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志敏老师的“真”语文课 (2)

贾志敏老师的“真”语文课 (2)

贾志敏老师的“真”语文课 (2)
贾志敏老师的“真”语文课 (2)

贾志敏老师的“真”语文课

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朴实无华,朴实到只用粉笔和黑板,无华到老师只用嘴的语文课,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

一次,贾老师给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讲阅读与写作。课前他用工整的板书在黑板上(没有加标点)写下当天要讲述的古文,内容如下:一人家贫卖画以度日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恐一日可售试之然。38字的小文在贾老师的讲授里简直幻化成短文、学生和老师的三重交响曲,真实、和谐、动听而引人回味。贾老师首先由古字说起,明句逗、释意。他说到古文的三大特点无标题、无标点、语言简练,然后让学生练标点并指导学生诵读。特别值得说的是学生一听要求诵读就开始集体诵和拿腔拿调。贾老师立刻止住,说“不要拿腔拿调,就要按照正常人说话那样读。”他又点了几个学生读,学生还是习惯的拉着长音“家~贫~”,他说,“不是家~贫~,就是家贫!”纠正后,让全班跟着他一起学“家贫”。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发出的不是假声,而是真声,是活生生真人真生活中的样子,真好!

在分析短文教学时,贾老师紧紧扣住文本内容讲解,既不添枝加叶,也不虚张声势,真真切切说文,实实在在讲课。比如讲贫字的理解,让学生用成语表达,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贫困潦倒---,学生用了一串,忽一生说,他家里穷极了,老师马上说意思对,但不是成语。又

如恐字,学生分别答恐怕、可能、也许--,有生说恐惧,贾老师马上纠正你再看原文,这里是害怕吗?贾老师的分析抓重点字、词,抓重点字、词在篇章中的理解和运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也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

在指导学生练习上,贾老师简直达到调度有余、出神入化之境地。他先要求学生用十分钟时间将古文扩展成五百字的文字,然后让学生当堂练习,有的念开头,有的念中间,有的念结尾。贾老师的评价不仅真,而且实。有学生说,他好不容易爬到山顶,贾老师说,你这是废话,思维不清楚,该写的不写。有学生说,他穷得像乞丐一样,贾老师马上止住,别瞎夸张,这位画家是穷,但不是穷得像乞丐一样.有学生又说,他的家贫穷得布满了蜘蛛网,贾老师马上说,蜘蛛网不是穷,是脏,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但却得到了真实的语言感受。他夸学生也同样真实。有学生说,这位画家画了一天卖了一年也没有卖出去,而画了一年的那幅栩栩如生、人见人爱,贾老师特别表扬这个孩子“人见人爱”用得好---。贾老师就是在这样的真实的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过程当中,提升与锻造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贾老师的语感特别好,这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也是传家宝,但现在像要失传似的。有学生说到年轻人和青年人,他和学生说,可以说年轻人,但你是“青年”后面就不用加人了。还有最后让学生给这段小古文加题目,诸如一个画家的故事、一幅画的故事、果然如此、倒过

来试试、成功的秘诀、慢工出细活----,学生们一个个题目蹦出,老师都点头称是,不去逼学生说主题、提升思想,让感受语言之美,尽情尽意。

贾老师在课堂上体现出对学生的真实真诚的爱。我们在听课中经常见某些老师在上课前说“老师爱你们,老师喜欢你们,你们喜不喜欢老师啊”之类的问答,矫情做作又让人想笑。贾老师没有这些废话,直接讲课、直接入题。伴以在学生中间走动,不时抚摸下孩子头,纠正坐姿。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会走过来倾听,“嗯,不对,这里应该是……”“好,很好,这句特别妙……”学生每念一句,贾老师都及时指出其字句中的优点和不足,一字、一词、一句地指导修改。在听学生回答时,他经常用手按男学生的肩膀,嗔怪着,”你刚才没听啊,你要听啊。”遇到好句子,他不吝赞词,抬高声调的夸。正是在这表扬与批评、宽与严之间渗透出一种真挚的爱。我认为,赏识教育不是对学生一味说言不由衷的好话,甜得发腻的夸奖,真正的爱应该是严格加赏识,表扬与批评,而贾老的课堂上充满了这种严格教学和慈悲关爱相结合的真爱之氛围。

贾老师的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动听的音乐,也没有眼花缭乱的画面,没有煸情的话语,每一句话都真实自然,每一个指导都恰到好处,每一句点拔都能让孩子有所进步!在贾老师的引导和教授下,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能够得到真提高。正是“洗尽铅华呈素姿,返璞归真为

语文”。

贾志敏老师的课,只用粉笔、板擦、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老师讲学生听和练。朴素的表达真诚的教学和逻辑严谨的环环相扣以及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引导,都令人耳目一新。

语文课要练语练文,少来花里虎哨。语文教师也要学语文,优秀语文老师更该学语文!学会语文和说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贾老要求我们:1、老师上课,就是借教材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写话训练。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2、时下的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正趋向于商业化操作,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课堂变成舞台,执教者由于在意听课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表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展示演员排练的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课堂上,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3、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学则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严谨和规范,需要按事物发展规律行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

古人教语文比现代人强得多、效率高得多、魅力大得多,虽然教学手段简单得多。以PPT为例,那本是国外传过来的舶来品,本来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对于很复杂的事物进行形象展示的过程。现在我们随意的一个会议都用PPT,甚至到了语文教学中来,看不出难点重点,只是把稿子搬上去了,滑天下之大稽还自觉挺美。如果是数学为了展示复杂的公式推理或展示物理实验过程等,尚可。但是,现在则是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更可怕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还要随意的一个会议都用PPT,甚至到了语文教学中来,看不出难点重点,只是把稿子搬上去了,滑天下之大稽还自觉挺美。如果是数学为了展示复杂的公式推理或展示物理实验过放出音乐、鸟声和画面,讲啥展示啥,让孩子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没有任何文字感受力。我们现在的语文课,要姓语更要姓文,少用PPT和其他音像设备。这些东西破坏了学生对于语文感受,使本来完整而美妙的语文变成了支离破碎,由大脑感觉和发生器官感觉的东西变成了视觉和听觉的东西。孩子们学习语文不是提高视觉和听觉而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贾志敏老师是真语文人,贾志敏老师是真学语文,贾志敏老师是真爱语文!愿“贾老师”越来越多!愿真语文课越来越多!

教师读书笔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读后感 这本书,刚读了序言我就爱不释手,深深地被窦老师的成长过程所打动。尤其是她的那句“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位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对待工作的情愫。一气呵成,连续几天我都沉浸在窦老师所营造的主题教学的情景中,心情随她的课堂进程起伏跌宕,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深陷沉思,时而为老师连珠妙语拍案叫绝,时而对学生精彩表现赞不绝口。 她的教学激情四射而充满深情。《再见了,亲人》、《秋天的怀念》、《圆明园的毁灭》等篇目的教学中,学生无不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在《再见了,亲人》教学中,窦老师没有沿用那种已被多少人用过的“分层次、找规律、再迁移”的方法,二是设计了“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大写意、叠加式结构,置身课堂的情境,学生情动辞发,“忆”、“讲”、“诵”、“别”都成了内心书抒发的需要。巧妙的是,这“忆”、“讲”、“诵”、“别”中又无声的包孕着多种言语能力的训练。譬如,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到事例好

好揣摩,看看怎样通过你的‘讲’,大家就觉得是亲人”,这不就是体味基础上的整体性的语言积累与表达训练吗?在学生讲述完之后,教师出示句式,让学生做概括性练习:为了志愿军,大娘();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大嫂()接着,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语言和思维获得同步发展。明明是训练,可是,学生丝毫不觉得在做练习。他们是在“讲亲人”啊!情绪怎能不高涨,思维怎能不活跃?这就是“文化”统领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巧妙落实。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窦老师结合教学向学生呈现了丰富的历史素材,提供了火烧圆明园的背景资料,最后还向学生介绍了与圆明园有关的4本书,这些都与课文融为一体,体现了窦老师对教材深刻内涵的独特解读能力,真可谓底蕴厚实、博古通今,难怪有专家用“大将风范”来评价都老实的课堂教学。《秋天的怀念》教学中,窦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母亲的行为,通过关注三处“悄悄地”这些细节背后传递的信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揣摩中,把握母亲对肢残的儿子的“细心”、“耐心”、“小心”,进而感受母亲的“良苦用心”、“苦口婆心”,如此这般,“谁言寸草心”

贾志敏老师的教学思想

贾志敏老师的教学思想 作为一个老师,怎么样能让学生喜欢你教授的课程呢?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呢?让我们浦东名师贾志敏老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寓注意力教育于无意之中 给小孩子讲课,最重要的就是在小孩子不知不觉中,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我们看看贾老师怎么做的。她上课伊始就向同学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用什么?学生说:耳朵。老师纠正:不是耳朵,是眼睛。要用眼睛听课,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我们都知道:用耳朵听是一种被动的听,有了眼睛的介入,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集中,效果才会更好。简单一句话:提示了听课的要领,恰当地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岂不妙哉?贾老师善于观察,才能发现这种小学教育的细节问题。 寓自信心教育于评价之中 作为小学生,老师的鼓励往往能是他们高兴好几天,甚至几天下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老师的批评他们也会记得很清楚,努力改正,来博得老师的夸奖。贾老师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实践与课堂,在他的课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富特色。有些评价甚至是我们以前被心理研究人员斥责的方式。比如,心理研究人员提出:课堂上忌讳对学生说:你真聪明。这样不利于学生归因。教师的评价应该引导学生恰当归因,如你注意听讲啊!你动脑思考了等等。贾老师的课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种评价的压力与激励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全程积极主动地学习、表达,生怕被人说成不聪明。勇敢、自信的情感态度目标于评价中达成。贾老师对小孩子的心理了解很深,否则他的这种自信心教学方法也不会取得这样成功。多多与小朋友相处,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学会更多。 寓习惯培养于细节之中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来看看我们贾老师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是怎么处理这些细节的。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在学生

贾志敏老师《我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

贾志敏老师《我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 时间:2015年10月29日上午9:20——10:00 地点: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阶梯教室 整理: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婷婷 师课前板书:fá shòu fǚ sā 伐瘦辅撒 gāo liáo jí suì 羔聊疾祟 腿脚有疾.足音辨.人 深信不疑.措.手不及 版块一:解题导入 师:小朋友坐直,眼睛看着老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 师:请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哪个小朋友认识?这个字不大写。(板书:發)横撇、点、撇、撇、捺(回头看一眼学生),然后下面左边是一个“弓”,右边是“建设”的“设”的一半,最后一笔不是捺,是点。这个古怪的字有认识的吗?果然有不认识的。谁认识? 生1:发 师:你念呢? 生2:我觉得也是繁体字的“發”。 师:是繁体字的“發”,你比她说得更好!你怎么会认识的呢? 生3:因为以前我爸妈在老家老是打麻将,(众笑)所以我就认识了“發”。 师:(举起麻将牌“發”)麻将牌144个,其中有4个就是这个字“發”,打牌的时候叫“发财”。现在,我们把“發”字简化成这个字了(板书:发)。跟我念——发(两遍)我在手机上查了这个字,点到用“发”组成的词一共有20个。(师举例)“发生”——前

天,阿富汗北部发生了一起7.8级的震。到现在为止,死了100多,临近的巴基斯坦死了200多,一共300多人死了。还有“发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造福于人类。爱迪生是一个发明家。还有什么用“发”组成的词?居然有人一个都不知道。(众笑),说。 生1:发现 生2:发财 师:哦,你喜欢发财。(众笑) 生3:发言 师:对。(指一个不举手的学生)这个同学不发言。 生4:发掘 师:对。发掘的许多文化遗产。 生5:发起战争的“发起”。 生6:发源 生7:大发雷霆 师:这是一个成语了。 生8:发表 师:发表看法。 生9:爆发 师:用“发”可以组成不知多少词。比如:发展,发展银行,发展得很快。一个小朋友说“发现”,这也对了。(板书:发现)一起读——发现(三遍) 谁能够用“发现”来说一句话,谁发现了什么。 生1:考古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 生2:牛顿发现了地球有引力。 师:对,地球万有引力。这就叫发现。 那么,什么叫发现呢?谁能够给它下个定义,如果你编字典的话,什么叫发现?说得不好没关系的,说错了也没关系的。你说。 生1:就是知道了一个新的理念、新的知识。 师:真好!人家不知道的理念、知识,你知道了这就叫发现。还有吗? 生2:就是一个东西本来就有的,然后一个人把它找了出来。 师:本就有的,大家不知道,后来我们把它找到了,就叫发现。

洗尽铅华呈素姿返璞归真为语文——听贾志敏老师公开课有感

洗尽铅华呈素姿返璞归真为语文——听贾志敏 老师公开课有感 2013-12-02 15:45语言文字报 公开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然而,如今很多公开课正趋向于作秀,讲台成了舞台,学生成了配合老师表演的演员,这样的公开课令人痛心。公开课应该怎么上?语文应该怎么教?本文作者听了贾志敏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后认为,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语文教师要向贾老师学习: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请看—— 王桂芹丁维升 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朴实无华,朴实到只用粉笔和黑板,无华到老师只用嘴讲课,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 贾老师给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讲阅读与写作。课前他用工整的板书在黑板上写下当天要讲解的古文(没有加标点),内容如下:一人家贫卖画以度日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恐一日可售试之然。38字的小文在贾老师的讲授下幻化成了短文、学生和老师的三重交响曲,真实、和谐、动听而引人回味。贾老师先由古字说起,明句读、释意,然后让学生练标点并指导诵读。学生一听要求诵读就开始集体拿腔拿调地诵。贾老师立刻止住,说:“不要拿腔拿调,要按照正常人说话那样读。”他又点了几个学生读,学生还是习惯性地拉着长音“家——贫——”,他说:“不是家——贫——,

就是家贫!”纠正后,让全班跟着他一起读“家贫”。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发出的不是假声,而是真声,是真人真实生活中的样子,真好! 在讲解短文时,贾老师紧扣文本内容,既不添枝加叶,也不虚张声势,真真切切说文,实实在在讲课。比如讲“贫”字的理解,让学生用成语表达,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贫困潦倒——学生用了一串,忽然一学生说,他家里穷极了,贾老师马上说,意思对,但不是成语。又如“恐”字,学生分别答恐怕、可能、也许——有学生说恐惧,贾老师马上纠正,你再看看原文,这里是害怕吗?贾老师对文本的分析抓重点字、词,抓重点字、词在篇章中的理解和运用,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也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贾老师调度有余、自然顺畅。他先要求学生用十分钟时间将古文扩展成五百字的短文,然后让学生当堂朗读,有的念开头,有的念中间,有的念结尾。学生一边读,贾老师一边指点。贾老师的评价不仅真,而且实。有学生说,他好不容易爬到山顶,贾老师说,你这是废话,思维不清楚,该写的不写;有学生说,他穷得像乞丐一样,贾老师马上止住,说别瞎夸张,这位画家是穷,但不是穷得像乞丐一样;有学生又说,他的家穷得布满了蜘蛛网,贾老师马上说,布满蜘蛛网不是穷,是脏,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但却得到了真实的语言感受。他表扬学生也同样真实。有学生说,这位画家画了一天卖了一年也没有卖出去,而画了一年的那幅栩栩如生、人见人爱,贾老师特别表扬这个孩子“人见人爱”用得好。贾老师就是在这样真实的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与锻造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4月23日,在滨城区逸夫小学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现场授课和作专题报告。吴老师讲的课是一节中年级的课,在课堂中,吴老师的大师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师生的关系。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享受春天的阳光,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是那么得体,以至于我都怀疑,这是在上课吗,分明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上课的痕迹只能在黑板上找到。那种呆板的标准课堂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取而代之是洒脱的交流,师生心灵上的碰撞。刚开始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交流下,氛围逐渐缓和,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这个小东西。”这是吴老师对其中一个学生的昵称,成人之间如果说这种话,有骂人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很受用,也很喜欢这个老师对自己的称呼。 二、随意的语言不随意。吴老师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不经意的语言,仔细想来确实相当的不随意。这些语言有些都不严谨,像什么“小东西”、“还是10不10了”等等,这些随意的语言,必定是经过老师长时间缜密的思考后的结果。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就这样上来了?”,这句话黄老师想了三天,反复改了几次,最后才决定用这句话。这才是一句话,一节课用好多句话,一节课磨出来有多么的不易。这看似随意的下面经历了多少个不随意,我想只有这节课的设计者才会深刻理解和体会。 三、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想,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吴老师这节课设计得比较巧妙,很流畅的引入课题,并逐渐展开教学。 四、教师的应变能力。在本次吴老师讲的这节课中,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学生和老师由于比较陌生,配合并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吴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生动的活教材,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逐渐的进入上课状态。当出现一些尴尬时,吴老师很快就能不留痕迹的化解。作为一个听课者,听吴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学习窦桂梅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窦桂梅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在这个充满新意的季节,我于3月29日至31日和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一起前往郑州参加了全国名师窦桂梅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研讨活动。短短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我惊叹于窦桂梅老师对教材的全新的、深度的解读,惊叹于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的“温度”“广度”和“深度”,但追根问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窦老师读书、思考的基础上。窦桂梅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有底气、大气、灵气,即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涵养浩然之气。” 这次研讨活动之一是窦桂梅和她的团队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展示,每一位老师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语文教师,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特别是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中的精彩朗读展示,使我深深的明白朗读应该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的精彩朗读会使自己的课堂蓬荜生辉,更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千万别忽略你在课堂中的每次精彩的范读。既然是范读就要有个样子,给孩子读课文要理解课文的意思基础上去读,表达是要将中重音好,重音就能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其次作为以教师朗读时,准确是第一位的,段与段之间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心中要有数,最后朗读与说话之间不要有太明显的区别,对自己的声音、语气、情绪要进行合理的控制,真正做到“情”、“声”、“气”三者相结合名师的教学让我觉得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把握住文本中最值得带领学生推敲的字词、句子,然后巧妙地将这些语句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本次研讨活动之二就是窦桂梅团队的精彩报告,窦桂梅老师的《改造我们的课堂》准确的提出了我们的课堂“改什么”、“造什么”、“保什么”的问题,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也是我们现有问题的百病之源,怎样消除现有弊端,减负增效是根本。那么,该从哪里改?还是课堂!要实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就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组织教学。她介绍了清华附小“1+X”的教学模式,1为学生预学,X为学习增值,通过“预学单——公学单——延学单”使学生真正做到有兴趣、可选择、重实效、轻负担,获得最多的知识,取得更多的进步。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悟出了一点点:人活着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从事一份事业,更是应该有种精神的。只要心中有“梦”,生活就会是的“快乐”的,前途就会是“光明”的。我们大多数教师缺的就是这种勇往直前的激情。 现实是客观的,心态却是可以调整的。永葆的是对事业精益求精的激情,宁静的是对名与利的淡泊。我们应该像窦桂梅一样,笑对生活,享受生活。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关于作文教学讲座资料 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关于作文教学讲座资料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 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 贾志敏 “课外生活作文”的具体指的是什么?课堂训练作文与课外生活作文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的“结合点”又在哪里呢? 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获得的体会是:作文训练应该按“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即: 课内训练作文。 课外生活作文。 前者,着重在训练,后者则着重在表现在生活方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众所周知,作文没有诀窍,更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 读书是学习,是吸收,是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读书自有好处”的道理。“胸无点墨”岂能“下笔成文”?这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也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多写”的问题,倒要费一番的口舌议论一下的。 “多写”是泛指,是相对于“不动笔”与“少动笔”而

言的。“多写”指多动笔墨,“多写”还要“巧练”。 平时,我们常把“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有道理的。 “课内训练作文”是必须的,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命题,教师提供作文素材,教师指导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目的是多方面地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然而,事物有其两面性,这样的训练往往会有局限性,会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去写不熟悉的,乃至不喜欢的东西。 而“课外生活作文”则让学生去写“放胆文”,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只要“有所感”都可以收于笔下。因为没有了束缚,学生的写作热情可能被激发。学生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写出的作文,可能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真实生活的感受。因此,会“有看点”。这样的作文才有可能题材新颖别致,内容真实可信,语言鲜活生动。让我拍案叫绝的作文,大多来自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作文”。 这里,向你介绍几篇学生在课外写成的作文。 看爸爸刮胡子(一年级) 爸爸的脸上长着密密麻麻的胡子。每天早上,他都要对着镜子刮胡子。每当他刮胡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教我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小豆芽(二年级)

贾志敏课堂实录

平淡”之中见本色——贾志敏老师《母亲的鼓励》实录及赏析 一、故事蓄情,巧引课题 师:听你们老师介绍,你们班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告诉我,谁写得最好?(让写得最好的两生进行板演,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观察笔顺与结构) 师:请你写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的名字——母亲(一生板“母亲”)。 师:请你写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手段——鼓励(一生板”鼓励”)。 (在生书写过程中,师对关键笔画、结构进行画龙点睛的点评) 指名分别读“母亲”“鼓励”。 【评析:这样导入的目的有三:一为揭示课题服务,二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了感情的基调,三是在无形中强调了写字的重要意义。自然、朴素、实在!】

师: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我养我,她把一切献给了我。也有人说,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学着老师的样子,也说一句诗意的话,赞颂母亲的话。 生1:母亲十分伟大。 生2:母亲十分无私。 生3:我用一首诗来赞颂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真好! 生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母亲生我们养我们,她对我们的爱不求回报,只求我们上进。母亲伟大在哪里呢?举个例子,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人们赶紧抢救埋在废墟里的人。当消防队员掀开一块天花板时,惊奇地发现,里面躺着两个人,一个年轻的母亲怀抱着两岁的孩子。母亲死了,

孩子还活着。后来在母亲的手机里发现这样的短信:孩子,你活着的话,别忘了母亲。你们也有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没有什么反应) 师:还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的肝得了病,医生说,只有换肝,才能活下来。但是一直查找,没有合适的,只有母亲的肝配型是对的,但母亲的肝是脂肪肝,不能用。医生说,只有你每天跑,肝消肿了,才能用得上。这母亲就天天晚上去跑,半年里跑坏了6双鞋,肝也消肿了。后来,母亲的肝割了一块移植给孩子,孩子终于得救了。母亲给孩子的爱就是这样。现在谁也说说,你所了解到有关母亲的爱的事例? 生1:母亲为了让孩子上清华大学,筹集生活费,自己去捡垃圾。

学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复习过程

学习吴正宪老师心得体会 吴正宪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一、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在吴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中让课堂神采飞扬,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二、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领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课的标准,我不敢妄自定论。通过听吴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

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独到的课堂设计 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在《旋转与平移》这节课中,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楼房会搬家吗?”、“聪明的设计家”、“巧算长度”等解决问题的题材,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对牛弹琴”怎能只是牛之过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从教时间虽不长,可总感觉力不从心,有时进教室满腔热忱,慷慨激昂可出教室却总是垂头丧气,甚至与仰天长啸“对牛弹琴,对牛弹琴呀!” “对牛弹琴”四个字是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无力的挣扎,似乎也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安慰。可“对牛弹琴”真的只是牛之错吗?牛真的不懂音乐吗?其实不然,现在科学研究表明,给牛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奶牛多产奶。荀子也云“伯牙鼓琴,六马仰秣”。连动物都能听懂音乐,何况是人呢? “对牛弹琴”怎能只是牛之过。这只不过是弹琴的人弹不好罢了。课堂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总是责怪学生不懂老师的温情,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却很少承认是老师引导的不好,是老师教的不好。。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读完之后,让我无限感慨,我也不得不承认“对牛弹琴”更多是老师的过错。听过窦桂梅老师的课和看过她这本书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上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课,她总能煽动学生的热情。 她的教学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极具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叙述,还是评价,都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开始上课,她惯用的一句话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近感。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信。这里我摘录了她在评价学生的读书和叙述时的一些激情语言,这些相信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琴师。 ——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读得有韵味。 ——正像你们讲的那样,不光是理解课文,还要把你看到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话有理有据地讲出来,下面就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哪些话语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会儿讲给大家听听。相信你们会侃侃而谈,说出的话落地有声。 ——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读了文中的老师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其实我们阅读作品,就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也触动自己心灵的那根弦,于是你的心灵世界也得到了升华。 ——向你祝贺,同学们给他鼓掌。他把书上的语言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这真了不起! ——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他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啊。 窦桂梅老师的评价如那润物细无声的小雨,不知不觉间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以上列举的窦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只是这本书中的小部分。但“窥一斑而知全貌”,窦老师的学识是多么的渊博,功底是多么的深厚,她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又是及其丰富。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各种可爱的细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随意中镶嵌着精致,精致中蕴含着纯朴,纯朴的语言中还蕴含着巧妙的点拨。她的课堂,能够给予学生语文课上的赏心悦目,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她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欣赏;她的书,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她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体会。

贾志敏这样教作文

贾志敏这样教作文 育儿宝典 11-12 2310 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大名早已听说。今天翻阅《小学语文教师》,读到贾志敏介绍自己怎样教作文,用了两天时间,一字一字敲到电脑里,摘录下来,细细学习。 我教孙女写作文 我没有刻意要她做什么、不做什么,只是留给她垮了的空间,由她快快活活地玩。让她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她识记能力比较强,教过的汉字能立马记住,还有迁移本领。以后,跟她玩“汉字接龙”游戏。在之后,教给她成语、古诗。词汇越积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宽,其兴趣也越来越浓。 之后,我把她有趣的话语记录下来,每天一两句。比如,“爷爷今天来看我。我一看,吓了一跳,爷爷怎么怪怪的?原来,爷爷戴了一副假牙。”“奶奶烧的鱼真好吃,一条鱼都让我吃了。大人们说:孩子爱吃鱼,聪明”,“吃好晚饭,妈妈带我到‘八佰伴’去玩,我最喜欢玩‘过山飞龙’。车子开动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吓得我直叫。”我指着我记录的内容逐字逐句念给她听。因为句子是她说的,所以她更感兴趣。 日子久了,她认识的字也多了,还没上学,已经能阅读短文了。我们带她逛书店买新书,让她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一来二去,书成了她的好朋友。 那么,她怎么会写作文呢? 她爱听故事,我便讲有趣的故事给她听。讲完了,让她复述,一遍,二遍……当她讲得文通字顺了,便让她用文字记录下来。她读二年级时,便能写下数百字的作文了。

她具有组织文字能力之后,就教她观察生活,寻觅作文材料。 生活中处处皆作文材料。我见她手舞足蹈时,就提示:把它写下来就是好作文;我见她情绪低落时,便告知她:把这记下来,别人一定爱看。 又一次,她来探望我,我正闭目养神,眼镜架在鼻梁上,手中捏着报纸。她没有吵醒我,只是吻了一下我的额头,便端坐一边看书。事后,我让她把这件事写下来。没花多大功夫,她就写下了《深深的吻》。 她父亲整日忙碌,父女俩只能在电话里聊上几句。她埋怨道:“我的爸爸在电话里。”我感到这是好题材,就让她写,电话里的爸爸》。习作视角独特、情真意切。 我让她每天写日记,把一天生活中有趣的事记录下来。日子长了,养成习惯,对她来说,作文不成难事。 “阅读是作文的父亲” 孩子的表达能力要从小培养。语文课就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 语文这门学科我、分为阅读、作文和写字。阅读是作文基础;作文是对阅读进程的一种检验;写字则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的方式。 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识字、积累词汇,掌握句型、句式,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要有十足语文味。要讲“字词句段篇”,要练“听说读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什么,更要知道如何表情达意。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师学习心得-听吴正宪老师讲数学

教师学习心得-听吴正宪老师讲数学; “课堂上反复讲解过的知识,有些孩子一做题就出错。”针对频繁的出错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老师叹气这些题课堂上经常讲,讲过好多遍了,怎么就是做不对呢?孩子们没有听懂吗?怎么有时对有时错呢? 家长无耐这孩子就是粗心!做题时一定不认真。 学生无辜上次就是这样做的呀!怎么会错了呢?我又粗心了吧。 作为老师的我,会经常思考以上的问题,有时将答案归结为做题出错,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但怎么才算是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让学生不出现错题呢?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好吃又营养的数学教育”后,有了明晰的方向,仔细回味其中,收获颇丰。 一、马虎一定要归因;。 多数时候,老师、家长和孩子自己都将错题的原因归为“马虎”了。好似一下就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但不管是做题或考试前你强调多少次“要认真、要细心、不要马虎”,最终学生还会因“马虎”出错。吴老师说对待“马虎”不能马虎,必须要归因。“归因”就是要找到错误的实质原因,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个性观察学生做题的过程,查看学生书写的过程和步骤,留心学生写题的习惯和态度。也可以与孩子对话,询问出错点的想法。切记不给孩子概括性的下定义你就是粗心,马虎。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后,对症下药。 二、计算题一步一回头;。 计算题是学生感觉最没有技术含量,思想上不重视的题目。但往往在考试中出错又特别多,出错的原因让老师家长无耐,孩子们自己

都会觉的失分可惜。吴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教给学生做计算题时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回头就是抄完题后不急于往下做,而是回头看看数有没有抄错,运算符号有没有写错,都正确后再进行下一步,计算得到结果时,再回头检查加出来的和对否,进位点是否点上了。一步一回头,不着急,不敷衍,稳健地做出题目。此法妙哉! 三、精练、检查得法;。 吴老师在讲座中一再讲,平时给孩子们出练习时,一定要精准的选择题目,不贪多,不图量,让孩子在不烦躁的心态下高效的练习。学生自查作业时也是如此,不要非逼着孩子自己检查出自己做错的地方,这对学生来讲难度很大,不妨给孩子缩小范围,提醒他、引导他检查出错误的题目。没有目的的检查不易于浪费时间,也会让孩子对检查这件事情深恶痛绝。检查出错误后,不妨对孩子说你能自己找出错误,真是太厉害了。谁都不是完人,都会犯错误。聪明的孩子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哟! 吴老师的讲座虽然时间不长,但犹如一沐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坚守有营养的数学,创造“好吃”的数学,创造出适合学生口味的数学课堂,真正让学生在享受“有营养”的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好吃”,让学生真正地去喜爱数学,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谢谢!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1 作为老师,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备课,批改作业,白天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书籍。忙完一天的事,在爱人和孩子都休息了。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和繁忙,夜静静的,只有台灯散发出洁白无暇的光陪伴我度过这一天中最为惬意的读书时光。沉湎于窦桂梅的精辟见解和智慧火花中,一天的疲劳和烦心都消失了。原来專家的见解和自己的教学有这么多的不谋而合,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自己确实有一种充电的感觉。头脑变得充实了,生活变得丰盈了。虽然自己是美术教师,但是有机会看一看其它学科的文章,有利于课堂的整和,看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感觉窦老师的语文课“小心地”呵护、培养着孩子们精神的成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光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技艺,也是她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有时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 一、运用独特的视角理解感悟文本 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的每一篇实录,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不同年段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窦老师都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以往的执教者都落脚在对帝国主义的恨和“雪

我国耻,振我中华”的空洞誓言中。窦老师为了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上这节课时,窦老师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需要保持理性的反思。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运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引导启迪学生。这是教学的智慧,更是教师的责任。 二、运用激情感染学生 窦老师的语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结束后老师深情的说“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在隽永深情的语境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比如评价学生的发言情况“你真用心,谢谢你给同学提的醒儿,要多看书,注意积累”、“你可真会运用语言,读到课外阅读上的话,就在这里用来评价,这就不仅仅是积累这句话了,而是运用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就是因为你读的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才得到这样好的评价;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一笑解千“丑”;真是一笑解千“愁”,谢谢你的发现,真棒啊!”等等。 三、运用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智慧

贾志敏特级教师作文教学案例

贾志敏特级教师作文教学案例 <两个苹果>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静物(苹果),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把所观察的静物(苹果)描写具体; 2.指导学生观察课堂小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编列出提纲,确立重点,完成作文。 教具:大小两个苹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板书: 我感到十分____ 1、请学生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可以填“高兴”、“舒服”、“快活”等)。 2、老师朗读一段话,请学生根据这段话所叙述的内容,再填上合适的词: 我站在老师的眼前,耷拉着脑袋,脸红到脖子根,两只眼睛眨巴眨巴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鼻子一煽一煽的,两片嘴唇翻动几下,想说话又不敢。一双手没地方放,只是无意识地搓着衣角,两条腿无力地支撑着身体,心里真不是滋味。同学们信任我,选我当队干部,我却干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索着,如果地上真有一条裂缝的话,我一定钻进去了事!

。。。。。。 要求学生能捡出“羞愧”“渐愧”等词语。 我感到十分羞愧。 二、教师从怀中取出一只大苹果,举起让学生观看。 1、这只苹果怎么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这只苹果描写具体: 板书:这只苹果____。 2、组织学生讨论:从哪几方面去描写呢? 形状、香味、大小、重量、品种、产地、颜色等。若按接触的先后顺序,该如何排列?颜色大小形状 观看黄里透红爸爸的拳头圆圆的 闻掂香味重量 一股清香三四两 判断品种 红焦 想象果味 又香又甜 推测产地 山东烟台 3、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按一定顺序组成一段话。 例:这只圆圆的苹果黄里透红,有爸爸的拳头那么大,用手掂一掂怕有三四两重吧!放在鼻子前闻一闻,啊,一股诱人的清香沁人心脾。这也许是山东姻台产的红蕉苹果。这种苹果我吃过,它又酥又甜,老人和孩

贾志敏老师的教学实录

贾志敏老师《爸爸的老师》(四年级) 课堂教学实录 【原文】 爸爸的老师 任溶溶 谁不知道我的爸爸,可是爸爸临走以前,鞠躬的人如果是我, 他是大数学家,对我反复叮咛,那还不算稀奇, 再难的题也能解答,要我注意这个那个,因为爸爸这位老师, 嗨,他的学问真大。当然,我什么都答应。就是我的老师! 我这有学问的爸爸,我一路想这位老师,不过我念三年级了, 今天一副严肃的样子。该是怎么个人,她呢,还在教一年级。 他有什么要紧事情? 他一定是胡子很长,她是我爸爸的老师, 原来去看老师! 满肚子的学问。你说多有意思! 我的爸爸还有老师? 他当然是比爸爸强,这老老师看着爸爸, 你说多么新鲜! 是位老数学家。就像看个娃娃: 这老师是怎么个人,他要不是老数学家,“你这些年在数学上, 我倒真想见见。怎么教我爸爸? 成绩确实很大……” 我一个劲求我爸爸,可是结果你倒猜猜:你想爸爸怎么回答: 带我去看看他。爸爸给谁鞠躬? “我得感谢老师, 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就算你猜三天三夜,是老师您教会了我, 对我说道:“唔,好吧!”一准没法猜中。懂得二二得四……” 我才知道我的爸爸, 虽然学问很大, 却有一年级的老师, 曾经教导过他。 【诗歌简介】本文是一首充满情趣的儿童诗。通过“我”跟着父亲去拜访他的老师,发现爸爸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从而懂得了尊敬师长的道理。儿歌以介绍爸爸、赞扬爸爸作为开头,引着自己要跟着爸爸去看他的老师。在路上,“我”想像着比爸爸更伟大的老师是怎样的,接着揭示谜底,出人意料。原来,爸爸的老师就是“我”一年级的老师。最后揭示道理: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会他们知

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因此要尊敬教过自己的每一位老师。 【师课前板书】 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鞠躬 【教学实录及赏评】 版块一:解题(即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最喜欢过节。过节可以躲在家看书、到各地旅游、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吗?(是)咱们国家的节日特别多。10月1号什么节?(有生没举手)居然还有不知道的。(众笑)把话说完整。 生:10月1号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对的,国庆节。再来一个,6月1号什么节? 生:6月1号是儿童节。 【赏析:学习的关键是兴趣。课始贾老师就以“过节”这个话题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为后面引出教师节,从而导入课文做好了铺垫。】 师:出点难的,9月10号什么节? 生:9月10号是教师节。 师:对。看老师把这两个神圣的字写在黑板上。(师板书:教师)一起读。(两遍)出示—— 为什么要有教师节呢?因为要号召全社会尊敬老师。这一天早上,老师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着

听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名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这次活动是教育名家公开执教,走近吴老师,她的课堂和讲座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吧! 通过学习,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通过听吴老师的课,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让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观窦桂梅老师的课有感

观窦桂梅老师《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有感 双城市公正小学小学于红 今天,我有幸听了窦老师上的一节《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的课,听完后我深受震撼, 从她的课堂示范中我感受到了许多: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竟然可以是这样的快乐。 在她的课堂示范中我感受到她是在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交流,她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用心,那样的愉快。“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这一系列高频率出现的话语如果 来自别的地方,或许大家都会一笑了之,可是听她讲课却觉得亲切,自然,居然还能让人不由自主,这里用别的语句还真不能表达这样的情感,她是那样的快乐,引得听课的我也觉得快乐。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 她的这种用心做教育、不断创新、大胆提出对语文教学的改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更让我敬佩的是她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来传授知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有趣、有益的事。她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将一直影响着她周围的学生,使她与她的学生关系建立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气氛当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做为老师最希望做到的,也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窦老师在台上引领着孩子们由课文引发一场哲学思辨,此情此景,之前已在全国范围内 上演多遍,变换的是地点与学生,不变的是窦老师的睿智,因此,所到之处,人山人海—— 是怎样的一种魅力,如一块超强吸力的磁铁让我们紧紧围绕,即使课堂时长为常规课的三倍,四倍,仍让人不知疲倦,甚至害怕结束呢?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作家张丽钧的一篇美文《精神灿烂》映入眼帘,如醍醐灌顶,我想引之说明窦老师何以成大师。 “凡清代画家石涛看得上眼的书画,定然符合他给出的一个标准,那就是——‘精神灿烂’。 自打这个词语植入我的心壤,我发现自己几乎依赖上了这种表达。看到一株树生得蓬 勃,便夸它‘精神灿烂’;看到一枝花开得忘情,也赞它‘精神灿烂’。在厨房的角落,惊喜发现一棵被遗忘的葱居然自顾自地挺出了一个娇嫩花苞,也慨然颂之‘精神灿烂’。 在清末绣娘沈寿的艺术馆,驻足精美绝伦的绣品前,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这个女子能让一代魁星巨贾张謇为她写出‘因君强饭我加餐’的浓情诗句,她将灿烂之精神交付针线,那 细密的针脚里,摇曳着她饱满多姿的生命。她锦绣的心思,炫动烂漫,无人能及。 在石涛看来,‘精神灿烂’的对面,颓然站立着的是‘浅薄无神’。我多么怕,怕太多的人被它巨大的阴影罩住。我们的灵魂情态,我们的生命状态,一旦陷入‘浅薄无神’的泥 淖,它所娩出的产品(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定然是劣质的、速朽的、甚至是富含毒素 的…… 相信吧!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活成一种传奇。”相信吧。努力不放弃,我们就可以如窦桂梅老师一样,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跟着贾老师教作文 模仿,是人的一种成长方式。从呀呀学语,到蹒跚走路,乃至做事做人,无不从模仿起步。我教作文,也是从模仿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开始的。 1990年,还在作文课堂里暗自摸索的我,上了一堂作文公开课《织女塑像》。由于不谙学生的写作心理,将观察作文与想象作文混搭,将静态描摹与叙事创作掺杂在了一起,致使教学目标含糊不清,学生无所适从,一头雾水。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咬住作文教学不放,到处寻找可以学习的名师课例。在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的推荐下,我“认识”了贾志敏老师,拷贝了三盘《贾老师教作文》的录像带。我如获至宝,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看《贾老师教作文》。《学写作文并不难》、《怎样遣词造句》、《在生活中捕捉作文的材料》等20节作文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课堂上,贾老师气定神闲、儒雅睿智,或表演,或示范,或点评,似有神来之笔,信手拈来。我越看心里越敞亮,越看心里越通透。透过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我渐渐摸到了贾老师教作文的“诀窍”: 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揭示写作的秘密。在《句子的意思要表达清楚》一课中,贾老师用“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的故事揭开了“标点位置的秘密”,进而用病句“一叠厚厚的人民币”揭开了“词语位置的秘密”。在说说笑笑中,学生学到了标点使用、词序排列等写作要领。贾老师的肚子里,似乎装了数不清的新鲜例子、不计其数的经典范文,一开口,便抓住了你的耳朵,不由你不听。 用师生合作的表演再现故事的现场。《作文要有具体内容》一课中,贾老师和学生合作表演了“小明‘骗’爸爸吃桔子”的情景,把故事梗概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后,贾老师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如何写具体、如何有详有略。就是一个小小的桔子,经贾老师的“看形状、察颜色、掂份量、闻气味、数桔瓣、品滋味”,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这种写作指导的现场感,让你不会写都难。 用敏锐妥帖的点评规范学生的语言。贾老师的耳朵似乎特别灵敏,学生一念作文,他就能捕捉到遣词造句中细微的差错,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修正,这种功夫简直让我惊呆了。在常人看来似乎没有问题的语句,他都能“挑出一点儿刺”来,而且,经过他分析讲解之后,常常让你心悦诚服,释然开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已经成为贾老师作文课上一道无与伦比的风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