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心理学》复习范围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整个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皮层。

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大脑皮层上虽然有各种机能区域的划分,如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等等,

(二)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

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三)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

1、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

2、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像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

3、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

第二节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心理学的起源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二、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

(三)认知理论取向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其特点是:其一,着重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不是像行为主义那样忽视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其二,把心理过程理

解为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和提取使用的过程;其三,这种研究具有一系列客观的程序、操作方式和可测指标,而不只是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

(四)精神分析理论取向

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它处于意识的深层;而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活动断断续续的表层现象,只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虽然通常是不可觉知的,但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总之,只有潜意识活动的动机才是解释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原因。

(五)人本主义理论取向;(六)现象学理论取向

三、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二)解释;(三)预测;(四)控制;(五)提升

第二章认知理论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

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

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4.元认知: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的含义

(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才出现的心理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点。

(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二、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例如,学生在上课的45分钟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

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四、注意的规律

1.无意注意的规律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

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

2.有意注意的规律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二是活动的自动化。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含义

(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可以测量的。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视觉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赫兹。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二、感觉现象

感觉的后象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生活中的例子)

感觉的适应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既可以提高人的感受性,也可以降低人的感受性。(生活中的例子)

感觉的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生活中的例子)

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现象。(生活中的例子)

三、知觉的含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

知觉有很多种。通常,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作错觉。

(二)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

2.知觉的完整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四、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观察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

第四节记忆

一、记忆的含义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依据记忆内容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来分,可以把记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依据记忆的目的性分类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3.根据记忆的方式分类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短时记忆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

四、记忆规律

1.遗忘的进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

2.遗忘的机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

3.影响遗忘的因素

首先,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

其次,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第三,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

第四,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

第五节想象与思维

一、想象的含义

(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

(二)想象的种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想象按其有无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它是个体人生愿望的反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1.粘合2.夸张3.人格化4.典型化

二、思维的含义

(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思维的种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情绪与动机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图2-7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

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

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5.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动物、声乐等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用,这就是原型启发。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

第一节行为概述

一、行为的含义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人和动物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和动机。

二、人类行为的特征

1.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

2.规范性人的行为与普通动物的行为本质区别还表现在,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自发的。

3.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就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征。人类的个体行为不是独立受其自己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广泛受到其他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的互动性集中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活动。

4.戏剧性人类的行为还具有戏剧性。所谓戏剧性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成份。

三、人类行为的分类

1.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2.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3.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至少有四个,即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情势因素。

五、行为动力理论

(一)行为动力的概念

通常,把一切引起、支配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因素统称为行为动力。

通过对行为表现的分析,人们不难看出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

1.启动性。2.方向性。3.强度。4.持久性

(二)行为动力的理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

2.动机的驱力理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

3.动机的强化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因此,强化理论也被称为行为修正理论。

4.动机的认知理论目前,动机的认知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有认知失调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斯廷格(L.Festinger)。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

或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体就会设法消除矛盾以减少或解除这种失调状态,使认知元素之间达成协调、统一。人们不但尽力去消除失调状态,也会尽力回避那些将会增加或产生不协调的情境。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认知不协调的强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越多,它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调程度就越高。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J.W.Atkinson)和麦克里兰(D.McClelland)。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B.Weiner)。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看法与解释。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韦纳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归纳为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他认为,具体的归因并不重要,重要是个体归因的维度。他将个体归因的维度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一关系可用下表表示:归因的三个维度

内因外因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的持久努力一时努力教师态度他人帮助不可控的能力高低生病任务难度运气

第二节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二、需要的特点

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

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

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

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

三、需要的种类

(一)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节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

二、动机的功能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三、动机的形成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

的刺激物。例如,儿童被同伴群体接纳,可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里,同伴群体的作用就是一种正诱因。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考试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意味着自尊心的伤害,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种种方式以逃避考试,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四、动机的种类:(一)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四)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五、动机的相互作用

(一)动机的联合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

(二)动机的冲突(生活中的例子)

1.双趋式的动机冲突

2.双避式的动机冲突

3.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六、.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力成分及发展变化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

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以求得好成绩,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开始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在这期间,来自同伴和集体的赞许和认可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七、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

首先,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其次,学习动机不断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再次,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最后,学习动机不断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社会性学习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

第四节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二、情绪的两极性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

从快感度方面来说,有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也有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从紧张度来看,情绪有轻松和紧张之分。从强度来说,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由强到弱的变化等级。从激动水平来说,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

三、情绪的功能 1.情绪对环境具有适应功能 2.情绪对其它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3.情绪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协调功能

4.情绪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四、情绪的表现形式

(一)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二)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

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第四章人格理论

第一节人格理论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成分。其一,是知—情—意系统。其二,是心理状态系统。其三,是人格动力系统。其四,是心理特征系统。其五,是自我调控系统。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份的一致性。一个正常的人总是能及时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地调整在人的内部心理世界中的各种矛盾,调整人格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使人的心理和行为经常保持和谐一致。

2.人格具有独特性与共同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人格也具有共同性,即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

3.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的变化不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的特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

4.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个性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所谓生物性,就是指人的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人的生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

三、人格的主要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自我和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而来的。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本我、自我和超我交互作用,保持个体人格平衡和谐的状态。本我的冲动应有机会在符合现实而无害于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获得适当的满足,否则个体会产生不良的适应行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1947年在奥尔波特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人格特质实证研究工作。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的行为属性。也就是说,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艾森克认为,虽然人格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却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的。其中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人格维度代表着一个连续体,三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人格有五种最主要的稳定的特质,即大五因素模式。大五人格因素

因素特征

外向性(E)热情奔放的、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社交的、果断的、

富有冒险精神的、乐观的

情绪稳定对神经质(N)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对焦虑的、敌对的、压抑

的、冲动的

认真性(谨慎性)(C)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尽职胜任的、公正自律的、

谨慎克制的

适意性(随和性、宜人性)(A)善良的、合作的、可信任的、直率、利他的、依从的、谦虚

开放性(O)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具有审美能力的、情感

丰富、求异、富有创造力的

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五因素人格结构理论”被称为当代人格心理学新型的特质理论。

第二节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气质具有天赋性

二、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春风一样,富有朝气。这种人乖巧伶俐,惹人喜爱;情绪丰富而外露,表情多变;活泼、乐观、好动、灵活,喜欢与人交往,有种“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语言表达力强而且富有感染力,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教育的可塑性强,但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粘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冬天一样冰冷耐寒且缺乏生气。这种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外露;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与人交往适度,朋友少但却知心。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思维的不足。这种人平时总是四平八稳的,所以有时“火烧眉毛也不急”,行为主动性比较差,经常是别人让做某事才会去做。

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像“夏天里的一把火”,是种火爆脾气。这种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思维活动常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

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给人以“秋天落叶”般的无奈、忧愁的印象。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然踏实稳重,但却优柔寡断。

三、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如何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的基本特点。

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四、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其一,是对别人、集体、社会态度的特征。其二,是对劳动或工作的态度特征。其三是对自己态度的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差异。

3.性格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独立性、纪律性、勇敢、镇静等方面。

五、性格的类型

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4.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划分类型

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最求真理、追求知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轻视商业、经济,甚至忽视个人生计。

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关心他人、增进社会大众的福利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宽厚仁慈,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立志献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注重效益和经济收入,以追求财富和获得财富作为个人生活目的。凡属实惠和经济收入之外的东西均被视为累赘。

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支配他认为生活的最高目的,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甚至为了拥有权力、支配他人而不择一切手段;把权力决定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美和美好的创造,认为美是人生最伟大的追求,用审美价值来评判周围所有的事物。

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拯救灵魂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生命永存,注重各种神秘经验,皈依宗教,体验心灵特殊的充实,以爱世人、同情一切生物为行为标准。

第三节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

中国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是: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二、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生物遗传学近期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的结构形态、先天的机能特性以及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特性等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脑对人格的影响近期脑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显示,额叶与人格的关系最密切。额叶受损,人的感知能力不会改变很大,但脾气、秉性、待人接物的方式、看待周围事物的态度等会发生巨大改变,即人的性格会变。

(二)环境因素

1.地理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对人格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3.家庭的影响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家庭是其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其生活的最主要环境。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父母应该负有对子女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4.教师的作用学校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

了解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重要意义。

(三)自我因素人格的形成往往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慢慢地形成。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会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四)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等,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影响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

第五章智能理论

第一节智能概述

一、智力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因素组成。但它又绝不是这些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以思维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每一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作用的发挥。

二、能力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

三、创造力创造力的特征归纳为六点: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③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第二节智能的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

1.智力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脑电波的研究表明,儿童脑的发育在5~6岁和13~14岁存在两个加速期。根据贝利的研究,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一般说来,表示智力水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以通过智力测验项目的多少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②以智力年龄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③以心智商数的大小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④以智力商数的大小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1916年推孟在他修订的斯—比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商数”(简称IQ)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其公式为:智商(IQ)=(智龄÷实龄)×100。⑤以离差智商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离差智商是指将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个人分数偏离团体平均数的相对数量。这种智商是根据离差计算出来的,故称离差智商(IQD),其公式为:离差智商(IQD)=k×[(X-Xˉ)÷S]+100。式中,X为某人实得的智力测验分数,ˉX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100为指定的常态化标准分数的均数值,k为其标准差(韦氏量表的k=15,斯—比量表的k=16)。

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人的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一定人口中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超常、中常、低常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二、能力及其发展

(一)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

能力,但其中有一、二种特殊能力占优势。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

3.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实际能力是个体已经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称之为成就,它是个人先天遗传基础与后天学习的结果。潜在能力是个体将来可能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又叫性向。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

4.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例如,成年人学画、习字时的临摹,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等等。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遗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等;但是身体素质不等于能力本身。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素质由于没有得到培养和训练,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二,环境因素。教育是环境因素中的主导力量。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教育更直接决定个体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第三,个体的实践因素。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的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勤能补拙”就足以说明个体实践因素在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

(三)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在数学能力上,男女两性之间也存在稳定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还表现在言语能力上。造成男性和女性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言语能力上存在差别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又有生理方面的因素。

三、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

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由三种维度结合而构成的。第一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包括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情景性智力三个方面。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表达是否正确),它实际是个体的一种习惯化或自觉的自我控制,常常使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或风格。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人格维度,具体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度、努力去克服困难、内部动机、一定的冒险性、求知欲以及乐意为了获取知识去工作等个性特征。任何创造力都是上述三种维度共同作用的集中体现。其中,对某一具体的创造力来说,这三种维度相互结合的程度、成分、方面以及各维度所起的作用等都是有所区别的,进而体现出创造力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四、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就有创造力的萌芽。这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小学生已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此时,想象获得进一步发展,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了发展;另一方面,想象的创造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如下特点:首先,儿童的创造力更多带有幻想性的特点,而青少年的创造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思维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努力创造的

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其次,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他们常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和有意地提出新的问题,并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努力寻求新的解决办法;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逐渐转变为以发散思维为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协同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辩证思维开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独立意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很大发展,已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独创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第一,社会环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强调的是个人对他人、对集体的服从,社会一般不太允许个性的自由发展,而且在中国人的个性中务实与守常的色彩也比较浓。显然,这些都是妨碍创造性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家庭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受教育越晚,其潜在能力的发挥就越差。家庭作为个体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影响很大。

第三,学校环境。托兰斯和哈尔曼认为学校中下列因素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过分追求成功;(2).以同龄人的行为作楷模。(3).禁止提问;(4).教育者难以容忍学生的游戏态度;(5).对创造性行为抱有偏见;(6).强大的世俗压力,使得创造性不能发挥;(7).时间限制太死,把思维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得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

2.进行创造性教学

(1)教学理念上要从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2)教学气氛上要激活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3)教学过程上要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第一,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第二,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第三,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第四,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第五,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

第七章教师心理

第一节教师心理概述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一)教师角色的概念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角色的内容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1.合作者。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角色参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2.建构者。教师要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活动。3.促进者。教师要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创设优良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营造积极气氛,开展激励性评价,给学生以心理上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4.反思者。教师能够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审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五)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教师教育心理素质的内容

一、教学效能感

(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效能感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

2.详细描述。

3.实际讨论。

4.行动研究。

三、教学监控能力

(一)教学监控能力的内容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二)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通过对教学监控能力的过程所做的因素分析,据其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教学监控能力分成以下几方面因素:

1.计划性与准备性即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

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沟通性教师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敏感性和批判性,只要发现沟通中的问题就努力纠正。

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与评价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哪方面取得成功,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7.职业发展性指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设计与期望。

四、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

教师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能否表现出当机立断,机警地采取有效措施,受教师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教师思维的品质,性格与气质类型以及能力等都对教育机智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节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人格异常问题

人格异常的类型很多,其中在教师身上发现较为明显的有:

1.强迫。

2.偏执。

3.暴躁。

二、人际适应不良问题

1.自闭。

2.冷漠。

3.自卑。

4.怯懦。

三、职业心理枯竭问题

心理枯竭,简称“枯竭”,枯竭一词原指耗竭、燃尽。枯竭是个体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

低三种现象并发的表现。1、情绪衰竭是心理枯竭的核心成分,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酷情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或事,对他人再无同情心可言,甚至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3、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对自我效能的信心下降,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积极性丧失,不再付出努力。

枯竭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理想狂热阶段。第二,徘徊滞留阶段。第三,迷茫挫折阶段。第四,淡漠抑郁阶段。

四、身心健康问题由于教师工作的压力和强度较大,使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损害,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烦躁、愤怒、偏执、强迫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还严重影响了教师身体健康,导致了一些生理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咽喉肿痛、头疼头晕、高血压、心悸、胸闷、呼吸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心、脑、肺、胃、肝、性等方面的严重疾病。

第八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学校群体心理概述

一、学校群体心理的含义

(一)群体的概念所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但不是一定数量个体简单偶然的集合。那些萍水相逢、偶然聚合的电影观众、街头围观者等,都不能称之为群体。作为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共同的目标;2.共同的情感;3.共同的价值规范;4.一定的组织机构

(二)群体的分类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3.大群体和小群体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三)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1.教育功能2.归属功能3.认同功能4.支持功能

二、学生班集体

(一)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一所学校里有许多班级,但不一定都是已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班级。作为班集体,它需具备自己的特征: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集体主义取向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班集体的行动特征------令行禁止是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彼此相悦相容是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独特性。1.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2.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4.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领袖人物)的权威性5.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第二节学校群体的心理效应

一、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助长作用。如赛跑、歌咏比赛,因有人观看或有啦啦队的助阵,往往比个人独自跑步和唱歌的效果更好些,这称之为“共同行为者效应”。还有一些教师、演员等在观众很多的场合讲课或表演非常成功,而且观众越多,情绪和气氛越热烈,其讲课或表演的效果就越好,这称之为“观众效应”。

二、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具体形象化。

三、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所谓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

四、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

求下而发生的。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如学生对学校纪律的服从,另一种是对权威事物的服从。

五、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个人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也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趋向冒险激进,这称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较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这称为谨慎偏移。

六、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七、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竞争,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和荣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能平均分配,因此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物质和利益。现实生活和大量的研究表明:与合作相比较,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愿意合作。更多的人试图通过社会比较来确定自我价值,喜欢采用竞争和超越别人的方式与他人发生关系。

八、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相互配合以实现同一目标的行为或意向。

第三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所谓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范围很广,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同志关系、战友关系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实际上,人际关系的深度的标志,就是交往双方自我暴露的水平。可以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感情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归纳为三类,以此可看出个体的人际反应特质。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情感的需求。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仪表因素2.空间距离因素3.交往频率因素4.相似性因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互相吸引,产生亲密感,减少疏远感。相似性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

5.互补性因素

6.能力因素

一个人在能力才干方面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交往,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都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而不喜欢愚蠢无能的人。

一个极其聪明能干的人,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产生自卑感,令人敬而远之,从而降低了吸引力。如果一个英雄或伟人、名人偶然暴露些小缺点,或者遭受一些小挫折,反而会使人更喜欢接近他。

7.个性品质因素优良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诚实、正直、真诚、热情、豁达、宽容、善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等,而为人虚伪、冷漠孤僻、不尊重他人、疑心病重、忌妒性强、固执专横、心胸狭窄等不良品格会严重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五、师生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在学生的童年期,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到了少年期,即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期,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学生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而同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一起评论自己的老师,对于满意的教师表现出亲近,对于不满意的教师表现出疏离或反抗。进入青年初期以后,直到高中毕业之前,学生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独立和尊重、关心和信任、友好和平等。同时,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也有了更高的期望。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同学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主要是为了满足直接的可感性强的需要。一般对自己在班级的地位不太关心,与同学的关系也不稳定,人际关系以教师为核心。他们的交往目的不大清晰,情境性强。初中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初步分层。二是“小群”丛生,即小型的非正式群体形成较快,尤以女生为多。三是男女有别。四是原则性。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开始趋于稳定、深刻。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准”成人化。二是注意“影响”。高中生开始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因而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像初中生那样随便,尤其是选择交往对象时有一定的考虑。三是“哥们义气”。。四是男女之间交往增多,异性间的友谊与情感复杂起来。

七、学生个体在班级人际关系中的地位类型一个班级建立以后,随着集体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和关系的日益深化,每个同学在班集体人际关系中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也慢慢分化。在一个班级中一般能区分出三种类型的人物,即人缘型、嫌弃型和孤独型(中间型)。

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二)情绪适中(三)意志健全(四)人格统一完整(五)自我意识正确(六)人际关系和谐(七)社会适应良好(八)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功能的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

1.本体因素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2)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2.诱发因素:诱发因素是引起个体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原则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习辅导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为方便起见,通常简称为学习辅导,是指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关问题进行辅导,从而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成效。

(二)生活辅导,是指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的活动。由于生活辅导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成长,所以生活辅导有时也被人称为人格辅导。

(三)生涯辅导是指依据一套系统的辅导计划,在辅导人员的协助下,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相关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

第三节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一、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种类

1.发展性心理健康测量是为使受测者更好地发展、完善自己而设计的心理健康测量,其对象一般是尚未发现有什么心理异常的人。

2.教育性心理健康测量是为帮助教师、家长等深入了解学生或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测量,其施测对象可以是学生或孩子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一些了解特定学生或孩子的成人。

3.治疗性心理健康测量是为了对被怀疑有心理异常行为者进行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诊断而实施的心理健康测量。

二、心理咨询与辅导

1.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2.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的对象往往是处在转变或转折时期的普通学生,即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关注对象的未来,心理干预的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

心理咨询是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现在,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发展,根本目标是改善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治疗是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过去,心理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根本目标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

四、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一)松弛训练法也称放松训练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目的在于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愤怒,即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以此应付生活中产生的压力。

(二)系统脱敏法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其含义是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分敏感的反应时,辅导员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再产生敏感反应,如有的儿童害怕老鼠,看见老鼠就出现极度的恐怖感:惊叫、心跳加速、面色苍白等。

(三)冲击法也叫暴露法、满灌法,就是给予当事人引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刺激,从而使紧张焦虑或恐惧消失。冲击法一开始时就让当事人进入最使他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或采用想象,或观看电影、录相或直接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当事人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恐惧刺激,同时不允许求助的当事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

(四)厌恶法是指运用惩罚的、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大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编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 心理学的学科中有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两个基本成员。 第一节人类生活质量与科学心理学 一.人类文明进程中对“人”、“心”的探索 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论题主要集中在人性本质的四个重要命题上: 1.身心关系问题。 2.天性与教养问题。 3.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 4.知识来源问题。 二.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所谓心理学,即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最早叫心灵,最早对心灵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的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3.人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①心理是脑的机能。②脑是心理的器官。③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④人的心理是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4.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初级阶段高级阶段 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中间环节 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5.心理过程中,认识过程的伴随状态的注意,认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能动的。 6.情绪表现为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是社会性的,是对较抽象的事物的反应,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三个方面。情感的发展水平是人的社会成熟水平的标志,情感发展水平越高,情绪调控能力就越强,人的社会精神面貌就越好。 7.心理现象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总的来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8.心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对人类心理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描述发生的事情是心理学最基本的任务。 第二节心理学的由来和发展 一.心理学的由来、建立 1.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近代欧洲意识心理学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欧洲 历史上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2.理性主义心理哲学的基本理念来自柏拉图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康德、 黑格尔、赫尔巴特。经验主义心理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伯克莱、休谟、米尔、孔德。浪漫主义心理哲学代表人物有卢梭、尼采、歌德、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 建立。 二、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心理学又称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为冯特。 2.机能主义心理学又称机能心理学,创始人为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卡尔,具有使用主义倾向。 3.塔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创始人是维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华生。 5.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医生弗洛伊德。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霍妮。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 ?案例: ?玛莎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严重抑郁,功课成绩下降,终日萎靡不振,几乎不与别的同学交谈。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要注意到,玛莎是与男朋友分手不久后变得情绪低落的。抑郁常常与失落感有关。玛莎也许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失落感、气愤或抵触情绪变成了对自己的责备和怨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玛莎的抑郁出现之前,她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在出现心理问题后成绩有所下降。当人不能得到好的分数、感情支持、友谊或认可等奖励时,他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中的努力就会停止。当玛莎变得抑郁时,她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而那些变得更为消极的行为会使她更不可能得到好成绩、赞扬和关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玛莎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因此,她也许没有做好应对大学生活中的困难的准备。如果在她的自我形象中才智和能力非常重要,那么,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对她会是一个大的打击。与男友的分手也会使她感到自己无能。我认为,玛莎感到抑郁、脆弱和茫然,可能是由于她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受到打击而造成的。 ?认知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玛莎的思维模式解释她为什么产生抑郁。她可能过于“放大”了近来她所遇到的那些问题的严重性,也可能是她有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比如“如果我现在不能出人头地,将来就一事无成”等这类错误的思维模式会导致抑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会给教育带来变革 –机能主义,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新教育运动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基本目的是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是发展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情感教 育是教学的基本动力 ?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助于了解心理规律,比如注意的维持时间、两种注意的交替转换; –了解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第三章补充二、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 (一)语词 语词记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语词的形、音、义经过形码、声码、意码的编码后将语词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在记忆语词时,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次之。 (二)表象 1.什么是表象 过去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 形象性。头脑中保持的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并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的形式 浮现,和过去感知该事物时的形象非常相似。 概括性。表象所反映的事物形象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共有的特点,是一种 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3.表象的意义 1)表象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广泛地运用记忆表象才能理解和获得知识。 保持内容在质的方面的变化表现为:

大学 选修课 心理学 复习资料 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独立的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体系 1.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学问题,以及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 2.应用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把基础性心理学所揭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实践领域中 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问题。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司法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四、心理是脑的机能 1.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 映就是感觉。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 感觉同时进行。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2)生理基础不同。感觉——单一分析器;知觉——多种分析器。 (3)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到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 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2.联系: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 感觉就没有知觉。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根据感受器在人体内所处的位置和接受刺激的来源的不同,将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 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知觉的种类: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皮肤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错觉 1.错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第二章脑与心理 1、脊神经发脊髓,穿椎间空外出,共31对。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脊髓和脑组成。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两者通常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2、和第一神经的最下端为界。 3、脊髓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二是可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4、脑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5、大脑的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皮层机器覆盖着的边缘系统和基地神经节组成,它从前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6、总之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左右半球都具有语言能力,而且在语言的较多方面,左半脑出现加工优势。 7、挖掘大脑的潜力:第一敞开心灵的大门。第二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第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重充电。第四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发大脑潜能。 地三章行为和动力 第一节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时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脑中的反应、 2、需要的特征:第一对象性。第二动力性。第三社会性。 3、需要的种类:1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连 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把那些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物质产品的需要称为物质需要。所谓精神需要就是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它包括对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的需要。 4、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5、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中水平。马 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长的需要。基本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因身体上或生理省某种的缺失而产生的需要。成长需要则u同,它虽然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他同时对基本需要具有引导作用。成长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满足这种需要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动机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诱因按其性质分为两种:凡能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称为正诱因。凡是驱使个体远离或回避目标者,称为负诱因, 3、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分类1生理动机1)饥饿2)渴3)性4)睡眠2社会性动机1)兴趣2)权利动机3)交往动机。 5、动机冲突或动机争斗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6、动机冲突的分类:按性质和内容分类分为1)原则性动机冲突: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2)非原则行动机冲 突:于社会道德标准不矛盾,只涉及个人兴趣、爱好取舍的动机冲突。按表现分类1)双趋动机冲突:同时面对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又不能同时到达,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动机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醒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产生的冲突。3)趋避动机冲突: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7、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1)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2)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质量。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 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默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直觉的范围变的国语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是行为效率降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耶基斯多德定律)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观条件可以提高学习行为才是最关键的,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不一致,提高行为效果。 8、归因理论: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1环境归因2个人归因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 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性”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觉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3)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2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3可控归因合格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9、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一下三方面: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 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10、学习动机的激发:1设置合理目标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第四章认知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识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第一节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可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需 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呢4注意的转移 4、造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责任2受外界影响的干扰3生理因素包括疲劳、生病等4心里 不适合障碍

心理学[第七节思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的基本问题 思维在人的生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不断扩大人的认识范围,不仅能认识现在,还可以回顾过去和预见未来。其次,它能不断提高人的认识深度,不仅能认识人所能一般接触到的事物以及规律,还可以把握人们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以及规律,使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得以无止境地深化。第三,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发展,不仅能使人掌握知识、认识规律还可以使人由认识世界运用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活动。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但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只有在大量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所以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人们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在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奥秘时,人们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建、改组和更新。 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并企图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和建构。 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2.心理发展:(广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狭义)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所发生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4.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知觉”。 6.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7.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8.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9.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成分。 12.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3.意志:是指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 15.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16.需要:需要是指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1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 18.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爱好比兴趣程度深一些。 19.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21.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2.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三个侧面。 意义: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重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理咨询的定义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学的理论,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方法、技术,协助其维护、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人际过程。 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原则 保密原则道德中立原则时间限制原则设置边界的原则自愿原则收费原则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区 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有精神病心理咨询等于思想工作心理咨询师应该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咨询师等于救世主 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希望获得更好发展的人(全体大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疏导的人(心理困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需要提供专业帮助的人(个别有心理障碍) 需要求助心理咨询的情景 刚升入大学,对新环境适应困难与同学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疏导改善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时,犹豫不定经历了失恋、单相思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经受挫折后,精神一蹶不振学习压力大,但又不能自行调节睡眠状态发生改变,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等 心理咨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要有主动求助的动机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心理咨询期望要打破“凡病需吃药”的老观念 心理问题的种类 心理困扰,由各种压力引起的,轻度心理失调。其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不属于疾病范畴,可自我调整或求助得到恢复。 遇到心理困扰该怎么办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主动求助心理咨询 分类:人格与适应不良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

焦虑症,以无明确原因的不安和紧张为主的一类神经症。 令人不安的认知。 表现:躯体反应,如坐立不安、发抖口干、胸闷、头晕等 逃避倾向 主要形态:广泛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等 焦虑症治疗护理: 消除和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 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短期、少量)。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着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 表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睡眠及食欲障碍自杀的观念或行为!心境障碍治疗护理: 正确看待疾病,不避讳;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及时处理现实中的困难; 谨防心理危机事件。 精神分裂症,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表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情绪障碍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治疗护理:早发现早治疗; 坚持足量用药; 康复期需多方面帮助。 自我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反映。

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因为是A、B卷随机抽来考,所以知识点超级多)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桑代克在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法来进行因果研究。 第二章(整章都是重点,有关联的知识点都有,避免遇到灵活运用的题目,所以容较多)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A,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B,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C,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学习的类别: A,按学习结果划分:(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B,按学习性质划分:(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详见第三节: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联结)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A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B.练习律:指联结的频率决定联结的强度。 C.效果律:指的是动作在情境中跟随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动作在情境中跟随不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与斯金纳的强化与惩罚有一定联系) 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狗分泌唾液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 3.华生(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提出S—R模式。 “恐惧形成”实验 学习的消退律和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律。(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泛化和分化进行区别)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和验证期。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和。 8、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0.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我意识 2、情景记忆 3、创造性思维 4、性格的理智特征 5、注意的范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2.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3.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 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特征:整体性、意义性) 5.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6. 意志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问卷法(4)测试法(5)谈话法(6)个案法(7)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威廉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心理学的流派 1.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特,铁钦纳(学生) 容: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方法:实验省份 缺陷: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 2. 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容:意识流,强调意识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 容:反对研究意识,主研究行为 方法:客观实验 4.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要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专业 . .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

简答论述 一、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P41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 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 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 4、每个人都是又潜能的。 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 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 二、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P54 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2、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三、儿童观察的发展趋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59 儿童观察的发展总趋势是: 1.有意性不断增强。 2.精确性不断提高。 3.概括性逐渐增强。 感知规律再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地 感知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 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同学都能看得清,听得明。 2.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 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应注 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 3.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4.根据直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 5.根据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实现的。 6.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66 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 (1)直观形象法 (2)分类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歌诀记忆法 (5)联想记忆法 2、科学复习,克服遗忘。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复习多样化 (4)适当过度复习 五、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P71

大学心理学测试试题(.)

大学心理学试题(10.21)

————————————————————————————————作者:————————————————————————————————日期: 2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