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演替作业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演替作业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演替作业
苏教版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演替作业

生物群落的演替

1.有关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原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 .原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 ?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C. 一般来说,原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

3.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A ?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环境变化T物种竞争T环境变化T群落稳定和平衡

B ?环境变化T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物种竞争T群落稳定和平衡

C.裸地形成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物种竞争T环境变化T群落稳定和平衡

D ?环境变化T裸地形成T物种竞争T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T群落稳定和平衡

4.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B .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 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

D ?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

5.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

B .改变产业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D.增加植被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7.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 .围湖造田

B .过度放牧

C. 封山育林D .退草还耕

【能力提升】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快

B .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 .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

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 .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D .垂直结构

10.下列关于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群落也像群落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B .原生演替一般都比次生演替进行得快

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D .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是原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11. 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 )

A .地衣使土壤有机物增多

B .有机物越丰富,土壤透气性越差

C.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D .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12. 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 选

)()

A .光裸的岩地上最终也会演替出森林,属于原生演替

B .农田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 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这种现象属于次生演替

C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火灾过后的草原群落演替,其演替过程开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并绘制了如下两图。 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

乙 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

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 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放牧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

__________ ( “促进”、“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乙图中

____点 对

应的放牧量。 ⑵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线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图中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 A ?D 之间,为什么?

⑷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 C 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⑸请列举两点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措施:

[实验拓展】

14.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 S02溶液、盖玻片、显微

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

探究过程:

a ?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 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b.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并进行标号,即为 A 、B 。向A 烧杯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 ; B 烧杯加入 ________________ 。

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察, 以后每隔

3天,对原生动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观察并记录。

d.分析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补充探究过程中的空缺部分。

(2) 加入干稻草并加水煮沸的目的是: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观测到的生物来源于

(4) 其中加蒸馏水的烧杯,结果如图所示:

0 10 20 卵 40 50 60 70 R0 90 培养时间F<1 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培养液中有机物较多时, 种群中 ________ 、 ________ 占优势, 然后随有机物减少而减少,最后,培养液中所有的动物种群终将灭亡。

② 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演替群落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

生物群落的演替答案 1. C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应是原生演替;不论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在环境适宜条 件下所形

成的群落内均有竞争现象;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所形成的终极群落均是森林。

2. D

本题主要考查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3. A [本题从群落演替的方向、原因及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环境变化是该群体演

替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群落结构向复杂的方向进行, 并依次经过了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 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

4. C [群落演替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

度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海洋中与陆地上的群落都是在不断演替的。 ]

5. C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是为了改善西部地区的生

态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 C [群落的演替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不能任意 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

7. C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 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 对环境资源利用

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 ] & D [根据发生环境的差异, 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与次生演替相比, 原生演替经历时间长,速度要缓慢得多;演替若不受外界干扰, 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相对稳定, 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 火灾过 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基本不变,甚至还保留着植食性昆虫的繁殖体, 因此,再重新形成森 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数F 个mL 性增加+所4有 滴虫

臨毛虫

变形虫

农IT1中的次生谊禅 一艇起点生物为一> 年生臣本擅物 顶生演替:

怦劳,速度粧

的能 iSWJJIi

进样、鞋肾赧養

9. C [ 在森林被破坏后,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从杂草到白桦林及针叶林,该现象为群落的次生演替。 ]

10. B [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是从无到有再到发展繁荣,时间较长,所以演替进行的慢;群落演替主要受内因决定,外因也影响演替;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属于原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

11.B [地衣阶段中的地衣使土壤有机物逐渐增多;微生物大多数为异养,有机物越多,微生物越多;灌木会代替草本植食性昆虫的优势而发展为灌木阶段;不考虑其他因素,有机物越丰富,透气性越好。 ]

12. ABC [ 原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食性昆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食性昆虫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13. (1)次生演替促进 A (2)C?D

(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的畜产品产量

(4)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沙漠化

(5)培育优良牧草,消除有害植食性昆虫,提高牧草产量;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发展季节性放牧;提倡划区轮牧;采取合理灌溉、施肥、灭鼠、防旱等措施;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等 (答对两条即可 )

解析放牧引起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草本植食性昆虫是群落演替中重要的物种。一般正常的放牧,能促进牧草的发育,增强其再生性,提高营养价值。因此,适当的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发展和维持、畜产品产量的提高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过度利用,长期过度的啃食及践踏,超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则常常引起草场的退化,即植被的“逆行演替” 。根据放牧引起的演替规律,对草场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消除无价值的植食性昆虫物种,提高有价值牧草的生产率,可以防止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封育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积极的方法是对退化的草场进行改良和改造,建立起保护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制度。在草场建设上实行“ 划区轮牧”,通过轮牧,缩短家畜的啃食期,延长草原休整期,并可使优良牧草开花结实,自然落子,为提高植食性昆虫覆盖度创造条件。

14. (1)b.适量的S02溶液等量的蒸馏水c:相对密度⑵①灭菌②提供有机物⑶

空气和加入的池塘水(4)①滴虫肾形虫②由复杂到简单

解析干稻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而不能有其他生物干扰,所以要灭菌;观察 S02对群落生物的影响应设臵对照实验,而最终观察到的生物来源于加入的池塘水或空气;在研究群落数量变化时只能从其相对密度来考虑;从实验结果的曲线中可知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在起始段内数量较多的生物是滴虫、肾形虫;由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是有限的,所以生存环境变的越来越差,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试

2019-2019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生 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下列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 电磁波 B. 植物分泌的物质 C. 蜜蜂跳舞 D. 昆虫的性信息素 3.实践证明:混交林要比纯种林生长良好,其本质原因是() A. 混交林适应性强 B. 混交林抵抗力稳定性高 C. 混交林恢复力稳定性高 D. 混交林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4.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等作用,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其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红树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其直接价值 B. 完成红树林碳循环的两个关键成分是A和E C. 碳循环过程中,能量也随之循环流动 D. 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5.下列关于碳循环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是可以循环流动的 B.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与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形式不同 C.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D. 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可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6.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 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 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B. 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 C.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D. 被分解者分解 8.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A. 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 B. 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C. 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 D. 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 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推测在以下4个密闭的生态瓶中,金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 ) A. B. C. D. 11.某生物小组考察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部分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具有的能量最多 B. 稻秆作为饲料喂养家畜,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 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D. 农民拔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提高能量传递率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最新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水分和无机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保持人体稳态的生理意义。 [教学重点]下丘脑对水分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 醛固酮对无机盐的调节。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预习,教师精讲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产热的原因? 2、人体产热的器官?人体散热的器官?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那里? 4、人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甚至。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答案 新课引入: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看书,预习,完成导学大课堂中的知识预览部分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精讲: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如水的摄入量主要由大脑皮层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相反,当机体含水量增加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平衡的原因。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也可以引起渴感。5.水和无机盐在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能够调节体温、促进物质代谢(如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起润滑作用(如关节腔的滑液,能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唾液中的水分使食团润滑而易吞咽。);无机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1 / 7 第4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1.概念: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或所有的生物)(准确记忆) 2.正确理解群落的概念:(理解) ①“同一时间”:随时间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②“一定区域”: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③“各种生物”: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④“集合”:群落不是生物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 ?全部种群???→?所有种群 群落 4.种群和群落的比较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地位:丰富度是群落的首要特征 ③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 落结构也越复杂 三、种间关系 2 / 7

相互依存, 减少,呈现“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数量上呈现出 ①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最终 败,如图 ②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近, 随环境等外界因素发生周期性变化,如图 对寄生种群有利,对寄主种群有害。 【规律总结】 1.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 (1)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互利共生 (2)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捕食 (3)看起点,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0——竞争2.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3 / 7

(完整word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 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五节群落演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能力目标:调查身边群落的演替情况,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P78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资料后思考: 思考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就是本节要讲述的内容) 思考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________________的。如果________________受到干 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________, 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__________,最后,群落会达到一个 __________的阶段。 2、像这样随着__________,一个______被__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二)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1)初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生演替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裸岩阶段、______阶段、苔藓阶段、____植物阶段、灌木阶段、________阶段。 思考3、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思考4、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思考5、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 (3)除了裸岩上的演替外,水生演替也发生属于初生演替。 水生演替常开始于水域和陆地环境交界处,即沿淡水湖或池塘的边缘。由于水生植物的占据和动物带的有机物使池底逐渐变浅,然后变成陆地。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______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的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 乔木森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群落的概念 2.识别群落类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2.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群落的涵义 2.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学情分析 “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在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以及课本上的资料,讲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最后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 群落的结构预计用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讨论: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三生物必备知识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一、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和组织液 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4、内环境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

二、稳态 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三、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 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 (最接近人体的体温) 3、体温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 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 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四、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 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五、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另还有立毛肌) 散热器官:皮肤(与皮肤中血管、汗腺的活动有关)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器官产热增加: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增加,另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散热器官散热减少: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器官散热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 产热器官产热减少: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减少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 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负反馈) 小结: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 2、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 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过程: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钠升高、血钾降低(反之则相反) 小结: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五、血糖调节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目标导读] 1.通过对教材P71问题探讨中池塘群落的分析,能够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结合教材P72~73的资料分析和生活实例,理解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3.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重难点击] 1.种群的种间关系。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课堂导入 方式一: 右图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图片,草原上生活着 各种生物,如草本植物、小灌木、昆虫类、小型鸟 类、啮齿类、蛇类、植食性动物类、肉食性动物类, 还有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等等。这些生物共同构成 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如何?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何?生物群落有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呢? 方式二: 在一片农田中,既有作物、杂草等植物,也有昆虫、鸟、鼠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所有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种群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通过种间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在一个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群落及其物种组成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 阅读教材P72相关信息,可知: (1)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上述差别的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由表中信息可推测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越低。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实验原理 ①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②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⑤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实验步骤

【2020年】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时练习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时 练习汇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内环境的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 解析:选D 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 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引起组织 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 出现了水泡, 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② 解析:选C 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 ②为组织液, ③为组织细胞, ④为淋巴, ⑤为血浆, ⑥为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形;组织液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由一层细胞构成, 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是组 织液。 3.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脑脊液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 解析:选A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与外界直接相通, 既不属于细胞内液, 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是外环境。 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 解析:选D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 过氧化氢酶存在细胞内, 载体位于细胞膜上,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2、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

a 、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 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J型增长” 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时间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 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 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 《种群的特征》 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那么 甲、乙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3.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种群的空间特征 D.形态特征 4.我国全面放开二胎,从种群特征看,这种特征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5.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A.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C.现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现有人口男女的健康状况 6.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分别是( ) A.标志重捕法、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样方法 D.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选择适宜的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对于种群性别比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 B.种群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C.性别比例对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决定性作用 D.根据性别比例可以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9.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 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39×34÷15 10.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 B.随机选一个样方,其密度就是整个种群的密度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D.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不一致则舍弃 11.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12.如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 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存活率 B.每只蝌蚪变态所需时间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 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高种群密度下,蝌蚪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生物群落的演替》 学生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 《生物群落的演替》 1.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到灌木群落阶段所需的时间 相对较短,其原因是( )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 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③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3.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 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 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 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5.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 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时达标训练(共20份word可编辑含答案)

课时达标训练(一)生物科学和我们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表显示了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2.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的入侵使这些地区()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环境更和谐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3.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黑暗的地方 C.两个花盆的温度不应该一样高 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 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等 5.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大量繁殖,禁止捕猎 B.让当地人滥砍乱伐,狂捕乱猎,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D.砍掉原有林木,营造人工树林 6.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7.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8.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9.如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目的是()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人教版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作业

、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A .水源和土壤 B .细菌和真菌 C .各种动植物 D .有害的生物 3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1850 1875 1900 — 间 / 年份 A .捕食关系,N i 为捕食者,N 2为被捕食者 B .捕食关系,N 2为捕食者,N i 为被捕食者 C. 竞争关系,N i 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 2为失败者 D .共生关系,N i 、N 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7.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 自我小测 5.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 C .优势种 ) B. 物种的相对数量 D .生长型 6.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 N i 、N 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 160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一群落及物种、种群、群落的比较 1.群落,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 分,即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分解者的生物集合不能称之为群落,如生活在同一池塘 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 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态 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提醒】判断是否是一个群落,要把握三个要素:“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和“全部种群”,包括了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2.物种、种群与群落的区别与联系,

3.个体、种群、群落间的形成关系及区别,个体―→具有????? 年龄性别 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 种内关系 种群―→具有?????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种间关系 群落―→具有? ??? ? 群落的构成群落的演替 知识点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如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藓。这种分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水域中的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如湖泊、海洋的浮游动物就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2.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别,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我们也称之为镶嵌性。如林冠光照的不均匀性造成下层植物不均匀,光照强处生长着阳生植物,光照弱处生长着阴生植物,几乎全部遮闭的树冠下,很少有草本植物。 知识点四群落的物种组成 1.研究意义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2.物种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 【实验】题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实验原理 用采集罐、吸虫器等取样,调查样土中小动物的种类、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①记名计算法:即在一定面积的样土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适于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种群。②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实验目的 ①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②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情况。 ③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④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3)实验过程 ①材料用具:取样器、花铲、塑料袋、瓷盆、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吸虫器、显微镜、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纱布、硬质饮料罐、剪刀、笔、标签等。 制作取样器→制作取样器→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撰写报告→交流讨论。 ③统计和分析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