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地小型日式小游园景观园林设计图纸

某地小型日式小游园景观园林设计图纸

某地小型日式小游园景观园林设计图纸

小游园设计说明

小游园设计说明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小游园设计说明: 该场地现状为长82m、宽46m的某小区长方形空地,现将其设计为一小游园,由于绿地的周围有大量的民居,规划设计考虑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创造了一个可供城市居民游憩、娱乐的场所。设计优先考虑生态方面,主要有植物、建筑、水体、园林小品等。 本设计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发展。且与其它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满足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用地带性植物为主,制定管理的乔、灌、草、花种植比例,以乔木种植为主。 依据设计原则,提出设计理论,对绿地进行规划设计。主要以具有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进行景观分区,并配以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小品,装饰园景。灵活运用道路系统,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学特性,在城市中营造一个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居民有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园内植物大量的采用自然式布置,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道路两旁的植物却以行道树的形式布置,使园内道路系统更加突出。运用具有观赏功能的植物,根据四季植物具有的不同的观赏特性进行布置,形成一个有连续性的植物培植系统,力求建成一处植物景观丰富的小游园。既有乔、灌、草、花的结合,扩大了植物原有的造景功能。并用植物创造风景点,表达造园意境。

规划设计中,利用道路系统,将园内分成不同的区域,组织视线,引导游人。同时与周围的建造和花木构成有机的整体。在设计中,道路采用自然式布置。园路迂回曲折,贯穿全园,线条柔缓,给人以宁静、恬静的感觉。园内运用主路组织观赏路线,且有步石穿插其中连接景物,产生了园有限而游览无限之感。采用块料地面,这种路面简朴大方,利用条纹方向变化产生的光影效果,加强了花纹的效果,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而且可以防滑和减少反光强度、美观、舒适。 设计中的次要道路——步石在自然式草地和建筑附近的小块绿地上,自由组合其中。两块相邻块体的中心距离,考虑人的跨越能力。采用适当的跨度和不等距变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取得轻松活泼的效果。 小游园在建筑上采用了亭、花架,可供居民休闲、娱乐,雕塑可供居民、游人观赏。建筑在设计中,除了亭与花架、雕塑之外。小品的功能上满足园林游赏的要求可点缀园林景点,构成园林之景。既可作为园林主景,也可形成园林小品。在布局上位置选择灵活,不受格局限制。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但同时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本游园中包含的建筑小品有:园椅、园灯、等。遵循设计理念,园椅有花箱结合椅。可以独处,也可观赏,设置的位置在人流路线之外,以免人流干扰,妨碍交通。园灯可以装饰园内环境,又可以点缀园景,最重要的是照明功能。绚丽明亮的灯光,使园内环境气象极为热闹,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气。小游园中还采用了水体使园中景观丰富多彩。

小游园设计说明

学院:农 学 院 班级:园 林 08 姓名:郭 晓 倩 学号:2008123811 指导老师:付宗驰

目录 1、绪论 (3) 1.1 小游园建设目标与设计任务 (3) 1.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3) 1.3 小游园设计的新动向 (3) 1.4 关于国家标准 (4) 1.5 设计形成过程 (4) 2、场地概况 (4) 2.1 石河子市概况 (4) 2.2 小游园历史沿革 (5) 2.3 小游园基本情况 (5) 2.4 小游园性质与规模 (5) 2.5 小游园建设情况 (5) 2.6 小游园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5) 3、小游园现状调研与分析 (5) 3.1 调研的目的、方法与内容 (5) 3.2 小游园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6) 3.3 小游园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6) 4、规划设计依据、理念和原则 (6) 4.1 规划设计依据 (6) 4.2 规划设计理念与规划原则 (6) 4.3 规划设计用地范围 (7) 5、基本内容与规划设计重点 (7) 5.1 小游园规划设计基本内容 (7) 5.2 小游园规划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 (7)

6、道路交通规划 (8) 6.1 交通规划设计理念与目标 (8) 6.2 小游园内外交通现状与问题 (8) 7、竖向规划 (8) 7.1 校园地块现状 (8) 7.2 竖向规划原则 (8)

小游园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 小游园建设目标与设计任务 本次实习是对校园内现有场地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其成为可供师生们使用的游憩性质的小游园。实习过程中要求完成的任务有现状踏勘、现状测量、绘制现状图、绘制方案草图、方案审定、手绘方案全图、设计方案套图(单子版)、设计说明书、方案汇报、绘制施工图、施工实践操作和实习小结。 1.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地形、周围人群特点,结合功能需求,综合规划场地,营造一处可以供不同人群使用的休憩绿地,利用绿色植被营造封闭、半封闭与开敞空间。 1.3 小游园设计的新动向 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如果小游园规划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①布局要紧凑②空间层次丰富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

小游园规划设计说明

小游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介绍: 工程位于绵阳市芙蓉溪东岸,四周交通便利,地块略呈矩形,占地总面积约15016平方米。地势比较平坦,沿江自然环境保留完整。它的建设有利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二、小游园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 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如果小游园规划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城市中的小游园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②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

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三、设计思路 此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设计中考虑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吸引游人的因素之一。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意在将此地打造成一个虽为人造,宛如天成的感觉,游人置身其中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和完全的放松,使人流连忘返。 四、项目分析 1、功能分区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休闲游园划分为4大功能区: (1 )老人活动区:老人和小孩是游园的主要游人,而老人主要在园内是以锻炼、休闲为主所以老人活动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尽量营造随意悠闲,怡然自得的环境。

社区游园的规划设计

社区游园的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社区内的游园建设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活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社区内的游园建设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使人们下班回家以后,可以在游园内游玩、休憩,缓和由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疲惫。因此,游园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游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立地条件所谓合理利用立地条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比平整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与温馨,更富有诗情画意。 科学选择园林植物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根据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坚持以人为本人们进入游园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

因此,游园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布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在小区入口,甚至是住宅入口,都要进行布景、绿化,使人们尽量接触到更多的绿色,观赏到更丰富的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 注重创新游园的规划设计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不同的设计。游园的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能够将时代气息和游园设计巧妙地融为一体。 游园的规划布局位置选择游园应建设在方便四周居民的位置。一般说来,在规模较小的社区中,游园应设在社区一侧,沿街布置。这种布置形式是将绿化空间从社区引向“外向”空间,与城市街道绿化相连。其优点是:既能为小区居民服务,也可向小区外市民开放,利用率较高;由于其位置沿街,不仅为居民游憩所用,还能丰富街道的景观;沿街布置绿地,亦可分隔居住建筑与城市道路,阻滞尘埃,降低噪音,防风,调节温度、湿度等,有利于社区小气候的改善。而另一种设计形式则是将游园布置在社区中心,使其成为“内向”绿化空间。其优点是游园至社区各个方向的服务距

城市小游园设计说明

城市小游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说明书 1设计的主题思想 主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休闲场所,同时具有景观性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小游园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景观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1.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主要体现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尺度的合理性(按照周边车道和居民生活习惯要求),植物的搭配讲究色彩的季节性变化,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变化的景观。 1.2创造出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小游园景观分布有景观节点,分别设有休闲椅,在行道树的浓荫下则是良好的休闲场所,其周边绿分别有开敞和较为私密的空间,营造开放性和私密性的交流娱乐环境。 1.3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 景观的主树种采用开花时极具热烈气氛的凤凰木。沿路的景观以文化石、景墙、雕塑、文化宣传栏等形成点状布局,而又以校道为线贯穿首尾,形成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颇具时代性城市文化环境,其寓意为当你走进小游园的那一刻,意味着心情的愉悦。主题雕塑采用飞鹅、苏东坡,因其代表惠州文化特色。 1.4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四季植物,讲究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使整个景观在时间和空间有相应的变化。体现自然生态群落景观。 4 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景观设计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相互搭配,用四季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主要的植物景观有秋色植物景观、热带植物景观。 乔木有:、凤凰木、阴香、碧桃、龙柏、乌桕、红枫、银海枣、侧柏、假槟榔、丝葵等 灌木有:红叶李、垂丝海棠、桃花、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紫叶小檗、雀舌黄杨、迎春、火棘、毛杜鹃、竹、南天竹、月季、凤尾兰藤木有:金银花 还有不同颜色类的草花

小游园设计说明书

小游园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邻近河道和城市道路,地块略成梯形,地势比较平坦,沿河道自然环境保留比较完整。它的建设有利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二、设计构思。 由于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故将整块地分为娱乐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健身区、观赏区、休息区6大区域。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此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设计中考虑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小区居民的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意在将此地打造成一个虽为人造,宛如天成的感觉,游人和小区居民置身其中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和完全的放松,使人流连忘返。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当地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 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 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 2.“以绿为主”,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本次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项目分析: 1、功能分区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休闲游园划分为6大功能区: (1)老人活动区:老人是游园的主要游人,而老人主要在园内是以锻炼、休闲为主所以老人活动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尽量营造随意悠闲,怡然自得的环境。 (2)儿童活动区:儿童和成人也是主要游人,儿童有些还是需要照顾,所以儿童区设在离成人活动区(健身区和娱乐活动区)较近的地方。以便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 (3)娱乐活动区:位于入口的景观视线上,是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是人们在园区内主要的活动地带,有众树木和草坪草等众多园林景观内容,是游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4)健身区:供周边的居民锻炼休闲用 (5)观赏区:设计了各种的景观元素,是人身处其中感受到一种美感和放松。 (6)休息区:设置有休闲座椅,布局形式简洁,和遮阴的花架和亭子,都是很好的休息场所。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 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 “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 代特色。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 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小游园功能 分区: 校园小游 园是供人们休 息、交流、游憩、 夏日纳凉及进 行一些小型文 化娱乐活动的

居住区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

居住区滨河小游园景观设计 摘要:在城市居住区建设小游园,不仅给居住区的居民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一个可以游玩、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能够促进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缓解人们由于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繁忙的工作带来的疲倦。此外,小游园也美化了环境,使城市的绿化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小游园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合,与当地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域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气息紧密结合,要被当地居民所喜爱。以临夏市西南角居住区滨河小游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在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以及节点详细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游园的设计方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多样化景观,并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休憩需求。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小游园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大,导致“热岛效应”逐渐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市民迫切需要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城市之中寻找自然之绿,急需在工作之余能有一片空间来休憩、娱乐,贴近自然,舒缓压力。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小游园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1]。城市居住区建筑多以单门独户为单元,邻里之间往往缺少交往,而居住区的绿地是最接近城市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园林,历来人们习惯把门前屋后的绿地看作是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大型居住区内的小游园绿地,为居民的活动和交往提供了场所,既供人游玩、休憩,又让人享受美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的结合体[2]。本着游憩、健身、娱乐、审美并举的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现代小游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运用传统式融合现代式的园林设计手法,精心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情景交融的庭院式山水园林,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设计背景 临夏市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清爽宜人,自然灾害少,平均海拔2000m,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mm。滨河小区依大夏河而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周边视野开阔,无明显遮挡物。该小区品质高档,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 本设计位于该小区东南方向的一个小游园,面积约为2.38hm2。滨河小区目前人口集中,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很低,在小区东南角有大片土地,未充分利用资源,其中树种单调,结构简单,层次感不强,物种不丰富,群落称定性较差,绿化效果不佳,住宅小区缺乏较大的绿地。 二、设计理念

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思 公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 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游憩景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 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公园东南侧的房屋和西面的厕所等不良构筑物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 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 善 4.公园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公园中心铺装小广场 公园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 为遮蔽公园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公园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公园布置了三处出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 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如果小游园规划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城市中的小游园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②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园林道路铺装技巧 常用的铺装材料及使用范围 路面材料路面类型及运用范围 沥青沥青路面(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等) 透水性沥青路面(人行道、停车场等) 彩色沥青路面(人行道、广场)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城市小游园设计说明

城市小游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说明书1设计的主题思想藤木有:金银花主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休闲场所,同时具有景观性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小游园环境,还有不同颜色类的草花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景观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1.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主要体现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尺度的合理性(按照周边车道和居民生活习惯要求),植物的搭配讲究色彩的季节性变化,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变化的景观。 1.2创造出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小游园景观分布有景观节点,分别设有休闲椅,在行道树的浓荫下则是良好的休闲场所,其周边绿分别有开敞和较为私密的空间,营造开放性和私密性的交流娱乐环境。 1.3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 景观的主树种采用开花时极具热烈气氛的凤凰木。沿路的景观以文化石、景墙、雕塑、文化宣传栏等形成点状布局,而又以校道为线贯穿首尾,形成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颇具时代性城市文化环境,其寓意为当你走进小游园的那一刻,意味着心情的愉悦。主题雕塑采用飞鹅、苏东坡,因其代表惠州文化特色。 1.4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四季植物,讲究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使整个景观在时间和空间有相应的变化。体现自然生态群落景观。4植物设计说明植物景观设计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相互搭配,用四季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主要的植物景观有秋色植物景观、热带植物景观。乔木有:、凤凰木、阴香、碧桃、龙柏、乌柏、红枫、银海枣、侧柏、假槟榔、丝葵 灌木有:红叶李、垂丝海棠、桃花、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紫叶小檗、雀舌黄杨、迎春、火棘、毛杜鹃、竹、南天竹、月季、凤尾兰

小游园设计说明

小游园设计说明: 该场地现状为长82m、宽46m的某小区长方形空地,现将其设计为一小游园,由于绿地的周围有大量的民居,规划设计考虑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创造了一个可供城市居民游憩、娱乐的场所。设计优先考虑生态方面,主要有植物、建筑、水体、园林小品等。 本设计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发展。且与其它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满足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用地带性植物为主,制定管理的乔、灌、草、花种植比例,以乔木种植为主。 依据设计原则,提出设计理论,对绿地进行规划设计。主要以具有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进行景观分区,并配以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小品,装饰园景。灵活运用道路系统,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学特性,在城市中营造一个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居民有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园内植物大量的采用自然式布置,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道路两旁的植物却以行道树的形式布置,使园内道路系统更加突出。运用具有观赏功能的植物,根据四季植物具有的不同的观赏特性进行布置,形成一个有连续性的植物培植系统,力求建成一处植物景观丰富的小游园。既有乔、灌、草、花的结合,扩大了植物原有的造景功能。并用植物创造风景点,表达造园意境。 规划设计中,利用道路系统,将园内分成不同的区域,组织视线,

引导游人。同时与周围的建造和花木构成有机的整体。在设计中,道路采用自然式布置。园路迂回曲折,贯穿全园,线条柔缓,给人以宁静、恬静的感觉。园内运用主路组织观赏路线,且有步石穿插其中连接景物,产生了园有限而游览无限之感。采用块料地面,这种路面简朴大方,利用条纹方向变化产生的光影效果,加强了花纹的效果,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而且可以防滑和减少反光强度、美观、舒适。 设计中的次要道路——步石在自然式草地和建筑附近的小块绿地上,自由组合其中。两块相邻块体的中心距离,考虑人的跨越能力。采用适当的跨度和不等距变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取得轻松活泼的效果。 小游园在建筑上采用了亭、花架,可供居民休闲、娱乐,雕塑可供居民、游人观赏。建筑在设计中,除了亭与花架、雕塑之外。小品的功能上满足园林游赏的要求可点缀园林景点,构成园林之景。既可作为园林主景,也可形成园林小品。在布局上位置选择灵活,不受格局限制。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但同时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本游园中包含的建筑小品有:园椅、园灯、等。遵循设计理念,园椅有花箱结合椅。可以独处,也可观赏,设置的位置在人流路线之外,以免人流干扰,妨碍交通。园灯可以装饰园内环境,又可以点缀园景,最重要的是照明功能。绚丽明亮的灯光,使园内环境气象极为热闹,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气。小游园中还采用了水体使园中景观丰富多彩。

居住区小游园景观

建筑学院教学指导任务书 课程名称:园林绿地规划与景观设计(1)课程代码:10013481 适用专业:2016级园林学时:28学时 项目名称: 天津市华苑碧华里小游园设计 项目背景:华苑小区是天津安居工程的启动项目,碧华里小区是华苑安居住宅区的起步示范工程,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城市住宅建设试点。小区东为铁路,西为安华里,南为华苑新城,北为莹华里。一梯两户,小区绿化较好,有中心花园,公共设施完善。 设计范围:见图 设计要求: 1、创造优质环境,既要满足户外休闲活动要求,又要体现其自身的特色, 不与一般小区绿化雷同。 2、居住区小游园主要功能设置包括: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 动区、老人活动区等,在上述主要功能要求范围内,自行确定及布置 各类活动用地及完成景区划分与组织,并选择其中2个重要景点进行 详细设计。 3、结合地形与建筑群的风格,承中国造园理念,创现代居住区环境新形 势。

建筑学院 4、环境绿地率应在50%以上,植物材料宜采用当地能露地生长的本气候 带常用树种为主,不追求奇花异草。 设计成果要求: 1)、功能分区图(比例自定): 2)、总体平面图1:500,明确功能分区,完成园路组织,进行绿化配置 3)、总体设计中重要局部景点详细设计(不少于2个),如主要景点,主入口区等,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比例为1:100(应包含种植施工) 4)、建筑小品及构筑物设计1个,比例自定,要求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平、立、剖。5)、作全园鸟瞰图或透视效果图(不少于3个节点)。 图纸:A1图纸2张 时间安排: 交图时间:第14周周一下课时间 风景园林系 2018年4月23日

学校景观空间设计说明

设计构思 学校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环境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美学建树,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准。 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不同的设计手法,诠释校园精神,反映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记载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校园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同时感受到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感受到在设计中传承文化、地域特色和学校人文精神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校园设计中还结合了自然,并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了校园的生态系统,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设计中多采取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的设计方案,以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简约的现代主义风格 风格理解:现代主义风格作为艺术的提炼与归纳,表现在平面形式上的符号化,从而更加着重于空间功能的规划。设计现代风格的景观应该注重人文历史的符号提炼。文化对学校而言,是城校魅力的灵魂所在;正如现代主义是基于人文历史的提炼,丰富的人文基础才能提炼出精致的现代艺术符号。 特点:以简洁、艺术的手法,注重场地分析、开放平面取代线性序列,体现空间的自由开放性。 设计原则 ①与理念文化相统一 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是学校环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境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校理念展开,并丰富和彰显办学理念,因此,学校环境文化规划必须遵循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 ②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是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地区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地域文化和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实用、有效和持续性,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学校环境建设的多样性和特色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品质。

青黎小游园设计说明

青黎小游园设计说明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设计宗旨 (1) 三、设计依据 (1) 四、设计理念 (1) 1、生态性设计理念 (1) 2、亲水的设计理念 (2) 3、休闲的设计理念 (2) 五、整体设计思路 (3) 六、分区设计 (3) 1、植物景观区 (3) 2、休闲观光区 (3) 3、主体景观区 (4) 4、活动健身区 (4) 七、竖向设计 (4) 八、交通道路 (5) 九、植物配置 (5) 十、经济技术指标 (6)

青黎小游园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杭州市近郊,地形南高北低,面积近20000m2,该地原来是煤炭生产基地,现在已经荒芜。基地外围东西南三面环山,使基地形成一个凹地,北面为城市道路和绿地。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基地现状内部北面有一条城市排水渠宽4米,基地被中部一高差约4米的缓坡一分为二,分为地势平坦的两层场地。 二、设计宗旨 改变该地原本荒芜的环境现状,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3、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4、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四、设计理念 1、生态性设计理念 青黎小游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市片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

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臵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理念 本着对城市小气候的气候调节目的,在青黎小游园设计之初就决定的亲水的理念。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沿河边布置景观植物,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理念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青黎小游园时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平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几套景观设计说明范文(三) (2010-05-17 10:00:57) 转载 标签: 分类:室内设计·转来韵 杂谈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