等等,并没有用眼睛瞄准,搞什么“四点(或三点)连成一条直线”,而是凭技艺操作,这也是一种不经过语言思维和公式计算的“人体自控计算”。(三)驾驶自行车和汽车时操纵车把或方向盘使之遵循一定轨道的运算也是非语言的自动计算。

(四)通过作图解题(例如按照一定条件安排座位、分配住房等等),思维的基本过程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经过若干次“试错”)进行的。为了验证这些例子的正确性,我们用“自省”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发现确如上面所说,在形象思维中可以没有语言的参与,思维和语言的确是可以分离的,思维完全可以独立于语言而存在。也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是不是也用语言进行了思维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对此我们确实无法用定量实验来证明,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直接的方法可以用来验证它。但是我们发现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消除人们的疑问,因为这一例证当中的主体还未学会使用语言。

一般认为,幼儿语言习得需经过一些共同的阶段,即咿呀期,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体阶段,接近成人阶段。所谓咿呀期是指婴儿在几个月时就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但是好多音是我们人类的语言都不会用的,“而且先天耳聋的孩子也有同样的表现。可见初期的发音不受周围人说话的影响,婴儿只不过像摆弄胳膊腿一样地做发音器官的动作。半岁以后,婴儿的发音开始向周围人的语言里的音靠拢,通常能发出ba, ma之类辅音加元音的组合,不断重复,甚至还常常有上升或下降的语调。”(伍铁平,1993:7)但是在观察中我们发现,5-6个月的婴儿,当看到母亲离去时会显得急躁甚至哭闹起来,当母亲转身回来时婴儿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说明婴儿不希望自己的母亲离去(其他常与婴儿在一起并照顾婴儿的人,比如婴儿的爸爸、奶奶、姥姥等,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肯定婴儿进行了思维活动(尽管这种思维活动我们还知之不多),因为同种情况下一个陌生人的离开却不会引起婴儿的此类反应,比如一个初次来访的客人。处在这个阶段的婴儿显然还不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因为到了大约一岁半时婴儿才开始进入独词句阶段,每次仅用一个词来表达意思。那么婴儿会不会用语言进行思维呢?于是我们又进一步观察,当婴儿的母亲对婴儿说“我要走了!”婴儿没有反应。当其他人对婴儿说“妈妈走了”或“你妈妈走了”时,婴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这说明婴儿不理解这些话语或者说婴儿还听不懂这些话语。根据语言的文化传递性(Cultural transmission)特点,语言不是遗传的产物,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幼儿要遵循上面所说的循序渐进的几个阶段,即咿呀期,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体阶段,接近成人阶段才能完全掌握人类的语言。因此既然婴儿听不懂他人的话语,说明婴儿在这个时期还达不到理解这种对他来说复杂的话语的程度,更谈不上学习并使用这么复杂的话语进行思维了,由此可见婴儿这个阶段还不能用语言进行思维,换句话说,婴儿在这个阶段确实进行了某种思维活动,但不是用语言来进行的。

“吕叔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只要看几个月的婴儿,不会说话,可是“懂事儿”。也就是说,外界的某些事物在他的脑子里是有意义的。’”(康伯春,1999:106)那么婴儿是怎样进行思维的呢?或者说婴儿思维的内容是什么呢?那将是思维和意义的关系方面应做的研究,在此不做进一步探讨。

3.思维决定语言

古代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当今的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等则直接支持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他(皮亚杰)从语言和思维种系发生的起源史,从而得出结论:逻辑运算的发生比语言、言语的发生要早。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逻辑运算从属

于普遍的

动作协调规律,这些协调控制着所有的活动,包括语言在内。”(熊雪林,1994:57)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逻辑运算就是人的思维活动,它先于语言而产生,而语言就是由逻辑所构成的,所以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即思维决定语言。即便是当人们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抽象思维时,也是思维决定语言,因为概念、判断和推理也是通过思维而形成的。

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有时候纯粹是为了交流的需要人们才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比如说,当我们构思一幅画时,用的是形象思维,根本不需要语言,但当有人让我们解释一下构思过程时,我们不得不借助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另外语言中创造新词也是思维决定语言的一个极好的例证。大家知道,“motel”一词在英文中指“汽车旅馆”,但这一词以前并不存在。它最初出现在美语当中,随着社会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拥有了汽车并喜欢驾车出游,一些路边旅馆为了招揽顾客住宿,专门辟出场地供顾客停车,于是产生了能够供顾客停车兼住宿的旅馆。人们为了表达这一新事物就把motor和hotel两个词结合起来,取motor这个词的前半部分和hotel这个词的后半部分,从而形成了“motel”这个词。

4.语言是思维的一种工具和表达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因为抽象思维依赖语言实现,而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不依赖语言。”(戴宗显,1997:6)显然当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抽象思维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有时候思维和语言是完全脱离的,这时思维可以独立地运行着。另外当思维需要表达出来时,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但也不是唯一的方式,人们还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比如眨眼、摆手、跺脚等。

5.思维和语言可以相互促进

思维的表达方式虽然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语言。抽象思维本身就是依赖语言来进行的,而形象思维在转化为语言时,也不可避免的使语言得到了锻炼,因此思维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语言的水平应以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前提,但思维的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语言水平就高。一般来说,思维的内容越丰富,可进行语言表达的内容就越丰富;思维越周密,语言就越准确。

反过来说,语言也对思维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它体现在:一方面,抽象思维需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即抽象思维需要用语言来进行,因此语言的掌握程度会影响抽象思维的水平,语言掌握越准确,思维就越缜密。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这是沃尔夫所持有的观点。由于人们持有不同的语言,在他们观察世界时会因为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从而导致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但这并不等于语言决定思维。有人把沃尔夫语言相对论的观点理解为语言决定思维,这是不准确的。《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姚小平,2002:77)一文认为: 语言相对论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后来的学者往往把它分作两种形式。一种是强式,主张语言制约着思维结构,并主导着感知行为;另一种是弱式,主张语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维,并不起制约或主导作用。从沃尔夫本人前前后后的阐述来看,他有时站在弱式论一边,有时则偏向强式论。但不管怎样理解,我们都不应把语言相对论等同于“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否则就背离了沃尔的初衷. 因此我们不能把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简单地理解为“语言决定论”。

6.结语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历来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它对于揭示人类语言学习规律和思维规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领域又不同于其他领域,我们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可以直接观察人类思维和活动的方法,但这并不

意味着我们不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一些假设,比如“内省”法和观察法。“内省”法是指通过自我记录在某一实验项目中的心理或思维反应来加以研究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于研究有关思维和心理方面的问题非常有效。观察法是指预先设置逻辑严密的实验项目,然后观察被试者在试验中的反应,通过其反应来推知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在本文中得到了应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思维关系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可靠的方法,相信我们能得到更多的研究成果,直到真正揭示语言和思维的科学规律。

思维与双语习得

侯爱文

思维与语言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伯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皮亚杰(Piaget),萨皮尔·沃尔夫(Sapir-Whorf)都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作过论述。近年来乔姆斯基(Chomsky)和评克(Pinker)提出了“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大于语言”的关于存在着一种称作思维语的理论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拟从双语习得的角度谈一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古希腊时代,伯拉图曾经指出:“我认为思想就是话语,判断就是说出来的陈述,只不过是在无声地对自己说,而不是大声地对别人说而已”。伯拉图的观点是,思维就是无声的语言,因此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思维决定论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说话是心理经验的符合,而文字又是说话的符号。”德国学者洪堡特(Wilhelon von Humbolt)认为:“语言的不同,引起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洪堡特的这种观点,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和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产生了影响。”

萨丕尔和沃尔夫大大地发展了洪堡特的理论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Sapir-Whor hypothesis):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萨丕尔1931年写道:“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之中……诸如数、性、格、时态等范畴,不是在经验中发现的,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这段话说明,人类没有观察客观世界的自由,一切观点都受着语言形式的支配;语言好像一副有色眼镜,事先为人规定了外界事物的形状和面貌。

进一步论证了萨丕尔的观点的沃尔夫1940年在《科学与语言学》一文中做了下面一段绝妙的论述,使几代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争论不休:“思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某种语法的一部分。语法不同,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有的区别很大,有的区别甚微。我们都按自己本族语所规定的框架去解剖大自然……世界上的观察者对于宇宙的同一外貌并不能得到相同的材料,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似或能用某种方法校正。”可以看到,沃尔夫发展了萨丕尔的观点,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一定道理,但是过于绝对化,换言之,语言对思维行动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说,人的思维和行动受到语言的“残酷”限制;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只能做语言的“囚犯”。

与沃尔夫假设相对立的观点是“认知”假设(cognition hypothesis)。这种观点认为在语言

习得过程中,认识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往往形影不离,但是仍然存在无需语言外壳的思维。在赞成“认知”假设的人中,有许多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之间也有不少分歧。

维果斯基在《思维和有声语言的遗传根源》一文里指出,从种系发展角度来看,思维与有声语言有不同的遗传根源,它们的发展也是不平行的,其发展曲线常常会交叉。维果斯基援引了W.Koehler对类人猿观察作为例证,说明在动物中间,思维与有声语言有不同的起源和不同的发展路线。有些科学家从一些黑猩猩学习人类语言的情况推论,在类种系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并不是同时产生,思维先于有声语言。

从个体发展来看,维果斯基和皮亚杰都认为思维和语言并非同一事物;同样在儿童的思维和发展中也存在前语言阶段。皮亚杰认为,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但两者都依赖于智力,智力先于语言,而且独立于语言之外。

Chomsky(1995)在Min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与自然》(Language and Nature)的论文和美国心理语言学家Steven Piker评克在《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lnstinct)(1994)一书中都明确提出了关于“思维先于语言”和“思维大于语言”的看法。

为了证明这一立论,我们曾进行了下述实验:我们从两名被试儿童(一对孪生兄弟)一岁九个月开始,对他们采用法国语言学家Ronjat所用的“一亲一语”制的双语习得方法进行训练。即母亲使用英语,父亲使用汉语,学习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指称同一客观事物,表达同一概念。实验的结果可进一步证明乔姆斯基和评克提出的“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

例如:当两名被试儿童看到桌子上的苹果时,母亲指着说“apple”,父亲说“苹果”,三天以后当这对被试儿童看到画片上的苹果时,小兄弟俩同时用手指着图片的苹果一个说“苹果”,另一个说“apple”,然后两人一人拿着画片另一个到桌子上取了一个苹果两人同时跑到母亲跟前弃口同声地说“apple”后又跑到父亲的面前点着画片和实物

说“苹果”。这说明被试儿童在学会第一次使用英语“apple”和汉语“苹果”之前,他们已经能够借助他们的感知系统辨认出苹果所指称的物体,能够在他们的认识范围内把桌上的苹果和图片上的苹果归为一类,并将该物从周围的物品中分离出来。如果这种辨认过程和分离的结果是一种思维认知过程和思维认识活动的结果,那么这不仅可反映出他们具有不依靠语言词语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受所说语言的制约。由于被试儿童听到词语三天以后才说出该词,这可以说明在被试学会使用英汉两种语言的具体词语“apple”、“苹果”之前就可能已在声音同所指之间建立起一种现实的直接联系时形成了或作好了发出苹果这个概念或思想上的准备。

当被试儿童看到并听到父亲说“香蕉苹果”时,虽然从来没有听到母亲对该物的称呼,可是在获得英语对该物的指称之前就能在脑中按照汉语所形成的概念,自己发明创造出一个新词bananaapple。既然被试可用从来没听见过的词语表达大脑中所形成的概念,那么这与没有语言便没有思维的语言决定论不相符合。

在两位被试儿童二岁的时候,他们的翻译能力得到许多懂英文的老师及专家的好评,他们可以很快地把两种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互译。由于他们经常听到用两种语言指称同一事物,所以在表达一种概念时,他们似乎更注重表达某种事物的意义内容而不是具体的某个词,他们似乎不仅懂得不同的语言对每种事物的称呼不同,而且知道他们之间可以互译。其能力如下图所示: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 刘子君 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语言参与思维的新城与展示的全过程。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借助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地认识, 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及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表现为:a.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 b.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 3、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是靠概念进行并不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辩证统一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4、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记载下来,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另一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促使人们沟通达到相互了解 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语言是低层次的,思维是高层次的。 (3)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各民族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共有 (4)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另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 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zj.com/doc/34498796.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2021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zj.com/doc/34498796.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

语言和思维关系

在语言学语言与思维、人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为“沃尔夫假说”)已经成为了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命题,这一假说的著名,不仅仅来自它对语言,思维及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富有创造力的概括,也来自由其而引来的广泛争议。在理论上的争议与批评一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世界复杂性的投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不同学科间方法论差异造成的。本文将以语言学为主线,在回顾“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形成历史及对学术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试图的有关这一假设的诸多争论开辟更具结构性的视角,在社会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有可能在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解上获得新的 启迪。 事实上,对语言与思维研究这一课题,语言学界早有人有所关注,例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他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试图对一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多样性或相似性所引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他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却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来自不同语言的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结构的说话人,是否会以同一种眼光看待客观世界?” 【1】在后来以萨丕尔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中,这一问题才得到清晰的阐述。萨丕尔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同时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博厄斯重识在研究民族或部落文化时对其语言研习的意义,他认为:“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2】萨丕尔追随博厄斯的思路,在进行大量田野工作之后,亦承认语言对思维强有力的影响。“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领域之中……不是在经验中发现,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 【3】最后,对这种观念的论证由萨丕尔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一位在保险公司做工程师的业余语言学家进一步丰富。请注意,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沃尔夫的工作意义在于对论点的丰富,而不是完成,这与沃尔夫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同时,也会为我们理解假说的适用范畴及相关争议有所启发。沃尔夫的“结论”被概括为一个命题,所谓“沃尔夫假说”在一般理解上其实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4】我相信沃尔夫在著作中隐含了类似的观点。仅管我们常常强调沃尔夫的其一两篇最著名的文章,例如《科学与语学》、《语言、心理与现实》,然而,毕竟沃尔夫是在诸多文章中分散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如果单从一两篇文章为其观点作总结,不免会失之偏颇,加之沃尔夫没有著书,这些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沃尔夫本有写书的计划,但因其病逝而搁浅,约翰·B·卡罗尔将其生前十余篇重要论文整理成为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而这恰恰是沃尔夫为生前计划的那本书所设想的名字。我们应当感谢卡罗尔,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使后人可以读到更为完整的沃尔夫文章,并且,他还高度概括性地“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5】。卡罗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沃尔夫的思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问题可能也由此产生。柯日布斯基在他的普通语义学中强调了语言的抽象性;在后面的探讨中,我们也会发现沃尔夫在语言对经验世界如何进行抽象方面的关注。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像“语言决定论”或“沃尔夫假说”这样高度概括性的抽象名词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些争论。这些争议矛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化色彩,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分散在沃尔夫十余篇文章中的思想真是绝对化的吗?还是由于,包括卡罗尔工作在内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导致误解的负作用?“西方的社会和人文学科中,不少教师乐于在讲课时谈论沃尔夫,有些还津津乐道于…空汽油桶?引起火灾的趣闻(见《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这一趣闻广为流传,乃至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沃尔夫的思想不过是偶然地发生于一只空汽油桶,且仅仅存放于这只汽油桶内……沃尔夫的思想难免被极端化、简单化、刻板印象化,它像是一颗口香糖,被许多人惬意地 玩于舌尖,随之唾于身后。” 【6】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下文将通过沃尔夫的10篇文章来展现“沃尔夫假说”中被忽视的非绝对化观念。这10篇文章是:《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1936)、《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1935)、《语言与逻辑》(1941)、《语言、心理与现实》(1942)、《语法范畴》(1937)、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作者:胡吉成 来源:电大在线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 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 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 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间题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 定着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长欺以来,学术界不断地对这个论题进行探讨。如今学术界一般有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各自独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即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理性思维。还有一种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但不是同一的。这几种观点都各有其正确性。想要弄清这几种观点,首先要了解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 就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而言,从19世纪到现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根本区别,二者都可归结于言语习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称为外显习惯;思维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内隐方式,称为内隐习惯。另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操作条件作用的立场出发,对华生的言语和思维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受制于环境,并通过言语间接地作用于环境,最终由环境来表现出行为的结果。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著名的“语言获取装置”他认为人的大脑里先天就有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和“语言获取装置”,这个“装置”的“开关”在后天的环境作用下被“启动”后,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就朝着特定环境所需的“特定语法”规则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取母语的原因所在。 而什么是思维? 其本质是什么? 所谓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借助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手势语 )、表象或行为对客观的感知、联想所形成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这里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心理反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对通过各种感观器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符号的或非符号的)进行解码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加工与组织工作,在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把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其外部形式加以联系,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当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如讲故事、构思计划和策略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这类思维被称为“理性思维”、“直接思维”、“逻辑思维”或“命题思维”。这类思维涉及两种元素:一种是演绎法,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的就是演绎法;另一种是归纳法,我们在处理涉及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时,就使用归纳法。在这类思维上,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形式特性,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完整word版)思维、逻辑、语言之间的关系

浅析思维、逻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何为思维?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主体对信息进行的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和能力。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我们简单来说,思维就是头脑中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的思维很混乱亦或是你的条理很清晰。在这里,混乱和清晰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性是思维的一大特性。“逻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而古希腊语“logos”, 即“逻辑”, 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在思维和语言中起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出来,首先在于他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其次在于他是否可以用逻辑性的语言把头脑中的思维表达出来。 既然提到了语言,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同时它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起源于五万多年前,在当时人类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又通过抽象化的作用来帮助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可谓是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 上文是对思维、逻辑与语言定义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思维、逻辑和语言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了哪一项都会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影响。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同时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达形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写一篇文章,基本分为三步:构思,落笔,修改。所谓构思就是写文章前首先要考虑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如何能让人看的一目了然,结构清晰,关键在于文章结构上是否具有逻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文是否有条理。完成构思后,就可以落笔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我们的主题。最后一步是修改,它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文字符合语法结构,符合语言的逻辑性。当完成以上三步,一篇文章也就算是正式完成了。而所有这些思考、表达、修改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思维反应。总的来说,表达出正确的思维是我们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语言这个载体,和逻辑的桥梁纽带作用。 了解思维、逻辑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第一题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姚媛 1135030012 学前本科一班 从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实质上只是思维的一个重要要素。幼儿的语言学习要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应具备实践性、生活化、规范化的特点,并与其他要素协同作用。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究竟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 语言决定思维论,这一观点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他在对英语和美洲各种印第安语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对说话者来说,语言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在使用母语进行思维时,都在运用这种背景知识。所谓背景知识就是这种语言的语法,语法的显著差异实质上代表的是人们观察与评价外界事物方式的根本不同。显然,沃尔夫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语言思维等同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认为,思维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习惯,或称为语言形式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说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按照这种观点,思维可以称之为“内部言语”。但“等同论”同样在理论上讲不通,与事实相背离。从进化论角度看,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就有了思维。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右半球掌握感性思维,这是一种不用语言的思维形式。因此,尽管我们都有“思维和语言密切联系”的心理经验,但“我们还是要承认语言是可以脱离思维的”,也“要敢于承认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的”。 思维决定语言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儿童的思维并非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儿童在9个月以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动作思维,因此,思维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皮亚杰的思维决定论,特别是关于思维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心理学家的证实和肯定,并对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也不断地对其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如西格等人就指出,在经典的皮亚杰式的守恒作业中,语言因素在解决问题时是很重要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失败可能来自语言的缺陷而不是认知的缺陷。他们还指出,皮亚杰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认知和思维独立于语言之外,但在实验中又根据语言去推测某种思维(运算)是否存在,未免自相矛盾。可见,皮亚杰同样没有完满地解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语言和思维相互独立,相互作用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在考察了科勒对黑猩猩所做的有关动物思维的大量实验研究后指出,黑猩猩具有某种智力,但这种智力和有声语言毫无关系,所以,维果斯基认为,在黑猩猩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前语言阶段”。另一方面,黑猩猩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它们能使用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来进行交际。不过,这些表情、手势和声音总是和具体的动作相联系,表达欲望与感情,和思维没有联系。所以,维果斯基又认为,在黑猩猩向有声语言进化的过程中应存在一个“前思维阶段”。人类个体的发展可能与此相似:儿童在能有效地运用语言之前就表现出对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婴儿的咿呀儿语也只是一种情绪和愿望的表达,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征,与思维没有联系。然而,尽管语言和思维最初的发生根源不同,一旦儿童获得语言以后,随着这个中介手段的发展,它对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会越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