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

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

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
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

技术与方法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97期)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

顾九春,杨占鹏,张全忠,曲衍国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1针对车辆实时调度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在探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交换方面优势和分析物流运输企业车辆实时调度系统所需交通数据流的基础上,总结实时交通数据模型,以实现数据无缝交换为目标,从数据交换标准化的角度,基于

XML构建了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数据描述标记语言(TrafficDataMarkupLanguage膜型,探讨了其定义、数据层次框架,并

设计了TDMLSchema;最后,应用TDML于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的实时交通数据交换。

【关键词lxML;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信息共享;交通信息标记语言

【中豳分类号1F224.33;U4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09)02-0098--05

TrafficDataDescribingModelinVerdeReal-timeSchedulingSystem

GUJiu-chun,YANGZhan-peng;ZHANGQuan-zhong,QUYan-guo

(SchoolofTransportation,LudongUniversity,Yantai264025,China)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theadvantagesofextensibleMarkupLanguageindataexchange,analyzesthetragicdataflowneededinvehiclereal-timescheduling

system

oflagistiesenterprises,establishesatrafficdatamarkuplanguagemodelforvehiclereal-timeschedulingsystem

basedonXML,discussesitsdefinitionanddataarchitectureanddesignsTDMLSchema,andfinally卵pli∞TDMLinreal-timetrafficdataexchangeofurbancommercialvehicleschedulingssytem.

Keywords: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vehiclereal-timeshodulingsystem;trafficdatasharing;TDL(Tr盛cDataMarkupLanguage)

1弓If言

车辆调度问题(VehicleRoutingProblem,VRP)最早是由Dantzing和Ramser于1959年首次提出f1】。近些年来,随着ITS

(IntelligentTragicSystem)和GPS的发展,使得交通路况信息和车辆位置可以随时被监控,GPRs,GsM的发展使得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类型的端口接收信息成为可能翻。从而,物流运输企业的车辆调度系统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来实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线路,以避开交通拥挤路段,降低车辆行驶时间,为顾客提供JIT(JustInTime)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依靠先进的交通数据采集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实时或非实时交通数据,可是这些数据使用后往往被丢弃或以不同的交通信息专用格式存储,致使这些宝贵的交通数据资源不能或很难被车辆实时调度系统所使用【4】。目前,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通过为每一特定的系统单独开发接口实现,这样做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难以根据统一标准对系统进行信息集成。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同一应用领域制定相应规范,参与者按照这个标准组织数据就可以进行数据交换翻。

2XML技术与交通信息

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以一种开放的、自描述的方式定义数据结构的元语言。XML把数据从创建它的应用程序中解放出来,对于构建简单、模块化和松耦合系统提供了新的体系结构。XML是纯数据描述,与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传输协议无关,非常适合于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为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真正的、有开放标准和自描述数据控制的多层分布式系统,它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其可以对不同应用甚至是差异很大的应用间的数据进行描述。

XML能允许个人与组织来创建自己的行业标识语言,应用这些标识语言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自由地交换信息。XML将在道路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服务、道路联网自动收费、车载导航等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ITS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将成为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与交通系统

【收稿日期]2008—1l一10

【基金项目】鲁东大学校基金项目资助(L20064302)

【作者简介l颐九春(1973一),男,甘肃兰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系统、物流信息化。一98—

顾九春,等: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技术与方法

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有效语言。如图1是XML技术与交通信息。在交通领域,国外已发布了基于XML的RwML(道路网络信息标记语言)、T3ML(公交时刻表标记语言,TransitTimetableMarkupLanguage)、TMML(交通模型标记语言)、TranXML(物流电子商务标记语言)等专业标识语言M。XML这种独立于平台和设备,描述数据内容和格式分开特性,使基于XML方法描述的数据非常适合于在松散耦合的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因此,XML对于车辆实时调度系统的实时或非实时交通数据自动交换和数据共享这一个关键需求,提供了数据描述方法。

圉1×ML技术与交通信息

3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车辆调度

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所产生的可用交通信息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其与车辆实时调度系统的交通信息交换模型可按并列式和主从式两种方式实现。并列式信息交换模型没有中心数据库,各交通子系统分别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记录相关的实时交通数据,车辆调度系统需获取有关信息时,从各子系统数据库查找。主从式信息交换模型中心数据库为主数据库,各子系统数据库为从数据库,从数据库记录各子系统的交通信息,并定期将与车辆调度系统密切相关的交通信息上传到主数据库。主从式既利于车辆调度系统获取实时交通数据的需求,也便于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对交通信息的挖掘与实时对外发布。在主从式数据交换模型中,实现车辆调度系统数据库与中心数据库的交通信息实时、快速、准确交换是关键,但目前车辆调度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信息保存格式、数据库结构等与中心数据库有差异。虽然已有的各种数据迁移工具可满足一般性数据和大量数据的一次性转换需求,但若数据库既要运行又需在线或隔离数据交换时,就难以满足实时的需求[81。

无论何种交通信息交换模型,车辆实时调度系统确定车辆路径的过程是:首先基于历史交通数据进行动态交通仿真,获得线路的预期行驶时间。根据预期的行驶时间,进行车辆路径和调度规划,确定车辆的最佳出发时问和访问客户的最佳顺序。同时,根据当前获得的实时交通信息对方此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其基本流程如图2。

历史交通数据下的动态交通模拟

根据当

天的实时

交通数据

当前各

路段行驶

时间

路网各路段预测

行驶时间

二二匕

车辆路径与调度

方案(前一天)

确定最佳出发时间和

客户访问次序

根据不同用户重新制

定方案

更新客户访问次序和路线

图2实时交通信息下的车辆调度流程

4车辆实时调度系统的交通信息需求分析

车辆实时调度系统对交通信息的需要主要用来获知道路的交通管制信息、意外交通事件信息和计算路网路权。以最优路径计算功能为例,它除了需要静态交通地理信息中的几何网络数据、拓扑网络数据以外,还需要有实时的道路交通流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只有综合这些信息来确定最优路径计算中的路权,才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因此,车辆调度系统对交通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两种。其中,静态数据为相对不变的道路属性数据,如道路的长度、设计车速、通行能力等。动态交通信息是为了满足实时调度而设置的与时间有关的信息,可以将动态交通信息分为:交通流特性、交通控制信号、交通管制信息及交通事故信息。交通流特性主要包括:道路通行能力、交通量、行程时间、车辆速度、道路服务水平等;交通控制信号是指交叉口信号灯的控制时间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包括各种禁令(单行、禁左、限速、车辆通行类型限制等)及路段收费等;交通事故包括事故时间、地点、类型、事故影响时间等。另外,这些交通信息当前以不同的格式存储在不同的交通系统数据库中或交通信息平台数据库中。要实现不同的车辆调度系统和交通信息数据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就需要一种标准化可识别的交通信息描述语言作为中介。

5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信息标记语言(TDML)设计

5.1TDML家族树建立

5.1.1TDML的定义。面对异构交通信息的分布性,要解决车辆调度系统的实时交通数据共享问题,建立基于XML的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数据描述标记语言已经成为必需f14】。车辆实时

一99—

技术与方法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97期)

调度系统交通数据描述标记语言(TDML)是基于XML建立的专业标记语言,是一种统一描述、包装、存储以及传递车辆调度系统所需交通信息的格式标准,便于车辆调度系统共享来自不同交通信息源数据库系统的交通信息。

5.1.2TDML的家族树。TDML是交通数据实体的集合,每个数据实体由多个交通数据特征元素构成,每一个特征元素为一个三元数据项的集合,其抽象模型如下:

TDML=∑∑∑(BENijl+BECm+BEAijI)

』一』一』一q1Ul

i=lj=l1=1

式中,BEN代表交通信息中基本元素项的名称;BEC代表基本元素项的内容;BEA代表基本元素项的属性。TDML仍具有XML描述数据的层次化结构特性,其表示为一个XML树结构,可从图论的观点来构建TDML模型。TDML文档可以表示为一个XML图G=(Vo,E),G是一个连通、有向、有序且置标的图,包括一个结点集V和一个边集E,vo是基于结点集V带有出现次数的扩展结点集。TDML图的结点分为根结点、中间结点和叶结点3种。人度为零的结点是根结点,出度为零的结点是叶结点,其余是中间结点。G中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它与TDML文档的根元素相对应,中间结点与TDML文档中带子元素的非根元素相对应,叶结点与TDML文档中无子元素的元素相对应。根结点在交通信息TDML图中是惟一的结点。

TDML作为描述车辆调度系统所需交通信息数据流的标记语言,按照系统所需交通信息数据内容和数据共享的需求采用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自顶向下(top—down)建立对象数据模型,包括对象类型、对象内部属性、以及各种对象之间的关联层次关系。采用XML描述车辆调度系统所需的交通信息时,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字典制定和系统数据模型的构建是制定TDML的关键。

我们借助AltovaXMLSpy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车辆调度系统所需的交通信息组织成层次结构。作为车辆调度系统交通信息的子类,它们既继承了上层父类的交通信息共有特征,又有自己独有的信息。依此类推,车辆调度系统交通信息语言模型构成一棵具有层层包含、约束关系的家族树。图3是构建的车辆调度系统交通信息描述语言家族树结构的部分内容。

图3TDML的家族树5.2TDMLSchema设计

XML通过DTD(DocumentTypeDefinition,文档定义类型)或XMLSchema()【ML模式)定义某特定领域的XML词汇和准则,基于此模式开发XML文档㈣。XMLSchema是优于DTD、用于创建模式的语言建议,通过元素、属性、简单和复杂数据类型、属性组等标记定义一种文本结构,作为定义XML文档参照规则与模型,以便有效检验XML文档数据的有效性[10-11]。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信息标记语言的TDMLSchema作为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信息相关XML文档所遵循的一个公共的标准性协议,它可以保证TDML作为一种数据交换功能的实现。TDMLSchema按照图3结构,编写交通信息词表,词表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不同层次元素和属性定义在不同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和属性命名、元素间关系及元素顺序等。位于顶层的是根元素,为车辆调度交通信息,有道路名称、道路路段编号和道路所属区域编号三个属性,这三个属性是唯一且必须的。根标记下有5个子元素,分别为实时道路交通信息、交通管制信息、路网属性信息、交通事件信息、关键交叉口信息,这些子元素均为复杂类型,包含下级元素。以交通管制信息元素为例,其主要包括单向交通限制时段、通行限制时段、限速值、车辆类型限制、车辆轴重限制,这些信息按次序必须出现一次,数据的类型用type关键字表示,可以是数字、文本、日期、枚举等类型。如下为Schema的部分代码:

<?xmlversion=“1.0”encoding=“UTF一8”?>

<xs:schemaxmlns:xs=“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elementFormDefauh=“qualified”attributeFormDefault=

“unqualified”>

<xs:elementname="TDML”>

<xs:complexType>

<xs:attributename=“RoadRegion—NO”use=“required”,>

<xs:attributename=“Roadsection—id”type=“xs:integer”use=“required”/>

<xs:attributename=“Road_name”use=“required”,>

<xs:elementname=“Road—restriction—info”>

<xs:annotation>

<xs:documentation>交通管制信息</xs:documentation>

</xs:annotation>

<xs:complexType>

<xs:choice>

<xs:elementname=“Oneway_time”type=“xs:time”/>

<xs:elementname=“Prohibition—Through_time’’type=“XS:time”/>

<xs:elementname=“Speed-limit”type=“xs:integer”/>

<xs:elementname=“Vehicle—type—limit”type=“xs:NMTOKEN”/><xs:elementname=“Weigh_limit”type=“xs:float”/>

<xs:attributename=“Timetape”use=“required”/>

顾九春,等: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中的交通数据描述模型技术与方法6TDML在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6.1应用描述

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是采用B/S三层分布式结构的基

于WEB应用服务器的车辆调度和行驶路线计算的地理信息

服务系统,辅助物流公司对车辆调度分配和行驶路线制定进

行决策【121。本系统主要通过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包括电子地图、

交通信息平台实时的交通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算法为

物流企业解决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系统应用时交通信息的持

有者(以北京市交通信息平台为例)都应遵循TDMLSchema模

式,采用TDML作为交通信息持有者数据库与车辆调度系统

数据库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通过对XML文件的操作实现数据交换。交通信息在交通信息平台或ITS各子系统与车辆调度中心间的数据交换分三步:首先在交通信息平台提取数据库目标记录,通过XML生成接口,根据已建TDMLSchema,将记录转换为符合TDMLSchema的TDML文档;其次将生成的TDML文档经HTYP协议发至车辆调度中心;最后,通过XML转换接口,将TDML文档转换为数据记录,添加到车辆调度中心交通数据中间库。交通数据中间库主要信息表由交通管制信息表、道路车辆转向表、原始预测数据表、预测数据中间表、预测数据结果表、以及临时表组成。系统每天通过数据包从北京市交通信息平台取得数据更新交通管制信息。

6.2TDML数据交换机制

交通信息平台的相关交通信息到TDML文档的映射是将车辆调度系统所需的数据信息从数据库中提取并转换为XML文档的结构形式保存到TDML文档中湖。数据到TDML文档的映射规则为:数据表名映射为元素名,列值映射为元素中的属性,列名映射为属性名。通过使用存放在TDMLSchema中的元素标记和属性标记,使TDML文档具有可识别性。TDML文档到数据库结构的映射是指根据XML文档的结构形式,提取其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到车辆调度系统交通数据中间数据库中。在这个过程中,采用DOM(DocumentObjectModel,文档对象模型)技术对TDML文档进行解析和定位。当数据库接收到TDML文档后,DOM根据TDMLSchema文件的定义并以信息树的结构形式遍历TDML文档,将文档内容更新到数据库中。6.3应用的体系

在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中,系统实时调度时以TDML文档的形式从北京交通信息平台接收标准的电子地图更新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物流公司把自己的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传到系统中,系统通过交通预测、车辆调度运算之后把结果传输给物流公司,并通过一定的通讯方式实时发布给配送车辆[121。系统的应用框架如图4。

本原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应用ESRI公司的ArcGIS系列软件,包括ArcGISServer、ArcSDE、ArclMS等,目前是以ArcSDE+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路网属性数据以北京市电子地图中的常规道路为基础,交通数据的获取通过所开发的每小时实时调整预测组件每间隔一小时,从北京市交通综合

圈4基于TDML的车辆调度系统应用示意图

信息平台以TDML的统一数据描述模型提取一次当前的实时道路事故、事件数据和实时交通流数据,进行初步预测运算后映射更新道路网络路径数据库。道路网络路径数据库主要信息表由道路网络连通拓扑表组成。其中属性项名称有:序号、分层编码、转向分类编码、道路结点编号、起始道路弧段、终止道路弧段、起始道路名、终止道路名、是否可联通、禁止通行时段、速度限制、高度限制、轴重限制、车辆类型通行限制,如图5所示[12-13]。交通信息的传送采用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的XML消息传递技术,通过SOAP技术将这些服务集成到应用程序中,并在它们之间进行通讯。

图5TDML与路网数据的存储结构图

系统进行车辆调度安排时,调度算法调用最短路组件计算最短路。最短路算法从数据库读取基础数据,存于数组中并根据需求进行最短路计算,最短路算法所需基本数据包括:所有道路的相关属性信息、限制信息。如:道路内置ID号、道路名称、道路长度、道路针对货车的禁行限制、道路自身的限行信息等。还包括两条相连道路间的转向关系,转向关系又包括连通、不连通、限制连通等情况。这些基本数据准备充分后,车辆调度函数在调用最短路算法时,需要传入的参数为:起始点道路的ID号,终止点道路的ID号,起始点的出发时间,计算类型。计算类型分为“长度最优”、“时间最优”和“费用最优”等。在最短路模块计算时考虑到道路禁行限制,转向禁行限制,道路针对货车的禁行限制等信息,计算出最优路径完毕后,返回给调用函数“最优路径总长度”,“最优路径行驶时间”,“最优路径所经道路ID号集合”,最后通过ArcGIS电子地图显示。,

一101一

技术与方法

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97期)

7结语

本文在分析车辆调度系统所需实时或非实时交通数据流的基础上,总结了实时交通数据模型。以实现数据无缝交换为

目标,从数据交换标准化的角度基于XML构建了车辆实时调度系统交通数据描述标记语言,探讨了其定义、数据层次框架,并设计了TDML

Schema;最后,应用TDML于城市商用车辆

调度系统的实时交通数据交换。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通过

TDML数据和关系数据库数据阔的映射,屏蔽了数据源问的差异,是车辆调度系统获取不同交通子系统中交通信息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TDML结构模型,对于TDML的标准化以及与关系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之间的交换问题还将在以后研究中逐步深入。

【参考文献】

【1】DantzingGB,RamserJH.Thetruckdispatchingproblem[J].ManagementScience,1959,6(1):80~91.

【2】李军,郭耀煌.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

资出版社,2001.

[3】赵辉,陈秋双,杨鹏.基于ITS和GIS系统的车辆实时调度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0:203.

【4】顾九春.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数据标准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5舸国辉,卿银波.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

计,2007,28(3):583—587.

【6]DaihengNi,JohnD,LeonardII.DevelopmentofTraffieXML:a

Prototype

XMLforTrafficSimulation[A】.The

83

AnnualMeetingofthe

Transporta-

tionResearch

Board[C].TRB2004AnnualMeetingCD-ROM,2004,Jan—

uary

11-15:2~13.

[71MarkDineen,Dr.VinnyCahill.TowardsAnOpenArchitectureForRe—

al—time

Trail%InformationManagement[R].Departmentof

computersci-

ence

TrinityCollegeDublin。Ireland。2002.1—21.

【8】杨信廷,钱建平,赵春江,等.基于XML的蔬菜溯源信息描述语言构建及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7,(11):201—205.【9】ThomasF

Gotob,AmeliaC.ReganTrafficcongestionandtrucking

mall-

agers。useofantomatedroutingandscheduling棚.TranspartationResearch

PartE,2003,39:61—78.

【10]DidierMartin.XML高级编程【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l】陈亚洲,林建平,齐从谦.基于XML的覆盖件模具信息集成技术嘲.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128—136.

【12】商用车辆运营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报告【R】.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

究中心,2005.

[13】宋延.适用于车辆调度系统的城市路网模型及路线优化算法fD].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2005.

【14]Gujinchun,ShiJianjun,Zhangquanzhong.Designofthetrafiqcdata

markuplanguage

in

realtime

vehicledispatchsystembased

Oil

XML

【AI.The

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Material[C].shanghai,2008.

(上接第86页)(3)编制ABC分类表,见表3。

表3拆零商品ABC分类表

按配货次累计品种累计配货

数分层范品种数

累计品种

数百分比

配货次数

累计配货次数百分分类结果围(次)

次数

(%)比(%)

≥2701

10.07284284O.56A230-270

0.14

269

553

1.09

AA

80.9043148tO.2836761712033.67A70-80

32

180

12.50

2411

1953l

38.4l

BB

40.50t1047l32.7150463525669.33B30.40

155

626

43.47

5476

40732

80.10

CC

≤1037ll440t00.00140050851

100.00C

(4)绘制ABC分类图。以累计品种百分比为横坐标,累计

配货次数百分比为纵坐标。从ABC分类图(如图1)中的曲线可

以看出,占品种数约30%的商品,其黼货次数达到近70%。

(5)确定重点管理目标方案。根据ABC分类的结果,对

ABC三类商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同时也考虑到在物流中

如果使用设备的类型过多,可能容易造成后期维护上的困难,

所以在表4中A类和B类采取了同样的方案。

表4拆零商品拣货分区及设备规划表

项目

A类

B类

C类

I电子标签类型一对一电子标签

一对一电子标签

一对多电子标签l电子标签数量

250个250个左右一对五,至少400个

货架类型

流利架

流利架

搁板式货架

一102一

簧蓍

次8

蘩零

甚器

比∞

§兰

4结论

图1A8C分类图

品种累计百分比(%)

一般说来,企业的库存水平反映着企业的管理水平,ABC

分类法的应用,在库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取得成效,通过压缩总

库存量和解放被占压的资金,使库存结构合理化,从而节约管

理力量。

【参考文献】

f1]储雪俭.现代物流(管理教程)f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2】郑文岭.仓储与配送管理【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剖俐.现代仓储运作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凤祥.仓储管理实务[M列E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6) (1)主管部门 (6) (2)行业协会 (6) ①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6) ②中国公路学会 (7) ③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7) ④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7) 2、主要法规和政策 (7) 二、智能交通行业需求背景 (9) 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但人工收费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 (9) 2、汽车数量持续增加,给我国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10)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10)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1) 四、行业市场容量 (13) 1、高速公路 (13) 2、城市道路交通 (14) 五、行业发展趋势 (15) 1、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 (16) 2、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 (16) 3、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16) 4、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点 (17)

5、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 (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政策扶持 (19) (2)智能交通系统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19) (3)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智能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19) (4)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有重要意义 (20) (5)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20) 2、不利因素 (20) (1)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20) (2)行业标准不统一 (21)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1)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亿阳信通 (22) 2、皖通科技 (23) 3、联诚科技 (23) 4、科润智能 (24) 5、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4) 九、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4) 1、技术壁垒 (24) 2、项目经验壁垒 (25) 3、资质准入壁垒 (25) 4、人才壁垒 (25) 5、资金壁垒 (26)

车辆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车辆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行业车辆北斗/GPS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 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运输车辆的运营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运营效率较低。一方面,企业对运营车辆状况不掌握,另一方面,车辆不能及时了解运营组织意图,形成了"车在路上两不知"的局面。长途运输管理迫切需要科技创新。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上开发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正是适应公路运输管理创新要求的产物。 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集GPS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于一体,利用卫星定位手段,结合IC卡技术、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双向通讯、动态调度、安全目

基于北斗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项目解决方案V10

基于北斗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 解决方案 北京国翼恒达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系统概述 (1) 2系统建设目标 (1) 3系统总体设计 (2) 3.1 系统总体结构 (2) 3.2 系统组成 (3) 4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分系统设计 (3) 4.1 车辆实时监控管理软件 (3) 4.1.1 地图服务 (3) 4.1.2 车辆位置监控 (4) 4.1.3 车辆轨迹回放 (4) 4.1.4 车辆状态监控 (5) 4.1.5 车辆报警管理 (5) 4.1.6 车辆指挥调度 (6) 4.1.7 车辆统计分析 (6) 4.1.8 系统管理 (7) 4.2 北斗指挥机 (7) 5智能车载终端分系统设计 (7) 5.1 北斗RDSS车载终端 (8) 5.1.1 产品功能 (8) 5.1.2 产品技术指标 (8) 5.1.3 产品结构特征 (10) 5.2 导航仪 (11) 5.2.1 产品性能指标 (11) 5.2.2 产品结构特征 (12) 5.3 嵌入式软件 (13) 6 系统预算 (14)

1系统概述 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中,车辆不再简单充当运输载体,车辆管理部门往往把车辆作为一个信息点对其进行数据采集跟踪指挥布控。在现阶段,车辆监控普遍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车辆监控的要求。但是采用这种车辆监控方式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在移动基站信号覆盖弱的地方,通信成功率低、车队之间无法远距离通信、上级管理部门无法指挥调度等问题,都将影响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随着我北斗二代系统投入使用,北斗系统运用于各特种车辆及重点车辆监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基于北斗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类型车辆如危化品运输车、客运车、政府部门车辆及各种特种车辆如警用车、运钞车、消防车,救护车、邮政车、工程抢险车等,可提供系统监控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监控中心通过北斗卫星网络,能够实现全天候网络无缝覆盖获取车辆的地理位置、运行方向、运行速度及各种状态信息,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发布服务信息、受理各种类型的报警信息等。本系统扩展性强,配置灵活方便,规模可大可小,监控中心可适应小到几辆车,大到数万辆车的监控和管理。 2系统建设目标 基于北斗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车辆定位和监控调度及监控中心与车辆间通信的支持平台。本系统能够在广阔疆域全天候、无缝隙、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概要

2009机电工程技术年第38卷第08 期 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赖顺桥,肖熠琳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现代控制与光机电技术公共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63 收稿日期:2009-04-15 ,探讨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更好地满足企业JIT (Just In Time ;工厂智能系统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492(200908-0019-03 1引言 现代物流不仅要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中国加入WTO 后,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全球经济大融合的严峻考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企业纷纷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JIT (Just in time 即时采购等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在生产方式上纷

纷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准时生产方式(JIT 生产。这些先进管理方式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企业能够实现“零库存”。然而,绝大部分的企业和工厂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材料装卸货环节(当材料从供应商出厂送到企业生产线上,必须经过装卸货,仍旧采用人工调度呼叫的管理方式。人工调度的方式大致如下: (1运货车辆到调度室用登记表登记; (2调度员通过对讲机询问在卸货区的工作人员是否可以调度该车辆进入卸货区,如果不可以,则叫该车到“待车区”等工作人员通知; (3得到卸货许可后,调 度员要去“待车区”寻找该车辆进入卸货区卸货。这种方式存在着出错概率大、效率低、易出现堵车、用工成本高等缺陷。 本文介绍一套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的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彻底解决人工调度方式存在的种种不足,实现货车全自动、智能调度呼叫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货场车位的使用周转速度,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卸货效率,确保工厂外围送货车辆顺畅有序运作,从而大大地 提高当前工厂物流的效率,对企业的增产和增收起着积极的作用。 2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1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传感器及信号采集系统、通讯系统、LED 显示系统、语音广播系统、电源系统等;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库模块、调度算法模块、指挥室车辆登记模块、参数设置模块、查询统计模块、打印模块、LED 显示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待车超时提示模块、卸货超时报警模块及上位机界面设计模块等。 2.2工作原理

最新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汇总

2012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济南天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月 页脚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军队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习主席在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深刻把握世界军事发展大势和我军所处历史方位,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把创新作为大变革大转折时代图强进取的重大战略抉择,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使命忧患,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何高标准筹划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破解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如何抢占未来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培塑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始终是习主席思考的重大问题。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擘画科技创新蓝图,谋划宏伟战略构想,使创新驱动成为我军的重要发展战略,成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一个关键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有大变局中的大担当,有大融合中的大推力,有大集聚中的大活力,科技创新必定活力四射,科技兴军必然振羽高翔。 对于部队来说,如何做好部队车辆调度指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车辆事故,是我军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部队各级车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过程中页脚. 出现的种种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一、方案背景 1、车辆因素 车辆是汽车分队主要装备,实现分队驾驶员与车辆的最佳结合,才能推动运输战

车辆管理调度系统方案

安星达GPS车辆管理系统应用总结 2009年8月

一、总结 道路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是一种可以实现对各种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具有区域监控、路线监控、定位信息采集和电子地理栅栏的功能的高科技产品。 车载监控终端具有的短信SMS自动告警功能。并且车载监控终端可实现远程断油断电功能,有效阻止可能发生的道路运输工具被盗窃或抢劫以及货物丢失可能引发的危机。另外,当遇到危急情况时,驾驶员还可通过安全监控车载终端发送应急报警信息。 建立车辆GPS管理调度系统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物流车辆的管理,在车辆及其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准确、迅速、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决策者实时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安全,使得管理工作更为简单有效。 二、GPS系统功能 (一)安星达GPS车辆管系统功能 ●调度功能 系统提供文本调度和话音(话柄)调度两种功能,文本调度以GPRS移动数据服务的方式将中心发送的文字信息发送到车载终端的液晶显示屏上,以避免因语言、或发音的问题造成的调度指令不清的问题。由于中心能实时了解每一个车辆的运行状态,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文字和话音分别对移动车辆进行管理和调度。 ●监控功能 这些功能都有安装在监控坐席终端上的监控软件实现,具体操作可以通过菜单命令、工具栏或者快捷键完成。 ●定位追踪 通过向车载终端发送呼叫指令,终端连续回传定位数据,经过GIS处理后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可以对车辆实现定位和跟踪;并记录车辆超速、停止、点火、熄火等一系列动作。由于此系统能实时知道每辆车每时每刻的具体位置,一旦车辆或人员发生问题,监控中心能及时派出救援车辆和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求援,提高了工作效益,减少了相应损失。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GPS车辆管理调度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车载GPS终端技术要求 1.工作电压范围:9-36V,能接受瞬间超高电压和电流。 2.功耗:静态工作电流:<51mA 工作电流:<134mA 最大工作电流:<200mA 3.温度范围:贮存温度:-40℃~+85℃ 工作温度:-20℃~+75℃ 4.数据通讯口:14.4kbps 5.GPS接收机性能:定位精度:<15m 无SA 速度精度:0.1/s 无SA 更新率:1/s连续 6. 准确度:重新捕获时间 <2秒,热启动15秒(由自置电池睡眠状态唤醒),冷启动45秒,自动搜索90秒,更新率1/秒∽1/900秒可调,位置精度15米有效值,速度精度0.1米/秒,加速度精度6g,速度限制515米/秒。 7. 相对湿度:95%不冷凝,大气压力:86~106kPa。 8. 超大的历史数据保存:芯片数据存储量必须达到保存15000条以上。 9. 抗干扰性要求:车载设备工作条件恶劣,系统必须具有抗电磁干扰、热辐射干扰、启动与熄火干扰、高频信号干扰等性能,同时不得干扰车内的电气运行。 10. 硬件设备故障率低于2%。 11. 备用电池接口:终端配备备用电池。 12. 硬件扩展:在不变动主机硬件的情况下必须预留多种附件接口。

2、GPS车辆管理调度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2.1系统设计目标 2.1.1、采用GSM通信技术、GPS定位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建立一个总控中心。 2.1.2、系统可对车辆实时动态跟踪、监控、调度指挥等功能,对于 监控车辆,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并保存车辆运行轨迹数据。 2.1.3、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国际通用的系统规范和传输协议,能比较容易的实现与其他系统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共享。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 2.2系统设计原则 2.2.1、经济高效性。技术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原则,有利于降低系统投资成本。 2.2.2、系统的开放性。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并支持二次开发。 2.2.3、系统计算机网络可适应广域网的扩展。车辆通信终端智能化多接口结构,适应多种业务发展需要。 2.2.4系统的可扩展性。对系统终期容量及网络发展设想进行方案设计,实现平滑扩容。降低系统维护升级的复杂程度,提高系统更新、维护、升级的效率。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随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2.2.5系统安全性。在互联网络中,防止非法用户享受服务,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对车辆智能调度系统的闭环检测及网管方案。实现对整个

车辆运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车辆运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一、 开发总目标 1、 实现车辆及驾驶员的各项信息的管理。 2、 实现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 3、 实现驾驶员安全行驶的管理。 4、 实现车辆安全行驶的管理。 二、 开发总原则 1、高效率原则:我们将提高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的运行速度。 1、 可扩展原则:为了适应系统的升级和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连接将提供一套 完善的 接口环境。 2、 安全原则:系统将具有完善的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安 全可 靠。 3、 易学易用原则:系统大量提供自动功能和引导提示已方便用户学习和使 用。 三、 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 系统是由基本设置、车辆档案管理、驾驶员档案管理、 车辆修理及保养、运营调度 管理、费用管理、事故管理、奖惩管理等模块组成。而每个模块又有各个子模块 组成。(如图1) 事 故 管 理 基本数据设置 基本数据设置包括:人员安全设置、人员技术能力设置、车辆年检及二 保时 间设置、车辆安全设置、车辆类型及产品设置、车辆保养时间设置、地域设置、 人员权 奖 惩 丿2、 管 理 (图

限设置等八部分。(如图2) (1) 人员安全设置:是指对人员的正常工作时间和休息进行设置,用以在 人员调度过程中判断该人的疲劳程度以及是否可以派出工作而不会发生危险。 (2) 人员技术能力设置:是指对人员能够驾驶的车辆种类进行设置,用于 确定什么人能够驾驶什么车。该设置与车辆类型设置相联系。 (3) 车辆年检及二保时间设置:是指对车辆的年检及二保时间进行设置, 用于提醒什么时间检验哪辆车。 (4) 车辆安全设置:是指当车辆有损坏或需要保养时,看其严重性来判断 此车是否能派出。 (5) 车辆类型及产品设置:是指根据产品的不同而用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 装载所做的设置,该设置与人员技术能力设置相联系 (6) 车辆保养时间设置:是指设置多长时间对车辆进行保养,用于确定车 辆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7) 车辆地域设置:是指设置车辆所能到达的地点,用于确定哪辆车可以 到那里去。并将其路线的长度、行驶所花费的时间及费用进行设定。 (8) 人员权限设置:是指设置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 车辆档案管理 车辆档案管理包括:车辆总档、车辆证件、车辆检验等三部分。 (如图3) (1) 车辆总档:是用来管理车辆的基本档案信息。具体分为现行车辆档案 和报废车辆档案两块。 (2) 车辆证件:用来管理车辆的各种证件,并且可以设置车辆的证件,用 于判断某辆车是否拥有应该具备的证件, 在车辆调度中做出相应的控制,如果不 满足所需证件的车辆则不允许派出。 (3) 车辆检验:用于对车辆的年检及二保进行管理,并且可以根据车辆年 (图

后勤集团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可行性报告(doc 25页)

后勤集团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可行性报告(doc 25页)

一、概述 本项目的名称为后勤集团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它采用了世界领先

的 GPS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RS/GSM 全球移动通讯技术、GIS 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大容量数据采集技术和大容量数据存储等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同时尽可能多的采集并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图形和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列表,从而提高车辆营运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实现对车、船等移动目标的精确定位、跟踪及控制,具有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强、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该系统通过在客车、货车、公安、押运、危险品运输等车辆上安装一套具有GPS定位功能和通讯(通常为GSM短信、GPRS或CDMA 1X 三种模式)功能的车载GPS终端,通过车载的手机卡发送短信或网络(GPRS或CDMA)信号到GPS中心平台,GPS中心平台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并发送到GPS调度计算机,GPS调度计算机通过GPS 调度软件或互联网连接GPS中心平台,查看车辆运行轨迹,车辆状态,油耗情况,报警等,并对车辆进行监控调度和管理。 本公司基于某后勤集团运输分公司实际工作情况,开展车辆实时跟踪、动态调度管理技术的研究,并主要面向该领域开发高效的监管调度平台,实现车辆、人员及信息的统一科学管理。它将给企业带来以下好处: 成本精细控制:对车辆进行实时的跟踪定位与车辆运行状态的监督,油量的消耗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以及加油量情况监管;历史线路、状态、油耗、里程数以及各种费用与实际比较(公车私用、谎报过桥、过路费、能源费用),建立车管制度重要依据,截制公

智能交通系统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

————————————————————————————————作者:————————————————————————————————日期: 2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简称ITS)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一、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该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交通流理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等。 我国的ITS研究和实施起步较晚,90年带中期以来,在交通部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界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ITS技术,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政府在继续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已提出将智能交通作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有限领域予以重点支持。 1998年1月交通部扑住成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在交通部的组织下,该中心承担了部重点科研项目“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开项目的研究,提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整体框架,为交通运输界提供指导性意见。在”十五“期间,由科学技术部牵头,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全国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参与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ITS体系框架“和”ITS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制定“已经通过国家坚定。这将为我国顺利实施ITS 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ITS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已经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国内一些公司也纷纷介入其中。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兴的IT 公司,一类是一直从事交通工程的公司。国内在ITS 领域的总体水平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缺乏在交通领域和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没有实际ITS的经验,还没有成熟完善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实际。总的来说,我国的ITS尚处在起步阶段,实际应应用的硬件设备大都采用国外的进口设备,以欧、美、日的产品为主,国内自主开发的系统仍出在使用阶段。 二、智能交通的应用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一直处于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前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将在北京举行的2007年ITS世界大会和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这促使北京需要进一步全面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北京在智能交通方面建立几大应用系统。 1、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撑层,是连接其它9个应用系统的枢纽,负责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信息的存贮、处理和发布,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该平台将于2007年之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向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方式、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条件。 2、客运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北京动物园公共汽车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已于2004年7月正式启用,实现了枢纽站内运营车辆的实时优化调度,是国内公共交通行业第一个拥有智能调度系统的大型综合性枢纽站。它的启用,能实现乘客的集中、立体化换乘,有效缓解周围一带的交通拥堵状况。 3、公共电汽车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 公共电汽车区域运营组织调度将根本改变"一线一调"的传统调度方式。通过对区域内公交车进行统一组织和调度,提高公交线路的调配和服务能力,实现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车辆

行业车辆北斗gps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行业车辆 北斗/GPS定位智能调度及视频监控 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2)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 1.1 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的社会效益 (3) 1.2 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企业效益 (4) 二、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和原则 (6) 2.1 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6) 2.2 系统建设原则 (7) 第二部分系统设计 (8) 一、运输智能调度系统硬件设备 (8) 1.1 智能车载终端 (8) 二、智能视频调度管理系统软件 (12) 2.1 系统功能综述 (12) 2.2 车辆监控子系统 (12)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运输车辆的运营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运营效率较低。一方面,企业对运营车辆状况不掌握,另一方面,车辆不能及时了解运营组织意图,形成了"车在路上两不知"的局面。长途运输管理迫切需要科技创新。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上开发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正是适应公路运输管理创新要求的产物。 公路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集GPS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于一体,利用卫星定位手段,结合IC 卡技术、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双向通讯、动态调度、安全目标跟踪、区域设定、盗窃断油控制和轨迹重放等功能。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子地图,车载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等四部分,其中,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监控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车辆传回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做出决策,发出调度指令,并将汇总的信息数据存档,或传送给更高一级的监控中心。其主要是实现调度、统计分析及报表打印等两项功能,提供车辆违规报警信息的声光提示、班次调整信息、综合运营状态统计等。电子地图是使用高精度的电子矢量地图实时显示车辆移动的位置及动态信息,可以无级放大或缩小或平移,可以锁定显示某一目标。电子地图能自动记录、储存、回放移动用户行驶的轨迹,包括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向等状

汽车调度系统

物流车辆调度系统 【简介】需求分析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工 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这需要物流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 掌握运输车辆的信息,对运输车辆实现实时监控调度。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 的物流车辆调度系统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案,简要介绍了GPRS 技术的基本知识,描述了GPRS 无线传输应用于物流行业实现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关键词:GPRS;DDN;物流;联网;车辆调度;调度系统;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运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培育和发展业务,在信息领域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必将成为物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流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凭借公司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合一的优势,业务范围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有着众多企业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通过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业务,将能够开创基于现有业务的新型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新需求,进一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物流业务的竞争力;完善

企业内部生产作业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行业特点分析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这需要物流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运输车辆的信息,对运输车辆实现实时监控调度。现代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GPS/GIS 技术的成熟和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工具。GPS/GIS/GPRS对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物流行业需求的特点是: ?业务覆盖地域广; ?车辆众多,信息量大; ?区域与线路监控要求突出; ?与货运单据配合紧密; ?对货物安全保障要求高; ?对系统响应要求灵活、及时; ?需要位置服务信息的需求多; ?数据共享程度要求高; ?需要完善车辆统一信息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