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普罗米修斯)课时练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普罗米修斯)课时练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普罗米修斯)课时练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普罗米修斯)课时练

14 普罗米修斯

第一课时

一、给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只.(zhī zhǐ)好人间.(jiān jiàn)得.(dé déi)知归还.(hái huán)凶恶.(è wù)动弹.(dàn tán)重.(chónɡ zhònɡ)新尽.(jǐn jìn)头二、看拼音,写词语。

niǎo shòu wéi kànɡ suǒ mén jì rán qū fú()()()()()cǎn pèi huán fèn huò

悲()敬()铁()()怒()得三、比一比,再组词。

既()消()狠()违()

即()悄()狼()伟()四、选词填空。

坚定坚持坚固

1. 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

2.普罗米修斯()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3.赵州桥不但(),而且美丽。

五、根据划线句子给出的解释写出正确的四字词语。

1.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上气不接下气,十分恼怒,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2.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非常不服,感到气愤,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凶恶的鹫鹰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2.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七、读句子,谈感想。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你的感想是:

14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答案

一、zhǐ jiān dé huán è tán chónɡ jìn

二、鸟兽违抗锁门既然屈服惨佩环愤获

三、既然消息狠心违抗;即使悄悄狼狗伟大

四、1.坚持 2.坚定 3.坚固

五、1.气急败坏 2.愤愤不平

六、1.凶恶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吃光了。

2.因为地面上没有火,所以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

七、感想:普罗米修斯那不畏强暴、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斗争精神让我敬佩,从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赞扬了他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14 普罗米修斯

第二课时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慢条斯.理(sī)骄兵必败.(bài)

B.项链.(làn)穷凶极恶.(è)

C.惩.恶扬善(chěng)遭.遇(zāo)

D.深恶.痛绝(è)驱.赶(qū)

二、选词填空。

严厉严肃严格

1.大自然给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人们最()的惩罚。

2.妈妈()地对我说:“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3.只有()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三、分析课文内容,请在正确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

A.课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B.是太阳神阿波罗救了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

C.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

D.普罗米修斯勇敢、顽强、坚韧,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

四、重点段落品析。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如此,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普罗米修斯还会遭受哪些苦难?仿照例句,写一写。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4.短文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之苦,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之苦,这样的痛苦可以用成语、来表示。

5. 读语段,你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4 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答案

一、A

二、1.严厉 2.严肃 3.严格

三、A√B×C√D√

四、1.既……也……尽管……也……

2.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3. 示例:烈日炎炎,高温酷暑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4. 风吹雨淋啄肝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5.勇敢、坚强、伟大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举例: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开凉水,火能通报敌情,火能传递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帮助人们战斗……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板书:普罗米修斯 3、师: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音。 2、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或通过课文了解了什么)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段落和词语。 举例:阿波罗、赫拉克勒斯、宙斯、高加索和词语“驱寒取暖、气急败坏、饶恕、双膝”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的15个会写字,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识字和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可结合文中句子以及相关图片来理解;注意区分同音字“臂”“壁”“璧”的不同用法。本课生字的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境”与“镜”的区别,“陵”与“凌”的区别。 2、阅读理解。 本课讲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一段历史,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中呈现了两幅画面,“不可估量”呈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美丽的景观;“化为灰烬”展现的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惨景。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两幅画面呈现的不同意境、不同的感情,这样就找到阅读文章的切入点了。 3、表达运用。 学会准确地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用词的准确,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能用相似的表达来说一说看到名胜古迹时自己的感受,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精品教案+类文阅读

1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重点】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类文阅读-14 在柏林 战地钟声(节选) 在柏林 老妇人引来嗤笑 老兵说明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听到枪声,而且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现在枪声逼近了,但是公路转弯处还是看不见车辆、坦克或者人。他朝桥头走了一半路,公路上还是没动静;走了三分之二路程,仍然没有动静。他手里的线也放得很顺利,没有缠上任何东西。当他手拿电线远远伸出桥外以免电线缠上桥架时,那边公路上还是没动静。他上了公路,对岸公路上还是没动静。接着他顺着公路内侧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小沟迅速地退着走,同时把电线轻轻地绷紧;他的动作就像棒球场上外野手退着接飞球一样。这时,他快到安塞莫藏身的路标石碑对面了。然而对岸还是没有动静。 后来他听见卡车沿公路开下来。他扭头一看,卡车已经驶上桥头长坡。他一甩手,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了一圈,对安塞莫大喊一声:“炸桥!”他双脚一蹬,又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一圈,同时往后一靠,把电线拉紧。卡车声继续从后面传来,前面是公路、打死的哨兵、长桥和对岸一段没有动静的公路。接着,轰然一声,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他把脸埋在布满鹅卵石的山沟里,两手紧抱着头,这时候才感到爆炸的气浪向他冲过来。他把脸贴着鹅卵石的时候,桥梁落了下来,就落在原来桥架的地方。一股熟悉的黄烟夹着辛辣的气味向他滚过来,接着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钢铁碎片下完以后,他还活着。他抬头往桥上看去,桥梁中段已经没有了。桥上和公路上散了一地缺缺凹凹的钢条铁片;由于是新炸断的,边子和头子都发亮。那辆卡车离桥一百码左右停住了,驾驶员和同车的两个人朝着一条排水沟奔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迅速——()熟悉——()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 B.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 C.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3.从文中找出罗伯特·乔丹布线的路径,用“”画出来。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决心、决定”近义词的不同的意思,并能准确使用。 2.朗读课文,围绕“盗火”提出问题,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3.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知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受他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4.具体、生动地复述课文,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围绕“盗火”提出问题,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阅读理解,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1) 教师:1.多媒体课件、阅读原故事。 2.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识读生字词语。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生字“普”的书写注意上大下小;盗:上下结构,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得扁些,托住上面的部分。读准课题。

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我们刚刚读了《开天辟地》这个中国神话故事,你觉得神话故事有哪些吸引我们读的地方?(想象丰富、故事有趣等)古希腊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你知道哪些希腊神话人物?(生:宙斯、阿波罗、赫拉、雅典娜、普罗米修斯……) 我们今天读的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呢? 2.借助预习单,检查识读生词的情况。 (1)指名分行读词语,教师随时纠错,做到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说说不理解的词语,同学结合课文内容及查阅的资料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老师指导。再齐读,注意记住生僻的字词。 (二)借助课题,引发问题,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结构。 1.看课题,从题目看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故事内容,那就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课文写了“盗火”的故事,围绕“盗火”要写清哪些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2.默读课文,思考是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自学、分组交流讨论) 3.按照三部分朗读课文,引导概括主要内容。 (1)哪些自然段写“盗火”的原因——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注意纠正不对的地方。 “盗火”原因是什么呢?谁能简要地说一说。你能从这两段话中选择几个词语用上来概括这部分内容吗?(引导交流——没有火种、困苦、寒冷、黑暗、决心盗火;引导说连贯、通顺) (2)“盗火”的经过是怎样的,谁来读读。(读第三段)注意纠正不对的地方,认识“茴”,理解“茴香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教案

14. 《普罗米修斯》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故事写的是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 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 最后得到了大力的救助的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 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全文共有9 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可分为?无火?,?取火?,?受罚?,?获救?4 段。课文的第二 和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学习目标】 1. 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 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 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阅读中,抓住相关词、句、段揣摩,感悟人物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识字写字,整体感知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比如:火 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 开凉水,火能通报敌情,火能传递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帮助人 们战斗……) 可以说,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 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 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在课文中还涉及到了许多人物和地点,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课件出 示)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用火的作用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古希腊神话对于 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课件的出示,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 趣,同时引导自主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音。 2.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步交流 1.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段落和词语。 2.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巩固。 3. 汇报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感受? (?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拿取火种的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学案.

新建学校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1、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⑴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每一步动作。 ②过路的结果: 特点:高傲。 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⑵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 ⑴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强占地盘。 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⑴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⑵写法:拟人、夸张。 ⑶具体的句子(见书)。 ⑷语言:幽默风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想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 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划出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词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 研读句子一: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脚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A、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动作缓慢,考虑周全,像海军上将在检阅部队) B、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海军上将一身雪白的军装,就给人一种威风、神气的感觉,任何的艰难险阻在他的面前总显得那么渺小] C、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和海军上将一样,即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4课《木笛》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14 木笛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 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 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 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 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多万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1931年“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 变后的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 绝对不能忘记! 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第6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

恨之入骨: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 B.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4.用“”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 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3.B 4.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 惯了船上的白帆……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 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 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

小学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教案

《普罗米修斯》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对普罗米修斯和人间为什么没有火种有大致了解。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猎人海里布》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你能说说自己看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吗?(生介绍,师可以适机梳理各位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普罗米修斯。对这个神,你们有所了解吗?(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做简要的介绍: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恕”是翘舌音。 3、在读文中,有没有艰涩的词或长句子不好读的,提出来当堂解决。(生提出,可采用学生互助的方式解决) 多音字:肝脏() “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连读,引导生多练习。 4、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 5、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严厉地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 ●三、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久而久之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堙于/东海 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序号) A.溺 B.故 C.堙 D.少女 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④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2)故事的主人公是。精卫填海的原因是,精卫填海的过程是。(引用原文的话)

小学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

《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驰过的时候,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众神的领袖(xiù)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fēn)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ù)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yā)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

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hè)拉克勒(lè)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wǎn)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第一课时 一、组词。 帝()溺()返()衔() 啼()弱()饭()街()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 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五、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 堙()故()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 shào() yuē() wèi ()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 溺: 故: 堙: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2.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表达了女娃的什么精神? 3.你如何理解人死后化成鸟填海的做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教案

31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能随文正确朗读“动弹、惩罚、啄食、饶恕、鹫鹰”等词语。 2、通过想象、体验、反复诵读,深刻感受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苦难,深刻领会“为人类造福”的信念是普罗米修斯永不屈服的力量源泉,从中感受伟大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以及培养阅读神话的兴趣。教学重点: 领会“为人类造福”的内在含义,感受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苦难,感受伟大的“普罗米修斯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为人类造福”的信念是普罗米修斯永不屈服的力量源泉。教学准备: 课文重点句,插图配音制作成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链接旧知。通过前几学期的学习,你已经阅读了哪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课内《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课外《精卫填海》、等。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不但记住了我们课堂上学过的神话故事,还积累了许多课外的神话故事。 2.简介“希腊”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我们讲述了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天神的故事。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希腊,同样拥有着璀璨的古代文化,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认识一位带给人类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罗米修斯”。

3.(板书课题:普罗米修斯)。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把课题送到黑板上去。。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普罗米修斯。(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长,比较拗口,注意读的时候要一气呵成。)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英雄,去细细品味英雄的伟大之处。同 学们,品味一个人物的伟大之处,往往可以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 (语言、行为、外貌等) 3、面对宙斯的惩罚,面对火神的好心劝告,普罗米修斯说了一番铿 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这番话在课文哪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反反复复、认真地读读第五自然段,读出他的坚定。 (投影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学生练读。 (2)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吧。 (3)这番话的第一句后面有个问号,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4)小结过渡:是的,普罗米修斯认为,为人类造福,并没有错。 所以他宁可忍受各种痛苦,也不愿归还火种。 二、走进普罗米修斯 (一)痛普罗米修斯之所痛,感受坚强 1、普罗米修斯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造福,忍受着各种痛苦的。找出来在节前做上记号。 2、再请快速读读6----8自然段,看看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都是怎样的痛苦?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难以忍受、无法形容、漫长无边……) 3、让我们第三次读读这三个自然段,你觉得哪些句子特别强调了普罗米修斯的痛苦,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4、现在请你认认真真读刚才划下来的句子,选择其中你最想读的一句,反复地读读,待会儿比比,看谁用朗读来体现出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是难以忍受的…… 5、交流反馈: 句子(A):品“死锁悬崖”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1)指名朗读,感悟“死死地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照片或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的高大形象。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学习难点: 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的高大形象。 教法指导: 阅读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目标导入。 1、同学们听说个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吗? 2、介简普罗米修斯。 3、呈现目标:略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圈画重点词语。 2、同桌学词语。 惩罚啄食小心翼翼烟火袅袅大发雷霆悬崖峭壁 3、学习重点词 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赫剌克勒斯 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 4、根据提示练习分段,交流。并结合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没有火种——盗取天火——受到惩罚——重获自由”

三、合作探究。 1、读第一段,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天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理解“决心”一词: 3、“决心”一词换成"决定"你觉得好吗?换词语比较朗读,适当讨论。 4、请模仿普罗米修斯的语气来表达一下这种决心。 四、展示交流。 1、课件出示:“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2 读句子,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进行回答。 3、你能说说人类没有火种的日子是如何的困苦吗?再读句子,体会。 4、适当想象:人们没有火的种种困苦还有哪些方面? 5、试想一下,从未见过火的人类,此时见到了神奇的火种,他们心情如何?人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欣喜若狂的心情?你能想象一下人们欣喜若狂的场景吗?(生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五、课堂检测。 练习说话:“人们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只好▁▁▁。 动笔写火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六、课堂小结。 小结:因为有了火,人类就能吃到熟食,而熟食能促进人大脑的发育,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冶炼金属,不再用那些粗陋的石器工具,从此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因此,文中提到——“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读) 难道你不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吗? 七、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将人们欣喜若狂的场景写下来。 第二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

第14课《普罗米修斯》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xiù)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fēn)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ù)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yā)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hè)拉克勒(lè)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wǎn)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

31 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我会读14个生字,并会写“焰、膝、饶”3个生字。 2、我学习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会读1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学习抓住人物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 边读边想象,在读中感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神话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并说出神话故事的名称。(课件展示图片) 师:从这些神话故事中你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什么特点? (神奇性,想象丰富)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认识一位给人类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呼唤她的名字(齐读课题)。

2、明确学习目标 师:在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先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指名读。 师:有信心完成吗? 3、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都会读吗?(自由读一遍,指名读,齐读) 师:读一读蓝色字体,你发现了社么? 4、指导书写生字 师: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词语都会读了,我们现在写写这三个字。仔细观察,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说,师板演,同桌互评) 5、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书读得怎么样呢?咱们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老师只点火车头,接下来谁读由前一个读的同学指定,听明白了吗? 学生读书。要求:边读边画出文中提到了几位神?并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交流文中出现几位神? 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五位神(读他们的名字),谁能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默读课文1、2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感受神话的神奇吧!请同学们们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14 圆明园的毁灭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然后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运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心和悲愤,激励读者要奋发图强,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毁灭、殿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感受作者是怎样呈现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到走向毁灭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与默读结合法 五年级强调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因此本课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默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主旨,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课堂学习要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重点词句,要准确领悟课文主旨,加深对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

1.自主识记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识记字音字形。 2.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说一说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圆明园》(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和圆明园遗址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课文注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 3.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表理解词语。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讲解难理解的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紧扣文题。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曾经壮观华美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请同学说一说,课文从哪些角度介绍了圆明园。 提示:位置,建筑,文物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这么说呢? 2.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圆明园位置在哪里,由哪三园组成?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②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设计 设计者:庄永峰 课题:14、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活动调整与反 思 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太阳神阿波罗、主神宙斯、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投影片出示长句: (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先让学生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火,再练说。) (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这四个字。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完成)要求:A:选用文中两句话,自己想一句。 B:选用文中一句话,自己想两句。 C:不用文中句子,完全自己想。 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第二课时 一、谈话 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二、精读课文2——6节。 1、自由读课文2——6节,思考: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句子。 2、学生讨论,相机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教案

13、白鹅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

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词语的处理 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写的?你有发现就可以与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与朋友讨论。(学生分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2、课件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那现在你对“高傲”这个词语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5、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认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后,用生花妙笔表达了自己的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你想从本课中,学习些什么呢?同学们相互启发议论。 6、课件: a)词语通俗、准确: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b)句子生动有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来写。“鹅是高傲的动物” d)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课文,并拓展。 1、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