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工程基础考试复习大纲

制药工程基础考试复习大纲

制药工程基础考试复习大纲
制药工程基础考试复习大纲

1.制药工业生产与实验室研究的不同

新药的研制,首先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从实验室研究结果到工业生产,有许多的不同,要经过一个开发过程。主要不同之处如下:

(1)目的不同:实验室研究是为了迅速打通路线,确定可行方案。工业生产是为了提供大量产品,获得经济效益。

(2)规模不同:实验室研究通常规模小,一般按g计算。工业生产在市场允许下,尽可能大。

(3)总的行为:实验室研究人员层次高,工资比例较大,希望方便、省事、不算经济账。工业生产强调实用和经济指标,元工资占生产成本比例相对较少。

(4)原料:多用试剂进行研究,一般含量在95%以上,且汪汪对杂质含量有严格要求。工业生产使用工业原料,含量较低,杂质指标不明确,不严格。(5)基本状态:实验室研究物料少,设备小,流速低,趋于理想状态。工业生产处理无聊两大,设备大,流速高,非理想化。流动性质改变对传热、传质均有影响。对连续式反应器而言,存在“返混”(具有不同刘婷时间物料的混合),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大。

(6)反应温度及热效应:实验室研究热效应小,体系热容小,易控制,往往在恒温下进行反应。工业生产热效应大,体系热熔大,不易控制,很难达到恒温,有温度波动,温度梯度。

(7)操作方式:实验室多为间歇式反应,工业生产倾向采用连续化,提高生产能力。

(8)设备条件:化学实验室多用玻璃仪器进行,多为常压,可有无水、无氧操作等措施。工业生产多在金属和非金属设备中进行,要考虑选材和选型。

易实现压力下反应,以改善反应状况,希望在正常条件下进行。

(9)物料:实验室很少考虑回首,利用率低,很少研究副反应,副产物。工业生产因经济和连续以及单程转化率等原因,必须考虑物料回收、循环使用以及副产品联产等问题。

(10)三废:实验室往往只要求减少量,很少处理。工业生产因三废量大,要考虑处理方法,达到排放标准

(11)能源:实验室很少考虑,工业要考虑能量综合利用。

首先,研究工作规模放大后,无聊流动状态非理想化等因素,对物料输送和化学反应的影响突出出来。

从有关热现象来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体积小,表面基于体积比较大,热量容易通过其表面以传导或辐射的形式导出。及时是放热反应,往往还需靠外加热来维持反映所要求的温度。设备放大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增加,热现象讲不通。可见,在小试时还需要加热的放热反应,到中试和工业生产时就必须采取合适的撤热手段。如果解决不当,反映热不能及时移出,会产生绯闻,是反应时空,甚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制药化工生产过程既不是实验研究的简单在线,也不是反映的直接放大。

生物制药与化学制药的不同在于:用酶,基因等生物化学技术,代替传统的化学反应。

中药现代化问题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以中医药学和制剂学的要求为准则,运用现代化学工程理论、技术和设备,改造我国的重要工业,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第二章制药流体原料的输送和储存

绝对压强,表压和真空度

以绝对真空作为基准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是流体体系的真实压强。

流体的压强可用测压仪来测量,此时测量得出的是以当地大气压强为基准的相对值,又分为两种情况:若体系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高,必须采用“压强表”来测量,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若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企业强敌,需采用“真空表”来测量,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大气压强的数值,称为真空度。

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在流动系统中,若各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紧随流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这种流动是一种稳定的流动状态,称为定态流动。

若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有关物理量即随位置变化而变化,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

种流动是一种不稳定的流动状态,称为非定态流动。

流体的粘性:流体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粘性是流体流动时,内部存在的一种抵抗自身形变、组织流体向前远动的特性。流体抵抗形变的性质称作粘性。

什么是牛顿粘性定律:对于一定的液体,内部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du 以及两城建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dy成反比,及t=F/A=μ(du/dy)

流体的粘度:年度的物理意义是,是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年度总是与速度梯度相联系,只有在运动时才显示出来,称为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流体流动的两种不同类型(层流和湍流)

雷诺系数Re是一个无因次数群,其量纲为1(或称无量纲)

流体在直管内流动式,当Re≤2000时,流体流动类型属于层流;当Re≥4000时,流动类型属于湍流。当2000<Re<4000时,流体流动类型可能改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具体与外界情况有关。

雷诺准数为什么可以成为流动类型的判据?雷诺准输表示,流动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湍流的层流底层:即使馆内流动时湍流,且无论湍动程度如何剧烈,但在靠近管壁处流体的速度还是等于零。因此,关闭附近的流体仍做层流运动,这一层流流动流体薄层,称为层流底层(或层流内层)。层流底层的存在,对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层流里层的厚度岁Re增大而减小,

什么事边界层理论

在壁面附近,存在着较大速度idu的流体曾,称为流动边界层,简称为界层。

边界层的形成,把沿壁面的流动分成了两个区域,即边界层区与主流区。在边界层区内,垂直于流动方向上存在显著的速度梯度,即使流体的年度很小,摩擦应力仍然相当大,不可忽视,因此,必须考虑流体粘度的影响。在主流区内,速度梯度可视为零,摩擦应力可忽略不计,此时流体可视为理想流体。

当流体流过球体、圆柱体或其他几何形状物体的曲面表面时,都将发生边界层与固体表面脱离的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边界层分离现象还常发生在流体所经过的管道面积突然扩大或缩小,流动方向改变处。

流体边界层分离造成流体的这一部分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简称“局部阻力”。

流体通过直观时能量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通常称为“沿程阻力损失”,简称“沿程阻力”。

流体通过直管时能量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通常称为“延程阻力损失”。此外,流体通过管件及进出口时,偶遇边界层分离,存在“局部阻力”。故管路中流体流动总能量损失为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流体输送机械

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用于输送气体的机械称为风机和压缩机。

流体输送机械按其工作原理分类为:(1)动力式(叶轮式),包括离心式、轴流式输送接卸,是借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流体获得能量。(2)容积式(正位移式):包括往复式、旋转式输送机械,他们是利用活塞或转子的挤压作用使流体升压以获得能量的。(3)其它类型,指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其他形式,如喷射式。

离心泵的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调节和控制流量,效率较高,可提供足够的流量的和压头,某些型号的离心泵还可输送腐蚀性或含有悬浮物的液体,因此,离心泵的应用最为广泛。

离心泵由叶轮、泵壳、传动部分、连接部分和底阀等组成。

离心泵工作原理:离心泵在启动之前,需要关闭出口管道阀门,使得电机的负荷最小,并使泵壳内充满待输送的液体。启动后,电动机的转动使得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轮间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泵进口处)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获得了较大的动能。液体进入涡形通道后,由于我姓通道后的截面积逐渐扩大,速度逐渐降低,流体获得的动能大部分将转变为静压能。正常工作后,如果蹦出口处安装有压力表,可以显示系统压强增大,并逐渐达到稳定的额定值。此时,逐渐打开出口管道的阀门,液体就以较高的压力从亚出口进入出口管路。与此同时,随着叶轮中心液体甩出以后,吸入口处就形成负压区,外界大气压力迫使液体经过底阀和吸入管道进入泵体内,充填该控件。因此,只要叶轮正常旋转不停,液体就会源源不断地吸入、排出,

实现液体输送。课件,离心泵是将电极驱动下轴承带动叶轮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变流体的静压能的机械。

离心泵的气缚现象:离心泵在启动时,泵壳内存在空气,泵壳内的流体受到的离心力小,流体无法压出,吸入口也不能形成负压区,待输送液体不能吸入泵内,无法进行流体输送。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泵壳内存在空气,故叫离心泵的气缚现象。为防止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启动离心泵前,必须将泵体内注满待输送液体。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离心泵,因为局部真空而使液体冲击叶轮表面,在压力大,频率高的液体质点连续打击下,叶轮表面迅速损坏,这种现象叫做离心泵的气蚀。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问题:离心泵的最大安装高度,指离心泵的泵轴中心线距离储槽液面水平面的最大垂直距离。

第三章传热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机理。

热传导:热传导又叫导热,如果物体内部或连个紧密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通过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发生能量传递即热传导。

对流:对流是对流传热的简称,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特征是除了分子的随即扩散引起的能量交换外,还有流体整体宏观运动引起的能量交换,因此热量传递过程较热传导激烈。自然对流是由于冷热流体的密度不同,从而形成重者下沉、轻者上浮的对流传热现象。强制对流是通过泵和风机等机械做功,迫使流体在管道中形成湍流流动时进行的传热。

热辐射:在物体温度高于400℃时,物体将发出热辐射。其热能不依靠任何介质而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电磁波遇到另一物体时又会被该物体全部或部分吸收而变为热能。

工业传热过程的三种基本方式:直接接触式传热(是通过令热流体直接接触进行的传热)。,蓄热式传热(是一种间歇式操作,需要一个热量较大的蓄热室,室内填充耐火砖等填料,其传热程序是先将热流体通入蓄热室将填充物加热升温,然后通过切换阀门,停止通入热流体,该通冷流体,使冷流体被高温的蓄热室加热。蓄热室温度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同入冷流体,改换通热流体,进入下一

循环,如此反复,达到冷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这种传热方式只适用于气体,且不能达到洁净要求。间壁式传热(冷热流体被一种金属材料的壁隔开,只进行热量交换,不进行物质交换)

为了将冷流体加热或热流体冷却,必须使用另一种流体来供给或取走热量,此流体称为“载热体”。载热体分为加热剂和冷却剂

加热剂:

常用的加热剂有:(1)热水:热水是在40-100℃场合经常使用的热源。(2)饱和水蒸气:饱和水蒸气适用于100-180℃,其温度与压强一一对应,易于控制,使用方便,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冷凝相变进行传热,速度快,潜热大于显热,热能交换量大,效率高,加热剂需要量小。(3)烟道气:烟道气温度可达700℃以上,可将物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缺点是气体的传热速率满,而且温度不易控制。(4)高温载热体:矿物油适用于180-250℃时使用,有机导热油(联苯,二苯醚等混合物)适用于255-380℃。(5)熔融金属或熔盐:适用于140-530℃

常用的冷却剂:

(1)水(水可将物料冷却到环境温度)。(2)空气(空气传热速率慢,最大极限也可将物料冷却到环境温度)。(3)冷冻盐水:冷冻盐水可将物料冷却到零下十几度至几十度。工业冷冻盐水的循环使用需要通过称为“冰机”

的制冷机械实现盐水本身的降温。“冰机”内部工作戒指为液氨,其常压沸点为-33℃。液氨吸收热量气话,通过压缩重新液化而循环使用。

傅立叶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等温面上所传导的热量与传热面积和温度梯度成正比,这就是傅立叶定律。

第三节对流传热

传热边界层理论

传热边界层与流体的边界层是又缺别的。流体流动的边界层是客观存在的,传热边界层是一个想象的概念。传热边界层理论的关键是:将流体流动的层流底层的温度梯度、过渡层的温度梯度,甚至湍流主体实际存在的微小温度梯度全部集中,

形成厚度为QT的传热边界称,从而不再考虑其他区域的传热。

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α简称传热系数,亦称传热膜系数。传热系数表示,当流体与传热壁面的温度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

α=Q/(A?T)

影响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1)流体的状态:流体是气体还是液体以及在传热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蒸汽冷凝、液体沸腾等想变情况,α相变>α无相变。

(2)流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密度ρ、粘度μ、导热系数λ、比定压热容(比热容)cp等参数的具体值。

(3)流体的流动状况:流体的流速和流动状态时曾留还是湍流;α湍>α层(4)流体的对流状况:是自然对流还是强制对流,α强>α自

(5)传热表面的特征:包括集几何因素(传热面是管、板、管束等具体形状)、尺寸因素(管径和管长等)、排列方式(管束有正四方形和三角型排列)、位置因素(垂直放置、水平放置等),均对传热系数值影响。

影响对流传热的音速甚多,而且产生综合影响,特别是流体在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时,影响更加复杂。

间壁换热器的换热问题

间壁换热器分为逆流操作和并流操作两种基本流程。如果将冷热流体从换热器的异端引入,他们在换热器中逆向流动,称为逆流;如果将冷热流体从换热器的同端引入,他们在换热器中同时流动,称为并流。一般以大写T表示热流体温度,小写t表示冷流体温度,以下标1表示进口、小标2表示出口。逆流操作,不仅同一流体的温度T1>T2,t2>t1,而且制药流程足够长,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可能高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并流操作,同一流体的温度T1>T2,t2>t1,但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不可能高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也不可能低于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

强化间壁传热的有关措施

根据间壁传热总传热速率方程积分方式、可以通过三方面措施来强化间壁传热1.增大平均温差?tm:(1)提高加热介质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均可增大平

均温度差;(2)对于完全相同的四个温度数据,采用不同流程,通过计算可以证明,逆流方式的平均温差大于并流方式,也就是说,逆流操作传热推动力较大,一般应优先采用逆流流程,强化传热。

2.提高K值:(1)总传热系数K的导数为间壁传热的总惹猪,总热阻为各分热

阻的加和,间壁材料产生的热阻较小,实际计算中往往忽略。而1mm污垢的热阻相当于40mm厚钢板的热阻。因此,务必要防止污垢生成,尽量减小污垢热阻,强化传热。(2)贱婢两侧传热系数α笑的流体的给热具有较大热阻,形成实际传热过程的控制侧。提高流速,特别是使流体呈湍流,有利于传热系数的提高,从而提高K值,强化传热。(3)减小管径,加大管壁粗糙度、破坏层流底层,可提高流体的α,强化总传热。(4)使用发生相变的介质可提高流体的α,强化总传热。一种称为热管的新型传热装置,就是利于工作介质的汽化和冷凝循环过程,达到高效传热。

3.提高A值强化贱婢:对设备单位面积而言,换热器往往通过结构改进,来增

大传热面积A,强化转热。

第二节精馏及其基本原理

蒸馏和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到某种程度的单元操作。目的是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

在任何温度下,液相中无知的分子可以从液相进入气象,该种特性称为挥发性。各种液体的挥发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或非典类衡量。

蒸馏和精馏的分离原理均是根据混合物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通过部分汽化及部分冷凝并充分接触传、传质,使易挥发组分在气相增浓;难挥发组分在液相增浓,从而使混合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蒸馏指将液体一次汽化,再冷凝,实现分离、提纯的操作方法,即简单蒸馏或类似方法的总称。精馏是在同一个设备中,通过回流技术,实现液相进行多次部分

汽化,气相进行多次部分冷凝,以较好地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操作。

回流:精馏实现的关键是引入了回流,回流提供了未达到平衡的气、液两相来源,是传质的必要条件。没有回流,塔内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就不能发生,精馏操作无法进行。

塔板提供了混合物体系气液分离器的场所。如果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足够长的时间充分接触进行传热传质,离开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yn和离开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n,可以达到气液平衡关系,这样的塔板称为理论塔板,其分离效果达到最佳。理论塔板是不存在的,仅是一种理想情况。理论塔板数代表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程度,只取决于物系的相平衡以及塔内气液两相的摩尔流量,与物系的其他性质,两相接触的传质、传热情况及塔板的结构形式等复杂因素无关。

连续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往往放在塔内)组成。

精馏塔

塔类设备及其分类

按气液亮相接触方式,精馏塔分为连续式和分级接触式两大类。各自按内部结构又继续分类,连续接触时精馏塔主要有:填料塔、湍球塔等;分级接触式精馏塔,又称板式塔,主要有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浮舌塔等。

恒摩尔气流和恒摩尔液流:精馏段上每层踏板上升蒸气的摩尔流量都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此;但是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流的摩尔流量之间都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这取决于进料状态。同样,在精馏段内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的摩尔流量都想等,提馏段也是如此。但是,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液流的摩尔流量之间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取决于进料状态。

进料热状况:进料的热状况影响到精馏塔内气液的流量,从而与操作线方程密切相关。进料热状况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进料;(2)温度等于泡点的饱和液体进料,又称为泡点进料;(3)温度介于泡点与露点之间的

气液混合物进料;(4)温度等于露点的饱和蒸汽进料,又称露点进料;(5)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汽进料。以泡点进料最为常见。

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

回流是保证精馏塔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净流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参数,精馏操作线的斜率和截距与回流比有关。

适宜回流比的确定:精馏的经济核算有设备费用和才做费用,设备费用主要取决于设备的大小(如塔高和塔径等),操作费用主要取决于载热蒸汽和冷却水的消耗量。通常取最适宜回流比为(1.2-2.0)Rmin。回流比太低,设备费用增加,总费用增加,回流比太高,操作费用增加,总费用增加。

精馏塔内实际塔板与理论塔板的差异程度用塔板效率来表示,踏板效率表示方法有总板效率ET和单板效率EM。

总板效率ET:总板效率又称全塔效率,是达到同样分离效果,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T与实际塔板数NP直逼。

单板效率:单板效率又称为默弗里板效率,指通过一层塔板后,气液相的组成变化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比。

精馏塔不正常工作的几种状态

(1)吹干:液相负荷过小时,塔板上不能形成均匀的液层,称为吹干。(2)漏液:气相负荷过小时,气速过小,气体的动压头小,不足以抵消塔板上液层的重力,部分液体将不经过降液管,而是从蒸汽通道直接漏下,称为漏液。

(3)气泡夹带:液相负荷过大时,液体在塔板停留时间果断,大量上升的气泡被液体卷进下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气泡夹带。

(4)泛液:塔内液体不能及时往下流动而在板上积累,气相空间变小,大量液体随气体上升的现象称为液泛。液泛开始发生,是填料塔的操作极限。开始发生液泛时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uf,uf与精馏塔结构、物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液液萃取:在融智A和溶剂B组成的体系中,加入与B不完全混溶的萃取剂S,

形成液液两相,利用A在两液相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操作称为液液萃取,简称萃取。仅加入萃取剂的本身并没有实现分离,而只是将难于分离的混合物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混合物,还要通过精馏或蒸馏等操作,才能完成分离,得到纯产品A,并回收萃取剂S。

液液萃取与精馏的比较:

萃取和精馏都是根据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的分离操作。在通过液液萃取或精馏均可以容易地实现分离的情况下,萃取不如精馏经济,主要原因是:

(1)萃取设备比精馏复杂,设备费用高。

(2)萃取需要回收萃取剂,而且萃取剂会有一定的小号,故萃取工艺的操作费用也高。

在特殊情况下液液萃取比精馏具有优势:

(1)某些体系采取精馏很难分离,而采取液液萃取可能易分离。

(2)液液萃取更适合处理高沸点、高凝固点、热敏感物料。

(3)在原料浓度低,需蒸馏大量原溶剂的情况下,采取液液萃取比较合适。萃取剂S的选择原则:

(1)萃取剂选择性好,对A溶解度大,对B溶解度小

(2)S和B的比重差别大,表面张力适中,易分层。

(3)S粘度小,易处理,蒸汽压低,易回收。

(4)热稳定性好,无毒,无腐蚀,经济。

液固萃取:又称浸取,抽提,是利用溶剂使固体物料中可溶性物质溶解于其中,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操作。

膜分离:膜分离是以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施加某种传质推动力,使原料液中的某种祖坟选择性优先通过摸,从而实现分离、提取浓缩的分离操作。

膜分离的优点:

(1)过程无相变变,多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消耗低

(2)可处理分散的很细的固体,特别是与液体密度相近、胶状可压缩的固体颗粒。

(3)可分离低分子量的不挥发的有机物、溶解的盐类。

(4)适宜对温度、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敏感的生化产品、药物的分离与纯化操作。

(5)膜分离设备自身没有运动的部件,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较小。可实现连续操作,易自控和维修,可频繁开车、停车,从开车到出产品的时间段,可靠高度,操作简便。

(6)膜分离过程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易与其他分离过程结合,易于放大。

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

(1)膜材料:膜分离的关键是能够并经济的制的高质量的膜。膜材料的化学性质和膜的结构对膜分离的性能骑着决定性影响。膜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微生物侵蚀和耐氧化性能。

(2)膜污染:膜污染指由于被过滤材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离子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或沉

积,造成膜控变小或堵塞,并使膜通量下降或分离过程无法进行的不可逆

变现象。

第八章反应器和化学反应工程学理论简介

转化率:由于存在化学平衡,许多化学反应并不能如反应方程式所书写的那样可以使原料完全声称产物,实际生产中,往往也不安化学计量比投料,致使进入反应器的原料为全部反应掉而又剩余,转化率是考察实际反应进行的程度。

选择性:产物P的选择性,可定义为生成目的产物P的物质的量与已转化原料物质的量的百分比。

收率:化学过程中所生成目标产物的物质的量与限制性原料物质的量的百分比,就是该过程的摩尔收率。

影响制药化工反应器的因素

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速率问题,反映动力学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是本征动力学,主要研究按分子尺度进行的化学反应所固有的速率。除了反映本身的特性外,该速率只与各反应组分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及溶剂性质有关,这种关系称为微观动力学方程。

第二是反应器动力学,又称宏观动力学,主要研究在传递工程因素影响下,以物料微团为尺度在工业反应器内所观测得到的总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反应器的结构、操作方式、物料的流动与混合、传质与传热等。

反应器的分类

按反应器操作方式分为:间歇反应器,连续反应器,以及他们的结合,即版连续操作反应器。这种分类的实质是按传递特性分类,反映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的传递过程的最基本差别。

按外形特征和操作方法分类的反应器:

间歇釜反应器:无返混现象,有反应时间,釜内各点浓度相同,浓度和反应速率岁反应时间变化而变化,适用于反应时间长的慢速反应,适于易结晶等需要频繁清理的反应和过程,如发酵过程。

连续反应釜存在返混现象,停留时间分布,空间时间,釜内各点浓度形同,浓度和反应速率不随反应时间而变化。适于宜在低浓度下进行的反应,不适于慢速反应,如自催化反应。

塔式反应器,操作方式多为连续,存在返混现象,停留时间分布空间时间,塔内各点浓度不相同,随反应器轴向变化,不随时间变化,适于多相反应,如气固催化反应。

管式反应器为连续操作,理论上无返混现象,实际反应器仍存在一定返混,存在停留时间和空间时间,管内各点浓度不相同,浓度随速率轴向变化,各点浓度和反应速率不随时间变化,适于热效应大的或需严格控制时间的反应,不适于年度大或易结晶物料及多相反应,如石油裂解。

反应器的体积V(单位m3)指反应设备中的全部空间所占有的几何题记,也称

为反应器的总体积VT(单位m3)。反应器的有效体积VR(单位m3)指反应器中实际进行反应的区域所占有的体积。

停留时间:连续反应器中,物料微团从进入反应器到离开反应器所经历的时间为该物料微团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平均停留时间:连续反应器中各物料微团的停留时间不确定,也不一致,采用平均停留时间来描述。

返混:化学反应工程学把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物料的混合物称为返混。因为返混,若干反应物料可能尚未来得及变化,就已经离开了反应器,导致转化率降低,返混一般导致反应收率下降,不利于化学反应,影响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间歇搅拌釜的结构及操作

釜式反应器的结构,主题为钢制筒体,外有夹套用以加热或冷却,内部装有可调速的搅拌器,上端有进料口,下端有出料口。另外还有测温点和压强表。这种反应器为间歇式操作,即为肩斜角办法,采取这种反应器的生产分批进行,每批操作过程如下:反应物料按一定配比一次性由进料口加入,物料的体积一般为反应器集合容积的1/2-2/3,然后开动搅拌器,使整个釜内浓度和温度保持均匀。夹套通入加热或冷却载体,控制料液温度在指定的范围之内,进行化学反应。当反应达到预定的转化率后,降温到适当程度后,将物料放出。然后,将反应器清洗干净,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准备下批物料的生产。

反应器选择的有关问题

根据化学反应工程,结合反应动力学特征,可以按以下依据选择反应器:

(1)对于没有串联和并联副反应的简单反应,在反应级数大于0的情况下,对于相同任务,PFR需要的VR最小,生产能力最强,IBR次之,而CSTR 需要的VR最大,生产能力最弱。

(2)虽然CSTR需要的VR最大,生产能力最弱,但是在存在串联或者并联副反应的某些情况下,该反应器可能更适合。

(3)虽然间歇釜要辅助操作时间,但它适合反应时间长的反应。

制药工业和一般化学工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殊性:

(1)生产过程的特殊性:药品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GMP,保证药品质量。

药品质量体现在从原料到销售的全过程,各个环节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2)产品的特殊性:药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一些药厂制定的所谓优级品标准只是企业内部的标准。

(3)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讲,药品具有两重性,既可以防病治病,也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用药过量也会发生危险。

(4)药品都有有效期,所有药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予作废。

洁净度及粉剂

按照对空气洁净度要求的不同,药厂生产区分为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空气洁净度纯度指洁净环境中的空气含尘埃和微生物的程度。数值越大,洁净度越差。100级可以用于生产大容量注射剂和药液配制注射剂。

10 000级洁净度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灌封和药液配制。

100000级适合注射液和压盖及内包装精洗。

空气洁净措施

1.提高周围环境中空气的洁净度:药厂厂址选择在大气条件良好、空气污染少、

无水土污染的地区,尽量避开闹市区,化工区,铁路和公路等污染较多的地区。药品生产企业厂房周围应绿化,绿化以建筑物为中心进行,以种植草品为主,辅以常绿灌木和乔木,一般绿化面积应在30%以上,最好在50%以上。

不能绿化的区域应铺设称水泥硬化地面,减少露土秒你

2.提高洁净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主要包括空气过滤,利用过滤器有效控制从室

外引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第二是组织气流排污,在室内组织特定形式的气流,利用洁净空气把产生的污染物从生产环境中排除出去,第三十保持室内空气为适当的正压强,防止外界污染空气冲各种漏隙部位侵入室内。

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确保室外污染空气不渗入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区与室外大气压的静压差大于10Pa。对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及生产某些甾体药物、设计处理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洁净室,英语相邻洁净室保持相对负压。制造或分装青霉素等药物的洁净室既要组织外部污染流入,又要放置内部空气流出,因此,室内既要保持正压,又要与相邻房间保持相对负压。

制药工艺中的蒸馏水,(作为溶媒,口服制剂,外用药配料,非无菌原料精制,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注射用水(注射剂,无菌冲洗剂配料),注射剂,无菌冲洗剂初洗,经0.45um滤膜过滤后使用,无菌原料药精制),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纯化水,简称纯水,包括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的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注射用水与纯化水的理化指标相同,关键在于注射用水明确了对细菌内毒素(俗称热源)和微生物的要求。

从纯化水制备注射用水:以纯化水为进料用水,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蒸馏法能有效地除去水中大于1mm的所有不挥发性物质和大部分0.09-1mm的水溶性小分子无机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去除热源,但不能完全除去挥发性的杂质(如氨)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的主要课程中包括 普通教育课: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创业教育课、就业指导课。 选修课:要求在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选修8学分。 学科基础课: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总复习题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总 复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运用化学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到成品,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的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单元操作:没有化学反应的纯物理过程的加工处理。 1.依据雷诺准数从高到低,管内流动流体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湍流、过渡流、层流。 2.对于液体,温度升高,黏度减小;对于气体,温度升高,黏度增大。 3.大气压强为×104Pa时,真空度1×104Pa对应的绝对压强是×104Pa。 定态流动:指任一点上流速、压强等物理量均不随时间而变,仅随位置而变。 非定态流动:指流体流速、压强等物理量随时间而变。 理想流体:若流体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即流体的流动阻力为零,这种流体称为 =绝对压强—大气压 粘滞力: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流体粘性的表现, 称为粘滞力或粘性摩擦力。 粘性:流体在运动状态时抗拒内在向前运动的特性。 如何根据Re值的大小来判断流体在圆形直管内的流动状态雷诺公式:Re=Du ρ/μ m 、流体密度ρ和动力粘度μ), Re<=2000(μ:动力粘度;D: 管内径;流速u m 时,层流;Re>=4000时,湍流;2000

制药工程学知识点复习

项目建议书:是法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并结合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现有的生产力分布等情况,在进行初步的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家、省、市有关主管部门推荐项目时提出的报告书。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对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设计任务书:是确定工程项目和建设方案的基本文件,是设计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也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平面布置设计、立体布置设计、运输设计、管道布置设计、绿化设计厂区的划分: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公用系统、行政管理区、生活区 洁净厂房平面设计的目的:确定药厂和周围环境之间以及药厂内洁净厂房与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洁净厂房平面设计的意义:满足GMP的要求,将洁净厂房布置在环境较好的区域,可以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可以提高洁净厂房的净化效果 洁净厂房总平面设计原则:洁净厂房应远离污染源,并布置在全年主导风向上的上风处;洁净厂房的布置应有利于生产和管理;合理布置人流和物流通道并避免交叉往返;洁净厂房区域应布置成独立小区,区内应无露土地面 第三章 按产品工艺技术成熟程度可分为: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①在确定的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整个工艺设计的核心②工程设计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对后续的物料衡算、工艺设备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等单项设计起决定性作用。并与车间布置设计一起决定着车间和布置得基本面貌。 工艺流程的设计过程:①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②确定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③确定控制方法和条件④确定安全技术措施⑤绘制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路线的选择、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和顺序、绘制工艺流程框图、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绘制物料流程图、绘制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绘制施工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除极少数非常简单又比较成熟的工艺流程外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反复推敲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绘制工艺流程框图可用:方框、圆框、文字、箭头等表示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绘制施工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都要绘制带工艺点的工艺流程图 ①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物料流程图的基础上加上设备、仪表自控、管路等设计结果设计而成②施工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充分考虑施工要求设计而成。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要求:表示出生产过程中的①全部工艺设备、包括设备图例、位号和名称②全部工艺物料、载能介质的名称、技术规格及流向③全部物料管道和各种辅助管道的代号、材质、管径、及保温情况④全部工艺阀门以及阻火器、视镜、管道过滤器、疏水器等附件。但无需绘制出法兰、弯头、三通等一般管件⑤全部仪表和控制方案,包括仪表的控制参数、功能、位号以及监测点和控制回路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中,应给出主要管道、阀门、管件和控制点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中,应给出全部管道、阀门、管件和控制点 物料管线:粗线其他管线:中粗线控制回路:细线

制药工程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3答案

制药工程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答案 及答案详解 专业_____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三 题号一二总分 1 2 3 分数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20 题,共40 分) 1. 根据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不同,反应器可分为____B____。 A. 均相反应器和非均相反应器 B. 理想反应器和非理想反应器 C. 等温反应器和变温反应器 D. 层流反应器、过渡流反应器和湍流反应器 2. 釜式反应器的操作方式有____D____。 A. 间歇操作 B. 半连续或半间歇操作 C. 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D. 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和连续操 作3. 对于釜式反应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D____。 A. 所有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反应时间越长则收率越 高。B. 间歇操作时,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组成均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 C. 连续操作时,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组成均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 D.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均可按等容过程处理。 4. 实际生产中,细长型的管式反应器最接近于____B____。 A. 理想混合反应器 B. 理想置换反应器 5. 在理想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的反应时间仅与____C____有关。 A.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B. 化学反应 速度 C.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化学反应速 D.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化学反应速度和反应器的装料体积 度 第 1 页共 6 页

6. 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时,串联的釜数以不超过____C____个为宜。 A. 2 B. 3 C. 4 D. 5 7. 对于等温等容过程,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转化率,在间歇理想釜式反应器内所需要的反应时间τ与在管式理想置换反应器中所需要的空间 时间τC 之间的关系为:____B____。 A. τ>τC B. τ=τC C. τ<τC D. 不能确定 8. 对于零级反应,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C____。 A. 采用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的有效容积要大于管式反应器的有效 容积B. 采用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的有效容积要小于管式反应器的有效 容积C. 采用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的有效容积与管式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相同D. 采用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的总容积与管式反应器的有效容积相 同 A. 间歇釜式反应器 B.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9. 对于反应速度较慢,且要求的转化率较高的液相反应,宜选用____A____。 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 k 10. 对于平行反应 A ? ? R(目标产物) 主反应 1 k A ? (副产物) 副反应 r dC k R R 1 - 2 主、副反应速度之比为= = C 。若a1

制药工程化工原理期中考试答案

新乡学院 2013 ―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 化工原理 》期中试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2012级制药工程专业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10 分钟 1.液柱压差计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 形管压差计测压时,若一端与大气相通,则读数R 表示的是 表压 或 真空度 。 2. 若离心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7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760 mmHg ,则输送42℃水时(饱和蒸汽压为8.2kPa )泵内 会 发生汽蚀现象。(会,不会) 3.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dy du A F μ=,该式应用条件是 牛顿型 流体作 层流 流动。 4.一转子流量计,当通过水流量为1 m 3/h 时,测得该流量计进、出间压强降为20Pa ,当流量增大为2 m 3 /h 时,相应的压强降 20Pa 。 5.往复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包括:压缩、排气、 余隙膨胀 、 吸气 四个过程。 6.启动时需要关闭出口阀门的液体输送泵是 离心泵 。 7.离心泵说明书中所标的汽蚀余量越大,说明其抗汽蚀能力 不 好 。 8.安装在管路上的离心泵,其他条件不变,所送液体温度降低,泵发生汽蚀的可能性 降低 ,若供液槽液面上方的压强降低,泵发生汽蚀的可能性 增大 ;若所送液体密度增大,泵发生汽蚀的可能性 增大 。 9.由三支管组成的并联管路,各支管的管长和摩擦系数相等,管径比为1:2:3,则三支管的流量比为243:32:1。 10.已知某油品在圆管中定态流动,其Re =1000。已测得管中心处的点速度为0.5m/s , 则此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为 0.25 m/s 。若油品流量增加一倍,则通过每米直管的压头损失为原损失的 2 倍。 11.往复泵流量调节的方法有: 旁路调节 、 调节往复频率 。 12.当要求气体的压缩比 2 1 p p ≥ 8≥ 时,宜采用多级压缩。 13.两敞口容器间用离心泵输水,已知转速为n 1时,泵流量q V1=100l/s ,扬程He 1=16m ,转速为n 2时,q V2 =120l/s ,扬程He 2=20m ,则管路特性方程为 H=7+909q v 2 。 14.在离心泵的运转过程中, 泵轴 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递给液体的部件,而 蜗壳 则是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的部件。 15.用离心泵将池中20℃清水送至常压容器B ,若B 变为100kPa (真空度)的密闭容器,则泵流量将 增大 ,压头 减小 。 16.能够起放大作用的压差计有 双液微差计 、 倒U 压差计 及倾斜压差计。 17.用离心泵将一个低位敞口水池中的水送至敞口高位水槽中,如果改为输送密度为 1100kg/m 3但其他物性与水相同的溶液,则流量 不变 ,扬程 不变 ,功率 增大 。(增大,不变,减小,不能确定) 1.利用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A 。 A.减少实验工作量 B.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C.建立数学表达式 D.避免出现因次错误 2.牛顿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流体层之间的剪应力在 B 。 A.管中心最大 B.管壁处最大 一、(每空1分,共30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院系: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制药工程专业描述

制药工程专业描述 篇一: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 目标的 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 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 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 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 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MP) 与控 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 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 决制药 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 拓精神 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 护、社 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的主要课程中包括 普通教育课: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

[南开大学]《制药工程学》20春期末考试-参考学习资料

南开大学《制药工程学》20春期末考试注:请认真核对以下题目,确定是您需要的科目在下载!!!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药物生产中,一般对过程质量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 -[A.]-反应物 -[B.]-溶剂 -[C.]-水 -[D.]-催化剂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B 2.关于渗透蒸发的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去除反应中生成的微量水分 -[B.]-可用于有机溶剂的脱水 -[C.]-适用于不含固体流体的脱水 -[D.]-仅适用于小分子量物质的分离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D 3.比滤饼阻力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A.]-悬浮液的固含量 -[B.]-滤布面积 -[C.]-颗粒本身的性质 -[D.]-滤液粘度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C 4.干燥过程中,那个阶段是由传热控制的( ) -[A.]-恒速干燥阶段 -[B.]-第一降速阶段 -[C.]-第二降速阶段 -[D.]-干燥将近结束时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A 5.工艺规模放大中需要做的事情有 ( ) -[A.]-采用工业原料进行验证试验 -[B.]-量化反应能 -[C.]-尽量采用“一锅出”的操作 -[D.]-及时留存样品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C 6.关于搅拌釜的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反应釜制冷能力相对较高 -[B.]-反应液的物性会影响反应釜的传热 -[C.]-不锈钢反应釜的传热能力一般高于玻璃反应釜 -[D.]-反应釜的传热只和设备本身有关,与反应体系无关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D 7.以下哪种搅拌桨可用于中高黏度液体的混合( ) -[A.]-锚式搅拌器 -[B.]-弯叶涡轮 -[C.]-推进式搅拌器 -[D.]-直叶涡轮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A 8.催化加氢反应中,为了维持体系中H2的浓度接近饱和,H2的传质速率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为( ) -[A.]-传质速率为反应速率的10倍 -[B.]-反应速率为传质速率的10倍 -[C.]-传质速率与反应速率接近 -[D.]-反应速率为传质速率的5倍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A 9.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恒压过滤时过滤阻力与过滤通量的变化为( ) -[A.]-过滤阻力不变,通量逐渐变小 -[B.]-过滤阻力逐渐变大,但平均通量不变 -[C.]-过滤阻力不变,平均通量不变 -[D.]-过滤阻力逐渐变大,平均通量逐渐变小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D 10.对可压缩滤饼的过滤,通常需要添加助滤剂,助滤剂的量一般控制在( ) -[A.]-5%以下 -[B.]-10%以下 -[C.]-1%以下 -[D.]-0.5%以下 [提示]以上题目为考试专用复习资料,请认真学习完成 正确的答案是:D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制药工程 专业课程实践报告 年级:2010 级 学号:20106774 姓名:吴垒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老师:张起辉 季金苟 徐溢 2013年7月4日

一:三黄片的制备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根据本次实验,回顾天然药物的实验内容; 2、大概了解《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3、熟悉并掌握三黄片的制备与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方案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以后陆续发行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版共9个版次。《中国药典》的特色之一是药品中包括中国传统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药,从1963年版开始把药典分为两部,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生物制品药。它的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本次实验中的三黄片的标准既是由此而来。 2、三黄片 【处方】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浸膏系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取大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碎成粗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大黄细粉、盐酸小檗碱细粉、黄芩浸膏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或压制500片,包薄膜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 (2)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取0.2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备小檗碱和大黄的标准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上述3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取小檗碱标准品12.5mg,加水,配置成25ml,分别取上述溶液0.25ml、1ml、1.25ml、2ml、2.5ml至25ml容量瓶定容,依次测在345nm处的吸光度,编号依次是①②③④⑤,绘制出曲线,并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函数式。之后,取1或2片配成25ml在345nm下检测紫外吸收。

制药工程答案1--大学考试答案

2、简述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答:结构:主要由冲模、加料、填充、压制、出片装置组成。 工作过程:首先上冲抬起,司粉器移动到模孔之上,下冲下降到适宜的深度,颗粒填满模孔后,司粉器由模孔上移开,使模孔中的颗粒与模孔的上缘相平,然后上冲下降并将颗粒压缩成片,上冲再抬起。 3、简述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答:片剂制备应用较广泛的是湿法制粒压片。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得混合物料---加粘合剂、润湿剂制成软材---过筛得湿颗粒---干燥得干颗粒---整粒---加崩解剂、润滑剂混匀---压片----(需要包衣的还要包衣)---包装。 四、问答(共30分,每题15分,共2题) 1、洁净厂房总平面设计的原则、目的和意义? 答:原则:(1)应远离污染源,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2分) (2)应有利于生产和管理;(2分) (3)合理布置人流和物流通道,并避免交叉往返;(2分) (4)洁净厂房区域应布置成独立小区,区内应无露土面;(2分)目的和意义:确定药厂及周围环境之间以及药厂内洁净厂房与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提高洁净厂房的净化效果。(7分) 2、阀门选择的步骤? 答:(1)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及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选择阀门材质。阀门的各部位即可用同一材质制成,也可用不同材质分别制成,以达到经济耐用的目的。(2分)(2)根据阀门的材质、工作温度及工作压力,确定阀门的公称压力;(2分) (3)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及被输送阀门的公称压力和工作温度,选择密封面材质。密封面材质的最高使用温度应高于工作温度,(3分) (4)根据阀门的公称直径,一般情况下,阀门的公称直径可选用管子的公称直径,但应该校核阀门的阻力对管路是否合适。(3分) (5)根据阀门的功能、公称直径及生产工艺要求,选择阀门的连接形式。(2分) (6)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以及阀门的公称直径、公称压力和温度等,确定阀门的类别、结构形式和型号。(3分) (6290)共2 页第2 页

制药工程学复习题和答案

制药工程学模拟试卷 1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 _____ 班级 _______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30 题,共 60 分) 1. 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____D____。 A. 逐级放大法和相似放大法 B. 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C. 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D. 逐级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2. 釜式反应器可以采用的操作方式有____D____。 A. 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B. 间歇操作和半连续操作 C. 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 D. 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及连续操作 3. 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时,串联的釜数以不超过____C____个为宜。 A. 2 B. 3 C. 4 D. 5 4. 自催化反应宜采用____B____。 A. 间歇操作搅拌釜 B. 单釜连续操作搅拌釜 C.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 D. 管式反应器 5. 理想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反应器的空间时间 C 与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为:____D____。 A.> C B.= C C.< C D. 不能确定 6. 对于等温等容过程,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转化率,在间歇 理想釜式反应器所需要的反应时间与在管式理想流动反应器中所需要的空间 时间 C 之间的关系为:____B____。 第 1 页共7 页

A.> C B.= C C.< C D. 不能确定 7. 对于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同一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理想管式流动反应器 所需要的反应器体积与理想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容积之比(称为容积效 率)为____E____。 A.=1 B. 1 C.=0 D.0 E.0 1 8. 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则不宜选用____A____。 A. 连续釜式反应器 B. 管式反应器 C. 间歇釜式反应器 9. 正常操作时,物料呈阶跃变化的反应器是____C____。 A. 间歇操作搅拌釜 B. 单釜连续操作搅拌釜 C.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 D. 管式反应器 10. 理想反应器中的物料流型有____C____。 A. 滞流和湍流 B. 对流和涡流 C. 理想混合和理 D. 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 E.并流和逆流 想置换 11. 在反应系统中, 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数与反应物的起始摩尔数之比称为____D____。 A. 瞬时收率 B. 总收率 C. 选择率 D. 转化率 E. 反应速率 12.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器的物料组成等参数与位置无关的基本反应器是 ____B____。 A. 间歇反应釜 B. 理想混合反应器 C. 理想置换反 应器 D. 多个串联反应釜 E. 实际管式反应器. 13. 有一平行反应: a 1 1 C C ,活化能为 E1 A+B R (目的产物) r k R 1 A B a 2 2 A+B S r k C C ,活化能为 E2 S 2 A B 若 E1>E2 时,则提高温度将使选择性____A____。 A. 提高 B.降低 C.不变 D. a1>a2,b1>b2 时提高 E. a1

天津大学2015年考研制药工程考录比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解析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618084378.html,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天津大学2015年考研制药工程考录比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解析 院系所、专业、 研究方向、科目组 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0817Z1制药工程 _01070817Z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6 复试科目:制药分离工程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4618084378.html, 2 化工原理 _02070817Z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27生物化学 _03070817Z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8制药工艺学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实验室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对氯苯甲酰苯甲酸的制备 (2) 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 ——苄醇酯化反应 (3) 实验三苯妥英钠的合成 (4) 实验四扑炎痛的合成 (5) 实验五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实验六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似项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查阅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试剂的理化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进行时应检查仪器有无漏气、破碎,反应进行是否正常,非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3.实验中所有的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特别对易燃药品要按规定处理。 4.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洗手,严谨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 二、火灾、爆炸、中毒、触电事故的预防 1.盛有易燃的有机溶液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 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物缸,倾倒易燃溶剂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2.一旦发生着火事故应首先关闭电源,然后迅速把容易着火的东西移开,向火源撒沙子,施用灭火器及石棉布覆盖火源。有机溶剂燃烧时,多数情况下严禁用灭火器。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 3.接触固体或液体有毒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和伤口。 4.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插头。实验完后应切断电源再将电源插头拔下。 三、制药专业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1.

实验一对氯苯甲酰苯甲酸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实验掌握付—克反应的操作及原理。 2.掌握产物从反应液中分离结晶方法及熔点测定。 3.掌握实验室中腐蚀性气体(如HCl↑,SO2↑)的吸收方法。 对氯苯甲酰苯甲酸是利尿药氯噻酮的中间体 一、反应原理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Friedel-Craftsreaction)的一种类型,属C—酰化反应。 C O O O+Cl AlCl3 C C O O OH Cl 二、主要药品用量及规格 药品名称规格用量 苯二甲酸酐﹡熔点130.5—131.5℃9.86克(0.067mol)氯苯无水,沸点131—135℃60克(0.53mol/L)三氯化铝无水,块状21.5克(0.16mol)盐酸工业,30% 盐酸工业,10% 氢氧化钠工业,5% 三、操作 1.于干燥的100mL或250mL三口瓶或四口瓶,中间口装上搅拌器,一口装温 度计,一口装球型冷凝器,冷凝器上口接C a C2干燥管,并与氯化氢吸收装置连接(见图所示)。氯化氢吸收装置可用500mL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烧杯,连接尾气的玻璃漏斗在烧杯中略微倾斜,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水面,

(完整版)制药工程试题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课程名称制药工程学专业班级制药0501-0503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工程设计不包括 A 设计前期 B 设计晚期 C 设计期 D 设计后期 2 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以下哪个部门审批 A 地方计委 B 国务院C建设部 D 环保总局 3生产方式不包含 A 连续生产 B 间歇式生产 C 联合生产D加班生产 4硬度最大的指标为 A 8 B10 C 9 D 7 5药材最易于粉碎含水量 A 1~2% B 3.3~4% C 3~4% D 6~7 % 6化学需氧量指 A SS B COD C BO D D POD 7“三协调”工艺布局不包括 A人物流协调B工艺流程协调C洁净级别协调D人员协调 8洁净级别100级尘粒最大允许数(≥0.5μm(个/m3)) A 3500 B 5000 C 1000 D 50000 9粗粉进料粒径为(mm) A 500-400 B 500-300 C 500-200 D 50-100 10混合方法不包括 A过筛混合B研磨混合C搅拌混合D剪切混合 11制药企业的建筑系数一般可取 A 15~30%。 B 25~30% C 25~40% D 25~50% 12建筑物的柱距、跨度以及门、窗洞口在墙的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尺寸等均为____的倍数A 200mm B 300mm C 300mm D 500mm 13对有内走廊的厂房,内走廊间的跨度一般为 A 3m B 6m C 9m D12m 14车间多采用单体式布置形式 A青霉素、链霉素 B磺胺脒、磺胺二甲基嘧啶 C氟轻松、白内停 D灭滴灵、利血平

15无菌原料药的“精烘包”工序、粉针剂的分装 A 10万级 B1万级 C 1万级或局部100级 D 30万级 16在管道设计中,液体的流速可取 A15~30m?s-1 B0.5~2m?s-1 C0.5~3m?s-1 D10~30m?s-1 17公称直径是管子、阀门或管件的名义内直径,常用符号____表示 A D c B D g C D h D D d 18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一般在___上绘制 A 1号或2号图纸 B 0号或1号图纸 C 0号或2号图纸 D 1号图纸 19沿厂房_____方向的各承重柱_____用①、②、③??????依次编号 A长度、自左向右B长度、自上向下C宽度度、自左向右D宽度、自上向下20主要工艺物料管道、主产品管道和设备位号线用____ A粗实线B细实线C中粗线D实线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 防治废渣污染应遵循的原则为⑴⑵⑶; 2废水中第一类污染物包含⑴⑵⑶; 3 重要的水质指标为⑴⑵⑶⑷; 4 厌氧生物处理的适宜水温是⑴⑵⑶; 5热能传递的方式有⑴⑵⑶⑷; 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要素是⑴⑵⑶。 7、6-3-6表示厂房有三跨,跨度分别为⑴、⑵和⑶ 8、位号R1203A、B中的R可表示⑴,1表示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制药企业厂区划分原则及各部分的地位; 3 简述流化床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4总平面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 5什么是风玫瑰图,以及如何利用其进行设计。 四综合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制药洁净车间布置的一般要求 2试述如何设计现代化的制药厂。 五、设计题(共1题,共10分) 在药品精制中,粗品常先用溶剂溶解,然后加入活性炭脱色,最后再滤除活性炭等固体杂质。假设溶剂为低沸点易挥发溶剂,试确定适宜的过滤流程。

制药试剂实验室建设六要素SICOLAB

制药试剂实验室建设六要素SICOLAB 符合GM P标准的制剂实验室建设符合GMP的实验室按照国家制定的洁净厂房、洁净室规范建设,实验室内部安装了原料药的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压片、包衣、胶囊、包装等药物制剂设备。 1、粉碎 为了符合GMP要求,粉碎机必须与进料、筛粉、除尘等辅机有机组合,以减少粉尘飞扬。GMP实验室装备了一台德国FR ITSCH公司Pulverisette15粗粉设备,最大进样尺寸为60 mm,粉碎量为50 kg/h,最细研磨细度为0.25~6 mm。另外还配套装备了一台德国FR ITSCH 公司Pulverisette 14细粉设备,最大进样尺寸为10 mm,粉碎量为0.05~5 kg/h,最细研磨细度为40μm,以满足超细粉碎的需要。 2、造粒 实验室装备了料斗容积为10 L的某制药机械公司HLSG10-10湿法混合制粒机,制粒过程是由混合制粒两个工序在同一容器中完成。粉状物料在固定的锥形容器中,由于混合桨的搅拌作用,使粉料碰撞分散呈半流动的翻滚状态,并达到充分的混合。随着黏合剂的注入,使粉料逐渐润湿,物料性状发生变化,加强了混合桨和筒壁对物料的挤压、摩擦和捏合作用,从而形成疏松的软材。这些软材在制粒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细小而均匀的混合颗粒。成品粒度范围为Φ0.14~Φ1.5 mm(12目~100目)。 3、干燥 实验室装备了符合国家医药行业标准,由专业的制药机械公司生产的RXH热风循环烘箱。用风机进行对流换热,对物料进行热量传递,不断补充新鲜空气和排出潮湿空气,从而达到物料的干燥。烘箱的大部分热风在箱内进行循环,从而增强了传热,节约了能源。每次干燥量为25 kg。冻干机可将含水药品或溶液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低温、真空条件下,从冻结状态直接升华去除药品中水份。粉针剂实验的主要设备冻干机采用德国Martin Christ 公司ALPHA 4型,冷凝室最大制冰量4 kg/h,冷阱温度-85℃,可控制冷凝室温度、搁板温度、样品温度、系统真空度,并可记录干燥曲线。 4、压片 实验室装备了某制药机械公司生产的机电一体高速、全程控的密闭操作的ZPS008旋转式压片机,可压制直径不大于22 mm的圆形、异形和刻字片剂。工位数为8冲,最大主压片力为60 kN。此外实验室还配套了糖衣、簿膜包衣机以及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生产的78X-2B 型片剂四用测定仪,用于药片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的测试。 5、胶囊 实验室装备了某制药装备公司生产的JTJ-II型胶囊充填机,采用电器、气动联合控制,配备电子自动计数装置,能分别完成胶囊的就位、分离、充填、锁紧等动作,适用不同机制标准胶囊的充填,符合制药卫生要求。 6、包装 实验室装备了某制药机械公司生产的DPP-140型平板式泡罩包装机,可用于多规格片剂、针剂以及各种胶囊的泡罩式密封包装。冲截频率为25~35次/分,冲截板块为2板(次)。 教学实践作为学院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GMP实验室先后接纳了制药工程专业01、02和03级250余名学生进行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学生先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产品的纯度,然后将自己合成的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进行原料药的粉碎混合,接着完成造粒、干燥、压片、包衣等系列实验。制成的片剂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对片剂的外观完整性、光洁度、色泽均匀、硬度、重量差异、

制药工程药物化学2016级复习题库--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 A. 绿色络合物 B. 紫色络合物 C. 白色胶状沉淀 D. 氨气 E. 红色溶液 2 异戊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 弱酸性 B. 溶于乙醚、乙醇 C. 水解后仍有活性 D. 钠盐溶液易水解 E.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银沉淀 3 盐酸吗啡加热的重排产物主要是: A. 双吗啡 B. 可待因 C. 苯吗喃 D. 阿朴吗啡 E. N-氧化吗啡 4经水解后,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 A.可待因 B.氢氯噻嗪 C.布洛芬 D.咖啡因 E.苯巴比妥 5 盐酸氟西汀属于哪一类抗抑郁药? A.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 阿片受体抑制剂 D.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E. 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 6 盐酸氯丙嗪不具备的性质是: A. 溶于水、乙醇或氯仿 B. 含有易氧化的吩嗪嗪母环 C. 遇硝酸后显红色 D. 与三氧化铁试液作用,显兰紫色 E.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发生严重的光化毒反应。 7 盐酸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中一般不进行的反应类型为 A. N-氧化 B. 硫原子氧化 C. 苯环羟基化 D. 脱氯原子 E. 侧链去N-甲基 8 造成氯氮平毒性反应的原因是: A. 在代谢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 B. 在代谢中产生的硫醚代谢物 C. 在代谢中产生的酚类化合物 D. 抑制β受体 E. 氯氮平产生的光化毒反应 9 不属于苯并二氮卓的药物是: A. 地西泮 B. 氯氮卓 C. 唑吡坦 D. 三唑仑 E. 美沙唑仑 10 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A.呈弱酸性 B.溶于乙醚、乙醇 C.有硫磺的刺激气味 D.钠盐易水解 E.与吡啶,硫酸铜试液成紫堇色 11安定是下列哪一个药物的商品名 A.苯巴比妥 B.甲丙氨酯 C.地西泮 D.盐酸氯丙嗪 E.苯妥英钠 12苯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 A.绿色络合物 B.紫堇色络合物 C.白色胶状沉淀 D.氨气 E.红色 13 硫巴比妥属哪一类巴比妥药物 A.超长效类(>8小时) B.长效类(6-8小时) C.中效类(4-6小时) D.短效类(2-3小时) E.超短效类(1/4小时) 14 吩噻嗪第2位上为哪个取代基时,其安定作用最强 A.-H B.-Cl C.COCH3 D.-CF3 E.-CH3 15苯巴比妥合成的起始原料是 A.苯胺 B.肉桂酸 C.苯乙酸乙酯 D.苯丙酸乙酯 E.二甲苯胺 16 盐酸哌替啶与下列试液显橙红色的是 A.硫酸甲醛试液 B.乙醇溶液与苦味酸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试液 E.二氯化钴试液 17 盐酸吗啡的氧化产物主要是 A.双吗啡 B.可待因 C.阿朴吗啡 D.苯吗喃 E.美沙酮 18 吗啡具有的手性碳个数为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E.六个 19 盐酸吗啡溶液,遇甲醛硫酸试液呈 A.绿色 B.蓝紫色 C.棕色 D.红色 E.不显色 20 关于盐酸吗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色、有丝光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B.天然产物 C.水溶液呈碱性 D.易氧化 E.有成瘾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起效快慢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因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