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培训手册

科室:

时间:

护理部制

目录

第一章手册 (1)

一、手册说明 (5)

二、组织管理 (5)

三、培训总目标 (6)

四、培训对象 (6)

五、培训基本要求 (6)

(一)N0级通科护士 (6)

(二)初级责任护士 (6)

(三)N2级初级责任护士(4-5年) (7)

(四)N3级高级责任护士(6-8年) (7)

(五)N4级责任组长:(9—10年) (7)

六、培训师资要求 (7)

七、核心能力评估原则 (7)

八、培训管理 (8)

九、各层级护士受训学时要求 (9)

十、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训计力培划表 (9)

第二章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13)

第一节NO、N1级护士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安排 (13)

一、NO级培训要求 (13)

三、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14)

四、N1级各阶段自学内容 (15)

第二节N1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16)

一、N0级通科护士(急诊科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二、N0级通科护士(ICU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三、N0级通科护士(手术科室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7)

四、N1a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 (18)

五、N1b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22)

第三节N1各阶段临床实践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培训记录 (25)

一、N1a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5)

二、N1a临床实践项目累计记录 (26)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7)

(一)单项技能累计要求 (27)

(二)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累计记录 (28)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30)

(四)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个案累计录 (31)

第四节业余学习情况 (33)

一、读书记录 (33)

二、读书体会 (34)

三、工作心得 (35)

第五节核心能力评价 (36)

一、临床实践轮转表 (37)

三、核心能力综合评价表 (38)

(一)评价标准 (38)

1.N1a初级责任护士培训评价标准 (38)

2.N1b初级责任护士培训评价标准 (38)

(二)考核赋值标准 (39)

(三)N1a级核心能力评价记录 (40)

(四)N1b级核心能力评价记录 (41)

第三章N2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41)

第一节N2级护士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与安排 (41)

(一)N2级培训要求 (41)

(二)N2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42)

(三)N2级自学内容 (43)

第二节N2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45)

N2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要求 (45)

第三节N2级临床实践实践训练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记录 (47)

(一)N2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47)

1.N2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单项技能累计 (48)

2.N2级责任护士单项技能培训记录 (49)

(二)N2级责任护士个案培训 (49)

1. N2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49)

2.N2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培训累计记录 (50)

第四节业余学习情况 (53)

(一)读书记录 (53)

(二)读书体会 (54)

(三)工作心得 (55)

第五节核心能力评价 (56)

(一)临床实践轮转表 (56)

(二)科室综合评价表 (57)

(三)核心能力综合评价表 (58)

1.N2级初级责任护士培训评价标准 (58)

2.N2级核心能力评价记录 (59)

第四章N3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59)

第一节N3级地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安排 (59)

(一)N3级培训要求 (59)

(二)N3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60)

(三)N3级自学内容 (61)

第二节N3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62)

N3级高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62)

第三节N3级临床实践实践训练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记录 (64)

(一)N3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实践累计要求 (64)

1.N3级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累计要求 (64)

2.N3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培训记录 (65)

(二)N3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实践累计要求 (66)

1.N3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66)

2.N3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记录 (66)

第四节业余学习情况 (68)

(一)读书记录 (68)

(二)读书体会 (69)

(三)工作心得 (70)

第五节核心能力评价 (71)

(一)临床实践轮转表 (72)

(二)科室综合评价表 (72)

(三)核心能力综合评价表 (73)

1.N3级高级责任护士培训评价标准 (73)

2.N3级高级责任护士培训评价记录 (74)

第五章N4高级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的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74)

第一节N4级高级责任护士与组长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安排 (774)

(一)N4级培训要求(9-10年) (74)

(二)N2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75)

(三)N4级自学内容 (76)

第二节N4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77)

N4级高级责任护士与组长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77)

第三节N4级临床实践实践训练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记录 (78)

(一)N4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实践累计要求 (78)

1.N4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累计要求 (78)

2.N4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培训记录 (78)

(二)N4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实践累计要求 (80)

1. N4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80)

培训体系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培训体系)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XX市XX区人民医院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N1级第二阶段) 姓名: 学历: 导师: 入科时间:2009年9月 启用时间:2011年1月 护理部编制 手册目录手册目录 壹、手册的使用说明 二、核心能力训练 三、个案项目积累 四、专科护理个案积累汇总表 五、专科护理个案积累登记表 六、培训计划外的训练登记表 七、读书记录 八、考核成绩登记表 九、核心能力评价 十、鉴定表

壹、手册使用说明 (壹)、培训管理: 1.按时完成培训计划。 2.按计划参加集中授课。 3.每次考核成绩记录于册。 4.按要求填写培训手册。 5.岗位培训每阶段结束时,由导师及护长或训练小组成员进行测评合格后进入下壹阶段的培训。 6.定期向指导老师或护长反馈培训意见。 (二)、培训总目标: 通过急诊护士N1-2级核心能力训练,使护士能够达到: 1.能够初步掌握急诊工作核心制度,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 2.能独立完成急诊常见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3.具有对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能力,且能给予初步的处理。 4.于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对危重病人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实施整体护理。 (三)、培训安排: 1.时间为2年,每年进行壹次总结。 2.部分内容集中讲课:计划每月培训1-2专题内容。 3.培训期间继续按要求完成医院的通科训练。 4.护士完成急诊初级责任护士每壹阶段的训练后,有医院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和管理委员会进行测评。

四、填写说明: 1.《急诊N1-2级核心能力培训登记表》:由授课老师或指导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于相应内容上签名及日期,且注明授课形式。 2.《急诊N1-2级临床实践单项技能积累登记表》:由学员于完成个案护理后填写,用“正”表示例数,完成后且请指导老师签名。 3.急诊N1-2级专科护理个案积累汇总登记表:由学员于完成个案护理后填写,且附上个案登记表,请指导老师签名。不能完成说明原因。 五、手册管理: 1.学员于每次集中培训时将手册交授课老师签名。 2.每月28号前交护长审阅。 3.保存:培训结束后将手册上交护长保存备查且作为聘任、评奖依据。 二、核心能力训练:N1级第二阶段核心能力训练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 发表时间:2018-05-16T17:23:32.2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王会芳罗莎莎刘晓春(通讯作者)张沫[导读] 探究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方法将在急诊科工作的急诊护士112例作为研究对象 王会芳罗莎莎刘晓春(通讯作者)张沫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32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方法将在急诊科工作的急诊护士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朱爱群等编制的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同时明晰急诊护士在灾害护理培训方面的需求。结果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平均分为(2.63±0.48)分,且各个维度的均分也低于3分,因此有必要进行灾害护理培训,且急诊护士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结论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较低,对于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强烈,因此医院应加强在灾害护理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培训需求 近年来,全球各个地域内自然灾害频发,公共卫生事件屡屡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障人类安全,战斗于公共卫生服务一线的急诊护理人员理应不断提高灾害护理核心能力[1]。在救援工作中,急诊护士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大部分临床护士都认为急诊护士是灾害救援的主力军,在救灾现场,受伤人员急救、检伤分类、灾后康复乃至转运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来承担,而这些人员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将对灾害救援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2-3]。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在急诊科工作的急诊护士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资料为: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4:108,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42岁,中位数年龄(29.37±5.20)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大专46例,本科64例,硕士2例;副主任护师1例,主管护师10例,护师47例,护士54例。 1.2方法 根据调查需求自制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护士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同时应用朱爱群等编制的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对其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包括5个维度38个条目,具体为灾害护理基本知识(6个条目)、灾害过程护理(17个条目)、脆弱人群护理(7个条目)、灾害护理管理(7个条目)及灾害护理专业发展(12个条目),采用Likert5点积分法,5分表示完全具备,4分表示具备很多,3分表示具备一些,2分表示具备很少,1分表示完全不具备。 通过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评价现阶段急诊护士的救灾能力现状,再调查急诊护士对于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通过图书馆及上网查阅文献等相关治疗,自制临床护士灾害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具体包括急诊护士的灾害救援经历及结果、灾害救援培训经历,对急诊护士对于这方面的总需求度进行探究,明确急诊护士在灾害护理培训方式、途径、内容等方面的需求。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 2.结果 2.1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评分 此次调查共发放112份调查问卷,回收112份,有效率为100%,对各个维度及各个条目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详情见表1、表2:

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一)N1 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核 心 N1 级(初级责任护士,18 个月) 能 妇产科门诊(6 个月) 妇科病房( 6 个月)分娩室( 6 个月) 力 1.清晰妇产科门诊的布局、物品 1.清洗妇科病区的布局、环境1.清晰分娩室的布局、环境 放置。熟悉妇产科门诊的规章制和物品放置,能迅速取用各种物及物品的放置。明确分娩室各度、岗位职责、一般护理常规品班工作职责、流程和规章制度 2.能独立完成接诊工作,根据病 2.能遵守护理工作规章制度, 2.能划分 3 个产程及描述胎 情可作初步分诊熟悉工作流产,自觉履行岗位职儿枕前位的分娩机转 3.能遵守和执行妇产科门诊的 3.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正常孕 责 消毒隔离制度 3.学习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表 妇及胎儿进行健康评估 4.熟悉妇产科传染病(淋病、梅 4.能完成正常孕妇及新生儿 现、处理要点。并能独立完成常 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等)的防护规护理和病情观察。如先找流护理记录:如首诊护理记录、措施及知识宣教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产前候产记录、新生儿出生记 5.熟悉妇女疾病普查及治疗的 4.能正确收集病史资料,并能 录;学习描绘产程图、分娩评知识并能给就诊妇女进行妇女疾完成妇科护理记录文书分表等; 病普查知识宣教 5.能正确执行妇科常规标本采 5. 能正确使用专科常用仪 专业基础 6.能进行计划生育宣教: ①宫内节育器放置适应证、并发 症及术后护理;②人工流产适应 证、并发症及术后护理;③药物流 产的适应证、给药物方法及合并症 集及安全存放的程序 6.学习妇科急症的基本处理方 法和护理要点 7.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对 患者进行妇科疾病的健康教育 器,如胎心监护仪、产床、成 人及婴儿负压吸引器、新生儿 辐射抢救台等 6. 能正确使用各种常用仪 器,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 的处理;④常用的避孕方法注射泵。测微量血糖仪7.能给不同孕期孕妇进行正常7.明确分娩室常用药物的基 的孕期保健知识宣教及指导:①孕本作用、用途、给药方法、不 期生理变化;②孕期保健;③孕期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禁忌 营养;④孕期自我监测;⑤母乳喂8.正常待产妇健康宣教及评 养知识;⑥分娩前孕妇自身准备;估内容、方法和产前检查知识 ⑦分娩前入院物品准备9.熟悉分娩室常用药物的不 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硫酸镁、 催产素等 10.掌握分娩后2h 的观察要 点 11. 能正确判断先兆临产及 临产

急诊N1-2级护士培训

XX市XX区人民医院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N1级第二阶段) 姓名: 学历: 导师: 入科时间: 2009年9月 启用时间: 2011年1月 护理部编制

手册目录手册目录 一、手册的使用说明 二、核心能力训练 三、个案项目积累 四、专科护理个案积累汇总表 五、专科护理个案积累登记表 六、培训计划外的训练登记表 七、读书记录 八、考核成绩登记表 九、核心能力评价 十、鉴定表

一、手册使用说明 (一)、培训管理: 1.按时完成培训计划。 2.按计划参加集中授课。 3.每次考核成绩记录在册。 4.按要求填写培训手册。 5.岗位培训每阶段结束时,由导师及护长或训练小组成员进行测评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 6.定期向指导老师或护长反馈培训意见。 (二)、培训总目标: 通过急诊护士N1-2级核心能力训练,使护士能够达到: 1.能够初步掌握急诊工作核心制度,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 2.能独立完成急诊常见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3.具有对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能力,并能给予初步的处理。 4.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对危重病人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实施整体护理。 (三)、培训安排: 1.时间为2年,每年进行一次总结。 2.部分内容集中讲课:计划每月培训1-2专题内容。 3.培训期间继续按要求完成医院的通科训练。 4.护士完成急诊初级责任护士每一阶段的训练后,有医院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和管理委员会进行测评。 四、填写说明: 1.《急诊N1-2级核心能力培训登记表》:由授课老师或指导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在相应内容上签名及日期,并注明授课形式。 2.《急诊N1-2级临床实践单项技能积累登记表》:由学员在完成个案护理后填写,用“正”表示例数,完成后并请指导老师签名。 3.急诊N1-2级专科护理个案积累汇总登记表:由学员在完成个案护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新

手册介绍 随着急救医学和急救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对急诊护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训出能够适应现代急救护理学发展需要的急诊护士,是我们目前所要探索额重要问题,所以对急诊专业护士培训的规范化显得更重要。按照广东省护理学会核心能力培训委员会的要求,积极开展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人手一册,按照手册计划实施培训。 一、组织管理 (一)成立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及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审核护士核心能力的层级评估并确定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并负责急诊专业护士培训和指导急诊专业护士工作。 (二)护士在确定岗位和职级后,在相对应的岗位工作,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巩固该级别培训的内容,并接受上一级核心能力培训。在一个职级工作相应的年限,并在完成相应的培训后,通过上一级核心能力的评估,可进入上一级岗位。核心能力层级评定未达到考核标准时,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重新培训,并在原工作岗位上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直到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上一层级核心能力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规范化培训,使在急诊科工作的每一位护士能掌握急诊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急诊各临床岗位培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具备独立完成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完成急救配合、合理应对急诊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急诊护士经过急诊专业核心能力规范化培训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专业护士,不仅

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而且在急救护理工作思维、急诊护理教育与培训、急诊护理组织协调管理个、方面均达到急诊各临床护理岗位的要求,更好地发展急诊专科。 三、培训内容 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操作知识和技能、操作思维判断、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案积累等。 四、培训对象 1、新毕业护士 2、从其他科室调入的护士 3、一直从事急诊工作的N3级以下护士 五、培训方法 1、急诊专业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为辅,按照科室计划参加理论培训。 2、临床实践的培训以一对一的临床导师带教方式,按照各层级的培训计划完成培训目标,包括量化的疾病种类、操作技能及设备操作;对无法进行现场操作的使用模具演示,并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培训与考核、 3、接受培训的护士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书面的自我评估总结,由带教导师审阅。 六、培训评价 针对实践、培训时间、理论及操作考核、个案积累进行评价,没半年一次,进行技术、理论考核、综合素质评审,并评级。 七、接受培训学时要求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刘洁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陕西安康725000 )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处理重物;进食时间的不规律;并且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的污染以及频繁的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1.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术中锐器伤、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机率最高。 2.噪音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病人的呻 吟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

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化学消毒灭菌剂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每台手术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喷洒、熏蒸、擦拭室内污染的器具,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 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当浓度>20m g/L 时,接触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2%碱性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4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 5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光化效应的作用光谱光化反应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 合成等生物效应 6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心理疲劳

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手册(N1级第一阶段)

ICU专业护士 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N1级第一阶段) 目录 一、前言 (3) 二、培训前评估 (6) 三、专业理论技能训练 (7) 四、读书记录 (10) 五、个案项目累积 (11) 六、核心能力评价 (22)

一、前言 【培训总目标】 经过ICU专业护士3+2核心能力的规范化培训,培养一个成熟的ICU专业护士,为向专科护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ICU专业护士应具有完成重病人基础性护理工作的能力;掌握和运用ICU基本知识、急救技术、复苏技术和监护技术的能力;能按系统对危重病人实施功能监护和整体护理的能力;提高ICU护士专科业务技能以及教学、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能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全面、系统、连续性的、安全的护理服务,以达到解决相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本地区危重症专业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培训对象】 护士毕业后经过不少于1-2年(研究生1年,大专及本科2年)的通科培训,在内、外、儿、急诊等科室轮训后,方可进入ICU岗位。 1、新毕业护士:护士毕业后经过在内、外、儿、急诊等科室不少于1年的通科规范化培训后进入ICU专科的新护士。 2、从其他科室调入ICU的护士。 3、目前已经从事ICU专科工作的护士。 【核心能力评估与再评估】 一、评估核心能力,确定岗位职级 1、新入ICU的护士必须有通科基础。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临床带教三个月,通过一级核心能力评估,才可以独立承担一级护士的工作。 2、在进行专业护士培训前,由医院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及培训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评估及培训管理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对现已从事ICU专科工作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评估。核心能力的评估不拘泥于护士现有的职称、学历甚至工作年限。 3、在对每位护士核心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能力的级别及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接受相应级别的培训。对尚有部分未能达到核心能力层级的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予以单项培训,三个月后进行复评,合格者确定岗位和职级。 4、护士在确定岗位和能级后,在相对应的岗位工作,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巩固该级别培训的内容,并接受上一级核心能力培训。在一个级别工作至少1年,并在完成相应的培训后,通过上一级核心能力的评估,可进入上一级岗位。 5、核心能力层级评定未达到考核标准时,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重新培训,并在原

护士核心能力介绍

护 士 核 心 能 力 培 训 手 册 姓名: 张银花 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层级: N2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肿瘤医院 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 编号: 032005019Z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使用说明 1.护士长结合本科特点制定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手册培训目标及考核内容。护士长及其带教老师必须掌握晋级目标及要求,做好学习计划,按要求学习、考核、及时填写相应表格。 2.个人基本情况表:由本人负责填写,护士长审核。 3.轮转表:入科7天由本人及时填写。 4.核心能力晋级评价表: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考核标准组织考评并填写,个人晋级综合考核90分以上。 5.培训内容和评价: (1)各层级培训内容:应体现专科性,根据护士核心能力晋级目标及要求来设定,具有可操作性。 (2)评价要求:带教老师/护士长应根据培训周期及培训计划、量表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应客观、项目具体、标准一致;N0级每月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N1级每季度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N2-N4级每半年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 (3)评价结果:由带教老师在相应框内打“√”,并签名及写上评价日期。 6.培训量表: (1)每周由本人如实填写。 (2)操作等项目以画“正”字填写数量,个案培训量表案例需画“正”字或填写患者住院号,以供查询。 (3)N0每月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N1每季度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N2、N3、N4每半年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每年及晋级前汇总。 (4)量表已达设定例数时,带教老师应1周内给予考核评价。带教老师/护士长考核主要询问护士从中学习到的知识点。 7.护士综合评估表: (1)N0级:每月由上级老师/护士长负责评估一次,根据每月绩效考核分数及平时技能考核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护理文书包括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填写的及时性,次月10号前本人、护士长、科护士长评价签名。 (2)N1级:每季度由上级老师/护士长负责评估1次,次月10号前本人、护士长评价签名。

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制度

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制度 1.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1)建立标准预防概念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标准预防的执行。 ①提高防护意识:若接触血液或深部体液,需戴手套。预计有血液或深部体液溅出时,戴口罩及防护眼罩。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皮肤表面一旦污染血液和体液,立即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除。穿隔离衣,可防止被飞溅的水或血污染,必要时外加塑料围裙预防各种传染病。 ②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切勿套回用过的针头,用过的针立即丢入利器收集盒内,尽量防止被利器刺伤。手术中正确传递器械。传递时刀尖的锐利面应对着自己,防止误伤他人,必要时用弯盘传递。手术衣浸湿、手套破损应及时更换。 ③减少空气污染:采用高效低毒的麻醉剂,用禁闭式麻醉机,将患者呼出的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减少室内污染。合理使用消毒剂,消除"消毒剂使用越多、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观念。环氧乙烷代替甲醛熏蒸,戊二醛用加盖容器,操作者戴手套、防护镜。提高

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改善通风设备,有条件医院使用层流。 ④防止化学毒素类药物污染:配置时,戴手套、防护镜,用毕的安瓶、空针、药瓶放于特制的防渗漏容器内,集中焚烧处理。 ⑤减少X线照射:做好照射前的准备工作,照射时控制时间、控制距离、屏蔽防护,尽量减少照射次数,提高照射的有效率。 ⑥预防电灼伤、化学烧伤:手术前检查仪器,确认功能完好方可使用,电极板以一次性极板,一次性使用最安全。使用乙醇等易燃消毒剂,用量不可太多,防止浸湿敷料,待其完全干透后方可进行手术。 ⑦减少身心损害:避免长时间站立,连台手术可更换护理人员,减少压力。护士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创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2.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完整的皮肤暴露时,立即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冲洗。黏膜暴露时,立即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2)锐器刺伤时,须保持沉着镇静、迅速、敏捷按常规脱去双手手套,放低手指使其下垂,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往远心端挤压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以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安尔碘、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同时立即报告医院职业暴露鉴定委员会,进行暴露级别评估,争取在4h 内遵循专家意见实施预防性用药,如可疑感染HBV时,可于事后注射特异性乙肝高价免疫丙种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受到梅毒污染锐器伤害采取注射苄星青霉素。并做好手术室医疗锐器伤的登记,当事人在发生暴露后24h内向有关部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培训手册 科室: 时间: 护理部制

目录 第一章手册 (1) 一、手册说明 (5) 二、组织管理 (5) 三、培训总目标 (6) 四、培训对象 (6) 五、培训基本要求 (6) (一)N0级通科护士 (6) (二)初级责任护士 (6) (三)N2级初级责任护士(4-5年) (7) (四)N3级高级责任护士(6-8年) (7) (五)N4级责任组长:(9—10年) (7) 六、培训师资要求 (7) 七、核心能力评估原则 (7) 八、培训管理 (8) 九、各层级护士受训学时要求 (9) 十、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训计力培划表 (9) 第二章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13) 第一节NO、N1级护士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安排 (13) 一、NO级培训要求 (13)

三、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14) 四、N1级各阶段自学内容 (15) 第二节N1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16) 一、N0级通科护士(急诊科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二、N0级通科护士(ICU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三、N0级通科护士(手术科室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7) 四、N1a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 (18) 五、N1b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22) 第三节N1各阶段临床实践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培训记录 (25) 一、N1a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5) 二、N1a临床实践项目累计记录 (26)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7) (一)单项技能累计要求 (27) (二)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累计记录 (28)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30) (四)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个案累计录 (31) 第四节业余学习情况 (33) 一、读书记录 (33) 二、读书体会 (34) 三、工作心得 (35) 第五节核心能力评价 (36) 一、临床实践轮转表 (37)

参加“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的总结与体会

参加“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的总 结与体会 XX年4月8日至12日,我到广州参加了由XX省护理学会举办的“XX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学习。本次培训班,是XX省护理学会举办学习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700多人参加,来自深圳、珠海、佛山、江门等地的学员分为a、b两班,会场设在华山宾馆和眼科医院,授课的教授象明星一样两会场来回穿梭。本次学习班涉及的内容较多,现总结如下: 一、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介绍了六个专科的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血液透析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助产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和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各专业又分为三大模块,包括核心能力模块、训练模块和评价模块。通过培训,各专业护士不仅具备了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还具备了独立护理常见危急重症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各专业护士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释义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释义着重介绍了如何提高护理评估的能力及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护理评估的原则有如下几点:

1、掌握评估时机,任何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措施都必须从评估开始。患者入院8小时内进行首次全面、整体的评估,每次技术操作前必须评估,每个操作步骤之间也必须评估。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患者解释评估的目的、方法与程序。 3、在安静、私蜜性好的环境下进行评估。 4、评估者应态度和蔼、耐心,评估过程处处关心患者。 5、重视患者的主观感觉,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和同情。 6、评估者注意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与评估对象保持必要的目光交流,用清晰、患者能理解的语言,必要时协助患者使用助听器。 7、根据评估的对象、目的、不同的护理技术等因素来确定评估的内容和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常用的方法有交谈法、观察法和身体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评估量表、疼痛量表等。 8、评估发现用护理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 9、保证评估资料的完整、客观和真实。 10、及时、准确记录评估结果。通过运用以上的评估方法,提高了护士的评估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使病人的病情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高达100%,并且长期与C臂机、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长期接触。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过程中C臂机、各种化学消毒剂使用以及麻醉废气的污染都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潜在的不安全。 标签:职业危害;职业感染;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2-0087-02 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下,护士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其护理活动的空间、地点、周围存在着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士时刻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其危险即为职业暴露[1]。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也可能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引流导管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而且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使用,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C臂机X线的照射,手术室长期使用的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等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性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长期接觸X线、化学消毒剂会引起造血功能底下、皮肤癌等。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职业防护现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人,其中40岁以上7人,40岁以下23人,平均年龄28岁。学历:本科6人,专科22人,中专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9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问卷法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分为5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学历、工作、职称、职务、年龄。(2)护理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原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情况。(3)术中定位照片,使用C臂机的情况。(4)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全麻患者废气污染情况。(5)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行为。(6)医院防护措施,用具是否足够,宣传是否到位。

新N2—2级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培训手册 N2-2级 姓名: 学历: 导师: 入科时间: 启用时间: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护理部编制 目录 第一节手册介绍 (3) 一、个人基本情况表 (3) 二、培训目标 (3) 三、准入条件 (3) 四、手册使用说明 (3) 第二节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5) 一、授课安排 (5) 二、自学内容....................................................... . (6) 第三节临床实践个案积累 (7) 第四节业务学习情况 (9) 一、自学学习情况 (9) 二、培训计划外的培训登记表 (10) 三、考核成绩登记表 (11) 四、工作心得 (12) 第六节核心能力评价 (14)

第一节手册介绍 一、个人基本情况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 现学历毕业时间第一学历毕业时间 职称职务工作年限 普升情况 职称普升时间层级普升时间 护士N2级1阶段:2阶段: 护师N3级1阶段:2阶段: 主管护 士 二、培训目标 从态度、技能、专业知识为3个纬度出发,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护士掌握急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护理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掌握急诊各岗位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预案,具备对危重病人综合观察能力;经过专业化培训,使其达到急诊专业护士要求,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护士,为病人提供全面、安全、有效的专业技术服务。 三、准入条件 N2级分两个阶段进行培训,完成时间为两年;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两个方面;重点培训对急危重症病的处理能力、应急能力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1、注册上岗第5年。 2、在急诊科工作半年以上,并获得急诊专科夜班准入资格。 3、获得N2级第一阶段核心能力评估合格证,方可接受本阶段的核心能力培 训。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独立完成院前急救的工作,时间约一年,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接受N3级培训。

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

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14-07-10T11:21:31.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龚舒 [导读] 因此,急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护士个人的发展,形成急诊特有的护理思维,促进急诊护理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龚舒(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212000) 【摘要】目的:加强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方法:对年轻护士实行全科轮岗制,科学评估我院急诊年轻护士能力并进行分级,确定培训内容及目标,结合当今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急诊年轻护士具备当责心,在急诊护理团队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结论:坚持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助于年轻护士更好的适应急诊工作环境,加强抗压能力,成为有耐性的优秀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35-01 时代的巨变之下,猛然发现护士被要求得更多。为了培训出能够适应现代急救护理学发展需要的急诊护士[1]。我院近几年,更迫切的加强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诊护士37人,学历结构:护理本科学历21人,护理大专15人,中专学历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20人,护士10人。急诊专科护士3人,护士长2人。 1.2 方法 1.2.1 年轻护士实行全科轮岗制急诊科室拥有抢救室、观察室、病房、EICU。每位年轻护士均会用0.5~1年时间实行科内轮岗。要求护士全面掌握各区域工作程序及操作技能,使每位年轻护士的知识更饱满。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界60年代,知识倍增,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成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增长1倍。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想靠学校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急救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急救护理学的飞速发展,因此急诊年轻护士的能力就必须更高更快更好。 1.2.2 急诊年轻护士职级与岗位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岗位管理文件,对护士进行岗位、职级和能力分级:N1级5人,N2级19人,N3级9人,N4级4人。N1级均为年轻护士;N2级中,年轻护士占30%。 1.2.3 急诊年轻护士统一培训和考核急诊科护士长统一安排N4级专科护士集中讲课和示范,统一考核。这样避免了不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带教要求及考核标准的参差不齐。 1.2.4 培训内容(1)加强技能学习。在急诊科,技能单一的护士一定遭到冷遇,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手,一专多能。这个特殊的科室要求你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因为,你时刻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2)培养同理心。(3)增强心理承受能力。(4)提高工作灵活性。(5)夯实理论基础。。 1.2.5 规范化方式急诊年轻护士应参与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并且注册后方可上岗。完成省厅安排的规范化培训计划。 1.2.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考核急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收到有效考核成绩23份。培训后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并记录成绩,共考核253人次,收到有效考核成绩237份(表1)。 表1 急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考核评分的比较(x-±s) 与培训前比较P<0.05 3 讨论 核心能力是经由资源、能力等整合,升华、认同和延伸等一个漫长过程发育而成,是一个组织持续竞争的优势源泉和要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1]。护士核心能力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护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急诊工作,护士核心能力未经过系统的培训。 因此,急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护士个人的发展,形成急诊特有的护理思维,促进急诊护理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参考文献 [1] 于学忠,刘继海,王仲.急诊专业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02):129. [2] 许苹,张鹭鹭,周琳,等.核心竞争力-医院持续竞争的源泉[J].中国卫生资源,2012.6(2):64-64.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标准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 )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是( C ) A保护病人 B 保护医务人员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B )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B )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D )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8、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 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体会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体会 XX年4月8日至12日,我到广州参加了由xx省护理学会举办的“xx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学习。本次培训班,是xx 省护理学会举办学习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700多人参加,来自深圳、珠海、佛山、江门等地的学员分为a、b两班,会场设在华山宾馆和眼科医院,授课的教授象明星一样两会场来回穿梭。本次学习班涉及的内容较多,现总结如下: 一、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介绍了六个专科的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血液透析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助产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和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各专业又分为三大模块,包括核心能力模块、训练模块和评价模块。通过培训,各专业护士不仅具备了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还具备了独立护理常见危急重症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各专业护士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释义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释义着重介绍了如何提高护理评估的能力及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护理评估的原则有如下几点:

1、掌握评估时机,任何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措施都必须从评估开始。患者入院8小时内进行首次全面、整体的评估,每次技术操作前必须评估,每个操作步骤之间也必须评估。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患者解释评估的目的、方法与程序。 3、在安静、私蜜性好的环境下进行评估。 4、评估者应态度和蔼、耐心,评估过程处处关心患者。 5、重视患者的主观感觉,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和同情。 6、评估者注意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与评估对象保持必要的目光交流,用清晰、患者能理解的语言,必要时协助患者使用助听器。 7、根据评估的对象、目的、不同的护理技术等因素来确定评估的内容和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常用的方法有交谈法、观察法和身体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评估量表、疼痛量表等。 8、评估发现用护理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 9、保证评估资料的完整、客观和真实。 10、及时、准确记录评估结果。通过运用以上的评估方法,提高了护士的评估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使病人的病情变化得到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过程实地观察,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需要强化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的程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结论:重视职业防护对手术室人员的重要意义。 标签: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094-02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工作环境,集手术、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间接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X线,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过程中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可能。护理工作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1 手术室职业暴露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手术室是手术患者高度聚集及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直接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发生感染性疾病风险很高,血液性病原体对护理人员最具危险,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皮肤暴露或黏膜暴露,包括针刺伤、锐器伤、安瓿割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据统计,在我国98%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手术室工作中常用的刀、剪、缝针,在传递过程中易误伤他人,术中清洗易误伤自己。 1.2 化学性因素 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试剂污染不断侵蚀人类健康,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各种消毒剂、麻醉废气、化疗药品等有潜在危险。护士在手术中配制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接触皮肤直接吸收入体内,引起白细胞减少、头晕,妊娠期可引起自然流产、致畸、致癌,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长期吸入可影响肝肾功能,吸入高浓度麻醉废气可引起妊娠期自然流产,并可产生氟化物中毒,影响遗传(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白细胞减少,不孕率增加[2]。戌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导致过敏性皮肤炎,与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 1.3 物理性因素 骨科手术广泛开展,术中X线光定位使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X线照射。长期接触X线可导致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精子成活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妊娠期接触X线可导致胎儿畸形。 1.4 生理心理因素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知识更新,人事制度改革,手术室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及手术要求高度集中,加上人力资源不足,手术患者创伤重,病情急、变化快、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期轮班工作制度打乱手术室护士生物钟。生活不规律,易引起胃肠疾

手术室护士 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发表时间:2010-11-03T11:52:42.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春燕 [导读] 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 王春燕(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河南开封 475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80-02 【摘要】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发生医疗锐器伤,不慎被刀片、缝针、注射针头等刺伤及污血溅到皮肤或眼晴里,而传染各种疾病,引起医源性感染。 【关键词】手术职业暴露防护 1 加强预防意识 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多种感染。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职业暴露。要从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手术室护士所从事的是一份具有特殊风险的职业,每天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器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护理人员应自觉的做好个人防护,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定期体检身体,定期注射乙肝疫苗,还要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了解病人情况,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常规检查HBsAg、HCV、HBV 等。急诊病人尽量快速检测HBsAg、HIV,无条件者按阳性对待。手术配合轻巧、娴熟,操作严谨,止血仔细。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暴露预防意识手术室护士所从事的是一份有特殊风险的职业,每天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我们在思想上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做好个人防护,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以减少针头刺伤和其他锐器伤是非常必要的。 2.2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注射乙肝疫苗等。 2.3 术前认真访视病人,了解病人情况。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常规检查HBsAg、HIV、HBV等。如遇特殊感染应特殊安排处理,急诊病人尽量快速检测HBsAg、HIV,无条件者按阳性对待。接触阳性者巡回护士应戴手套,并及时更换,术者戴护目镜,双层手套,穿一次性手术衣,铺一次性手术巾。 2.4 术中应合理有序的摆放器械,使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配合轻巧、娴熟,操作严谨,减少术中无谓动作。止血应及时、仔细,避免大出血忙乱操作,导致损伤手术人员,或因血管喷射性出血而溅伤手术人员等,传递器械要经过中介物,减少因传递器械所致的损伤。针头使用后不再复帽,必须复帽时,需单手操作。 2.5 盛装锐器的盒子不能过满,应小于3/4满,有明显标记,封闭后专人运送焚烧。对特殊感染的垃圾用双层黄塑料袋密闭后焚烧。阳性者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应于隔离手术间进行,污物袋标志鲜明。用双层塑料袋分层封扎,专人回收无害化处理。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3 职业暴露的处理 按职业暴露的部位分别给予处理,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3.1 皮肤刺伤后应反复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损伤的血液,同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而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再判断暴露源的性质,决定是否采取预防用药。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告疾病控制部门。 3.2 黏膜损伤后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0.5%碘伏冲洗或涂沫消毒,然后判断暴露源的性质来决定是否给予暴露后预防。如需预防尽量在1h内服药。 3.3 完整皮肤污染后给予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然后给予一般性消毒。不需要暴露后预防。 广大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尽量减少暴露,发生职业暴露后,不但对护士本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构成威胁,还会对临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深刻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各级领导应重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