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参考答案】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容易衰老

B.容易凋亡

C.能无限增殖

D.难以转移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不再进入细胞周期

C.可以无限增殖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4.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答案】C

【解析】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一般不会衰老,A错误;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不容易凋亡,B错误;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分裂次数失去控制,故最主要的特征是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正确;癌细胞由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故容易发生转移,D错误。

3.【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

6.【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高中生物常见易错题集锦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句话哪里错了?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还有一种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遵循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样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在2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孟德尔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和重组行个体所站比例依次为?谢谢 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 重组的个体(A_bb和aaB_)所占比例为6/16 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 重组的个体(A_B_和aabb)所占比例为10/16 3请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否需要酶的催化?如需要,需哪种酶? 蛋白质合成过程需酶。主要有:解旋酶(转录),RNA聚合酶(转录),氨基酸缩合酶(翻译)等 4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答案1:3, 1:2:1和3:1 如果F2为9:7,则表示只有含有两个A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3 如果F2为9:6:1,则表示只有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中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2:1 如果F2为15:1,则表示只要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3:1 因此答案是1:3, 1:2:1和3:1 5为什么说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如何理解? 1)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3)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6谁可以提供一些辨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的方法呀? 一看染色体的个数若是奇数则为减二;二若为偶;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二三若有同源染色体再看有无四分体时期有无联会时期等减一的特征时期若有为减一若无则为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位于不同的染色体组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染色体是都不同的 因此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只需看染色体长的一样不一样做题时形状一样的染色体颜色不同不要紧因为真正的染色体是不分颜色的。 7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过程需要RNA作中介,请问这句话对吗? RNA的类型有三种;信使RNA、转运RNA、核糖体RNA。其中携带遗传信息的RNA为信使RNA,运载氨基酸的为转运RNA,组成核糖体的成份的主要为核糖体RNA。 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场所为核糖体,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为转运RNA,由此可见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过程需要RNA作中介。 8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在细胞核中出现是否意味着上述RNA都在细胞核中合成? 不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含有DNA ,可以进行转录。同时,这两个细胞器内还含有少量核糖体,所以,在他们内还能进行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也就是说,不但有转录,而且有翻译过程,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发生。

高中生物易错题附答案.docx

生物练习 (23) 1、 (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 对白眼 (b) 是显性。下左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 及基因组成 , 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分析回答: (1)果蝇是遗传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此过 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2)上右图表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说明。 (3)若该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 细胞的基因组成为。若该果蝇测交 , 则另一亲本基因型为 (4)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结果如上表,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它们子代 的长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5)若只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就能判断其性别,则选作亲本果蝇的眼色基因型应该 为。 2.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颗粒,非糯性与 糯性的比例为() A. 1:1B. 1:2 C. 2:1D. 1:3 3.有一批抗锈病 ( 显性性状 ) 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纯种,正确且简便的方法是() 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B.与纯种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 4.已知小麦抗锈病是显性性状, 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 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 再自交得 F , 从理论上计算 ,F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22 46816 5.如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 3 个生理过程示意图, 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6. 如图表示的是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和每个细胞中DNA含量坐标变化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 CD段、乙图中的BC段都代表了着丝点分裂 B. 甲图可代表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变化 C. 乙图中 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的比例为 1∶2∶ 2 D. 乙图中的 AB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7. 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1 中 a~c 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c B.图2中的甲细胞,对应图1中的Ⅱ时期 C. 图 1 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Ⅱ D. 图 2 中的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丙, 相当于图 1 中由Ⅲ变为Ⅳ 8.图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3 个极体和 1 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1 和 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1和3B.2和4C.1和3或2和4 D .1和4或2和3 答案 :1(1)假说演绎法(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AY aXB aXB, aaXbXb(4)AaXBXb 5\6 (5)XbXb X XBY 2A 3D 4B 5B 6B 7C 8C 生物练习 (24) 1.处于分裂过程中动物细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各不相同,该细胞可能是A.体细胞B C.卵细胞D 2.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请计算出Ⅱ 2 与Ⅱ 3 子女的发病概率是() C.1 3.下列男性身体内的细胞中,有可能不含Y 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B.肝细胞C.脑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 对灰鼠基因 a 为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 b 为显性。且基因 A 或 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 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2:1 B.9:3:3:1C.4:2:2:1D. 1:1:1:1 5. 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的判断是() 基因型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 A. 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 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 胞.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 胞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周期调控蛋白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异常表达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受到破坏的原因 之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现认为,癌症等恶性肿瘤可能是一类细胞周期性疾病。细胞周期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相关蛋白和基因经射线照射后会导致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最重要的是DNA修复和电离辐射引发的信号转导机制,导致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进程的改变。电离辐射能够激活DNA修复,阻止细胞周期进程过大引起细胞凋亡,而这些事件和效应的改变多与辐射敏感蛋白有关。可见,作为信号级联反应节点上的多种辐射敏感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对电离辐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对射线的反应称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是肿瘤放射治疗的核心问题。同一类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增殖能力越强,即肿瘤细胞生长越快对放疗越敏感。处于G2期和M期的细胞对放疗最敏感,Gl期次之,S期不敏感,G0期对放射抗拒。因此,将肿瘤细胞同步化并使其处于一个对放射线敏感的细胞周期可能是一种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肿瘤细胞;辐射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放疗和手术﹑化疗﹑生物治疗并列为肿瘤治疗的四大手段,70%以上的肿瘤病人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细胞周期的监控和驱动机制的紊乱是肿瘤细胞失控性生长的根本性原因,放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肿瘤细胞及其他细胞﹑组织﹑器官等在经过一定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尤其是作用于细胞周期效果更为显著,细胞周期是一系列的蛋白及相关酶的调控时期,因此照射后,对周期调控蛋白﹑基因及相关蛋白酶会有一定的影响。细胞周期的紊乱将导致肿瘤性增生。Cyclin是细胞周期活动及真核细胞关卡控制的中心因子之一,其异常原因包括基因突变﹑表达异常﹑自身结构异常稳定性改变以及表达时相紊乱等。Cyclin异常引起细胞周期失控,细胞无限增值,凋亡停止,最终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形成。细胞周期监测点的功能缺陷为肿瘤细胞提供了生长优势,然而,有研究发现,许多抗癌药物或辐射会破坏G2期的检查点,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本文对一些相关调控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经临床辐射照射后的生物学特性变化作了简介,可作为相关实验的参考。 2 肿瘤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特点 2.1 周期调控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发表文章:The Hallmarks of Cancer,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肿瘤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这篇论文被称为肿瘤学研究的经典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 在2011年3月出版的Cell杂志上,两位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在原有的六大特征的基础上,新增了四大特征,包括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将原有的肿瘤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重点高中生物易错题(1)

重点高中生物易错题(1)

————————————————————————————————作者:————————————————————————————————日期:

1.滤液细线画的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2.腐乳胚若被细菌污染表面会出现粘性物。 3.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 4.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高于外膜。 5.内质网膜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6.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7.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意义: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21三体综合征原因 ①21号染色体在M1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有2个异常染色体配子 ②在M2非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有1个异常染色体配子,2个正常配子 9.大肠杆菌无核膜,核仁,且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10.乳酸菌不含线粒体,但能进行无氧呼吸。 11.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12.细胞能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细胞保持完整性。 13.淀粉酶,蛋白酶:帮助消化 胰蛋白酶:化脓性伤口的净化 纤溶酶,尿激酶:血栓治疗 14.酶与底物结合成促使底物分解都不需要能量。 15.现配现用的试剂:斐林试剂,二苯胺。 16.无籽西瓜无籽的原因: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生殖细胞。17.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原因: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18.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 19.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缩短。 20.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十大特征释义 众所周知,癌细胞几乎肆虐横行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大脑到各个器官,从表皮到骨骼,我们曾经在进化中得到的、在生物界引以为豪的人体,在癌细胞肆虐下往往显得那么脆弱,有时似乎变得不堪一击。 癌细胞并非入侵的外族,它们与组成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细胞同文同种,但不同的是癌细 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赋予了它们十种特殊“器物”,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人体内纵横 捭阖,所向披靡。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9.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10.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其一: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 在人体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系统中,倘若一个细胞想要改变其现有状态(如从静止到 生长分化状态的改变),必须接收到一系列相关指令,这一过程才能进行,就像军队中的 令行禁止一样。就这样,数以万亿计的细胞各司其职,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维系着人体的 健康。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在正常细胞中还没有发现一例例外。 这些改变细胞状态的指令,生物学上称之为信号分子,它们多是外源的,即由另一类细胞 产生,这也是人体保持自我平衡的重要机制。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指令接收器 (受体)相结合,细胞状态改变这一过程得以实施。 在这方面,癌细胞是截然不同的,它们通过种种“奇巧淫技”把自己对外源生长信号的依 赖降到了最低限度。首先癌细胞们获得自己发号施令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自行其是 的合成生长分化所需的生长信号,无需依赖外源性信号。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在神经胶母细 胞瘤和恶性肉瘤中的癌细胞就分别获得了合成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TGFα(肿瘤 生长因子α)的能力。其次癌细胞还会大量表达其表面的信号接收器,这样就可以富集周 围微环境中的生长信号从而进入生长分化状态(注:正常情况下,未经富集浓度的生长信 号不足以触发生长分化)。此外癌细胞还会改造它周围的一些正常细胞成为生长信号的生 产工厂供其使用,并招募一些帮凶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分化。 其二: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 平衡似乎是人体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体内除了有生长信号外,还存在着生长抑制信号。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分子如同看家护院的“爱犬”一般时刻检测这些细 胞的“身体状况”和周边环境,根据情况来决定细胞的未来的命运:或是继续生长分化, 或是仍然处于静止期,抑或丧失生长分化能力进入有丝分裂的后期。这样正常细胞才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行有序的生长分化。对于癌细胞来说,如果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 不断地生长分化,必须逃避这些“爱犬”分子的监控。他们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基因突变使 得这些“爱犬”分子失去活性,从而实现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的目的。 其三:规避细胞凋亡 逃避细胞凋亡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癌细胞都具有的能力。负责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大体上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如同上文所述的“爱犬”分子,如一种名叫p53的蛋白就是其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另一类则负责执行细胞凋亡。前者监控细胞内外环境,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 足以触发细胞凋亡,即指挥后者执行。目前科学研究证实,DNA损伤,信号分子的失衡以 及机体缺氧都有可能触发细胞凋亡。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 (用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与不能 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 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表示).果蝇的长翅对残翅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 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 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 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 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 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所产生的现象是。 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 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5)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图3,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个. 4,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Ⅰ)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 (Ⅱ)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____; 5,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中N 1-N 6表示能 量数值,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6,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若要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以促进幼苗形成。 7,甲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 基为-CH 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图中,三十九肽被水解后肽键数量减少________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______个,C 原子减少________个,O 原子减少________个。 8,(5)若下图E 、F 、G 、H 表示某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 、b 、c 、d 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根据a 、b 、c 、d 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 、b 、c 、d 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 a ;b ;c ;d 。

第14章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癌细胞

第十四章2012 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癌细胞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调控 一、MPF的发现及其作用(P421,299) MPF(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促成熟因子 细胞促分裂因子(mitosis-promoting factor) M期促进因子(M phase-promoting factor) 染色体超前凝集现象(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M期细胞与间期细胞的融合实验,导致染色体不同程度的凝集。 G1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G1期PCC呈细单线状 S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S期PCC呈粉末状 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G2期PCC呈双线染色体状 (P424) 1988年,从非洲爪蟾中实验分离MPF,并证明主要成分为p32和p45两种蛋白,二者相互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可以使多种蛋白质底物磷酸化。 二、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P424,301) 1、cdc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的发现: L.Hartwell,P. Nurse;酵母温度敏感突变株 2、cdc基因的表达产物 p34cdc2 ,本身不具有蛋白激酶活性,当与p56cdc13结合后,可以使得多种蛋白底物磷酸化,又称p34cdc2激酶; 3、p34cdc2与MPF的关系(P424) 免疫实验和序列分析证明: p34cdc2与p32为同源蛋白 4、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与MPF(P425) 1983年,Tim Hunt在海胆中发现两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B),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生物中,含量随细胞周期而变化,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 序列分析表明,周期蛋白B与p45是同源物。

癌细胞的特点

特点介绍 (一)癌细胞的一般特点 ·单个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归纳为五大特征: 1、核大:癌细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2、核大小不等:由于各个癌细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视野的癌细胞核,大小相差悬殊。 3、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细胞核可出现明显的畸形,表现为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分叶状等,核膜出现凹陷、皱褶,使核膜呈锯齿状。 4、核深染:由于癌细胞核染色质增多,颗粒变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样,同时因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的染色深浅不一。 5、核质比例失常:癌细胞核增大明显,超过细胞体积的增大,故核质比例失常。并且癌细胞分化愈差,核质比例失常愈明显。 此外,细胞核染色质边移,出现巨大核仁,异常核分裂,以及细胞体积增大,且大小不等,并出现梭形、蝌蚪形、星形等异常形态,亦可作为癌细胞的辅助诊断依据。 ·成堆癌细胞的排列特点

成片鳞癌细胞,仍可带有一定程度的鳞状上皮的排列特点,如平铺的鹅卵石样,但极性消失,排列不规则;腺癌可出现不规则的腺腔样排列;未分化癌则表现为束状(单行)排列及镶嵌样(成片)排列等特征,这些可作为诊断癌细胞和进行癌细胞分类的依据。 (二)涂片的“阳性背景” 由于肿瘤组织,特别是浸润癌和分化差的癌,易发生出血坏死。因此,涂片中常常可见成片的红细胞和坏死细胞碎片,这种背景往往提示涂片可能为阳性,所以称阳性背景。早期癌涂片背景多数干净,不易见到坏死细胞碎片。出血坏死并非肿瘤所独有,在某些严重的炎症病变中也可出现,所以在没找到癌细胞之前,决不能单凭阳性背景的有无,而诊断癌或排除癌。 (三)各种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癌细胞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鳞癌 一般起源于鳞状上皮,也可起源于已经发生鳞化的柱状上皮。根据涂片中大多数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把鳞癌分为分化好和分化差两大类。 高分化(角化型)鳞癌以类似表层细胞的癌细胞为主,并可见少量中层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分化比较成熟,表现多形性,如纤维形、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题精选集-附详细答案及解析

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 体中含有 DNA ,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 DNA 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DNA 分子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 2.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 1.5 cm 左右 B. 若载玻片上有 d 字母,则视野下呈现 P 字母 C. 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 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 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 方移 动 D .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3. 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 .真核生物 B .异养生物 C .无核膜的生物 D .有线粒体的生物 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2010山东枣庄模拟)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 ?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 遗传物质都是 DNA ,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C ?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 ?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岀物质 (常考易错题)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 B.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4. (2009广东六校联考n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 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 0.5 cm ,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 需?? 13 5. 6.

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高中生物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参考答案】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容易衰老 B.容易凋亡 C.能无限增殖 D.难以转移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不再进入细胞周期

C.可以无限增殖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4.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答案】C

【解析】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一般不会衰老,A错误;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不容易凋亡,B错误;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分裂次数失去控制,故最主要的特征是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正确;癌细胞由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故容易发生转移,D错误。 3.【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 6.【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高中生物易错题整理

1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当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在肝脏内 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657个氨基酸,请回答: (1)写出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脱水缩合过程(结构式见下面)。 (2)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羧 基____________个。 (3)该蛋白质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个肽键;在该蛋白质分子形 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该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 CxHyNzOwS(z>178,w>179),并且是由右图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 将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___________个赖氨酸, ________________个天门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未知数)。 答案:(2)4 4 (3)653 11 754 (4)z-178 解析:(1) (2)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和游离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3)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相对分子质量减少量:水分子数×18。 (4)178肽的总N原子数=肽键中的N+头上氨基中的N+氨基酸R基中的N,则z=177+1+赖氨酸R基中的N,所以赖氨酸=z-178。 同样道理:w=177+2+2天门冬氨酸,所以天门冬氨酸=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B )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胃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 D.叶肉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中的多 3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激素种类不同,而酶的种类相同 B.解旋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C.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④②③⑤) ①取三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自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向各试管中滴一滴碘液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⑤观察实验现象 若胰蛋白酶溶液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原因是在ph=2时酶已经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指从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两个主要事件。在进化过程中,细胞发展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调控机制,以确保细胞周期严格有序地交替和各时期依次有序变更。细胞的调控机制主要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信号传递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为主要过程,以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为主要表现形式。 人们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是从MPF的发现开始的。最初,人们对MPF有以下两种解释: 1、细胞分裂期(M期)细胞中的一种能够使染色体凝集的因子,称为细胞促分裂因子(mitosis-promoting factor,MPF)或M期促进因子(M-phase-promoting factor,MPF)。 2、成熟的卵细胞中的一种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称为卵细胞促成熟因子(matuation-promoting factor,MPF)。 但是,随着对MPF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又给出了新的解释:MPF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或G2/M转换的周期蛋白激酶,含有两个亚单位,一个是催化亚单位,一个是调节亚单位。催化亚单位的激酶活性要通过与调节亚单位的结合才能体现出来。MPF的调节亚单位就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cyclin是一类随细胞周期变化周而复始出现和消失的蛋白质。目前,人们已相继克隆和分离数十种cyclin,这些不同的cyclin在细胞周期中表达的时期不同,执行的功能各异。但各种周期蛋白之间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均含有一段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序列,称为周期蛋白框(cyclin box)。周期蛋白框介导cyclin 与CD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的结合,不同的周期蛋白框识别不同的CDK,组成不同的周期蛋白-CDK复合体,表现不同的CDK激酶活性。M期cyclin白分子的近N端含有一段9个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序列,称为破坏框(destruction box),参与泛素介导的周期蛋白A和B的降解。G1期cyclin分子的C端含有一段特殊的序列,可能与G1期cyclin的更新有关。 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是蛋白质激酶家族中的一员,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域,其中第二功能域结合cyclin,和cyclin 协同作用,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因子。CDK可以和cyclin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其中CDK为催化亚基,cyclin为调节亚基,不同的cyclin-CDK复合物,通过CDK活性调节不同底物磷酸化,从而实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在细胞周期中,CDK激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调节。cyclin与CDK 的结合是CDK激酶活性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仅仅是cyclin和CDK的结合,并不能激活CDK激酶的活性,因为激酶活性的体现还需要激酶本身的修饰(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及一些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 inhibition,CDKI,可以通过抑制CDK激酶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的去除等。 细胞周期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运转过程。如前所述,它的正确运转是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对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进行精确调控来实现的。cyclin、CDK 的异常表达、CDK抑制因子的缺失等都将使细胞周期发生紊乱,细胞的增殖失控,最终发生癌变。 肿瘤是一类以细胞生长和增殖失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细胞在增殖、分化和

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三.2.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2012四川)II.(13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 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答案】II.(1)载体蛋白氨基转换脱氧核苷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①②③ 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 (3)原癌酶①④ 【解析】II.(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膜,所以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在代谢的过程,氨基酸向其他氨基酸转换必须通过转氨基作用;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其合成原料。 (2)癌细胞也有线粒体的存在,所以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而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 (3)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原癌基因的结构改变,会导致大量酶合成,而使得细胞代谢失控。抑制机体内的癌细胞代谢,不应该对正常细胞的代谢造成大的影响,图中代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 (用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 与不 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 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表示).果蝇的长翅对残 翅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合理的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 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 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 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 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 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所产生的现象是。 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 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5)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图3,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个. 4,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Ⅰ)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

癌细胞的特性你都知道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癌细胞的特性你都知道吗 导语:癌细胞,在生活中是一个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你了解癌细胞吗?小编给您深度的了解癌细胞,防治癌症,关爱健康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 癌细胞,在生活中是一个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你了解癌细胞吗?小编给您深度的了解癌细胞,防治癌症,关爱健康 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的,在经过很多年的生长后才形成肿瘤。“叛变”的细胞脱离原来的正轨,自行设定了增殖的速度,等到累积达到10亿个以上时才会被我们察觉。 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就像旧社会的“利滚利”,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胃癌、肝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的倍增时间平均为33天,而乳腺癌倍增时间为40多天。正是因为癌细胞不断倍增,所以癌症越到晚期发展越快。癌细胞有三大显着而令人痛恨的特点:不死性、迁移性以及失去接触抑制。 癌细胞的不死性 癌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情况下比它的源细胞体积大,而且核形态不一,并且有可能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核内的染色体呈非整倍态,同时存在着某些染色体缺失、染色体数目增加的情况。 一般正常的细胞染色体的不正常变化能够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是在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了障碍,于是导致癌细胞具有不死性。 癌细胞的迁移性 细胞黏着和连接相关的成分(如ECM、CAM)发生变异或缺失时,相关的信号通路受到了阻碍,于是细胞失去了与其他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这个时候就易于从肿瘤上脱落。很多癌细胞具有变形运动的能力,而且它们能够产生一些酶类,使血管基底层和结缔组织发生穿孔,致使它们向其他的组织进行迁移。 接触抑制丧失 听起来有点费解,其实不然。正常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健康的表现为贴壁生长和汇合成单层后就停止生长,这就是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就算是堆积成群了,也仍然可以继续生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癌细胞已经失去了理智和正常的生长规律。 癌细胞的其他主要特征 第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无限增殖。只要是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癌细胞就能进行无限的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性细胞。一般健康的细胞都具有自己的最高分裂次 生活知识分享

高三生物易错题(加入种群密度大小解析版最新)

高三生物易错题班级姓名 1.如图是两种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腺体只能表示胰岛B细胞 B.激素特异性地运送到肝细胞附近,与受体结合 C.G物质是神经递质,要经过受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下 一个神经元 D.激素的运输需要经过内环境,而G物质的运输不需要 2.B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 B 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 B 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 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 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 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效应B 淋巴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 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材料、过程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也可选黑藻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取菠菜捎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分别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4.如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分别表示 A、a和b可分别表示夏季晴天正午时分短时间内棉花叶肉细胞中[H]和ADP含量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表示哺乳动物卵裂期胚胎的总DNA含量和每个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表示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表示植物体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5.下列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B.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 D.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小且亮度变暗 7.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同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实现也离不开内环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组织液实现信息传递 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血液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 D.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的过程 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降低,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 进行了信息交流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