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武城县博斯特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乳化剂定义: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它是能吸附在沥青颗粒与水界面,从而显著降低沥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使其构成均匀而稳定的乳浊液的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加入沥青乳化剂以后,乳化剂的亲水基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引力,乳化剂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基本是无一定方向的,多处于平躺状态。由于溶液中乳化剂的浓度由小变大,亲油基的烃基部分,因憎水性排斥于水体系之外,产生疏水效应。这样就使乳化剂产生了一个方向性,水面上溶解的是亲水基,水面最远方向为亲油基,形成了乳化剂定向排列于界面上,使自由能趋于最小,保持了最稳定位置。这样乳化剂与空气界面上形成了一层单分子膜。这种有规则的分子排列现象称作分子定向排列或配位。这种单分子定向排列现象称为单分子吸附膜。

沥青乳化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定向排列的吸附现象,不仅在空气和水相之间,也可发生在空气以外的沥青相中。这种吸附现象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亲油基碳链长度增加吸附速度加快,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速度加快,最后水的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

在乳化剂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乳化剂,不仅可以形成单分子定向的吸附膜,而且能形成复杂的多层吸附膜和乳化剂分子集束,以尽量保持最小的自由能。如果沥青液经高速剪切成细小微粒(0.01mm-0.001mm)而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溶入水中的乳化液分子会立即在沥青微粒界面被吸附,从而产生新的吸附排列,亲油基一段吸附于沥青内部,亲水基一端吸附于水中,以钳形固定于界面上,从而降低了沥

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当吸附的乳化剂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在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被乳化剂分子包封的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坚固的分子薄膜,使沥青微粒具有亲水性,而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化沥青。

沥青乳液是一个多相分相体系,沥青是以微粒形式均匀分散于水中的稳定乳状液,其稳定度因乳化剂大大加强。其中沥青为分散相,为不连续相或称内相;水为分散介质,为连续相或称外相,为水包油(O/W)型乳化沥青。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乳化沥青。

阴离子乳化剂

阴离子乳化剂在水中溶解后,其活性部分倾向离解成负电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其特征表现为具有一个大的有机阴离子,能与碱作用生成盐。根据带负电离子部分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羧酸盐型、磺酸盐型及硫酸盐型三大类。

阴离子乳化剂的缺点是抗硬水能力较差;优点是来源广、种类多、价格便宜。可用于碱性矿物集料。

一、羧酸盐型乳化剂,它是由大分子链的羧酸与碱作用而生成的阴离子沥青乳化剂。常用的有脂肪酸盐和环烷酸盐。其化学结构为:RCOOM

R为憎水烃基,为长烃脂肪烃或环烷烃基,碳原子个数为9-21.

M为金属离子,包括K+Na+

在羧酸盐型沥青乳化剂中应用最多的为油酸钠、松香酸钠、月桂酸钠、环烷酸钠等。脂肪酸的碳链越长,亲油性越强,凝固点越高,制成的脂肪酸皂越硬,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差。脂肪酸的碳链越短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亲油性越差,对沥青的乳化效果越差。选择脂肪酸盐乳化剂一般选择碳数为12-20之间,其中应用最多的碳原子为12-18.

环烷酸存在于很多沥青中,可以从沥青中提取。用作沥青乳化剂的环烷酸的酸值应在75-175之间,沥青酸值在0.75KOH/g左右或更高的环烷酸沥青,可简单的用碱性乳化剂所乳化,可获得较满意的环烷皂乳化沥青。

(一)油酸皂

油酸皂是用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一种阴离子型乳化剂,学名为顺-9-十八碳烯酸盐,是含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皂。其化学式为:CH3(CH2)7-CH=CH-(CH2)7COONa

油酸是橄榄油、牛脂的主要成分,碳数均为18,由于分子中含有双键,增加了亲水性,在水中溶解性增强,具有极强的表面活性,是乳化沥青中常用的沥青乳化剂。但在硬水中与铝、镁等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铝皂、镁皂,影响乳化效果。

(二)硬脂酸钠

硬脂酸钠是由硬脂酸和碱作用而生成的硬脂酸皂。其化学式为CH3(CH2)16Na

硬脂酸钠多数是含有十八碳的饱和脂肪酸皂。其碳链越长,憎水性越强,亲水性羧酸基仅为一个,亲水性不足,顾在冷水中溶解性较差,易溶于热水。

但对沥青亲和力较大,是沥青较好的乳化剂。

油酸皂虽与硬脂酸皂的碳链基本相等,均为18个碳组成,但因含有双键,其性质很不相同。由于受双键的影响,亲水性较好,易溶于水,对沥青的乳化能力较硬脂酸皂好。

(三)月桂酸皂

月桂酸皂是月桂酸油脂与氢氧化钠作用而生成的一种阴离子乳化剂。其化学式为

C11H23COONa

月桂酸脂主要存在于椰子油中,由于碳数为12,疏水基较短,易溶于水,同样是沥青乳化中较好的乳化剂。

(四)松香油皂

松香油皂是天然松香和碱作用而生成的一种阴离子乳化剂。其化学式为C19H29COONa。

松香是从切开针叶树干渗出的粘稠性树脂类物质,在室温下呈半透明状态,主要成分是松香酸和松香酸酐,为不饱和化合物,活性较大,易于造化,形成松香酸皂。在每个松香酸皂分子中含有两个不饱和双键,由于双键的存在可增强对水的亲和力,但影响沥青的乳化性能,通常是加氢除去双键。

松香皂易溶于水,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抗硬水能力,润湿能力较好,为沥青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

二、磺酸盐型乳化剂

磺酸盐型阴离子乳化剂是直链烷烃、烷基苯、烷基萘等与硫酸或发烟硫酸经磺化和碱中和而制成的表面活性剂,其化学式为:R-SO3Na R为碳原子数为8-20中间的碳链。

在沥青乳化剂中常用的磺酸盐型乳化剂只要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和植物油磺酸盐。

(一)烷基苯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又称石油苯磺酸盐,这是因为所用原料烷基和烯烃是由天然或人造石油的馏分制的。其分子式为:

R-3M

R为CnH2n+1的长链烷基,以C10-C18应用最多;

M为金属离子Na、K,以Na应用最多。

从烷基苯磺酸钠分子中可以看出,是由烷基苯磺化,直接引入磺酸基经碱中和而成。其他亲油基(或称憎水剂、疏水基)为烷基苯(C12H2n+1-C6H4),亲水基为磺酸盐。在个烷基苯链细长(链长为13-20?,直径小于4.9?)。由于合成工艺与原料的不同烷基链的链长及支链情况不同,苯环和烷基连接位置不同,以及磺酸基引入苯环的多少和位置不同等,烷基苯磺酸钠不是单一成分,而是一个复杂的含异构体的体系。

在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中,表面张力以14碳最低,12碳次之,以直链18个碳乳化能力强。各种不同异构体的C12,以n=12为最好。苯核在烷基链上结合位置,以苯环移向中心的为好,以3-苯基异构体的最好。

烷基苯磺酸钠与羧酸盐相比,磺酸盐不易与酸及金属离子反应,可在宽的PH值范围内及相当的金属离子浓度下保持活性。简单的苯基磺酸盐没有太大的表面活性,其核上有一个或几个短链的烷基取代基对界面活性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代的烷基使阴离子的非极性部分的憎水性增大。

烷基苯磺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片状固体,对酸、碱或硬水都比较稳定,但在240℃时极易发生分解,表面张力为0.3Mn/cm。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十二烷基苯基醚二磺酸钠是乳化沥青中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用平均分子量400-500单烷基和双烷基苯磺酸钠,可制得贮存稳定性好的沥青乳液。如果与凝结剂(如氯化钙或水泥)混合,可控制其分裂速度。与其他某些阴离子乳化剂混合使用时,所发挥的乳化效果比单独使用时,其乳化效果更好,具有选择性的协同效应,也是乳化沥青中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

在苯环上的烷基碳原子很少,甚至为零时(或仅有两个甲基),如苯磺酸钠、甲基磺酸钠、二甲基苯磺酸钠和异丙磺酸钠,能增大烷基苯磺酸钠及其他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作表面活性剂的助溶剂。

(二)烷基磺酸钠

烷基磺酸钠又称为石油磺酸钠,俗称石油皂。它是由高沸点石油馏分(230℃-320℃)先行氢化或用浓硫酸处理除去不饱和烃而得到的纯烷基,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氯和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一氯化合物,再用烧碱皂化而成。其化学式为:R-SO3Na

R为C13-C18的烷基或烷基苯稠环结构。

烷基磺酸钠的表面活性与烷基苯磺酸钠接近,它在碱性、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在硬水中仍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溶解度及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和碳原子数有关,乳化能力以C15-C16为好。

烷基磺酸钠为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乳化沥青中常用的乳化剂。该产品有效物为28±1%,不皂化物(以100%有效物计)≦6%,1%水溶液PH 值为7-8,NaCl含量小于6%。

(三)拉开粉

拉开粉的学名为二丁基萘磺酸钠,属于烷基萘基磺酸盐中的一种。由醇、萘与发烟硫酸作用后即可得二丁基萘磺酸,再经烧碱处理而制得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拉开粉为俗名。其化学结构式为:CH2CH2CH2CH3

NaO3S

CH2CH2CH2CH3

拉开粉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液体呈浅橙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固状物加热至100℃不熔化而磺化,并逸出碱性气体,对酸碱和硬水都稳定,活性物含量为60±1%,PH值为7-8.

将两个烷基化的萘磺酸盐用亚烷基连接起来得到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分散效果,是良好的分散剂。例如,亚甲基二异丙基萘磺酸钠、亚甲基二异丙基萘

磺酸钾等。

(四)木质素磺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又称磺化木质素。木质素是愈疮木基(4-羟基-3-甲氧基苯基)的多聚物,是从造纸工业废液中提取的沥青乳化剂,其基本化学结构单元为:αβγ

HO- CH=CH-CH2OH

(OCH3)1-2

在α-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则成为磺酸盐,它是由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经石灰乳沉淀酸溶,转化而制得的。其分子式为:

SO3Na

HO- C=CH-CH2OH

(OCH3)1-2

针叶树含一个甲氧基,阔叶树含有两个甲氧基,侧链双键发生加合反应。最普通的磺酸盐相对分子量约为4000.一般来说低分子量木质素磺酸盐多为直链,在水溶液中缔合在一起;高分子量木质素磺酸盐多为支链,在水溶液中显示出聚合电解质行为,并且高分子量部分很难生物降解。

木质素磺酸盐呈黄色固体,有良好的分散性,是固体在介质中的较好分散剂。通常用来制造慢裂型乳化沥青。

此外,磺化妥尔油皂、磺化琥珀酸、α-烯烃磺酸盐、磺化松香、磺化棉籽油等,都可用作阴离子乳化沥青的乳化剂,有的还可改善沥青对矿物集料的粘附性。

三、硫酸酯盐

硫酸酯盐是用硫酸与含烃基烷烃或烯烃发生硫酸化反应而在羟基上引入磺酸基(-Os3M)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其化学式为:R-OsO3M

R为含烃基的烷烃或烯烃,碳原子个数在C12-C18. M为金属离子(K+、Na+)。

从化学式中可以看出,硫酸酯盐阴离子乳化剂是一个具有ROsO3-离子的沥青乳化剂。其主要性能取决于脂肪醇的链长及支链度。具有较长碳链或支链的表面活性剂才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且直链的表面活性比支链大,乳化能力强,不饱和的C16-C18链硫酸盐比饱和烷基硫酸盐有较大的溶解度。一般碳原子数大于14时,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很小的。

硫酸酯盐乳化剂与磺酸盐乳化剂的区别是硫酸酯盐的亲水基通过氧原子即C-O-S键与憎水基联结。而磺酸盐乳化剂是通过C-S键直接与憎水基联结,附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一)冷再生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65%-AH-70# 乳化剂含量: 1.6%- PC-55 甲基纤维素: 0.05% PH指数: 1.5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二)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三)透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45%- AH-70# 煤油含量: 15% 乳化剂含量: 1.0%--- S101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四)下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6%- AH-70# 乳化剂含量: 1.2%--- SBT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70---80 (五)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1468 : 3.0% SBR (改性剂) 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六)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SBS改性沥青 乳化剂含量: 0.6%--- DF42E 甲基纤维素: 0.05%(水→cacl2)PH指数: 1.6—1.8 基质沥青温度: 160—165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80---70 (七)改性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60% AH-70# 乳化剂含量: 1.8%--- MQK--1K PH指数: 2.0--2.5

道路沥青用乳化剂

道路沥青用乳化剂 乳化剂是乳化沥青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乳化剂一般占乳液总量的0.3﹪~2.0﹪.虽然乳化剂量并不多,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沥青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是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体系的。如果没有乳化剂就不能生产乳化沥青产品来。 根据乳化剂溶解于水中乳化剂分子亲水基是否带有电荷,把乳化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乳化剂由于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又分为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此外还有两性离子型。这里仅对常用乳化剂做概括介绍。 阳离子乳化剂 阳离子乳化剂根据破乳速度的快慢分为快裂、中裂、慢裂三种。慢裂乳化剂根据混合料凝结时间的长短分为慢凝和快凝两种。 用中裂和快裂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主要用于喷洒,铺筑表面处治路面和贯入式路面,其中以中裂型使用较多,快裂型使用很少,快裂型特别适合较低温度条件下喷洒使用。用慢裂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主要用于稀浆封层,其中慢裂快凝型适合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慢裂慢凝型适合用于普通道路的养护。 1.快裂乳化剂 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稀二胺是常用的快裂乳化剂,外观为白色固体。也称为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撑二胺,或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二胺。 2、中裂乳化剂

中裂乳化剂在国内有很多家生产,外观为黄色半固态,其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十八烷基双(氮)季铵盐,简称18331,标准名称为;N—(3—十八胺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这种乳化剂合成生产工艺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乳化能力强,乳液稳定性好。 中裂乳化剂还有烷基季铵盐类好烷基双(氮)季铵盐类。烷基季铵盐类主要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1631),十八烷基三级基氯化胺(1831 OT,),十六到十九烷基三甲基氯化铵(NOT 1831). 3.慢裂乳化剂 我国最先使用的慢裂乳化剂是木素胺类,也被称之为木质素胺或木质胺。这类乳化剂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低。用木素胺生产的乳化沥青用于稀浆封层是能达到拌合摊铺所需时间的要求。但他的缺点是凝结成型时间长,一般要一到几小时以上时间,属于慢裂慢凝型。外观为深棕色粘稠液态,有强烈氨味。木素胺类乳化剂有二胺、三铵和季胺盐等几种,最常用的为季铵盐,即木素三甲胺,标准命名为;3—木素(苯基丙烷结构单元)—2—羟基—1—三甲氯化胺。 另一类慢裂乳化剂是酰胺类。我国生产的这类乳化剂主要有烷基酰胺基多胺。如果使用得当,它也是慢裂快凝乳化剂。慢裂乳化剂还有阳离子咪唑啉类。同时它也是慢裂快凝乳化剂。 4. 慢裂快凝乳化剂 慢裂快凝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是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稀浆封层和改性稀浆封层的优质乳化剂。由于用于高等级公路,对乳化剂本身的要求较高。要由乳化剂自身的作用即达到慢裂又达到快凝;对重交沥青

沥青乳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沥青乳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它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由于带有亲油基与亲水基,在这两个基团作用下,使它能够吸附在沥青和水的相互排斥的界面上,从而降低它们之间的界面张力。 所谓乳化沥青就是将沥青热熔,经过机械的作用,以细小的微滴状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使用这种沥青乳液修路时,不需加热,可以在常温状态进行喷洒,贯入或拌和摊铺,铺筑各种结构路面的面层及基层,也可用作透层油、粘层油以及用于各种稳定基层的养护。 在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影响下,在筑路工程中要求节省能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人们经过长期筑路实践,发展应用阳离子乳化沥青铺筑路面是达到上述要求的可取途径。 采用乳化沥青铺路,现场施工简化,不需将沥青加热到170~180℃高温后再去使用,砂石等矿料也不需烘干加热,可以节省大量的燃料与热能。由于沥青乳液具有良好的工作度,可以均匀地分布在骨料表面上,并与其产生较好的粘附性,因而可节省沥青用量,简化施工程序,改善施工条件,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由于这些优点,乳化沥青不仅适用于铺筑路面,而且在填方路堤的边坡保护,建筑屋面及洞库防水,金属材料表面防腐,农业土壤改良及植物养生,铁路的整体道床,沙漠固沙等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乳化沥青既能改善热沥青的施工技术,又使沥青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因此乳化沥青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乳化沥青的发展历程

从本世纪初就进行乳化沥青的研究,自商品化的乳化沥青生产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前40年的发展中主要是阴离子乳化沥青,但这种阴离子乳化沥青的微粒带有阴离子电荷,当乳液与骨料表面接触时,由于湿润骨料表面也带有因离子电荷,同性相斥的原因,致使沥青微粒不能尽快地粘附到骨料表面上。若使沥青微粒裹覆到骨料表面必须待乳液中水分的蒸发。 随着近代界面与胶体化学的进展,近20年来,阳离子乳化沥青发展速度很快。这种沥青乳液是使沥青微粒带有阳离子电荷,当与骨料表面接触时,异性相吸的作用,使沥青微粒吸附在骨料表面上。 日本使用沥青乳化剂是在1925年东京大地震恢复时期。1930年开始有商品提供市场,战后有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 1951年法国开始研制阳离子乳化剂。1957年美国把阳离子乳化剂应用在道路施工上,并于1959年开始商业化。 60年代苏联仅应用阴离子乳化剂,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开始试制某些类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发现了它作为道路沥青乳化剂是可行的。于1972年试制阳离子乳化剂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利用它作为沥青乳化剂。 80年代以后,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又有新应用,它可防止原子铀尾渣的放射性污染,采用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和水泥砂浆混合物制成的密封剂,可减少99.9%氡放射物密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正在进行中。 我国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研制和应用起步较晚,1977年研制成功,1978年由交通部组织完成了“阳离子乳化沥青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课题协作组。为发展我国阳离子乳化沥青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列为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列为国家计委与经委的节能应用项目。1985年由交通部进行了技术鉴定。并决定“七五”期间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武城县博斯特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乳化剂定义: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它是能吸附在沥青颗粒与水界面,从而显著降低沥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使其构成均匀而稳定的乳浊液的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加入沥青乳化剂以后,乳化剂的亲水基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引力,乳化剂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基本是无一定方向的,多处于平躺状态。由于溶液中乳化剂的浓度由小变大,亲油基的烃基部分,因憎水性排斥于水体系之外,产生疏水效应。这样就使乳化剂产生了一个方向性,水面上溶解的是亲水基,水面最远方向为亲油基,形成了乳化剂定向排列于界面上,使自由能趋于最小,保持了最稳定位置。这样乳化剂与空气界面上形成了一层单分子膜。这种有规则的分子排列现象称作分子定向排列或配位。这种单分子定向排列现象称为单分子吸附膜。 沥青乳化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定向排列的吸附现象,不仅在空气和水相之间,也可发生在空气以外的沥青相中。这种吸附现象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亲油基碳链长度增加吸附速度加快,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速度加快,最后水的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 在乳化剂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乳化剂,不仅可以形成单分子定向的吸附膜,而且能形成复杂的多层吸附膜和乳化剂分子集束,以尽量保持最小的自由能。如果沥青液经高速剪切成细小微粒(0.01mm-0.001mm)而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溶入水中的乳化液分子会立即在沥青微粒界面被吸附,从而产生新的吸附排列,亲油基一段吸附于沥青内部,亲水基一端吸附于水中,以钳形固定于界面上,从而降低了沥

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当吸附的乳化剂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在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被乳化剂分子包封的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坚固的分子薄膜,使沥青微粒具有亲水性,而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化沥青。 沥青乳液是一个多相分相体系,沥青是以微粒形式均匀分散于水中的稳定乳状液,其稳定度因乳化剂大大加强。其中沥青为分散相,为不连续相或称内相;水为分散介质,为连续相或称外相,为水包油(O/W)型乳化沥青。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乳化沥青。 阴离子乳化剂 阴离子乳化剂在水中溶解后,其活性部分倾向离解成负电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其特征表现为具有一个大的有机阴离子,能与碱作用生成盐。根据带负电离子部分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羧酸盐型、磺酸盐型及硫酸盐型三大类。 阴离子乳化剂的缺点是抗硬水能力较差;优点是来源广、种类多、价格便宜。可用于碱性矿物集料。 一、羧酸盐型乳化剂,它是由大分子链的羧酸与碱作用而生成的阴离子沥青乳化剂。常用的有脂肪酸盐和环烷酸盐。其化学结构为:RCOOM R为憎水烃基,为长烃脂肪烃或环烷烃基,碳原子个数为9-21. M为金属离子,包括K+Na+ 在羧酸盐型沥青乳化剂中应用最多的为油酸钠、松香酸钠、月桂酸钠、环烷酸钠等。脂肪酸的碳链越长,亲油性越强,凝固点越高,制成的脂肪酸皂越硬,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差。脂肪酸的碳链越短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好,亲油性越差,对沥青的乳化效果越差。选择脂肪酸盐乳化剂一般选择碳数为12-20之间,其中应用最多的碳原子为12-18. 环烷酸存在于很多沥青中,可以从沥青中提取。用作沥青乳化剂的环烷酸的酸值应在75-175之间,沥青酸值在0.75KOH/g左右或更高的环烷酸沥青,可简单的用碱性乳化剂所乳化,可获得较满意的环烷皂乳化沥青。 (一)油酸皂 油酸皂是用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一种阴离子型乳化剂,学名为顺-9-十八碳烯酸盐,是含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皂。其化学式为:CH3(CH2)7-CH=CH-(CH2)7COONa 油酸是橄榄油、牛脂的主要成分,碳数均为18,由于分子中含有双键,增加了亲水性,在水中溶解性增强,具有极强的表面活性,是乳化沥青中常用的沥青乳化剂。但在硬水中与铝、镁等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铝皂、镁皂,影响乳化效果。 (二)硬脂酸钠 硬脂酸钠是由硬脂酸和碱作用而生成的硬脂酸皂。其化学式为CH3(CH2)16Na 硬脂酸钠多数是含有十八碳的饱和脂肪酸皂。其碳链越长,憎水性越强,亲水性羧酸基仅为一个,亲水性不足,顾在冷水中溶解性较差,易溶于热水。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武城县博斯特筑路机械 沥青乳化剂定义: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它是能吸附在沥青颗粒与水界面,从而显著降低沥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使其构成均匀而稳定的乳浊液的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加入沥青乳化剂以后,乳化剂的亲水基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引力,乳化剂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基本是无一定方向的,多处于平躺状态。由于溶液中乳化剂的浓度由小变大,亲油基的烃基部分,因憎水性排斥于水体系之外,产生疏水效应。这样就使乳化剂产生了一个方向性,水面上溶解的是亲水基,水面最远方向为亲油基,形成了乳化剂定向排列于界面上,使自由能趋于最小,保持了最稳定位置。这样乳化剂与空气界面上形成了一层单分子膜。这种有规则的分子排列现象称作分子定向排列或配位。这种单分子定向排列现象称为单分子吸附膜。 沥青乳化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定向排列的吸附现象,不仅在空气和水相之间,也可发生在空气以外的沥青相中。这种吸附现象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亲油基碳链长度增加吸附速度加快,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速度加快,最后水的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使水的表面力下降。 在乳化剂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乳化剂,不仅可以形成单分子定向的吸附膜,而且能形成复杂的多层吸附膜和乳化剂分子集束,以尽量保持最小的自由能。如果沥青液经高速剪切成细小微粒(0.01mm-0.001mm)而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溶入水中的乳化液分子会立即在沥青微粒界面被吸附,从而产生新的吸附排列,亲油基一段吸附于沥青部,亲水基一端吸附于水中,以钳形固定于界面上,从而降低了沥青与水的界面力。当吸附的乳化剂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在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被乳化剂分子包封的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坚固的分子薄膜, Word文档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一)冷再生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65%-AH-70# 乳化剂含量: %- PC-55 甲基纤维素: %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二)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三)透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45%- AH-70# 煤油含量: 15% 乳化剂含量: %--- S101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四)下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6%- AH-70# 乳化剂含量: %--- SBT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70---80 (五)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1468 : % SBR (改性剂)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六)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SBS改性沥青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60—165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80---70 (七)改性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60% AH-70# 乳化剂含量: %--- MQK--1K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 沥青乳化剂乳化原理 武城县博斯特筑路机械 沥青乳化剂定义: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它是能吸附在沥青颗粒与水界面,从而显著降低沥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使其构成均匀而稳定的乳浊液的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加入沥青乳化剂以后,乳化剂的亲水基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引力,乳化剂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基本是无一定方向的,多处于平躺状态。由于溶液中乳化剂的浓度由小变大,亲油基的烃基部分,因憎水性排斥于水体系之外,产生疏水效应。这样就使乳化剂产生了一个方向性,水面上溶解的是亲水基,水面最远方向为亲油基,形成了乳化剂定向排列于界面上,使自由能趋于最小,保持了最稳定位置。这样乳化剂与空气界面上形成了一层单分子膜。这种有规则的分子排列现象称作分子定向排列或配位。这种单分子定向排列现象称为单分子吸附膜。 沥青乳化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定向排列的吸附现象,不仅在空气和水相之间,也可发生在空气以外的沥青相中。这种吸附现象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亲油基碳链长度增加吸附速度加快,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速度加快,最后水的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使水的表面力下降。 在乳化剂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乳化剂,不仅可以形成单分子定向的吸附膜,而且能形成复杂的多层吸附膜和乳化剂分子集束,以尽量保持最小的自由能。如果沥青液经高速剪切成细小微粒(0.01mm-0.001mm)而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溶入水 中的乳化液分子会立即在沥青微粒界面被吸附,从而产生新的吸附排列,亲油基一段吸附于沥青部,亲水基一端吸附于水中,以钳形固定于界面上,从而降低了沥青与水的界面力。当吸附的乳化剂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在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被乳化剂分子包封的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坚固的分子薄膜,文档Word · 使沥青微粒具有亲水性,而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化沥青。 沥青乳液是一个多相分相体系,沥青是以微粒形式均匀分散于水中的稳定乳状液,其稳定度因乳化剂大大加强。其中沥青为分散相,为不连续相或称相;水为分散介质,为连续相或称外相,为水包油(O/W)型乳化沥青。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乳化沥青。 阴离子乳化剂 阴离子乳化剂在水中溶解后,其活性部分倾向离解成负电离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其特征表现为具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常用数据

一、 粘层油设计一般要求0.8kg/m2 粘层油设计一般要求0.8kg/m2,我们不妨简单的计算一下:粘层油按乳化沥青考虑,&127;沥青与乳化剂及水的比例取50:50,按0.8kg/m2用量。沥青含量则为0.4kg/m2。 乳化沥青包含水,沥青,乳化剂 水的密度一般是1 沥青的密度也一般是1左右,不同的沥青密度有差异 乳化剂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乳化沥青的最高含油量一般就是50% 所以一吨乳化沥青=1立方米 二、 乳化沥青的密度是多少? 0.97--1.01之间 三、 1立方米=1 000升 1升=0.001立方米 四、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0mm,用量为0.1192吨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0mm,用量为0.1668吨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用量为0.1187吨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用量为0.1661吨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用量为0.1165吨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用量为0.1633吨 以上是不同粒径的沥青砼每平方不同厚度的用量 五、 透层是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油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一般是基层验收合格在铺沥青混凝土以前浇的 也有这样的情况,基层验收合格后需要暂时通车的,会浇透层油,上撒薄层细集料 六、 透层施工技术 (一)作用与适用条件 1.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2.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透层沥青: (1)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2)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3)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沥青乳化剂的研究现状

沥青乳化剂的研究现状 应化1102 周联军0501110216 摘要:沥青乳化剂是能用于沥青乳化的表面活性剂。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降低,能明显改变体系的界面性质和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洗涤、分散、抗静电、润滑、加溶等一系列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沥青乳化剂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乳化原理阳离子型研究进展 Research status of asphalt emulsifier Abstract:Asphalt emulsifier is a surfactant can be used for asphalt emulsion.In the add very small amount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urface tension of water In the add very small amount ,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interface properties and state system.Thus, emulsification, foaming, wetting, dispersing washing, antistatic,lubrication, solubilization and a series of func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development history, research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asphalt emulsifier. 1、沥青乳化剂的概述 沥青是交通、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建材料,其使用形式主要有热沥青、稀释沥青以及乳化沥青等。由于热沥青工艺需将沥青进行加热,使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与集料均匀混合,因此产生了大量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甚至导致沥青胶黏剂的过度老化?。在人们日益重视节能减耗、环境保护的环境下,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发现乳化沥青可以有效改善热沥青的上述缺陷。沥青乳化剂作为一种制备沥青乳液的关键技术,已有80余年的发展历史[1]。 沥青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其化学结构由亲油基和亲水基组成。它能吸附在沥青颗粒与水界面,从而显著降低沥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使其构成均匀而稳定的乳浊

阴离子沥青乳化剂产品说明

阴离子沥青乳化剂kzw-803Y 性能及应用 kzw-803Y是一种阴离子慢裂慢凝型沥青乳化剂,适用于喷洒、拌合型乳化沥青的制备,广泛应用于透层油、下封层等施工中。 主要技术指标 外观(25℃)无色透明液体 含量≥30% PH值(1%水溶液) 9.0-11.0 溶解性易溶于水 典型配方(重量) 沥青,% 50 kzw-803Y,% 0.8-1.2 水,% 50 kzw-803Y应加入温水中搅拌溶解,然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15%)调节PH至12,调碱过程建议使用pH计 注:乳化过程需注意用阴离子水溶液充分清洗机器,防止阴阳离子接触后影响乳化剂的乳化能力进而影响乳化沥青的状态。 储存及运输 kzw-803Y通常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贮存期为两年以上。包装:聚乙烯塑料桶包装净重50kg/桶 聚乙烯塑料桶包装净重200kg/桶 阴离子沥青乳化剂(磺酸盐型)

磺酸盐型阴离子乳化剂是直链烷烃、烷基苯、烷基萘等与硫酸或发烟 硫酸经磺化和碱中和而制成的表面活性剂,其化学式为:R-SO3Na R为碳原子数为8-20中间的碳链。 在沥青乳化剂中常用的磺酸盐型乳化剂只要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 酸盐和植物油磺酸盐。 (一)烷基苯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又称石油苯磺酸盐,这是因为所用原料烷基和烯烃是由 天然或人造石油的馏分制的。其分子式为:R-SO3M R为CnH2n+1的长链烷基,以C10-C18应用最多; M为金属离子Na、K,以Na应用最多。 从烷基苯磺酸钠分子中可以看出,是由烷基苯磺化,直接引入磺酸基 经碱中和而成。其他亲油基(或称憎水剂、疏水基)为烷基苯(C12H2n +1-C6H4),亲水基为磺酸盐。在个烷基苯链细长(链长为13-20?, 直径小于 4.9?)。由于合成工艺与原料的不同烷基链的链长及支链 情况不同,苯环和烷基连接位置不同,以及磺酸基引入苯环的多少和 位置不同等,烷基苯磺酸钠不是单一成分,而是一个复杂的含异构体 的体系。 在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中,表面张力以14碳最低,12碳次之,以直链 18个碳乳化能力强。各种不同异构体的C12,以n=12为最好。苯核 在烷基链上结合位置,以苯环移向中心的为好,以3-苯基异构体的 最好。 烷基苯磺酸钠与羧酸盐相比,磺酸盐不易与酸及金属离子反应,可在

6沥青乳化

1沥青 1.1沥青概念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1.2沥青分类 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 煤焦沥青: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它与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质有分别,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的划分方法是规定软化点在26.7℃(立方块法)以下的为焦油,26.7℃以上的为沥青。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由于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沥青的性质也因而不同。温度的变化对煤焦沥青的影响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加热到260℃在5小时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会挥发出来。 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天然沥青:天然沥青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物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再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沥青闪点在240℃~330℃之间,燃点比闪点约高3℃~6℃,因此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闪点以下。 2乳化沥青 2.1乳化沥青概念 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可以常温使用,也可以和冷、潮湿的石料一起使用。 2.2乳化沥青分类 乳化沥青分为阳离子乳化沥青、阴离子乳化沥青和非离子乳化沥青。 2.3乳化沥青组成 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乳化剂、稳定剂和水等组分所组成。沥青是乳化沥青组成的最主要材料,沥青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乳化沥青的性能;乳化剂是乳化沥青形成的关键材料,其决定乳化沥青的质量;

道路沥青用乳化剂审批稿

道路沥青用乳化剂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道路沥青用乳化剂 乳化剂是乳化沥青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乳化剂一般占乳液总量的﹪~﹪.虽然乳化剂量并不多,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沥青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是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体系的。如果没有乳化剂就不能生产乳化沥青产品来。 根据乳化剂溶解于水中乳化剂分子亲水基是否带有电荷,把乳化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乳化剂由于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又分为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此外还有两性离子型。这里仅对常用乳化剂做概括介绍。 阳离子乳化剂 阳离子乳化剂根据破乳速度的快慢分为快裂、中裂、慢裂三种。慢裂乳化剂根据混合料凝结时间的长短分为慢凝和快凝两种。 用中裂和快裂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主要用于喷洒,铺筑表面处治路面和贯入式路面,其中以中裂型使用较多,快裂型使用很少,快裂型特别适合较低温度条件下喷洒使用。用慢裂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主要用于稀浆封层,其中慢裂快凝型适合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慢裂慢凝型适合用于普通道路的养护。 1.快裂乳化剂 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稀二胺是常用的快裂乳化剂,外观为白色固体。也称为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撑二胺,或N—十六到十八烷基丙二胺。 2、中裂乳化剂

中裂乳化剂在国内有很多家生产,外观为黄色半固态,其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十八烷基双(氮)季铵盐,简称18331,标准名称为;N —(3—十八胺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这种乳化剂合成生产工艺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乳化能力强,乳液稳定性好。 中裂乳化剂还有烷基季铵盐类好烷基双(氮)季铵盐类。烷基季铵盐类主要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1631),十八烷基三级基氯化胺(1831 OT,),十六到十九烷基三甲基氯化铵(NOT 1831). 3.慢裂乳化剂 我国最先使用的慢裂乳化剂是木素胺类,也被称之为木质素胺或木质胺。这类乳化剂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低。用木素胺生产的乳化沥青用于稀浆封层是能达到拌合摊铺所需时间的要求。但他的缺点是凝结成型时间长,一般要一到几小时以上时间,属于慢裂慢凝型。外观为深棕色粘稠液态,有强烈氨味。木素胺类乳化剂有二胺、三铵和季胺盐等几种,最常用的为季铵盐,即木素三甲胺,标准命名为;3—木素(苯基丙烷结构单元)—2—羟基—1—三甲氯化胺。另一类慢裂乳化剂是酰胺类。我国生产的这类乳化剂主要有烷基酰胺基多胺。如果使用得当,它也是慢裂快凝乳化剂。慢裂乳化剂还有阳离子咪唑啉类。同时它也是慢裂快凝乳化剂。 4. 慢裂快凝乳化剂 慢裂快凝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是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稀浆封层和改性稀浆封层的优质乳化剂。由于用于高等级公路,对乳化剂本身的要求较高。要由乳化剂自身的作用即达到慢裂又达到快凝;对重交沥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几种乳化沥青的配方 (一)冷再生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65%-AH-70# 乳化剂含量: %- PC-55 甲基纤维素: %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二)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三)透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45%- AH-70# 煤油含量: 15% 乳化剂含量: %--- S101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四)下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6%- AH-70# 乳化剂含量: %--- SBT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70---80 (五)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51%- AH-70#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1468 : % SBR (改性剂)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45—140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60---70 (六)改性粘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 沥青含量: 51% SBS改性沥青 乳化剂含量: %--- DF42E 甲基纤维素: %(水→cacl2) PH指数:— 基质沥青温度: 160—165 皂液温度: 40---45 成品出口温度: 80---70 (七)改性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生产配方沥青含量: 60% AH-70# 乳化剂含量: %--- MQK--1K

沥青乳化剂配方制备工艺技术

1、两性离子型改性沥青乳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含有该乳化剂的改性乳化沥青 2、阴离子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用沥青乳化剂 3、一种可乳化SBS改性沥青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4、一种用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阴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5、一种可乳化SBS改性沥青的阳离子快裂沥青乳化剂及其应用 6、一种用于强渗透型乳化沥青的复合阳离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7、一种高铁乳化沥青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8、采用复合型乳化剂制备的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9、脂肪酸衍生物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10、P-10非离子/阳离子型复合沥青乳化剂 11、四乙烯五胺/甲醛改性木质素胺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12、月桂酸新型甜菜碱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13、壬基酚慢裂快凝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1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15、一种壬基酚类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优化 16、脂肪族聚氧乙烯醚季铵盐沥青乳化剂的复配工艺优化 17、饱和脂肪胺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改进 18、一种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9、一种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20、以松香为原料的一种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方法 21、菜籽油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方法 22、木质素季铵盐复配沥青乳化剂的复配工艺优化 23、用环己酮废水合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2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慢裂快凝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25、乙二醇/阳离子型复合沥青乳化剂合成工艺 26、三乙烯二胺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合成工艺优化 27、系列化的慢裂快凝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28、月桂醇新型甜菜碱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29、二胺类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优化 30、二醇胺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 31、一种煤沥青燃料油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32、松香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33、阳离子SBS改性沥青专用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34、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5、一种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6、两性慢裂快凝沥青乳化剂合成方法 37、一种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38、一种快裂快凝型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39、一种新型慢裂慢凝型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40、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41、草浆废液生产沥青乳化剂及其检测方法 42、双季铵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43、含有木质胺的复合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44、纸浆黑液直接作沥青乳化剂的制浆工艺

阳离子中裂沥青乳化剂

阳离子中裂沥青乳化剂 山东邦化油脂化学有限公司 一、应用标准:本产品符合交通部(阳离子沥青乳液的检验标准) 化学标准:本产品符合:Q/KGDH001-2001 该乳化剂乳化能力强,具有超强的乳化能力,能乳化各种型号的重交沥青和进口沥青,且对沥青无明显损坏。适用于喷洒型乳化沥青的制备,主要应用于粘层油、碎石封层、贯入式路面等施工中,本乳化剂上带有季胺和仲胺两种基团,电荷强、乳化能力强,且乳化前无需调酸,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该乳化剂制成的沥青乳液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的集料裹附性。 二、主要技术指标: ①生产标准:国标 ②PH 值:5-7 ③外观:乳白色膏体 ④气味:无毒、芳香气味 ⑤溶解度:可溶于热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中 三、用法及用量: 用量以100%有效成分计算占乳化沥青总量的6‰,不同沥青用量不同,最佳用量根据实验确定。 ①水(自来水)温度:55-70℃(乳化剂水溶液) ②沥青温度:125-130℃ ③乳化剂:6‰(100#沥青) ④配比:(沥青:水=6:4) 四、注意事项: 该乳化剂为膏状,性能优越,在配料中易溶解,无毒性,无腐蚀性,有杀菌消毒作用,使用中对人体无副作用。参考用量:每吨乳化沥青应用8-10公斤,用于改性沥青适当增加用量,石蜡含量较高的沥青应增加用量。 实际生产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先在配制箱内加入适量的水,将计量好的乳化剂加入水中,升温60-75度,启动搅拌观察乳化剂完全溶解时,再将剩余的水全部加进配箱内,这样,既将乳化剂彻底溶解和减少泡沫,又使水温降到了正常使用温度。 只能用于生产乳化沥青,100号沥青用量6-8KG/吨,70号沥青8-10KG/吨,不可做稀浆封层,做粘层油最好。 五、包装及储存: 50公斤蓝色塑料桶包装,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