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述评马勇之《超越革命与改良》

今获一小书,为马勇先生之《超越革命与改良》,一气读罢,其冷静理性之风格,让人倍感清爽;其独树一格之观点,让人眼前一亮。然,当合上书页,摩挲封面,凝视标题,反生疑虑。改良走入误区,革命生不逢时,何去何从,懵然不知。即便要旨隐于字里行间,依吾之体会,非能跳出“改良”概念之窠臼,而新用一词,予以标榜。是故,吾等不禁疑惑: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本书标题为:超越革命与改良。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激进与保守:估戊戌”;第二章是“革命与改良:平辛亥”;第三章是“共和与帝制:衡洪宪”;第四章是“超越革命与改良:论五四”。就如题目所示,本书的主题词是“革命”与“改良”。作者在引言里说到:“近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并不能简单的二元对立就能够给予圆满的解释,……从百年后的历史眼光看,我们现在反观百年前的历史,似乎应该摒弃那些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似乎应该超越

革命与改良、超越激进与保守这些传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着眼于当下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通过审视历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试图用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超越革命与改良”的眼光为“中国怎么向前去”提供一种认识理路。当然,作者为这种“超越”提供哪些智识活动,以及最终是否完成了这种“超越”,都是笔者考察的对象。

第一部分文意梳理

一、民族主义,必须正视的不幸

19世纪的中国,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稍有闪失,大清二百多年的基业将化为断壁残垣,陈年往事。作者认为,面对如此危急状况,作为清朝的统治者,无论光绪还是慈禧,采取的任何措施,其首要的目的都只能有一个,就是保住爱新觉罗家族的江上,至少保住爱新觉罗家族的皇位。所以,不管光绪和慈禧在对具体事件的态度看法上有多么大的分歧,但他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当康梁等以光绪为大旗,进行改革的时候,慈禧并不是不知情,也不是没有能力阻止,这点从后来的“戊戌政变”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而是“作为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西太后当然清楚中国当时落后于世界的实际状况,她当然也期望通过变法以促进中国的发展,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事实上,不仅光绪帝颁

发的‘定国是诏’得到了西太后的同意和批准,而且在整个百日维新的过程中的所有重大举措也得到了西太后的默许

与赞助。”(P3)所以,可以看出,光绪与慈禧,对“改与不改”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分歧,可以说是很一致的,都认识到了只有“改”才有可能保住大清王朝。

在“要改”的前提下,真正的问题在于“怎么改”,

即改革的道路方式问题。在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成为了主要问题。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洋务派的活动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改革道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洋务运动总算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转折。“它既激起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维新运动,促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的觉醒,更由此引发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大转变,人们在反思洋务运动成功得失的同时,一个最明显的意识便是:如果中国的改革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能否给中国带来真正的进步?中国的改革如果仅仅是用西方之‘用’而嫁接到中国之‘体’上,‘中国问题’能否获得根本解决?”(P11)从这以后,维新人士纷纷认识到

了光从技术上学习西方是不足于“御外侮,平内乱”的。于是,学习西方政制的思潮奔涌出来,而这一思潮的集中的早期体现就是以康梁为首的“戊戌变法”。

然而,作为清王朝一线生机的“戊戌变法”却被作为权宜之策的“戊戌变法”终结了。作者认为,“戊戌变法”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满清贵族能够承受的底线,如果继续进行改革,则统治阶级内部可能出现分裂,一致自乱。所以慈禧的政变,与其说是反动,不如说是权宜,进而换为一种稍微稳健的,渐进的改革。如果这时全国都支持政府的渐进式改革,那么,即便说是“渐进”,中国的社会转型也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就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然而,历史充满了必然和偶然。就在慈禧准备实施其“渐进”式改革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就是“谁是改革的主体”。

作者对中国浪费的一次又一次的“渐进”式发展机会

无不扼腕叹息,针对“改革主体”问题,作者强烈的批判了当时存在的狭隘的民族主义。首先是“汉族主义”。作者说到,“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沉睡了近三百年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促成了戊戌新政,然而戊戌新政乃至新政的主体清政府最终却又被民族主要的冲突

所扼杀”。(P18)

就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清政府当然是社会整合的最有力的力量,在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让改革或革命“自然”发生的情况下,在广大的民众并没有改革自觉的情况下,中国的改革肯定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但是,当“汉民族主义”意

识激起过后,中国社会的汉族精英们便力图将改革的主导地位揽到汉族的名下。但当时的汉民族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没有掌握整合社会力量的最强大的力量。故而历史的进程就到了汉民族夺权的时刻了。其次是以中国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甲午战争之后,思想界实际上陷入极度的怀疑主义,他们不仅怀疑清政府的动机、能力,以及洋务新政基本国策的有效性,而且开始从根本上怀疑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及精神遗产的现实价值。”(P27)而另一方面,“总

是觉得西方的东西尽管必然要学,但又总是对西方的东西严重不满,总希望加以改进或改良,并期望在此基础上超越西方,建立中国的现代化模式。”(P33)“孙中山创立三民

主义的理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说到底都是基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立场,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般模式,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P37)

作者认为,当时国人如果以政府为首,相信政府,团结一致,进行改革,是能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的;再如果中国能放下“天朝上国”的心态,虚心向西方学习,尽快的融入国际社会,那中国之自立也是可待的。作者提出:“中国问题的真正解决永远只能依靠中国社会内部的进步、健康力量,任何完全寄希望于外国支持与帮助的想法都难以获得真正

的成功,这或许也是戊戌维新运动留给后世中国的重大教训之一。”

二、革命,一个时代的早产儿

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在“破”字站主导地位的时期,辛亥革命那种具有终结意义的“破”被奉为了一面旗帜。依照马克思的观点,旧的统治阶级,即使其营造的上层建筑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了,但也不会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此时,就需要新兴阶级组织起来,将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从最高权力掌管者的位置上强行的拉下来,而自己去掌握最高统治权。历史本来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只是,这并不是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便开始了自己的资本主义萌芽,到了清末的时候,却遭遇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既符合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化的必然趋势,又实际上扰乱了这种必然趋势的正常秩序和必然阶段”。(P58)这样大规模的入侵,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无论最高统治者还是中下层的群众,都期望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能将中国这个任人宰割的睡狮唤醒,成为东亚甚至世界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作者就认为“晚清政府未尝不想谋求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未尝不想使中国早日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化。”(P61)但由清

政府上层领导的戊戌变法,却因措施太过激进而被握有实权

的,曾一度默认变法的西太后以政变的方式终结了。加上铁路国有等政策的重大失误,既实实在在的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感情,又真真正正的损害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故而,以清政府为主导的渐进式的现代化方式在中国本来具有的空间,就这样被各种“巧合”挤压、排斥,最终失去了力挽狂澜的机会。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利益受损,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再坐不住了,毅然举起了革命的大旗,反对清政府,反对君主立宪,恢复汉族的统治,引进美国的共和政体。但作者认为,首先,这次革命并不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顺理成章的结果。“革命的条件并不充分具备,在相当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辛亥革命之所以于此时爆发,完全是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P81)其次,孙中山等革命者的“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心理,“使本以现代化的追求为主要目标的中国改革运动,不幸演化成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致使中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不得不陷入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P63)“这势必加重中国进步与发展的阻力”;(P67)最后,革命者发动革命所追求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因“无视民主政治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即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意义,作者当然没有否定。只是,对于革命的发生,作者认为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早产儿”。一方面,认为依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满清政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而不是真正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而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情况而言,皇权即是一种国家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象征”,这种象征性的权威“是保证政府决策正常化和社会秩序稳定化的一种威慑力量”。“辛亥革命之后的国内状况也足以表明,中国人在丢失了意义世界的同时,又缺少皇权的保护,实际上并无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P72)强行进行革命后,社会还是“逐步退回到社会经济状况所能真正承受的水平上”。(P91)另一方面,革命者“不顾中国的国情以及固有文化传统,不试图在旧有的体制上进行渐进的改革和谋求阶段性的发展,而期望‘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虽然理想甚美,追求无误,但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和自己的主观愿望相反,除了赢得中华民国的一幅空招牌之外,其他的一切几乎都没有改变,而那些没有皇帝头衔的皇帝较之皇权专制的黑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73)并且,这还“开启了20世纪中国政治浪漫理想主义的先河”。(P78)

作者在进行了一系列反思后,提出“我们除了要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更要学会容忍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和

不完美性,相信这些缺陷和不完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能是暂时的现象,既然历史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暂时的存在的基础和条件,那么,随着基础和条件的改变,它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退出历史舞台呢?”

三、权力危机,共和理想与习惯思维的博弈

在一个群体社会里,总会有权力存在。起初产生于身体上的强弱导致的实力大小的不一,以及身体劳累和轻松的感觉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能通过别人为自己劳动,而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自己能对别人进行强制的情况下,那么,在避免劳累,追求轻松的心理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便出现了权力关系。在当代民族国家这种复杂群体里,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总会存在一个象征最高主权的权力。社会通过这种权力达到整合的目的,而当这个权力缺失以致出现“权力真空”时,总会有一股力量自愿不自愿地去填充这个真空,尽管这种填充的过程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帝制复辟思潮之所以发生的

直接动因,无疑来源于权力危机。”(P101)当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后,中国社会立即出现了“权力真空”,失去了能整合全社会力量的最高权力。此时,摆在民众面前的,就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了。立宪派坚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而革命派则力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革命

派在革命前的宣称,通过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当时的中国营造了一种看似必然的趋势,即“民主共和”。无论当时的各省都督巡抚,还是当时众多知识分子,不管是因为真正相信这样的主张,还是因为赶时髦,或是因为惧怕革命派的武装,都以“民主共和”作为自己的标签。既然,社会上的主要力量对“民主共和”达成了一致,那么作为一种“建国方案”的民主共和制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进入了实际的政治操

作阶段。

共和政制的制度核心是政党政治、议会政治。但就中国传统和当时的条件看,政党政治的基础其实并不存在,起码是不牢固的。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普遍遵守的道德伦理高于个人的政治信仰,因此中国政治生活中虽然向来存在各种形式的政治集团,但中国人从理论上则决不愿意承认这种即成事实,而总是将‘结党’与‘营私’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P97)面对西方的政党政治模型,中国社会的各种力量在革命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除了在国家体制外大肆宣传自己主张外,还积极依照“模式”组织了代表自己利益主张的政党。这样,从表面上看,在中国实行议会政治的条件成熟了。但实际上呢,各个政党皆是呀呀学语的幼童,是很幼稚的。而议会政治的民众基础,即民众达到了现代社会参政的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具备的。这样大多数的国民“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社会下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

识”。(P101)实际上,孙中山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他说:“革命破坏清政府以后,一般人民每訾谓只有破坏的能力,没有建设的经验,所以一般议论都希望官僚执政。”(P102)这说明了在上层实行的“政党政治”,是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的,甚至中国传统中对“官僚统治的习惯”的习惯,对这种制度的施行具有强大的反动力。

尽管袁世凯面对权力真空这种权力危机,试图通过控制议会,修改临时约法,进行强人政治,但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在正常的议会政治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法律留下的空间,“期望依照‘中华民国’的法律程序来解决权力危机的问题”。(P116)但以议会政治面纱掩饰个人专制又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呢?在袁氏力图通过法律形式上的运作解

决权力危机失败后,再有杨度、古德诺等文人对帝制的美化、鼓吹,以及袁氏本人“毕竟是旧官僚出身,……现代政治的基本概念毕竟在他脑子里太少”,思想里更多的是“君临天下”的习惯思维,(P111)进而走上了复辟帝制的道路。四、民主,不能一厢情愿

五四运动,一场伟大的学生运动,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五四运动,有着太多的光环笼罩在她的头上,以至于对其对后世的影响往往粗枝大叶,“在某种意义上说,五四之后的中国历史发展,种种成就皆应导源

于五四,而种种失误也几乎莫不与五四有关”。(P124)作者分析了以往对五四研究的不足后,认为研究五四,“最大难度恐怕不在其他方面,而在于研究者自身如何超越自我,摒弃感情因素,以科学家的良知和冷酷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P125)作者一方面在总体上承认五四运动的巨大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更多的,是剖析五四运动存在的问题。

五四运动的发生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和学术流变的内

在规律在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虽直接启导于山东问题,但其思想背景却是世纪初中国人的精神迷失与困惑”。(P126)所以,五四运动的兴起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其内在的思想依据,但其智慧资源和直接动力则是外在的。”(P157)五四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口号,以“改造国民性、启发国民意识、重塑国民品格”(P129)为目的。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是需要科学和民主的,特别是民主,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缺乏的,也是现代国家所必须具有的特征。五四运动的健将们,在当时国民普遍迷茫的情况下,把西方的民主塑造为“民主神”,进而取代被革命推翻的“忠字神”。但是,对于如何树立其自己心目中的“民主神”,健将们的作为也充分暴露了作为文人的缺点,即理想主义倾向严重,而缺乏实干家的求真务实的精神。他们认为,要树立“民主神”,最重要的手段就是

宣称,大量的宣传,改造在他们看来过时了的,不符合现在社会要求的国民性。但是,“五四新人所提出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远远脱离中国的社会实际,因而在新秩序重建过程中的实际效用未免大大减低。”(P135)“五四的精神追求虽好,但它毕竟超越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条件和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而对社会秩序的重建与稳定并没有获得倡导者预想的效果。”(P136)殊不知,“民主神”的树立,除了思想家的摇旗呐喊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托起民主的社会经济结构。而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阶段,就要使民主共和的支柱力量,即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相当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又不足,除了历史原因,除了社会的失序外,还有就是知识分子把自己的力量更多的运用到宣称自己的

主张,而不是为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在商品经济获得充分发展,自由、平等的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时候,民主政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P177)

五四运动的确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运动,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运动中造也就了一大批新人。这些新人,相当一部分接受了较以前的改革者更多的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很多问题的认识也深刻得多。“正因为如此,五四对传统秩序的破坏也要严重得多,它触及了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使秩序危机达到近代以来空前的程度。”

(P133)中国传统中,对皇权的尊崇,除了畏惧,也有精神寄托。五四运动中,新人们打破了皇权的一元追求,提倡多元化。这虽然是让奴隶们翻身,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但毕竟大家做了奴隶这么久,一下子怎么能转变过来呢?“五四新人精神追求的多元化使国人无所适从,加剧了近代以来国人的信仰危机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P135)然而,“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秩序,任何浮躁的空喊都无济于事。”(P136)所以,如果五四新人要是自己的“民主神”真正的树立起来,首先该做的是使自己的行为在秩序之内进行,而不是“只要是为了爱国,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不算过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也都无所谓”。(P147)而“近代以来中国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解决,中国传统社会迟迟没有完成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化,除去种种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外,恐怕社会内部秩序的混乱,各种利益集团之间无法则的相互冲突、社会公众信仰的多元化与多变性等,未始不是根本原因之一。”(P134)

五四新人们倡导民主,但“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旧文化没有宽容精神,既无视旧文化得以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又武断而不容商量地主张彻底抛弃旧文化。”(P165)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的传统思想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在搞怪。这种思想在五四新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使他们产生了幻觉,以“救世主”自居。提出了自己的

思想,就希望自己的思想成为政治家的施政纲领。而为了证明自己思想的正确性,便竭力的攻击与自己的思想不符的思想,进而不允许对手有丝毫的反抗机会,从而掌握整个思想界的话语权。这并不是什么民主,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霸权,或者叫做文化独裁。很显然,将思想和政治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了思想本身的兴衰随政治的状况而定,知识分子本身的前途甚至生命也都很政治交上了关系。这也是作者提出的知识分子应该很好反思的地方之一。

第二部分问题与出路

一、概念分析

本书的题目叫做“超越革命与改良”,依笔者看来,其意思应该是“走出既非革命,又非改良的第三条道路”来。文章中仔细的分析了改良、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的种种原因,冀希于为当下的社会“如何前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不过,既然要“超越革命与改良”,首先我们还是看看这些概念的含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可以找到如下:(一)“革命”的含义:1.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2.具有革命意识的;

3.根本改革。(二)“改良”的含义:

1.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它更适合要求;

2.改善。(三)“主义”的含义:1.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2.思想作风;

3.一定的社会制度。(四)“改良主义”的含义:反对从根本上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只主张在原来社会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加以改善的思想。(五)“改革”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依笔者看来,以这些词语在文章中所处的语境看,“革命”应采第一种意思,“改良”应采第一种意思,“主义”应采第一种意思。

二、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总结与反思)

以上确定了各词的意思,笔者试图依照作者的分析理路,验证一下本文是否“超越了革命与改良”。

在书中,作者基本是按照历史进行的顺序开展其论述的。但无论作者在谈论什么话题,其立脚点却一直停留在清末的戊戌变法上面。时而对维新派本身的做法进行辩护,进行批判,表现出无限遗憾。时而对革命派的鲁莽行为进行猛烈抨击,对五四新人进行毫不客气的批判,表现出痛心疾首。笔者认为,作者为本书设定的基点就是“改良主义”。

书中主要谈论了三个问题。一是中国要发展,首要的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身的资源,切不可对传统一律采取否定的态度,切不可对自身能力采取妄自菲薄的态度。二

是任何的重大政治措施,即不管是革命、改良或是运动,都要其产生兴起的原因,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阶段)。所以,在所采措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不相符合时,即便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也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而社会经济条件就有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三是与其进行暴风骤雨式了革命,让社会发生失序,权力产生危机,信仰形成空洞,让鲜血代表自己的爱国热情,还不如以遵守秩序的爱国,以支持改革的爱国,以为改革进言的爱国代替之。

一个狂妄自大的政府,当然是不可能带领国民,通过改革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所以,要发展,就要看到自身的缺点。清政府的夜郎自大,换来的是列强的船坚炮利。在被迫改革的路上,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可以说,这是一种试图兼顾本国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想法,尽管这是洋务派的最高思维水平。但是,外国的“用”一到了中国就变成了“无用”,甲午海战中国的失败,让仁人志士认识到了“体”和“用”是不能完全分离的,“用”是“体”的物质表现形式,“体”是“用”的精神文化支内涵。由此,维新派提出了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但是却把希望寄托在了毫无实权的光绪和充满狼子野心的诸列强身上。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但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泥潭。五四运动试图为中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前进目标,

但无视当时中国的国情,空有美好愿望,而没有对实现路径没有做有效的反思。

在作者看来,基于当时的情况下,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当时的国民并没有接触到很多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仍然是把君主看做自己的精神支柱,革命的爆发造成了国民的信仰危机,政权的权力危机,社会的秩序混乱。所以不应该贸然的将皇权打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不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大多数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统治阶级自觉地改革。所以,五四以改造国民性为首要目标是找错的对象,应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培育上;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并不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相比,而最好效法日本,和封建势力妥协。当时的革命时机并不成熟,即使辛亥革命发生了,成功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后的上层建筑并不能立即改变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反而造成了权力危机、社会失序,让资产阶级本身没有得到相对稳定的时间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所以革命的爆发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历史错误。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作者关心的并不是当下时髦的“跨越式发展”,而毋宁是怎样以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以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的精神,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大胆吸收西方文明,维护现有合法政治权威,发扬守法的爱国精神来

发展自己。由此可见,书中很明显的流露着作者的“改革”思维,或许这个词是对“革命与改良”的超越。

三、进一步的问题

1、本土资源从哪里找?

2、如何筛取“西方文明”?

3、政治权威应该如何树立?

4、守法过程中自然法的地位?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B10120102 毛文炜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自1940年被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大门之后,就一直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于是乎,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开始兴起,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人们开始试图拯救衰败的国家,一部分人开始维新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改良 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能够使一个国家和平的渡过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得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得变革更为持久。在中国最为著名的就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革命的先声。戊戌变法的主导者是资产阶级,发动变法的,目的一是为了挽救民族威望,二是发展资本主义。说到底也是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候,维新派变法图强,救亡图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希望能够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另外,维新派试图通过变法来发展资本主义,这次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希望能够在政治上变革社会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符合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前进的方向。 但是此次的改良运动却以失败告终。除了与当时的环境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有关。由于两千年封建主义经济牢固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地下,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不足以抵抗强大的封建阶级。维新派希望用维新运动、发布新政谕令发展资本主义,不能认识封建制度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大桎梏,以为靠一个皇帝自上而下地发布命令就可以实现资本主义改革,这也是一个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维新派提出要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没有提出反帝。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当中,改良运动显得太过于温和,受到了强大的阻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是,这次运动,改良运动还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意义。l95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讲话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显著的作用”。[4]著名的老革命家和历史学家吴玉章也说过:“l898年戊戌变法以前,许多爱国的维新志士希望学习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和目本明治天皇的维新,要求自上而下的实行变法。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潮。”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1958年纪念戊戌变法6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发言,高度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他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898年的戊

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用血和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也是一部饱尝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其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关于改良和革命的典型代表事例,首先我讲介绍改良与革命的定义。 接下来我简短地阐述一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并跟大家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中外链接:17—18世纪的中国政治特点:处于。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一)相同点: 1、根本原因: 2、革命任务(目的): 3、革命性质: 4、结果: 5、影响:国内: 国际: (二)不同点: (1)具体的阻碍不同: (2)领导阶级不同: (3)革命特点不同: (4)过程不同:法国遭到外国武装干涉;英美没有。 (5)政体不同: 三、重要人物评价: 1、对华盛顿的评价: 2、对拿破仑的评价:

三、重要法律文件 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有:《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典》。 中外链接: 1、戊戌变法曾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最终失败。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有:辛亥革命 (1)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目标: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领导人:孙中山 (5)评价: 积极: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功绩);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消极:结果: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第18课、第19课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一、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背景: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二、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表现:

本课总结: 1、与俄日改革同性质的中国改革是,同时期的改革是 2、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其中哪一历史事件与其他三个历史事件有本质的区别?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4、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同: (1)根本原因: (2)性质: (3)内容: (4)根本目的: (5)作用: (6)局限性: 最大的不同点: 5、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同: (1)背景: (2)性质: (3)内容及主张: (4)作用: 最大不同点: 6、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7、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得出哪些启示?

改良和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改良和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2-22 12:38 提问者:愿做一株红棉- 一级 最佳答案 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推行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及之后的清末新政在近代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和先进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激进派推行的新文化运动,撼动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一些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最后,由无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工农联盟,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走人民战争路线,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7-6-4 21:27 提问者:ty391421 - 二级 最佳答案 (1)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冲击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并压制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正是在四面受敌、即将遭肢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才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2)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

变革与革新、转化的区别

变革与革新、转化的区别 ①变革是指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将企业转换成新的状 况的渐进和不断变化的过程。 ②革新是产生新的构想和概念,并把它付之于企业管理的过程。 ③转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动荡的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 迅速、质变的过程。 2.渐进性变革是战略变革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战略变革是一种不经常的、有时是一次性的、大规模的变革。然而,最近几年,使企业的战略成熟化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过程,一个战略变革往往带来其他变革的需要。显然,企业生命周期当中基本的战略变革相对来说是不经常出现的,而渐进性的变化(可能是战略性的)是较为频繁的过程。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渐进性的变化导致战略变革。 (1)渐进性变革与革命性变革的区别 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而实施的变化是可以按其范围来 划分的(即变化的程度是渐进还是革命性)。渐进的变化是一系列持续、稳步前进的变化过程,使企业能够保持平稳、正常运转。渐进的变化往往在一点时间上,影响企业体系当中的某些部分。而那些革命性的转化是全面性的变化过程,

使企业整个体系发生改变(见下图) 战略变革变化种类 (2)渐进性变革的发展阶段 因此,从长远来说,企业可能会发展,改变其战略。但是,约翰逊和施乐斯在1989年指出,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因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渐进的变化易于管理,对企业体制运作的滋扰程度比革命性的变化要小(见下图) ①连续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制定的战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仅有一些小的修正。 ②渐进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战略发生缓慢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零打碎敲性的,也可能是系统性的。 ③不断改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战略变化呈现无方向或无重心的特点。 ④全面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战略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革命性或转化性的变化。 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经常发生质变,那么这家企业是无法正常运转的。事实上,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可能变化得这么快。然而,约翰逊和施乐斯告诫人们,环境中的变化不一定缓慢,企业的渐进变化有可能赶不上前者。因此,如果渐进阶段落在了环境变化的后面,那么,企业可能适应不了环境,结果不得不进行革命性的战略变革。 理论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摘要:革命与改良就好像历史的两大车轮,推动着近代中国的不断前进。回顾历史,我们看到,改良与革命只是近代中国人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尽管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用都是不容抹煞的。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斗争方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二者交叉的出现。 关键词:关键词: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现代化、孙中山革命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样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但还是对清政府触动并不大,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上海、天津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变法维新运动在全国逐渐高涨起来。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时局更加危急。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颁发了一系列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方面推行新政的谕旨。维新派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在中国推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革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做出自己的抉择,投入改造中国的运动。尽管在19世纪末中国民族新工业尚很薄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刻不容缓的时代紧迫感却敦促着这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尽早地袍笏登场,演出维新、变革、图存的壮烈场面。戊戌维新运动虽带有早熟、不够完满等等特点,它作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代替帝国主义及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来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确是破天荒的事,是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戊戌变法不久便从顶峰跌入谷底,作为变法的主持人光绪帝被黜,变法策划人康有为流亡,沦为保皇派。尽管康有为为中国选择了维新之路,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没有选择康有为。改良派用自己的失败为革命准备了基础和前提。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内反清情绪日益剧增,革命声势高涨,革命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时代的中心。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象征是康有为,那么20世纪初则是孙中山的时代。 20世纪初,民族矛盾的激化促使大批知识分子由爱国走向革命,其中包括原来参加维新运动的章太炎、杨笃生等人也都投身到革命的旗帜下。在这个潮流的影响下,相继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等,并造就了一批有影响的领袖人物。1905年8月成立的同盟会汇集了新团体和新人物的精华,形成了成熟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领导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政党,其理论体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正式公之于众,并扩大武装起义和开展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标志着革命的成熟而有了胜利的希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改良与革命作文.doc

改良与革命作文 在国人的字典里,改良与革命分属褒贬迥异的两个极端——对于革命,多年"爱国历史主义"熏陶下自会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亲切与好感;提及改良,却不由自主想起《茶馆》里"越改越‘凉’"的王掌柜,掩饰不住地嗤之以鼻。甚至权威的历史教科书中也不自觉渗透出这种情绪。无论对象是"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抑或"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开展的"黑人民权"运动,言简意不赅的介绍后总会如此这般酸溜溜地结尾——"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以便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能够容许的范围内。" "革命"一词,本指革除天命。帝王既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王者易姓自然就是"革命"。可回溯上下五千年,又有哪一次王朝更迭,江山易主能逃脱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定律。更不用提饱受战乱煎熬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张养浩穿越七百年时空的悲叹,至今仍振聋发聩。 由此可见,暴力革命不见得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所谓"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当社会形势并未呈现"不得已"情况,即改良仍具可行性时,贸然选择用革命的暴力形式打破旧有的统治秩序,不可避免会对社会正常秩序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带来一连串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当然,不可否认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涤荡一系列旧有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的落后因素,仅就这点而言它毫无疑问是一劳永逸的。这也就很好解释它对追求立竿见影的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了。不过两者就如天平两端的砝码,轻重分寸很难拿捏。即便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之后,也足足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才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而"天平"一旦失衡,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其中尤以"太平天国"最为典型。 从"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来看,鸦片战争后,"鹰眼四集,强邻环伺"。团结一致,共抗外侮方是正确的选择。而此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明显是一场"内耗",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而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面前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与改良问题分析短短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大陆上就发生了数次影响国民命运的历史事件,从1840年到1949年,究竟是革命还是改良,我们只能从各个方面分析讨论。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即为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这就是改革与闭塞的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19世纪初叶,中国封建社会已从“康乾盛世”的顶峰上往下跌落,封建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宋学”与“汉学”也逐渐走向穷途末路。而产生于明末清初由黄宗羲、顾炎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却受到社会的注重。这种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思想变革的主要表现。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不但对中国的经商贸易有所动摇,而且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蜂拥而至。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交替时期思想界出现的一大进步。一方面,它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危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风气,初创了“开眼看世界”的全新观念,迈出了向西方国家探寻真理的步伐,充当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的先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它主要是服务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方长技,却不能触及封建制度,“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这种将道势对立起来的观念,没有冲出清初启蒙思想家的封建思想藩篱,也使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处在一个肤浅的初级阶段。 在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形下,国内的农民阶级似乎有所改变,于是,就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历时14年,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并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时代新特点。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它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已经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它的事迹及它提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革命与改良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在外受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在内还忍受这地主阶级的压迫。而且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也在冲击着中国。这样中国就面临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通过革命彻底改变政权;第二条,通过改良缓解现状。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显然走改良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但是改良这部棋还是要走的。 首先,改良具有谈判的性质,并没有谁要推翻谁的意思。这样在大家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血淋淋的事件。因此,一般人都会首先想到改良这条途径:谁都想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当时的中国通过改良是不可能成功的。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都有其局限性。先拿洋务运动来说,它的封建性和自身管理的腐朽性首先制约了其发展,而更致命的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经和外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而洋务运动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戒”,西方列强是不可能让中国富起来的。对于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的维新运动同样是不可能成功的。维新派本身除了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外,还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改良行不通,那么就要寻找其他道路——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增大,以及中国内部反动派的严重压迫逼着中国进行革命。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它不仅彻底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是让人失望的是辛亥革命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不可能让自己失去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役对象。资产阶级的软弱行和妥协性是不可能完成救国任务的。辛亥革命提的“民主”,其所说的“国民”主要是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提要 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 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 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 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 (一)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也曾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 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特权,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良,因此,这条路走不通。(二)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 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原因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朝皇帝,而是因为革命不彻底。(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没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无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而革命则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因为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且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它依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

近代改良与革命练习doc

1、洋务派的主张是A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 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B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材料二: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2)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案(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洋务派。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洋务派的口号是(自强)、(求富)。 5、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C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6、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成立保国会 D、《中外纪闻》的发行 7、名词: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196 8、戊戌变法的性质。P197 9、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0、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C A.咸丰皇帝B.同治帝C.光绪帝D.宣统帝 11、戊戌变法唯一保留的的是()。 12、名词:公车上书p195 13、有人说,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就不会有戊戌变法的失败。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 这种观点不对。袁世凯告密仅仅是变法失败的偶然因素。 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而维新派的力量比较薄弱。 当时维新派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他们也没有得到下层群众的支持,脱离了人民群众。加上策略不够稳妥,触犯顽固派利益较多,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了变法。 14、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一.摘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于是我们必需要了角色中国的基本国情,每天都会有新的资讯新的动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细心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 一般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良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因此,选择改良、避免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良机会的。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挽救将倾之大厦。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良不能说毫无成就。然而,清政府的改良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良,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1908年8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则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清政府阻塞了改良之路,使社会普遍弥漫着革命情绪,只是等待着有人出来登高一呼。辛亥之年,武昌首义,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数月之间,江山易色。短短的4个月中,并没有经过特别重大的战役,清廷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见,清廷的统治根基早已松散,革命已是民心所向。 然而,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却未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国家依然处于虚弱和无序状态。在国际上,从日本提出“二十一条”,逼签屈辱的“民四条约”,到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而未能从战败国德国手中收回胶州湾,中国依然是一个被人欺侮的国

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09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专制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C.解放农奴提供自由劳动力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7.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如果请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这篇调查报告进行修改,你会将下列哪个调查结果挑出来改正()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切弊端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 D.改革首先从农业领域开始的 9.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伟大成就,说明() ①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②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③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述评马勇之《超越革命与改良》 今获一小书,为马勇先生之《超越革命与改良》,一气读罢,其冷静理性之风格,让人倍感清爽;其独树一格之观点,让人眼前一亮。然,当合上书页,摩挲封面,凝视标题,反生疑虑。改良走入误区,革命生不逢时,何去何从,懵然不知。即便要旨隐于字里行间,依吾之体会,非能跳出“改良”概念之窠臼,而新用一词,予以标榜。是故,吾等不禁疑惑:如何超越革命与改良? 本书标题为:超越革命与改良。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激进与保守:估戊戌”;第二章是“革命与改良:平辛亥”;第三章是“共和与帝制:衡洪宪”;第四章是“超越革命与改良:论五四”。就如题目所示,本书的主题词是“革命”与“改良”。作者在引言里说到:“近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并不能简单的二元对立就能够给予圆满的解释,……从百年后的历史眼光看,我们现在反观百年前的历史,似乎应该摒弃那些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似乎应该超越

革命与改良、超越激进与保守这些传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着眼于当下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通过审视历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试图用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超越革命与改良”的眼光为“中国怎么向前去”提供一种认识理路。当然,作者为这种“超越”提供哪些智识活动,以及最终是否完成了这种“超越”,都是笔者考察的对象。 第一部分文意梳理 一、民族主义,必须正视的不幸 19世纪的中国,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稍有闪失,大清二百多年的基业将化为断壁残垣,陈年往事。作者认为,面对如此危急状况,作为清朝的统治者,无论光绪还是慈禧,采取的任何措施,其首要的目的都只能有一个,就是保住爱新觉罗家族的江上,至少保住爱新觉罗家族的皇位。所以,不管光绪和慈禧在对具体事件的态度看法上有多么大的分歧,但他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当康梁等以光绪为大旗,进行改革的时候,慈禧并不是不知情,也不是没有能力阻止,这点从后来的“戊戌政变”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而是“作为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西太后当然清楚中国当时落后于世界的实际状况,她当然也期望通过变法以促进中国的发展,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事实上,不仅光绪帝颁

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告别革命”一书,认为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圆满,世界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摊子的百年疯狂与优质”“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等现象乃是革命的后遗症,是暴力革命这种方式本身带来的问题。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希望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中国和平的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因此注定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落后现状,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为目标的彻底的革新运动,是对当时制度,文化,思想的解放,革命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革命,是彻底的打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和部分封建文化,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丧失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革命虽然彻底,但他的破坏力大,1905~1907年间,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论战,在党和社会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飓风,早期的改良运动客观上为革命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解放,革命则是改良的进一步发展,是改良的质的前进。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社会革新,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的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与革命,不管是革命还是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救国图强,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