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摘要:介绍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历史,并对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植株再生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protoplast)一词始自Hanstein (1880),即指通过质壁分离,能够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按照细胞全能性学说,离体的植物原生质体和其他起源的细胞一样,在合适的离体培养条件下,具有繁殖、分化、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英国学者Cocking首次用酶法从番茄根尖中游离出大量有活性的原生质体,通过培养再生出细胞壁。以后,人们对原生质体的游离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虽未能获得再生植株,但为以后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础。Takebe等首次利用烟草叶片游离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使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多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都相继取得了成功。并且再生植株的数量逐年增加,不仅公认难培养的大豆、棉花可获得再生植株,甚至连以前认为不可能通过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玉米、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都相继获得了再生植株。1976年有12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1983年增至近70种。目前,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植物已达280种。由此表明,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日臻完善,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1.原生质体材料来源及生理状态

原生质体材料的选择影响原生质体的游离效果,也是原生质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游离原生质体的供体取自植物的各类器官、组织、细胞或是由之建立的细胞无性系,它们都相应地反映了材料的某种生理状态。材料的生理状态是影响原生质体游离的诸多因素之一。取自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或器官,其原生质体产量不尽相同。在山桃原生质体游离时发现,从悬浮培养物中游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显著高于从无菌苗叶片和种胚愈伤组织中游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

植物及器官、组织的年龄不同,其生理状态也不相同。对于多数植物来说,苗龄和叶龄与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有很大关系。在花生叶片原生质体游离时发现,不同苗龄、叶龄的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产量有较大差异,苗龄15~25 d的刚平展开的幼叶是游离叶肉原生质体的最佳材料。苗龄对游离决明子叶与下胚轴原生质体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 14~15 d的决明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可作为游离原生质体的最佳材料。在苹果原生质体游离时也发现从无菌苗幼叶游离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高。

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和继代次数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有很大影响。从继代3 d的马铃薯悬浮细胞游离出的原生质体的产量高,活力达90%。美味猕猴桃愈伤组织继代第4次时,再培养4 d的愈伤组织所游离得到的原生质体不仅产量高,而且在后期的培养中破碎和解体的少。此外,其他的学者研究也表明,继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有很大影响。

2.原生质体的游离

游离原生质体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为了得到较高产量和活力的原生质体,在酶解过程中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

2.1酶液组成及浓度

酶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应根据植物材料的来源而定。一般来说幼嫩的叶片、下胚轴等器官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时,去壁相对容易,应选用活性较弱的酶,且酶的浓度要低。在以愈

2.2酶解时间

原生质体酶解时应根据酶解液的组成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酶解时间。在同一酶解条件下,酶解时间越长,原生质体的产量愈高,但原生质体的活力下降。应尽量降低酶对原生质体的毒害作用,短时间酶解,获取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草莓花药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时,在同一酶解条件下,比较了5个酶解时间(1 h, 5 h, 10 h, 13 h, 14 h),结果发现酶解13 h后,大部分愈伤组织被酶解,且活力达67·35%。在比较酶解4~12 h美味猕猴桃愈伤组织游离原生质体的效果时发现[24],随酶解时间延长,原生质体产量提高,但酶解10h以后,再延长酶解时间,原生质体产量不再增加,且酶解液中碎片不断增多,以8~10 h为宜,获得的原生质体不仅产量高,而且活力强。

2.3酶解方式

一般在游离植物原生质体时,采用在摇床上振荡酶解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进行野大麦原生质体游离时以80 r/min摇床上酶解,随着振荡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得率不断提高,振荡4 h时得率达最高,为8×106个/g,而在静止条件下酶解4 h时其原生质体得率为3.4×105个/g,仅为振荡4 h时的1/24,在振荡酶解2 h后再静止酶解2 h其得率为7.1×105个/g,为振荡酶解时的1/11。在其他的植物原生质体游离时,也发现振荡酶解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原因可能是低速振荡增加了酶解液与进行酶解的材料的接触,同时还增加了氧气的供应,对原生质体的释放有利。

2.4酶解渗透压

在游离原生质体时必须注意反应液的渗透压调节,否则游离的原生质体会胀裂。渗透压的调节一般是通过在酶解液中加入渗透剂。不同植物材料游离原生质体时所用的渗透剂种类和浓度不尽相同。不同种类的渗透剂对游离同种植物的原生质体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枇杷原生质体游离时发现,甘露醇优于山梨醇。苹果无菌苗幼叶原生质体游离时要求酶液甘露醇浓度为0.7 mol/l。哈密瓜子叶原生质体游离时则要求0.4 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条件。取同一植物不同部位作为供体,渗透剂浓度仍不相同。Diaz利用辣椒无菌芽游离原生质体时,适宜渗透压为0.7 mol/L甘露醇,而何晓明等进行辣椒子叶原生质体游离时,要求的渗透压为0.5 mol/L甘露醇。

2.5其他因素

原生质体酶解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酶液的pH值、酶的纯度、酶解温度等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近年来,马锋旺等发现在一些果树的原生质体酶解液中加入10 g/L的pvp (聚乙烯吡咯烷酮),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对照。

3.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

植物原生质体由于失去了细胞壁这一屏障,因而使其具有特殊的优点,不仅成为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体细胞遗传学等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而且也成为生物工程及作物改良的有效手段。

细胞各种生理现象的研究。采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可了解细胞壁形成的全过程,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等。又由于刚分离的原生质体质膜充分暴露,为研究质膜结构,功能及其表面特性提供了方便。对质膜的物质运输,质膜对激素分子,

毒素和抑制物的反应,以及膜表面的信号传递均有很大作用。病毒侵染及复制机理的研究。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用原生质体为宿主,感染率可提高到80%~100%,并且可以产生同步感染。

因此,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可为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防治病毒感染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细胞核与细胞质关系的研究。原生质体极易吸收外源物质,也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观察杂种细胞遗传性状,细胞核质间的关系,从而扩大了遗传操作范围。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不断应用,原生质体培养在未来的生物工程领域中一定会起到更加重要得作用。

参考文献:

[1] Cocking E C. A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plant protoplasts and vacuoles [J]. Nature (London), 1960, 187: 927-929.

[2] Takebe I, Labib G, Melcher G. Regeneration of whole plants from isolated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tobacco [J]. Naturwissen-schaften, 1971, 58: 318-320.

[3] Wei Z M, Xu ZH.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of soybean (Glycine maxL.) [J]. Plant Cell Repo, 1988, 7: 348-351.

[4]陈志贤,李淑君,岳建雄,等.从棉花胚性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植株再生[J].植物学报, 1989, 31 (12): 966-969.

[5]蔡起贵,郭仲琛,钱迎倩,等.玉米原生质体植株再生[J].植物学报, 1987, 29 (5): 453-458.

[6] Fujimura T, SakueaiM, AkagiH. Regeneration of rice plantsfromprotoplasts [J]. PlantTissue CultureLetters, 1985 (2): 74-75.

[7]王海波,李向辉,孙勇如,等.小麦原生质体培养—高频率细胞团形成与植株再生[J].中国科学(B辑), 1989,(8): 828-835.

[8]马锋旺,李嘉瑞.山桃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J].西北农业学报, 1999, 8 (3): 73-76.

[9]周蓉,陈小娟.花生叶片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因子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21 (1): 7-9.

[10]周延清,苑保军,张根发,等.决明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8, 13 (3): 107-111.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及融合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及融合 生93沈睿2009012372同组:古梦婷 实验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一.实验原理 1.原生质体分离 原生质体指包被在植物细胞壁内的生活物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质,它们分别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即可分解,从而脱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融和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譬如物理法(电场刺激,激光,显微操作等)、化学法(聚乙二醇结合高钙高pH法)和生物法(仙台病毒法等)。本实验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和。 PEG是聚乙二醇的英文缩写,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之间的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PEG诱导融合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其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作为相邻原生质体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在洗涤过程中,连接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钙、高pH洗液清洗则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大大提高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普遍认为PEG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细胞膜的结构,由于两细胞相接处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两细胞接触点处细胞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 PEG法诱导的优点是取材方便、操作简易、效率高且效果稳定,缺点是对细胞有毒性。二.实验步骤 1.原生质体的制备 (1)将新鲜的剑兰(唐菖蒲)花瓣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小平皿洗净,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或擦干。 (2)向小平皿中加入适量酶液,用尖头镊剥取剑兰花瓣的上、下表皮,27o C恒温振荡1h 左右。 (3)镜检细胞的酶解情况,若酶解效果不佳,可延长酶解时间,并用吸管吹吸。 (4)将酶解好的原生质体混合液经300目尼龙网过滤到10ml离心管,去除未被酶解的大块组织,用洗涤液冲洗平皿若干次,收集冲洗的液体。 (5)配平后,在700rpm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加洗涤液约3ml,吹打均匀,700rpm、5min重复离心一次,彻底去除酶液。 (6)加200μl洗涤液,悬浮原生质体。 (7)镜检原生质形态和浓度,看看是否有碎片;如碎片较多,利用蔗糖溶液漂浮1-2次。(8)蔗糖漂浮方法: 取部分原生质体悬浮液,加入洗涤液定容至1ml。用注射器吸取20%蔗糖溶液,装上长针头后小心插入盛有原生质体悬浊液的离心管底部,缓缓、轻柔地将蔗糖溶液挤出。由于比重不同,蔗糖溶液与原生质体悬液中间有一明显界面。配平后在700rpm下离心5min。用装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小心吹吸底部沉淀,连同底部碎片一起将底层蔗糖溶液吸出,再小心除去上清液,得到纯净完整的原生质体。 2.PEG融和

植物组织培养名词解释

主要概念名词解释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分化:指做工作使之瓦解;非特化的早期胚胎细胞获得特化细胞(如心脏、肝脏或肌肉细胞)特性的过程。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失去原有分化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分化出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 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 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 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 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再生植物。 愈伤组织: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 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 织的活细胞。 定芽:生长在枝上有一定位置的芽称为定芽。象顶芽、腋芽、副芽等

均在一定部位生出的芽,称为定芽. 不定芽:从叶、根、或茎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为不定芽。 继代培养: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 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种转移称为继代培养或传代培养。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 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 褐变: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或长期贮存于湿热环境下,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 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称为褐变反应,简称褐变。 污染: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玻璃化:将某种物质转变成玻璃样无定形体(玻璃态)的过程,是一种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状态,在此形态中没有任何的晶体结 构存在。 体胚:由体细胞发育成的胚。又称体细胞胚。 茎尖培养:把茎尖的分生组织或包括有此分生组织的茎尖分离进行无菌培养的方法。 单细胞培养:亦称游离细胞培养。是指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

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

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活性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方法。 2.了解原生质体活性鉴定的原理。 3.了解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二、实验原理 去掉植物细胞壁的方法可以是机械的人工操作,也可以利用酶解法。较早利用机械法制备原生质体的 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即可得到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仅隔一层薄薄的细胞膜,必须保持在渗透压平衡的溶液中才能保持其完整性。其次,还应当考虑取材、酶的种类和纯度、酶液的渗透压、酶解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 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有多种方法。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是常用的一种方法,FAD 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

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后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体融合得以完成。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阼为邻近原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在洗涤过程中,连接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样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Ca高pH由于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也大大提高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压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其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三、实验用品 1.材料:绿豆,烟草幼苗叶片,油菜或菠菜或烟草等。 2.试剂: 酶解液(绿豆):1%(W/V) 纤维素酶,1% (W/V)果胶酶,0.7mol/L 甘露醇;10mmol/L CaCl,2.2H2O,0.7mmol/L KH2PO4,pH 6.8~ 7.0。 13%CPW洗涤液(绿豆):27.2mg/L KH2PO4,101.0 mg/L KNO3,

植物原生质体相关材料

植物原生质体相关材料 2013-9-2 From HZB 一、植物材料 研究表明,几乎从植物的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原生质体,其中以叶片为多。根尖组织也是植物原生质体的重要来源,它可由各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后取得。花粉经特异酶处理也能得到原生质体,在单倍体遗传育种中有特殊的用途。 但是,要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则须选用生长旺盛、生命力强的组织作材料。材料的生理状况是原生质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 细胞悬浮培养物 在建立细胞悬浮培养物之前,需提前培养愈伤组织: 取用成熟种子胚、未成熟胚、幼穗、花药、胚芽鞘或幼叶,经无菌消毒后,在26℃黑暗条件下,在含2,4-D 2-4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每隔2-4d转接一次。从中选出增殖较快而且呈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或经继代培养一次后,转移到液体培养基的100ml三角瓶中进行悬浮培养。具体方法是用旋转式振荡器,速度控制在80-120r/min,在25±1℃下暗培养。通常经悬浮培养3~4月后,悬浮培养细胞的大小变得较为一致,且细胞质变得较浓时,可用作分离原生质体。 2. 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是分离原生质体的最好的细胞材料,用叶片的薄壁组织作为材料来源,既要考虑植株的生长环境,又要考虑叶片的年龄及其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取生理状态适宜的叶片,有利于原生质体的细胞再生和细胞分裂。要获得良好的培养材料,下列外界因素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1)光强为3000-6000lx。 (2)温度为20-25℃培养。 (3)相对湿度在60%-80%左右。 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用于分离原生质体,如用花粉四分体和花粉壁细胞。 3. 植物材料的预处理 对原生质体材料进行预处理能提高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也可以逐步提高植物材料的渗透压,以适应培养基中的高渗环境。这些处理包括:暗处理、预培养、低温处理等。 例如,把豌豆的枝条取下后,在分离原生质体前,先让材料在黑暗中的一定湿度条件下放1~2d,这样得到的原生质体存活率高,并能继续分裂。在羽衣甘蓝叶肉组织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中,先去掉叶片的下表皮,再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预培养7d,然后再去壁;经预培养的叶片分离的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叶绿体也解体。龙胆试管苗的叶片只有用4CC低温处理后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才能分裂。但在很多情况下材料不必经过专门的预处理。 二、酶 1. 酶的种类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三个主要成分是:①纤维素,占细胞壁干重的25%至50%不等;②半纤维素,平均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3%左右;③果胶质,一般占细胞壁的5%。分离原生质体最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ZA3-867纤维酶是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从野生型绿色木霉同各菌种中提取制成的,粗制品是多种酶的复合物,含有纤维素酶(包括C1、CX、B一葡萄糖苷酶等)、果胶质、半纤维素酶等,分离细胞壁的效果较好。这种复合酶使用时不需加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就可以分离出植物原生质体。 日本产的Onozuka纤维素酶常和果胶酶结合使用,可先用果胶酶降解果胶,使分开细胞,再用纤维素酶处理降解细胞壁。即二步法降解。 2. 渗透稳定剂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早在1902 年,Haberlant 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直到1954 年, 植物单细胞培养才获得成功。M uir 将培养的万寿菊及烟草悬浮细胞植入到长有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而得到了它们的单细胞克隆, 并建立了看护培养的方法。悬滴培养由De Ropp1954 年开创, 1960 年Jones 等完善了这一技术, 并建立了微室培养的方法。同年, Cock ing 应用酶法分离原生质获得了成功, 从而在实验条件下很容易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随着多种适用于原生质体分离的商品酶的出现, 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现在常用的液体浅层培养、双层培养法、琼脂糖包埋法、琼脂岛培养法以及使用条件培养基或饲喂培养等技术, 使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2 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2. 1 液体培养法 2. 1. 1 液体浅层培养(L iquid th in culture) 这是目前较常用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一般适用于容易分裂的原生质体, 将含有原生质体的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一薄层, 封口进行培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对原生质体损伤较小, 且易于添加新鲜培养物。用这种方法, J.T rmeouillaax 等成功地培养长春花冠瘿组织的激素自养型的原生质体单细胞克隆; H isato Kunitake 等也在改良的M S 培养基上培育了Eustom a g rend if lorum (龙胆科, 原产美国)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但这种方法也常使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 发育的原生质体之间产生粘连而影响其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 尤其是难以定点观察单个原生质体的命运。王吉吉之等认为液体浅层培养在培养过程中, 应经常轻轻晃动培养基, 以增强通气, 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2. 1. 2 微滴培养(D rop let culture) 微滴培养是由液体浅层培养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 它克服了后者局部密度过高和原生质体粘聚的缺点。此方法是将0. 1m l 或更少的原生质体悬浮液用滴管滴于培养皿底部, 封口后进行培养。为避免微滴蒸发, 可将培养器皿置于湿润的环境中, 或在微滴上覆盖矿物油。此法适用于融合体及单个原生质体培养, 尤其适用于较多组合的实验。为了比较黄瓜两个品系在不同的植板密度以及在不同的激素水平下原生质体生长情况, Z. K. Punja 等选用了此方法获得很好的效果; 同样, S. V essabutr 等培养百脉根时也比较了不同预处理、不同酶液组合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2. 2 固体培养—— 琼脂糖平板法(A grose beadmethed) 固体培养作为凝固剂的物质可以是琼脂、琼脂糖或Gellan gum , 近来很多实验证明, 琼脂糖尤其是低熔点的琼脂糖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凝固剂, 并且具有促进原生质体细胞分裂的作用。琼脂糖平板法是将原生质体纯化后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 然后与热融并冷却到45℃的琼脂糖按一定比例混合, 轻轻摇动使原生质体均匀分布, 凝固后封口培养。由于原生质体彼此分开并固定了位置, 就避免了细胞间有害代谢产物的影响, 既便于定点观察, 又有利于追踪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发育过程。Z. K. Punja 等证明琼脂平板法比微滴培养及液体浅层培养具有更高的植板率; 甘霖等也得出同样结论。但此种方法对操作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尤其是温度一定要适宜; 添加低渗透压的培养基和转移再生愈伤组织也比较繁琐, 而且培养的原生质体极易褐变死亡。 2. 3 液体2固体结合培养 2. 3. 1 双层培养法(A grose2liquid doublelayer) 这种方法即在培养皿的底部先铺一薄层含或不含原生质体或细胞的固体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与答案(集合版)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 1.植物组织培养:指要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 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植物体。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 2.愈伤组织培养:将外植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而使其细胞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通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3.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 体等。 4.脱分化: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5、接种:把经过表面灭菌后的外植体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转放到无菌培养基上的 全部操作过程。 6、褐变: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 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还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 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类型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3、组织培养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快速繁殖、脱毒、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新品种培育、单倍体育种、种质保存、遗传转化、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等几个方面。 4、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两种类型。 5、一般组织培养的几道工序如下: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材料的表面灭菌和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与初期管理。 6、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室设计时,其设计应包括洗涤室、准备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实验室、摄影室等分室,另加驯化室、温室和大棚。 7、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氨基酸、有机附加物、维生素、糖、琼脂、激素、活性炭、PH。 8、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9、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10、玻璃化现象是指试管苗的一种生长失调症状,当植物材料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其苗称为玻璃化苗。

原生质体制备

1.影响原生质体数量和活力的因素 (1)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组合 不同植物种类或同一植物种的不同器官以及它们的培养细胞,由于它们的细胞壁结构组成不同,分解细胞壁所需的酶类也不同。例如,叶片及其培养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根尖细胞以果胶酶为主附加纤维素酶或粗制纤维素酶(Driselase酶),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期小孢子用蜗牛酶和胼胝质酶,成熟花粉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醇。 (2)渗造压稳定剂 用酶法降解细胞壁前,为防止原生质体的破坏,一般需先用高渗液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有利于完整原生质体的释放。这种高渗液称为渗透压稳定剂。常用的滲透压稳定剂有甘露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盐类(KCI、MgSO4.7H2O)等。在降解细胞壁时,渗透压稳定剂往往和酶制剂混合使用。滲透压稳定剂中,用得最多的是甘露醇,常用于烟草、胡萝ト、柑橘、蚕豆原生质体制备;蔗糖常用于烟草、月季等;山梨醇常用于油菜原生质体制备。滲透压稳定剂种类及浓度的选择应根据植物种类而异,例如胡萝ト用0.56mol /L甘露醇,月季用14%蔗糖,柑橘用0.8mol/L甘露醇,蚕豆用0.7mol/L甘露醇,烟草的四分体用7%熊糖,烟草的成熟花粉用13%甘露醇。 (3)质膜稳定剂 质膜稳定剂可以增加完整原生质体数量、防止质膜破坏,促进原生质体胞壁再生和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如在分离烟草原生质体时,在酶液中加人入葡聚糖硫酸钾,一旦洗净确液进行培养,原生质体很快长壁并持续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而未加葡聚糖硫酸钾的对照,原生质体经一周培养即解体。常用的原生质膜稳定剂有葡聚糖硫酸钾、MES、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等。 (4)pH的影响 分离原生质体时,酶液的pH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降解酶的活力和细胞活力最适pH是不一致的低pH时(<4.5),酶的活力强,原生质体分离速度快,但细胞活力差,破坏的细胞较多;pH偏高时,酶活力差,原生质体分离速度慢,完整的原生质体数目较多。分离原生质体时,酶液的pH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胡萝ト为5.5、月季为5.5~6.0、烟草为5.4~5.8、柑橘为5.6、蚕豆为5.6~5.7。 (5)温度影响 制备生质体时,一般在26土1℃条件下酶解。 (6)植物材料的生理状态 一般应选择植物体细胞分裂旺盛的部分进行取材。采用那些颗粒细小、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由其建立的胚性悬浮细胞系,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要得到良好的供体材料,必要时应对材料进行预处理及预培养。 2.植物原生质体的纯化 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酶解后,需要将酶解混合物中破碎的原生质体、未去壁的细胞、细胞器及其他碎片去除出去。纯化原生质体的常用方法有过滤、离心、飘浮法,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联合运用这三种方法。 1)过滤法用滤网过滤酶解混合物,滤去未被酶解的细胞、细胞团及组织块 2)离心法利用比重原理,在具有一定渗透压的溶液中,先进行过滤然后低速离心,使纯净完整的原生质体沉积于离心管底部。 3)飘浮法采用比原生质体比重大的高渗溶液(如蔗糖、Ficoll溶液),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溶液表面。

植物组织培养 第十章 原生质体培养

第十章原生质体培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关系,掌握原生质体的分离以 及培养过程中渗透压和激素的调控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原生质体研究概况 一、原生质体的概念 ?原生质体(p r o t o p l a s t):指除去细胞壁的细胞或是说一个被质膜所包围的裸露 细胞。 二、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据统计,目前已有49个科,146个属的320多种植物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再 生植株(1993)。其趋势仍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但从一年生向多年生、草本向木本、高等植物向低等植物扩展。 三、原生质体研究的意义 ?1、除去了细胞壁为植物细胞之间的融合扫平了障碍,同时叶为制造新杂种开辟 了道路。2、原生质体可摄入外源D N 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这些特性与植物全能性相结合为高等植物的遗传饰变打下基础。3、获得细胞无性系和选育突变体的优良起始材料。 第二节、原生质体的制备 1、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准备 ?无菌试管苗叶片 ?上胚轴和子叶 ?培养细胞 2、酶处理 ?原生质体分离常用的商品酶 ?纤维素酶类 ?果胶酶类 ?半纤维素酶 酶溶剂及其渗透压 ?酶溶剂:原生质体培养基或特殊配制。 ?渗透压调节剂: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等。 ?酶浓度及酶解时间 ?酶解时间 ?酶浓度酶解温度 3、原生质体的收集和纯化 ?飘浮法:常用的飘浮剂有蔗糖、P e r c o l l、F i c o l l。 ?P e r c o l l是一种包有乙烯吡咯烷酮的硅胶颗粒。渗透压很低(<20m o s m/k g H2O), 粘度也很小,可形成高达1.3g/m l密度,采用预先形成的密度梯度时可在低离心力(200~1000g)于数分至数十分钟内达到满意的细胞分离结果。由于P e r c o l l 扩散常数低,所形成的梯度十分稳定。此外,P e r c o l l不穿透生物膜,对细胞无毒害,因此广泛用于分离细胞、亚细胞成分、细菌及病毒,还可将受损细胞及其碎片与完好的活细胞分离。

植物组织培养 (2)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离体生态学:是指研究离体培养环境条件控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基、植物材料和人工环境条件 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callus):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组培技术是无菌操作技术。 2.组培材料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 3.组培材料可以是离体状态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4.组织培养物可以形成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也可以进行茎芽增殖或生根 5.组培容器内的气体和环境气体可通过封口材料进行交换,相对湿度通常是几乎100%,因此,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无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保卫细胞功能缺乏,气孔始终都是张开的。 6.组培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都是人为设定的,其参数可调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 组织培养 器官培养 胚胎培养 细胞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任务 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或器官所需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发生和代谢规律,植物脱毒方法和机理,植物特别是一些难繁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方法,细胞融合方法和机理,再生个体的遗传和变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机理和方法等 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动物学家Schwann于1838-1839年提出的细胞学说 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于1902年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李继侗和沈同1933年成功培养了银杏的胚。 1952年,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 free)技术 Guha和Maheshwari等——花药培养 Cocking等-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的培养 1.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1)再生植株由原生质体再生生成植株,不论在进行有关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实验研究上,还是在组织培养实践中,都有一定的优点:①可利用均一的分化细胞群体; ②因无细胞壁,试剂对细胞作用更为直接,其反应能直接测量,以使反应产物能较快的分离出来;③在理论和实践中,可极大节省空间,如在一个三角瓶就能培养210个细胞,但在大田种植需要4亩地;④可缩短实验周期,如悬浮培养时仅需1~2个小时。 原生质体培养可在遗传学方面进行基因互补,不亲和性,连锁群和基因鉴定,分析基因的激活和失活水平的研究。在研究分化问题时,用一个均一的原生质体群体可以筛选数以千计的不同。营养和激素条件,探索诱导单细胞的分化条件等。 (2)用于远缘体细胞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这是一种新的远缘杂交方法,为人们提供新的育种方法。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植株用一般杂交方法是不容易成功的,而用细胞融合的方法却成为可能。首先,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再生细胞壁,进行有丝分裂,发生核融合,产生杂种细胞,由此可培养新的杂种。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的分离 (一)材料来源 原生质体是通过质壁分离与细胞壁分开的部分,是能存活的植物细胞的最小单位。自从1960年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原生质体培养成为生物技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原生质体的分离研究较早,1892年Klereker首先用机械的方法分离得到了原生质体,但数量少且易受损伤。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先用酶解法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他使用一种由疣孢漆斑菌培养物制备的高浓度的纤维素酶溶液降解细胞壁。然而,直至1960年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成为商品酶投入市场以后,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才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至今从植物体的几乎每一部分都可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并且能从烟草、胡萝、矮牵牛、茄子、番茄等70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此外,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的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分离方法 1.机械分离法 1982年,Klercker第一次用机械方法从Stratiots aloides中获得原生质体.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切开细胞壁释放出原生质体. 2.酶法分离 (1)酶的种类及特点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三个主要成分是: ①纤维素酶类:占细胞壁干重的25%至50%不等。 ②半纤维素酶类:平均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3%左右。 ③果胶酶类:一般占细胞壁的5%。分离原生质体最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 酶和果胶酶。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参考答案9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6、基础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工配置的营养基质。 7、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 8、褐变:植物组织中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酚类物被氧化成醌类物,可抑制其他酶活性,毒害外植体。 9、茎尖脱毒:茎尖分生区的病毒传播速度很慢,利用茎尖组培获得无病毒苗,来达到脱毒的目的。 10、不定芽:凡从叶、根或芽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11、污染率:污染数除以接种数,再乘以100%。 12、诱导率:愈伤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3、成活率:成活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4、接种:将表面消毒的外植体转接到无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15、消毒:消灭材料上的病菌(不损伤植物材料)。 16、灭菌: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组织培养所学的无菌环境。 17、母液:欲配培养液的浓缩液。 18、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危害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19、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20快速繁殖:采取培养基配制,材料灭菌,无菌培养,幼苗转移到苗床,成苗转至大田栽种五步走的繁殖培养方式 21、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方式。 22、生根培养:将长到一定长度的微枝(>10mm)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23、玻璃化现象:试管苗的茎叶变成透明水渍状,生长畸形,增殖系数明显下降,难以诱导生根,即使诱导生根,其根系质量极差,移栽成活率极低。 24、暗培养: 25、液体培养:将所需培养物的悬浮液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 26、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回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27、分化:由于细胞的分工而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28、热处理脱毒:利用高温下使植物组织中的病毒部分钝化或完全失去活性的方法。 1 / 6 29、微尖嫁接技术:把极小(<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实生砧木上(无菌种子培养获无菌

实验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一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原生质

实验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一.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原生质体作为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了解原生质体活性鉴定的原理。掌握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方法和原理。掌握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掌握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二.重点:掌握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方法和原理。掌握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掌握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三.难点: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 四.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讲解原理、实验操作示范或具体指导。 五.教学内容: 实验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即可得到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仅隔一层薄薄的细胞膜,必须保持在渗透压平衡的溶液中才能保持其完整性, 使原生质体分离后不致膨胀破裂,渗透剂常用甘露醇或蔗糖,酶液还应含一定Ca2+来稳定原生质膜。其次,还应当考虑取材、酶的种类和纯度、酶液的渗透压、酶解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将原生质体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细胞壁再生,细胞分裂和再生植株。 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有多种方法。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是常用的一种方法,FAD 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细胞计数一般用血细胞计数极,按白细胞计数法进行计数。 从理论上讲,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通过酶解作用去除细胞壁而得到原生质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幼嫩的组织才能完成去壁的过程。所以,为了制备健康的原生质体,

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技术探析

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技术探析 原生质体是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 原生质体是指被去掉了细胞壁后的被细胞膜包围的“裸露细胞”, 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要材料。1960年英国科学家Cocking第一次用酶法大量制备原生质体, Cocking采用的方法是在番茄幼苗的根组织中加入可降解细胞壁的等渗酶液,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发现大部分细胞的细 胞壁被降解, 从而制备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克服不同原生质体间的排斥力, 使两种不同种属的原生质体间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 进而形成具有含两种遗传物质的杂交细胞, 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子代不育 等障碍。另外, 可转移优良的生物性状, 实现基因重组, 而改良现有品种。目前原生质体融合所改良的目标性状包括抗冻、抗干旱、抗病毒、抗虫、耐高盐等, 还可按照人们预先的期望创造出新物种。 2.1、自发融合 在酶解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 相邻的原生质体会因细胞间胞间连丝的扩展和粘连而彼此融合形成同核体 (homokaryon) 。每个同核体内可包含两个或多个核, 这种类型原生质体的融合被称 作为自发融合。多核融合体常出现在植物幼嫩叶片或分裂旺盛的培养

细胞制备的原生质体中。如在玉米胚乳愈伤组织细胞和玉米胚悬浮细胞原生质体中, 大约有50%是多核融合体。 2.2、高p H-高Ca2+法 通常情况下, Ca2+影响细胞融合的效率比Na+和K+要低, 但是在高p H环境下, 高浓度的Ca2+影响细胞融合的效率大大升高。该法以钙盐作诱导剂, 在高Ca2+高p H的条件下, 使原生质体发生融合。该种方法在1973年是由Keller和Melchers进行诱导烟草原生质体融合时创造的。具体是将两个原生质体的混合物放于含有7.35 g/L Ca Cl2·2H2O和72.87 g/L甘露醇的溶液中, p H值为10.5, 在200 rpm/min低速下离心3 min, 然后将离心管保持在37℃水浴锅中40~50 min。但这种方法仅适合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 并且要注意高p H环境对某些细胞生理活性产生的影响。 2.3、聚乙二醇 (PEG) 法 PEG是一种大分子量的水溶性多聚化合物。采用PEG法, 需将两种不同的原生质体以合适比例混合后, 加入28%~58%的PEG溶液处理15~30 min, 然后用培养基进行清洗后即可培养。后来有学者对PEG 法进行了改进, 即逐步降低PEG的浓度, 提高溶液中Ca2+的浓度和p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8560893.html,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琦 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6期 摘要: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经培养获得具有双亲全部或部分遗传物质后代的方法。应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打破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扩大杂交亲本范围,实现基因在物种间的转移和遗传重组,培育新品种和创造新物种。主要就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38-02 中图分类号: Q943 文献标志码: A 原生质体是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原生质体是指被去掉了细胞壁后的被细胞膜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要材料。1960年英国科学家Cocking第一次用酶法大量制备原生质体,Cocking采用的方法是在番茄幼苗的根组织中加入可降解细胞壁的等渗酶液,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大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被降解,从而制备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1 原生质体融合的目的及意义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克服不同原生质体间的排斥力,使两种不同种属的原生质体间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进而形成具有含两种遗传物质的杂交细胞,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子代不育等障碍。另外,可转移优良的生物性状,实现基因重组,而改良现有品种。目前原生质体融合所改良的目标性状包括抗冻、抗干旱、抗病毒、抗虫、耐高盐等,还可按照人们预先的期望创造出新物种。 2 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 2.1 自发融合 在酶解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相邻的原生质体会因细胞间胞间连丝的扩展和粘连而彼此融合形成同核体(homokaryon)。每个同核体内可包含两个或多个核,这种类型原生质体的融合被称作为自发融合。多核融合体常出现在植物幼嫩叶片或分裂旺盛的培养细胞制备的原生质体中。如在玉米胚乳愈伤组织细胞和玉米胚悬浮细胞原生质体中,大约有50%是多核融合体。 2.2 高pH-高Ca2+法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

试卷编号NO: 高等函授教育《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学号: 姓名: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2、细胞全能性 3、脱分化 4、外植体 5、试管苗驯化 6、间接不定芽发生 7、双极性 8、微体嫁接 9、人工种子 1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二填空:(30*1分=30分) 1、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广泛的方面就是 与。 2、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 ,另一种叫做。 3、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 。 4、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 ,而要进行。 5、一般来说,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的增殖,而往往需要一定的光照。 6、植物离体授粉技术通常包括、、 三个方面。 7、一般液体培养的继代时间较短, 继代一次;而固体培养继代时间可以长些, 继代一次。 8、外植体器官发生的三种途径包括、、。 9、从再生植株倍性来瞧,小孢子培养通常产生植株,胚培养通常产生植株, 通常产生三倍体植株。 10、脱毒苗鉴定与检测的主要方法有、、 、。 11、在生长素中, 对于许多作物花粉的启动、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与胚状体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就是对却有抑制作用。 12、用平板培养法培养单细胞或原生质体时,常用 来衡量细胞培养效果。 13、用药剂处理就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传统方法。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某培养基的配方就是MS+BA 2、0mg/L+NAA 0、5mg/L+2、5%蔗糖+0、7%琼脂粉。MS母液的浓度分别就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5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倍;BA母液浓度1、0 mg/ml ,NAA母液浓度0、1mg/ml。要配制400ml该培养基,需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分别称取蔗糖、琼脂粉各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四简答题(5*5分=25分) 1、造成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污染? 2、简述外植体消毒的一般步骤。 3、胚培养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4、结合花粉培养,简述瞧护培养法。

第7章 原生质体的培养

第7章原生质体的培养和体细胞杂交(3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2)掌握原生质体分离的大致步骤 (3)掌握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 (4)掌握原生质体融合的方凑 第一节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1)再生植株由原生质体再生生成植株,不论在进行有关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实验研究上,还是在组织培养实践中,都有一定的优点:①可利用均一的分化细胞群体; ②因无细胞壁,试剂对细胞作用更为直接,其反应能直接测量,以使反应产物能较快的分离出来;③在理论和实践中,可极大节省空间,如在一个三角瓶就能培养210个细胞,但在大田种植需要4亩地;④可缩短实验周期,如悬浮培养时仅需1~2个小时。 原生质体培养可在遗传学方面进行基因互补,不亲和性,连锁群和基因鉴定,分析基因的激活和失活水平的研究。在研究分化问题时,用一个均一的原生质体群体可以筛选数以千计的不同。营养和激素条件,探索诱导单细胞的分化条件等。 (2)用于远缘体细胞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这是一种新的远缘杂交方法,为人们提供新的育种方法。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植株用一般杂交方法是不容易成功的,而用细胞融合的方法却成为可能。首先,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再生细胞壁,进行有丝分裂,发生核融合,产生杂种细胞,由此可培养新的杂种。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的分离 (一)材料来源 原生质体是通过质壁分离与细胞壁分开的部分,是能存活的植物细胞的最小单位。自从1960年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原生质体培养成为生物技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原生质体的分离研究较早,1892年Klereker首先用机械的方法分离得到了原生质体,但数量少且易受损伤。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先用酶解法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他使用一种由疣孢漆斑菌培养物制备的高浓度的纤维素酶溶液降解细胞壁。然而,直至1960年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成为商品酶投入市场以后,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才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至今从植物体的几乎每一部分都可分离得到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实验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实验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一.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原生质体作为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了解原生质体活性鉴定的原理。掌握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方法和原理。掌握细胞活性的检测 方法。掌握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二.重点:掌握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方法和原理。掌握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掌握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三.难点: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 四.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讲解原理、实验操作示范或具体指导。 五.教学内容: 实验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即可得到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仅隔一层薄薄的细胞膜,必须保持在渗透压平衡的溶液中才能保持其完整性, 使原生质体分离后不致膨胀破裂,渗透剂常用甘露醇或蔗糖,酶液还应含一定Ca2+来稳定原生质膜。其次,还应当考虑取材、酶的种类和纯度、酶液的渗透压、酶解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将原生质体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细胞壁再生,细胞分裂和再生植株。 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有多种方法。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是常用的一种方法,FAD 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

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细胞计数一般用血细胞计数极,按白细胞计数法进行计数。 从理论上讲,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通过酶解作用去除细胞壁而得到原生质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幼嫩的组织才能完成去壁的过程。所以,为了制备健康的原生质体,一般选用根尖、茎尖、嫩叶及对数生长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一旦细胞具有木质化或次生加厚的外壁,则不能被酶降解。因此,取材成为实验成功与否的首要问题。花期短的花瓣,由于其组织鲜嫩,又具有色素标记,是该实验中较好的材料。 实验方法 1.把叶片(或花期短的花瓣)洗净,把表面水吸干。(2人一组) 2.撕去叶片背面的表皮,用2ml离心管的盖打下1圆片。圆片扣压于 0.5ml酶液面上。让去除下表皮的一面接触酶液,辅满一层。0.5ml酶液已放入2ml离心管中。(酶液:4%纤维素酶, 2%果胶覆酶,PH5.8,0.6mol/L甘露醇)。 3.28~30℃保温酶解2~6h(放培养箱中);镜检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用血球计数板计数。4.600 rpm 离心5min,使原生质体沉降。吸除上面的酶液。 5.加0.2 mol/L 的加氯化钙液0.5ml,轻轻吹打均匀。 6.用1mL注射器向离心管底部缓缓注入20%的蔗糖溶液1ml,出现下部蔗糖液,上部原生质体悬浮液.以600rpm离心10 min,在两液相之间出现一条绿色带,便是纯净的原生质体。7.用1mL注射器取出管底的杂质、下部蔗糖溶液和上部氯化钙液。少许原生质体于载片上,盖片观察其形态,检测纯度。 8.加MS培养液液1ml洗涤,轻轻混匀,600 rpm 离心5min,使原生质体沉降。吸除上面的溶液。 9.加MS培养液液0.5ml, 轻轻混匀,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密度, FDA染色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 10.扣上盖子,在26℃下进行暗培养。观察细胞壁的再生和细胞分裂。 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