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民工频繁更换岗位、“攒不住钱”,导致企业、工厂出现“招工难、留人难”,因此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问题至关重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为鲜明的群体特征,他们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会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影响及心态的差异性[1]。

新生代农民工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较多,虽经历过就业培训,但大多从事的是非正式职业[2],处在就业市场的边缘,对职业技能提升有更高的需求[3]。此外,这一群体往往倾向于通过消费来寻求认同感,尤其是购买一些品牌产品来获得别人的认同[4]。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较优越的生活环境、较高的文化水平、多样化的职业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和薪资的要求态度鲜明,不再是老一代农民工被动接受的思想,而是积极主动摸索和频繁转变试验,以寻求更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特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使新生代农民工接收到更多信息,并潜移默化使他们在对待工作环境和自身利益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研究认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环境、政府政策等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有影响[5]。具体而言,工资水平对就业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6],就业稳定性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劳动合同签订、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工资收入呈现正相关,与性别呈现负相关[7];年龄、受教育水平对就业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80 前”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比“80 后”的就业稳定性高;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就业稳定性越低[8]。国家通过完善工人社会保障减轻公司的压力,使公司有能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员工的就业稳定性[9]。文章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探究影响就业稳定性的因素,并从农民工、企业和政府等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旨在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问题提供一定的学理借鉴。

1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数量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的数量不断攀升,农民工总量自2019 年的29 077 万人增长到2021 年的29 251 万人,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也在增长。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需求不断升级和增多,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各行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农民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例逐步减小,从2017 年的52.9%降至2021 年的48.2%,4 年减少4.2 个百分

点[10]。

1.2 就业行业分布

新生代农民工在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以致他们在择业上更趋向于工作任务轻、多脑力、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老一代农民工在建筑行业的分布率为18.7%,在制造行业的分布率为27.3%;新生代农民在建筑行业的分布率为9.8%,在制造行业的分布率为44.4%。显然,新生代农民工不喜欢在工作环境差、工作比较累的建筑行业出苦力,更倾向于在工作环境好、工作强度低、工作时间短的制造业就业。与老一代农民工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的选择上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不同。

1.3 就业区域分布

新生代农民工的输出地中,东部占31.4%、中部占38.2%、西部占30%。

东部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资水平相比其他地区有较大优势,在收入和更多机会的驱使下,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东部地区工作,人数输入比例占到71.1%。而中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交通不便、水运缺乏、政策倾斜度不够、高水平建设高校较少等,人口一直处于外流的状态,输出率达到38.4%,

而输入率在13.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西部发展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新生代农民工向西部地区流动。

1.4 就业稳定性程度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较低。清华大学社会系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一个岗位工作的时间很短,短工化的趋势增强。比如,2018 年老一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4.540 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1.649 年;2020 年老一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4.197 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1.517 年。就业稳定性是老一代农民工的1/2,频繁更换工作既不利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因为企业培养人才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

2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现实意义

2.1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工农间的差距、城乡间的差距、地区间的差距和收入差距,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不协调局面。在新时代不仅要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要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

现阶段,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也刺激了农民消费,同时农民大规模进城就业,间接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土地经营呈现出规模效应,缩短了城乡间的差距,由此也促进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2.2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农民工群体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50 岁以上的农民工年龄从2017 年的21.3%增长到2021 年的27.3%,而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并且面临父母养老、买房、结婚、养育儿女等责任。提高就业稳定性可以使新生代农民有固定工作,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总之,农民工外出就业能够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增

加其年收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3 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城乡矛盾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农民工和工人之间的不同待遇损害了农民工应有的权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延缓我国迈进共同富裕的进程。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人口优势使我国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农业、农村和农民则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进入新发展时期,国家应该重视农民工这一群体,多举措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促进其工资性经济收入的提升,继而加快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1 就业制度与收入水平

就业歧视在我国屡禁不止,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就业歧视指以户籍地、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国籍、宗教信仰等条件作为准入门槛,限制从业人员的平等就业权利。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在乡村居民就业方面存在歧视现象,包括在社会保障、市场准入、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不公的待遇。只有消除就业歧视,才能充分调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就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低、工资增速慢,随着物价水平提高生活成本也在提高。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年收入3 650 元。《202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 070 元,与城市职工相比较低,许多农民工并未达到最低工资水平。

3.2 劳动力供求市场与人力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劳动力的增加。当资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这个领域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如果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低于资

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大而人口呈现老龄化,使得劳动力资源短缺日益明显。近年来,“农民工短缺”现象已经蔓延到中西部地区。我国劳动力供需市场的变化和资本的快速积累,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越来越多,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越来越差。人力资本是劳动者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会凭空形成,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可以视为潜在的就业竞争力。正常情况下,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越高,外流比例越大。我国农民工高中教育率为16.7%,初中教育率为55.4%,小学为14.7%,未上过学的为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要高,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为12.6%,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19.8%。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4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途径

4.1 政府层面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制度。第三产业能容纳更多类型的农民工群体,可以充分吸收现存的剩余劳动力,应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使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并存。不仅要注重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更要为农民工拓宽现代新兴的服务业渠道,为更多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从而达到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目的。平等的就业环境有利于从业者通过竞争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业稳定性就会提高。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建立标准统一、公平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打破就业制度的不平等待遇,为城乡劳动力顺畅流通提供条件,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二是转变工作观念。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和需求往往被忽视,一方面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不能直接将自己的意愿反映给管理者和决策者;另一方面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模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国家政策难以直接惠及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

的社会地位,管理部门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改变工作思路,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怀,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农民工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汇总,制订具有便捷性、可操作、针对性的政策,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从而提高就业稳定性。

4.2 企业层面

一是改善用工环境。工作环境直接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地为员工安排作息时间,使农民工可以安全稳定就业。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完备的硬件设施,还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软环境。新生代农民工缺乏的是社会知识,需积累社会资本提高社交经验水平,企业应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站在员工的角度分析考虑问题。二是按需组织培训。企业发展与员工能力息息相关,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前提,组织培训可以达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的效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根据现实人才需求,对农民工适时进行专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从而为企业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三是创建企业文化。新生代农民工年纪小、活力充沛、视野独特、学历高,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有一定的超前性。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观点更有创新性,可依靠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创造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公司的热爱,降低离职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4.3 个人层面

一是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创造更大的收益,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在新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各种就业困境,多是由知识水平不高、技术能力不强造成的。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综合能力,满足社会所需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的劳动力需求。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技术和受教育程度上有较大幅提高,

但仍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因此,在接受9 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必须加强高中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就业人员应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满足我国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作出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应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因素,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并形成自己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有明确自我定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减少新生代农民盲目择业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5 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数量规模、所处的行业和区域及其稳定性程度等方面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有着明显的不同,就业稳定性问题不能忽视。同时,就业制度不完善、劳动力供求市场出现新变化、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以及收入水平不高等都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应不断完善户籍、就业、土地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考虑农民工的利益,为其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应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员工之家”、注意员工的心理健康。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职业规划,减少盲目性。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将出现更多新特征和新问题。所以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利益,提升其就业稳定性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一员,其职业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教育水平、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多方位的对策措施,旨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正文: 一、引言 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逐渐增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促进其职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教育水平、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相较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教育

水平对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过低的教育水平会限制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机会,从而降低其职业竞争力。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来到城市之前,通常只接受过基础的学历教育,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二)行业发展 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招工需求不断下降,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不利。而一些新兴的行业,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拥有贴近时代需求的就业岗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带来机会。 (三)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职业方向和岗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服务业是我国就业岗位数量最多的行业,而工业和制造业的岗位需求不断减少。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岗位进行职业发展。 (四)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是决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政府还鼓励各地发展现代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概述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就业难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愈来愈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角度,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影响因素 农村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存在,很多农村学校条件非常差,师资力量也普遍不足。因此,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对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很难进入城市工作市场,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业机会匮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这对于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而言极为不利。此外,很多行业的供需矛盾也很突出,农民工只能选择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家庭因素 很多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出去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相对有限。这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其他求职者竞争。此外,家庭是否有人能够提供就业引荐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保障问题 许多农民工在进城后仍然面临较大的生活困难。缺乏社会保障导致他们在生病和意外事件发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和经济帮助。这也使得许多农民工对稳定就业的要求更高,同时在获得合法工作身份上也存在的很多困难。

对策 加强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政府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修建更多更好的教育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引导合理职业选择 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倡导广大农民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可以加强相关政策和信息公布,鼓励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更加理性和科学。 确保基本社会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此外,应该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保证社会保障待遇能够及时准确地发放给农民工。 探索新型就业模式 当前,还有许多城市和企业存在对农民工以地域和户籍等限制的情况。为了让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可以探索新的就业模式,如引进更多的农民工企业,建立农民工就业基地等,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加强农村教育,引导农民工理性职业选择,确保基本社会保障和探索新的就业模式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获得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与融合。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短工化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计,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将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概念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和90后出生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城市谋求工作和发展机会。短工化现象则是指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通常表现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等特点。 背景介绍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的出现,既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密不可分。此外,他们的教育背景、职业期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选择。 问题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稳定性差,他们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工作变换频繁;二是工资待遇

较低,他们往往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劳动条件差;三是社会保障缺失,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生活压力大。 解决方案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政策层面:政府应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推动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的保障水平。 2、企业层面:企业应注重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社会层面:社会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具体实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劳动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政府可以参考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稳定的社会保障支持。 在企业层面,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接着就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对策,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的大部分,他们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后备劳动力资源。 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①概念内涵。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亿人,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父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有许多积极的变化,如文化程度总体较高,有较远的人生职业规划等,但也存在技能和经验较少、就业质量较低、公共服务可及性差等问题。 ②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了较多的受教育机会。因此,他们往往具备比父辈更高的文化水平,大多具备初中以上学历,部分农民工还获得了高中生或者中专生学历。生活需求多样化。新生

代农民工大多接受了教育,他们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大多了解和使用,他们在城市里打工也会注重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潜在的发展机遇以及方便的上网条件也吸引着他们,另外,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 2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具备了年龄和学习能力的优势,但是他们较低层次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依然会在他们职业发展的早期产生影响。由于缺乏专而精的技术本领,在面临城市劳动力市场选择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被动接受一些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 ②农民工家庭环境和工作文化。我国八十年来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是独生子,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必须要由他们来赡养,承担着养老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或即将面临子女教育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③现行的户籍制度。我国现存的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作者简介:锡福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买房过城里人生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人在城市工作,而

“互联网+”背景下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探究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传统的农村就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广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就业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措施,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推动其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探究,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探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影响其就业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提出发展路径。通过对当前就业问题的总结和展望,旨在为解决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其就业状况的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 2.1 广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广西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业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来源。随着城乡结构调整、人口流动政策的放宽,广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势逐渐受到关注。

广西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以务农为主,相较于传统农民工,他们更 年轻、更富有创新意识,更愿意尝试新的就业方式。由于受教育程度 较低、技能匮乏等原因,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一定的 挑战。 目前,广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大多数新 生代农民工仍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建筑、制造业等;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创业或转岗,但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因教育水平不高,获得的职业技能较为有限,难以 适应新型产业的需求。 广西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虽然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 题和困难。下一步,需要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育水平、鼓励创 业等措施,为广西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2.2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给广西新生代农民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农 民工可以在家门口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省去了迁徙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就业的效率。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催生了新的就业模式,如网约工、共享经济等,为广西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更多创业机会,一些具 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个人创业,实现自己的 梦想。

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

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城市的一份子。其中,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通过打工等形式为城市的建设和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岗位范围广泛,从建筑工人、清洁工到家政服务员等等。 然而,与此同时,城市农民工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将分析这些困境并提出 解决策略。 困境一:就业难度大 在城市中寻找机会的过程中,农民工们经常遭遇就业难题。根据《中国青年报》撰写的一份调查报告,自2021年开始,受访的145位建筑工人中有59人遇到了找 工作困难。 造成就业难度的主要原因有: 进入门槛高:许多工作机会要求有相关经验和技能。 岗位需求下降:由于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普及,某些农民工的职业面临淘汰。 竞争激烈:一些岗位被城市受到教育的移民群体占据了,例如小学老师,导致 农民工在这个领域竞争压力很大。 政策限制:某些城市定期出台政策,鼓励本地招工,这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上受 到限制。 解决策略:为农民工提供岗位培训,促进城乡更紧密地协作。 解决就业难题的最好方法是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能,以适应当前市场对 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城市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业指导,让他们具备更好的就业能力。此外,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建立长期合作的途径,例如城市与农村的深度合作或成立职业协会等,这有助于促进城乡合作。

困境二:低收入和不稳定的就业环境 由于缺乏技能和教育,农民工在城市中很难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他们必须 接受低收入和不稳定的就业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中。此外,在季节性岗位和短期合同方面,农民工面临特别大的不稳定性。 解决策略:提高他们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优化工作环境,建立相关保障政策。 基本的解决方法是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让他们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职业。同时,城市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福利补助,确保他们有基本的收入和生活保障;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加强监管和保护。 困境三:未能与城市化融合 农民工是城乡结合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不少农民工尚未真正与城 市的文化、社会和教育机制相融合,导致了其在城市内不愿意谋求更高层次的职业和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 解决策略: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城市社会和文化交流,加强农民工的地方自治。 促进城市农民工融入城市光大美丽的文化、体育、教育和社交等方面也是非常 重要的。城市应该加强社区服务,开展帮助农民工了解城市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活动,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此外,为农民工提供互助、地方自治的机会,促进他们成为更好的城市公民,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 城市农民工的就业困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寻找有效的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例如技能培训、建立保障政策、加强社区服务等。同时,我们也需要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农民工和城市的更加紧密的合作和联系。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现状与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现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农民工作为农村转移就业的主力军,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支撑。然而,他们面临着许多就业问题,如低工资、无社会保障、艰苦的工作环境等。本文将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和相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 1. 低工资 由于农民工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资的工作。即使在城市,他们也难以得到与劳动量相匹配的薪酬。这导致农民工收入稳定性较差,生活负担较重。 2. 缺乏社会保障 农民工就业普遍缺乏社会保障,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他们在发生意外或需要医疗救助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难。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城市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3. 艰苦的工作环境 许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他们经常面临着安全隐患和工伤风险。这既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

1. 提高技能培训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这将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培训资金和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机会提升自身技能。 2. 加强社会保障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劳动者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享受到相关保险待遇。 3. 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劳动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对违法用工行为及时进行处罚。 4. 改善工作环境 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条件和待遇。政府可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同时,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高农民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三、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民工就业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益的政策措施,例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90后和00后的年轻农民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而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1.经济收入来源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收入相对较高,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在农村创业,可能面临着经济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这是影响他们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2.创业环境 农村的创业环境相对城市来说要差一些,包括政策扶持、市场需求、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不足,这也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 3.就业机会 在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农村返乡创业,可能需要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也会成为他们返乡创业意愿的制约因素。 4.文化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们对农村的发展和现状有着更为理性和清晰的认识,这也会对他们的返乡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5.家庭因素 家庭的期望和支持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如果家庭对其返乡创业持支持态度,那么他们的返乡创业意愿将大大增强。 1.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扶持体系,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条件。 4.拓展就业渠道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推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企业的兴起等方式,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返乡创业意愿。 5.加强家庭宣传教育

家庭的期望和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家庭对返乡创业的认同和支持。 6.推动农村文化发展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的现状,应该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的文化品位,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发力,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创业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家庭宣传教育、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对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增强,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章结束】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磊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落实,农村大量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农民工,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出务工农民工主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策略 中圖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 引言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主体,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一词也由此产生,指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结构开始重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其就业压力开始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新科技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普及,农民工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名工的就业前景。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一词被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是在城市从事非农村产业的80后和90后,这个新群体在农民工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约为70%左右。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之间有一定差距,前者出生之后开始上学,上学之后直接去城市务工,也有一部分人辍学进城务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对农业、农村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完全不熟悉,但是他们和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城市居民并没有完全接纳农民工,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也造成一定的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特点: 第一,数量众多,贡献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农民工总数约为3亿人,其中16-30岁之间的占65%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接近70%左右,他们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的人学习过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成为主力军。 第二,“三高一低”。“三高一低”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职业的期望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较高,但是工作的耐受力较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是接受过教育的人,有的虽然中途辍学,但还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由于接受过教育,掌握一定的技术,从而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一、本文概述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概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他们的年龄、教育背景、就业期望等方面的特点。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就业难、工资水平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环境、教育水平、就业市场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策略和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改善政策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等,旨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他们的就业和发展目标。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

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职业期望和生活理念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 教育水平提升,但整体仍偏低。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较于老一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人接受了高中及以上的教育。然而,与城市同龄人口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职业期望更加多元化。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更加向往城市中的白领工作,如销售、客服、技术等。这种职业期望的转变反映了他们对于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就业稳定性不足,流动性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灵活,他们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种流动性增强的现象既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就业的不稳定性。 面临多重就业挑战。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传统农民工所面临的技能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要应对城市生活成本上升、户籍制度限制等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使得他们的就业之路更加艰难。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越 来源:《企业导报》2013年第14期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具有较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现状,并就其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结合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和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农民工就业率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受到学术界、新闻传媒、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金融危机发生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导致社会的就业需求减少,农民工成为社会就业大军中薄弱的一环,受到危机的冲击也较为明显。在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问题中,其顺利实现就业无疑处在核心位置。因为就业乃民生之本,对于脱离农村,来到城市谋求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获得一个较为可靠的就业机会尤其重要。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系统性的,除了我国城乡户籍限制以及产业结构不协调,还有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很好的将这个群体纳入到应有的保障范围之内。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更高要求,而其自身就业素质有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积极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困境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不足。“短工化”一词,用来指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周期短、频繁换工的一种现象。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工众网2012年2月8日联合发布的《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短工化”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就业一个相当普遍的趋势,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短工化”意味着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处于快速变动的状态,这对于个人、企业或者社会整体发展而言均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后果。新生代农民工过于频繁的工作变换无法促进其自身劳动技术的养成,职业技能的系统性沉淀受到干扰,进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短工化”的就业状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缺乏延续性,发展机会空间锁闭,难以形成向上流动的稳定预期。他们是利用自己的黄金年龄段,在城市各个就业机会中来回变动,正在错失就业技能快速储备的宝贵时机。短工化延长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进程,增加了都市生活的成本,也对他们追寻的城市梦造成消极影响。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单位或雇主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不容乐观。签了书面合同并严格遵守仅有39.1%,而签了但经常违背,没签书面合同、只有口头约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工就 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诸多就业问题,本文旨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现状分析 1.就业机会不均衡:由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很多新生代农 民工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找到就业机会,这导致他们就业的地理分布不均衡。 2.薪资低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往往是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 作,他们的劳动报酬不高,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3.就业歧视:由于文化差异、城乡差异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 业过程中经常受到就业歧视,不少农民工在面试或招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就业环境恶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找到的工作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工 作,工作环境脏、乱、差,劳动条件恶劣。 影响因素分析 1.政策限制:政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政策限制较多,包括户籍限 制、工资限制等。这些政策限制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难度增加。 2.文化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农村环境,与城市居民在文化习惯、思 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他们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适应。 3.社会认可度低:由于来自农村环境、工作性质及报酬水平等原因,农 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可度也相对较低。 解决途径 1.政府政策优化: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就业政策,减少限制,降低 就业门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 2.技能培训与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在城市就业中具备更多的技能与优势。 3.加强社会融合与传播:通过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增加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和认可度,以改变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4.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倡公司和企业加强工作环境建设,改善农民 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管理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管理对策 摘要: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进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出现的困境,基于现实意义,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随着时代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融入到社会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城镇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下农民工的”主力军”更多的受到了社会关注,其就业管理的相关内容与环节也同样值得更多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农村的劳动力在进入城镇后成为工人,主要工作内容紧紧是在体力工作等。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力资本浪费。因此,应把控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管理的方向,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管理,稳定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影响因素:就业困境 (一)制度因素 在制度因素中,最为普遍和重点的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作为显著性的因素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在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具有与城镇人口截然不同的机会。这

样不公平的待遇也周而复始的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体现。在城市工作中,新生代农民工被冠以“举止粗俗,没有素质”的形象,这种就业歧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其就业岗位中的获得,甚者将“只招收本市户口”作为招聘条件。 (二)社会因素 当下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供大于求,这是在许多领域中存在的现象。而且,这也将是未来若干年内的就业形势。除了城市人群与农民工群体在就业岗位中形成竞争关系,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也在为就业岗位进行激烈的竞争。城市社会排挤的现实性因素下,加上第一代具有务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优势,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丝毫没有立足之地。总而言之,就业岗位的饱和与多方力量的竞争,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举足无措。 (三)个体因素 归结原因个体的人力资本不足是关键性因素。其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普遍偏低,与城市户籍人口的教育程度相比不存在优势。其二,大多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一技之长。新生代农民工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职业技能的缺乏使其可择业的领域缩小,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基础性体力工作,如手工业和制造业。其三,个人能力匮乏。个人能力包括职业搜索的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职业搜索能力在于对整个就业市场信息的把控,而新生代农民工只依靠亲戚、朋友等渠道获得就业信息而非全面进行职业筛选。这样就增加了就业的困难程度。职业判断能力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

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农民工就业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农民工就业应对策略分 析 一、概况 农民工是指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二、农民工就业数量 在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问题必然受到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就业这种社会活动的空间,扩大城区,增加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而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可以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缓解农民工就业问题。2019年中国农民工数量29077万人,同比增长0.8%。 本地就业指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远离家乡,但是几乎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主要从事其他工作获得收入来源,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外出工作的成本较低。 2019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17425万人,同比增长0.9%;本地农民工数量11652万人,同比增长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主要是就业人口,农民工的迁移流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总体格局。 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数量逐年微降,2019年农民工就业数量15700万人,同比下降0.7%;2019年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223万人,同比增长2.8%;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173万人,同比增长3.0%。

农民工受文化水平、知识构成与职业技能的限制,在外务工大多从事建筑、服务、零售等行业的体力劳动,但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许多岗位往往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子产品、机器设备及其他智能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中,2019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27.4%、18.7%、12%、6.9%及6.9%。 三、农民工就业年龄 《2020-2026年中国建筑劳务行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近几年,农民工就业平均年龄逐年上涨,从2014年的38.3岁到2019年的40.8岁。 2019年,16-20岁农民工年龄阶段占比2%;21-30岁农民工年龄阶段占比23.1%;31-40岁农民工年龄阶段的占25.5%;41-50岁农民工年龄阶段占24.8%;50岁以上农民工年龄阶段的占24.6%。其中,2019年农民工年龄阶段占比最高的为31-40岁。 四、农民工就业收入 长久以来,在“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作用下,城乡发展长期不均衡,导致城乡收入差异持续增大。增加收入成为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重要驱动力。 近几年,中国农民工月收入逐年上涨,2019年中国农民工月收入3962元/月,同比增长6.5%。 2019年,农民工在制造业人均月收入3958元/月,同比增长6.1%;在建筑业上人均收入4567元/月,同比增长8.5%;住宿和餐饮业上人均收入3289元/月,同比增长4.5%;批发零售业上人均收入3472元/月,同比增长6.4%;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月收入4667元/月,同比增长7.4%。 五、农民工就业选择影响及保障农民工就业的应对之策分析 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该群体的就业不仅影响群体自身,还涉及其父母、子女等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利益,可谓关系重大民生的关键环节。然而囿于学历水平较低、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农民工群体受到的 冲击尤为严重。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许多农民工无法返岗工作,或者因为原工作单 位无法复工而面临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本文将 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一、主要问题 1. 就业机会减少 疫情期间,许多企业因为停工停产或者生产经营困难而裁员或者停止招聘,导致农民 工的就业机会减少。尤其是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受疫情和交通限制的影响,返岗工 作的机会更加有限。 2. 收入减少 农民工大多数依靠打工赚取收入维持生活,而疫情导致很多工作暂停或者减少工资待遇,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减少。尤其是那些靠临时工和短期工赚取收入的农民工,更加容 易受到收入减少的影响。 3. 就业稳定性降低 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许多企业都在考虑裁员或者停工停产,从而导致 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降低。就业岗位不稳定,可能随时面临失业风险,给农民工带来了巨 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 4. 生活困难 收入减少和就业不稳定导致很多农民工面临生活困难。他们可能无法支付房租、生活 费用甚至无法及时支付医疗费用,生活水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二、应对策略 1. 政府救助和补贴 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救助金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补贴来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农民工。这可 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渡过疫情期间的生活困难。 2. 提供再就业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就业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样可以让农民工更快地找到新的工作机会,减少失业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研究及对策 (7)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研究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则成为新的重要劳动力增长极。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农民工就业的总体规模在扩大就业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国农民工失业现象非常严峻,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当前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探讨农民工群体就业的现状、问题与解决之道,这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目前的农民工就业状况和特征、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以及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对策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

目录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意义 (4) (三)研究目的 (5) 二、农民工就业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5) (一)概念界定 (5) (二)理论基础 (5) 三、目前农民工就业的状况和特征 (6) (一)就业现状 (6) (二)就业特征 (6) 四、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 (6) (一)就业信息不对称 (6) (二)工资待遇问题 (6) (三)就业技能障碍突出 (7) (四)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7) (五)政府职能不到位 (7) (六)科技对就业的影响 (8) 五、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8) (一)保障就业信息真实、透明 (8) (二)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和社会保障 (8)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报告》

【浓缩版】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简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简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3.近80%的人未婚。 4.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5.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 6.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观念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异,概括起来,集中体现为“六个转变”。 <一)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 <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 <三)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 <四)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 <五)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六)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 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