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參考书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年版。

4.[美]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麻争旗

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59页。

6.[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确定处境,传播中的人要确定自己的处境,以消除心理障碍; 品评他人,明白与自己交往的人是谁,有些什么样的特征或特点; 判断关系,确定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解释行为,找出双方互动行为的原因。 8.偏见的主要类型: 公然型。公开表现出对他群体的厌恶和歧视,认定其他群体天生龌龊、懒惰、落后,有时还会对受歧视的群体成员采取暴力手段; 自负型。认为其他群体不如自己的群体,往往把他群体平庸化,取笑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 象征型。持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会否认自己有偏见,但会担心权力关系现状受到外群体的干扰; 门面主义型。从本质上讲,门面主义就是送人礼物,施人物品往往被视为没有偏见的证据,但却让受施者免于参加更有意义的平等活动; 若即若离型。往往是很难察觉的,因为在某些情形下,持这种偏见的人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4613057536.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习题及答案

2017年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部分习题及答案 导论一宗教、哲学与文化 1、“哲学”,philo-sophia,从其在古希腊的词源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爱________的学问。 答案智慧 2、19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第一次使用“哲学”这个汉语词汇来翻译这门由古希腊先贤们所创造出的形而上学学科,后来中国的学者__________移用这一翻译名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 答案黄遵宪 3、从其本性上说,哲学或者哲学史既是______的,又是______的和______的。 答案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性的 4、宗教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答案意识形态文化实体 · 5、文化的有机体是指文化是__________。 答案具有生长和衰亡的一种活体存在历时性的、动态的精神性活体存在 导论二希腊哲学概览 1、希腊地区的______是欧洲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因为它使当时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实现了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从而为哲学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土壤。 答案爱琴海 2、《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由______所创作,从而为希腊和整个世界留下了一种绚烂而璀璨的精神文明形态。 答案荷马 3、______同______结盟,在公元前5世纪摧毁了波斯帝国的入侵,但是,在战争后期,二者又互相展开了争霸。杰出领袖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政治改革,扩充军事经济实力,倡导学术繁荣,从而开辟了希腊的奴隶制时期的黄金时代。 答案雅典斯巴达 ; 4、希腊的宗教可谓是希腊哲学的母体,以下哪些宗教影响了希腊哲学的诞生 答案奥林波斯教、奥菲斯教

5、罗马帝国的文化特征是______。 答案对希腊文化的推进和希腊文化的萎缩;罗马一体化与地方多样性结合;希腊化和拉丁化相融合;为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的高峰到来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三讲求是(理性精神萌发) 1、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思想特点有______。 答案多形象思维而少抽象色彩;抽象与具象概念统一;多描述而少逻辑证明;以类比猜测和想象来建立普遍联系。2、巴门尼德的“存在”说呈现的属性有______。 答案存在没有生存与毁灭;存在连续而不可分,存在且为不动;存在统一地抵达自身的界限而类似于球体;存在可以被思想和表述。 @ 3、巴门尼德的哲学色彩呈现为______。 答案重视推理论证;开启了逻各斯中心主义之门;概念思维的出现;逻辑理性大行其道。 4、希腊思想发展到______那里,已经迈入了理性思维的门槛,主要表现为形式逻辑在思考中的不自觉运用。答案巴门尼德 5、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伟大哲学家是______。 答案赫拉克利特 第四讲求本(本体论、形而上学) 1、泰勒斯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万物的本源。 答案水 * 2、形而上学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哲学家__________的理念,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这个词。 答案亚里士多德 3、柏拉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其型相本体论,他分别采用了_______与_______来阐述。 答案穴喻、线喻 4、本体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述的重要涵义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其他主体来表述本体;本体是其他事物存在的原因;本体是一切事物的终极载体;本体可以与具体事物相分离。 5、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传播学考试重点

传播学考试重点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 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3、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4、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5、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 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6、“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7、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 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8、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9、大众传播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0、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 果。 1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1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 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13、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 忆。

14、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15、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总结的七种宣传技巧包括:辱骂法、光辉泛 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2、两级传播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3、议程设置论 议程设置论是由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议论的先后顺序。 4、“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学者诺·纽曼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鼓吹的某些观点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压力;同时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日益缺乏,最终使他们放弃表达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态度,造成沉默的螺旋。 5、媒介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小组成员:靳亚亚王亚琴袁美玲曲金环陈婷张艳杨茜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蔓延,文化领域面临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的跨文化交流逐步增多,但因为各国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尤其是在民族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东方主义的影响下跨文化传播始终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在深刻认识这样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检视作为“舶来品”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作出我们当下的思考。本文即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民族中心主义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信念,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通常等同于国家)优先于所有其他文化群体。它表现为一种民族优越感,即从本民族文化价值出发判断其他文化的价值。都试图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去观察和评价他者,特别是在文化冲突发生的时候,每一种文化都习惯于抬高自己的文化价值,以凝聚文化群体的信念,取得对他文化的支配权。实际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一)民族中心主义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与人类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紧密相连,因而,消解或限制民族中心主义是一项战胜自我的工作。一般说来,人的发展既是立足于文化根源性的发展,又是面向他者的开放式发展,但是两者总是发生难以遏制的冲突。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的看待其它文化固然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对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协调其中的矛盾,人们转而寻求普世价值,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通价值和共同价值。可到头来,且不说所谓普世价值大体上是西方价值,仅就不同文化对普世价值的理解而言,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二)民族中心主义造成的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其他文化信息时,因过分简单地归纳而形成的对他文化的概念化认识,并由这种概念化的认识形成对他文化的成见。本来,对他文化的归纳与总结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互动方式,概念化也表明人要追求对他文化的确定性

跨文化传播—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案例分析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案例研究 张宏莹 推荐阅读:A test of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context (跨文化适应语境下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检验) Mitchell R Hammer ,Richard L Wiseman ,J Lewis Rasmussen ,Jon C Bruschk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Summer 1998 46(3) 309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roQuest) 推荐理由: (1)论文对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生成发展脉络梳理清晰,并最终以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完整理论框架放在跨文化适应语境下进行研究,适用于周老师的课程主题; (2)研究方法规范,案例典型,方差分析,信度分析,路径分析等程序标准,示范性强;(3)论文形成的概念框架非常动态清晰,利于理解论文的研究架构。 (4)研究结果在对研究的概念框架做出修正的同时,讨论了对原理论公式进行重构。(5)建设性地为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三条路径:跨文化适应的预测因素和解释力研究;社会互动、心理健康、任务绩效研究;对社会适应进行系统的动态的纵向研究。 理论发展路径:(文献综述)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1、最早提出:(Berger, 1979, 1987; Berger & Bradac, 1982; Berger & Calabrese, 1975)伯格最先发现不确定性降低是解释传播(沟通)行为的核心的中介机制。并将不确定降低界定为认知过程。原始概念公式中出现了7个公理21个定理,大多用来界定不确定性降低与信息量,非语言表达,信息搜索,亲密度,互惠,相似度和吸引力之间的关系(Berger & Calabrese, 1975)。 2、框架被不断扩展和修正,如: 不确定降低部分的扩展研究: Berger (1979)验证了三个重要的影响不确定性降低的信息收集策略:被动策略(如观察);主动策略(如,向他人询问目标个体的信息);和互动策略(与对方面对面交流); Berger and Bradac (1982)将语言和普遍相似性加入到不确定性降低框架中; Parks and Adelman (1983) 证明了共享网络对不确定性降低所起的作用; Berger & Gudykunst(1991)在对这一研究的回顾中指出,对欧裔美国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不确定性降低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坚实理论; 同样地,Gudykunst, 1983; Gudykunst & Nishida, 1984, 1986; Sanders, Wiseman & Matz(1991)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也为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普适化提供了最早的跨文化研究支撑;Gudykunst, 1988; 1993; 1995; Gudykunst & Hammer, 1987a, 1987b,将不确定性降低理论延伸用来解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际沟通行为,既研究了最初互动也研究了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焦虑降低部分的扩展研究及AUM理论的形成: Gudykunst and Hammer (1987a)将焦虑降低过程与不确定性降低理论同时采用来解释跨文化适应; 这一扩展理论被最终命名为: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 这一理论延伸是同时采用认知维度(不确定性降低)和情感维度(焦虑降低),并认为这两个过程维度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中介变量。 这一扩展理论包括了7个假设,24个公理和50个定理。这些公理和定理勾勒出了不确定性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本文由milo70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三、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单向的不平等的传播扩张。互联网和跨国公司的结合,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全球化”空间,不仅使全球化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而且进一步打破了有关国家、民族、种族、性别等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来跨国、或跨文化传播的新问题。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冲突、融合和互动现象展开研究。如尹鸿与李彬主编的《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陈卫星主编《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段京肃《跨文化传播中的“逆差“现象》,刘卫东《全球化: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刘建明《媒介全球化的价值宝库》、汤清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新闻》、李强《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探讨了全球化为中国大众传媒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造成的跨文化传播的不平等和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与传播霸权、西方文化观念与文化产业对中国大众文化及传媒的冲击、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与传播策略、跨文化交流的国际秩序、全球文化与区域文化国际和地区冲突中的传播活动评估,认为在传 1 播全球化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传播生态的危机,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对文化传播弱国的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威胁,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文化紧张和被同化或文化殖民的危险。(外国关于“神州 5 号”的报道。传播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四、网络及新技术环境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20 世纪传播技术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传播的面貌。一些学者关注信息传播新技术,尤其

跨文化传播学

《跨文化传播学》复习要点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3、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4、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5、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 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6、“三论”指的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7、内向传播,或称人内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发生在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 息交流活动。 8、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9、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_ 提供娱乐。 10、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了什么效果。 1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卢因。 1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13、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14、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大效 果论。 15、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总结的七种宣传技巧包括:辱骂法、光辉泛化法、 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二、名词解释 1、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 这种创造物可以使内储形态的,也可以是外化形态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人内向自我传播所用的材料,也包括外化出来的、用符号形态流通的消息、新闻、资料、数据等。 2、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是传播活动的产生 动因和中心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大众传媒积极主动参与者和反馈源。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他们能够决定一个传播内容、媒介甚至于传播学本身的发展。 3、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 符号的物质实体,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 4、把关人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

跨文化传播终极版复习资料

跨文化传播终极版 一、选择题: 1.道德评价的两种形式: (1)自我评价。这是道德的心理调节机制,是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动机的道德价值、意义进行的鉴定,表现为荣辱感、正义感、义务感、良心感,等等; (2)公共评价。是社会对于人们动机与行为的道德价值、意义的鉴定,表现为一种隐形或无形的精神影响,结果往往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social opinion)——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对某种社会行为的道德价值所给予的倾向性评判意见。 这些评判意见是许多人相互取舍、相互传递,最后形成一种精神压力的过程。道德的社会舆论一旦形成,会造成一定的孤立情境与心理压力,即“人言可畏,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2.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1)行动者 (2)社会目标 (3)社会环境 (4)社会规范 (5)社会接触 社会化是个体用来获得其所属群体的规范、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语言特征的社会互动过程。 3..社会化的几个阶段: ◎基本社会化。在儿童时期通过家庭学习生活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发展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 ◎预期社会化。主要指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 ◎发展社会化。主要指成年之后的社会化,是在实现了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个体要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义务、角色和责任; ◎再社会化。当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个体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并开始新的学习。譬如,人们在迁居异国他乡时,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适应当地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4..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生理 ?环境 ?语言 ?文化 5.西方文化中四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1)唯名论式推理(nominalistic reasoning),也称归纳推理法;判例法 (2)一般推理(universalistic reasoning),也称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制定法 (3)直觉推理(intuitional reasoning),重视直觉,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4)辩证推理(dialectical reasoning),也称辩证逻辑方法,是由黑格尔创立、马克思发展的逻辑方法,要求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结合。 6.中西传统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imaginal thinking)是对记忆表象(大致等同于“想像”)进行分析综合、

传播学重点考试复习资料(精)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1、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施拉姆模式:控制传播论过程,拉斯韦尔 5W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赖利夫妇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1、卡尔·霍夫兰及其助手通过实验发现,在“一面说”和“两面说”两种版本的劝服讯息中,“一面说”对于原先就赞同的人非常奏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非常奏效;而“两面说”对原先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非常奏效。 1、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2、马歇尔·麦克鲁汉的重要理论包括: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延伸论、媒介即讯息(媒介讯息论、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冷热论和“地球村”理论。 1.受众的特点包括多(人数众多、杂(成分复杂、散(居住分散和匿(相对隐匿。 2.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四、论述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所认识的传播学研究对象。

跨文化传播学论文

跨文化传播学论文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和人数不断壮大,对外汉语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高速发展的专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传播语言的的同时,如何把握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文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概念 跨文化传播学(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又译为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交流。但无论是传播抑或交流,都强调了一种基于文化之上的个人、群体、种族或者国家之间的交往。同时,也突出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对外交流”和“语言交际”两个层面的含义。 我们在这里运用一个较为综合的跨文化传播定义: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不仅关联不同文化的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还涉及人类社会中诸多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究其实质,跨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和建立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特征。只有挖掘出语言背后所包含着的文化内容,才能使之得以完满的诠释,正如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所讲的一样:“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 (三)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实际上离不开跨文化传播的帮助和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语言学习者能够进行跨文化传播或者交际。而同时,跨文化传播本身所包含的“对外交流”和“语言交际”这两个层面也恰恰符合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外国学习者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从某一个层面上讲,其实就是在学习一种特有的中国文化。语言是记录文化的最重要符号系统,中国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就离不开文化教学。那么,在这种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一种多学科理论基础的且又含有一定的文化学基础的一种学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工具,跨文化传播学正好符合了这种标准,所以,二者的结合势在必行,一是注重跨文化传播和交际过程中的文化意识,二是注意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四)语言和文化 刑福义先生在谈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曾说过:“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确实如此。语言和文化彼此密不可分。 首先,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它们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的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以及不断变化等特点语言也同样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