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_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

(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

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

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

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目录

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

part3:新生儿护理 (4)

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

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

part1 备孕及养胎 (6)

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

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

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

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

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

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

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

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

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3)

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

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4)

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5)

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

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

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

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

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

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20)

第六集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3)

part1 小儿生理的特点有哪些 (23)

part2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24)

part3 察鼻与听声音(简单判断小儿疾病的方法) (25)

part 4 察二便和闻气味 (27)

第七集中医五官望诊 (28)

part1 望神色,知健康 (29)

part2 望形态和望面部 (30)

part3 望五官 (30)

part4 望诊五官之口与舌 (31)

第八集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32)

part1 小儿感冒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33)

part2 小儿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33)

part3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上)——食疗 (34)

part4 小儿咳嗽的中医疗法(下)——推拿按摩手法 (35)

第九集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36)

part1 小儿扁桃体炎的中医疗法 (36)

part2 小儿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37)

part3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37)

part4 小儿口疮的中医疗法 (38)

第十集小儿哮喘与呕吐 (39)

part1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上) (39)

part2 小儿哮喘的中医疗法(下) (40)

part3 小儿呕吐的病因与食疗方法 (41)

part4 小儿呕吐的按摩手法和预防调护 (41)

第十一集小儿腹痛与腹泻 (42)

part1 小儿腹痛的原因和表现 (42)

part2 小儿腹痛的症治分类和食疗方法 (42)

part3 小儿腹痛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3)

part4 小儿腹泻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44)

第12集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 (45)

part1 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推拿按摩手法 (45)

part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疗法 (46)

part3 小儿积滞的中医疗法 (47)

part4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48)

第十三集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49)

part1 小儿脑瘫的诊治 (49)

part2 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手法 (50)

part3 小儿麻疹的防治 (51)

part4 小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52)

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精彩提示:治疗小儿受寒腹泻的外敷法;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养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1.中医治疗疾病的副作用小,非常适合婴幼儿(常用食疗、保健和按摩)

2.通过”捏脊”可以解决孩子的发热咳嗽等常见问题(视频讲解捏脊的手法),每天捏脊10分钟左右。促进消化,手法可以轻柔一些;发热感冒,手法可以重一些。疼不疼,取决于手法轻重。

3.儿童(12岁之前)不太适宜做足底按摩。因为儿童经脉畅通,身体柔软,体温较高,脚底红扑扑的;人老先老腿,经脉不畅,身体僵硬,脚底容易受寒。

4.儿童一定要忌生冷。

小儿年幼胃里面热气比较多,想吃凉东西,小的时候没事,但这种习惯一旦保持下去,小时候就会伤胃,脸色发黄,鼻子中间叫气池的地方(详见视频描述)发青,代表肠胃有寒,这种脸色会持续到青春期以后,这种女孩胃寒导致子宫寒,引起痛经。

5.治疗儿童(肚子受寒)腹泻的热敷法:炒热的粗盐粒,用布包好,熥在肚脐上

农贸市场买特别大个的粗海盐粒,用铁锅炒热,用布包好,敷到肚脐上可以焖胃,治受寒腹泻,暖肠胃,拔湿气。

6.中医古法中的“拔罐和刮痧”也适用于儿童。(风寒感冒,用刮法效果非常快,5岁之后适用)

7.孩子在四岁之前,不宜用“针法”保健,易破气。(小孩吹空调受寒,面瘫,用针效果好)

8.中医古法中的“灸法”适用于婴幼儿保健。(艾条,烧着后,在特定穴位熏,效果好)

9.“导引”类似于气功,有推经导络的意思。“导引”通过打通孩子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导引的动作,配合呼吸,肢体病就能痊愈。少儿武术班的基本功,就是导引的动作。一,压腿,打开足三阴经,脾经、肝经和肾经,此三经一打开,全身的能量就起来了;二,站桩,把全身的浊气站下去,清气上升。经脉通畅,胃口就好,容易长高。)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小儿发育,是形体和精神,同步发育,中医认为,形神要合一。

2.什么叫生长发育?生长是形的量的变化,发育是功能性的变化。

3.胎儿在后期的体重增长,主要是脂肪的累积。胎儿发育前期,是骨骼和内脏的发育。孕妈妈要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4.婴幼儿体重变化规律:足月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公斤;婴儿期体重增长最快,以后逐渐减缓;小儿体重存在个体差异,波动范围为±10%以内。

吮吸,正确含着乳头下边特别是乳晕部分,小儿多吸就可以多分泌乳汁。有母乳后,就母乳喂养。

6.新生儿出生后要清理胎毒,也就是羊水,从嘴里掏出来。(羊水吞咽下,对内脏不好,甚至影响到成年后;吞多,会造成窒息)

7.新生儿可服用打口药,帮助排尽体内的胎毒。(新生儿,头要侧放不用平躺,免得呕吐物呛着,出生前3天,小儿要排泄很多胎粪和呕吐胎毒,体重下降很正常;美国的做法是,让小儿趴着,嘴里吐干净。)

8.体重超出一般规律,多见于一些肥胖儿童,还有巨人症,这些都是病态;体重不足,疳积的情况比较多。(“疳”是代表孩子的肠胃消化,运化不了,导致身体发育不好,小儿长时间身体瘦弱多归属于此类,脸色发黄,毛发枯黄,嘴唇发白,肚子比较鼓胀,四肢比较瘦弱,就叫“疳症”;积)

9.肥胖儿童,有糖尿病的倾向;瘦弱儿童,多属于消化不良。

10.身高规律:新生儿身高,男50.6cm、女50cm;0-3个月,每月增长3-5cm;3-6个月,每月增长2cm;6-12个月,每月增1-1.5cm;出生第一年,增长25cm左右,约75cm;出生第二年,达到85cm。两岁后,每年约5cm;青春期,身高再次进入发育高峰。

11.养孩子不要像催苗一样,长得快的东西,往往寿命会比较短。(07年统计北京女孩平均来例假的年龄是9.2岁,20年前是12岁)

12.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快,容易埋下健康的隐患。

现在又很多初中高中生,肥肥胖胖,走路也不灵活,实际上是催熟,吃各种营养品,导致骨密度低,容易骨折,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北京东城区1.5%的中学生,有糖尿病的倾向,这与家长喂养小孩的理念有关,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往往认为多吃肉多喝牛奶身体就会长得强壮,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会导致以后的疾病。

13.婴儿期养生重点:饮食和睡眠。(饮食,配合母乳按照添加辅食的规律进行。1岁左右断奶,以辅食为主。)

14。辅食添加的内容:五谷杂粮、粥、蔬菜泥等。

15.幼儿期(1-6岁)养生注意事项:

一、不要吃过凉的食物;中国人的脾胃适合吃五谷杂粮(小麦面粉、小米、大米、高粱、豆类等),养生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吃牛奶,营养吸收率低,西方人祖先为游牧民族,体质不同,能吃冷饮,吃牛奶吸收率高);产妇红糖小米粥养脾胃,.小米粥上面的那层油,最能滋养孩子的肠胃;

二、要吃当季当令本地的水果,不要吃反季节水果。

不同季节的水果,与人体的“气”是相对应的。(根据24节气,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水果成熟,代表不同的气,夏天吃西瓜清热,冬天吃橙子柚子,橙子是热性,补充维生素,帮助建立体内酸碱平衡)。

16.夏天天热人体毛孔张开,吹空调,易受寒;冬天用暖气,人体毛孔闭塞,又食用高能量食物,有内热,易上火,上火容易伤肺,还得清肺热。

17.幼童期(7-12岁)养生注意事项:

一、饮食要注意温暖;

二、不要太热了。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着热比着凉更麻烦。小儿着凉往往是,先“捂”,捂热了,就开始脱,脱了一吹风就受寒,开始咳;

小儿吃东西没有节制,遇见喜欢吃的就多吃,吃多了就撑,一撑脾胃给弄坏。多食则雍,整个消化没法建运。往往吃撑一次,他会拉肚子,还会腹泻,甚至便秘。小孩吃多了,会产生内热往上一熏,形成肺气,然后咳嗽不愈。

part3: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脏腑娇嫩,气血虚弱,需要非常细心的护理。

2.孩子出生后最基本活动:睡觉、哭。

小孩刚生下来,速包裹,令其安睡,睡醒了就哭,哭完了又睡,听其自然,不要动他,对其身体发育有利。哭则清气升,哭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锻炼肺活量,同时按摩脏腑。睡是浊气下降,让胸腹之间气血贯通。小孩不爱哭,只有不是萎靡不振,吃饭睡觉都好,就没有问题。

3.小儿呼吸肌不发达,肺活量小,因此呼吸频率高,是正常的。

4.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正常,非病态,不要当疾病处理):

一、“螳螂子”,又名颊脂体——口腔内部、两脸颊部有增厚的脂肪垫,有助于胎儿吮吸奶。螳螂子会自然萎缩,不需要特别割除。提醒家长,不要把它当做一种不好的畸形来处理,若割掉,易引起败血,感染。

二、“马牙”,上皮珠或粘液珠,牙龈上出现白色小点。不用管他,2个星期左右会自然消失。

三、乳房肿胀,受母体雌激素、孕激素等影响,一般2-3周自动消失。

四、假月经,女婴受母体雌激素影响,在生5-7天内会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2-3天后会消失。

五、新生儿黄疸,常出现第2-4天,皮肤眼睛等处,快的话,十天之内消失;慢的话,持续一个月,皮肤有点泛黄如橘子皮色。早产儿生理性黄疸退得比较慢。

六、生理性体重下降。4天后体重回升,7-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之后慢慢增加体重。

七、脱水热。因为小儿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发达,伴随着脱水,体温升高,有可能出现39到40度的体温,不用管它,只要喂足了奶和水,体温自动下降。常发生在出生2-4天,只要补足体液,很快就会消失。部分儿童会出现脱水热。

*新生儿脐部护理剂日常清洁卫生

1.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清理口腔内的胎毒(羊水、胎粪、黏液)。

2.第二件事:拍屁股或脚后跟,让其哭。

3.清洁眼睛耳朵等部位。用一次性棉签沾淡盐水或稀释后的医用酒精。皮肤皱褶,及前后二阴,重点清洁。

4.小儿洗澡:古法出生前三天不洗,第三天洗,为“洗三”的习俗。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小儿出生后第二天早上就开始洗。

一、洗澡水温度,比小儿体温稍高一点点,不要太凉。不要让水直接浸泡脐部,以免引起“脐风”。古代很多小孩死于“脐风”,即脐部感染,因当时消毒环境不好,容易引起脐风、脐湿,然后脐疮。洗后涂爽身粉或植物油,润泽皮肤。

二、周围环境保暖:室温22-24度,湿度55%-65%。

三、新生儿夏天天天洗澡,冬天可不那么频繁。

5.新生儿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平常要注意五官及体表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

6.新生儿衣着要点:

衣服温度要适宜,不能凉(冬天衣服要捂热,再给小儿穿),夏天不能穿太多,要防暑降温;透气、舒适、柔软,最好用棉布;衣服上不宜有纽扣,防止吞咽;不能用松紧带,会勒着身体,常用系带或小拉链,常穿连体衣服;传统服装,夏天穿肚兜,盖住心、脏腑、肚脐,防止受风寒,四肢也可以活动开,不至于产生暑热;冬天放在襁褓里,就是用布包起来,松紧适宜,太紧会影响小孩活动,太松容易踢开;

7.纸尿裤和传统尿布哪个更好?

传统尿布更适合婴幼儿。(纸尿裤透气不好,容易产生湿热,滋生细菌,引起皮肤病。导致小孩红臀,屁股发红,甚至大腿根部出现红色疹子)

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1.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中医“阴”指有形的物质,如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六腑、组织细胞等;“阳”指物质的功能性和运动性,一些脏腑的生理功能等等,为无形之气。阳是形容万物欣欣向荣、向上的状态;“稚”为稚嫩,即不完善,小儿消化、呼吸、心跳等功能比成人弱。

2.儿童用药特点:用量偏少;药劲比较弱,偏性不大,不用猛药;药味不多。小孩如小苗,要和风细雨调养,而不能狂风暴雨;最好用食疗、推拿、按摩等天然方法。

3.每个孩子在健康状态下,身体都是阴阳平衡的。

4.孩子会自我建立稳定系统,比大人快。

小孩有一点点病,会通过呼吸或睡眠来调整,或自己会拒绝吃某些不好消化的饮食来调节,特别是发热性疾病的时候,自己安静下来,休息,把身体恢复。孩子越幼小,自愈能力越强。人老,自愈能力变弱,中医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帮助身体的自愈能力恢复!

5.小孩自愈能力特点:

得病来得非常快,自愈也快!(如小孩下午有些发烧的苗头,晚上就蹦到40度,家长会吓蒙,但退烧也非常快,一两天后自然就退烧,这和成人不一样,成人3-4天才退烧。)

如果发烧超过37.5度,就医确定病因,要么食疗要么药物或推拿等;超过39度,一定要降温,以免损伤大脑神经系统,使用退烧药,否则容易高烧抽搐。

6.身体发育是否到位:如1岁,身高应多少,体重应多少,应该会站了,简单单词会说了。

虚,是不平衡的状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发热为邪实。比如刚开始感冒,实证表现:体温升高,鼻翼扇动、嗓子里面有湿罗音,痰鸣等。小孩体质不好,很快转化成虚症。虚症:神色萎靡、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体质不好有虚症。体质好,自愈能力强,自己喝些水,休息几天就好。

7.小孩的纯阳体质特点:1).生机旺盛,新陈代谢快;2)得了病容易化热.

8.小孩体质和老人体质的对比:

一、孩子手脚红扑扑、暖暖的,放在冰天雪地玩,手脚都发热,这是阳气充足的表现;老人怕冷,喜欢把自己包严实,是因为气血虚弱,局部有寒凝,气血不通畅。小孩除非高烧惊厥,手脚会凉,其他情况,凉的很少。

二、小孩经络通畅、筋骨柔软,摔跟头摔不坏,不会轻易骨折、扭着筋、关节错位;老人身体僵硬,跌倒易骨折。

8.解决小儿发热的推拿方法——推“天河水”(手法见视频)100-200下:清肺热。平时不用推,上火时再推,平时可以用“捏脊”的方法(手法见视频),脾胃有问题,捏脊重点捏下部。

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精彩提示:孕妇饮食常见误区及饮食要求;孕妇滋补粥;缓解孕期呕吐的食疗方;胎教方法。

part1 备孕及养胎

1.孕前半年,应中医调整体质。

2.若肝、肾不足,孕妇容易脾气不好,情绪不稳定;孕前气血亏虚,怀孕容易造成滑胎,气血不足以供养胎儿,胎儿易自然流产。气血亏虚的孕妇,可以喝健脾汤:山药、芡实、莲子、五谷杂粮;孕妇体质燥热,一出生小孩就有满身湿疹。燥热型孕妇,饮食忌油腻辛辣,可以用绿豆、薏仁熬汤喝去燥热。

3.男女婚育的适合年龄:男24-32岁,女21-28岁。

4.孕妇饮食要求:营养丰富、清淡不油腻、容易消化,按时按量。孕妇没有特殊的饮食要求,根据自己的口味变化选择,吃不下的不要勉强。

5.孕晚期(胎儿八个月之后,身体大脑、神经、骨骼等发育完善,主要长脂肪,增体重),孕妇吃的太多,不容易顺产。

6.孕妇饮食容易陷入进补的误区:

误区一、过多进补会导致胎热(如大鱼大肉和各种海鲜龙虾等),海产品偏热性,孕妇会产生内热传给孩子。

误区二、油腻、油炸、烧烤等滋腻性食品,对胎儿有影响。

误区三、喝高汤类(油性成分太大的汤,如鸡汤、鱼汤)。

7.孕妇要吃清淡、自然一些食品,提倡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是植物的种子,充满生机,有生命力,是植物高浓度浓缩的精华。滋养身体特别好!五谷的功效:“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

8.孕妇滋补粥:大枣、花生、枸杞子、莲子、桂圆(少放,孕妇有内热就不能用)、葡萄干、黑芝麻、核桃仁、山药、大米、小米(可多放,养胃利湿)、玉米、黑豆(大个黑豆,发完再炖粥)

9.孕妇可以顺其自然吃自己想吃的东西,但不能吃的太多。

10.孕妇饮食禁忌:过辣、过咸、过冷(伤胃气)、过分滋腻(不能顿顿大鱼大肉)。

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1.女性怀孕后由于气血去养胎,表气不露,易外感,必须做好寒温调控。孕早期,表气不露,毛孔张开,一吹冷风,就风寒感冒。

2.妊娠后期肝肾不足(肝、肾气使人平静,但养胎去了,孕妇易心烦燥热),会导致孕妇燥热、盗汗,属于肾阴虚。燥热特忌着凉,否则受凉感冒很麻烦。

3.孕妇好顺应气温的变化:天凉则添衣天热则减衣,天寒宜取暖天暑宜降温,出门避大风,雨雪勿外出!

4.孕妇着装宜宽松,有利于气血流通,否则容易水肿。不能穿紧腿的裤子。腹部收紧的衣服,会造成下部气血不流通,导致水肿。紧腿和束腰裤,导致胎位不正。

5.孕妇装:纯棉制品,要舒适、透气、吸潮、保暖、宽松、轻柔。化纤容易产生静电,需避免。

6.孕妇不要穿高跟鞋,否则容易引起腰椎受损及其他健康问题。

7.孕妇要注意脚部和腿部保暖,否则容易导致胎寒。

胎寒表现:小孩一生出来就拉肚子,腹泻,大便是绿色。

8.孕妇易感的外邪(致病因素):风、寒、暑、湿、燥、火,瘟疫,传染病等。特别是传染病,病毒性疾病容易引起胎盘感染,导致胎儿畸形和先天性疾病。

9.孕前应做四项病毒检查,若有,打疫苗即可治疗: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导致小儿患上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小头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10.孕妇养胎时要注意休息,尽量少去公共场合。休息好了,内分泌平衡,整个身体的免疫力就会提高,抗病毒能力强。公共场所如超市、车站、商场等,人员复杂,环境污染,空气都不太好,空气有很多致病细菌和病毒,尽量少去。

11.缓解孕期呕吐和发热的食疗法:

早孕期(三个月),早孕反应“呕吐”,会导致胃气上逆,引起发热,内分泌就容易絮乱,引起疾病。

*虚寒体质孕妇缓解呕吐的食疗法:生姜汁(一勺)+甘蔗汁(一杯),煮开后饮用。生姜止呕,把姜榨汁,一小勺就行,止呕温胃;甘蔗健胃养脾,榨汁一杯,加一小勺生姜水,煮开后饮用。

*热性体质孕妇缓解呕吐的食疗法:生姜汁(半勺)+苦瓜汁(两三勺),混合后饮用。“辛开苦降”,辛味,把中焦打开(呕吐身体是缩紧的),苦瓜,味苦性凉,可以往下潜热气。味道若不好,可以加冰糖,掺着喝。

*正常体质孕妇缓解呕吐的食疗法:生姜汁+鲜藕汁,混合后饮用。藕汁清胃热,生姜止呕。

12.孕期发热的食疗法:

风寒型(受凉、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等症状)感冒发热,用生姜(切大片,一、二两)+红糖,煮水喝。喝后发汗,病就好了。

夏天,风热感冒(表现为:嗓子疼、嘴干、发热为主不怎么怕冷):桑叶+白菊花,煮水喝。口渴严重,可放梨(切片)一起煮水。菊花,为白菊,杭白菊为最好,疏风解热。

13,.古代中医学妇产学巨著《产集》,详解孕妇禁忌行为“十三毋”:

毋登高(视线有障碍,脚下看不见)、毋作力(不要使劲,使劲用力会使腹部用力,给胎儿压力大)、毋疾行(不要快速走路,一快速就看不清脚下,掌握不好平衡)、毋侧坐(不要侧着坐,歪着坐,随便一躺,端坐为宜,气血循环好。否则产后易腰痛)、毋屈腰(不要弯腰,会压迫胎儿),毋跛倚(跛倚即弯着一条腿使劲,一条腿放松,身体宜端正,不要歪歪扭扭),毋高处取物(两手一托天,人体气往下沉,容易抻着,伤肝经之气,影响胎儿),不要跳跃、颠仆,总之,走路要稳重,体态要端正。

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中医胎教学“调心神、和性情、节奢欲,庶事清净”

1.现代常见胎教:音乐、对话(特别是父亲,低嗓音能更好的穿透子宫)、抚摸、意念。

2.中国古代胎教,以听音乐为主。孔子说:“礼乐养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古典音乐,以调养孕妇的心神。

3.调节孕妇情志的方法:在《育婴加密养胎以保其真》“自妊娠之后,则需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陈说礼乐”。

4.作为丈夫,要给孕妈妈更多的赞美和良性暗示:漂亮、身体好、有德行、会处事等各方面。人心情舒畅,就会分泌很多有免疫力的细胞,增强免疫力。

5.孕妇可让周围人,丈夫最佳,来朗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如四书五经、弟子规、诗书等,陶冶情操,让德行品德各方面往良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都是良性暗示,很多儿童早期读经典(如《道德经》、《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智力开发特别好!主要是坚持,每天一遍。案例:彭博士的朋友,每天坚持给孕妻读《道德经》一遍,同时抚摸肚子,和胎儿互动,将美好的意念传递胎儿。小儿生下后,身体强健,听到爸爸读《道德经》,很欢喜。

6.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有助于孕妇养胎。

7.需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一、发怒:怒伤肝(一生气,气血往上涌,造成咳血或流鼻血;肝气不足,引起气血不充,导致流产)

二、忧思:思伤脾(所谓忧思,反复想一件事,想起来就后悔,或想着想着就埋怨别人,即小心眼伤脾胃,吃不下饭,大便稀,胎儿埋怨营养供给)

三、悲:悲伤肺(像林黛玉那样悲悲戚戚,肺气不足,抵抗力就弱,容易感冒)

四、惊恐:恐伤肾。(惊恐,包含没有安全感,对自己不自信,伤肾气)

五、喜和恨:伤心脉。(过喜伤心,经常恨一个人,也伤心脉,心脉不足,气血流行不好,对养胎不利)

8.孕妇要平和心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任何事情慢慢放淡,孕期受到惊吓会导致流产或胎儿癫痫。

9.孕妇个人素养是最重要的胎教,孕妈妈应该对自己有进一步要求。《烈女传》胎教论“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睡觉不歪着扭着睡),坐不边(不歪着坐),立不跸(不歪斜着站,以上讲外在端正),不食邪味(不吃乱七八糟刺激、怪味食品),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品摆得不正不吃,每一样物品摆的端端正正,外在举止端正后,内心就正了,内心正气足,外邪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尤其是惊吓,缓冲力就强,一般来说,心胆气弱的人,特别容易受惊吓。即心正,形正,则胎正。)目不始邪事,耳不听淫声,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艺”

10.多看美好的事物,不要看丑的猿猴及其他丑陋负面事物,会产生负面影响,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11.中医古法,胎教要点:

一、精神和悦宁静:情绪平稳、喜怒适可而止;

二、培养高尚情操:品行端庄,道德高尚。

三、闻喜辟邪驱恶:多接触美好事物,去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四、畅想未来舒志:以真善美之念,凝思于胎儿,以使气血调顺,胎元健固。

12.意念胎教:多给胎儿一些赞美和良性暗示。比如:宝宝品德优秀,聪明等良性暗示。母子连心,小孩会收到母亲念头的暗示。怀孕及三周岁之内,母亲起不好的念头,都会对小孩不好。妈妈生气,奶里面就会有毒,应挤掉毒奶,不能给小孩喝!小孩喝了会腹绞痛,拉稀。妈妈经常生气,产生的毒奶,全给小孩喝,会毒死小孩。

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1.孕期运动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气血流通,便于养胎,便于生产。适当静养,不能过分消耗体力,否则容易产生气血劳伤。

*怀孕1-3个月:应适当静养。工作节奏放慢。胎儿刚开始发育,运动过量导致气血不足。

*孕期4-7个月:课适量增加活动量。脾主四肢,四肢经常活动,脾胃就好,气血就充足养胎,有助于消化功能提升。

*8-9月:轻微工作,保持适当活动量。至少散步一小时,使气血流通,散步活动膀胱经,可以提升肾气。

*胎儿足月后:孕妇以静养为主。安安静静,以待分娩。每天安排一定时间散步即可。

2.适合孕妇的养生方法:散步,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上午9-10点,晚饭后散步,运动消食。

3.适合孕妇的养生方法:太极拳,有调理气息,固肾补钙之效。

练习要点:动作要缓慢柔和,心气要和缓舒畅;最好在户外进行,以吸收天地之精华。

(特别是杨氏太极拳,太极就是练习放松,放松身心,加强下肢的力量,培养丹田气,丹田气是胸腹之间的力量,生孩子的时候非常管用)

4.练太极拳可以补肾。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骨密度比常人高20%-30%。通过和缓的太极拳动作,将全身的精华往里收,收到骨髓里面。同吃一锅,为什么有些人缺钙有些人不缺?是因为缺钙的人,吸收钙的能力差。妈妈吸收钙的能力强,宝宝也不会缺钙。普通食物中的钙含量足够,补钙的关键是人体康健能消化吸收,而不是盲目补钙,导致越补越缺。练太极拳最好在户外,可吸收阳光,阳光照射皮肤,生成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

5.中医提倡的运动,基本都在户外进行。户外和煦的风,有利于胎儿生长。家里面可以做一些瑜伽动作,舒展筋骨。

6.运动过量的表现:*运动之后感觉特别累,通过睡眠也改善不了;

*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特别是大粒汗珠,会损伤心脉,心血不足。)

*运动过程中及运动之后,感觉气喘吁吁。

7.运动不足的表现:*身体日益肥胖,全身乏力;*耐力不够,稍一运动就出汗。

8.运动过少的危害:过度肥胖,容易难产(气血不足所致),肠胃不好(吃东西难消化)。整体在家呆着那也不去的孕妇,子宫如大棚,小孩如幼苗,生出来的孩子体质就弱,家里面条件越好的小孩,越经不起风吹雨打,越容易感冒咳嗽。反而农村妇女(天天运动,气血流通,筋骨就好),生下来的孩子特健康。

9.孕妇禁止用针,灸法、按摩也要慎用。北方人洗澡搓背,基本上就搓督脉、膀胱经等大脉,不慎会导致流产;合谷、三阴交、昆仑、太溪、至阴等穴位(穴位位置详见视频),针刺按摩会导致流产。

10.中医通过”灸“至阴穴,可以正胎位。(操作详见视频)

11.孕期的房事:最好在怀孕期不要房事,对孕妇胎儿最有利。妊娠头3个月,和产前一个半月,严格禁止房事!否则会出人命。其他月份,应节制,尽量少。

《万氏妇人科胎前》篇:“古者妇人有孕,即居侧室(分房来住),不与父接,所以产孕无难,生子多贤,亦少疾病”。孕早期,有房事,容易造成滑胎、流产。

明代大国医张景岳,在《张景岳全书妇人篇》:“妊娠之妇大宜寡欲,凡胎元之强弱,产育之难易,以及产后崩淋经脉之病,无不由乎此”。同房耗伤肝和肾,而肝肾气为养胎所需,同房伤胎亦伤身。

妊娠前三个月,房事会导致流产滑胎;妊娠后三个月,房事会导致小儿早产;临产前一个月,房事会导致羊水感染和胎儿死亡。

12.计划怀孕前,夫妻双方都要戒烟酒,特别是酒。男性喝酒会影响精子成活率,以及精子活性(古有陶渊明,天天喝酒,生的5个儿子都是弱智),女性喝酒容易导致畸胎、滑胎。抽烟易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和畸胎。

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精彩提示:胎毒的处理和三种打口药;早开奶及母乳喂养; 下奶补气血的名方及食疗方;如何避免回奶;辅食添加顺序。

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1.什么是胎毒?

胎毒是胎中秉受之毒,主要指热毒。中医看来,孩子成年后的许多疾病都是由胎毒引起的。比如,新生儿湿疹、奶癣(喝奶产生的癣),是胎毒所致,很多是热毒。孕妇在怀孕时吃多了偏热性、偏湿性食品,新生儿化脓、流黄水为偏湿气所致。或为母亲在哺乳时吃了辛辣食品或情绪不好,导致奶里面有不好的分泌物,

2.胎毒产生的三种原因,都与妈妈有关:

1)饮食上过于“辛辣肥甘”,移热于胎儿。肥,即大鱼大肉;甘,即过于美味。美味的东西味道很厚,即“肥甘厚味”,比如特别辣、特别咸、特别酸,这些味道都很重,产生的湿热就多。还包括烧烤,火气比较重,2)母亲忧思和郁怒,化火,影响胎儿。“忧思”,即忧郁,心情不舒畅,伤脾胃,生湿热;“郁怒”,即郁闷、发怒,容易生气。

3)父母淫欲太重。房事太频,耗伤肾精,让五脏不安定,对胎儿不好。父母淫欲之火,隐于父精母血,遗传于胎儿。

3.胎毒的危害:

1)面红目赤(普通小孩脸红一个星期就退,快的两三天就退,这种小孩脸一直都很红,特别是眼白处有红线)

2)哭声高亢(爱哭且哭声很响);

3)大便秘结(大便干燥,像羊屎球一样,一个一个的,很硬,小孩也痛苦,不好往下排)嘉宾案例:给小儿喝一小碗王八汤,拉出来的屎如钢球,很黑很硬。彭博士提示:小孩只能清补,不要吃那些营养太“厚腻”的东西,小儿脏腑娇嫩,很难消化,小儿接受不了。彭博士案例:一朋友给小儿喂鳖汤,当晚高烧40度,流鼻血,火大。送医院打针输水一个多星期都没有下来,留下了后遗症“过敏性鼻炎”。

4.婴幼儿脏腑娇嫩,不宜进补保健品,特别是滋腻的,包含参、蜂胶等保健品,这些都特别热的东西。

5.婴幼儿最好吃五谷杂粮。小孩本是纯阳之体,不需要补阳气太多。只需要把肠胃调理好就行。

6.胎毒严重的表现:

1)胎黄,黄疸(不是很快就退掉的新生儿黄疸);

2)皮肤有疥、疮、疹。现在社会湿疹特别多,过敏性皮疹,和胎毒有关。古代中医小儿科著作《幼科发挥》:“小儿诸疮,皆胎毒也”。

3)研究表明:肠胃系统疾病、癌症也都与胎毒有关系。新生儿出生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里的羊水、胎粪(这也是胎毒)处理干净,防止吞咽。

7.三种打口药,彻底清除胎毒(打口药作用:清理胎毒,解毒,芳香辟秽):

1)体质平和的新生儿“甘草豆豉汁”:豆豉+生甘草,各1.5克混均匀,加入沸水200毫升,泡10分钟,滤除药液,澄清待温度适宜,喂给新生儿。用纱布沾水,滴到小孩嘴里。可第二天早上服用打口药,新生儿第一天,会自己呕吐一部分羊水,第二天慢慢就正常了。淡豆豉要在药店买,非平时下饭用豆豉;

2)热性体质新生儿“黄连大黄汁”:生大黄+黄连+生甘草,各1.5克,加入沸水200毫升,泡10分钟,滤除药液,澄清待温度适宜,喂给新生儿。此类母亲体质热、容易上火,胎儿皮肤较红赤,哭喊声高。

3)寒性体质新生儿“生姜红糖汁”:生姜(切三片,10克)+红糖(5~10克),加150毫升水一煎取70毫升药液,待温度适宜,喂给新生儿。此类母亲怕冷,有宫寒、痛经、脸色苍白、手脚冰凉,此孕妇为寒性体质,生下来的小孩大多有虚寒的体征:皮肤发白、身体瘦小、啼哭声不高。

8.打口药最多吃两天,不宜长期服用。小孩刚出生3天内,会自动排完胎便,是墨绿色的。再多吃打口药没有意义,对肠胃也有伤。

9.古代医家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体质是可以调理好,用中医以及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

10.嘉宾提问:自己10岁的小孩,吃饭吃得特别多,但是很瘦。彭博士答:这是消化不好。中医讲有“胃火”,特别容易饿,吃得特别多,身体还特别瘦。有反酸,胃有灼热感。

11.主持人问:现在营养好了,都不缺营养,吃了很多上火的食品,哪些食物是去火的?彭博士:“萝卜,通腑泄热”

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新妈妈气血不足,影响乳汁分泌。

2.人初乳特别珍贵:

1)营养丰富,以乳蛋白为主,容易被消化吸收,这和牛奶不一样,牛奶里面有很多酪蛋白,酪蛋白是适合小牛吃的,不适合人吃,小孩会引起腹泻或胀气,人适合吃人奶,母乳最适合下一代来吃,提倡母乳!对小孩、妈妈身体都好!

2)含有很多免疫因子,抗体。提高宝宝免疫力。

3.早期开乳,提倡由新生儿吸吮,帮助妈妈分泌乳汁。足月的小孩,天然都具有吸奶的能力,劲很大,比吸奶器的吸力都强。

4.古时生完小孩后,妈妈没有奶,古法用“八珍汤”和“下乳涌泉散”合起用水煎服。适用于产后血虚、饮食失调引起的缺乳。女性生完小孩,往往气血两亏,在生时费了很大的力,这耗气,还有失血,即“气血两亏”;八珍汤补气血。

1)“八珍汤”: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前四个补血,后四味补气。

2)“下乳涌泉散”:黄芪(15克)+王不留行(15克)+天花粉(12克)+漏芦(10克)+通草(10克)。黄芪补气,后四味药通乳。

5.以上两方,吃两三付,让小孩多吮吸(要“有效吮吸”,即含着乳头特别是大部分乳晕,乳晕上有很多

神经可刺激乳汁分泌),很快就下奶了。

6.“八珍汤”平时也适用女性做日常保健,补气血,把气血调通畅。特别是现代城市女性,气血不足的很多,又不运动,又熬夜,饮食又不规律导致。

7.食疗开奶:

1)王不留行(20克)+冬葵子(10克)+丝瓜+花生+鸡蛋(两个),煮汤喝。

药店去买“王不留行”,让全身气血流通特别好!可治:乳汁不下,也治月经不下。丝瓜蛋花汤,下乳作用非常强。花生也有下乳的作用。

2)赤小豆煮水,不吃豆子,只喝汤水。赤小豆,利尿,可加强体内液体循环,开奶,但赤小豆偏凉,不适合体质虚寒的新妈妈。

8.误区解读:大众常用“花生猪蹄汤”、“鲫鱼汤”开奶,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猪蹄汤特别腻,孕妇生完小儿后,胃口非常不好,想吃清淡的东西,一下给她吃特别油腻的,她受不了,腻了就容易堵,没有胃口了,反而不好。适合清补,吃清淡的,如“丝瓜鸡蛋汤”之类,好消化,好吸收,能吃得多。汤里面可以放姜、葱,但不能放花椒,花椒回乳。

9.新妈妈的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五谷杂粮为宜。妈妈吃什么,等于小孩吃什么。猪蹄汤,可以当药来用,但经常食用,药性有偏颇,会导致妈妈和小孩肠胃有问题。饮食以平和为主,没有偏性,五谷杂粮为宜。

10.母乳喂养的五种好处:

1)满足婴儿全面的营养需求,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可以根据小儿所需,自然分泌多或少,同时喂养多胞胎都没有问题,关键在吸吮多少,多吸多有,少吸少有,不吸就没有,没有之后,就没有了。

2)增强婴儿免疫力,减少疾病;

3)喂养特别简便,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省时、方便、经济;

4)增进母子情感交流,小孩长大更有自信心,更有爱心。

5)产生催乳激素,修复子宫和收缩子宫,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清代名医傅青主“生化汤”,促进子宫收缩、复位,排除恶露。

11.原本有奶,后来“回奶”,怎么处理?

1)回奶常见症状“红肿热痛”:①局部会发红;②身上发热;③局部疼痛

2)轻微回奶,用热毛巾外敷,解开淤阻,恢复正常。

3)中气度回奶,按摩的穴位:“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之间正中)、“合谷穴”、“少商穴”(大拇指甲外侧,详见视频)。每次每个穴位按5分钟。还可以按摩脚背反射区,脚中指和无名指下面区域(如视频所示),若中度回奶,按摩会非常疼,平时不会疼,将此揉开,气血通畅,就可下奶。

4)重度回奶,特别是伴有感冒发热症状,小柴胡汤+逍遥散。

白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薄荷6克+丹皮10克+木香10克+漏芦10克+王不留行10克+天花粉10克,用水煎服。一般喝两三天就好。此方子性平,对小孩喝奶无影响。

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喂乳频率:

1)一两个月内的婴儿,无需定时,按婴儿需要随时喂。他饿了会哭,小儿哭除了病理性,只有两个目的,吃和尿。

特别提示:婴儿睡眠期间,不要叫醒喂奶,这对婴儿生长十分不利!睡眠对小孩来说是长身体,不要去碰他。等他自然睡醒后,自然会要奶吃,再喂。

2)婴儿3、4个月时,每隔2-3小时喂1次,每天大约喂6次,每次哺乳15-20分钟即可。由于每隔婴儿食量的差异,母亲应仔细观察婴儿的个体需要,以按需喂哺为原则。

2.哺乳期妈妈饮食应多样化,不要挑食。多吃:蛋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女性经过一次生产,会养成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包含饮食习惯,对身体非常好。

3.母亲的生活起居应顺应喂乳的需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和精神愉悦。学会猫睡,使精力尽快恢复。像小猫打盹,眯一会,抓紧时间休息。妈妈休息不好,奶水就不足;情绪不好,奶水有毒。这种休息方法类似发呆,精气神一下定住,身心放松,那怕只有十几秒,体力恢复也很好。

4.哺乳期的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两乳交替喂奶,以免另外一个拥堵。

5.给婴儿喂奶后,“拍嗝”:要将其立起,趴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使胃气排出,奶落入胃底部,防止溢乳(即吐奶)。如果不拍隔,小儿平躺后,奶会返回呛着气管,很危险。民间有话:“一个奶隔拍不上就憋死”。

6.不宜哺乳的母亲:患有传染病(如肝炎、结核)、重症的心肝肾病、身体虚弱。

7.母亲乳头破裂或感染时,要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无奶。很久不哺乳,就会回奶,再想吃奶就没有了。

8.哺乳期母亲禁忌:

1)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大忌烟、酒。喝酒耗伤身体气血,第二天特别疲劳,喝酒时小便特别多,这都是耗肾气。烟中两个有害物质,焦油和尼古丁。尼古丁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心脏;焦油,特别是二手烟,小孩吸了,对肺不好。

2)药品:磺胺类、四环素、水杨酸、阿托品、吗啡等(忌或慎用)。孕产妇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会经乳汁带给小孩。

9.自己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奶妈”:古代挑奶妈的标准《普济方卷三百六十》“择乳母,须精神爽健,性情和悦(性情平和),肌肉充肥(长得丰满结实),无诸疾病,知寒温之宜,能调节乳食,奶汁浓白,则可以饲儿”,标准很高,为什么?原因如下。

《增订幼科类萃卷之一》:“凡乳母禀赋之厚薄,性情之缓急,骨相之坚脆,德行之善恶,儿能速肖,尤为关系……殊不知渐染既久,识性皆同,犹接木之造化,故不可不择也”。小孩学身边人很快,也很像。圣母才能生贤子。对妈妈要求高,母亲孕期端正,性格和悦,生下来宝宝素质就高,如周文王之母“太任”生文王。

10.母乳不足,可选用婴儿配方奶粉代替喂养。日本做的配方奶粉较好,因为日本人种和我们一样都是黄种人,奶粉质量较高,适合国人。因人种体质差异,欧美品牌婴儿奶粉并不适合中国宝宝。白种人和黄种人,肠胃差异大,有中国宝宝喝美国奶粉,腹泻、胀气的案例;根据自己体质来,不要盲目崇洋媚外。

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纯母乳喂养的小孩,从4个月后应添加辅食。一开始不要给他吃太稠的东西,可以吃鲜榨果汁、蔬菜汁,最好给孩子吃原始的东西,不要经过细加工,尤其不要经过工业加工。

2.古法《千金方》,小儿食用小米粥的表面精油,可以滋润五脏,养脾胃。将小米粥面上的精油收集,做成黄豆大小丸,放在舌头上就咽下去。

3.辅食添加的顺序

1)1-3个月,可添加鲜榨果汁、蔬菜汁(嘉宾用的胡萝卜泥煮水、芹菜煮水),鱼肝油制剂(植物油萃取的维生素A、D,效果最好)。

2)4-6个月,还可添米糊、乳儿糕。清朝太医院“健脾八珍糕”:“以米和面为主,含有山药、茯苓、砂仁等”。可以到药店或婴儿房购买,不是自己做的糕类,偶尔吃一吃,里面含有添加剂。这些糕点,自己做太麻烦,工艺复杂。还可以添加烂粥、烂面条、菜泥、水果泥、豆腐、蛋黄等。

给婴儿食用豆腐应选择卤水豆腐,而不是石膏豆腐。卤水豆腐比较有嚼头,硬。

3)7-9个月,可以喂食稀饭、面条、烤馒头片。烤馒头片,可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溃疡。很多东西见过一次火,变成热性或温性。脾胃虚寒型(肠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的孩子特别适合吃烤馒头片。

北方有“棋子块”:把面弄成一小块,蒸熟后,再放在锅上炒一炒,炒得又硬又香又甜,非常适合小孩吃。

4)10-12个月,可喂稠粥、软饭、面条、馒头、碎菜、豆制品、鸡蛋等。跟大人吃饭差不多。

5.6个月以前哺乳为主,6个月后以辅食为主,逐步取代哺乳。每多增加一次辅食,就减少哺乳的次数。

6.辅食添加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7.断奶前对孩子做好心理暗示。提前几天给小孩讲。

8.一般断奶时间最好选择在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小儿身体没有太大冲击,平稳度过。夏天天热,汗出得多,阳气浮于体表,肠胃较弱,容易拉肚子或呕吐。夏天断奶,小孩一哭一闹,很容易生病。冬天寒冷,容易感冒着凉,最好不要冬天断奶。

9.哺乳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岁半,一般到8-12个月时断奶。

10.断奶时间过晚可导致“奶痨”,面黄肌瘦,容易生病。娃娃年龄大了还在吃奶,就不好好吃正餐,导致

脾胃功能差。

11.孩子患病的时候,不能断奶,应在孩子健康胃口好的时候断奶。

12.断奶后怎样尽快回乳?炒麦芽30-60克,煎汤(20-30分钟)代茶饮,3-5天。超市“大麦茶”也一样。

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精彩提示:补肾食疗:坚果类(食物的种子,如核桃、瓜子、榛子、松子、杏仁、开心果、无花果等)、

黑色的食品(黑豆、黑芝麻、黑米等黑色谷物)、山药、海带等。

小儿不宜过早练习行走,让动作自然的发展,要爬够,否则对膝盖和腿部不利。

学步车有害么?

幼儿寒温调节的四个要点:背暖、肚暖、足膝暖、(额)头凉。

老话说,小孩发一次烧,小孩就会长大一点,这是对的么?

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孩子的“头顶大事”——囟门,一共有前囟、后囟两块。后囟在后脑勺位置,在出生后6-8周闭合。前囟在额骨和顶骨之间,闭合较晚,一岁半之前会完全闭合。

2.囟门闭合晚(超过2岁),表示孩子肾气不足。中医“五迟”(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即语言发育迟、囟门闭合迟、走路迟等等,代表小儿发育慢。“肾主骨生髓”,肾主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的发育与肾有关系。古代医家把“五迟”归于肾气不足。“五软”,主要是肌肉软、身体软,归于脾胃不好。

3.抚摸和按摩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发育。小儿内热较多,按摩可以帮助他疏散内热。

4.不要盲目补钙,小孩的囟门会提前闭合,头比一般小孩小,影响智力发育。

5.囟门的养生方法:

1)适当抚摸囟门,促进生长发育;

2)不要让囟门受到寒风刺激,囟门为完全闭合,很容易受到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等”)侵袭。小孩夏冬出门戴帽子,避免头顶暴晒和受凉。

小儿因囟门受凉,感冒后,处理方法:“把手搓热之后,捂在囟门上,慢慢按摩,让囟门热起来直到小儿发汗。一发汗,体温就会降下来,风寒就会通过汗排出即愈”。可配合温开水或生姜汤(生姜切片煮水,小儿吃不下姜水,可加红糖调味)促排汗。

3)防止硬物的触碰。

6.牙齿的发育:

1)平均6个月时,长第一颗牙;先长下面,中间中切牙2颗,再长上牙中间2颗,再长上或下中间牙旁的两颗牙,这上下各4颗牙长好后,长磨牙,然后再长中间尖牙,最后长里面的第二磨牙。20颗乳牙,在2岁半完全萌出。

2)宝宝8个月后还没长第一颗牙,家长要引起重视,这是“五迟”之一。

3)孩子牙齿偏黄,说明肾气不足。(有些人怎么刷牙牙齿也不洁白,是因为肾气不足。肾气足,牙齿晶莹)4)护牙保健方法:固齿功,即叩齿。让孩子的牙齿更坚固、更洁白晶莹。补肾,到老也受益,牙齿固健。康熙、乾隆非常擅长叩齿,叩齿口腔产生的津液(即唾液),慢慢吞下,滋养五脏,尤其补肾阴,固肾气。

5)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主要是早晨和下午太阳,中午太阳太毒,不要晒,易灼热小儿娇嫩皮肤。

6)多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尽量户外活动,吸收紫外线,可以在树荫下玩,在室内,有窗户的地方,会挡90%紫外线。

7)小儿营养均衡;

8)让肠胃保持健康状态。小儿主要是“健脾(气)”和“补肾(气)”。脾气主,消化吸收好;肾气足,生长发育好。但肾气为先天之气,与父母有关,父母身体弱,小儿体质就要弱一些。会在后期介绍补肾穴位和按

摩手法。

9)补肾食疗:坚果类(食物的种子,如核桃、瓜子、榛子、松子、杏仁、开心果、无花果等)、黑色的食品(黑豆、黑芝麻、黑米等黑色谷物)、山药、海带等。

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婴幼儿动作发育特点:民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1)2个月:俯卧时,可以抬头。

2)3个月:仰卧位可变侧卧位。自己会使劲往外侧,但翻不过来。

3)4个月:可以翻身、靠坐。扶着髋部,可以稍微坐起来。

4)5个月:大人扶着可以站立。

5)6个月:可以自己坐。

6)8个月:学会爬。爬对小孩非常好,锻炼掌骨和膝盖,锻炼四肢协调性。

7)10-11个月:自己扶着站立。

8)12个月:可以独立站立。

9)14个月:走路。

10)小儿不宜过早练习行走,让动作自然的发展,要爬够,否则对膝盖和腿部不利。

2.爬行对身体的好处

1)让四肢“接地气”,释放身体内热。小儿有往地上爬的欲望,不喜欢在垫子上爬。因为小孩是纯阳之体,体内热较多,地较凉,小孩好释放内热,觉得比较舒服。有肺热咳嗽的小孩,老人让其玩沙子,就不咳嗽了,清肺热。沙五行属“金”,代表凝固、清肃效果,通过手掌玩沙,清体内肺热。

2)爬行时,脊柱的来回摇摆,刺激肠胃蠕动,使内脏发育更平和。走和爬都是人体的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不需要太多替代品,如学步车,反而耽误爬行练习量。学步车,是坐着,脚在蹬着走,不是练习直立走路,小儿得不到本有的有效练习。

3.走路过晚的原因:骨骼发育不够结实,筋骨不强壮。应就医调理。

4.婴幼儿语言发育特点:

1)1-3个月:咿呀学语。

2)4-12个月:语言构成阶段。会发出"咯咯"“啊啊”声,7-8个月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有的小孩发的第一个音就是“啊”音。

3)小儿学语言是右脑直接存储,需大量词汇;大人学语言,是左脑,分析,判断,记忆。案例:彭博士哥哥生小孩后,彭博士送他一套传统文化读诵版,不需要教,让其当背景音乐,在小孩玩的时候放,一边玩一边接受讯息。这个娃娃4岁,就能背诵大量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这些传统文化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有助于孩子增加词汇量和韵律感。

反面例子:有全职妈妈,在家做家务,小孩在哼哼唧唧,妈妈没理他,让小孩自己说。直到有一天,小孩一句话也不说了,怎么逗都不说了,家长很着急。

彭博士答:“交流很重要。人和人之前交流70%靠动作、表情等,30%的内容才是语言。案例小孩,有70%的交流无法完成,会影响她交流能力,时间长了,就不爱说话了”。这也是听磁带学英语,和到海外学英语,快速程度不一样。

4)语言发育迟:脑髓发育不好,肾不足。三岁之后需要到医院检查。

5)预防语迟的补肾食物:坚果、黑豆、黑米、黑芝麻、芡实、山药等。

6)在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

5.小儿的认知发育规律:

1)新生儿会寻着妈妈的声音找奶吃;

2)2个月左右,眼睛会随着物体转动;

3)3个月,会认识自己的妈妈;

4)4个月,会微笑,而且大声笑可以迎着人;

5)5个月,会区别自己人跟外人,会认生;

6)7、8个月,会弯着腰,跟镜子里面的自己,亲昵、抚摸等,开始刻意模仿别人的动作、发音,能体会别人表示否定的意思,知道“不行,不能”的含义了。小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说话,但一直在听,在七八个月,基本能听懂大人说话;

7)10月到12月,会招手,表示再见。让他拿东西,会将物品递给别人,穿衣服能够配合,能沟通;1岁半,能有语言或手势,表达自己的要求,喜欢看图画、翻书;2岁后,自己会用小勺子进餐;3岁会穿鞋;4-5岁可接受各种教育。

特别有意思的,小儿7-8个月,会缠着妈妈抱,如果妈妈抱别人,小儿会吃醋,老话讲“争怀”。

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小儿饮食原则(出自宋代名医陈文忠《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

中国人体质不像寒冷地区的西方人,能够直接喝冰水,若吃冰冷食品,还需要更多自己的能量在体内加热;软的容易消化,而且不刺激肠胃;要吃少,幼儿一个特点是遇见好吃就贪吃,无控制力,容易因贪食而出现食积,吃撑堵住肠胃,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食量。让小儿稍微饿一点,没事。标准:“不要把小孩肚子吃得太圆太撑”就行了,饮食完之后,不是特别饱满的感觉,七分饱合适。

2.幼儿的食品多样化,以五谷杂粮为主,都很容易消化,这些都是种子,元气充沛,完全适合骨骼各方面的营养需求。(五谷:麦子麦面、小米、大米、高粱米、豆类)。有条件,吃些坚果类(花生、核桃仁、黑芝麻),打碎,放在粥里面。【时尚达妈提供】“花生+赤小豆”煲汤,很香,宝宝特别喜欢吃;花生磨成浆,放在稀饭里面,小孩喜欢吃。

彭博士儿子喜欢吃黑芝麻,黑芝麻磨成粉,更好吸收。

3.五谷为主,蔬菜水果为辅,蛋、奶、肉点缀一下,要少吃。80年代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蛋、奶、肉”为主的饮食框架,但在2004年全面修订,认为以前的饮食结构是错误的。以前“蛋、奶、肉”为主的饮食,是受欧美人影响,欧美人那么吃,全世界都受到影响。这是不对的,欧美人后来研究发现,这种饮食习惯,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的发病率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已全面修订,即现在的“金字塔原则”。

蔬菜水果要吃当地、当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比如秋天干燥,秋天出产的梨,就有很好的润肺效果;小儿风寒性感冒咳嗽,橘子烤一烤,烤热后,带橘络一起食用,可以止咳化痰。夏天的西瓜,叫天生的白虎汤,清暑热。

4.还有个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就吃北方产的东西,不要吃南方的,容易上火或肠胃不适;南方人就吃南方产的东西。因为人跟大自然气候,相通。南方人到了北方定居,要入乡随俗,吃北方的食物,有益身体健康。

5.睡眠规律(年龄越小,睡眠越长)

1)新生儿,睡20小时。

2)2-3个月,睡16-18小时;

3)4-8个月,15-16小时;

4)9-12个月,14-15小时;

5)1-2岁,13小时每天,如晚上8点睡,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中午再睡上一两个小时;

6)3-5岁,12小时;6-7岁,11小时;7岁以上儿童期9-10个小时。

家长应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特别是养成睡“子午觉”和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睡子午觉”,“子时”晚上23点到1点,“午时”中午11点到1点,子时睡觉养肾,午时睡觉养心,这两个合一起,心肾一相交,身体就好。对成人来说也不要熬夜,晚上“子时”,是最有营养的“正觉”时间。

6.重视培养幼儿自主大小便的良好习惯。1岁多要培养小孩自己去上小尿盆。幼儿期大便一天一两次,有些小孩多一些,有些胃里有热的小孩,就少,两三天才一次,就需要调理。

7.让幼儿从小养成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有儿童专门牙膏盒牙刷。

8.为促进幼儿语言的发育,父母要有意识地与幼儿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抓住时机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做好良性引导。大人不要给小孩说幼稚的话,正常说话就可以,小孩很快就学习,有利于小孩语言学习。小孩是开发系统,随时随地都在学习,经常冷不丁冒出一句广告语,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大量传统文化经典,如《十

三经》、《弟子规》、《论语》、《孟子》《唐诗宋词》,听多了,就会背。

提醒父母及周边人,不要在小儿勉强乱说话,他模仿能力很强,全部都听进去。小儿神态模仿也很强,父母和颜悦色,小儿就和颜悦色;有人凶神恶煞,小儿也会这样,或者眼神有一点凶狠。

9.幼儿寒温调节的四个要点:背暖、肚暖、足膝暖、(额)头凉。

1)背要暖。背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特别容易感冒的有大椎穴、肺腧穴、风门穴之类,寒风一吹,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后背受凉,这个人特别容易得肺病。可贴身穿一件,棉质、棉花、或小毛背心。

2)肚要暖。夏天,中国人传统衣服是肚兜,护着肚脐,肠胃运化好,就不容易腹泻;肚子受寒之后,就会肠鸣,腹泻,拉稀。还有胃口不好,厌食,体重下降,都与腹部没有保暖有关。

3)脚和膝盖要暖。特别是冬天一定要穿袜子,把脚保暖好,膝盖不要露在外面,不要受风寒。古人说,小孩要是光着脚在凉的地板上走的话,晚上就尿频,这叫伤肾经。脚底足心处,有个大穴位,涌泉穴,是肾经的原穴,若涌泉穴受寒,肾经受寒,小便则频。

4)头要凉。特别冷的地区,室外需要戴帽子。平时不能捂住太多,出汗,容易捂出病来。如果1-3岁小儿特别反感戴帽子,戴好还自己拽下来,说明小孩不需要带帽子。健康的人,手脚温暖,额头是凉的,发烧额头才热,所以不要在让他捂得太多。“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三分饥与寒”与捂头有很大的关系,要让头保持清爽,要凉爽。

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老话说,小孩发一次烧,小孩就会长大一点,身体会长高,促进身体发育,特别是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即抵抗力会增强。此处讲小儿“生理性发热”,非“病理性发热”。小儿生理性发热,称为“变蒸”,“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起百骸。变蒸是“长血气”“生脏腑智意”。小儿五脏六腑、筋骨尚未发育好,每“变蒸”一次,小儿筋骨、五脏发育一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2.“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的区别?

1)“生理性发热”:每隔30或32天,发一次热。表现为:①身体低热(有些家长觉察得到);②脉搏跳动乱(有快有慢,不均匀);③出微汗;④(神态上)微微的似受惊吓,烦躁等;家长一般不易察觉,无病态的表现,如咳嗽、感冒、流鼻涕等等。“变蒸”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体成熟的一个过程。

2)变蒸与普通发热的区别:

变蒸者,耳朵凉,尾椎亦冷。

由外资因素导致的发热,不是“变蒸”,是病理性发热,比如感冒、流鼻涕、咽喉肿痛、咳嗽。

3)“变蒸”有“暗变”和“明变”。

“暗变”没有明显的体征变化;“明变”就是症状加重,①高温②呕吐③受惊的感觉;严重的还有高热,脉搏跳动快,出汗多,不爱吃饭,呕吐,两个眼睛的眼白轻微充血等,这属于“变蒸”里面了重症,可能合并了其他的疾病。

3.变蒸的时日:32日一变,64日一蒸,共十变五蒸,320天。此32天为概数,不是定数,有些小孩28天,有些小孩36天。又有“三大蒸”:64日为第一大蒸,再64日是第二大蒸,再128日为第三大蒸,三大蒸共256天,加上之前十变五蒸的320天,共计576天。一般两岁之内全部完成变蒸。体质强的小孩,“暗蒸”比较多,外在看不出来。

4.出现“变蒸”的症状,7天之内就好,不用进行药物处理,不放心的话,可以喝一些温开水,帮助发汗。若有呕吐,饮食吃不进去,则肠胃不通畅,要帮他微微泻下,食疗用“白萝卜,捣成泥喂食”或“萝卜切成片煮汤”(泻的方法很讲究:①不能伤脾胃②不能助湿气)。时尚达妈说“用酸奶、香蕉、蜂蜜水”帮助小儿便秘。彭博士解说,这些都不伤脾胃,但助脾胃的湿气,湿气一多,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萝卜捣成泥喂小儿,大肠气就通了,即俗语“萝卜通气”,同时还不伤脾胃,微微泄下就行。

萝卜汤不好喝,可以加点调味,给小孩喝。若1岁以上小孩,还可以将白的生萝卜,切成丝,给小儿拌着吃。食用白萝卜,一方面通腹,辛辣味还可以发汗、散热。小孩的关键问题是,热憋在身体里面发不出来,大便运化就不好,容易便秘。小儿纯阳之体,一般是热性感冒,用白萝卜通腹散热很好;若寒性感冒,还可以再加一些香菜、生姜,驱寒气。香菜即“芫荽”,有辛散作用,香菜煮汤,可以透发出疹。若小儿出红疹,发不出,就用芫荽煮汤帮助小儿透发麻疹。芫荽炒鸡蛋,可帮助小儿透发肠胃里边的过敏。

5.总结,变蒸的表现:

1)轻者出现:发热,惊跳、微汗出、耳部与尾椎处发冷,上唇有白泡等

2)重者出现:高热、脉烁二不规律、汗出或无汗、纳呆、食后易呕吐、眼白轻微充血

6.小儿变蒸发热时的护理要点:

1)注意休息,安静;

2)多喝水,孩子自己需要时就喂,小儿喝水到一定程度就会拒绝。时尚达妈“现在饮料多了,小孩拒绝喝白开水这样没有味道的水”。彭博士:不行,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白开水才是最健康的饮料,要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3)不要让风吹着。

4)发热严重时可以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大椎穴(枕部)”后背,物理降温,衣服要少穿,不要捂着。

5)饮食清淡,不要吃油腻的,可以喝百米粥。

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精彩提示:解决孩子便秘的按摩手法;去湿气、润燥、通肠的食疗方子; 让孩子变得善解人意,温柔可人的食品;小儿常见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孕妇养生不当,会遗传给孩子一些疾病。妊娠期的各种不良刺激,都会通过母体殃及胎儿。“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2.孕期影响胎儿的因素:胎惊、胎弱、胎黄、胎寒、胎毒、胎热等

1)胎惊:①母亲在孕期心情不安定,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比如母亲受到惊吓、紧张,跟别人吵架(长期性或剧烈的),总之心态波动比较大,引起内分泌的变化,分泌出有毒物质,生子容易癫痫,还会导致性格及心理缺陷。女性生气或特别悲伤,容易宫缩,导致流产。

②防止胎惊,孕妈妈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心神安定,喜怒哀乐适可而止;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才能安养胎儿。

2)胎弱:母亲身体虚弱,导致胎儿先天不足,肠胃弱,“五迟五软”等发育障碍。

3)胎寒:孕妈妈感受寒邪,殃及胎儿。两方面寒邪:①外在冷风、寒气等外环境伤到皮肤和肺脏;②“贪凉”,喜欢吃凉东西,比如冰糕、冰淇淋或冰箱里面的食物。往往孕期第3、4个月,想吃凉的,是因为孕妇全身气血都去胎元养胎,耗了孕妇的阴,这个时候孕妇的脸色就黄,阴虚就会产生内热,有些妈妈就会吃一些凉东西,来平和一下。如果过寒,小儿肠胃就不好,容易拉肚子。

防止胎寒:①注意保暖,不要受凉;②饮食不能贪凉,要以清淡温和的食物为主。

4)胎热的原因:

孕妈妈饮食过于辛辣油腻,以致虚火内生,灼伤胎气。如,口味偏重(盐、花椒、大料等放得多),饮食过量(大鱼大肉等滋腻食品、油炸食品等)。

小儿胎热,生下来,眼角会红赤,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会黄,嘴里有味,喜欢长口疮,湿疹等。小儿便秘也属于胎热。

宝宝也有兼得胎寒和胎热的,这个时候,中调脾胃就可以。

食疗中调脾胃:“①脾气消化不好,用山药+白扁豆+陈皮,煮水,或打成面蒸饼,有健脾、止泻、理气。

②小孩大便又酸又臭,还经常放屁,这种情况是“气滞”,吃点东西就饱,小肚子就胀,用陈皮泡水可以理气化痰、健脾”

孕妈妈防止胎热措施:①不要吃过于辛辣油腻食物;②烹调时不宜放过多的调味品;③少吃油炸、烧烤等

高热量食品;④饮食以清淡为主。

5)胎黄:母亲在怀孕时感受了湿热。湿热困脾,脾主黄色,导致小儿生下来全身金黄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体内的红细胞,自我破裂后,产生了黄疸性的正常变化,快的话,一个星期自然消退,慢的要一个月才自然消退。

感受湿热的原因:①吃一些助湿的食品,特别滋腻,特别难易消化,“湿”即黏滞不爽,困在里面出不来,比如糯米、胶质性食品等,还有孕妇不运动,消化慢,生湿:②居住环境潮湿。孕妈妈一般体质阴虚,有内热,加上“湿”,就是“湿热”。

胎黄的表现:①全身黄如金色;②壮热(热很高);③便秘;④小便黄。胎黄需就医治疗。

孕妈妈防止胎黄措施:①居住环境要保持温暖整洁,避免阴冷潮湿;②饮食要适量,不要吃过于滋腻的食物;③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助消化。

6)胎毒:胎黄和胎热的加强。

胎热很多,很导致生下来就有皮疹如“湿疹”。“鹅口疮”也是胎毒所致。化解方法,和“胎黄、胎热”一样,总之就是“清热利湿”就行。

南方流行“化湿”食物,常在临产前食用:“白莲须(药店有售)+鸡蛋(煮好去壳后的鸡蛋),煮水喝”,清热化湿,去胎毒。

北方孕妈妈不用吃,小儿生下来,喂“黄连水”或“大黄水”就可以去新生儿胎毒;南方潮热,孕妈妈出汗较多,喜欢吃“气重味厚”的东西,“黄芪、当归、枸杞子”等都是进补的,炖汤,容易生湿,需要临产前去胎毒。

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风、寒、暑、湿、燥、火”即“六淫”,“淫”就是过分的意思。六淫是六种大自然的气,过头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体质。

1.风:风是百病之长,中医指“风邪”。所有的病,一旦合上风邪,很容易进入体内。如“风湿、风热、风寒”等。

“春捂秋冻”的道理:秋天气是凉的,让皮肤稍微冻一冻,毛鞘致密,皮肤抵抗力会增强,到了冬天不易受风寒的侵袭,即“秋冻”;春天刚开始热,毛鞘刚开始打开,春寒很容易通过打开的毛鞘伤人,春天要捂着一些,避免风邪。

小结:中医所谓风,指“虚邪贼风”,极易从口鼻而入,或从皮面侵袭,导致孩子生病。

防风要点:①遵循“春捂秋冻”、“三分饥与寒”的原则;②平时不宜给孩子穿得过多;③孩子运动出汗后,反而要注意保暖(不要随便脱衣服帽子围巾,该包着的地方包好)

2.寒,包括两方面:外环境的寒冷和饮食上的寒冷。伤身体阳气。

饮食上的凉东西包含两个方面:①温度上凉;②性质上凉,比如苦寒的药,黄连、板蓝根等。若小儿发热,家长一连一个多星期用哭寒的药,烧退了,但阳气也被打压下去。肠胃不好,容易腹泻,而且在脸上“气池”(从鼻子周围一直到嘴唇上部)处,发青。小儿气池处发青,即意味着肠胃不好。

吃冰棍的讲究:可以用舌头舔,但不能用牙咬。舌主心,用舌头舔冰棍可以清心火,用牙咬伤牙齿,肾之余在牙齿,会导致肾寒。小孩吃冰棍要控制,否则伤脾胃,对于女孩子胃寒会导致宫寒,宫寒会导致痛经及不孕。小儿大口吃冰棍,会导致肾寒,晚上尿多。

小结:中医所谓寒,指小儿身体受寒或饮食过凉,使身体阳气受损或伤及脾胃,导致孩子生病。

中医防寒要点:①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②不要给孩子吃过于寒凉的食物.

3.暑:中医指“伏暑”,伏天时候的这种暑热,会导致高热、抽风,甚至昏迷等危症。

中暑的表现:暑邪常夹杂湿邪,所以常出现乏力倦怠,没有精神,然后还有一些呕吐、大便稀溏等。

防暑要点:①躲避烈日:(夏季)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避免在烈日下做户外活动;(早上7点朝阳和夕阳,照小儿,促进发育)②避光防护:外出要带伞或遮阳帽,太阳镜、涂防晒霜;③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④增强营养:平时可多喝番茄汤、绿豆汤、酸梅汤等。

4.湿:与脾胃不足有关系。

湿的表现: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大便不好。

湿的特别表现是:“大便黏腻不爽,黏滞,粘在马桶上不容易冲下去”

小儿是纯阳之体,不需要进补,只需要把营养给他充分供应到位,身体会自动消化吸收,就会变得很好。滋腻东西吃太多,容易堵塞,疏泄不出来,就变成湿邪。彭博士有就医案例,十个月的小孩,用红枣+山药+鸡肉,还有肉类,喂食,结果拉肚子一个月。

炖肉的时候,放一些山楂,可以化肉、减腻。

用高汤(用肉熬汤),做面条或稀饭给孩子吃,家长觉得特别有营养,能提倡么?

彭博士答:“不能顿顿都吃,还是要清淡,小儿饮食要清淡,要有营养,要容易消化。高汤毕竟它还是肉类食品,不太容易被吸收消化,提倡五谷杂粮。粗粮里面各种营养成分都够用,维生素、蛋白质都够用”。熬小米粥,上面一层“米油”特别滋养孩子脾胃(出自孙思邈《千金方》,出生一周的小儿,喂食小米粥上的油团成的小团,特别养脾胃)。

中医防湿要点:①忌油腻,孩子不宜过早进补;②饮食要清淡,以五谷杂粮为主。

5.燥:燥邪伤阴,就会口干舌燥、痰少,皮肤粗糙;咽喉会干、痒,舌头会红,舌苔会少。

小儿咳嗽和“燥”有关么?答:咳嗽,若听到肺部声音厚重,即“痰热”,不是燥邪。还有孩子是干咳,没有痰,又猛喝水不解渴,是“燥邪”。北方秋天,可以用秋梨冰糖水,解燥。

小结:中医指的“燥”,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的症状;

中医防“燥”措施:,梨(秋梨一个洗净切片)+川贝(5克)+冰糖(适量),一起煮汤,喝汤吃梨,润肺止咳,可解秋燥。

6.火:即“热”。高热、发斑、出红疹,大便干燥,神志烦躁,舌头红绛舌,就是紫颜色舌苔——高热的时候就会出现。水痘、麻疹等。大便干燥,只拉很小一段就不拉,可用冰糖梨+杏仁,杏仁通大肠之气,可润肠,润燥。

小儿常见病因“湿”、“热”、“腹泻”、“便秘”的解决方法。

食疗:薏仁(或薏米)去“湿”。薏仁性凉,通利湿气,小孩体热,这对孩子肠胃很好。

按摩手法:捏脊。还可以把小孩趴在家长肩膀上竖着抱,用手来回在背脊上下来回擦,把这块擦热,就可以。便秘的孩子,大多数擦“腰骶部”,很快大便就通畅。也可以单手双指夹小儿背脊皮肤。很多小儿喜欢大人给他们按摩。统计表明,小时候有过亲子互动按摩抚摸,身高平均高5cm,智力发育也较好。

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中医用16字,概括小儿生病的规律:“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1)”发病容易”重点体现在三方面:

一、脾胃疾病,如呕吐、腹泻、疳证、厌食、便秘、虫证等。小儿饮食稍有不合适(饮食不洁、吃东西没节制、食物寒热不合适),就容快就闹肚子。

小儿吐奶的调理方法:①喂奶后拍隔;若经常吐奶或成喷射状,说明肠胃有问题,需调理。若不经常吐奶,说明他消化和容纳能力还可以。

②捏脊;③喂食小米粥,健脾。

可通过大便分出“寒热暑湿”来:

①一般正常大便就是干湿适度,而且是成形的;

②若大便比较稀,像水一样,说明孩子肠胃比较弱,是脾虚的表现;

③便秘,肠胃有实热,大便会干燥;

④同样是大便很稀,若味道很酸臭,说明肠胃虚弱,并配合着脾胃的湿热;

⑤若大便发青发绿,没有什么味道,这是寒气。寒气,可以用“炒小米”,调理小儿胃寒的食疗方法:用炒熟的小米,煮粥喂食,有利湿温胃之效。炒小米,不要放油,用铁锅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

二、肺系疾病,也就是上呼吸道的问题,感冒、咳嗽、扁桃体发炎、发烧、湿疹、过敏性鼻炎。

三、传染病,如,流脑、乙脑、水痘、痄腮、百日咳、麻疹、风疹等。

2)传变迅速的表现及对应措施:

“传变迅速”的主要表现:①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调理治疗,很容易从轻病转成重病;②病情变化快,很容易从一种病因迅速转变为其他病症,而且病情加重;③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很容易热,热后很快变成

寒)

照顾孩子预防疾病需注意:①调理饮食;②寒温适度,预防肺病

由热转寒,往往半夜送医的小儿特别多,先高热,体质差一些的小儿然后就手脚凉,脸白,嘴唇紫,怕冷,脚弓反张,往往让家长很害怕,应及时就医。

由寒转热,孩子受了风寒,应该怕冷,后转成高热,尤其在冬天烧到38-40度,形成“寒包火”,外头是寒,里边是火,像炉子一样,里面很火,外面一层湿布裹着,里边热气透不出来。这种情况,把里面热气散出来,很快就康复了。

主持人案例:朋友家的2岁多小孩,腹泻前几天没有管,后来一直腹泻一个星期,住院两天严重脱水就离世了。普通拉肚子的毛病,就酿成了这样的后果。

彭博士:这真的是“传变迅速”,这叫做“易虚易实”。小孩子的病由实转虚的情况非常多,估计这个孩子就很典型,就是一开始可能吃的不合适,或吃的太撑,大便会出现黏腻,或嗳腐吞酸,就是嗳气打嗝比较多,经常有些酸味上来,大便会比较臭,比较黏腻,一开始还没什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不会特别注意。再往下,因为湿热在肠胃,第一步叫做实病,实病时间长了之后,这个孩子的肠胃就比较薄弱,再有一个,有很多孩子是体质先天的脾胃就会比较差一些,他由实症很快转化成虚症,所谓虚症就是身体开始消瘦、没力、软,老百姓讲“开始焉了”,小孩子要是变成虚症了,他脱水非常快,因为儿童胃肠道不是特别健全,水分往外脱得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危重的情况。案例的外婆和阿姨没太有经验,当时没有引起注意,这种情况送到医院去可能就很危急了,因为脱水性的,这很麻烦。

主持人:能不能举一些很常见的疾病导致很严重后果的。

彭博士:小儿肺炎,有一种类型是肺气郁闭型(感觉他呼吸不畅,特别闷,里边湿洛音非常多,鼻翼是扇动的,整个小脸红扑扑,高热烧得很红),这种情况下就是肺气闭在里头它透不出来,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的话,可能一天两天,它会迅速转化成“心脾阳虚”,心阳亏虚,这个时候手脚就开始凉了,脸开始白、嘴唇开始发紫,这种情况就是“危重病”。以前平均寿命短,主要小儿死亡率高,很多孩子因为肺病、肺炎治疗不及时去世很多见。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肠胃不好,身体虚弱,比如从南方一下到北方,南方是夏热,到了北方相当于秋,等于换季,气候变化大,换季小儿容易生病。

治疗水土不服的古法:喝当地的土和水一起煮的水,沉淀后,喝上面的清水。肠胃就适应当地。小儿换了环境,容易发热流鼻涕,或腹泻,闹肚子。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指小儿生机旺盛,容易康复。

part4 小儿患病的内伤因素及应对措施

宝宝为什么会生病的内在因素:①饮食;②劳倦;③睡眠过晚;④情志失调

1)小儿内伤饮食的主要表现:①饥饱失常;②饮食不洁;③饮食偏嗜。

一、饥饱失常

是指小儿因为不知道饥饱,不知节度,常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以容易发生积滞、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病症。经常便秘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脾气暴躁、夜间哭闹等情绪问题。

小儿饮食不节导致积滞,会出现腹泻、腹痛、呕吐、便秘。宝宝遇见喜欢吃的东西,没有节制,容易吃多,导致积滞,就是胃肠的蠕动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腹泻、腹痛等情况,“积滞”就是食物都堵在里面,疏通不了,通过捏脊,就是通过脊柱两旁华佗夹脊穴刺激,可以让积滞疏通好。

小儿过多吃甜食,会产生内热,容易烦躁,小儿夜啼,哭闹。便秘的小孩,性格上就喜欢发火,跟家长顶嘴。现在这样的小儿很多,这与饮料和零食有关,里面含有大量添加剂,里面的含糖量大,甜就是甘,甘使人雍,把脾胃给滞住,让人没有胃口,肠胃运化不好,脾胃会产生内热,会使小儿烦躁,甚至会睡眠不好,晚上会哭闹,这都与胃里面有湿热有关系。

彭博士医例:有个6岁小孩,性格特别不好,走到诊所,把诊所的脉枕都扔了,特别烦躁。这和他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小孩每餐必喝牛奶,必吃肉,蔬菜吃很少,还喜欢喝饮料,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东西,这种食品吃多了,身体是一种酸性环境,酸性环境的体质,人特别容易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火。我后来给他开了一点点清利湿热的药,同时把饮食给他改成喝小米粥,吃五谷杂粮,多吃蔬菜。

中医养生馆创业计划书范文

中医养生馆创业计划书范文 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医医保养生的创业计划书内容包含哪些,中医养生具体的方面是什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馆创业计划书,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馆创业计划书篇1 一、养生文化 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微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和中国传统中医养生的精华。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它也在中医养生方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就是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法。人是宇宙的一部份,与自然界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中医将这种原则概括为知常达变。中医养生理论突出辩证施治。辨别各种症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质和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疾病性质,全面制定治疗原则,整体地施行治疗方法,叫辩证施治。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二、市场分析 过去,美容院多数以面部护理及身体按摩为主,但时至今日,中医养生减肥及美体疗程已占据美容院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养生馆不但能吸引爱美人士,还是都市人追求健康的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亚健康人数也大大增加,2009年,中国的亚健康人群数量分别为5.1亿和83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大都市成为养生文化推广的前沿阵地,养生产品已成为当今热销的健康安全绿色的项目。据统计,我国目前养生产品市场的销售额每年在以16%~25%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5%~7%的增长速度。中国权威机构测算,2009年中国的养生产品销售总

女人7年一个坎,教你神秘的中医古法养生

女人7年一个坎,教你神秘的中医古法养生 人们说,女人7年是一个坎:14岁来月经,21岁恋爱,28岁结婚,35岁开始衰老......难道"7"这个数字对女人来说真的有特殊的意义吗?权威中医专家为您解密"7"字疑云。 7这个数字与女人一生结缘的说法来自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将男人的生理盛衰以8年为一阶段,女人则为7年:7岁时,乳牙更换,头发生长;14岁性机能成熟;21岁皮肤弹性最好;28岁身体达到黄金期;35岁体内气血衰退,生殖能力下降;42岁时面部憔悴,头发开始发白;49岁之后身体衰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人比女人衰老得晚,因为他们的周期是"8",而女人是"7"。 女性在35岁时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但养生防衰却并非从这时才该开始,在每一个7年周期里注意营养调补,保全体内精气,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缓自然生理规律带来的衰老。 7 年周期并不神秘 ●问:为什么对女人来说是7 年一个轮回?有什么中医或者传统文化的依据? ●专家解答:准确来讲,不应该说是轮回,而是叫生命周期。《黄帝内经》中说女子7年为一个周期,男子是8年,这是从《易经》阴阳得到的道理。 ●问:这个周期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到女人的某个年龄段就停止了? ●专家解答:古代的科学和医学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平均寿命较低,49岁就算进入老年期了。但在现代人眼中49岁远远不算老,如果注意养生,过了49岁之后,生命会进入另外一个新的7年周期。对女性来说,养生的道理没变,只是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使命。 ●问:能介绍一些神秘的中医养生抗衰老方法吗? ●专家解答:养生其实很个性化,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应该先把自己的身体研究透了,明白自己的生命特点,才能让养生起到真正的作用。 如果按不同的7年周期来讲,女性在28岁以前一直是上升期,这个时候,注意调整情绪,保持月经周期正常,我主张通过练功的方法来调整身体就可以,譬如坐禅、打坐等;从35岁开始,女性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食补办法来养血养肝;40岁以后,衰老加剧,要有些适当的药补,譬如阿胶比较好,但是要注意在冬天小雪到大寒期间使用,而且要用黄酒蒸了吃,否则容易上火。 49岁前后,女性进入更年期,这个时候会发生一些重大的身体变化,可以吃些中药。现在西医主张雌激素疗法延缓衰老,但国外很多人发现雌激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升高,所以要慎重。 如果平稳地度过了49岁,在春天到来时,身体会产生新的平衡,有可能比之前还要强壮,这个时候的胃口非常重要,养生最重要的是饮食,任何伤害胃口的食物都要避免。 ●问:每到一个新的7 年周期,有没有共同的抗衰办法? ●专家解答:其实养生的道理,到哪个岁数都一样,保养精气神,不要随便消耗。所以不要做一些无意义的消耗,譬如长时间上网、看电视,做一些超负荷的体育锻炼。实际上老子说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不要妄为。现代人工作强度大,实际上是现代人的思想负担太重了,这种紧张许多时候是自己造成的,例如来自物质的诱惑太多,或者忧郁过度。如果内心比较恬淡虚无,保持宁静的状态,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消耗。但很多人体会不到,没有这个境界。 这种心理的健康还得靠自己的修养,饮食为辅,如果每天吃太多刺激性、味道太重的东西,人也容易躁动。 怎样抗衰最有效率 ●问:怎么休息才最有效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体会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 习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在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作者将《十二经气圆运动图》作为学习的基础,在研读该图的过程中,感觉此图的记忆包含许多中医基础理论,将这些理论搞清楚了,该图也就搞清楚了。 1、五行相生相克 这个不多说了 2、三阴三阳的互为表里关系: 少阳←→厥阴 阳明←→太阴 太阳←→少阴 3、脏腑的互为表里关系: 肝合胆 心合小肠 心包合三焦 脾合胃 肺合大肠 肾合膀胱 4、十二经走向: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 手之三阴,自头走手,主降 足之三阳,自胸走足,主降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 5、天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 6

足阳明胃戊土 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评论相关评论 qihuangai (2007-6-12 09:05:12)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由之 (2007-6-18 13:06:41) 顶一个。pdf电子版有很多错误。可能有整段的缺失。 无动于中 (2008-1-19 20:17:53) 这个图里面的知识点的确很多。 从外到内,依次相生。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出气血沿经络的流注顺序。 QUOTE: 4、十二经走向: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

[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 2008/1/19 19:40 编辑] 十二经气圆运动图.jpg 无动于中 (2008-1-19 21:22:17) -- [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 2008/1/24 10:13 编辑] 无动于中 (2008-1-21 17:08:05) 上面的图基本上是按照原书上的顺序画的,感觉有点别扭。就又按照气血流注顺序重新画了一幅图。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文5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文5篇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1 #这本书是讲中医养生的。将黄帝内经里的理论,运用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经络运行也有固定的规律,人们日常的活动需要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才能让经络正常运行,身体才会健康。有时身体不舒服并不一定需要吃药或打针,而是通过调整日常活动和习惯,顺应了自然规律,就会让身体的自愈力治愈身体。除了这一点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心情和价值观,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生活玩乐都适度,不过度耗费身体的元气,不舍命追求什么,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尽力即可。生活也是要建立在“活给自己看”的基础上,而不是跟别人对比中获得快乐。自己能做到能得到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还有几个简单的食疗方子,和中医养生的误区。是一本很实用的中医养生启蒙书。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关于自己身体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嘴唇发紫是因为任脉有淤血不通畅;如果要喝茶最适合中国人的是全发酵茶,比如红茶黑茶;精神上如果总是有问题那肯定是源自生理的原因,需要调养身体;吃饭不能吃的过饱因为会耗损精气去消化食物;要想补肾,首先晚上要早睡, 11 点前睡着,需要戒甜食,和吃点有黏性的东西像糯米糕

一类的食物;枸杞是催心火催欲的药,不是补肾补肝的;搓耳朵要从下往上搓,可以补肾。 话说我打算试试里面的食疗方子,一个是姜枣茶, 12 颗枣拇指大的姜切片,煮水常喝,可以暖胃。二是吃点核桃,要吃熟的,去皮的,撒点盐,吃着很香,就能补肾。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2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十二时辰中医养生法

---------------------------------------------------------------最新资料推荐------------------------------------------------------ 十二时辰中医养生法 注意: 本文仅供参考,请读懂内涵,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灵活调整。 植物白天吸取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 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者患病。 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摧垮。 人的生理节奏跟太阳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从亥时(2l 点)开始到寅时 (5 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生肖当令器官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子时(23: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宜: 1 / 16

睡觉;忌: 熬夜;吃夜宵子时心脏最脆弱子时 23: 00-01: 00 胆经人体状况: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 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大健康时代的行业大趋势—中医艾灸养生作为未来最具发展性的行业前景

中国的中医养生文明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而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病症使用中医却能够起到神奇的疗效。中医讲养生讲究预防大于治疗,很多疾病有其果必然有其因。而中医养生是一个细水长流,治标治本的过程。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自古以来都有着广泛的治疗作用,艾的药性可以通过体表的穴位渗透到体内而起到治疗作用。而适量的艾烟通过呼吸进入机体,可以起到醒脑安神,消炎杀菌的作用。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很多人说起来艾灸都是一知半解,那是因为艾灸在中国消失的太久了。经过国家对中医药的宣扬与发展,中国的艾灸市场又在逐渐回温,全民艾灸热也愈演愈烈。,艾灸的作用也充分的被肯定。 2010年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艾灸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独特的医疗思维与视角,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传承。让人们了解艾灸、相信艾灸、从老祖宗留下的艾灸中得到良好的受益。是大唐艾神义不容辞的责任!日益增加的亚健康人群,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使人们越来越舍得在自己的身体健康上进行投资。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重视,艾灸这种自然疗法日益被大众所接受。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清明插柳,端午悬艾的习俗。 艾草通过技术制成艾绒,再加工成艾柱、艾条,对人体穴位熏烤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曾不不穷的艾草制品可以让我们看出,一棵小小的艾草当前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式发展,形成了药物、艾条、灸贴、精油、沐足、美容、养生、保健等20个系列近500多种单品。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已认识到抗生素虽然能够解除病痛,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却不可小觑,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艾灸,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

张悟本养生之道健康的四大基石

张悟本养生之道 健康的四大基石: 第一,平和的心态; 第二,均衡的营养; 第三,适量的运动; 第四,充足的睡眠。 吃饭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维持生命; 第二,预防疾病; 第三,治疗疾病。 回复1: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 ?肺不好要吃白,白萝卜养肺。 白萝卜生吃润肺,熟吃润肠。肠子不好的,要熟吃。白(芸豆)百合、银耳。 ?肾亏百病源。十人九肾亏。 肾亏:手脚冰凉、乏力、妇科病。气是肾气。肾不好要吃黑豆。 ?肝不好要吃绿豆

绿豆养肝,提高肝的解毒能力。喝绿豆汤,开锅后五六分钟,在似开微开的时候喝绿汤才能养肝、清火、利尿。 ?脾不好要吃黄豆。 ?心不好要吃红小豆。 人吃五谷才丰登——黄帝内经。食不离豆,女人终身不要离开豆,因为里面有大豆异黄酮,保护雌性激素分泌。 每天用五种豆冲糊糊。 ?酸养肝,过酸伤肝。 ?苦养心,黄连、苦瓜养心,过苦伤心。咽炎要吃苦瓜,最好中午吃。 ?甜养脾,过甜伤脾。饮料喝多会伤脾,孩子虚胖。 ?辣养肺,过辣伤肺得肺癌、鼻咽癌秋天不能吃辣,因为肺热。 ?咸养肾,过咸伤肾。 ?胆----有病反应在筋上。中医叫筋,西医叫神经。 失眠吃安眠药——精神病。精神病60%——70%都是吃失眠药引起的。 12个时辰时12个属相,两个小时为一个。

23:00-1 :00 胆工作:管脑袋 嘴苦的人,热气往上走,兴奋失眠。 ?肝----有病火大。1:00-3:00 肝工作:主筋、目眼睛上的病都是肝引起的。 ?肺----有病3:00-5 :00 后半夜咳嗽,哮喘会后半夜去世。晚上睡觉前吃白萝卜,治咳嗽。肺主皮肤,疮。肝火旺,反映到肺,皮肤干燥。 ?心----心脏的病反应到舌头上,舌头边锯式齿痕。 11:00-13:00 心工作。心主血、心主咽。白血病患者的嗓子经常发炎,吃抗生素,最后得白血病。 ?脾----脾主肉、四肢。脾有病长癣、湿疹。 ?肾----肾主骨。主冬。肾亏冬天骨关节疼。 柿子椒降肝火最好。 生吃茄子治瘤子,吸附力相当强,能吸油,治血脂粘稠,血栓就没了。生吃茄子等于就是吃降血脂药。 白天捋耳朵降血压。

经营中医养生馆六大要素

经营中医养生馆六大要素 一、名副其实做中医——在设计养生产品和服务时应遵循中医养生的思想、步骤和方法体系。 很多从事足疗、美容或保健品行业的人来做中医养生服务行业,沿用以往经营的思路,忽略了中医养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 中医养生服务行业与足疗、美容、保健品等行业相比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消费者专业度不够、信息相对不对称,消费者相对不懂得自己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二是在技术服务流程、技术理念及方法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美容、足疗在消费者心中基本属于类似家门口超市的概念,属于日常消费的层面,消费者相对比较清晰应该消费什么以及如何消费,而中医养生由于涉及到健康与医疗的专业知识,大部分消费者欠缺这方面知识,所以需要专业的中医养生专家或技师的引导,才能让消费者达到比较满意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中医养生领域,专家比客户更懂客户应该接受什么服务。 中医养生不同于西医,不同于保健品(源自西方营养学),还不同于美容和足疗。中医养生服务要让消费者达到真正满意的调理养护效果,需要贯彻五大基本思想、八大原则、六大基本步骤。 1、养生馆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应贯彻五大基本思想 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

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在诊断时,中医充分运用了诊断的全息性,从机体的整体性反应推断病因。在治疗与调理时,中医强调了对证治疗,对证治疗即是针对机体在患病过程中整体反应清空的差异而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相应的,中医治疗遵循证异治异、证同治同的原则。 辨证论调: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养生调理方案。 以平为期: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是保持相对平衡的。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另外一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中也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些都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心身保健预防医学观点相符。 调动本能(正气):中医养生是靠彻底调动人体自身潜力(内),充分利用外界有利因素(外),进而达到整个身心平衡和谐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健康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正气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邪是指致病因素。健康的时候是邪不能干扰破坏正气所维持的稳态。医生治好病意味着医生是标,病人是本,标本相得,邪气乃服。邪气只是服了,而不是没了。也即是医生

古法养生——艾灸

古法养生——艾灸 (电视片解说词) 什么是对身体最重要的能量我们如何利用神奇的艾草为什么艾灸疗法如此神奇 艾灸,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草与艾灸 艾,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有一种草,样貌非常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田头野地随处可见。端午前后,这种草从地里被采进信守传统习俗的人家,默默为人辟邪祈福。 在中国南方,广东客家人喜欢用它的根煲汤,祛风暖胃;安徽农村地区,产妇们依老人言,懂得用它泡的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而在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夜晚,焚烧这种草以驱赶蚊蝇是最常见的景致。 这种草神奇而又普遍,它就是——艾。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成为常规常法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试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非其它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中医研究机构用其它药材和其它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作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中文的“艾”字,“乂”本意为治理恢复如初的意思,古代又称年轻美丽的少女为少艾,正是艾的医疗之用的理想外延。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则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工作者了解到,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线上有电压和电流,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生理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是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某些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是作用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法是先补而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药性总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药性总结 中气类中气唯炙甘草,和表养津生姜枣,寒则干姜虚则参,粳豉饴糖功效小。炙草:温补中宫,运输四家,功可回生,性极壅滞。干姜:温中燥土,降胃升脾,里寒最宜,津亏忌用。大枣:补中养津,调和营卫,性极横滞,胀满不宜。生姜:温降肺胃,卫闭最宜,大枣同用,补散适中。人参:大补中气,化生津液,最宜虚家,有滞忌用。粳米:养中清肺,虚燥相宜,煮成清汤,极利小便。香豉:补中不热,平和之品,肝肺滞涩,亦不可用。饴糖:养中润燥,极补土液,炒焦合用,不炒湿脾。白蜜:润燥泽枯,熟用补中,肠胃滑者,炼老可用。营卫类芍药麻黄桂枝因,芍营麻卫桂不分,柴胡妙用能和解,不表不里少阳经。芍药:专调营郁,极敛疏泄,善收相火,却能寒中。麻黄:专泄卫郁,极开闭敛,发汗利水,耗气伤津。杏仁:温泄肺气,兼解卫郁,降逆平喘,平和之品。桂枝:调和营卫,最益表阳,疏泄偏升,津伤忌用。葱白:极助卫阳,达郁通表。如有实热,便不可用。生姜:散寒开闭,怕冷相宜。利水耗津,阴虚慎用。凡用营卫药,不可离中气药,中气为营卫之根本。如舍中气单治营卫,营卫之药皆伤中气,中气愈伤,营卫愈坏矣!柴胡:性寒气散,专解少阳,气虚服之亦能出汗。此药附于营卫

者。因营卫为入脏、入腑之门,少阳亦入脏人腑之路。少阳忌发汗,而少阳解时亦自然出汗也。下药类芒硝大黄阳腑热,巴遂决水不尝得,膏芩大寒桔夏攻,以类相推属下则。芒硝:寒滑第一.润燥破坚,虚寒误服,脾阳绝死。大黄:攻下积结,猛烈非常,败脾寒中,用须审慎。枳实:寒泄积气,败脾寒中。厚朴:善降胃气,由降而升。性热不寒,阴虚忌用。用于大黄枳实芒硝之中,妙在以温运寒。以上四味合用,专攻胃腑实热燥结。巴豆:大热大泄,最伤津液,停痰积水,扫荡无余。平人以一粒破四分,服一分,即大泻。甘遂:专泻积水,猛烈非常。性热伤津,误用则死!平人吞服南瓜子仁大半块,即吐泻不堪。芫花、大戟:专攻积水。葶苈:专下痰水。以上五味极破元气,乃万不得已而用之品,非常用之品也。桃仁:善破瘀血,性热而滑。水蛭、虻虫:专破瘀血。桔梗:排脓破滞,极泄肺气。载药上行之说,误人不浅!贝母:善消热痰,亦能寒中。瓜蒌:涤泄热瘀,清润肺燥。上无热燥,误用寒中。以上三味时医不论有无瘀热,动则用之,误事不小。半夏:降胃燥湿,除痰破结。中虚、阴虚均须慎用。赭石:重坠非常,降逆第一,不寒不燥,惟易伤中。旋覆花:善降肺胃,立除噫气,行血下痰,其力不小。以上六味,本非下药,因其下降力大,易伤中气,故附于下药之后。海藻:泄痰开结,滑窍去滞。商陆根:泄水消

中医养生菜谱

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 【春季】: 韭菜竹子 【做法】 荠菜洗净烧熟切成末,加炸熟的松仁、盐、味精、麻油拌和,百页一切二用滚水烫泡后冷开水激凉沥干,摊放在洁净的砧板上,一端放荠菜馅,卷成长卷,斜切成收装碟。此菜明目、降压。适用春季。 桃仁拌芹菜 【做法】 芹菜取嫩茎洗净,入沸水锅烫断生,捞出用冷开水激凉沥干,加盐、味精、麻油拌和;核桃仁用麻油炒熟,放在芹菜上,食用吃拌用,此菜滋补肝肾、乌发、降血压、适用春季。 黑木耳炒猪肝 【做法】 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朵。猪肝洗净切薄片,在水淀粉中抓芡均匀,在热水中焯一下。将猪肝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加料酒,葱末,姜丝,精盐煸炒至熟,倒出。锅留底油,用旺火将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猪肝,加味精,香油炒匀即成。此菜为最佳补血,补肝肾,明目之菜肴,四季皆宜。 菜心炒虾皮 【做法】 白菜心洗净切成段,虾皮3汤匙用水略冲洗。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加入虾皮,适量蒜蓉,白菜心炒匀,炒至菜熟,不需调味即可上桌。此菜有开胃,润肺的功效,其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及维生素对体弱乏力,腰酸足软有一定的疗效。秋冬,初春食用最佳。 川贝雪梨炖猪肺 【做法】 将川贝、雪梨去皮,切成1厘米的方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长2厘米的块。将川贝,猪肺,雪梨共置砂锅内,加入冰糖,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2小时即成。有除痰、润肺、镇咳等功效,还适用于老年人无痰热咳等症。 枸杞春笋肉丝 【做法】 将猪瘦肉洗净切成丝;春笋切成同样的丝,炒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炒

散,下料酒、白糖、酱油、盐、味精翻炒搅匀,投入枸杞再翻炒几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此菜适用于肾虚目眩,视觉模糊,体弱乏力等症,冬春两季食用最佳。 春韭炒蛤仁 【做法】 蛤蜊入沸水锅烫至壳微张,剥壳取肉,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熘炒,放入蛤肉,加盐、味精炒熟即成。此菜滋阴健胃,适用春季。 姜汁菠菜 【做法】 菠菜拣洗净,入沸水锅(加油和盐)烫熟捞出,加姜汁(姜末加冷开水、盐、味精调成)、麻油拌和即成。此菜脆嫩清口,养血上血,通利肠胃,上海酒,适合春季。 核桃仁炒春韭 【做法】 核桃仁用麻油炒香,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炒熟,加盐、味精调味后,放桃仁炒匀即成。此菜补肾壮阳,适合春季。 【夏天】: 荷叶茯苓粥: [配料]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 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凉拌莴笋: [配料] 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 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功效] 利五脏,通经脉。 奶油冬瓜球: [配料] 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适量。[做法] 冬瓜去皮,洗净削成见圆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却。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把冬瓜球复入盆中,汤倒入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锅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中医养生馆运营分析

中医养生馆“以医养药”新方式运营分析 1、高达60%的毛利率及无竞争压力的运营让您无后顾之忧开中医馆。 2、目前已营业未盈利或盈利不强的国医馆在郑州巨宸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 司新经营模式帮助下获得新生,大幅度提升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坎,面对诸多问题,一些企业都感到迷茫。的确,药店的经营者们是到了该面壁思过的时候了。当前药品零售行业的核心问题是,作为向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为使命的健康产业,其本身不健康的特征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不成熟,药店企业普遍盈利不强;另一方面是企业普遍存在体系缺陷,管理失控。尤其近十年来,药店的圈地热、连锁热、投资热、平价热、经济药房热潮起潮落、热浪袭人,但热潮背后大批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退出市场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关注吗一种业态不可能独步天下,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发展 郑州巨宸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凭借着多年市场操作管理实战经验,独立制作出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需求中医养生馆科学管理模式(包含创立企业品牌,装饰布局,管理体系建立,团队管理及建设,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率先提出倡导“吃,喝,睡,养,疗”“五位一体”立体养生的“以医养药”全新概念。现在“五位一体”立体养生“以医养药”新概念已经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广并得到广大企业及顾客群体的认同。以中医养生馆为平台,作为弘扬中医养生文化的窗口,建立中国中医养生馆的领军品牌、第一品牌;同时借助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在终端消费人群的开发方面,首先从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袖人群开始,培养一批忠实客户,当他们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并受益后,也会成为传播中医养生文化的使者,和我们一样肩负起弘扬中医养生文化的使命。中医养生及

三年级六班“父母教会我”d 文档 (2)

我的爸爸 机场小学三、六班余继钊指导老师:刘颖老师 我有一个孝顺的爸爸,总是不远千里开着车回老家,探望不习惯和我们在城里生活的爷爷奶奶。为了让爷爷奶奶在乡下过的像城里人一样舒舒服服的,所以爸爸也给奶奶添置了很多城里人才用的生活用品。 记得去年夏天回老家,爸爸觉得奶奶的洗澡设备太简陋了,就决定给奶奶安装一台电热水器。 夏天的天气,不管早晚都很热,爸爸不顾炎热,吃完早饭就开始行动了。他骑着奶奶的电动车,先去买热水器浴霸和下水管道,买好所有材料回来,爸爸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了,可他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挖下水管道,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努力,管道好不容易挖好了,但爸爸的手被锄头把磨出了好几个大泡,可他不顾疼痛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安装热水器。当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热水器装上去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爸爸的衣服都湿透了,脸上的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奶奶看着爸爸的样子又心疼又高兴,爸爸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想着奶奶以后就算没有太阳也可以洗澡了,这时他那淌着汗水的脸上也露出了美滋滋的笑容。 通过这件事,爸爸让我懂得了:孝顺父母,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就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快乐!

机场小学三、六班侯怡汛指导老师:刘颖老师 从我生下来一直到现在,在这几年内,通过一些小事,父母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有一次,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一起去了公园。公园里的风景是那么美,树是那么多,小溪清澈见底。 就这么边玩边走。突然爸爸妈妈看见有一个小姑娘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他们连忙跑过去问道:小姑娘,你怎么了???我找不到妈妈了!??没关系,我们帮你找妈妈好不好??妈妈边说边把小女孩拉起来。 我们说说笑笑地来到小溪边。突然,小姑娘飞快地向那边跑去,原来是她看到了她的妈妈。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要帮助有困难的人,要有爱心!

张悟本中医养生讲座笔记很有用的

张悟本中医养生讲座笔记 2009-12-13 12:14 最近认真听了张悟本中医养生讲座,做了些笔记,有点乱,和大家分享. 天天吃药就是吃毒。 病是吃出来的,还可以吃回去。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疗效是时间。上联:要想身体好,先把饭吃好。 下联:要想身体棒,先把钙吃好。 横批:食疗胜药疗 一 100-175是正常寿命 健康的四大基石: 1.平和的心态 2.均衡的营养: 3.适量的运动 4.充足的睡眠

天天失眠,少活十年。 1.平和的心态: 人靠五脏生活——肝心脾肺肾 其中,肝最重要,怒伤肝。肝受累,全身遭殃。 肝坏了,会反映在其他脏器中,比如心梗。心梗在前,心停在后。血从肝出来,肝坏了,不能打扫卫生,就堵在血管里,就心梗了。 一天笑三笑,医生要上吊。一天笑三笑,远离病和药。 2.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 均:平均,只有多才能平均。衡:平衡。 人不应该得病。 人生病的原因:· 不良的生活方式 · 营养不均衡:脂肪过剩,矿物质、维生素缺乏。 人吃饭的目的是:· 维持生命 · 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欧洲医生开的药方都是食谱。

药食同源。 古代治病的次第:食——砭——灸——酒——药 西医的发明者苏格拉底说——“一定要把饭当药吃,千万别把药当饭吃。”吃饭是为了给五脏吃饭,而现在是给嘴吃,给脑袋吃,爱吃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肝心脾肺肾 绿豆红小豆黄豆白(芸豆)黑豆 酸苦甜辣咸 筋、血、咽肉、四肢皮肤骨 目舌口鼻耳 · 脸绿说明爱喝酒、爱生气、脾气大。 · 心脏不好脸发红。 · 脾胃不和的人脸蜡黄 · 哮喘的人脸色煞白 · 肾衰竭的人脸色漆黑

中医养生馆营销方案

中医养生馆营销方案 您好,仔细看了您的任务要求,特此为您制作营销方案以及日常内部管理方案细则,分两部分内容阐述。我们的发展模式要以发展会员,日常促销为主打。 1,会员采用会员卡形式,会员充值刷卡可以享受8.5折优惠。 2,日常利用各自形式派发抵价券配合宣传单做促销。 (一)我们的市场定位: 1,市场细分: a)三十五岁以上的老板,白领,政府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 b)25——55岁的女性,有中等以上的收入。 c)追求健康自然的中医养生人群。 d)注重养生的安全性,科学性。 2,市场定位 中医养生馆——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3,环境定位 a)整体风格:古朴优雅不失时尚,创造视觉、心境上最佳享受。洋溢渲染出雅静、淳厚中国风情(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适当采用中国风可以给人舒适安宁的感觉,跟养生的主题很贴合)的风格。(围绕中国古典风格,统一服装(服务员服装可以采用中国风,比如旗袍)、宣传单,服务项目名称等诸多方面加以充分烘托) b)养生馆环境促销:作为环境促销,主要为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能吸引顾客进店;内部环境能刺激顾客消费,并成功挽留顾客。 外部环境:特色鲜明,体现出养生,健康的元素,以热烈、明快、醒目的氛围吸引消费者进店,可用:POP介绍服务内容,DM介绍促销内容,音乐吸引人流眼球。(营造气氛) 内部环境:满足顾客的五感六觉,使顾客流连忘返。 1、灯光照明要效果好。给顾客明快、轻松的感觉;渲染店内气氛,突出产品,增强陈列效果。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效率。 2、内部色调的选择: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以古典、节奏缓慢的轻音乐为主,使顾客感到放松,舒适,点上植物精油,让养生馆弥漫着一股醉人的花草香气。 (二)开业以及日常营销方案: 1,,开业策划: 1)策划目的 1.通过活动宣传中医养生概念,为新店积攒人气。 2.倡导自然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古法养生,安全有效。 3.宣传公司理念: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 2)策划方案 活动时间:2011年月日 活动主题:“养颜,养身,养心”——中医养生新主张 活动形式:现场展示+免费体验+中医美容知识展/咨询+派送抵价劵 活动前期宣传: 1.海报,传单:主要派发DM宣传单:在本地人流多的地方比如大型商城,超市派发传单;在高档小区,政府部门等特定人群处派发传单;小车广告,在停放的小车插宣传单,你懂的! 2,若定位高,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在报纸及当地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杂志广告,报纸宣传(软文)。 3,联系市区几家事业单位工会,大公司工会,银行等,赠送体验劵或者抵价券。4,充分利用老板自身人脉关系,送人情卡吸引顾客。 5,预备1000只彩色气球, 活动流程: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书心得 魏建芳 中医七132 《圆运动的古中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书心得 魏建芳 中医七13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由彭子益先生所著,他曾任清太医院医师,清亡后受山西督军阎锡山之邀南下山西,开始了中医学的医疗、教学活动。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遭西方文化侵略、传统文化受到质疑,中医面临生死存废的年代,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为传承古中医正统,从中医教育入手,在山西、江苏、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办学、讲学、治疗疾病,先后经31次的修订,完成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并在战乱的年代,培养了一代真正的中医。更重要的是,他的学术思想体系,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延续了古中医学的传承,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医复兴之父”。今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中华医学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排头兵,重温《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真正中医学术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著名的以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李可老中医,“文革”破四旧运动中冒险保存了这本书,并以亲身的实践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上承内经要旨、仲景心法,以医易河图中气升降之理,串解中医经典之奥秘,犹如疱丁解牛,悉中肯綮。全书没有引用一句经文,而是跳出条文的圈子,避繁就简,由博返约,采取抽丝剥茧的方法,以通俗畅晓的语言,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科学的中医系统,而且一线贯穿于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彭氏强调“中气”的作用,“中气者,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河图之理以土居中,上下左右,无土不成。故内经之理,仲景之学,独重中气。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身为后天之本,生命之根。故五脏六腑以脾胃为核心,十二经气机升降变化,以中气为轴心。五行学说,不是简单的生克平列图,而是“土为中心”论。正是《内经》“五脏皆秉气于胃”的具体化。一切外感、内伤,无非中气受损,升降乖乱。升者不升,逆生下陷诸病;降者不降,遂生上逆诸病。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补泻温清。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常而已。但经气如轮,中气如轴,中气乃经气之根本。升降

摄生格言

中医养生启蒙·摄生格言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常运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以可益寿。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忿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修身以屈三彭,安贫以听五鬼,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笔记)

彭鑫博士主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 (含备孕、0到12岁的养生智慧) 主讲人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专家,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视频里面有些传统的推拿方法,比如给小儿捏脊,我妈就会,正是祖祖辈辈古老的智慧流传! 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2011年隆重推出了一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彭鑫博士主讲的《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的自然安全保健法)》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喜爱。节目第一次将中医养生的概念引入了婴幼儿健康保健领域,以中国传统中医古法来调理婴幼儿健康,开创了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传播中医古法婴幼养生的先河;同时也是第一档运用中医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由育儿达妈全程参与现场交流的节目。 优酷第一集《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二:备孕及孕中养生三: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四、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五、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六、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七、中医五官望诊八、小儿感冒、咳嗽的原因、症状、食疗按摩及预防 九、小儿扁桃体、肺炎、口疮的中医防治 十、小儿哮喘与呕吐十一|小儿腹痛与腹泻 十二、小儿腹泻、厌食、积滞、腮腺炎十三、小儿脑瘫、麻疹及意外伤害 目录 第一集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 Part1 中医养生从婴幼儿开始 (3) part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 part3:新生儿护理 (4) part4 新生儿体质特征 (5) 第二集备孕及孕中养生 (6) part1 备孕及养胎 (6) part2 孕妇寒温调摄与防感外邪 (6) part3 孕期的精神调养及胎教方法 (7) part4 孕期适宜的运动和保健方法 (8) 第三集胎毒防治、母乳喂养及添加辅食 (9) part1 胎毒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9) part2 早期开乳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10) part3婴儿期的母乳喂养 (11) part4 辅食添加与断奶 (12) 第四集囟门、牙齿、动作、语言发育及1-3岁饮食、睡眠、寒温等 (12) part1 囟门和牙齿的发育特点及养生方法 (13) part2 动作、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13) part3 1-3岁幼儿期饮食、睡眠、寒温 (14) part4 变蒸与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16) 第五集小儿生病的原因、规律、及应对措施 (17) part1 导致孩子生病的先天因素 (17) part2 导致孩子生病的后天因素 (18) part3 小儿生病的规律 (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