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

由于施工现场的需要,我公司承建的东七复建点二期一标段工程,在施工期间需安装四台塔吊才能满足主体施工要求。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为尽量覆盖整个项目的工作面,安装四台QTZ63A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塔(编号为1#塔机、2#塔机、3#塔机、4#塔机)。1#塔机安装在1#楼;2#塔机安装在3#楼;3#塔机安装在6#楼;4#塔机安装在11#楼。

针对以上塔吊布置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给塔吊带来的安全隐患,项目

部根据现场情况,特编制多台塔吊施工防碰撞措施,并提出塔吊在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

一、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的

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严格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

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的塔身。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

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

米的距离”。由塔吊现场平面布置可知,本标段四台塔吊中,相邻塔吊

的距离均大于各自起重的长度,即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处于低位

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之间的碰撞。

二、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高位塔

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超重臂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

的超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发生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部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了合理的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部配备了有合格操作证和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位的起重臂不碰撞高位的起重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六级,相当于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前臂和塔身四周采取拉接固定措施,以防止塔机受侧向风力自由回转撞击临近塔吊。另外,塔机租赁公司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吊司机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走到起重臂根部。

三、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

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有交叉处,所以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为此,塔吊安装时高塔起重臂比低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5米,高塔吊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高差不小于2.5米。如此,能保证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距大臂下端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本工程塔吊安装采用标准节高低布置,3#塔机比1#塔机高两个标准节,2#塔机比1#塔机高两个标准节,3#塔机比4#塔机高两标准节。

四、塔吊安装定位、交叉作业高度、回转角度的控制

1、吊运分工:

1#塔机布置在1#楼东南侧,负责1#楼、2#楼材料运输及进场材料的下车转运;2#塔机布置在3#楼南侧,负责3#楼的材料运输及现场材料的转运;3#塔机布置在6#楼南侧,负责6#楼、10#楼的材料运输及现场材料运转;4#塔机布置在11#楼北侧,负责11#楼的材料运输及现场材料运转。

2基础定位:除满足生产要求外,应重点考虑每台塔机臂架端距其他两台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五、使用过程控制

1、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上岗前,项目部应重点就交叉作业防碰撞措施对其进行交底。

2、熟悉各自塔机的吊运范围。

3、塔机前臂必须设置警示电笛、障碍灯。

4、夜间施工应配置充足的照明,并开启所有障碍灯,确保前臂障碍灯的工作正常。

5、每班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吊钩及吊索完好情况,并对起吊性能进

行空载试车,检查各主要限位开关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当各塔吊进行回转操作时,应鸣声提示;塔吊在小车超过20米行走时,应鸣声提示;夜间行驶前必须打开障碍灯。

7、在首次起吊重物时,应吊离地面50厘米进行制动性能试验,确保制动性能可靠。

8、塔吊与相邻塔吊前臂相对运行水平距离10米,应减速并采用1档运行,且相邻塔吊小车须后退20米范围之内进行避让。

9、塔吊操作时吊钩及吊索应尽可能保持距离10米范围内操作,如须在10米范围外操作时,应减速启动,缓慢谨慎操作,并确保吊重物端部与临近建筑物的距离大于3米。较长重物应采用拉结溜绳保护。在起吊过程中,重物不得摆动、旋转。

10、注意塔吊每次停机操作前,必须将塔机吊钩或吊钩索底端距离建筑物3米以外。

11、起重作业时,不得超载作业,将起重范围外的重物纳入吊运范围内。

六、相邻塔吊操作要求

多塔作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底塔让高塔——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轻塔让重塔——客塔让主塔

1、群塔的运行原则为:低塔让高塔。

2、后塔让先塔。在两塔吊吊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吊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吊。

3、动塔让静塔。在两塔吊吊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吊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吊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吊应避让静塔吊。

4轻车让重车。在两塔吊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吊应避让有载荷塔吊。

5、客塔让主塔。以不同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吊工作区域时,本工程高位塔吊为主塔,低位塔吊为客塔,塔吊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按以上排列顺序原则执行。

6、塔吊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

7、塔吊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动频率,且要做到专机专用。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吊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8、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吊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塔吊的编号,待塔吊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

9、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吊吊钩与被吊物。塔吊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必须环顾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

七、塔吊倾翻应急措施

1、应急小组

组长:胡贤刚张家纯

副组长:王猛江澄

组员:吴家胜吴伟吴飞葛子阳

王亮陈宏董全林李向东

1、接警与通知: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对讲机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王猛立即召集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安全抢救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2、安全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吴家胜、吴伟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①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项目经理向公司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②现场协调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③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要的照明灯光;

③质量组配合技术组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安全抢救组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

到车上送往医院。

④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

⑤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安排技术支持组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

⑥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7.3、自然灾害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1、项目部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根据气候变化安排生产,避开暴雨,雷雨、大雾、大风天气吊装作业。

2、根据雨量合理安全生产,做好现场降水和排水,关注现场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做好垂直度监测记录。

7.4、停电应急

塔吊发生停电时,如正在作业,而且吊物在空中时,这是非常危险的,如在这种情况下,现场一定要采取紧急措施:

1、划分警戒区域,设警戒标示,空中物料可能坠落,可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停止作业。

2、设专人看护,多人监管。安全员一定要寸步不离现场,负责全面指挥工作。

3、如果塔吊,吊物在空中滞留过长,遇到风力较大,而且吊的物体体积较大,尤其是板、钢筋之类的物品,摆面加大,顺风向下的施工

人员就要停止作业,以防不测。

塔吊防碰撞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

洪山村村改造开发用地K11地块项目 10#楼 塔 吊 防 碰 撞 建 筑 物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中地鼎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4月22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安全使用措施 (4) 五、几种应急处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应急救援预案 (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洪山区文化大道东,主楼地上为18-20、3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6级,均设1层地下室,由虹玉置业有限公司开发,武汉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湖北中地鼎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10#现已经做至结构20层,塔机起重臂长56M,平衡臂长14M,安装高度15 M,封顶安装高度77 M,塔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碰撞建筑物的情况,为确保塔吊使用安全,我公司对该栋号的塔吊编制详细的防碰撞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 2、《武汉市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与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武建(2008)142号) 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4、《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 5、塔机使用说明书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进度表及塔机周边环境 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 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边环境,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各塔机分别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多台塔吊防碰撞方案

MM防治指挥中心工程塔吊防碰撞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MM公司 项目部 二0一二年四月六日

塔吊防碰撞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 《塔吊稳定性要求》(GB/T20304-2006); 《塔吊安全规程》(GB5144-2006); MM中心工程图纸; MM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MM工程,建筑面积88915㎡,框剪结构,现场使用塔吊四台,型号为2台中宝QTZ40,1台中宝QTZ63,1台中宝QTZ63A,为确保安全生产,塔 吊使用时采取本防碰、撞措施。 三、塔吊在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塔吊在现场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控制每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 来预防塔吊的起重臂碰撞相邻塔吊,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位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的防碰、撞尤为重要,应根据塔吊现场 平面位置进行合理布置。本工程每两台塔吊之间水平方向距离均大于两机的 起重臂长5M以上,塔吊旋转区域周边无建筑物。 四、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塔吊在现场定位布置及安装时,要使高位塔吊吊钩与低位塔吊垂直间 距不得小于2M。当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区间时,

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钢丝绳发生碰撞。为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布置塔吊时必须对每一台塔吊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作业,同时项目部必须配备有操作证、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来进行现场指挥,当风速达到6级,塔吊必须停止作业。本工程由于塔吊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各塔吊的起重臂长,因此,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塔尖之间不可能发生碰撞。 五、具体防碰、撞措施 1、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2、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3、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 4、从施工流水阶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同一时间、同一起点,同时使用塔吊时发生碰撞。 5、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位置时,操作工人再将材料运到施工地点。 6、塔吊在升到作业高度之前,3#、2#塔吊要始终比1#、4#塔吊高出两节塔身的高度,而1#、4#楼塔吊应低于2#、3#塔吊两节塔身的高度。(本工程1#塔吊主要用于B楼裙房结构施工,初始安装时一次不安装到独立高度(低两节标准节,裙房建筑高度仅为16米);2#塔吊用于主楼施工,初始安装时比1#高出两节标准节高度,以后升塔增加附着时始终高于1#塔吊。4#塔吊用于A楼裙房结构施工,初始安装时高度为30米(不再升塔),低 于3#塔吊的独立高度40米,满足防碰撞要求,以后3#塔吊始终高于4#塔吊。)塔吊拆除时,1#和4#塔吊在裙房结构施工结束后先于2#和3#塔吊拆除。 7、塔吊同时作业时必须照顾相邻塔吊作业情况:吊运方向、塔臂转

塔吊防碰撞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714 塔吊防碰撞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通 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塔吊防碰撞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 6#楼建筑高度为76.05米,QTZ80B米塔吊的独立起升高度为47米,采用附着式起升系统后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10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5#、8#楼塔吊布置方案,决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长54米臂长组合。 5#楼安设北立面的QTZ63轩龙塔吊,臂长50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70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 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8#楼安设在东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长54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46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 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46=48m,存在互相碰撞标准节、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为确保各塔机运行正常,防止碰撞发生安全事故,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确保施工安

多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

编号:AQ-JS-0480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多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 Anti collision safety measures for multiple tower cranes

多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会宁金泰·国际花园高层住宅小区,小区工建设10栋17-27层不等的住宅楼 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工程安全生产,防止塔吊相互间发生碰撞,现场需布置5台塔吊,特制定塔吊防碰撞措施,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和《塔机使用说明书》进行编制。 二、塔吊防碰撞措施 2.1、塔吊相邻间距小于塔吊旋转半径处理措施 由于5#塔吊与9#间邻间距小于塔吊旋转半径,采取5#塔吊临9#塔吊面左右限制旋转半径方法,防止5#塔吊前背碰撞9#塔吊标节。 2.2、塔吊在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

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严格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其中端部碰撞高位塔吊的塔身。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得距离”。由塔吊现场平面布置可知,相邻塔吊的距离均大于各自起重的长度,即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之间的碰撞。 2.3、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超重壁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超重壁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发生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部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了合理的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部配备了有合格操作证和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位的起重臂不碰撞高位的起重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六级,相当与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前臂和塔身四周采取拉

多台塔吊操作防碰撞措施方案

深圳市****工程 多台塔吊操作防碰撞施工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章): 编制时间:年月日 总监审批: 监理单位(章): 审批时间: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安全运行管理组织机构 (3) 四、塔吊交叉作业防碰撞措施 (3) 五、塔吊司机、司索、指挥等人员的管理 (4) 六、防台风措施 (5) 七、安全技术交底 (6) 八、其他安全措施 (8) 九、塔吊事故的应急预案 (10) 附:塔式起重机管理制度 (12)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深圳市****工程 2、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4、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 5、13#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层高2.8m,檐口高度为 m,总高度 m。 6、现场布置一台QTZ40型山东华夏塔吊,塔吊有效工作半径48m,塔吊定位布置于13-23轴偏北5m处。同时,相邻12#楼工程施工现场布置一台QTZ55型中联重科塔吊,塔吊有效工作半径55m。13#楼塔吊与12#楼塔吊塔身直线距离61m,12#楼塔吊塔身安装高度比13#楼塔吊塔身安装高度高10米,13#楼塔吊与12#楼塔吊有42m的交叉工作区域。根据塔吊有效工作半径内有碰撞隐患划分区域:两台塔吊之间的相互碰撞。为防止现场两台塔吊施工过程中相互碰撞制定本措施。 后附:塔吊有效工作半径内碰撞隐患区域 二、编制依据: 1、《QTZ40塔机使用说明书》 2、JGJ196-201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3、GB5031—2008《塔式起重机》 4、JC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5、GB5144-201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6、本工程塔吊起重机安装使用方案 三、安全运行管理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现场塔吊防碰撞方案说明

塔式起重机防碰撞专项方案 根据南部新城土地整理红嘴子回迁房建设项目二标段主体工程特点,本工程需要设置安装2台塔吊,3#、5#楼层数为17层高度为54.4m左右,安装两台(型号QTZ40)塔吊。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作业安全,特制定该方案: 编制依据: 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范》GB5144-2006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11) 3、《起重设备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一、塔吊安装时必须按照以下布置及安装: 根据楼的层高情况,塔吊的吊臂最初安装高度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位置的平衡等)处于附近建筑物楼顶的物体高位置垂直距离不少于一个标准节(2.5m)高度,两台塔吊在安装时,自由高度分别不在一个水平高度上。 2、塔吊作业时,专职信号工负责塔吊临近作业时的安全警戒和指挥工作,信号工指挥准确,且与塔吊工相互配合。信号工与塔吊要配备对讲机,并且塔吊司机能听到司索指挥员的指挥信号,应该避免吊物、吊钩及钢丝绳、在防碰撞关键区域工作。 3、设置塔吊位置时,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塔吊吊物旋转作业时,塔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回转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坚持群塔作业运行原则

a、低塔让高塔原则:低塔在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b、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c、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 d、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e、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 f、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 5、严格遵守塔吊“十不吊”和安全操作规程,每天下班前塔吊吊臂保持与建筑物的最远距离,且塔吊的壁杆停在顺风方向位置。 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3)、吊索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5)、歪拉斜挂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的不吊; 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器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 8)、带棱角快口物件尚未垫好(防止钢丝绳磨损或割断)不吊;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完整版)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常批表

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施工组织总设计 2. 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3. 塔吊施工方案 4.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泉水新区前盐砖厂及周边地块盐岛湖小区”工程,位丁大连甘井子区前盐 村,本工程是由一个地下车库A15#ffi 13#、14#、A-16#、A1敝组成,为小高层住宅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的面积为6107平方米,其中13#、14#楼座在地下车库A15之上。A16敝建筑面积2121 m2, 1#楼建筑面积6326.14 m20 13#ft建筑面积7254.88 m2, 14# 楼建筑面积5575.78 m2, A15妣筑面积为6107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7384.8肘。 2. 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QTZ40塔式起重机技术参数见下表: 主要性能参数

4.塔吊平■面布置图

三、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 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 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乂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 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 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多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①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②建筑物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须进行合理的计算。 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 距离不得小于2”'。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问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的小于2”'。 2、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 最底层塔机的计算顶升高度H塔 5 H 塔=2 H + D+ [h f] - H 6 i=1 式中:Hi-Hs----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 D----- 塔机吊钩至起重臂下弦的极限距离; h 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 其中h 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仰臂的塔机影响就比 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 1.2~1.5m,取1.2m。Hs的 取值按塔机基础(顶)与建筑物(底)标高的相对值计算,即如果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H6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由于本工程塔机埋深不一,为方便计算均按土0.00m以上计算塔机高度,Hs=54m其 他参数取值分别为Hi=1.5m, H2=3m H3=1.5m, H4=1.5m, D=2.1” h f=1.2m,计算可得:HH 塔=54+1.5+1.5+3+1.5+2.1 + 1.2 =64.8m,即满足最高点施工时塔吊起重臂距土0.00m 高度为63.9m,如不考虑楼梯间及电梯机房使用大棋板施工,则最大高度为:63.9-3 - 61m 3、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 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①塔基高差Hj,②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③塔机塔帽

塔机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塔机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一、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 6#楼建筑高度为76.05米,QTZ80B米塔吊的独立起升高度为47米,采用附着式起升系统后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10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5#、8#楼塔吊布置方案,决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长54米臂长组合。 5#楼安设北立面的QTZ63轩龙塔吊,臂长50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70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 54+50-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8#楼安设在东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长54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46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46=48m,存在互相碰撞标准节、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为确保各塔机运行正常,防止碰撞发生安全事故,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防碰撞危险源、危险时段分析及预防 1.确定重叠具体部位:5#与6#重叠大臂24米;5#与8#重叠大臂48米,重叠塔身8米。 2.确定塔吊臂交叉重叠时的高差:5#≥6#9米;6#≥8#2.5米。

3.5#楼由于开工较早,现已施工至11层,塔吊在升降或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要高于6#楼塔吊三个标准节≥9米。故不存在大臂相撞的危险,碰撞危险源时段为5#楼在吊装钢筋作业过程中,大臂旋转至6#楼塔吊回转半径之内,容易发生碰撞钢丝绳。 4.8#楼工程刚开工,在基础施工阶段,在安装塔吊时,两方项目经理就塔吊安装地点达成共识,相互约定了塔吊吊装区域、回转区域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事项,并且双方使用的对讲机频率一致,只是不同波段,在发生相互需要协调时,双方司机调整波段就可进行协商解决处理。 5.重叠区域标记,司机明显可见。 6.6#楼项目部设专职司机3人,指挥人员4名,每班3人上下同时作业,24小时安全监护,防止碰撞。 7.配备足够数量对讲机,司机、指挥人人持机。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丹山碧水建设项目 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方案编制单位:四川省金纬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4) 四塔机平面布置 (4) 4.1 主要技术参数 (4) 4.2 施工现场各塔机首次安装高度 (5) 4.3 各塔机顶升最终高度 (5) 五安全使用及管理措施 (5) 六多台塔机群塔施工防碰撞的一般规定 (7) 七多台塔机群塔施工防碰撞安全注意事项 (8) 八塔机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9) 九塔机在运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 (10) 十安全生产责任制 (12) 十一安全技术交底 (14) 十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6) 十三塔式起重机管理制度 (19) 附图:塔机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丹山碧水建设项目工程 工程地址:屏山县新市分流区D4地块 建设单位:四川缤鹏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重庆渝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泰兴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总包单位:四川省金纬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125573.98㎡,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5092.94 m2。最大建筑为1#、2#楼层数:地上33F/地下-2F,最大建筑高度:110.6米,为高层住宅。本工程包括6、7#楼多层商业地上3F/地下-2F;3、4、5#楼为低层住宅地上3F/地下-2F及商业楼和地下车库。 1、1#楼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33层,标准层高均为3.000米,建筑高度 为110.600米。 2、2#楼建筑层数为: 地下2层,地上33层,标准层高均为3.000米,建筑高度 为110.600米。 3、3#-17#楼建筑层数为: 地下2层,地上3层,标准层高均为3.0米,建筑高度为 15.00米。 二、编制依据 1、根据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如下: (1)《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7)《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8)现行的国家、行业规范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9)公司ISO14001与OHSAS18001环境/安全体系标准,《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根据本项目部所配置的机械设备情况及技术力量;

工程施工现场多台塔吊防碰撞方案

MM防治指挥中心工程 塔吊防碰撞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MM公司 项目部 一二年四月六日0二

塔吊防碰撞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 《塔吊稳定性要求》(GB/T20304-2006); 《塔吊安全规程》(GB5144-2006); MM中心工程图纸; MM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MM工程,建筑面积88915㎡,框剪结构,现场使用塔吊四台,型号 为2台中宝QTZ40,1台中宝QTZ63,1台中宝QTZ63A,为确保安全 生产,塔吊使用时采取本防碰、撞措施。 三、塔吊在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塔吊在现场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控制每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塔吊的起重臂碰撞相邻塔吊,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位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的防碰、撞尤为重要,应根据塔吊现场平面位置进行合理布置。本工程每两台塔吊之间水平

方向距离均大于两机的起重臂长5M以上,塔吊旋转区域周边无建筑物。 四、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塔吊在现场定位布置及安装时,要使高位塔吊吊钩与低位塔吊垂直间当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区间时,。2M距不得小于 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钢丝绳发生碰撞。为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布置塔吊时必须对每一台塔吊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作业,同时项目部必须配备有操作证、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来进行现场指挥,当风速达到6级,塔吊必须停止作业。本工程由于塔吊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各塔吊的起重臂长,因此,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塔尖之间不可能发生碰撞。 五、具体防碰、撞措施 1、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2、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3、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 4、从施工流水阶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同一时间、同一起点,同时使用塔吊时发生碰撞。 5、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位置

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13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标 准版本

塔吊防碰撞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程概况 博源科技广场二标段工程,位于西安市雁翔路99号,业主为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由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陕西建科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西安裕华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C区博源国际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49927 m2(地上44343 m2,地下5584 m2),地下室埋置深度为10.200m,建筑总高度为95.700m,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安全措施

相邻工地塔吊安装好后,我项目部发现其中有1台塔吊离我工地塔吊位置比较近(见附图),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塔吊防碰撞措施如下: 1、两塔吊均安装MT-101防碰撞系统。 2、塔与塔之间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塔吊中处于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少于一个标准节(一个标准为2.5M),即我项目部塔吊安装好后低于相邻工地塔吊5m以上。由于我项目部只施工地下二层,塔吊不再升高。 3、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4、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塔吊防碰撞方案完整版

日 进贤九颂山河沁河园 3.1期 塔 吊 防 碰 撞 施 工 方 案 职务: 职务: 职务: 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 0 一七年五月 一、工程概况 进贤九颂山河沁河园 3.1 期工程位于进贤县民和镇胜利北路 299 号,总建筑面积111171.6川,由江西铭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 设,其设计单位为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 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总院 ,监批准: 审核: 编制: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理单位为江西恒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群体建筑,共包含10栋单体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灌注桩基础,层数为2-33层,其中52#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21083.42 m2,框架剪力墙结构、层数为33 层,建筑高度为99.0m ,53#、58#楼东西朝向,建筑面积为1273.81 m,框架结构、层数为2层,建筑高度为8.65m , 55#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20395.39 m,框架剪力墙结构、层数为33层,建筑高度为99.0m , 56#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13728.39 m,框架 剪力墙结构、层数为33 层,建筑高度为99.8m ,57#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3493.42 m,框架结构、层数为3层,建筑高度为11.1m,59# 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20784.15 m,框架剪力墙结构、层数为32 层,建筑高度为98.4m,760#楼南北朝向,建筑面积为822.75川,框 架结构、层数为2 层,建筑高度为8.65m,61# 楼东西朝向,建筑面积为923.89川,框架结构、层数为2层,建筑高度为8.65m。本工程垫层混凝土强度为C15 ,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 ,主体梁、板、墙、柱混凝土强度为 C25 、C30 、C35 。

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

多台塔吊作业防碰撞方案 一、工程概况: ………… 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七台塔吊设置间距较近,与临时用电输电线路也较近,为防止塔吊作业时发生碰撞,保证安全生产,特编制多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JGJ130-211) 2、QTZ40型塔式起重机说明书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组织管理: 1、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项目部负责对现场所有塔机的总体指挥、协调。塔机租赁单位负责本单位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塔机的锚固顶升工作,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日常管理,组织塔机的进场安装和拆除退场工作,机长负责本塔机的日常使用,加强使用中的管理、控制,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项目部,便于及时做出调整。 2、塔吊作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关于塔吊使用的协调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对塔吊的使用进行有效协调,尽量减少塔吊的交叉作业,尽量发挥塔吊的最大效能。 3、加强人员的管理,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责任心的塔机操作人员、信号指挥工、起重工。 4、塔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塔吊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

点,并对塔司机、信号工、起重工以及旁站观察人员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严格执行。 5、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内容及塔机作业时段安排,作业时周边作业环境,各塔机相互关系,指挥人员站位及注意事项,机械设备性能,应急措施,吊物的捆绑,天气状况等方面内容。 6、现场协调员对塔吊作业进行协调,区分作业面,最大限度防止现场塔吊作业出现相互交叉现象。 7、夜间工作的塔机,除应设置正对工作面的投光灯及现场照明外,还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设置防碰撞的红色信号灯,以示警戒。 8、恶劣气候条件施工: 1)起重作业时遇有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雾和施工作业面有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强风影响安全施工时应暂停吊装作业。 2)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恶劣天气条件工作。 3)作业人员下班后或塔机处于空闲状态时应将塔机放至于防风状态。 4)为防止气候突变,大风造成碰撞事故,1#、2#楼塔吊与3#楼即使是没有施工作业任务时,操作室也应留有值班人员,在突遇大风、暴雨时采取措施,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9、塔机的旋转:在塔机作业中指挥人员发出的旋转方向指挥口令都必须以司机正常操作时的左右方向为准,并且在指挥塔机旋转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大臂、平衡臂及吊钩吊物的周边情况,在确认无碰撞危险及吊钩越过障碍物后方可指挥塔机旋转,在转动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动作时应先将刹车打开,动作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减速直至到位后停止,然后锁住刹车。 10、指挥人员口令必须清晰、简洁,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高度关注,注意力集中。 四、多塔防碰撞的施工措施:

塔吊防风和防碰撞措施(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简介 (2) 2、参建单位 (2) 二、群塔吊交叉距计算(塔吊均以楼号命名) (3) 三、防风、防碰撞具体措施 (3) 四、附图 (5)

塔吊防风和防碰撞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宝庆中路人大门口,由A座~B座综合楼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A座楼、B座楼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七层旁边有市委住宅楼地上二十七层地下为一层。 因施工场地的限制及施工需求,故设置2台QTZ-63塔吊(A座臂长55m、B座臂长42m)。2台QTZ-63塔吊布置在:A座楼南侧,B座楼东侧。 2、参建单位 ①工程名称:宝庆皇府工程 ②设计单位:湖南金鼎建筑设计研究院 ③建设单位:湖南华南置业有限公司 ④施工单位:湖南大钧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⑤监理单位:湖南正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⑥安拆单位:A座为新邵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B座为湖南大钧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群塔吊交叉距计算(塔吊均以楼号命名) 由施工现场塔吊平面布置图可见交叉塔吊分别有:A座交B座,B座交C座,A座交C座。 经计算得:A座塔吊与B座塔吊中心距为98.15<55+55 B座塔吊与C座塔吊中心距为111.32>55+55 A座塔吊与C座塔吊中心距为88.2<55+55 因两台塔机水平距离小于两台塔机大臂长度之和,易产生相互碰撞现象。 三、防风、防碰撞具体措施 1、为防止各塔吊间的塔身相碰撞,在做塔吊基础前,计算两塔吊间 的中心距离,必须要大于臂长,因此可避免大臂与塔身相撞的发生。 2、在塔吊提升中,要注意塔身高低错开。安装A座塔吊时塔吊高度 必须比C座塔吊高出两个标准节以上;安装C座塔吊时塔吊高度必须比B座塔吊高出两个标准节以上。 3、为平均各塔吊工作量,以防大臂旋转过程中钢丝绳与大臂相碰撞, 各机垂直运输界面划分:A座塔吊工作范围在A座楼和B座楼作业;B座塔吊工作范围在B座楼作业; 4、发生六级以上的大风,各机停止作业,同时小车收回止,离塔身 5m处,吊钩离小车间距离2m处,钢丝绳不能挂在吊钩上。

塔机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03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塔机防碰撞安全技术措 施标准版本

塔机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 6#楼建筑高度为76.05米,QTZ80B米塔吊的独立起升高度为47米,采用附着式起升系统后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10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5#、8#楼塔吊布置方案,决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长54米臂长组合。 5#楼安设北立面的QTZ63轩龙塔吊,臂长50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70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 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 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8#楼安设在东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长

54米,两台塔吊之间中心距为46m,而两塔吊的前臂为54m、50 m,造成两台塔吊相交54+50- 46=48m,存在互相碰撞标准节、大臂、吊钩、钢丝绳危险。 为确保各塔机运行正常,防止碰撞发生安全事故,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防碰撞危险源、危险时段分析及预防 1.确定重叠具体部位:5#与6#重叠大臂24米;5#与8#重叠大臂48米,重叠塔身8米。 2.确定塔吊臂交叉重叠时的高差:5#≥6#9米;6#≥8#2.5米。 3.5#楼由于开工较早,现已施工至11层,塔吊在升降或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要高于6#楼塔吊三个标准节≥9米。故不存在大臂相撞的危险,碰撞危险

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示范文本

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本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 项目-警察备勤1、2号楼工程,为满足施工需要,设置二 台塔吊进行作业,2台塔机分别为1号塔机、2号塔机,保 证2台塔机同时作业的安全施工,项目部特制定如下安全 管理措施。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岳颖 副组长:王纯伟 成员:张磊、王计山、李建平、曾强胜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令、法规、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为本,关爱生

命,安全发展,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强化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地遏制事故发生,实现无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四、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1.项目部管理要责任到人,项目经理对安全施工全面负责,抓好安全施工管理,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员要认真抓好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让工人要时刻注意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项目经理汇报,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应立即制止。

塔吊防碰撞运行方案

塔吊防碰撞运行方案 一、塔吊概况及防碰措施 1、塔吊概况 由于本工程从地下室施工至装修施工,均设置四台塔吊,具体相对位置关系见平面图。 1.1按塔机基础定位图计算出各相邻塔机之间的距离,确定各塔机最初的安装高度是塔吊施工中各塔机提升高度的控制基准,在塔吊施工中有重要的意义。 1.2 附着高度及顶升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证运行中各塔机之间的安全距离、吊装高度满足施工高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顶升时序表。 1.3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安装施工电梯,其安装高度均不能超过与之相邻(或可能相碰撞)的塔吊(吊钩)高度。这不仅只影响塔吊的工作效率,关键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太大,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盲区。 二、组织管理 1、为了确保昔阳县迎宾路保障性住房钟兴家园工程施工期间各塔机合理使用、安全作业,发挥塔机的最大效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加强塔吊作业的管理、调控,应成立钟兴家园工程塔吊作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施工现场各塔机作业的指挥与协调。 组长:王素华邢会堂 副组长:王景华邢会明 组员: 2、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领导小组负责对现场所有塔机的总体指挥、协调。各塔机租赁单位负责本单位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塔机的锚固顶升工作,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日常管理,组织塔机的进场安装和拆除退场工作,机长/工长负责本塔机的日常使用,加强使用中的管理、控制,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小组,便于及时做出调整。 3、塔吊作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关于塔吊使用的协调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对塔吊的使用进行有效协调,尽量减少塔吊的交叉作业,尽量发挥塔吊的最大效能。 4、协调会定于周6下午5点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协调小组组长主持。对第二天现场工程进度,各塔吊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时段进行统一调配,并形成书面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方案

上环桥居民安置用房二期三标工程 群 塔 作 业 施 工 方

案 职务(称)编制人:: 职务(称)审核人:: 批准人::职务(称) 杭州临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日10月4年2015.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 据 (3) 第二章、工程概 况 (3) 2.1、建筑概况 (3) 2.2、结构概况 (4) 2.3、现场情况 (4) 第三章、施工部 署 (5) 3.1、技术准备 (5) 3.2、平面布置的原则 (5) 3.3、组织及管理 (5)

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 (7) 3.5、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 (8) 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 序 (8) 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 (8) 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 (9) 4.1.2、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 (10) 4.2、塔吊顶升的程序 (12)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 14 附图一、群塔施工平面布置图 .................................. 16 附图二、群塔施工剖面图 ...................................... 1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各栋号塔吊施工方案 3、施工图 13#~21#楼建筑施工图 13#~21#楼结构施工图 4、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序 GB5144-9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国1 JGJ33-20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3行 JGJ59-99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5、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第二章、工程概况 序号项目内容 居住用房 1 建筑功能 建筑物形体呈长方形,由92 建筑特点个单体组成 2.90m 3 建筑层高 建筑高度楼21# 楼19# 楼16# 楼15# 楼13#绝0.00±4 对标高54.3m 54.3m 54.3m 54.3m 54.3m

两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 (最新版)

两台塔吊防碰撞安全施工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本工程为农五师楚天红星双语幼儿园工程,为满足施工需要,设置二台塔机进行作业,2台塔机分别为1号塔机、2号塔机、2台塔机相互碰撞,.保证2台塔机同时作业的安全施工,项目部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措施。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刘军 副组长:陈江莲、张丽 成员:杨宇、蔡苗、郑占勋、塔吊司机何泽念、李一应、信号指挥工及各班长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令、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强化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地遏制事故发生,实现无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四、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1.项目部管理要责任到人,项目经理对安全施工全面负责,抓好安全施工管理,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员要认真抓好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让工人要时刻注意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项目经理汇报,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应立即制止。 3.施工技术人员应参加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对分部、分项工程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让工人懂得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要领。 4.质检员在检查质量的同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的应立即制止,并向项目部报告。 5.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控制人为不安全因素,严格按照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6.与塔机司机、塔机指挥(信号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保证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