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总成的作用;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教学能力目标:

i

目标素质目标:

教学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重点

教学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理实一体 实

物讲解

手段

手段

小组讨论、协作

教学

学时

I 教学 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 i 注释

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i

〖理论知识〗 :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

I 1. 减速 :

通过传动系统的作用,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驱动轮所得〔 到的转矩增大到发动机转矩的若干倍。

2. 变速

保持发动机在有利的转速范围内工作

,汽车牵引力又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 3. 倒车

在传动系统的变速器中加设倒挡,使汽车能在某些情况下倒车。

4. 中断传动

发动机只能在无负荷情况下起动,而且起动后转速必须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以上

,所以在 汽车起步以前,必须将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线路切断。

5. 差速

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滚过的距离不同,传动系统的差速作用可以使左、右两驱动轮以不 同的角速度旋转。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1. 机械式传动系统

如图10-1所示为普通双轴货车上采用的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区分机械式传动 系统和液力机械 式传动系统。

了解传动系统的 功用。

图10-1 机械式传动

示意图

2.液力机械式传

液力机械式传动 所

示,其特点是组合 )

I 系统组成及布置 动系统 系统如图10-2 运用液力传动和

机械传动。以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机械式传动系统的摩擦式离合器和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其 他组成部件及布置形式均与机械式传动系统相同。

图10-2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i

3. 静液式传动系统

I 静液式传动

系统通过液体介质的静压力能的变化来实现传动。它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液 i

压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机械能)通过液压泵转换成液压能,然后再由 液压马达重新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转动。液压泵的供油量可以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实 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连续变化,液压马达的转速也将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如在每个驱动 轮上装一个液压马达,由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驱动轮的转动,这时可去掉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 轴等传动部件,但传动系统机械效率低、造价高、可靠性较差。

4. 电力式传动系统

电力式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可控硅整流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变为

I 频率可变

的交流电的装置)和电动轮(内部装有牵引电动机和轮边减速器的驱动轮

)等组成。 传动系统发动机产生的动能经过发电机转变为电能

,由控制器控制传递给电动机还原成 驱动桥上的动能。电力式传动系统的优点是从发动机到车轮由电器连接

,可使汽车总体布置灵 活;具有无级变速特性;起动及变速平稳。缺点是质量大

,效率低,消耗较多有色金属铜。 三、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I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方式)

I 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是目前货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它一般将发动机、 离合器、变速器连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汽车的前部

,而动力径万向传动装置传到后驱动桥壳中的 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方式) —般将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到前驱动桥壳中的主减速器、 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前置前轮驱动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 前轮驱动。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方式)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是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布置在汽车驱动桥之后

,动力经过离合器、 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

,最后传到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方式) - 这种布置

形式将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后面、汽车的中部

,后轮驱动,有利于实现前、后轴 较为理想的轴荷分配,是赛车和部分大、中型客车采用的方案。客车采用这种方案布置时

,能 使车厢有效面积得到最大利用。

- 5. 发动机全轮驱动(4WD 方式)

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前、后车轮都为驱动轮。为了将发动机传给变速器的动力分配给 前、后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增设了分动器,并相应地增设了从变速器通向分动器、从分动器通 向前、后驱动桥的万向传动装置。因前驱动桥又是转向桥

,所以左右两根半轴均分为两段 ,并 用万向节相连。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车轮 ,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是越野汽车经常

学生分组讨论不 同

布置形式的优 缺

点,教师总结。

采取的布置形式。

〖小结〗

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大系统组成。\

2.汽车传动系统是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其主要功能为减速、

i 变速、倒车、中断传动、差速。

3.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汽车传动系统的形式分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

力式等。其中机械式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

轴)和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

4.汽车的驱动形式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X驱动轮总数”来表示。

5.根据发动机和驱动轮的相对位置,目前常见的传动系统大致可分为: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方式)、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方式)、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方式)、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方式)和发动机全轮驱动(4WD)。

汽车构造授课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本书教学目的和任务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汽车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维修业也随之繁荣,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汽车维修和汽车驾驶人员。 总论 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汽车的发展 2、掌握汽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参数 二、重点和难点 1 现代汽车类型 2汽车的总体构造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4汽车的行驶原理 三、课时安排: 2 个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现代汽车类型 5 轿车 6客车 7货车 8牵引车和汽车列车 9特种车 10工矿自卸车 11农用汽车 12越野汽车 类型发动机排量(L)车型 微型≤1.0 夏利、奥拓 普通型>1.0~ ≤1.6 富康、捷达 中级>1.6~ ≤2.5 桑塔纳、奥迪100

中高级>2.5~ ≤4.0 皇冠、奔驰300 高级>4.0 CA770、卡迪拉克、林肯、奔驰500系列轿车的分类-2.按发动机布置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 (二)、客车的分类-按长度分类 类型车辆长度(m) 微型<3.5 轻型 3.5~7 中型7~10 大型10~12 超大型>12(铰接式)10~12(双层) 客车的分类-按车身型式分类 长(短)头客车箱形客车流线型客车铰接式客车双层客车(四)、货车的分类-按驾驶室总成结构型式分类 栏板式罐式 自卸式平台式 箱式篷式 按汽车质量分类: 类型总质量(t) 微型< 1.8 轻型 1.8~6 中型>1.6~ ≤2.5 重型>14

(五)、内燃机型号的排列顺序及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规定如下: 型号编制举例 (1) 汽油机 1E65F:表示单缸,二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100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 4100Q-4: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第四种变型产品 CA6102: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02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8V100:表示八缸,四行程、缸径100mm,V型,水冷通用型 TJ376Q: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 CA488: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2) 柴油机 195: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通用型 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 6135Q: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35mm,水冷车用 X4105: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

《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 2017 —2018 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授课学时: 38+2(后 20 学时 ) 授课班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14任课教师:董溪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第1次课 第九章汽车传动系统 课目第十章离合器 第一节第二节 目的使学生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布置型式; 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功用、 要求构造、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1.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 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对离合器的要求,离合器的组成、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 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对离合器的要求,离合器的组成、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制定相关规定便于管理。 2、点名增进了解, 彼此熟悉 , 为以后打下基础。 3、介绍《汽车构造》课程底盘部分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并说明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重要性。 4、详细讲授主要内容。 5、讲解第九章的内容。 6、讲解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课堂组织

授课提纲 第九章汽车传动系统 1.传动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2.传动系统的类型及布置形式 第十章离合器 1.概述 1.1 离合器的功用 1.2 对离合器的要求 1.3 离合器的类型 1.4 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5 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2.摩擦离合器的构造 2.1 膜片弹簧离合器 2.2 螺旋弹簧离合器 (1)单片螺旋弹簧离合器 (2)双片螺旋弹簧离合器教学法时间分配 讲解20 分钟 讲解25 分钟 讲解25 分钟 讲解20 分钟

第2次课 第十章离合器 第三节 课目 第十一章手动变速器与分动器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人力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助力式离合器操纵机构。使学生掌握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使学生掌握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总结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本次课。 2、讲解不同种类的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工作原理、结构。 3、详细讲解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 4、详细讲解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课堂组织

汽车构造教案

授课题目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深化和拓宽教学方式和注意事项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汽车构造》教案 总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定义和分类,对汽车整体构造、车辆识别代号编码有初步认识,熟练掌握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1.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0.25课时2.汽车的定义及分类0.25课时3.汽车识别代号编码0.25课时4.汽车整体构造0.25课时5.汽车主要技术参数0.75课时6.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0.25课时 总 2课时 1.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横向对比其他交通工具突出汽车特点 2.纵向对比各品牌车,介绍各种车系的优缺点 3.若课时富裕可进行车标赏析等 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汽车产生兴趣主 要采用多媒体播放 PPT教学注意 事项: 1.大部分学生对汽车了解基本为零,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首先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再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慢慢讲解; 2.营销班文科生多本章节有力学,放慢节奏。 思考题: 1. 摩托车是汽车么?电动三轮车呢?(汽车的定义及分类提出) 课后习题: 1.汽车的基本构造如何? 2.汽车行驶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阻力? 3.什么叫附着力 ?

讲稿内容备注一、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一)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 1.汽车最初诞生在德国: 1886 年卡尔。本次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申请了专利,同年德国 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本次制造的三轮汽车。 2.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兴起在美国,它是依靠优越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以及 欧洲汽车工业受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汽车工业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大王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引入到汽车生产中,实现了汽车的规 模批量生产,为汽车工业的行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3.汽车工业重心的转移: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 理方法,比如日本丰田的精益管理模式即使用最少的资源人力、原材料、设备)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 或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以及石油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小型车风靡全球,而美国的豪华大型 汽车此时开始逐渐敌不过日本汽车的生产。 4.汽车工业的中心最终会转向发展中国家。比如现在的印度(塔塔),中国(奇瑞、吉利)。 (二)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25 年: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 A. 东风牌轿车:这是一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当时一汽按一机部的通知开始生产轿车,1958 年 试制出东风牌71 型小轿车。 B.红旗牌 CA770高级轿车: 1965 年一汽红旗 CA72转产,开始生产 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这款车 及其改进型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宾服务了几十年。 C.凤凰牌轿车和上海牌 SH760型轿车: 1958 年,上海汽车装配厂生产。被定名为凤凰牌轿车。 这是建国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后遇困难时期,停产。1964 年,在国内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再 次投产,改称上海牌SH760型轿车。上海牌轿车从投产到20 世纪 80 年代初是国内惟一普通型公务用 车,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 2、改革开放后15 年: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散乱差 3、新的发展时期:3+X 格局;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 二、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汽车是由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来载人,载货, 或牵引载运人员或货物。 有几种分类方式:按用途分、按动力装置类型分、按行驶道路条件分、按行驶机构特征分、按发 动机位置及驱动形式分、按乘客座位数及汽车总质量分。 1.按用途分:现在有两种 一个是原国家标准GB/T3730.1-1988 ,将汽车分为:普通运输车(轿车、客车、货车)、专用汽车 (作业型专用汽车、运输型专用汽车)、特殊用途汽车(竞赛汽车、娱乐汽车) 另一个是新标准GB/T3730.1-2001 ,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按动力装置分:内燃机(活塞式、燃气轮机)、电动汽车(蓄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喷气 式(以喷气反作用力作为驱动力,“推力 SSC”装有劳斯莱斯的双缸喷气发动机,时速1227.73km )、其 他动力装置(蒸汽机车、太阳能汽车) 2.按动力装置分:内燃机(活塞式、燃气轮机)、电动汽车(蓄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汽车传动系概述教案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与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传动系的组成与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1.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与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与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与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与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汽车构造教案教案

一、前言(10') 汽车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经历了蒸汽汽车—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三大阶段,当今的汽车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械-电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本课程性质、主要内容、特点、学习要求:(略) 二、讲授内容(65') 绪论 一、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1.外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P1。 1796年:法国人居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时速3.5公里。 1830年:蒸汽机已用到公共汽车上。 1873年:英国人戴维逊已发明了铅锌蓄电池,并用于赛车上。 1900年:英国人哈特制造的电动汽车,每个轮上都有一个电机用来驱动,时速已达80公里。 1876年:德国人奥托将法国人罗歇1861年提出的吸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基本概念具体化,发明了所谓奥托循环热机(即今天的四冲程内燃机),并在世界上得以广泛应用。 1883年:德国人代姆勒发明了化油器。 1886年:德国人本茨应用蓄电池和线圈感应产生高压电流点火方

式,制成二行程单缸汽油机,装在三轮汽车上,并在1月29日申请获得了专利,所以1886-1-29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 1889年:法国人别儒研制了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别儒又首先推出前置后驱。 1891年:法国人又研制了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1年:法国人开始采用充气轮胎。 1926年:戴姆勒和本茨两家公司合并为今天的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他们两人同被称为“汽车之父”。 目前主要的汽车公司有: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菲亚特、日产。 2.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1956年10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始生产解放CA1090型载货汽车。 广州的汽车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广州本田、花都风神、丰田汽车厂亦将在广州落户,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二、汽车类型 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牵引车、专用车等。 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天津夏利TJ7100、重庆奥拓。 普通级轿车:排量1.0-1.6L。一汽捷达、二汽富康。 中级轿车: 排量1.6-2.5L。一汽奥迪100、上海桑塔纳。 中高级轿车: 排量2.5-4.0L。日丰田皇冠、凌志300,德奔驰300。

传动系概述 教案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堂反 馈 课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备注一、汽车传动系概说 1.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2)分类: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电动式 (3)组成及布置形式 (4)功能 1)减速和变速 2)实现汽车倒驶引题: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传动系是动力的传动装置。 重点介绍: ·要求掌握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3)必要时中断传动 4)差速作用 (5)各部分功能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2.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 ·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传动系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engine Front-drive 比较讲解重点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正确识别和分析FR、FF及其特点

·特点: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的质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形式。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 ·特点: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 ·特点:有多个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加了一个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经几套万向传动装置分别

《汽车构造》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汽车构造》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 2、课型:新课 3、任课教师: 4、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5、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6、教学课时:2 次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60min) 1、配气机构概述(采用挂图教学,如图1 所示)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结构型式 图 1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实物教学,如图2 所示,重点讲解其结构特点)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座、锁片等。 (2)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揺臂等。 图2 图3 3、配气相位(采用挂图教学,如图3 所示)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3)气门叠开 4、气门间隙(重点讲解)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进气门排气门 热机冷机热机冷机 富康DC7140 型轿车0.20 0.40 捷达轿车0.15~0.25 0.20~0.30 0.35~0.45 0.40~0.50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教案知识交流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 习传动系的组成和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一离合器一变速器一传动轴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一液力变矩器一自动变速器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课堂小结】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汽车构造下册课后

汽车底盘构造课后习题解答 14—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结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 (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稳 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 (3)防止传动系过载 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 14—2、为何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 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离合器分离时能迅速中断动力传动;另外,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件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减小,从而减轻换档时齿轮间的冲击。 14—3、为了使离合器接合柔和,常采用什么措施? 在操作上要轻放离合器踏板;在结构上通常将从动盘径向切槽分割成扇形,沿周向翘曲成波浪形使其具有轴向弹性,接合柔和。 14—4、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何优缺点? 优点:(1)弹簧压紧力在摩擦片允许磨损的范围内基本不变 (2)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 (3)操纵轻便,省力 (4)高速旋转时性能较稳定 (5)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 (6)散热通风好,使用寿命长 (7)平衡性好 (8)有利于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缺点:制造工艺及尺寸精度要求严格使生产工艺复杂。 15—1、在普通变速器中,第二轴的前端为什么采用滚针轴承支承?为了润滑滚针轴承,在结构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因为一轴上的常啮合齿轮较小,支承孔较小,只能布置滚针轴承。且二轴上的斜齿轮主要产生轴向力,滚针轴承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可满足要求。在二轴的齿轮上钻有润滑油孔以润滑滚针轴承。 15—2、在变速器的同步器中,常把接合齿圈与常啮斜齿轮制成两体(二者通过花键齿

汽车构造练习答案

汽车底盘构造习题解答 14—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结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 (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稳 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 (3)防止传动系过载 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 14—2、为何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 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离合器分离时能迅速中断动力传动;另外,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件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减小,从而减轻换档时齿轮间的冲击。 14—3、为了使离合器接合柔和,常采用什么措施? 在操作上要轻放离合器踏板;在结构上通常将从动盘径向切槽分割成扇形,沿周向翘曲成波浪形使其具有轴向弹性,接合柔和。 14—4、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何优缺点? 优点:(1)弹簧压紧力在摩擦片允许磨损的范围内基本不变 (2)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 (3)操纵轻便,省力 (4)高速旋转时性能较稳定 (5)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 (6)散热通风好,使用寿命长 (7)平衡性好 (8)有利于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缺点:制造工艺及尺寸精度要求严格使生产工艺复杂。 15—1、在普通变速器中,第二轴的前端为什么采用滚针轴承支承?为了润滑滚针轴承,在结构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因为一轴上的常啮合齿轮较小,支承孔较小,只能布置滚针轴承。且二轴上的斜齿轮主要产生轴向力,滚针轴承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可满足要求。在二轴的齿轮上钻有润滑油孔以润滑滚针轴承。 15—2、在变速器的同步器中,常把接合齿圈与常啮斜齿轮制成两体(二者通过花键齿连接),这是为什么?接合齿圈把由常啮斜齿轮传来的转矩传给接合套,但接合齿圈的

汽车传动系教案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课题:模块二离合器(一)课题一离合器的构造与拆装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2、学会正确拆装离合器;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学后记:

板 书 设 计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一、 离合器的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四、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五、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六.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接合状态 2、需要分离时 3、恢复动力传动时 七.离合器的自由间隙与踏板的自由行程 1、离合器的自由间隙 2、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八、离合器的拆卸 九、离合器的装配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 1、汽车底盘的作用是什么? 2、汽车底盘是由哪几大部分组成的? 3、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由哪几种? 4、汽车传动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新课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汽车传动系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汽车行驶过程中又离不开离合器,离合器能按需要中断或接合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汽车离合器方面的知识。 授新课: 一、离合器的作用: 1、连接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 步 2、暂时分离,便于换档(空挡) 3、防止传动系过载,起保护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离合器的类型较多,分类如下: 1、按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多 片式; 2、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及布置形式可分为周布螺 旋弹簧式、中央弹簧式和膜片弹簧式; 3、按操纵机构可分为机械式(杆式和绳式)、液 压式、气压式和空气助力式等。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在汽车上应用较多,例如 解放CA1092、丰田海狮、上海桑坦纳、天津夏利、重庆长安等都采用这种离合器。 1、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复习巩固前次课的重点内容 从离合器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讲解 举例讲解 举例讲解

1汽车传动系统概述课件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适用于汽车制造和检测专业 院系(部)____ _汽车工程系__ _ 班级____ _15汽技16汽检7班__ 教师_______ 李玉超_ _ _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机械式传动系一般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 6-半轴 7-主减速器 8-传动轴 图为传统的发动机纵向安装在汽车前部,后桥驱动的4×2汽车布置示意图。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驱动桥。在驱动桥处,动力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车轮。 二.发动机前置、纵置,前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

1-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输出轴 6-差速器 7-车速表驱动齿轮 8-主 减速器从动齿轮 发动机前置、纵置,前桥驱动,使得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连在一起,省掉了它们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三.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 1-液力变矩器 2-自动器变速器 3-万向传动 4-驱动桥 5-主减速器6-传动轴 液力传动(此处单指动液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这样的传动称为液力机械传动。 四.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 1-离合器 2-油泵 3-控制阀 4-液压马达 5-驱动桥 6-油管 液压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静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五.混合式电动汽车采用的电传动

汽车构造题库

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2.同步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原理? 3.自动变速器有哪些部分组成?有何优点? 4.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5.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设万向传动装置?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6.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7.汽车悬架中的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为什么要并联安装? 8.何谓汽车转向系?绘简图说明机械转向系的组成。 1.车用汽油发动机通常是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简述其各自的功用。 2.简述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的优缺点,以及系统的主要组成。 3.自动变速器的类型有哪些? 简述某一种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4.万向传动装置中的万向节有哪些类型?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应用场合。 5.汽车悬架中的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为什么要并联安装?对减振器有哪些要求? 6.简述驱动桥中主减速器的调整项目,以及调整方法。 7.汽车制动系中为什么要设置制动力调节装置?常用的调节装置有哪些? 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2.同步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原理? 3.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4.汽车悬架中的减振器与弹性元件为什么要并联安装?对减振器有哪些要求? 5.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6.为什么车用汽油机在怠速和小负荷、中等负荷、大负荷、全负荷和冷起动、暖车、加速时对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要求不同? 7.简述发动机润滑系的主要组成零件及需要进行压力润滑的部件。 8.简述柴油机VE型分配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特点。 9.简述汽油直接喷射的优点。 10.简述目前广泛采用的AT中行星齿轮式变速机构的形式及特点。 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答: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其功用为:

汽车构造教学设计

《汽车构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 2、课型:新课 3、使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周若柔主编全国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材《汽车构造》 4、授课教师: 5、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7、教学课时:2次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0410班)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比较认真,在前面的实操训练中,每个同学都能认真操作,基本都能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五、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60min) 1、配气机构概述(采用挂图教学,如图1所示)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结构型式 图1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实物教学,如图2所示,重点讲解其结构特点)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座、锁片等。 (2)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揺臂等。 图2 图3 3、配气相位(采用挂图教学,如图3所示)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3)气门叠开 4、气门间隙(重点讲解)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题库试题--汽车构造习题附答案全套

第十三章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一、填空题 1.汽车传动系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装置组成。 2.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_机械式、_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和电力式等四种。 3.机械式传动系由_离合器_、_变速器_、_万向传动装置和_驱动桥等四个部分构成。 4.汽车的驱动形式为4X4,表明共有4个车轮 4 驱动。 5.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二、解释术语 1.汽车型号后的标记4×2、4×4、6×6 汽车的车轮数×驱动轮数,第一个数字代表汽车的车轮数,后一个数代表驱动轮数,如EQ2080(原EQ240)E型汽车有6个车轮,而6个车轮都可以驱动,即表示为6×6。 2.驱动力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过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驱动车轮得到转矩便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地面给驱动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驱动力。(×) 五、问答题 1.汽车传动系的功用是什么? 汽车传动系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变速、变扭、变向传给驱动车轮。 2.应具有哪些功能? 1)减速和变速功能——减速用以降速增扭,因为车用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较小、而转速又很高,如果将这一转速和转矩直接传给驱动车轮,车轮转速过高,且车轮产生的牵引力矩又过小,不足以克服阻力矩,使汽车无法运动,所以必须减速增扭。变速用以改变行车速度,以便与经常变化的使用条件(包括汽车实际装载质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交通情况等)相适用,使发动机在最有利转速范围内工作。 2)实现汽车倒驶——发动机不能倒转,而在变速器内设置倒挡。保证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如发动机起动、换挡、制动时,发动机不熄火,而通过分离离合器或变速器挂空挡来实现汽车的短暂停歇。 4)差速器的差速作用——使两驱动轮可以有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向和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两侧车轮均做纯滚动,而减轻轮胎的磨损。 3.汽车传动系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四种。(1)机械式传动系。(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3)静液式(容积液压式)传动系。(4)电力式传动系。 2)特点及优缺点: (1)机械传动系: a.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 轴)等,总成组成。 b.优点——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c.缺点——重量较大,零部件较多,不适于超重型汽车。 (2)液力机械传动系: a.组成——液力耦合器+机械传动系或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系 b.特点——利用液体的循环流动的动能来传递扭矩。液力耦合器只能传递发动机 的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大小;液力变矩器不仅能传递发动机扭矩,而且能改变扭矩的大小,由于变矩范围小,必须与机械传动系相配合,以达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c.优点——汽车起动平稳,可降低动载荷、消除传动系扭转振动,操纵简单。 d.缺点——机械效率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e.应用——应用于超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械、高级小轿车和城市公共汽车。 (3)液力传动系(容积液压式): a.组成——发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驱动桥或直接安

NO10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汽车构造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总成的作用;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教学能力目标: i 目标素质目标: 教学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重点 教学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理实一体 实 物讲解 手段 手段 小组讨论、协作 教学 学时 I 教学 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 i 注释 单元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i 〖理论知识〗 :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 I 1. 减速 : 通过传动系统的作用,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驱动轮所得〔 到的转矩增大到发动机转矩的若干倍。 2. 变速 保持发动机在有利的转速范围内工作 ,汽车牵引力又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 3. 倒车 在传动系统的变速器中加设倒挡,使汽车能在某些情况下倒车。 4. 中断传动 发动机只能在无负荷情况下起动,而且起动后转速必须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以上 ,所以在 汽车起步以前,必须将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线路切断。 5. 差速 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滚过的距离不同,传动系统的差速作用可以使左、右两驱动轮以不 同的角速度旋转。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1. 机械式传动系统 如图10-1所示为普通双轴货车上采用的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区分机械式传动 系统和液力机械 式传动系统。 了解传动系统的 功用。 图10-1 机械式传动 示意图 2.液力机械式传 液力机械式传动 所 示,其特点是组合 ) I 系统组成及布置 动系统 系统如图10-2 运用液力传动和

机械传动。以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机械式传动系统的摩擦式离合器和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其 他组成部件及布置形式均与机械式传动系统相同。 图10-2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i 3. 静液式传动系统 I 静液式传动 系统通过液体介质的静压力能的变化来实现传动。它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液 i 压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机械能)通过液压泵转换成液压能,然后再由 液压马达重新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转动。液压泵的供油量可以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实 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连续变化,液压马达的转速也将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如在每个驱动 轮上装一个液压马达,由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驱动轮的转动,这时可去掉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 轴等传动部件,但传动系统机械效率低、造价高、可靠性较差。 4. 电力式传动系统 电力式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可控硅整流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变为 I 频率可变 的交流电的装置)和电动轮(内部装有牵引电动机和轮边减速器的驱动轮 )等组成。 传动系统发动机产生的动能经过发电机转变为电能 ,由控制器控制传递给电动机还原成 驱动桥上的动能。电力式传动系统的优点是从发动机到车轮由电器连接 ,可使汽车总体布置灵 活;具有无级变速特性;起动及变速平稳。缺点是质量大 ,效率低,消耗较多有色金属铜。 三、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I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方式) I 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是目前货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它一般将发动机、 离合器、变速器连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汽车的前部 ,而动力径万向传动装置传到后驱动桥壳中的 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方式) —般将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到前驱动桥壳中的主减速器、 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前置前轮驱动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 前轮驱动。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方式)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是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布置在汽车驱动桥之后 ,动力经过离合器、 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 ,最后传到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方式) - 这种布置 形式将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后面、汽车的中部 ,后轮驱动,有利于实现前、后轴 较为理想的轴荷分配,是赛车和部分大、中型客车采用的方案。客车采用这种方案布置时 ,能 使车厢有效面积得到最大利用。 - 5. 发动机全轮驱动(4WD 方式) 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前、后车轮都为驱动轮。为了将发动机传给变速器的动力分配给 前、后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增设了分动器,并相应地增设了从变速器通向分动器、从分动器通 向前、后驱动桥的万向传动装置。因前驱动桥又是转向桥 ,所以左右两根半轴均分为两段 ,并 用万向节相连。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车轮 ,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是越野汽车经常 学生分组讨论不 同 布置形式的优 缺 点,教师总结。

汽车构造下册试卷及答案

汽车构造下册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2、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注销前倾、车轮外倾、前轮前束四项内容。3.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承等组成。 4.东风EQ2080E三轴越野汽车的分动器具有两种档位,挂前桥和挂低速档之间的关系为:先挂前桥,后挂低速档;摘前桥与摘低速档之间的关系为:先摘低速档后摘前桥。 5.驱动桥主要是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桥和驱动桥壳_等组成。 6.等速万向节的工作原理是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传力点始终位于两轴交角的角平分线上。7.悬架一般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装置组成。 8.摩擦片式离合器基本上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 四部分组成。 9.根据车桥作用的不同,车桥可分为驱动桥、转向桥、转向驱动桥、支承桥四种。10.行星齿轮的自转是指绕自身轴线转动;公转是指绕半轴轴线转动。 11.机械式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_转向器__ 和_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12.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梯形. 13.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两极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 14.液压式动力转向系中,转向加力装置由转向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组成。。 15.变速器的作用是变速变矩、能使汽车倒向行驶、中断动力传动。 16.车轮制动器由固定部分、旋转部分、张开机构、调整机构等四部分构成。 17.制动器的领蹄具有_增势作用,从蹄具有__减势__ 作用。 18.凸轮式制动器的间隙是通过制动调整臂来进行局部调整的。 19.制动气室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气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而输出。 20.真空增压器由_辅助缸控制阀真空伺服气室三部分组成 2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至主减速器,主减速器(单级)从动锥齿轮依次将动力经差速器壳;十字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传给驱动车轮。 22.汽车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悬架四部分组成。 23.载货汽车的车架一般分为边梁式;中梁式;综合式;车架三种,EQ1091、CA1092型汽车采用的是边梁式车架。 24.轮胎根据充气压力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超低压胎三种;根据胎面花纹可分为普通花纹胎、越野花纹胎、混合花纹胎三种;根据轮胎帘布层帘线的排列可分为普通斜交胎、子午线胎、带束斜交胎三种。 25. 转向系的作用是改变或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 26.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传动副的主动件是转向齿轮,从动件是转向齿条。 27.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中,转向加力装置由转向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组成。 28. 液压转向传力装置有常压式常流式两种。 29. 任何制动系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30.所有国产汽车和部分国外汽车的气压制动系中,都采用凸轮式制动器 31. 车轮制动器由固定部分旋转部分张开机构调整机构等四部分构成。 32、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浮钳式和定钳式。 33、空气弹簧是以空气为弹性元件的弹簧形式。 34.平行轴式机械变速器一轴的前端与离合器的从动盘相连,二轴的后端通过凸缘与万向节相连。 35.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自增力式三种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