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象棋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

爱园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象棋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棋类游戏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象棋活动有助于少年儿童智力开发,培养和促进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大局观等优秀的意志品质,增进友谊,陶冶高雅情操。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继续开展象棋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建我校社团活动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二、社团组建 招收三至五年级队员(分初级队和提高队),要求品学兼优,对象棋有一定兴趣,原则上每班3—4人,总人数不超40人。。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每周三、五集中培训中国象棋 活动地点:二楼棋类活动室。 四、活动内容安排 9月份中国象棋棋子的走法和价值,将军与应将,胜负与和棋。 10月份中国象棋基本杀法(一)(白脸将、双车错、重炮、闷宫、卧槽马)11月份中国象棋基本杀法(二)(铁门闩、闷杀、马后炮、天地炮等) 12月份中国象棋实用残局(单兵、单马、炮士、车兵残局等) 12年1月份中国象棋布局常型(当头炮对屏风马、反宫马、拐角马等)1月份 1.中局战术(运子、兑子、谋子、弃子) 2.象棋妙杀第33至35局(守株待兔、南辕北辙、兔子用计)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学员登记表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爱园小学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表 社团(兴趣小组)名称:象棋指导老师:朱福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朱福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朱福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朱福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七星关区清水铺中学 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宽、加深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7、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三、活动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四、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8人。 2、每6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胡关学 五、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六、活动要求:

第一学期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学期科技兴趣小组 活动记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组名称:科学兴趣小组 辅导教师:朱秀玲 29中学 2016年3月 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丹东第二十九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以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科普、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努力。 二、发展目标 开展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根据学校的活动计划,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渠道地设计好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科技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科学,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必胜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技活动室的建设。 2、成立科技小制作活动小组,使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技活动小组成员由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组成,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成立8-10人的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模型、工艺品制作; (2)、废品利用小制作; (3)、实用生活用品小改革。 3、节日性科技活动: (1)、植树节,了解认识校园内植物,制作标本。 (2)、世界环境日 (3)、世家无烟日 4、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主要

象棋 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教学内容

象棋小学社团活动记 录表

爱园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象棋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棋类游戏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象棋活动有助于少年儿童智力开发,培养和促进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大局观等优秀的意志品质,增进友谊,陶冶高雅情操。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继续开展象棋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建我校社团活动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二、社团组建 招收三至五年级队员(分初级队和提高队),要求品学兼优,对象棋有一定兴趣,原则上每班3—4人,总人数不超40人。。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每周三、五集中培训中国象棋 活动地点:二楼棋类活动室。 四、活动内容安排 9月份中国象棋棋子的走法和价值,将军与应将,胜负与和棋。 10月份中国象棋基本杀法(一)(白脸将、双车错、重炮、闷宫、卧槽马) 11月份中国象棋基本杀法(二)(铁门闩、闷杀、马后炮、天地炮等)12月份中国象棋实用残局(单兵、单马、炮士、车兵残局等) 12年1月份中国象棋布局常型(当头炮对屏风马、反宫马、拐角马等)1月份 1.中局战术(运子、兑子、谋子、弃子)

2.象棋妙杀第33至35局(守株待兔、南辕北辙、兔子用计)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学员登记表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爱园小学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表社团(兴趣小组)名称:象棋指导老师:朱福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朱福

爱园小学象棋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朱福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三、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24人。 2、每8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3、辅导教师:***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3节课后。(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五、活动内容 1、一部分尖子生和特长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做探究性的实验。 2、实验课上没有实验达标的个别生进行补作实验 3、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广泛开展自制教具的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类综合实践活动 5、学生在各类实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六、活动过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因此,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着重于生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反馈矫正总结提高。 七、周活动安排 第1周组建兴趣小组,并制定计划 第2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3周显微镜的使用分组调查 第4周调查身边生物分组观察 第5周观察植物细胞分组动手操作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观察动物细胞动手操作并观察 第8周观察种子的结构动手操作并观察 第9周传染病及其预防动手操作并观察 第10周期中考试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很有必要开展学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片标本。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最新版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12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准备科技类报刊杂志,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 2、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分发科技类报刊杂志。 3、学生开始阅读,作好记录。 4、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受。 5、通过阅读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通过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了学活动反思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提出的一部分问题我不能准确的回答,还需努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26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分头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准备知识竞赛题。

3、开始活动,采取抢答,必答的方式。 4、小组评比,总结活动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活动反思 时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9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五年级同学讲解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所需材料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 2、分组准备材料,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教师适时指导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小组互评作品。 5、完善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动手、动脑、互相合活动反思 作的能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23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学幻想手抄报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利用网络或科技类报刊杂志搜集资料。 2、学生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制作手抄报。 3、展览手抄报。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七星关区清水铺中学 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宽、加深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7、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三、活动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四、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8人。 2、每6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胡关学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吹肥皂泡 活动过程 1、你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你知道肥皂泡能吹多大吗。 2、取三份洗涤灵,加一份甘油加入15份自来水,搅拌之后就可以吹出又大又园的肥皂泡来。

3、吹圆泡:用塑料管蘸一点肥皂水,让塑料管与地面成45度角,慢慢向塑料管中吹气一个又大又园的肥皂泡就吹出来了。 4、水滴膜穿:在桌上吹一个大肥皂泡,用烧杯盛一些肥皂水,从肥皂泡的顶部浇下,水穿入了肥皂泡,肥皂泡却不破。 小结物体是由非常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肥皂水内部的分子之间吸引力特别大,因此能吹出泡来。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切不断的冰块 活动过程关于热的知识,做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根细铁丝,两头吊上重物,将铁丝挂在冰块的中间。 发现:铁丝逐渐切开冰块,而冰块却始终不能分成两半。 实际上是切成两半后,又重新冻结在一起了。 思考:滑冰时,刀刃下面的冰迅速融化,刀刃过后,又迅速冻结。 小结铁丝太细,在冰块分开后又迅速冻结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贴翅标本 活动过程 1、制作工具和材料:小镊子,剪刀、塑料垫纸,透明胶带,白色卡片纸和各色电光纸。 2、制作步骤和方法

先用小镊子在翅的基部把四个翅轻轻掀断,放在一旁备用。然后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一段,使胶面朝上,粘好以后,用镊子把胶带的两端从垫纸上掀下来,把两端边缘剪齐,并且用镊子的钝端把边缘压实,贴翅标本就制成了。 小结学生学会剪翅制作标本,学生增长了见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人造彩虹 活动过程夏季、雨后初晴时,天空常常出现一条绮丽缤纷的彩虹,这七色彩带是怎样产生的呢? 1、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放一杯水,使阳光透过杯子照射到地板上的一张白纸上,看看纸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明亮的阳光下放一盘水,将一面镜子竖立在盘边并对着一面墙,看看墙上,产生了什么? 3、在一间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一块三棱镜或一个玻璃奶瓶,注意墙上产生了什么? 小结当光线以某一角度透过玻璃或水时,就产生了折射。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静电花

棋类兴趣小组记录表

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中 高 年 级 “棋乐无穷” 兴 趣 ; 小 组 地点:棋艺室 时间:周三第六节 指导老师: ~

象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他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思想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可见,成立象棋兴趣小组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过重心理负担。我们开展象棋教育,把象棋兴趣小组办好,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象棋的基本规则,了解一些简单的比赛规则,并能在实际学习中运用。 2、培养和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良好的记忆力等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忍不拔的自制力、意志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胆怯、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 4、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宗旨:以棋育人以棋修身以棋养德 三.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即中心讲解如何布局。为孩子们分析布局思路和战略方面内容,让孩子们快乐迅速掌握棋艺要领。对高水平孩子采用实战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轮流对弈。挖掘学生的实战潜能,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时间做到重点培养与普及提高相结合,进行多层次培养。 3、本学期小组活动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 4、积极地组织好每一次的课堂纪律,为下象棋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5、多鼓励表扬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象棋高手,都能把象棋练好。 6、经常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的力量去带动孩子们把象棋下好。 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永昌农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三、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24人。 2、每8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王文娟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3节课后。(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五、活动内容 1、一部分尖子生和特长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做探究性的实验。 2、实验课上没有实验达标的个别生进行补作实验 3、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广泛开展自制教具的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类综合实践活动 5、学生在各类实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六、活动过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因此,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着重于生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反馈矫正总

少年宫-科技小组活动记录

黄泥湾小学少年宫 科技探究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容了解简单的电子元件时间第一指导教师洪艳参加人数42人 活动准备垫片、干簧管、导线、触摸片、蜂鸣片、开关、电源盒、喇叭、报警集成电路、太空大战集成电路、绿色发光二极管、6V灯泡、话筒、100欧姆电阻、PNP三极管、可变电阻、磁铁和风叶、0.02UF 电阻、电动机、等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电子元件和学生共同辨认。 2、学生小组之间相互熟悉电路元件。 3、教师采用游戏的式与学生熟悉电路元件。 4、小组间采用竞赛的形式熟悉电路与元件的名称 活动效果 大部分学生能记识很多的电子元件,效果较好。

黄泥湾小学少年宫科技探究小组活动记录

黄泥湾小学少年宫科技探究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过程1、教师讲飞碟的安装原理。 2、学生尝试自己安装。 3、探究飞碟能飞起来的原因,尝试了解生活中的 飞碟。 活动效果 各小组都能顺利安装自己的飞碟,效果较好。 黄泥湾小学少年宫 科技探究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容电扇的拼装时间第三指导教师洪艳参加人数32人 活动准备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电动机、风扇叶片、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电动机、风扇叶片、 等电子原件。 2、学生了解原件的性能及用途。 3、尝试自己拼装。 活动效果 大部分学生能记识很多的电子元件性能,效果较好。

黄泥湾小学少年宫 科技探究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容电灯并联时间第四 指导教师洪艳参加人数42人 活动准备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2.5V小灯泡、6V小灯泡、开关、 活动过程1、复习上节课的拼装电路图。 2、师提出新的问题,能不能让这两个小灯泡变亮 呢。 3、学生想办法,尝试拼装 活动效果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轻松拼装,效果较好。

生物兴趣小组方案

七星关区清水铺中学 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宽、加深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7、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三、活动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四、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8人。 2、每6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胡关学 五、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六、活动要求:

科学兴趣小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名单

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科技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进行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科技教育,而对青少年来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正处在智力开发阶段,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人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从国际教育的比较来看,在科技教育上,我们大多数亚洲国家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西方国家则更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科学的过程,通过探索式学习,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努力抓好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 二、活动措施 1.做好报名、时间和地点确定工作 初步设定科学兴趣小组人数约20人以内,由科学老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让学生自由报名,学校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活动地点设置在科学实验室,时间为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2.加强管理 为能更好地完成兴趣小组活动的学习目标,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守纪,讲究卫生,珍惜学习的机会和爱护学校的实验仪器。 3. 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4. 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5.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三、活动内容 ①专题讲座 ②小实验 ③小发明、小制作 ④科学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活动。 四、评价 1.每次上课前让点名名,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发喜报)。 2.举行科学创新作品制作和实验技能展示,表彰优秀的学生(发喜报)。

棋类兴趣小组记录表

棋类兴趣小组记录表

小学学年第二学期 中 高 年 级 “棋乐无穷” 兴 趣 小 组 地点:棋艺室 时间:周三第六节 指导老师:

象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他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思想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可见,成立象棋兴趣小组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过重心理负担。我们开展象棋教育,把象棋兴趣小组办好,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象棋的基本规则,了解一些简单的比赛规则,并能在实际学习中运用。 2、培养和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良好的记忆力等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忍不拔

的自制力、意志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胆怯、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 4、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宗旨:以棋育人以棋修身以棋养德 三.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即中心讲解如何布局。为孩子们分析布局思路和战略方面内容,让孩子们快乐迅速掌握棋艺要领。对高水平孩子采用实战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轮流对弈。挖掘学生的实战潜能,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时间做到重点培养与普及提高相结合,进行多层次培养。 3、本学期小组活动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汇总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汇总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 校花园时间 9.12 指导教师王凤成内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容 活 1. 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动 2. 对草地,裸地,灌木丛进行湿度过测量程 3. 测量并记录 4. 计算结果并求平均值活学生记录详细情况的出结论并开展动小组讨论努力提高参与活动的能效力。 果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 9.26 指导教师王凤成 杨涛内显微镜的使用容 活 1. 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动 2. 使用步骤 过 3. 取镜和安放 程 4. 对光 5. 观察 6. 整理 活分小组竞赛练习小组总结鼓励学生动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练习。效果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 10.10 指导教师王凤成 杨涛内调查身边生物容 活 1. 拿出小组调查方案 动 2. 调查注意事项 过 3. 调查记录 程 4. 调查分类归类 5. 总结分析资料 活通过调查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认识动自己身边的生物效 果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 多媒体时间 10.24 指导教师王凤成 杨涛内观察植物细胞 容 活 1. 制作临时装片 动 2. 教师示范准备 过 3. 根据观察进行绘图分析程 活学生学习兴趣浓很愿意自己亲自使动用器材进行观察。效

果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 11.7 指导教师王凤成 杨涛内观察动物细胞 容 活 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 动 2. 制作临时装片 过 3. 显微镜的使用 程 活通过学习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中来自动觉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的气效氛 果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生物地点实验室时间 11.21 指导教师王凤成 杨涛内显微镜的使用巩固容 活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动 2. 学生独立操作两个实验及过程使过用方法。 程 活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认真完成学习任动务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效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高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星期四 活动地点:生物实验室 本学期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拓宽、拓深生物知识,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3、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1、一部分尖子生和特长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做探究性的实验。 2、实验课上没有实验达标的个别生进行补作实验 3、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广泛开展自制教具的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类综合实践活动 5、学生在各类实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三、活动过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因此,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着重于生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反馈矫正总结提高。 周活动安排 周次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第1周制订计划 第2周下通知组建兴趣小组 第4周叶脉书签制作分组动手操作第7周观察种子结构动手操作并观察第11周制作生态球操作观察实验 第14周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操作观察实验 第16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操作观察实验 第17周期末总结 叶脉书签制作

观察种子结构

活动步骤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 叶.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 什么特点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用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佬特点活动结果绘制种子结构图 活动反思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 如何使用显微镜 生物的绘图 制作生态球 项目内容 活动名称制作生态球 活动目的 1、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2、知道生物在一定区域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生态环境的概念。 3、能听取意见、相互协作,管理和观察生态瓶。 活动时间2015.5.15 活动 参与者 高一年生物兴趣组学生活动 指导者 陈阳芳 活动所需 工具 玻璃缸,沙土,金鱼,水草,植物活动步骤1、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永昌农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惜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5、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6、让学生学会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三、组织方式 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24人。 2、每8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王文娟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3节课后。(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五、活动内容 1、一部分尖子生和特长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做探究性的实验。 2、实验课上没有实验达标的个别生进行补作实验 3、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广泛开展自制教具的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类综合实践活动 5、学生在各类实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六、活动过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因此,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着重于生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反馈矫正总结提高。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9.16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吹肥皂泡 活动过程 1、你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你知道肥皂泡能吹多大吗。 2、取三份洗涤灵,加一份甘油加入15份自来水,搅拌之后就可以吹出又大又园的肥皂泡来。 3、吹圆泡:用塑料管蘸一点肥皂水,让塑料管与地面成45度角,慢慢向塑料管中吹气一个又大又园的肥皂泡就吹出来了。 4、水滴膜穿:在桌上吹一个大肥皂泡,用烧杯盛一些肥皂水,从肥皂泡的顶部浇下,水穿入了肥皂泡,肥皂泡却不破。 小结物体是由非常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肥皂水内部的分子之间吸引力特别大,因此能吹出泡来。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11.8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切不断的冰块 活动过程关于热的知识,做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根细铁丝,两头吊上重物,将铁丝挂在冰块的中间。 发现:铁丝逐渐切开冰块,而冰块却始终不能分成两半。 实际上是切成两半后,又重新冻结在一起了。 思考:滑冰时,刀刃下面的冰迅速融化,刀刃过后,又迅速冻结。 小结铁丝太细,在冰块分开后又迅速冻结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3.23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贴翅标本 活动过程 1、制作工具和材料:小镊子,剪刀、塑料垫纸,透明胶带,白色卡片纸和各色电光纸。 2、制作步骤和方法 先用小镊子在翅的基部把四个翅轻轻掀断,放在一旁备用。然后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一段,使胶面朝上,粘好以后,用镊子把胶带的两端从垫纸上掀下来,把两端边缘剪齐,并且用镊子的钝端把边缘压实,贴翅标本就制成了。

生物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生物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德江县煎茶中学组建生物课外兴趣小组 实施方案 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我校特由理化生教研组牵头,以生物教师为核心,拟定在全校高一年级学生中组建生物课外兴趣小组。 一、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成员构成 1、领导小组:冉光跃王永塘李旭光张羽江陶朝林 2、责任教师:杨通光高应仲周富强杨跃徐正禄吴年贵 3、影像资料收集:杨通光 4、学生构成:兴趣小组人员选拔根据班主任向指导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参加相结合的办法,每班选取4-5人组成生物兴趣小组,各班以班为单位成立一个独立小组,并选出一位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平时的监督、联络与活动安排等。各班兴趣小组接受生物教师的指导与安排。本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自通告之日起开始组建,学生见通告后在指导教师处领取、填写申请表,在一周内确定公布小组成员名单。 二、组建生物兴趣小组的意义 生物兴趣小组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组织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实践中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等。另外,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可以让兴趣小组成员为绿化、美化校园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兴趣小组活动也为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等能力,便于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为启发青少年认识生物科学,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此外,兴趣小组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增添了色彩。 三、组建生物兴趣小组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调查探究能力调查是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重 要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许多问题是在平时课堂和实验中遇不到的,这样就促使学生自己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调查研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操作显微镜、绘图、实 验、制作标本、养殖种植等多方面的动手能力是生物科技工作的基 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对学生首先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然后指导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 上归纳、总结,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每学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我们尽可能的做些科学小实验,因为实验是科研的基本方法,学会 实验设计,熟练实验过程,精辟解释结果是训练的目的。 (4)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进行的探究活动非常有利于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 核心。 四、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一)校方支持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技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各项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多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 2、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让学生学会制作标本的基本方法,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爱惜动植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4、利用网络了解生物科学的前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组织方式 1、兴趣活动小组人员,为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2、每2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2、辅导教师:杨婷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3节课后。(特别活动时间特定) 五、具体活动内容:如下展示

初一年级组 1号 制作人:初一1班刘静卫凤婷马梦娜 制作材料:废弃的纸盒、大米、绿豆、包谷珍、乒乓球等 2号

植物细胞模式图 制作人:初一4班 黄诺云 雷东润 李莹 马瑛婕、丁谢缘 李雷 李娜 王一凡 制作材料:废弃的纸盒、橡皮泥、包谷珍、黄豆、绿豆等 3号

动物细胞模式图 制作人:初一1班 刘小刚 制作材料:面、橡皮泥 塑料盒等 4号 细胞质 细胞质

动物细胞模式图 制作人:初一4班冯子叶吴光伟 制作材料:橡皮泥、纸片 以上为初一年级兴趣小组制作的动植物细胞模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增强了对细胞结构的掌握,增加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