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2.言语的社会功能:认知、行为、情感、人际、调节功能

3.语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二)非言语符号系统:视—动符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辅助语

言系统

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一)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

(二)影响信息的因素

(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四)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五、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地位障碍

(二)组织结构障碍

(三)文化障碍

(四)个性障碍

(五)社会心理障碍

六、人际沟通的功能

(一)协调作用:协调情感、协调动作

(二)保健作用

(三)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第二节人际沟通过程分析

一、人际沟通心理分析

(一)沟通动机

(二)对信息的选择

(三)对信息的理解

二、人际沟通动作分析(贝尔斯)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按照沟通线路分类

(一)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二、按照沟通方式分类

(一)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二)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四)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按照沟通网络的分类

(一)正式的沟通网络: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园型沟通、全渠道式沟通

(二)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单线型、集束型、流言型

第十章侵犯和利他

南大社会学真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称解释 1、参照群体; 2、失范; 3、隐性功能; 4、索引性表达; 5、合法化危机; 6、效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2、在米尔斯看来,哪些方式可以激发社会学想象力? 3、建构中层理论的策略,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5、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 三、计算题 1、调查100名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收入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收入400 500 600 700 人数20 40 30 10 2、从一所大学随机调查400名学生,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2岁,求在95%的置信度下,全校学生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 (I(1-0.05)=1.96) 四、设计题 请将概念“生育意愿”操作化为一组指标,并将他们设计成问卷中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试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 2、试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论述定性实地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概括性问题。 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人情; 2、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3、工业化与城市化; 4、人口的“逆淘汰”; 5、社区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简述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由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跃迁,通常把哪几个指标作为转换点。 2、何谓弱关系假设,其最初的经验证明如何? 3、什么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4、简述城市社会的“世俗化”。 三、论述题 1、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失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2、联系实际,试分析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限制。 3、试论述流言和谣言的性质与传播过程。 4、试论市民社会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关系。

南大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20-10-20 12:43:47至2020-10-20 12:55:52 学员姓名20030310089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按照领导权变模型理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因素主要有()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领导者个性 C、工作任务结构 D、职位的权力 学员答案:a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来划分,控制可分为() A、间接控制 B、直接控制 C、集中控制 D、分散控制 学员答案:ab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以下哪些是有效沟通的障碍() A、个人感知 B、语义歧义 C、信息过量 D、地位冲突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原则有() A、全局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具体性原则 学员答案:a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有() A、因事择人原则 B、因人授责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 A、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B、促进员工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C、帮助员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D、充分发挥组织内激励机制的作用 学员答案:abcd 说明: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沟通按照功能可划分为() A、工具式沟通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赵履宽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山东大学 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华中科技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初试: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 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 2、《社会学概论》杨心恒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社会学概论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11、厦门大学 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南大社会心理学网络作业1

首页 > 课程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假如你是一个酒保,目击了一次偶然的斗殴事件,当事人身上有纹身。尽管你不认识多少有纹身的人,但事后你似乎认为身上有纹身的人比那些没有纹身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到斗殴之中。你的错误记忆最可能是因为()?A、错误相关 ?B、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启动 ?C、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D、现实冲突理论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Festinger和C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任务的被试中,()后来更有可能觉得实验有趣 ?A、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 ?B、告诉他人实验很有趣,并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 ?C、没有撒谎的人 ?D、三组没有显著差异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Kelley的共变原则,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迟到,我们在( )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内部归因(比如,认为这个学生比较懒) ?A、高一致性(consensus), 高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高一贯性(consistency) ?B、低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 ?C、低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 ?D、高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目击一件事情的发生后,再获得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个体会将这些信息加入到其对事件的回忆中,这一现象称为( ) ?A、误导信息效应 ?B、虚假相关 ?C、虚假控制 ?D、虚假回忆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Spencer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当告诉女性数学能力有性别差异后,这种性别差异在实验中() ?A、出现了 ?B、降低了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00152组织行为学南大勾画范围

01152组织行为学南大勾画范围纲要 1.组织的概念作如下综合表述:P3 答: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2007.7)P3 答: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以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3.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P4 4.人的行为的特点:P4 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 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 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以展变化的。 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 5)人的行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5.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的科学。P5 6.论述组织行为学?P5 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2003.4 P6~8 答: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人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7.为什么说这种两重性主要是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2007.4 P11 答:1)多学科性决定的。2)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3)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8.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18 答: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又分为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473213293.html,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南开大学心理学专硕有院校命题,并只招收非应届生,需要考生注意报考条件。院校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南开发布347考试大纲这为同学备考提供复习方向,可以根据大纲查缺补漏,重点复习。但是同学要谨记考研大纲固然重要,但是考研复习中不能一味“啃大纲”,大纲只是为我们复提供习重点还是要仔细复习参考书的。更多心理学考研问题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或是登录博仁官网。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 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卷面总分为300分。 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如下:普通心理学约8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发展心理学约40分;咨询心理学约40分;管理心理学约40分;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如下: I 普通心理学 该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重要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试(单选+判断题)

1、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2、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 A、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B、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D、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3、神经元是()的基本结构单位。 A、神经系统 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 D、内脏器官 4、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A、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5、空间知觉包括() A、距离知觉、似动知觉、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 B、运动知觉、远近知觉、距离知觉和实体知觉 C、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党和方位知觉 D、平衡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和错觉 6、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 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 D、行为主义 7、内脏感觉包括() A、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B、平衡觉、运动觉和疼痛 C、饥饿、触压、振动、渴和疼痛 D、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振动和触压 8、自主神经又叫() A、感觉神经 B、运动神经 C、植物神经 D、联合神经 9、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0、基本的味觉有() A、咸、甜、苦、酸 B、酸、甜、苦、辣 C、甜、咸、麻、辣 D、酥、脆、甜、咸 11、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12、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去个别特征和属性的活动称() A、概括过程 B、注意过程 C、加工过程 D、抽象过程 1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A、内驱力 B、诱因 C、需要 D、爱好 1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15、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的两极是不相容的 D、的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 A、基本情绪 B、复合情绪 C、情绪状态 D、情感的种类 1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他人服务的需要 19、心理学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0、情感可分为()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心境、激情、应激 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1、()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A、需要 B、动机 C、意志 D、情绪 ------------------------------------------------------------------------------------------------------------------------------- 01、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02、理解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03、人的听觉主要受额叶控制。(×) 04、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05、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06、帮助企事业形成或改造生产计划或改善工作环境的工作是生理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07、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人本心理学。(√) 08、费希纳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09、研究脑的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南大网院现代管理学第二次作业部分答案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来划分,控制可分为( 正确答案 : AB 129023 duox 题号: 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从组织成员的需求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 ) 正确答案 : ACD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原则有( ) 129013 duox 题号: 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 择 A 、 间接控制 B 、 直接控制 129011 duox 题号: 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b D 、 C 、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题号: 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 题型 :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 选择 正确答案 : ABCD 129016 duox 题号: 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 择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有( ) a A 、因事择人原则 b B 、 因人授责原则 c C 、 以人为本原则 d D 、 公平竞争原 则 正确答案 : ABCD 129018 duox 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 : 4 内容 : 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 : ACD C 、 动态性原则 D 、 具体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南京大学 幸福心理学 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有房可住”属于幸福心理结构的哪一个方面()。 A、认知 B、行为 C、需要 D、情感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无论改变的愿望有多大,一切都应从()开始。 A、求救 B、自我 C、他人 D、周围环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以下哪项是积极情绪()。 A、强烈的 B、紧张的 C、内疚的 D、神经质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情绪知觉包括图案、故事和()。 A、庆幸 B、孤独 C、羞愧 D、音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 A、外在价值 B、社会价值 C、他人价值 D、内在价值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常见的控制策略是()。 A、逃跑策略和争论策略 B、逃跑策略和战斗策略 C、争论策略和战斗策略 D、平静策略和抗议策略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口头上的承诺会()。

A、增加逃避的几率 B、减小实现目标的几率 C、加强成功的几率 D、保证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人性的弱点》是()的著作。 A、保罗·艾克曼 B、乔治·赫伯特·米德 C、戴尔·卡耐基 D、路斯·哈里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泰勒·本-沙哈尔关于快乐的六点秘诀中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接受自己 B、越复杂越好 C、身体也重要 D、快乐需要意义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的人既不为现在考虑,又不为将来考虑。 A、忙碌奔波型 B、虚无主义型 C、幸福型 D、享乐主义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以下哪项是消极情绪()。 A、警觉的 B、活跃的 C、敌对的 D、鼓舞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是积极情感的传递素,过多会躁狂。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内啡肽 D、复合胺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中,存在大量的追求快乐和()的本能倾向。 A、避免痛苦 B、解决痛苦

南大网院《公共政策学》课后第二次作业

公共政策第2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作业名称 起止时间2018-5-9至2018-6-7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的特点是匿名登录、匿名答复、匿名统计,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从而有利于专家独立提出自己的方案预测意见。 ?A、头脑风暴法 ?B、菲尔德法 ?C、名义群体法 ?D、互动群体法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认为,政策分析的目的不是产生某种一锤定音的政策建议,而是帮助人们对现实可能性和期望之间的逐渐一致的认识。

?A、查尔斯·沃尔夫 ?B、米切尔·怀特 ?C、E.S.奎德 ?D、林德布罗姆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职业型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中注意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对政策分析采取()与分析结合的立场.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制度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主要有:政策创新触发机制,(),政策创新发展机制。 ?A、政策创新扩散机制 ?B、政策创新采纳机制 ?C、政策创新转化机制 ?D、政策创新适应机制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在于,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提供()的必要知识、理论和模型. ?A、公共政策理解 ?B、公共政策规划 ?C、公共政策协调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知识点(打印版)

1、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生理心理学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心理生理学研究由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按内容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测验对发现心理过程的一般特性、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异性都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卡特尔,1890)。测验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3、德国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是构造主义的奠基人。 4、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K是一个常数(与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有关)。 5、色觉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四色说,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拮抗过程。 6、视觉适应:适应是一种感觉现象,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味觉的适应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人的味觉有甜、苦、酸、咸四种(味精觉),负责它们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仅仅通过味蕾并不足以产生味觉,嗅觉对于味觉的产生也非常重要。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8、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这些感受器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传入中枢,并产生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叫“黑暗”感觉。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在通常情况下,内部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它们不能在言语系统中反映出来,因而不能被意识到。只有在内脏感觉十分强烈时,它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9、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性。 10、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强度,音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1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方位定向等。 12、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时间知觉的阈限也受感觉通道的影响,视觉的时间知觉阈限是113~124毫秒,听觉的时间知觉阈限是10~50毫秒。这是将相继的两个刺激知觉为持续刺激的最短时间。2)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丰富,个体就觉得时间长;经历简单,个人就觉得时间短。3)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13、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在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注意的集中性是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感。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14、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5、注意的动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当持续性注意不能保持时,会出现注意动摇。注意动摇不同于注意转移,前者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起伏波动的现象,而后者是指将注意从一项活动有目的地转移到另一项活动的现象;前者的注意内容并没有离开当前活动,而后者的注意内容已经变成新的活动。 16、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对形象的材料比对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识记材料越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不要贪多求快。2)学习的程度。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渡学习。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渡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17、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有干扰作用。 18、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19、概念形成的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 20、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21、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22、图式: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说明了一组信息的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23、语言的形式: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手势语、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虽不直接用来与别人交际,但是,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计划自己的外部语言时,内部语言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2)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3)归属与爱的需要,它表现为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25、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26、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指对个体同时存在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两者不可得兼、难以取舍的心态。2)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