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建设要求及标准

2017年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建设要求及标准

2017年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建设要求及标准
2017年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建设要求及标准

2017年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建设要求及标准

专业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欢迎电话咨询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712706641.html,

2017年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化农业,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显著标志,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高新技术的象征,而温室大棚建设工程又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农业的最主要载体。温室大棚建设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温室大棚建设是采用透光覆盖材料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环境调控设备,用于抵御不良天气条件保证作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的设施。温室大棚建设根据平面布局和结构组合形式分为单栋温室大棚建设和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单栋温室大棚建设又成单跨温室大棚建设,指仅有一跨的温室大棚建设,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棚建设等都属于单栋温室大棚建设,通常采用单层薄膜覆盖。两跨及两跨以上,通过天沟连接的温室大棚建设,称为连栋温室大棚建设。

目前我国温室大棚建设的主要类型有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和玻璃温室大棚建设。其中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使用的较多,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为节能型单栋温室大棚建设,是由我国独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种植设施,是我国北方地区越冬生产的主要设施,也是目前农村生产建造的主要温室大棚建设类型之一。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最突出的优点是保温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建造投资较低,有些材料可就地取材,总体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土地利用率较低,管理不太方便。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土地利用率高、室内作机械化程度高、单位面积能源消耗少、室内温光环境均匀等优点更适合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标准,满足未来设施农业融入高科技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机械化农业必然发展趋势。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也称连跨温室大棚建设,是有两跨及两跨以上通过天沟连接的温室大棚建设。现代温室大棚建设主体结构用材料是主要:钢和铝合金型材,覆盖材料可采用单层或双层充气膜、塑料膜等软质材料,或是PC板、玻璃、钢化玻璃等硬质材料。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具有建筑特性与机械产品特性二者并存,因此连栋温室大棚建设最大利用了土地面积的同时,又相应合理配置了一定的机械化调控环境设备。

1.连栋温室大棚建设朝向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的朝向,指的是温室大棚建设屋脊的走向,也就是天沟的走向。温室大棚建设的朝向应结合当地纬度及主风向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纬度范围内,温室大棚建设的朝向宜取南北走向,使温室大棚建设内各部位的采光比较均匀。若限于条件,必须取东西走向,因为天沟和骨架构件的遮荫作用,常使某些局部位置长时间处在阴影下,得不得充足的光照,从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应妥善布置室内走廊和栽培床,或适当采取局部人工补光措施,使作物栽培区得到足够的光照。

2.连动温室大棚建设座落环境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座落处要与其南侧(向阳方)的建筑物、树木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温室大棚建设的采光。东西两侧也要注意障碍物的遮光,要求可比南侧放宽。温室大棚建设北面要便于通风、安装和维修。

3.连栋温室大棚建设规模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的平面尺寸除根据地理环境、生产规模、技术和管理要求,以及能源、资金条件决定之外,就温室大棚建设本身而言,考虑温室大棚建设的通风换气、散热降温、物流运输等条件,建议每座温室大棚建设的建筑面积,华南不大于5000m2,其他地区不大

于10000m2。对于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温室大棚建设,为减少温室大棚建设内的温差,长度或宽度应不大于40~60m。否则,温室大棚建设内必须采取强制空气循环措施。对于更大的温室大棚建设,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温室大棚建设的加热、通风降温和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性能。

智能温室大棚整体控制设计方案

目录 、智能温室大棚简介二、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温室结构设计 1. 温室结构布局 2. 温室覆盖材料 3. 温室的通风 二、温室运行机构 1. 电力系统 2. 降温增湿系统 3. 遮阳系统 4. 增温系统 5. 浇灌系统三、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 1、传感器 2、控制器 3、执行器件 4、上位机 二、具体控制过程

、智能温室大棚简介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 是指由计算机控制温室内的执行 器件来改善温室内的环境, 营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温室内的主 要系统有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降温系统、 浇灌系统等自动化设施系统。 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有信号采集系统、 中心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三大 部分组成。 、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温室结构设计 首先应进行温室建筑布局、 形式、尺寸等方面设计 ,应考虑结构、 机械、覆盖与支撑材料、荷载、通风、保温、给排水以及环境调控设 备等多种因素 ,同时还应该考虑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力图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 其结构框架设计的基本特点 温室结构布局 尽量采用南北栋方式建筑可使太阳直射光 平均日总量透过率最高。 温室覆盖材料 温室材料透光率对温室的光照总量有着重 要影响 ,可采用浮法玻璃其透光率可达 90%以上。亦可采用超 1. 2.

长塑料薄膜 (阳光穿透率 85%)为覆盖材料。但其耐用性不高。 PC 塑料板在造价、使用年限、透光率等方面是一个不错的选 择。 温室的通风 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确定温室开窗的朝向十分 重要 ,如地区全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南 ,则天窗的位置应设在北 在自然风收集装置上安装空气增温系统, 增加内循环的时候还 可以增肌温室内的温度。 温室运行机构 电力系统 可采用工业电网与自发电结合方式充分节省能 源与成本。 自发电可采取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占地少,转化率 高。成本相比太阳能发电低 降温增湿系统 可采取湿帘降温增湿系统,或者高压喷雾 降温系统。降温还应配合风机降温。 增温系统 可采取水电共同增温, 或单一增温系统。 水电增温 这是在用热水增温与电力增温结合方式,增加增温效率,水力 增温则是采用太阳能方式将水升温,再通过管道进入温室内增 温。电力增温则是采用电热器增温。 浇灌系统 可采用滴灌或雾化浇灌, 可充分节省水资源, 节省 成本,浇灌效率高。具体浇灌方式还应结合农作物特点,具体3. 侧。同时还可安装自然风收集装置增加温室内循环, 冬天还可 1. 2. 3. 遮阳系统 采用移动遮阳慕,进行遮阳。 4. 5.

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分析

现在使用智能温室大棚的朋友很多,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可以实现无线数据采集,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数据,通过电脑、手机直观的显示给客户,并根据作物要求设置提醒,自动进行控制。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室大棚、信息展示、传感器、控制器、主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智能温室大棚——图例1】 【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分析】 “智能温室”大棚造价构成主要分为主体骨架、覆盖材料、系统设备、安装费等四大项。其中主体骨架按照100*50米长檐高6米的温室来讲,主体骨架造价约为每平方80-120元左右,骨架规格越高,主体骨架造价也就越高。 覆盖材料一般是指温室四周立面和顶部的保温材料,这些材料先要求具有很好透光率,其次要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智能温室一般使用PC板或者玻璃作为保温覆盖材料,覆盖材料总价约为每平方70-100左右。其中PC板一般使用8mm、10mm两种,做玻璃可以为单层钢化或双层中空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系统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温室中实现各系统的功能设备,一般配置主要包括外遮阳、内保温、顶开窗、侧开窗、湿帘、风机、照明等系统设备,这些设备平均下来每平方80-150不等,配置越高造价自然越高,其中智控系统造价平均在每 平方20-35元之间,北方地区需要增加加温系统,加温系统看构成造价在35-60元之间。

安装费也是智能温室成本中的大项。智能温室由于安装复杂,配件和系统设备要求较高的安装工艺,造成智能温室施工周期长,系统设备调试为繁琐。同时,智能温室建筑高度一般接近3层楼房或者更高,属于高空作业,安装风险性较高。一般来讲智能温室安装费用平均为每平方58-82元不等。综上来讲,智能温室大棚建设造价平均为每平方350-460元之间,系统设备越多造价越高。山东远中温室专业温室设施服务商——专业生产建设温室、无土栽培、景观农业!欢迎来厂参观考场,洽谈合作! 【智能温室大棚——图例2】 一个好的智能温室最主要的是必须要具有一个“中枢系统”,即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它主要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讯、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于一体,通过预装多种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参数,搭建温室智能化软硬平台,实现对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营养液等因子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具体说来,这一系统由“一中心三模块”联合发挥功效: 设备控制管理中心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户可以控制整个温室系统的所有设备,并能查看任何一个温室的实时工作情况,能对温室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远程控制与处理。 历史数据管理模块用户可通过访问系统服务器,远程检索回放站端的任意历史数据。系统提供了智能化快速检索回放历史数据的功能,可按时间、异常情况等进行检索,大大降低检索时间和复杂程度,

农业大棚远程智能监控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大棚远程智能监控与P L C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1前言 1.1 智能农业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概念 智能农业是采用比较先进、系统的人工设施,改善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优质高效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农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大型工厂化设施,进行恒定条件下全年候生产,效益大为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智能农业以其较高的科技含量、市场取向的新机制、短平快的产销特点、效益显着的竞争力,取得了快速发展,改善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和物质装备水平,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生产方式。 深圳市信立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农业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将农业生产最密切相关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水分等数据通过各种传感器以无线ZigBee技术动态采集,并利用中国电信的4G,4G CDMA网络通讯技术,将数据及时传送到智能专家平台,使智能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专家通过手机或手持终端就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时发现农作物生长症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调度指挥,及时操作,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作物生长环境,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产量,降低劳动量,增加收益。 1.2 实施农业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江苏智能农业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市场推动和农民投入的良性运行机制,当前,全省发展智能农业,有丰富的资源、成熟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智能农业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无线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农业科技专家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有效调配,改善农民的传统作业和手工操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江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势产业。 2背景分析 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将智能农业纳入六大智慧产业之一,突出显示了农业信息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农业建设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突破了光热水气资源的限制,基本实现了淡季不淡、全年生产、保障供应;科技含量较快提高,无立柱日光温室、二氧化碳气肥、病虫害生物防治、无公害栽培、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成为种植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智能农业以其病虫害相对较轻、用药量少、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的骨干,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自动化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在农业领域引入物联网、4G等技术,进一步深化农业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结合ZigBee技术、CDMA网络数据传输和传感器技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湿度、CO2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智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

物联网温室大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物联网温室大棚智能化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设计原则.............................................................................................................................................. 3 2、设计依据.............................................................................................................................................. 3 3、系统简介.............................................................................................................................................. 4 3、系统架构.............................................................................................................................................. 5 4、系统组成.............................................................................................................................................. 6
结构图................................................................................................................................................ 6 现场的监测设备: ........................................................................................................................ 7 智慧大棚系统结构: .................................................................................................................... 7 智慧农业大棚系统介绍 ................................................................................................................ 8 温度控制系统 ............................................................................................................................ 8 通风控制系统 ............................................................................................................................ 8 光照控制系统 ............................................................................................................................ 9 水分控制系统 ............................................................................................................................ 9 湿度控制系统 .......................................................................................................................... 10 视频监控系统 .......................................................................................................................... 10 控制系统平台: .......................................................................................................................... 10 应用软件平台:.......................................................................................................................... 11 视频监控系统:.......................................................................................................................... 11 农业溯源系统.............................................................................................................................. 12 种植环节: .............................................................................................................................. 12 物流环节: .............................................................................................................................. 12 其他:...................................................................................................................................... 12 室外气象观测站.......................................................................................................................... 13
5、系统特点............................................................................................................................................ 14 预测性:...................................................................................................................................... 14 强大的扩展功能:...................................................................................................................... 14 完善的资料处理功能:.............................................................................................................. 14 远程监控功能:.......................................................................................................................... 14 数据联网功能:.......................................................................................................................... 14
6、项目定位............................................................................................................................................ 14 7、控制逻辑............................................................................................................................................ 16
温度控制...................................................................................................................................... 16 控制要素: .............................................................................................................................. 16 控制设备: .............................................................................................................................. 16 控制方式: .............................................................................................................................. 16
降温控制过程:.......................................................................................................................... 16 在软件中可以设定温度默认正常的上下限的值 .................................................................. 16 温度超过设定上限时 .............................................................................................................. 16
增温控制过程:.......................................................................................................................... 16 空气湿度控制.............................................................................................................................. 16
控制要素: .............................................................................................................................. 16 控制设备: .............................................................................................................................. 17 控制方式: .............................................................................................................................. 17 增湿控制过程:.......................................................................................................................... 17 在软件可设定湿度默认正常的上下限的值; ...................................................................... 17 湿度低于设定下限时: .......................................................................................................... 17 除湿控制过程:.......................................................................................................................... 17

智能温室大棚整体控制设计方案

目录 一、智能温室大棚简介 (2) 二、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2) 一、温室结构设计 (2) 1.温室结构布局 (3) 2.温室覆盖材料 (3) 3.温室的通风 (3) 二、温室运行机构 (3) 1.电力系统 (3) 2.降温增湿系统 (3) 3.遮阳系统 (3) 4.增温系统 (4) 5.浇灌系统 (4) 三、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4) 一、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 (5) 1、传感器 (5) 2、控制器 (5) 3、执行器件 (5)

4、上位机 (6) 二、具体控制过程 (6) 一、智能温室大棚简介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由计算机控制温室内的执行器件来改善温室内的环境,营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室内的主要系统有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降温系统、浇灌系统等自动化设施系统。 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有信号采集系统、中心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二、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一、温室结构设计 首先应进行温室建筑布局、形式、尺寸等方面设计,应考虑结构、机械、覆盖与支撑材料、荷载、通风、保温、给排水以及环境调控设备等多种因素,同时还应该考虑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力图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 其结构框架设计的基本特点 1.温室结构布局尽量采用南北栋方式建筑可使太阳直射光 平均日总量透过率最高。 2.温室覆盖材料温室材料透光率对温室的光照总量有着重 要影响,可采用浮法玻璃其透光率可达90%以上。亦可采用超 长塑料薄膜(阳光穿透率85%)为覆盖材料。但其耐用性不高。 PC塑料板在造价、使用年限、透光率等方面是一个不错的选 择。 3.温室的通风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确定温室开窗的朝向十分 重要,如地区全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南,则天窗的位置应设在北 侧。同时还可安装自然风收集装置增加温室内循环,冬天还可 在自然风收集装置上安装空气增温系统,增加内循环的时候还 可以增肌温室内的温度。 二、温室运行机构 1.电力系统可采用工业电网与自发电结合方式充分节省能 源与成本。自发电可采取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占地少,转化率 高。成本相比太阳能发电低 2.降温增湿系统可采取湿帘降温增湿系统,或者高压喷雾 降温系统。降温还应配合风机降温。 3.遮阳系统采用移动遮阳慕,进行遮阳。

智能温室大棚整体控制设计报告

智能温室大棚整体控制设计报告设计人员:

目录 一、智能温室大棚简介 (3) 二、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3) 一、温室结构设计 (3) 1.温室结构布局 (3) 2.温室覆盖材料 (3) 3.温室的通风 (4) 二、温室运行机构 (4) 1.电力系统 (4) 2.降温增湿系统 (4) 3.遮阳系统 (4) 4.增温系统 (4) 5.浇灌系统 (4) 三、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5) 一、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 (5) 1、传感器 (5) 2、控制器 (5) 3、执行器件 (6) 4、上位机 (6) 二、具体控制过程 (6)

一、智能温室大棚简介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由计算机控制温室内的执行器件来改善温室内的环境,营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室内的主要系统主要有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降温系统、浇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系统。 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有信号采集系统、中心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二、智能温室大棚结构设计 一、温室结构设计 首先应进行温室建筑布局、形式、尺寸等方面设计,应考虑结构、机械、覆盖与支撑材料、荷载、通风、保温、给排水以及环境调控设备等多种因素,同时还应该考虑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力图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 其结构框架设计的基本特点 1.温室结构布局尽量采用南北栋方式建筑可使太阳直射光 平均日总量透过率最高。 2.温室覆盖材料温室材料透光率对温室的光照总量有着重 要影响,可采用浮法玻璃其透光率可达90%以上。亦可采用超 长塑料薄膜(阳光穿透率85%)为覆盖材料。但其耐用性不高。 PC塑料板在造价、使用年限、透光率等方面是一个不错的选

关于建设智能温室大棚的申请

石泉县梦里水乡美丽乡村关于建设 智能温室大棚的申请 石泉县县委、县政府: 石泉县童关梦里水乡作为全市15个示范村建设之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又是全县5个旅游村建设中的重点村,筹建一年多以来已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继续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并完成省级生态农业观光园审批项目,根据石泉县梦里水乡美丽乡村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对梦里水乡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拟新建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大棚,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约2352㎡,主要功能区划分为有机蔬菜种植展示区、精品花卉培育区、生态休闲体验区、生态餐饮服务区。此外需配套建设生态公厕1座(建筑面积60㎡)。 一、各功能区介绍 1、有机蔬菜种植区 制定方案原则:在保护地内依托不同的设施,在不同的季节生产高价或高产的高档蔬菜。 栽培内容:包括蔬菜栽培模式展示、树状蔬菜的展示、高产基质槽蔬菜栽培展示、盆栽蔬菜展示、廊架蔬菜展示、珍稀奇特蔬菜品种展示。 (1)蔬菜栽培模式展示:包括基质袋栽培、立柱基质栽培、立式管道基质栽培、浅液流水栽培、管道流水栽培、墙体栽培、多层流水栽培、屋架基质栽培、空中栽培。

(2)树状蔬菜的展示:包括番茄树、黄瓜树、甜椒树、西瓜树、佛手瓜树、巨型南瓜; (3)高产基质槽蔬菜栽培展示:包括大红西红柿、樱桃番茄、荷兰水果黄瓜、尖辣椒、七彩圆椒; (4)盆栽蔬菜展示:包括西红柿、甜瓜、南瓜等; (5)廊架蔬菜展示:包括樱桃番茄、丝瓜、冬瓜、蛇瓜、苦瓜、佛手瓜、瓠子、迷你南瓜等的种植展示; (6)珍稀奇特蔬菜品种展示:包括红黄绿紫樱桃番茄、大红粉红西红柿、无刺黄瓜、长短红黄绿白紫尖椒、彩椒、孢子甘蓝和羽衣甘蓝。 2、精品花卉培育区 在石泉县梦里水乡美丽乡村建设智能温室大棚进行精品花卉培育,一方面可以满足园区内部环境美化使用,另一方面可作为花卉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各村镇农户种植花卉,美化环境的同时可自给自足,致富创收。大棚内培育出的花卉还可面向室外绿化市场提供庭院绿化、庆典花篮、设计施工、草坪养护、植物租摆等服务;以及会场鲜花绿化布置和植物花卉租赁和批发零售服务。 3、生态休闲体验区 智能温室大棚生态休闲体验区结合园林设计、景观植物养护、以及农艺技术等专业知识,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和景观布局的需要配置植物。喜光的瓜果蔬菜可以布在光线较好的温室四

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详解

随着温室大棚近年来的发展,农业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也被广泛的应用,该监控系统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软件、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智能控制、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大棚控制各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标准化,是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大棚控制中综合、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作用】 (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构架-图例) 农业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通过模型分析,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喷淋灌溉、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发送实时监测信息、

报警信息,以实现温室大棚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适宜作物生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作物的高产、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帮助客户提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组成部分】 (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图例) 一、智能控制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对农业生产区域内各种设备运行条件进行设定,当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结果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通过继电器控制设备或模拟输出模块对温室大棚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如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换气系统等,确保温室内为植物生长适宜环境。 常用的现场设备包括灌溉设备、风机、水帘、遮阳板等,这些设备均可以通过信号线进行控制,服务

器发送的指令被转化成控制信号后即可实现远程启动/关闭现场设备的运转。 用户通过点击界面上的按钮即可完成启动/关闭现场设备的指令发送。 除了手工进行指令的发送之外,系统还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环境指标进行自动控制现场设备的启动/关闭。用户可以自定义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指标的上限值、下限值,并定义当指标超过上限或者下限时,现场设备如何响应(启动/关闭);此外,用户可以设置触发后的设备工作时间。 建立手机系统,客户直接采用微信客户端就可以控制和查看实时数据,手机端具有手动启动、关闭电磁阀,水泵等设备功能。 二、视频监控 (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图例) 通过在农业生产区域内安装高清摄像机置,对包括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状况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现场无人职守情况下,种植者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农业专家远程在线病虫害作物图像信息获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及上主管部门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及时干预,以及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对现场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备份和分析处理。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 小组成员:物联网12001 梁树强 物联网12001 于吉满 物联网12001 卜浩圻

目录 1.软件介绍3 2. 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 (3) 3. 软件应当遵循的规或规 (3) 4.软件围3 5. 软件中的角色3 6.软件的功能性需求4 6.0功能性需求分析4 6.0.1经管员功能性需求分类4 6.0.2用户功能性需求分类4 6.1 系统经管员功能细化5 6.2 用户功能细化6 7.系统功能模块用例图10 7.1系统经管员功能模块用例图10 7.2用户功能模块用例图11 8.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13 8.1 用户界面需求13 8.2 软硬件环境需求13 8.3 软件质量需求13 9.参考文献13

1.软件介绍 (1)该软件是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2)软件开发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实行耕地面积利用率的最大化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作物的产量,国外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方案。所谓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节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主要有光照、温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这4个环境参数,从而使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进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开发此系统正是利用现代科技,来科学有序的发展农业,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快乐。 2.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 适应群体: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企业或者个体劳动者,特别适合拥有多个温室大棚用来种植作物的用户。 该系统的开发,最大的好处是更加科学的经管温室大棚,细致化的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可靠数据来分析和制定作物的更加适宜的环境。智能化的使用方法让用户对温室大棚的经管更加省时,省力,使使用者最终获得更大的收益。 3.软件应当遵循的规或规 1.数据库要求规完整,有系统崩溃手动恢复的功能 2.要求该软件的可扩展性好。 3.要求该软件整体的安全性强 4.要求该软件采集的数据准确性要高。 5.要求该软件组建的无线传感网稳定,安全性高。 4.软件围 本系统用C/S架构,安全性能和维护性高,并且用java语言对此系统进行的开发,移植性好。适合用户在不同的平台运行,灵活可靠,更加符合在温室大棚不同的设备硬件上进行移植。 5.软件中的角色 5.1经管员

温室大棚湿度控制系统

温室大棚湿度控制系统 ——加湿设备及除湿设备的选择依据及应用领域 1、前言 1.1、课题背景 设施农业是外来词汇,在我国也称“工厂化农业”,目前学术界和经济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定义。一般来说,所谓设施农业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具体地说,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调节和控制局部范围内环境、气象因素,为作物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使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新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的趋势日趋明显。 1.2、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1.2.1我国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多种蔬菜,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设施农业始终徘徊在小规模、低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的状态,70年代初期地膜覆盖技术引入中国,对保温保墒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70~80年代,相继出现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90年代开始,中国设施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启动,在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的设施农业有了较快发展,设施面积和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近代温室的发展经历了改良型日光温室、大型玻璃温室和现代化温室三个阶段,但由于各地区生产状况、经济条件和利用目的的差异,至今各阶段不同类型的温室依然并存。 我国在“九五”、“十五”期间,在科技部领导和组织下,实施了“工厂化高效农业研究与示范”项目,利用引进的现代化温室设备及配套技术,通过消化吸收与技术创新,进行了品 CO等环境因素综合调控技术的研究与种选育、设施栽培、配套设备及温室中温度、湿度和 2

智能育苗大棚建设温室方案1

智能育苗温室建设工程 方 案 书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电话: 日期:2010年10月9日 目录 1、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2、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基础 3、温室主体钢结构 4、温室开窗系统 5、温室覆盖材料 6、温室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7、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8、温室加湿系统 9、温室加温系统 10、二氧化碳补气系统 11、温室补光系统 12、计算机控制系统 13、温室电控系统 14、温室移动苗床系统 1、温室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1.1温室设计依据 a、《甲方技术要求》 b、温室标准《Q/JBALI-2000温室通用技术条件》 c、相关标准≤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8622-2002≥、《钢结构设计 规范GBJ17-88》 ≤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GB/T 18621-2002≥、《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9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14-8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1.2温室主要技术指标 a、风载:0.5KN/m2 b、雪载:0.3KN/m2 c、吊挂载荷:15Kg/m2 d、最大排雨量:140mm/h e、电源参数:220V/380V,50Hz,PH1/PH3

1.3温室规格尺寸、基本结构及基本配臵 温室设计为4联跨(4×8m=32m),长度均为32米共,7栋。建筑总面积为7168米2 基本结构:温室设计为圆形拱顶,温室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全部采用 热镀锌表面处理,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件连接。该骨架有较强 的耐腐蚀性,承重和抗风雪能力强,易于拆装等特点。 温室主要技术指标:跨度:8米, 开间:4米, 长度:32米, 肩高:3.5米, 总高:5.3米。 温室基本配臵:温室配臵有电动顶开窗系统、电动侧开窗系统、内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加温系统、二氧化碳补气系统、补光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移动苗床系统等。温室拱顶为专用双层冲气膜覆盖,顶开窗为1/2开窗通风;侧墙、山墙覆盖8MMPC板。 1.4温室排列方式 温室山墙4x8m=32m,侧墙32m 。 2.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施工图(详附图) 2.1温室基础 1、温室基础设计: 在未获得详细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前,我们暂时按照持力层容许承载力标准80Kpa设计和作预算,温室内部为点式基础钢筋钢板预埋件,深0.7m,宽24cm。设计计算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如用户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与设计依据不符,将对基础图纸做相应调整。 2.2温室室内道路 两端山墙为2米宽砼道,路面为C15砼地坪,厚度为100mm。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摘要 温室是现代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用它有效地控制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是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前提。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了对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度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等系统的基本框图、工作原理和继电器控制的设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1)通过单片双端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实时温度。(2)通过湿度传感器HS1100采集实时湿度。(3)通过固态电化学性二氧化碳传感器TGS4160采集二氧化碳浓度。(4)判断采集到的参数值与设置值是否一致,并进行继电器控制。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实时地、连续地检测、直观地显示并进行自动地控制。克服了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不能进行连续测量的弊端,节省了工作量,并避免了人为的疏漏或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

In this paper Greenhouse is essential for modern agriculture basic equipment, use i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uch as temperature, light, humidity,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s to change the plant growth environment, create the best condition for plant growth, avoid the seasons change and the influence of bad weather. This design to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to complete the air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for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ystem of the basic block diagram,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control work. Main contents are: (1) by monolithic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to collect real-time temperature. (2) by the humidity sensor HS1100 gathering real-time humidity. (3) through solid electric chemical carbon dioxide sensor TGS4160 collect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4) determine whether collected parameter value and set value, and relay control. Through the above can be designed for plants to grow in the process of soil humidity,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light and co2 concentration in real time, continuous detection, display visually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Overcomes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manual measurement method does not, and save the workload, and avoid the unnecessary loss caused by the omission or human error. Key words:SCM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carbon dioxide senso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