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其实一直很想把心理学部分的主观题总结一下,但由于最近几个月“档期”太满,所以一直未能完成,由于小伙伴们已经临近考试高峰,再加上今天上完课后,感觉身心状态还不错,所以晚上就加了个小班儿把普心部分的主观题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也可以存在手机里,利用零碎时间复习一下),教心部分的主观题会在随后几天

内分享。想用的可以转走,转发记得标注版权噢!祝大家顺利通关!

一、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

客观因素,即刺激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的强度;②刺激物的对比性;

③新异性;④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主观因素,即人本身的状态:

①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②精神状态;③需要和兴趣。

二、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如:课前要预习。

(2)合理组织活动。如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做笔记等。

(3)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外在的刺激和机体的状态(疾病、疲劳、心理状态)等都可能干扰当前活动。

(5)过去知识的影响。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容易理解,有意注意就易维持。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力)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善于组织自己的注意力

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

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四、注意规律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

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引起学生的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首先,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其次,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最后,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保持太久,教师必须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把课上的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困难去成学习任务。

五、观察力的培养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六、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模象直观)的配合。

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强度律: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所以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图像刺激大小、音调高低、光线强弱都应适当

差异律: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开来。教师在绘图制表、制作教具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色调、线条粗细、形状、大小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使知觉对象重点突出、形象鲜明。

活动律:活动的对象比精致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教师应多采用活动性教具,使用现代化的视听工具。

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清晰感知。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时应目的明确,呈现时机适当,间距适当,保持直观映象的整体性。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如果和三种直观形式的优缺点在一起出一个论述题,四个感知规律可以不用回答的详细)

七、如何复习(如何防止遗忘)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复习多样化;

活动有助于记忆(使之成为活动对象或结果)。

八、简述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识记、保持、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九、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生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十、影响保持(遗忘)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和识记材料性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数量;

(2)学习程度对保持的影响;(过度学习50%)

(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对保持的影响。

(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4)识记者的态度。兴趣和需要

十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其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要注意与现实为依据。

十二、想象力的培养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造动机;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其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

(5)正确的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有利于再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

十三、怎样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①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感

②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知

③充分利用“变式”;变

④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话

⑤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实践

十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5、陶冶创造性人格;有幽默感、求知欲强、进取心强等。

6.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十五、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十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十七、意志品质的培养

(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十八、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缺失性需要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自尊和受人尊重

成长性需要

(5)求知需要;

(6)审美需要;自然美、艺术美、行为美

(7)自我实现的需要。

2.该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1)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就会受影响。

(2)教师只有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的尊重。

十九、.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高其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其学习兴趣;

(3)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4)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6)通过积极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二十、如何根据不同气质因材施教?

(激发优点,改正缺点)

对于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者可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发扬其勇敢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点,但要控制其乱发脾气,培养自制力;

多血质的人,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应发挥机智、灵敏、兴趣广泛的优点,但要戒浮躁、粗心,防止见异思迁;

黏液质的人,教师可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发扬踏实、顽强、认真的精神,但切忌优柔寡断,培养其生机勃勃的精神;

抑郁质的人,教师可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发扬其细心、坚持的优点,但要克服懦弱、忧郁,培养他们富于交往和富有自信的精神。

二十一、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重视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2.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3.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

4.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十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气质上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二).家庭因素(权威、放纵、民主)

(三).儿童早期经验

1.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富与不幸影响人格的形成。

2、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

3、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四).学校教育因素(五).社会文化因素

(六).个人主观因素

二十三、影响能力(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营养(物质基础、自然前提)

(二)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三)教育与教学(主导因素)

(四)社会实践

(五)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二十四、能力的培养

1.注重早期家庭教育。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引导式、启发式。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教师应注重开放性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

5.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知识结构。

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二十五、舒茨提出的三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

2、控制需要(支配需要)。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3、感情需要。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普通心理学简答及论述题清单-9

普心简答及论述题总结 第一章 1、心理现象的包括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本全4页) 2、心理过程的包括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本全4) 3、个性心理包括的方面及其相系互系(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一本全93)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本全5) 第二章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一本全15) 2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普心23) 3试述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一本全14) 答:(仅是提示)巴埔骆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暂时联系是学习(习得)的神经基础。 (1)操作条件反射的定义 (2)特征:被试的活动是自由的,主动的。 条件反射的形式是靠强化,而非靠非条件刺激物。强化:*奖赏*惩罚 第三章 1意识的基本特征(一本全20) 2意识的产生及发展 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脑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从原来的自然群体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语言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原因。 3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的区别(一本全21) 第四章注意 1、注意的基本特征 答:(1)注意的指向性特征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特征: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本全36) 3、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1过滤器理论。代表:布鲁德本特。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按照全或无的工作法则,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使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 2衰减理论。代表:特瑞斯满。没有集中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没有完全阻断只是被衰减。 3完全加工理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加工受阻在于人不能记住无限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厚的结果的能力。 4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论。资料限制是指执行作业时受资料的质量问题限制。智源限制是指注意是有限的心理资源。 第五章感觉 1、感觉的测量(一本全25) 2、感觉的特点及其义(一本全25)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30份

1997华东师范大学 一、简述下列各对概念(每小题3分,共30分)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表象和想象 3、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 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 6、语言和言语 7、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8、情绪和情感 9、能力和智力10、个性和性格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2、试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试述个性倾向性及其关系。 4、试述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5、试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 6、试述勒温的动力场理论。 7、试述皮亚杰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1998华东师范大学 一、简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意后注意 2、最小可觉差 3、空间知觉 4、创造性思维 5、理智感 6、再造想象 7、场独立性 8、动机 9、性格特质10、谁知技能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2、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编码形式。 3、举例说明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4、试述能力的个别差异。 5、试述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的主要学派和思潮。 6、试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阶段及其标志这些阶段的行为特征。 1999华东师范大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意识 2、视觉后象 3、动力定型 4、运动知觉 5、陈述性记忆 6、随意想象 2、.7、言语理解8、场依存性9、社会性动机10、晶体智力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2、试述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3、试述智力结构诸理论。 4、试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5、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组织原则。 6、试述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看法。 7、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2000华东师范大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8、离差智商9、趋避冲突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普通心理学论述题

论述题 1、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的心理实质 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脑是心理的器官,脑产生心理的方式是反射 ③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b.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c.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2.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质 *良好的注意品质:范围适当;比较稳定;善于分配; ①注意广度较高,打字速度较快,阅读速度较快,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快速阅读或是精细阅读; ②在思考高数问题或是阅读时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比较稳定,不易被外来事物分心; ③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可以根据需要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合理分配注意,比如上课时看着老师板书的同时也可以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进行思考。 ④先上某一门课,再上另一门课,能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习创造性行为 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4、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和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气质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胆汁质热情而急躁; 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多血质活泼而好动; 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粘液质沉着而稳重; 弱型(抑制型)——抑郁质情感深厚而沉默。 气质对教育教学的意义:①认识学生的气质②因材施教③教育学生分析自己的气质 5、试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对工作和学习、对自己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强度、情绪稳定性、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想象方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6、简述并略评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①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操作有六种:认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②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有五种:视觉、听觉、符合、语

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1.如何明确的陈述教学目标? 答: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弊端是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和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这样陈述的目标是含糊不清的,无法观察,无法测量,更无法在教学中加以具体操作。如何明确陈述教学目标呢? 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①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格伦兰将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和不可操作性的弊端。因此,该方法受到普遍认可和采纳。 2.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奥苏伯尔虽与布鲁纳一样都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但奥苏伯尔对布鲁纳认为发现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观点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他认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要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或应用。他认为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的,把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的是错误的。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取决于学习的方式是发现的还是接受的,而是取决于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只是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意义学习。 第一,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里的心向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结果,学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 3.简述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答: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⑴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⑵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我国学者申继亮经研究发现,有三种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①角色改变技术。其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②教学反馈技术。其目的在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③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背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4.简述弗落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他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习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心理是()和()(de)总称.心理学是研究()(de)科学. 2、心理现象(de)实质:心理是()(de)机能,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de)().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属性(de)反映. 4、情绪(de)外部三种表现是()表情;()表情;()表情. 5、高级神经活动(de)基本过程是()过程和()—过程.高级神经活动(de)基本规律是()及(). 6、反射可分为()和()()两种. 7、感受性是()对()(de)感受能力.衡量人(de)感受性高低(de)叫()(). 8、表象(de)两个主要特征是()()和()(). 二、单向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性心理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结构主义心理学家(de)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罗杰斯D.冯特 3.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e)结构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C.反射 4.大脑皮层上(de)额叶是()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 感觉运动 5.反射(de)神经结构是().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de)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整体属性(de)反映是(). A.思维 B.记忆 C.知觉 D.想象 8.从注意特征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de)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de) D.有条件(de) 9.无预定目(de),又无需意志努力(de)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0.一边看,一边唱(de)注意特性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1.人对客观事物(de)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de)()为 中介(de).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个人得了脑中风,在()发生血栓时,说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收藏 A. 书写中枢 B. 听话中枢 C. 说话中枢 D. 阅读中枢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作家创作时常以身旁的人为原型,其运用了联想中的() 收藏 A. 对比联想 B. 接近联想 C. 以上三种的综合 D. 类似联想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作家创作时常以身旁的人为原型,其运用了联想中的() 收藏 A. 对比联想 B. 接近联想 C. 以上三种的综合 D. 类似联想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这是干扰创造思维的一个因素,它是: 收藏 A. 知觉情景 B. 情绪 C. 功能固着 D.

思维定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马斯洛认为,人最基本,强烈,明显的需要是 收藏 A. 归属与爱的需要 B. 认知需要 C. 生理需要 D. 审美需要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当一个人遇到两个威胁时,都想避开又不能全避开时,其产生的心理矛盾是()收藏 A. 双趋斗争 B. 趋避斗争 C. 多趋避斗争

D. 双避斗争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构成神经元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收藏 A. 细胞 B. 反射弧 C. 突触 D. 神经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记忆的品质不包括: 收藏 A. 记忆的准确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敏捷性 D. 记忆的自觉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有一种比喻,现代学校有两个轮子:如果一个是教学,那另一个是收藏 A. 师资 B. 心理健康教育 C. 设备 D. 环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有的人早年成才,有的人大器晚成,这体现了 收藏 A. 特殊能力差异 B.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作为一门广泛涉及的学科,心理学的考研题库也是非常庞大的。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熟悉题库并掌握答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认知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分支学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答案: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注意力、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2. 请简要解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力”概念。 答案:注意力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关注和集中程度。它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存储。 3. 请解释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概念。 答案: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任务时,暂时存储和操作信息的能力。它与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密切相关。 二、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展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1. 请解释发展心理学中的“婴儿期”概念。

答案: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2岁左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经历了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开始学习语言和社交技巧。 2. 请解释发展心理学中的“青少年期”概念。 答案:青少年期是指从10岁到20岁左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请解释发展心理学中的“老年期”概念。 答案:老年期是指60岁及以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经历身体和认知能力的逐渐衰退,但也可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生活经验。 三、社会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1.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概念。 答案: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思维和行为受到群体影响的现象。它涉及到集体决策、集体行动和集体认同等方面。 2.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概念。 答案: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断。它研究了人们是如何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判断其内在动机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3.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概念。 答案: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动机而展现的行为。它涉及到合作、互助和慈善等方面。 总结起来,心理学考研题库涵盖了各个分支学科的知识点。熟悉题库并掌握答案对于考生备考非常重要。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能够

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编绪论 第1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2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3章感觉 第4章知觉 第5章意识和注意 第6章记忆 第7章思维

第8章语言 第3编行为调节和控制第9章动机 第10章情绪和情感第4编人的心理特性 第11章能力 第12章人格 第5编活动与发展 第13章学习 第14章人生全程发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 )。[统考2019年研] A. 机能主义 B. 人本主义 C. 行为主义 D. 构造主义 【答案】B 【解析】A项,机能主义学派主张意识是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机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并且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B 项,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实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应该持续不断地成长。 C 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D 项,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当一个人非常开心的时候,大脑皮层最活跃的区域是( )。[统考2019年研] A. 左侧颞叶 B. 右侧颞叶 C. 左侧前额叶 D. 右侧前额叶 【答案】 C 【解析】对正常人的情绪研究中发现,诱发的积极情绪会引起左侧前额叶的明显激活,诱发的厌恶和恐惧情绪能激活右侧前额叶和前部颞叶。 甜味感受器主要分布在( )。[统考2019年研] A. 舌尖 B. 舌根 C. 舌两侧前部 D. 舌两侧后部 【答案】 A 【解析】人有四种味觉,分别是甜、酸、苦、咸。负责它们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 A 项,舌尖对甜味最敏感。 B 项,舌根对苦味最敏感。CD 两项,舌两侧对酸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

《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潮安县教师竞争上岗考试资料) 第一章绪论 二、简答题 1、简述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试析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内容? 答1)、普通心理学它既概括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成为各分支心理学,理论基础。 2)、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3)、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往期产生、变化规律。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变化规律。 5)、认识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展趋势? 答1)、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或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结合使用; 2)、重视使用量表和仪器的定量研究,又重视使用理论分析和思维方式的定性研究; 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4)、概率论和模糊数学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 5)、电子计算机技术也为心理学工作者所普遍应用。 三、问答题 1、高师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学心理学? 答: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学习中学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与教学的心理问题能力,对于每个高师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就必须了解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实行因材施教,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克服其个性方面存在的缺点。(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知识,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迅速地牢固地掌握各种科学知识技能,并发展学生的智力。(3)为了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掌握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有关知识,才能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中学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学好中学心理学。 2、论述中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答:1)、研究中学心理学的内容,必须以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基础。为了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首先,了解人的心理过程;其次,了解个性心理;再次,了解中学生的心理过程。 2)、研究中学心理学的内容,必须以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重点。为了加强心理学在中学中的应用, 首先,了解与中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心理;其次,了解与中学教育有关的教学心理;再次,了解与中学 教师有关的教师心理;最后,了解与中学生有关的群体心理。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 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 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心理学部分常考的5个简答、论述题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一、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 客观因素,即刺激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的强度;②刺激物的对比性; ③新异性;④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主观因素,即人本身的状态: ①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②精神状态;③需要和兴趣。 二、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如:课前要预习。 (2)合理组织活动。如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做笔记等。 (3)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外在的刺激和机体的状态(疾病、疲劳、心理状态)等都可能干扰当前活动。 (5)过去知识的影响。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容易理解,有意注意就易维持。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力)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善于组织自己的注意力 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 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四、注意规律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 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引起学生的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首先,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其次,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最后,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保持太久,教师必须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把课上的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困难去成学习任务。 五、观察力的培养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简答

普通心理学重点(简答)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2.简述知觉的种类和特征 答:知觉的种类:(1)按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不同,可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 (2)按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征,可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从客观事物中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2)知觉的整体性——反映当前事物各个部分和各个属性的整体联系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仍保持相对稳定。 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1)迁移: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动机强度: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所持有的动机及其状态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影响,解决问题和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 (3)思维定势: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有助于解决类似问题,起积极作用;但在条件变化时,思维定势不利于解决变通性问题。 (4)个性差异: (5)原型启发 4.如何根据艾宾诺斯的遗忘曲线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诺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是,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2002 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本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 题 1、简述知觉的底子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开展所做的奉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阐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开展的因素。 2001 年 一、填充题:1分/ 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底子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 指_____ 。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底子条件是______________ 。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___________ 。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 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不雅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布局与深层布局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 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作发明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 变通 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沉着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不变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 2、知觉恒常性, 3、内隐记忆, 4、算法度与启发式, 5、再造想象, 6、生物反响, 7、液态智力, 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答复以下问题:10分/ 题,任选5题,共计50 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把持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测验考试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阐发学派的主要不雅观点。 5、试述常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开展的影响因素。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 答:创始人:德.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 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强 调: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贡 献:很重视心理 代表作:《梦的解释》 主 张:人的心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人的人 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童年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童年期精神受压抑造成的。 强 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贡 献: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创立精神分析方法对临床实践的发 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③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系;5、共同命运;6、简单性。具有以上成分的图形, P152-153) P161-162 B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 、人的兴趣 泌,与光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光线强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光线暗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增加。而褪黑激素具有镇静剂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 白天光线强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弱,因此人就不会感到疲劳,所以没有睡意;晚上光线暗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会增强,因此人会感到疲劳,产生睡眠的需求。 P185 的人很容易接受催眠。约10%的人完全不能接受催眠。易接受催眠的人如下特征: ①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②想象力丰富; ③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④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指点;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 ;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 1964年特瑞斯曼提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特瑞靳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共同的地方:①二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 ②原始的和习得的动机 率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就是说:越是渴望做好,就会做得越好。那么,这种看法对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上。 虽然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 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心理学家基耶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 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基耶斯学家勒温提出了描述冲突的结构模型。包括: 1 、效价—指物体或活动的积极性或消极性。+代表吸引力。--代表排斥力。2、向量—--驱使个体朝向或离开有效价的物体。 3、运动—--当情景中出现单一驱力时,个体所采取的行动方式。 4、生活空间或场—-每次冲突发生的疆 答: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 三层涵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为。 挫折的形成:a 、主观因素: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b 、客观因素:自然的和社P365 相应的行为反应。 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 (3)坚定性/执拗 答:①组意思相反。②组相同点,行动快;不同点,深思与不深思。③组相同点,各自一个方向;不同点, 我、超我。 ①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②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③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型学说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环节。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释。如: A 、精神分析: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性本能、攻击本能) B 、生理学: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C 、认知观点:梦是大脑的认知系统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并部分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奇异梦的特点如下: ①不协调性②不连续性是最主要纷争。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派开始相互吸收、融合。传统心理学受到猛烈的攻击,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新思潮不是以派别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一种潮流、一种发展方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我们把这种能够影响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范式叫做研究取向(research approach )。 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包括: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有:脑功能的定位,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脑区来完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心理免疫学,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法和脑成像法等。 2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行为主义要探索的主要问题有: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够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在程序学习、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等应用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3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指的是后期弗洛伊德主义者的研究取向。心理分析取向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与弗洛伊德主要研究精神异常的成年人、只重视无意识、过分强调力比多在儿童期的作用不同,后期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关心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把青年期看作力比多(性能,libido )活动的高潮期。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早期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重视智力问题,注意智力发展的结构,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理论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环境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因素。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方法外,还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近年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学,认知神经学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问题,他们相信,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认知神经学有望在21世纪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并不受无意识欲望的支配;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单独存在的;正是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使人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人。人本主义的许多主张带有纲领性,缺乏明确性,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知觉有哪些根本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 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 4、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根本环节?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历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 5、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 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识记的影响、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 6、影响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遗忘? 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的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开展的先快后慢的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纳入经历系统,稳固所记内容。正确组织复习的方法是: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方案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7、如何正确组织复习? 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方案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9、什么是思维?思维的根本过程有哪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10、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对待已有经历、正确地使用变式、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认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1、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完成非常复杂,又未曾有过完成这类问题的经历的任务的思维活动叫做问题解决。 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 12、青少年的思维品质开展有哪些特点? 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的开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开展、思维的灵活性的开展呈现两个特点:随年龄的增大而开展、到高中一年级以后,青少年的灵活性的差异趋于稳定;敏捷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1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比照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和刺激物的新异性;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 14、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激发间接兴趣和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意志力 15、"一心二用〞在什么条件下能成立,在什么条件下不能成立? 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人对活动的熟悉或熟练程度等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动化的程度。如果同时进展的几种活动有几种是到达自动化的,则能进展"一心二用〞,反之,则不行。16、试说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的特点和关系。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普通心理学论述题

1.你所认识的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1)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人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们还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 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以后,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很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和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忘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行为.如知觉和问题解决,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但是,人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人的语有能力就不能发展起来,人也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即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如敏锐的观察力和音乐听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和团体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于中间的位置。 3.小燕正骑马在山间漫步.突然,她的马由于前方急速横过的一只兔子而跳了起来。 请用几种情绪理论分析小燕的可能反应。 1)James-Lange theor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I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基本相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其中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出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两者的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士一兰格指出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