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中国美术史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中国美术史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中国美术史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中国美术史知识汇总

中国美术史

1、仰韶半坡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

2、仰韶庙底沟类型彩陶:颧鱼石斧彩陶缸、花瓣纹彩陶盆

3、马家窑文化:多人舞蹈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漩涡纹尖底瓶

4、龙山文化:薄胎蛋壳黑陶杯

5、红山文化:c字型碧玉龙

6、商朝: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7、西周:毛公鼎、大克鼎

8、春秋:莲鹤方壶、云纹铜禁

9、战国:采桑宴乐攻占纹壶、曾侯乙铜尊盘、长沙陈家大山1号墓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秦汉美术

10、秦始皇陵兵马俑

11、东汉击鼓说唱俑、立式说唱俑、马踏飞燕

12、西汉霍去病墓马踏匈奴、长信宫灯、T字型旌幡帛画

13、秦朝官方通行文字小篆、李斯代表作《泰山刻石》、《阳陵虎符》

14、隶书东汉的碑刻隶书,代表作《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

15、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魏晋南北朝

16、曹不兴东吴第一位画家,历史典故落墨为蝇

17、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18、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像”一种密体

19、张僧繇创造了疏体,有画龙点睛之典故

20、曹仲达他的画作谓之“曹衣出水”

21、杨子华代表作《北齐校书图》

画学论著

谢赫《画品》又称《古画品论》创“六法论”;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

22、最早的纸本绘画是吐鲁番晋墓出土的《地主庄园图》

23、模印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石窟艺术

24、新疆克孜尔石窟,始于东汉、龟兹风格

25、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最誉为“中国古代美术馆”“东方艺术明珠”,《鹿王本生图》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26、云冈石窟北魏文成帝时期

27、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市,被誉为“中国彩塑博物馆”

28、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造像铭”、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

29、炳灵寺石窟在甘肃永靖

书法艺术

30、钟繇“正书之祖”,代表作“宣示表”

31、王羲之行体书法,代表作品《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

32、颜真卿《祭侄文稿》被称“天下第二行书”

33、苏轼《黄州寒食诗贴》被称“天下第三行书”

34、王珣《伯远帖》被称“天下第四行书”,王羲之的侄子

35、王献之《中秋贴》、《鸭头丸帖》,王羲之的儿子

36、三希贴——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

隋唐美术

37、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今传最早的山水画,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端绪、

38、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39、吴道子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40、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41、周肪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北派山水画

42、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

43、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

南派水墨山水画

44、王维的《江干雪霁图卷》、《伏生授经图》

45、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花鸟画

46、薛稷善画鹤,代表作《鹤》

47、韩幹善画马,代表作《牧马图》、《照夜白图》

48、韩滉善画牛,代表作《五牛图》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

49、边鸾的《花鸟立轴》

绘画史论著作

50、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是最早的一部绘画著录

51、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

52、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丰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书法艺术

楷书

53、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54、虞世南代表作《汝南公主墓志铭》

55、褚遂良代表作《雁塔圣教序》

56、颜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行书、《勤礼碑》和《多宝塔碑》楷书

57、柳公权代表作《玄秘塔碑》被称“颜筋柳骨”

草书

58、张旭代表作《古诗四贴》、《肚痛帖》

59、怀素代表作《自叙帖》

雕塑艺术

60、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61、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我国先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62、昭陵六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飒露紫

63、唐三彩最能代表唐朝工艺品成就

64、南青北白指青瓷、白瓷

建筑

65、赵州桥(河北赵县安吉石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桥

五代宋元美术

66、周文矩画院侍诏,代表作《立屏会棋图》、《文苑图》、《琉璃堂人物图》

67、顾闳中南唐人物画家,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

北方山水画

68、荆浩代表作《匡庐图》、《雪景山水图》

69、关仝代表作《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

南方山水画

70、董源代表作《潇湘图》

71、巨然是一名僧人,代表作《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

72、黄筌代表作《写生珍禽图》

73、徐熙代表作《石榴图》、《玉棠富贵图》

人物画

74、武宗元代表作《朝元仙仗图》

75、李公麟白描大师,代表作《五马图》

76、梁楷简笔白描,代表作《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六祖图》

风俗画

77、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的汴京(开封)的景象

78、苏汉臣擅画货郎戏婴著称,代表作《秋庭戏婴图》

79、李嵩代表作《货郎图》

山水画

80、李成师承荆浩、关仝,创“蟹爪”法,代表作《读碑窠石图》

81、范宽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82、郭熙代表作《早春图》师从李成,理论著作《林泉高致》创“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83、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父子关系,代表作《潇湘奇观图》

84、赵令穰代表作《湖庄清夏图》

85、王希孟代表作《千里江山图》

南宋山水画

86、李唐代表作《万壑松风图》

87、刘松年代表作《四景山水画》

88、马远代表作《踏歌图》、《寒江独钓图》

89、夏圭代表作《溪山清远图》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口诀:李马夏刘

90、黄居寀代表作《山鹧棘雀图》,黄筌的儿子

91、崔白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图》

92、赵佶宋微宗,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93、文同善画竹,代表作《墨竹图》湖州竹派

94、赵孟坚尤精白描水仙,代表作《岁寒三友图》、《墨水仙图》

95、法常僧人,简笔画,代表作《观音》、《猿》、《鹤》

96、郑思肖以画墨兰著名,画兰不画土

元代文人画

97、赵孟頫代表作《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疏林秀石图》

元四家

98、黄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99、吴镇代表作《渔父图》

100、王蒙代表作《青卞隐居图》

101、倪瓒代表作《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

102、王冕代表作《墨梅图》

103、永乐宫壁画《朝元图》

104、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05、赵佶宋微宗《牡丹诗贴》

元代书法

106、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107、宋代陶瓷是指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

108、元代陶瓷有青花瓷、釉里红

雕塑

109、晋祠圣母殿的彩塑,重庆大足石刻养鸡女

110、卢沟桥是世界上第一座联拱石桥

111、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国内最大的喇嘛寺塔

112、李诫的《营造法式》总结建筑科技成就与经验的重要著作

明清美术

明代山水画

113、戴进渐派,代表作《春游晚归图》

114、吴伟善画水墨写意,代表作《灞桥风雪图》

115、王履代表作《华山图》

明四家又称吴门派

116、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仇英、唐寅;吴门四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征明117、沈周代表作《庐山高图》

118、唐寅代表作《秋风纨扇图》、《王蜀宫妓图》

119、仇英代表作《汉宫春晓图》

120、南北宗论——董其昌,崇南贬北

121、边景昭明代宫廷花鸟画家,工笔画,代表作《竹鹤图》

122、吕纪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代表作《榴花双莺图》

123、林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创始者,代表作《山茶白羽图》、《双鹰图》

白阳青藤

124、陈淳代表作《葵石图》,白阳山人

125、徐渭又称青藤居士,代表作《黑葡萄图》、《杂花卷》

人物画(南陈北崔)

126、陈洪绶号老莲,代表作《屈子行吟图》、《归去来辞图》

127、崔子忠代表作《云中玉女图》

128、波臣派曾鲸代表作《王时敏像》

清代画家

129、清初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主张董其昌的艺术观点

130、清初四僧指朱耷、石涛、弘仁、髡残

131、朱耷号八大山人,代表作《荷石水禽图》,他的画都是白眼瞪天

132、石涛代表作《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论

133、弘仁号渐江,代表作《西岩松雪图》、《黄山松石图》

134、髡残号石溪,代表作《层岩叠壑图》

135、金陵八家,龚贤为金陵八家之首,代表作《木叶丹黄图》

136、扬州八怪,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

137、郑燮又称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善画竹

雕塑

138、天津“泥人张”——张长林,浙江绍兴人,字明山、也叫张明山

建筑

139、故宫是木质结构建筑,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王宫建筑群之以一

140、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141、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142、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祈年殿最佳

143、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里程碑

144、布达拉宫明清宗教建筑

145、明代五大刺绣:苏、粤、蜀、湘、顾

146、清代五大刺绣:苏、粤、蜀、湘、京

近现代美术

海派画家

147、赵之谦把淡雅变艳丽,代表作《牡丹图》

148、任颐即任伯年,善于小写意,代表作《麻姑献寿图》

149、吴昌硕诗书画结为一体,代表作《三千结石之桃》

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高健父创立“春睡画院”、高奇峰、陈树人

北京画家群

150、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代表作《虾》、《枫叶寒蝉》、《蛙声十里出山泉》、《青蛙》

151、黄宾虹分白宾虹时期和黑宾虹时期

152、潘天寿代表作《记写雁荡山花》

153、傅抱石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一起创作

154、张大千代表作《长江万里图》

西学东渐

155、李铁夫代表作《音乐家》

156、李叔同代表作《半裸女像》

著名画家、教育家

157、徐悲鸿一直在北京活动,生于中国江苏宜兴、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在美术上坚持并倡导现实主义的画家。代表作《愚公移山》、《九方皋》、《群马图》、油画作品《徯我后》、《田横五百士》

158、刘海粟一直在上海活动,1912年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院“上海图画美术院”任校长。1920年7月20日,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人体模特画室。代表作《九溪十八涧》泼墨作品

159、林风眠一直在杭州活动,擅长描写仕女人物画,渔村风情、调合中西和谐统一,代表作《仕女》漫画风、《静物》

近现代漫画的发展代表画家

160、丰子恺带有“温情的讽刺”,擅长以儿童为题材

161、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

162、月份牌年画采用水彩擦笔画法,代表人物:郑曼陀、周暮桥

传统版画的改革

163、鲁迅将西方版画引入中国并倡导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的“创作版画”

164、李桦代表作《怒吼吧,中国》

165、古元代表作《人桥》

166、董希文代表作《开国大典》油画

167、王式廊素描代表作《血衣》

168、陈逸飞和魏景山的代表作《占领总统府》又称《蒋家王朝的覆灭》

169、詹建俊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

170、罗立中代表作《父亲》超写实

171、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善画山水及牧牛图

172、蒋兆和代表作《流民图》

173、石鲁代表作《转战陕北》

174、蔡元培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175、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建立画图手工科的学堂

176、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是1911年周湘在上海创办的中西美术学院

177、西泠印社是迄今为止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深远的民间学术团体,吴昌硕为社长

178、决澜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

179、近代石印画报中最有名的《点石斋画报》、吴有如是主要的执笔人

180、南京中山陵是中国建筑师在近代规划设计的第一座国家级大型纪念性建筑群,设计者是吴彦直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 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社会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审美功能 C.教育功能 D.游戏功能 【答案】D 【解析】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3.写意山水画法的一般步骤是()。 A.“勾”“皴”“染”“描” B.“勾”“皴”“染”“点”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答案】B 【解析】一幅山水画,无论风格范式如何(纯抽象和实验水墨作品除外),一般都离不开最基本的作画步骤,即勾、皴、染、点。只要把这四步安排合理,就能作成一幅画,如果处理得有特点,就是一幅特具风格的画。这四步好比构造一个人:“勾”以立其骨架结构;“皴”以生其皮肉肌肤;“染”以周流气脉;“点”是毛发坠饰。

5.既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又曾担任西泠印社首位社长的艺术家是()。 A.吴昌硕 B.赵之谦 C.任伯年 D.虚谷 【答案】A 【解析】吴昌硕工书法,擅石鼓文,特精篆刻,曾为西泠印社首位社长。中年始以金石、书法入画,开大写意花卉之新貌,成就卓越。他用笔奔放有力,常以鲜艳重色入画,画面对比强烈、生意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来的大写意绘画传统,形成了个人独具的新风格。 6.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的书法碑刻作品是()。 A.石鼓文 B.张迁碑 C.玄秘塔碑 D.龙门二十品 【答案】D 【解析】龙门石窟北魏时的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古阳洞等。古阳洞的大小佛龛旁,大多刻有施主的姓名、职衔、造像名称、造像原因和年月的“造像铭”,字体为典雅的“魏体”。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选自古阳洞,如《始平公造像铭》。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美术》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真题及答案 ◇本卷共分为4大题33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9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单选题]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创作动机蕴含的美术功能是()。 A.审美 B.记录 C.教育 D.批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美术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即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生活习俗、精神风貌等。教育功能,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审美功能,即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女史箴图》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因此体现了美术的教育功能。 2[单选题]传为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的书体是()。 A.隶 B.楷 C.草 D.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正字活动。原先六国的各种歧异字体都被废止,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创造了秦篆,即小篆。小篆成为秦代官方通行文字。现存秦代小篆作品《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还有《阳陵虎符》上的错金篆书铭文,相传均为李斯所书。 3[单选题]青铜艺术品莲鹤方壶的制作时代是()。 A.夏 B.商 C.春秋 D.战国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最有特色的青铜器。莲鹤方壶是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4[单选题]从图1作品的风格看,作者是()。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美术学科高中学段笔试大纲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 筑艺术等。 ——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如:洞穴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后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 计艺术。 ——知道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2.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知道相关技法理论。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理念和价值; ——熟悉高中美术课程的模块和学时,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知道《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有关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建议。 4.了解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并用以指导美术教学活动。 ——理解美术课程的价值与目标。 ——了解美术课程与教材的意义、结构和编写方法。 ——知道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与美术能力发展的规律。 ——了解合格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术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掌握基本的美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恰当地设定并清晰地表述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3.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合理地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 4.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5.合理选择多种美术教学资源,尤其是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使教学更有效。 (三)教学实施 1.运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高中美术教学。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美术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大胆创作。 3.准确、清晰地表述美术教学内容,阐释美术概念,演示美术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5.合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2018下半年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8下半年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美术《藏书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一本没有名字书籍,并且展示书籍的扉页,请学生当“小侦探”。从“扉页”的图案、文字中找线索,发现主人的名字并猜测图案的含义。 引出课题——藏书票 活动二:直观感知 1.展示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知道关于藏书票的历史吗?藏书票对于藏书来说又有哪些意义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欧洲,它是小型、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谁的,是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通常是小幅版画的形式,贴在书籍

扉页上,增添书的珍贵和美感,成为读书人的掌上宠物,有“纸上宝石”、“版面珍珠”之称,画面边长一般不超过15厘米。 2.教师继续展示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请学生以小侦探的目光来观察,提问学生发现了这张藏书票中隐藏着哪些奥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一位名叫勒戈尔的人发明制作的。这张名为《刺猬》的藏书票画面上表现了一只刺猬叼着一朵鲜花,上面是一行德文,意思是“谨防刺猬的吻”作者用了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要爱护书籍。 活动三:分析理解 1.多媒体展示两幅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并思考问题:藏书票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有哪些内容?图案有怎样特点? 教师总结:藏书票是由图案与文字构成。文字是由EX-LIBRIS字样与票主、签名与创作时间组成,而图案体现书的内容、风格和特点。以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抽象画为题材。 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小组讨论:藏书票的画面内容与藏书有何关系?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图案表现了藏书人的喜好,或通过一定的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 活动四:拓展巩固 1.示范漏印藏书票的作画步骤: ①构思画稿 ②拓稿(按色彩不同把稿拓印到三张版上) ③制版(用刻刀在透明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 ④印刷(用海绵均匀施墨,先浅后深) ⑤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名 2.为自己喜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的易错点。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布置作业: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设计一枚藏书票吧,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款式不限。 2.开展藏书票交流会,小组推选并从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活动六:小结作业,拓展思维 1.总结本节课藏书票的重点知识。 2.课后作业: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美术)

艺术欣赏:是指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的步骤:1.要依靠健全的器官得到对艺术形式符号的感性认识。2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视关照,发挥想象,细致的品味作品,是审美意象更具接受悟性。3主体对艺术品的意想的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达到“物我和一”。艺术欣赏活动既包括艺术形象也包括欣赏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愉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2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透视的基本规律:1凡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和平面,透视形状不发生变化,仍保持物体原来的比例关系不变。2凡有远近差别和不平行画面的直线平面,都要发生透视变化。3平行变线都消失到一点,即向灭点消失。4平面消失到一条直线,即灭线。5近大远小6近实远虚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的创作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阶段目标:美术创作,美术欣赏,学习方法,交流和评价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和地方的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的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 美术课程资源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自然人文景观等。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艺术展览,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课内外的艺术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3在教学改革中应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当地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教且资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绘画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进行资源的储存,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必然选择二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习效率三美术教学方法越来越依赖现代教育技术首先,现代教育技术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视听感受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再次,虚拟的教学环境

最新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三)

2015年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2.写意山水画法的一般步骤是()。 A.“勾”“皴”“染”“描” B.“勾”“皴”“点”“染”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3.人物画“没骨”画法,由()所创。 A.李公麟 B.恽寿平 C.黄荃 D.曾鲸 4.相传落墨成蝇的东吴画家是()。 A.曹不兴 B.卫协 C.宗炳 D.张僧繇 解析:曹不兴曾事于孙权手下,画艺高超,具有超群的写实能力,画面生动欲活,有落墨为蝇等传说。绘事兼善马、虎、龙之属。故选A。 5.皮影戏的发源地是()。 A.山西 B.陕西 C.陕北 D.潍坊 6.明代中期,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是()。 A.三宋 B.晚明四家 C.波臣派 D.吴门书派 解析: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是明代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文徵明、祝允明、王宠等。故选D。 7.下图的雕塑杰作,它的作者是()。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拉泰罗 8.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柱式?()A.多利亚式 B.科林斯式 C.爱奥尼亚式 D.多立克式 9.洛可可之风盛行的时代,法国画家()以朴素无华的静物画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趣味。 A.格勒兹 B.夏尔丹 C.华托 D.布歇 10.下图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伦勃朗 C.丢勒 D.巴拉 11.下列建筑中属于罗马式建筑的有()。 A.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B.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C.法国巴黎圣母院 D.法国夏特尔大教堂 12.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的是()。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㈠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㈡学生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内涵: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⑵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

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不能“一刀切”③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⑵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⑴人的全面发展使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⑵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㈢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①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②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⑵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⑶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⑷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⑴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①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②其次,尊重学生意味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20年下半年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术学属于艺术门类中的()学科。 A.一级学科 B.二级学科 C.三级学科 D.四级学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 美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一级学科。 2.如图该作品(局部)的名称是()。 A.《簪花仕女图》 B.《列女传仁智图》 C.《挥扇仕女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画《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是中国唐朝画家周昉创作的一幅国画,绢本设色。此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作品。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3. 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 A.岭南画派 B.金陵画派 C.新安画派 D.长安画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的创作思想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4.下列年画题材中,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美好理想的作品是() A.《瓜瓞石榴》 B.《吉庆有余》 C.《女十忙》 D.《门神秦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年画寓意。 在中国传统年画中,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的美好理想。 5.下列选项中,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A.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B.蒋兆和《流民图》 C.李桦《怒吼吧!中国》 D.徐悲鸿《愚公移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绘画作品形式。 《怒吼吧!中国》是李桦创作于1935年的木版单色版画。 6. 如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A.罗丹 B.贝尼尼 C.吕德 D.多纳太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吕德的雕塑作品。 吕德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在雕塑上,他与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美术总结

教学设计 创作课模板 一、课题:(给什么课题写什么课题)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_____的相关知识,掌握表现/绘制/制作____的技能(并能创作___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____的观察/欣赏/体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 作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设计能力/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____的乐趣,敢于欣赏和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直接套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 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XXXX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XXXXXX。(参考 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XXXXXXX的掌握。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情景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欣赏歌曲/欣赏…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观看视频,相互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导入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教师展示……图片,师生共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说一说/谈一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 2、深入探究 学生以小组的形势欣赏……,在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 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总结得出……。 3、拓展思维 继续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体会:“……。”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畅谈有关……创作的想法。)(设计意图: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欣赏相关图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 能力。)

最新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漂亮的花边》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漂亮的花边》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课时: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完整word版)2018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学科-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 高中美术《油画艺术的风格》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在视频中见到了哪些熟知的油画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油画艺术的风格》。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油画的材料以及起源: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起源于15世纪,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及木板上绘制。 2.教师播放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樱桃、红色瓶子、铜水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几件油画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油画的流派分类:一类为写实性作品,另一类为表现性作品。 (二)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铜水罐》《红色瓶子》,小组尝试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 (三)总结领悟 1.小组尝试分析《铜水罐》《红色瓶子》传达的情感。 学生大胆回答,教师总结:《铜水罐》揭示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红色瓶子》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诗意的表现。 2.提出问题:写实性油画与表现性油画有哪些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20世纪以前的油画风格大多以写实为主,利用透视等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再现对象。当代的油画更多的是注重艺术家自身情感的表达,突出画面本身,突出色彩、形状与肌理。如抽象派、野兽派等。 环节三: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油画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赏析,并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分析。 《静物》构图简洁、平稳,色彩运用平涂的手法,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穿蓝色衣服的小结》构图均衡,造型夸张,色彩纯度较高,鲜艳明亮。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油画的不同分类及其特点。 2.课下查阅油画的资料,并尝试分析。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油画大师。 【参考答案】 蒙克,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长期侨居德国。其油画作品描写了他的亲身遭遇和内心感受,主题大多都与疾病、死亡、性爱相关,呈现出颓唐、不安、悲观、恐惧等世纪末情绪。《呐喊》是蒙克重要的作品,它被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指的是()。 A.四羊方尊 B.长信宫灯 C.司母戊鼎 D.马踏飞燕 2.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存世作品有()。 A.《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 B.《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卷》 C.《雪溪图》《江山雪霁图》 D.《簪花仕女图》《步辇图》 3.下图是反映道教题材的永乐宫壁画局部,现存于()。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山东 4.下图所示为四羊方尊,出土于()。 A.湖南长沙 B.湖南宁乡 C.陕西西安 D.陕西凤翔 5.《尸毗王本生图》绘制于(),重点表现了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场面。 A.东汉后期 B.东汉前期 C.北魏后期 D.北魏前期 6.有人评价他“凡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象,非中华之威仪”,这位画家是()。 A.阎立本 B.张萱 C.展子虔 D.尉迟乙僧 7.被誉为中国“书法第一法则”的是()。 A.《石鼓文》 B.《宗固钟》 C.《墙盘》 D.《隶书》 8.油画《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者是()。 A.法国莫奈 B.法国柯罗 C.俄国苏里柯夫 D.荷兰伦勃朗

9.《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法国画家席里柯运用()手法来表现。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10.下图所示建筑的样式是()。 A.哥特式 B.拜占庭式 C.罗马式 D.巴西利卡式 11.画家毕加索的下列作品中,描写战争的是()。 A.《亚威农少女》 B.《三个音乐家》 C.《舞蹈者》 D.《格尔尼卡》 12.《花神》的作者是威尼斯画派的()。 A.乔尔乔纳 B.贝切里尼 C.提香 D.丁托列托 13.高中美术鉴赏课知识量较大,容易枯燥,因此崔老师在上《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声光电现代教学设施的配合,模拟出虚拟博物馆,凸显视觉性,营造出了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其审美感受,激发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学效果好。针对这堂课,崔老师主要采用了()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情境法 C.演示法 D.多媒体法 14.李老师在上《刀法是完成篆刻的手段》一课时,给学生进行示范单刀法、双刀法等,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有一些刀法没有看清楚,李老师反复示范,最后学生终于全部明白,但是也浪费了很长的时间,后面学生练习时间较少,很多学生没有完成课堂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B.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缺失。 C.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错误。 D.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选择很好。 1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A.美术与人文 B.美术与自然 C.美术与政治 D.美术与经济 16.青少年美术作品是青少年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下列关于青少年美术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着色:用线大胆肯定,内容单纯 B.表现形象随意性大 C.对比强烈而夸张:无拘无束 D.受对象约束,有强烈的主观性 17.美术是一种(),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A.视觉艺术 B.艺术创作 C.美术实践 D.美术表达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把对美术的学习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绘画课”、“工艺课”、“欣赏课”和“综合实践课”等四项内容。下面对每种课型的教学进行汇总并提供优秀的教学模板。 造型表现课: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 教学模板:《花的畅想》 一、导入新课 问题引出课题(花季年龄引出课题,自然联想起花的美好) 师:同学们正值13 、 14岁,能够说是人生最美好的开始,人们一般把这个年龄比喻为什么年龄呢? 生:“花季”年龄 师:为什么不称做“雨季”、“干季”、“湿季”? 生:因为我们就好象是刚刚开放的鲜花一样美好 师:对了,花是美好的,你们就好象一朵朵含苞

待放的鲜花,需要师长的呵护,需要知识的滋养,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花季是一个令人鼓舞,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龄。花儿又是多少文人墨客、诗人、画家赞美表现的事物。面对鲜花我们会抨然心动。好,现在我们就先屏息3秒钟,共同欣赏一组图片,用心感受她们的美丽,找到自己最爱的花! (伴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多媒体播放,欣赏花卉图片) 二.讲授新课 (1)师:伟大的著名诗人但丁在她的名著《神曲》中就曾经写道“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可见爱花之深。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喜爱花的。看完了如此心动的鲜花,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美!太漂亮了、好看、美不胜收~~ 师:想不想再看一遍?!这次可要带着任务来看。 板书:1、找到或联想到自己喜爱的花,记住她的名字、形状和色彩。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 个知识点 学习是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积累。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 试才能得高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NO.1 教育教学观 ( 一) 素质教育观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N0.2教师观 (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 二) 教师行为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NO.3 学生观 ( 一)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 三)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