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配料标准

混凝土配料标准

混凝土配料标准
混凝土配料标准

混凝土配料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配料装置的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配料装置(以下简称配料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3 型号

配料机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A U T O — P C S —

4 要求

4.1 外观

配料机应满足混凝土配料功能的需要;

连接部件应牢固,控制开关及各功能键的动作应正常; 显示器各种显示值应清晰、完整、正确。 4.2 计量性能 4.2.1 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按JJG564,5.1的规定确定。准确度等级应对其预期的使用做出规定,包括要称量的物料性质、安装类型、装料质量和称量速率。

产品准确度等级见表1

4.2.2 允差范围

4.2.2.1 静态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mpe)

装料衡器应有一个仅适用于静态实验的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对于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应按照4.4规定,乘以等级指定因子。应是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

4.2.2.2 每次装料的最大允许偏差(mpd)

配料机应有一个规定的准确度等级X(x),对此每次装料与装料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为表2、表3规定的范围值乘以等级指定因子(x)。

(x)应为1×10k、2×10k、5×10k,指数k为正、负整数或零。

注1:表中的百分数是指装料质量M的百分比。

注2:计算装料平均值所需的装料数量按5.1.6的规定。

在使用中检验时,如果物料参考颗粒质量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检测偏差的0.1时,则取自表1的值应增加参考颗粒质量的1.5倍,增加参考颗粒质量修正的最大允许偏差的最大值不应超过(x)× 9%。

注:颗粒质量修正不适于表1中派生出的允差范围。例如:影响量试验、置零等。

配料机称量精度为:

水泥: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1)、准确度等级为X(1);

骨料: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2)、准确度等级为X(2);

水: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1)、准确度等级为X(1);

粉煤灰: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1)、准确度等级为X(1);

添加剂: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1)、准确度等级为X(1)。

以上均为大于称量1/2量程范围内单独配料称量或累计配料称量。

4.2.3 最大允许设置值误差(最大允许设定误差)(mpse)

对可预设装料质量的配料机,装料预设值与装料平均值之差不能超过4.2.2规定的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

4.2.4 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 (mpe)

在装料等于载荷时,影响因子试验期间任何静态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4.2.2.规定的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

4.2.5 分度值 (d)

所有与称重单元相关的指示装置,其分度值应是相同的。

分度值可选用以1×10k、2×10k或5×10k为形式表示的质量单位,指数k为正、负整数或零。4.3 技术要求

4.3.1 操作安全性

4.3.1.1 偶然失调

配料机的结构应保证不发生不明显又可能干扰配料秤计量性能和正常功能的偶然故障或控制元件失调。

4.3.2 装料设定装置

如果装料用标尺进行标定,它应刻有质量单位分度;如果装料用砝码进行设定,则砝码应是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砝码,或者是特别设计的具有某个标称值的质量块,且其形状应不同于砝码,并与配料机的装料衡器配成一体。

4.3.3 最后断料装置

最后断料装置应明显区别于其他装置。

4.3.4 给料装置

给料装置应能保证物料流量充足且稳定。

4.3.5 承载器

承载器和相应的给料与卸料装置,应保证每次卸料后留下的残余物料可忽略不计。

承载器应留有放置最大秤量试验砝码或质量块的位置或设施,以便安全可靠地放置砝码或质量块。该设施如果不是配料机的一部分,则应在其附近。

配料机在自动运行期间,应不能手动卸料。

4.3.6 置零和除皮装置

配料机在自动运行中,非自动置零和除皮装置必须锁定。

当置零和除皮装置设定时,称重单元应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4.3.7 安全性

对禁止接触的部件和预设控制装置应具备安全措施,应配备合适的密封装置或给予封装,所有封装

都应有封印措施。对于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应有醒目的提醒标志。

4.3.8 干扰

配料机应保证在受到干扰时:

a) 不出现显著增差,即有干扰时称量示值与无于扰时(固有误差)示值之差不超过装料最大允许偏

差的0.25倍,即不出现显著干扰误差;

b) 能够检测出显著增差值,并对其做出反应。

注:在不考虑示值误差的情况下,等于或小于装料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的干扰误差是允许的。

4.3.9 功能要求

4.3.9.1 开机自检程序

配料机的自检程序应能随显示器指示的开始自动启动,并使操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在显示窗口观察到显示器所有的有关符号指示正常或不正常。

4.3.9.2 对显著干扰误差的反应

当显著干扰误差被检测到时,配料机应能自动停止工作,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自动提供声或光信号,直至使用者采取措施或显著干扰误差消失为止。

4.3.9.3 预热时间

配料机预热时间为20min。在预热时间内,应不显示或传递称量结果,并禁止自动操作。

4.3.9.4 安全要求

a)接地

配料机应可靠接地。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积,应按表4的规定。

表4

b)绝缘电阻

控制柜、秤体等安装完毕后,其各部分的绝缘电阻应用相应绝缘电压等级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测量。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

c)耐压

对于主电路及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加上1500V电压、漏电流10mA一分钟不应击穿。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标准器具

用于静态试验和影响因子试验的标准砝码,其误差应不大于相应被测配料机最大允许误差的1/5至1/3。

5.1.2 物料试验用的管理衡器和用于控制目的的装置

a) 若标准器具是在物料试验之前立即检定的,应保证物料试验误差不大于自动秤量时物料试验的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1/3;

b) 其他情况下,为自动秤量时物料试验的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1/5。

5.1.3 物料试验使用的物料

应为该型式配料机所适用的物料。

5.1.4 物料检定的秤量与参数的选择

物料检定应使用等于或接近最大装料及最小装料的载荷。

5.1.5 修正装置

任何修正装置,如配料机的空中落料校准或自动置零等,试验期间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如果每次装料过程修正装置都没有起作用,那么应在最小称量进行一次或多次修正装置的操作试验,以检测其运行效果。例如该装置启动之前和之后,连续的至少三次装料。

试验应包括在最大称和最小称量之间变化后出现的首批装料,除非该配料机有一种清晰的报警功能,在改变了装料衡器的设置后清除了表明的装料数。

5.1.6 装料次数

物料检定的装料平均值所需要装料的次数取决于表5中规定的预设装料质量(M)

表5 装料次数

5.1.7 物料检定的方法

a ) 分离检定法

分离检定法要求使用一台(分开的)管理衡器,以确定试验装料质量管理的约定的真值。

b ) 集成检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被测的配料机来确定试验装料质量的约定真值,但必须采用下列两种装置之一: ·一种专门设计的指示装置;

·有能用标准砝码确定化整误差的指示装置。

分离检定法和集成检定法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大于被测配料机最大允许误差的1/3。

注1:集成校验方法取决于对载荷质量的确定,而4.2.2中规定的允差范围是对装料质量的。如果正常运行下,不能保证所载荷在每个操作周期都卸料,也就是说装料不等于载荷总量,则必须采用分离校验方法。

注2:当累加衡器使用集成校方法时,试验装料的细分是不可避免的。当计算试验装料质量的约定真值时,应考虑试验装料的细分而增大的不确定度。

5.1.8 自动运行的中断

试验配料机的自动称量系统时,应在称量周期中的称量后和卸荷后,中断自动运行两次。

如果自动称量速度太快,中断运行会影响装料的准确度,则不宜进行该试验。

a ) 配料机卸料前(满载)中断

配料机自动称量后,中断自动运行,待配料机稳定后,记录指示值和与之平衡的标准砝码值,然后恢复到自动运行状态;

b ) 卸料后(空载)中断

配料机卸料完毕且在自动运行到下一个称量周期前,中断自动操作,待配料机稳定后,记录空载指示值与之平衡的砝码值,然后恢复到自动操作状态。

5.1.9 装料质量的测定与计算

a) 单次装料质量的测定

单次装料质量的测定应采用5.1.7中的方法之一。

b) 预设值

应记录装料衡器指示的装料预设值。

c)装料质量和平均值

试验装料经过管理衡器的校验,其结果被认为是试验装料的约定真值,据此可计算出试验料的平均值,并记录之。

d) 自动称量的偏差

用于确定是否满足自动称量时每次装料最大允许偏差的自动称量偏差,应是装料质量的约定真值与这一装料预设值的所有装料平均值之差。

e) 自动称量的预设值误差

用于确定是否满足4.2.3规定的自动称量预设值误差,应是装料质量约定真值的平均值与装料预设值之差。

5.2 测试项目和方法

5.2.1 外观检查

目测,整机应符合外观要求。

5.2.2 计量性能

5.2.2.1 准确度等级参考值的确定

应采用影响因子影响下的静态称量试验确定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Ref(x),方法如下:

a)按规定的影响因子和规定的载荷,进行静态称量试验;

b)对每个载荷,确定准确度等级为X(1)的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mpe(1);

c)计算每个载荷的[E c/mpe(1)] ;

d)由 c)确定对所有影响银子试验的[E c/mpe(1)]之绝对值最大值[E c/mpe(1)]Max;

e)由[E c/mpe(1)]最大确定Ref(x),如此,

Ref(x)≥[E c/mpe(1)]Max,且

Ref(x)=1×10k、2×10k或5×10k,k为正负整数或零。

然后应根据准确度等级参考值确定的来计算显著增加值。

5.2.2.2 准确度等级的确定

a) 对试验装料的每个预设值,确定预设值误差(即设定误差se)和X(1)级的最大允许预设

值误差mpse(1)。

然后计算试验装料每个预设值的[se/mpse(1)]。

b) 对试验装料的每个预设值,确定每次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实际偏差(md)和X(1)级每次

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mpd(1)。

然后计算试验装料每个预设值的[md/mpd(1)]。

c) 由 a)中确定[se/mpse(1)]绝对值的最大值,

[se/mpse(1)]Max

d) 由 b)中确定[md/mpd(1)]绝对值的最大值,

[md/mpd(1)]Max

e) 确定准确度等级X(x),使得:

X(x)≥[se/mpse(1)]Max

X(x)≥[md/mpd(1)]Max且

(x)=1×10k,2×10k,或5×10k,k为正、负整数或零并且X(x)≥Ref(x)。

注:准确度等级参考值应等于或高于准确度等级。

5.2.2.3 每次装料与装料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a)选择一个预设装料质量,设置载荷值并记录指示的预设值。

b) 按照5.1.6的规定,运行配料机输出一定数量的装料。

c) 采用5.1.7的方法之一称量所有的装料。

d) 计算所有装料的平均值与装料预设值的误差。

e) 计算每一装料与装料平均值的偏差。

f) 对于其他装料预设值应重复上述程序。

5.2.2.4 最大允许设置值误差(最大允许设定误差)

按5.2.2.3的规定进行。

5.2.3 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

影响因子试验中任何静态试验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为额定最小装料的使用中检验的每次装料与装料平均值最大允许偏差除以每次装料最少载荷数的平方根的0.25倍。

5.2.4 分度值(d)

目测分度值应以1×10k、2×10k或5×10k为形式,指数k为正、负整数或零。

5.2.5 偶然失调

在配料机正常工作状态下,人为干扰承载器的卸料状态。每次卸完料后,承载器上的残留物应能影响下一次的计量性能(残留物应大于给料预设值的3%)。检测配料机能否发出报警信号,或自动停止自动称量操作。

5.2.6 装料设定装置

手动检测称重显示控制仪表的拨码开关或数字键盘是否灵敏、可靠,预设值的设定是否真实。

5.2.7 最后断料装置

目测皮带给料电机能否迅速启动和停止,皮带没有打滑现象。

5.2.8 给料装置

按5.2.7的规定进行。

5.2.9 承载器

目测每次卸完料后,承载器上的残留物是否能忽略不计(对于最大允许偏差而言)。

5.2.10 置零和除皮装置

手动检测置零和除皮装置是否可靠,自动运行状态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5.2.11 安全性

目测配料机是否有封装,是否有醒目的提醒标志。

5.2.12 干扰

干扰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打开配料机电源并预热20min,调整零点到接近实际零点值。试验期间除非出现显著增差外,不得调整或重复置零。

使用一个约等于最小秤量的试验载荷对配料机进行试验。试验至少一个循环次数。

将所有影响银子稳定在标称参考条件,施加试验载荷,并纪录:

a)日期与时间;

b)温度;

c)电源电压;

d)试验载荷;

e)示值;

f)示值误差;

g)功能性能。

中断电源电压至零电压持续一个“1/2周期”,观察其对配料机的影响,并纪录有关数据。

将电源电压降至参考电压的50%持续两个“1/2周期”,观察其对配料机的影响,并纪录有关数据。

最大允许偏差:称量的有干扰示值预无干扰示值之间的差值,应不超出4.3.8规定的显著增差值,或配料机应检测出显著增差并作出反应。

5.2.13 开机自检程序

目测符合4.3.9.1的规定。

5.2.14 对显著干扰误差的显示

目测符合4.3.9.2的规定。

5.2.15 安全要求

a)用万用表测试接地点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大于5Ω;

b)用兆欧表测试各部分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0MΩ;

c)用测试电源(1500V、10mA)加在主电路上,一分钟内不应击穿。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为逐台检验。检验项目为4.2.1、4.2.2、4.2.5、4.3.9。

6.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全项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投产时;

b) 新安装首次检定后超过半年时;

c) 正常生产为每2年进行一次;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再生产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3 抽样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

6.4 判定

产品经检验后,若有一项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安全性能不允许复检。

7 标志

7.1 产品标志

配料机在明显位置应有名牌,并标有以下内容:

a)企业名称;

b)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c)制造日期;

d)出厂编号。

7.2 包装标志

包装应符合GB/T l91-2000、GB/T 6388-1986的要求,并有以下标志:

a) 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

b) 制造厂名;

c) 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d) 毛重;

e) 体积。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8.1.1 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为裸装。

8.1.2 电气部分

电气部分要求有密封装置,要做到防雨、防潮、防震。

8.1.3 随机资料

随机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

a) 使用说明书;

b) 产品合格证;

c) 装箱单;

d) 安装图。

8.2 运输

运输装卸时应小心轻放,禁止抛掷、碰撞和倒置,防止剧烈震动和雨林。

8.3 贮存

8.3.1 电气部分

应存放在温度为 -10℃~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空气中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

8.3.2 机械部分

在室外存放时,应防止雨淋和受潮,放置状态应能防止变形。

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

一、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砂、石都不含水分,而施工现场砂、石都有一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修正。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y,水灰比W/C,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W x、W y 则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1:x(1+W x):y(1+W y),水灰比W/C不变,但加水量应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 二、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 施工配料计算是确定每拌制一盘混凝土需用的各种原料的数量。它根据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的出料容量计算。 在使用袋装水泥时,同时应考虑在搅拌一罐混凝土时,水泥投入量尽可能以整袋水泥计,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或按每5kg进级取整数。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容量,按铭牌上的说明取用。 例:某工程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3:4.27,水灰比W/C=0.6,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kg,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及1%,求施工配合比。如采用JZ250搅拌机,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若采用JZ350搅拌机,求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工地使用袋装水泥)。 解:(1)、求施工配合比

按施工现场的砂浆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1:x(1+W x):y(1+W y) =1:2.3(1+0.03):4.27(1+0.01)=1:2.37:4.31 (2)、施工配料计算 1)、用JZ2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250L(0.2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 水泥:300×0.25=750kg 砂:75×2.37=177.8kg 石:75×4.31=323.3kg 水:75×0.6-75×2.3×0.03-75×4.27×0.01=36.6kg 2)、用JZ3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350L(0.3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 水泥:300×0.35=105kg 因工地使用袋装水泥,为了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水泥用量取100kg(两袋),其他材料按100kg水泥配料。 砂:100×2.37=237kg 石:100×4.31=431kg 水:100×0.6-100×2.3×0.03-100×4.27×0.01=48.8kg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各等级混凝土常用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常规C10混凝土的配方

常规C10、C15、C20、C25、C30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 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混凝土配方设计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 ≥fcu,k+1.645σ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5.00;低于C20σ=3.0;在C20~C25σ=5.0;高于C35σ=6.0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 = 50.00; 经过计算得:fcu,0 = 50.00 + 1.645 ×5.00 = 5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W/C=αa×fce/(fcu,0+αa×αb×fce)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 f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36.73; 经过计算得:W/C=0.46 ×36.73/(58.23 + 0.46 ×0.07 ×36.73) = 0.28。 抗冻混凝土除了满足上式要求之外,还应该满足下表: 由于抗冻等级为F100掺引气剂,所以查表取水灰比,W/C=0.55。 实际取水灰比:W/C=0.28.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 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wa= mw0(1-β) 式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w0=150.00kg。 mwa=150×(1-0.10)=135.00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mc0= mw0/(W/C) 经过计算,得mc0=150.00/0.26 = 576.92(kg) 五、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塌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塌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根据上表基础上按塌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调整。

混凝土配料标准

混凝土配料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配料装置的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配料装置(以下简称配料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3 型号 配料机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A U T O — P C S — 4 要求 4.1 外观 配料机应满足混凝土配料功能的需要; 连接部件应牢固,控制开关及各功能键的动作应正常; 显示器各种显示值应清晰、完整、正确。 4.2 计量性能 4.2.1 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按JJG564,5.1的规定确定。准确度等级应对其预期的使用做出规定,包括要称量的物料性质、安装类型、装料质量和称量速率。 产品准确度等级见表1

4.2.2 允差范围 4.2.2.1 静态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mpe) 装料衡器应有一个仅适用于静态实验的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对于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应按照4.4规定,乘以等级指定因子。应是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 4.2.2.2 每次装料的最大允许偏差(mpd) 配料机应有一个规定的准确度等级X(x),对此每次装料与装料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为表2、表3规定的范围值乘以等级指定因子(x)。 (x)应为1×10k、2×10k、5×10k,指数k为正、负整数或零。

C20和C30混凝土配方

C20混凝土现场拌制方案 配方: C20:水泥强度:32.5Mpa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水泥:404砂子:542石子:1264配合比为:0.47:1:1.342:3.129砂率30%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水泥:463砂子:489石子:1258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水灰比:0.41 自拌混凝土塌落度:7-9cm商品混凝土16-20cm G S–4型混凝土高效早强减水剂(2#防冻剂,-10℃) 本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 一、物化性能 1、本产品由高效减水剂、增强剂、催化剂等材料配制而成,具有早强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双重特性。 2、早强、增强效果显著。20℃左右时,龄期3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左右;0℃左右时,龄期5~7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70%左右。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可以提高20%左右。 3、减水率大,塑化功能好,有一定促硬和引气功能,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害、抗冻融、抗渗等性能,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4、对蒸养适应性好,可以缩短蒸养时间,降低蒸养温度,节省蒸养能耗,提高构件质量。 5、对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二、主要用途 1、最低气温不低于-10℃的混凝土冬季施工。 2、最低气温不低于-6℃的粉饰砂浆与砌筑砂浆的抗冻。 3、蒸养混凝土,节省蒸养能耗30~50%。 4、常温下要求早强、高强、抗渗、耐冻融、大坍落度的混凝土。 三、使用方法 1、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3%。。 2、以干粉直接掺加在水泥里,不要加在湿的砂石上。 3、搅拌过程中减少15%左右的用水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4、表面要求光滑的构件,振动密实后应及时抹平。 四、注意事项 妥善存放在干燥处,如受潮结块,应烘干粉碎,通过30目筛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完整版

混凝土配合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5、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7、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8、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9、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4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160~200mm。 3、水泥:海螺水泥。 细骨料:选用泾川0~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碎石。 (注:该配合比所用粗集料为三级级配,5~10mm:10~20mm:碎石按2:5:3比例掺配)。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按胶凝材料用量%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圆管涵管节。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粉煤灰) (3:粗集料) (4: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 1、计算配制强度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4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0,cu f =σ645.1,+k cu f =40+×5= 2、水胶比: 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取。 B W / = c g ce cu c g ce f f f γγ..α.α..α,b a 0,,a + = .15.4220.053.02.480 .15.4253.0???+?? =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能操作机械设 备。设备操作者应熟知本机结构性能,严格遵守安全规则 和注意事项。 2.安放机械的地面要坚实平整,以保证配料机正常运 转。 3.工作前应严格检查电路、气路、防护装置等是否良好 有效。 4.检查输送带、卸料门等连动部位有无异物堵塞、计量 是否合格,再进行2~3分钟的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才能 投入工作。 5.工作中遇有突然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断开电 源,停机处理。

6.贮料仓内骨料直径应符合选定的砼级配,最大直径不得超过80毫米,向贮料仓内装料时要轻缓;贮料仓装物料时,机下及附近严禁站人。 7.在配料机进行电焊整修、或运输时应将配料机传感器取下,以免损坏传感器。 8.配料机的电子计量系统、和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储气罐等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校。 9.多人操作(或多班作业),做好交接班移交记录;配料机工作后,做好运转记录和维修记录;并搞好日常清洁保养工作,将各操作手柄(开关)置于空档,切断电源,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1.表观密度小。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 1.轻骨料的种类。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2.轻骨料的技术性质。轻骨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松堆密度、强度、颗粒级配和吸水率等,此外,还有耐久性、体积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混凝土配料秤检定规程

JJG(浙) 浙江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JJG(浙)96-2007 混凝土配料秤 Concrete Automatic Batching Scale 2007-04-29 发布 2007-05-01 实施

混凝土配料秤 检定规程 JJG(浙)96 -2007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Concrete Automatic Batching Scale 本规程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04月29日批准,并自2007年05月0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本规程委托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陆品(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尚贤平(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裘尧华(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克勤(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韩炜虹(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章越海(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诸国华(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献 (1) 3 概述 (1) 4 计量性能要求 (1) 4.1 准确度等级 (1) 4.2 允许误差限 (1) 4.3 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 (2) 4.4 各准确度等级的允许误差限 (2) 5 通用技术要求 (3) 5.1 使用适用性 (3) 5.2 操作安全性 (3) 5.3 装料设定装置 (4) 5.4 最后断料装置 (4) 5.5 给料装置 (4) 5.6 承载器 (4) 5.7 置零与除皮装置 (4) 5.8 平衡机构 (5) 5.9 计量安全性 (5) 5.10 说明性标志 (5) 5.11 检定标记 (6) 5.12 控制衡器 (7) 5.13电子衡器的要求 (7) 6 计量器具控制 (8) 6.1 检定条件 (8) 6.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1) 6.3 检定结果的处理 (14) 6.4 检定周期 (15) 附录A检定记录和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16) 附录B控制衡器的有关说明 (22) 附录C符号含义说明 (23)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通用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K-AQ-0321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能操作机械设备。设备操作者应熟知本机结构性能,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安放机械的地面要坚实平整,以保证配料机正常运转。 3.工作前应严格检查电路、气路、防护装置等是否良好有效。 4.检查输送带、卸料门等连动部位有无异物堵塞、计量是否合格,再进行2~3分钟的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才能投入工作。 5.工作中遇有突然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停机处理。 6.贮料仓内骨料直径应符合选定的砼级配,最大直径不得超过80毫米,向贮料仓内装料时要轻缓;贮料仓装物料时,机下及附近严禁站人。 7.在配料机进行电焊整修、或运输时应将配料机传感器取下,

以免损坏传感器。 8.配料机的电子计量系统、和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储气罐等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校。 9.多人操作(或多班作业),做好交接班移交记录;配料机工作后,做好运转记录和维修记录;并搞好日常清洁保养工作,将各操作手柄(开关)置于空档,切断电源,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 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 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 详细阅读内容。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能操作机械设备。设备操作者应熟知本机结构性能,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安放机械的地面要坚实平整,以保证配料机正常运转。 3.工作前应严格检查电路、气路、防护装置等是否良好有效。 4.检查输送带、卸料门等连动部位有无异物堵塞、计量是否合格,再进行2~3分钟的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才能投入工作。 5.工作中遇有突然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应

立即断开电源,停机处理。 6.贮料仓内骨料直径应符合选定的砼级配,最大直径不得超过80毫米,向贮料仓内装料时要轻缓;贮料仓装物料时,机下及附近严禁站人。 7.在配料机进行电焊整修、或运输时应将配料机传感器取下,以免损坏传感器。 8.配料机的电子计量系统、和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储气罐等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校。 9.多人操作(或多班作业),做好交接班移交记录;配料机工作后,做好运转记录和维修记录;并搞好日常清洁保养工作,将各操作手柄(开关)置于空档,切断电源,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85/0.43=429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1250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碎石 429:185:536:1250 1:0.43:1.25: 2.9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 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 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10:4.3:12.5:29.1kg 1:0.43:1.25:2.91 429:185:536:1250kg/m3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6644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混凝土配料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经考试合格并持有效设备操作证者,方能上岗操作。设备操作者应熟知本机结构性能,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保养手册》中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安放机械的地面要坚实平整,周围要有排水沟,基坑低凹地段要铺设平整。以保证配料机正常运转。 三、工作前应严格按照润滑规定加注油脂,检查电路、防护装置等是否良好有效。 四、检查输送带、卸料门等连动部位有无异物堵

塞、计量是否合格,再进行2—3分钟的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才能投入工作。 五、对配料机进行电焊整修、或运输时应将配料机传感器取下,以免损坏传感器。 六、配料机的电子计量系统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校。 七、配料机工作完毕后,填好运转记录和维修记录;并搞好日常清洁保养工作,达到整齐、清洁、润滑、美观。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混凝土配方

水田埂砖的配方 工业废渣 普硅325#以上水泥20~30, 粉煤灰15~25, 其他工业废渣35~50, 砂5~15, 外加剂(三乙醇氨、硫酸钠)0.075~0.125, 稻草1~5 水15~20。 矿渣加气混凝土砖 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磷渣70%~75%;粉煤灰15~20%;水泥5~15%;水料重量比是0.29~0.33;碱类激发剂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3.78~4.0%;发气剂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1~0.3%。稻草总量0.1~0.5。先按配比将磷渣、粉煤灰、水泥与水搅拌均匀,加入碱类激发剂搅拌5~10min,加入发气剂搅拌1~5min,装入模具成型、切割,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进行自然养护,制成产品。

粉煤灰和炉渣 粉煤灰30%;炉渣30%;石硝30%;水泥8-10;岩砂精0.2%;早强剂0.2%。 粉煤灰粘结剂12-14; 粉煤灰32-34; 炉渣子45-47; 外加剂氢氧化钙8-9; 水8-9. 水泥:30-50 氧化镁:5-15 氯化镁:5-10 发泡剂:3-5 稻草:0.5-1 加热升温混合注入模具中成型即可,用于非承重墙建筑。

粉煤灰30-80% 水泥10-60% 石膏5-50% 石灰3-10% 稻草0.5-1% 粉煤灰35-50 轻烧镁20-30 轻重集料30-40 氯化镁水5-15(15-22度) 粉煤灰35-50 沸石粉28-40 焦石粉30-40 天然石膏1-3 氯化镁水5-10

水泥5-10 石灰30-40 粉煤灰35-50 活化剂(硫酸钠)0.1-0.2 稻草0.5-1 水 粉煤灰55—80、 氧化镁10—30、 稻草8—15 氯化镁10—30% 生产工艺先将稻草浸泡后与粉煤灰、氧化镁混合,然后再将混合料与氧化镁溶液搅拌混合,再经压制、静养、水化处理即得粉煤灰砖。 高炉渣或高炉砂者砂石骨料80~350份;炉渣或炉灰或水渣50~250份;粉煤灰20~300份;水泥20~200份;水30~150份。充分利用了各种工业废渣。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的就是商品混凝土啦,但是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难免要自己拌制。小编在这里献上史上最全各种等级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PC(复合硅酸盐水泥).32.5R注: 1、砂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 2、石为碎石,料径为5~40mm。 C1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199 185 850 1126 重量比 1 0.93 4.27 5.66 C15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253 185 750 1172 重量比 1 0.73 2.96 4.63 C2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330 185 641 1244 重量比 1 0.56 1.94 3.77 C25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385 185 586 1244

重量比 1 0.48 1.52 3.23 C3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440 185 532 1243 重量比 1 0.42 1.21 2.83 水泥:PO(普通水泥).32.5R 注: 本配合比中砂石是以干料配合,施工是水用量应扣除砂石水份。C1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185 185 876 1114 重量比 1 1 4.74 6.02 C15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237 185 775 1163 重量比 1 0.78 3.27 4.91 C2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303 185 669 1243 重量比 1 0.61 2.21 4.1

C25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356 185 613 1246 重量比 1 0.52 1.72 3.5 C3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411 185 559 1245 重量比 1 0.45 1.36 3.03 水泥:PO.42.5R 注: 本配经未掺粉煤矿渣粉和外加剂,(适合流动度为55~70mm的自拌现混凝土参考),用户可根据实情和工程要求选择不同品种或不同等级不泥配制适宜混凝土配制C40以上标号混凝土时可适当掺用外加剂,用适当粉煤友和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 C25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单方用量kg/㎡285 185 714 1216 重量比 1 0.65 2.51 4.27 C30 项目水泥水砂石子

混凝土配料

施工配料是按现场使用搅拌机的装料容量进行搅拌一次(盘)的装料 数量的计算。它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施工配料的因素主 要有两个,一是原材料的过秤计量,二是砂石骨料要按实际含水率进行 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1 原材料计量 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严格对每盘砼的原材料过秤计量,每盘称量允许 偏差为:水泥及掺合料±2%,砂石±3%,水及外加剂±2%。雨天应增加 砂石含水率的检测次数。 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C30号砼配合比计算书原材料: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中粗砂, 碎石采用最大粒径为31.5mm的碎石,水采用饮用水。一、计算配制强 度(fcu.o): fcu.o≥fcu.k+1.645×δ=30+1.645×5=38.23Mpa 二、计算水 灰比(w/c)计算所得,砼配制强度fcu.o=38.23Mpa,查〈普通砼配合比 设计规程〉表5.0.4得an=0.46,ab=0.07 fce=1.13×42.5=48.03Mpa。代入 式: W/C=an.fce/(fcu.o+an.ab.fce)=0.46×48.03/(38.23+0.46×0.07×48.03)=0.56 按耐久性要求复核W/C,水灰比最大为0.6,符合要求。三、确定用水 量(Mwo):坍落度取35-5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Mwo取 175kg/m3 四、确定水泥用量(Mco): Mco=Mwo/(w/c)=175/0.51=343kg/m3 五、确定集料用量(Mso.Mgo) 取每立方米砼拌和物的假定质量为Mcp=2400kg/ m3,取βs=33%,用质量法 计算: Mco+Mwo+Mso+Mgo=Mcp Mso×100%(Mso+Mgo)= βs Mgo=1261 kg/ m3 Mso=621kg/ 六、计算初步配合比:水泥:砂: 石:水=343:621:1261:175=1:1.81:3.68:0.51 3 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砂石含水率的换算是在已知水、水泥、砂、石的重量和砂、石含水 率的情况下进行,换算时: 水泥C,重量不变; 砂S,重量 =原配合比砂重S(1+砂的含水率WS); 石G,重量 =原配合比石重G(1+石的含水率WG) 水W,重量=原配合比水重W-原砂重S×含水率WS-原石重G× 含水率WG 假设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 = 1 :x :y  水灰比为W/C  现测得砂含水率为Wx,石子含水率为WY,,则施工配合

混凝土配合比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资料

砼原材料与配合比工序作业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和泌水。外加剂中的碱对硬化混凝土外观的影响和水泥一样,外加剂中的碱含量越低越有利于硬化混凝土外观颜色的控制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 如果外加剂中掺有引气成分时,应选用优质的引气成分,不宜选用木钙、十二烷类的引气成分,因为这类引气成分引入的气泡直径大且稳定性差。另外,能够选择消泡剂来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另外,外加剂的缓凝结时间不宜长,加外加剂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宜控制在12h以内。 矿物掺合料 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进了可泵性。现常见的矿物掺合料有矿渣粉和粉煤灰,选用磨细矿渣粉,目的是减少水泥掺量,从而减小水泥收缩,增加混凝土体积稳定,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混凝土表面密实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掺加优质粉煤灰可改进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浇注成型。选用矿物掺合料,除了考虑其活性外,还应着重考虑其细度和颜色。矿物掺合料的颜色应均匀稳定,矿渣粉宜选用比表面积在4000cm2 /g以上S95级矿渣粉,粉煤灰宜优先选用I级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掺

量为13%的范围内,因为掺量大将会影响混凝土的颜色。 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能够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进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外,着重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浇筑时的坍落度。优选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能满足所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好,不易离析和泌水,坍落度损失小。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应经试验确定,不宜超掺,超掺混凝土易离析泌水。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每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50kg,因为胶凝材料少,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差,容易离析泌水。另外,对于普通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小不宜大,泵送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吊斗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50mm。如果施工过程原材料有变化,应重新试配。 混凝土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